CN111869126A - 信号传输分集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分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9126A
CN111869126A CN201880091610.3A CN201880091610A CN111869126A CN 111869126 A CN111869126 A CN 111869126A CN 201880091610 A CN201880091610 A CN 201880091610A CN 111869126 A CN111869126 A CN 111869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orts
transceiver device
radio
virtual antenna
radio propa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16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9126B (zh
Inventor
S·皮特松
F·艾斯利
A·尼尔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1869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9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ining sequences per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Abstract

提供有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机制。该天线阵列具有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一种方法由无线电收发器装置执行。该方法包括为所述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从而导致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四个不同的无线电传播信道从所述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朝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传送信号,每虚拟天线端口一个无线电传播信道。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分集
技术领域
本文中提出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signal transmission diversity)的方法、无线电收发器装置、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络中,对于给定的通信协议、它的参数以及部署通信网络的物理环境,要获得良好性能和容量可能存在挑战。
例如,对于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可能需要在许多不同载波频率的频带。例如,可能需要低的此类频带来对终端装置实现足够的网络覆盖并且可能需要较高频带(例如,在毫米波长(mmW),即接近以及高于30GHz)来达到所要求的网络容量。一般而言,在高频,无线电信道的传播性质更具挑战并且可能要求网络侧的网络节点处以及用户侧的终端装置处的波束成形(beamforming)两者都达到足够的链路预算。
一般而言,波束成形的使用可以暗示终端装置将不仅经由波束可操作地连接到网络节点而且还执行(窄)波束之间而不是不同小区的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在较高频带,由于比在较低频带更具挑战性的无线电传播性质,可以使用具有窄波束的高增益波束成形。每个波束将仅在小的区域内是最佳的并且最佳波束以外的链路预算将迅速恶化。因此,需要频繁且快速的波束切换来维持高性能。这在下文称为波束管理。所谓的波束管理的一个目的因此是让网络节点以窄波束(如在网络节点和/或终端装置的传输和接收点(TRP)处使用的窄波束)留意(keep track of)它所服务的终端装置,以便增加覆盖和吞吐量。
在衍射和穿透损失可能相对高的较高频带,存在所服务的终端装置将被阻止并且失去与服务网络节点的TRP的连接的较大风险。传输分集方案可以用于减轻这个问题。传输分集方案被包括在电信标准的长期演进(LTE)套件(suite)中。在这样的传输分集方案的示例上是基于空间-时间分组编码的传送分集(或空间-时间传送分集;简称STTD)。STTD利用空间-时间分组码(STBC)以便使用信号的多个传送版本中的冗余。STTD可以应用于QAM码字或CDMA码字中的单个符号,或基于OFDM的方案中的子载波符号。
然而,使用具有比如说四个天线端口的STTD连同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模拟天线阵列或面板(panel)以便获得传输分集将要求TRP配备有两个模拟天线阵列(其中用于STTD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中的两个连接到每天线阵列的两个天线端口)。具有两个天线阵列要求关于一个天线阵列的成本的两倍并且要求关于一个天线阵列的空间的两倍。因为天线阵列可能昂贵并且空间是TRP中的稀缺资源,该选项因此有一些缺点。
因此,仍然存在对用于传输分集的改进机制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文中的实施例的一目标是要提供用于高效传输分集的机制,其不遭受上述问题或至少其中这些问题被减少或减轻。
根据第一方面,提出有一种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方法。该天线阵列具有两个物理天线端口。该方法由无线电收发器装置执行。该方法包括为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从而导致四个虚拟天线端口。该方法包括通过四个不同的无线电传播信道从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朝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传送信号,每虚拟天线端口一个无线电传播信道。
根据第二方面,提出有一种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该天线阵列具有两个物理天线端口。无线电收发器装置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成使无线电收发器装置为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从而导致四个虚拟天线端口。该处理电路被配置成使无线电收发器装置通过四个不同的无线电传播信道从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朝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传送信号,每虚拟天线端口一个无线电传播信道。
根据第三方面,提出有一种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该天线阵列具有两个物理天线端口。该无线电收发器装置包括创建模块,其被配置成为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从而导致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无线电收发器装置包括传送模块,其被配置成通过四个不同的无线电传播信道从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朝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传送信号,每虚拟天线端口一个无线电传播信道。
根据第四方面,提出有一种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其当在根据第二方面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上运行时,使无线电收发器装置执行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
根据第五方面,提出有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根据第四方面的计算机程序和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利地,该方法和该无线电收发器装置能够实现高效的传输分集。
有利地,该方法和该无线电收发器装置使四端口STTD传输方案能够应用在单个两端口天线阵列上并且与仅使用两端口STTD传输方案相比增加了传输分集。
所附实施例的其它目标、特征和优势将从下列详细公开、从所附的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从附图显而易见。
一般地,除非本文中另外明确限定,否则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要根据它们在技术领域内的普通含义来解释。除非另外明确阐明,否则对“一/该元件、设备、组件、部件、模块、步骤等”的所有引用要开放地解释为指的是元件、设备、组件、部件、步骤等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明确阐明,否则本文中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按公开的确切顺序执行。
附图说明
现在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概念,附图中:
图1、2、3、5、7和8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4和6是根据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的功能单元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的功能模块的示意图;以及
图1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一个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的概念,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概念的某些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概念可以用许多不同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例;相反,这些实施例通过示例的方式提供,使得该公开将是彻底且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概念的范围。贯穿本描述,相似的数字指的是相似的元件。由虚线图示的任何步骤或特征应视为可选的。
图1是图示其中可以应用本文中提出的实施例的通信网络100a的示意图。该通信网络100a可以是第三代(3G)电信网络、第四代(4G)电信网络或第五代(5G)电信网络并且在可适用的情况下支持任何3GPP电信标准。
通信网络100a包括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其被配置成经由TRP 400a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电传播信道h向无线电接入网络110中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包括TRP 400b)提供网络接入。每个TRP 400a、400b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阵列。TRP 400a的天线阵列因此可以表示或限定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天线阵列,并且同样TRP 400b的天线阵列因此可以表示或限定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的天线阵列。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是终端装置的一部分、与之集成或与之并置(collocate),并且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是网络节点的一部分、与之集成或与之并置。
无线电接入网络110可操作地连接到核心网络120。该核心网络120进而可操作地连接到服务网络130,诸如因特网。由此经由TRP 400a和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使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能够访问服务网络130的服务并且与之交换数据。
网络节点的示例是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信台、节点B、演进的节点B、g节点B、接入点、接入节点和回程节点(backhaul node)。终端装置的示例是无线装置、移动站、移动电话、手持机(handset)、无线本地环路电话、用户设备(UE)、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配备网络的传感器、配备网络的车辆和所谓的物联网装置。
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经由TRP 400b被配置成采用至少一个波束150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通信。此外,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经由TRP 400a被配置成采用波束140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通信。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200b可以被配置成使用具有不同形状和宽度(在本文中一般称为具有不同的波束模式(beam pattern))的各种波束来通信。
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既实现了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又实现了终端装置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200b处应用,乃至作为实现为回程节点或侧链路节点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来应用。因此,尽管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中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被描述为是网络节点并且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被描述为是终端装置,但本文中公开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功能性可以同样在终端装置中实现,并且对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反之亦然。
如上文公开的,增加传输分集的一个方式是要使用STTD。为了说明这点,在图2的通信网络100b中图示了两天线端口STTD方案的一个示例并且在图3的通信网络100c中图示了四天线端口STTD方案,其中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包括STTD编码器240,以用于将信号的符号S0、S1、S2、S3、……的序列映射到天线阵列250的天线端口。在图2中,符号被映射到两个天线端口,而在图3中,符号被映射到四个天线端口。根据图2,符号S0、S1、S2、S3、……因此通过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从第一天线端口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并且符号-S1*、S0*、-S3*、S2*、……通过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从第二天线端口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根据图3,符号S0、S1、0、0、……因此通过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从第一天线端口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符号0、0、S2、S3、……通过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从第二天线端口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符号-S1*、S0*、0、0、……通过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从第三天线端口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并且符号0、0、-S3*、S2*、……通过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从第四天线端口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
图2和3的STTD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模拟天线阵列(即,不使用专用STTD编码器240)。例如,在与模拟天线阵列处生成的传输波束140的两个极化(polarization)对应的两个天线端口上可以应用两天线端口STTD方案。并且采用类似的方式,如果天线阵列是双极化的并且因此包括两个极化的天线元件,则通过映射与每天线阵列每传输波束140的两个极化对应的两个天线端口,可以应用四天线端口STTD方案。然而,如上文还公开的,这将要求两个天线阵列,这可能由于成本和空间原因而被禁止。
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因此涉及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机制,其不遭受上述问题或至少其中减少或减轻这些问题。为了获得这样的机制,提供有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由该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的方法、包括代码(例如采用计算机程序的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代码当在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上运行时,使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该方法。
图4是图示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天线阵列具有两个物理天线端口。所述方法由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所述方法有利地被提供为计算机程序1120。
为了实现信号传输分集,每个物理天线端口被用于创建两个虚拟天线端口。因此,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被配置成执行步骤S102:
S102: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为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从而导致四个虚拟天线端口。
信号然后通过所创建的虚拟天线端口传送。因此,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被配置成执行步骤S106:
S106: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通过四个不同的无线电传播信道h1、h2、h3、h4从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信号;每虚拟天线端口一个无线电传播信道。
这样,可以在两端口天线阵列(即,只有两个物理天线端口的天线阵列)上应用四端口STTD传输方案。
现在将公开涉及如由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另外的细节的实施例。
可以有不同类型的天线阵列。根据实施例,天线阵列是模拟天线阵列。四端口STTD传输方案由此可以在两端口模拟天线阵列(或两个单端口模拟天线阵列)上应用。
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来创建虚拟天线端口。在一些方面,创建两对虚拟天线端口。特别地,根据实施例,虚拟天线端口两个和两个成对,使得两对虚拟天线端口被创建。
可以有使虚拟天线端口成对的不同方式。在一些方面,每对虚拟天线端口由从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的一个虚拟天线端口组成。因此,根据实施例,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具有从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的虚拟天线端口。然而,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对从物理天线端口中的仅第一个的虚拟天线端口创建,并且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二对从物理天线端口中的仅第二个的虚拟天线端口创建。
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从虚拟天线端口传送信号。在一些方面,在每个时刻,虚拟端口对中的仅一对被用于传送信号。特别地,根据实施例,在每个时刻,信号仅从两对虚拟端口中的一对处的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传送。在一些方面,每个时刻对应于一个OFDM符号。如将在下文进一步公开的,信号的传输可以遵循某种模式。
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来限定四个无线电传播信道h1、h2、h3、h4。在一些方面,无线电传播信道沿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的路径传播。更详细来看,可以有两条这样的路径,无线电传播信道沿所述路径传播。特别地,根据实施例,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和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沿第一路径170a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播,并且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和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沿第二路径170b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播。
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将四个虚拟天线端口与四个无线电传播信道h1、h2、h3、h4映射。
在一些方面,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和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被映射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一对并且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和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被映射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另一对。这是图5的通信网络100d中的情况。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来自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对的信号通过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和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传送,并且来自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二对的信号通过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和第四无线电传播信号h4传送。
在一些方面,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和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被映射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一对并且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和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被映射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另一对。这是图7中的情况。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来自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对的信号通过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和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传送,并且来自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二对的信号通过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和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传送。
在一些方面,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和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被映射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一对并且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和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被映射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另一对。这是图8中的情况。因此,根据第三实施例,来自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对的信号通过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和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传送,并且来自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二对的信号通过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和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传送。
在一些方面,信号使用天线阵列处的波束成形来传送。每个虚拟天线端口然后可以具有它自己的传输波束。特别地,根据实施例,来自四个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个的信号用它自己的传输波束传送。此外,在一些方面,在两个方向上各有两个传输波束140;沿两个路径中的每个路径一个传输波束140。特别地,根据实施例,其中传送信号的传输波束140中的两个指向第一路径170a并且其中传送信号的传输波束140中的剩余两个指向第二路径170b。四端口STTD编码器传输由此可以与波束管理组合使得信号符号的一半在波束方向之一上传送并且符号的另一半在第二波束方向上传送。
在一些方面,对于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使用不同极化的传输波束140来传送信号。特别地,根据实施例,其中从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传送信号的传输波束140中的相应第一个具有第一极化并且其中从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传送信号的传输波束140中的相应第二个具有第二极化。这可以进一步增加天线阵列处的传输分集。
此外,其中从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传送信号的传输波束140中的第一个然后可以指向(point along)第一路径170a,并且其中从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传送信号的传输波束140中的第二个然后可以指向沿第二路径170b。这可以进一步增加天线阵列处的传输分集。
在一些方面,使用在天线阵列的两个不同子阵列或面板处生成的传输波束140来传送信号。特别地,根据实施例,天线阵列具有两个子阵列,其中每个子阵列限定它自己的面板。对于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的虚拟天线端口和对于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的虚拟天线端口在两个子阵列中的第一个处,并且对于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的虚拟天线端口和对于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的虚拟天线端口在两个子阵列的第二个处。这可以进一步增加天线阵列处的传输分集。
如上文公开的,信号的传输可以遵循某种模式。现在将公开涉及此的另外的方面。特别地,根据实施例,信号包括符号S0、S1、S2、S3、……的序列,并且信号的传输遵循某种模式。
可以有不同的模式示例。在一些方面,模式规定符号的一半在无线电传播信道中的两个中传送,并且符号的剩余一半在剩余的两个无线电传播信道中传送。即,根据实施例,根据模式,一半的符号通过四个无线电传播信道中的两个传送,并且符号的剩余一半通过两个其它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现在将公开三个特定模式。
根据第一实施例,限定传送符号S0、S1、S2、S3、……的模式,使得符号S0、S1、0、0、……的序列通过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传送,符号0、0、S2、S3、……的序列通过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传送,符号-S1*、S0*、0、0、……的序列通过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传送,并且符号0、0、-S3*、S2*、……的序列通过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传送,其中-SX指示信号SX的否定(negation),并且SX*指示信号SX的共轭。在一些方面,符号通过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和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的传输互相交换并且符号通过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和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的传输互相交换。
根据第二实施例,限定传送符号S0、S1、S2、S3、……的模式,使得符号S0、S1、0、0、……的序列通过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传送,符号0、0、S2、S3、……的序列通过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传送,符号0、0、-S3*、S2*、……的序列通过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传送,并且符号-S1*、S0*、0、0、……的序列通过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其中-SX指示信号SX的否定,并且SX*指示信号SX的共轭。在一些方面,符号通过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和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的传输互相交换并且符号通过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和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的传输互相交换。
根据第三实施例,限定传送符号S0、S1、S2、S3、……的模式,使得符号S0、S1、0、0、……的序列通过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传送,符号-S1*、S0*、0、0、……的序列通过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传送,符号0、0、S2、S3、……的序列通过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传送,并且符号0、0、-S3*、S2*、……的序列通过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传送,其中-SX指示信号SX的否定,并且SX*指示信号SX的共轭。在一些方面,符号通过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和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的传输互相交换并且符号通过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和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的传输互相交换。
技术人员将理解如何(如需要的话)将上文公开的模式扩展到比四个符号更长的序列。
在一些方面,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以及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用模式进行硬编码并且用作为何时要使用模式中的相应一个的信息进行硬编码。在其它方面,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向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告知哪个模式要用于信号传输,或用于信号的符号的特定序列。特别地,根据实施例,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被配置成执行(可选的)步骤S104:
S104: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在向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信号之前向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通知模式。
在一些方面,交换步骤S102和S104的顺序,使得在步骤S102之前执行步骤S104。但步骤S102(和在执行时的步骤S104)需要在步骤S106之前执行。
典型地,由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在控制信道上向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发送消息来执行通知,其中该消息包括使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能够识别要使用哪个模式以及可选地该模式要用于哪个信号传输的信息。
更详细来看,例如,在波束管理过程之前,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可以向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通知用于即将到来的传输的模式,使得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知道每个时刻在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处哪对虚拟天线端口将是活动的。基于该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150,其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处的两个虚拟天线端口的同时使用匹配(而不是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同时使用全部四个虚拟天线端口)。这意指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可以被配置成生成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传输波束140 140匹配的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150,从而与同时使用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处的全部四个虚拟天线端口相比,导致改进的链路预算。这将在下文参考图7和8进一步公开。
图5给出了其中应用上文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的场景的说明性示例。在仅示出通信网络100a的一部分的图5的说明性通信网络100d中,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已确定两个优选传送波束方向(例如基于传送波束测量和来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的报告),其中一个方向对应于(第一极化的)传输波束TX波束1和(第二极化的)TX波束2并且沿第一路径170a,第一无线电传播信道h1和第二无线电传播信道h2沿该第一路径170a传播,并且第二传输波束方向对应于(第一极化的)传输波束TX波束3和(第二极化的)TX波束4并且沿第二路径170b,第三无线电传播信道h3和第四无线电传播信道h4沿该第二路径170b传播。根据图5中的说明性示例,第二路径170b是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的视线路径,而第一路径170a在它朝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的路途上的物理对象160中反射。
假设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使用传输分集方案而同时利用由两个优选传输波束方向所创建的两个不同路径,以便传送包括符号S0、S1、S2、S3、……的序列的信号。根据上文公开的实施例,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选择上文公开的模式之一,并且通过在前两个OFDM符号中用TX波束1传送符号S0和S1且用TX波束4传送符号-S1*和S0*而开始。然后对于接着的两个OFDM符号,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用TX波束2传送符号S2和S3并且用TX波束3传送-S3*和S2*。这样,使用对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两个优选传输波束方向来获得四端口STTD分集。在图5的说明性示例中,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在接收包括符号的信号期间使用宽波束150并且因此在四端口STTD传输期间由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的波束成形可以在不了解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的情况下专门进行,只要在信号传输之前向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通知STTD方案本身(如由所使用的模式限定的)即可。
图6是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基于上文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并且与第一实施例的模式以及图5中的场景匹配。
S201: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通知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它将通过规定要使用的模式来针对即将到来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使用四端口STTD下行链路传输。因此,假设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接收通知。
S202: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调整它的传输波束140,例如通过应用图5的说明性示例中的TX波束1和TX波束4,使得第一传输波束140配置有天线阵列的第一极化并且指向第一传输波束方向(沿第一路径170a)并且第二传输波束140配置有天线阵列的第二极化并且指向第二传输波束方向(沿第二路径170b)。
S203:对于前两个OFDM符号,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用第一传输波束140传送符号S0和S1并且用第二传输波束传送符号-S1*和S0*。因此,假设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接收符号S0、S1、-S1*和S0*。
S204: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然后调整它的传输波束140,例如通过应用图5的说明性示例中的TX波束2和TX波束3,使得第一传输波束140配置有天线阵列的第二极化并且指向第一传输波束方向(沿第一路径170a)并且第二传输波束140配置有天线阵列的第一极化且指向第二传输波束方向(沿第二路径170b)。
S205:对于接着的两个OFDM符号,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用第一传输波束140传送符号S2和S3并且用第二传输波束传送符号-S3*和S2*。因此,假设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接收符号S2、S3、-S3*和S2*。
图7给出其中应用上文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的另一个场景的说明性示例。在仅示出图1的通信网络100a的一部分的图7的说明性通信网络100e中,对于每个符号,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使用具有不同空间方向和不同极化的传输波束140。即,如在图7中在(a),对于符号k和k+1(在时刻k和k+1传送的符号),指向第一方向并且具有第一极化的Tx波束1与指向第二方向并且具有第二极化的Tx波束4一起使用。然后,如在图7中在(b),对于符号k+2和k+3(在时刻k+2和k+3传送的符号),指向第一方向并且具有第二极化的Tx波束2与指向第二方向并且具有第一极化的Tx波束3一起使用。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处的接收波束使用是这样的,以至于对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在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处使用的两个传送波束方向都匹配并且极化也尽可能很好地匹配。
图8给出其中应用上文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的又一个场景的说明性示例。在仅示出通信网络100a的一部分的图8的说明性通信网络100f中,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在每个时刻使用具有类似空间方向的虚拟天线端口。即,如在图8中在(a),对于符号k和k+1(在时刻k和k+1传送的符号),指向第一方向并且具有第一极化的Tx波束1与也指向第一方向但具有第二极化的Tx波束2一起使用。然后,如在图8中在(b),对于符号k+2和k+3(在时刻k+2和k+3传送的符号),指向第二方向并且具有第一极化的Tx波束3与也指向第二方向但具有第二极化的Tx波束4一起使用。由此,很可能,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也可以使用接收波束150来匹配传输波束140。在接收波束150具有正交极化的情况下,传输波束140与接收波束150之间的任何极化失配可以明显减少。在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处的单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如在图8的最右侧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中),可以使用具有比图5中的宽接收波束150更高增益的接收波束150但仍然缺乏分集。
图9从多个功能单元方面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组件。使用以下项中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来提供处理电路210:合适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多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其能够执行例如采用存储介质230的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110(如在图11中)中存储的软件指令。处理电路210可以进一步被提供为至少一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特别地,处理电路210被配置成使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如上文公开的步骤或操作的集合。例如,存储介质230可以存储操作的集合,并且处理电路210可以被配置成从存储介质230检索操作的集合以使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操作的集合。操作的集合可以被提供为可执行指令的集合。
因此,处理电路210由此被布置成执行如本文中公开的方法。存储介质230还可以包括持久存储装置,其例如可以是以下项中的任何单个或组合: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固态存储器乃至远程安装的存储器。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为与通信网络100a、100b、100c、100d、100e、100f中的其它装置、节点、功能元件(function)和单元通信而配置的通信接口220。如此,通信接口2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送器和接收器,所述传送器和接收器包括模拟和数字组件。
信号(诸如参考信号以及数据和控制信号)可以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TRP400a传送并且被其接收。TRP 400a可以形成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主要部分或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物理分离。通信接口220因此可以可选地包括TRP 400a。
处理电路210例如通过以下操作来控制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一般操作:向通信接口220和存储介质230发送数据和控制信号、从通信接口220接收数据和报告、以及从存储介质230检索数据和指令。省略了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其它组件以及相关功能性以免模糊本文中提出的概念。
图10从多个功能模块方面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组件。图10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包括多个功能模块;被配置成执行步骤S102的创建模块210a,以及被配置成执行步骤S106的传送模块210c。图10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可选功能模块,诸如被配置成执行步骤S104的通知模块210b。一般而言,每个功能模块210a-210c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仅用硬件实现,并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借助于软件实现,即后一个实施例具有存储在存储介质230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指令当在处理电路上运行时使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上文结合图10提到的对应步骤。还应提到,即使模块对应于计算机程序的部分,但它们不需要是其中单独的模块,但在软件中实现它们的方式则依赖于所使用的编程语言。优选地,一个或多个或全部功能模块210a-210c可以由处理电路210实现,可能与通信接口220和/或存储介质230合作。处理电路210因此可以被配置成从存储介质230提取如由功能模块210a-210c提供的指令并且执行这些指令,由此执行如本文中公开的任何步骤。
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可以被提供为独立装置或作为至少一个另外的装置的一部分。例如,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可以在无线电接入网络110的节点中或在核心网络120的节点中被提供。备选地,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功能性可以分布在至少两个装置或节点之间。这些至少两个节点或装置可以是相同的网络部分(诸如无线电接入网络110或核心网络120)的部分或可以在至少两个这样的网络部分之间扩展。一般而言,与不要求实时执行的指令相比,要求实时执行的指令可以在可操作地更接近无线电接入网络110的装置或节点中执行。
因此,由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的指令的第一部分可以在第一装置中执行,并且由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的指令的第二部分可以在第二装置中执行;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任何特定数量的装置,可以在所述装置上执行由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的指令。因此,根据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适合被驻留在云计算环境中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因此,尽管在图9中图示单个处理电路210,但处理电路210可以在多个装置或节点之间分布。这同样适用于图10的功能模块210a-210c和图11的计算机程序1120。
图11示出了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30的计算机程序产品1110的一个示例。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30上,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1120,该计算机程序1120可以使处理电路210以及与之可操作地耦合的实体和装置(诸如通信接口220和存储介质230)执行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计算机程序1120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1110因此可以提供用于执行如本文中公开的任何步骤的部件。
在图11的示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1110被图示为光盘,诸如CD(压缩盘)或DVD(数字多功能盘)或蓝光盘。计算机程序产品1110还可以体现为存储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以及更特定地体现为外部存储器(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或闪速存储器(例如压缩闪速存储器))中的装置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因此,尽管计算机程序1120在这里示意性地示出为所描绘的光盘上的轨道,但计算机程序1120可以采用适合于计算机程序产品1110的任何方式存储。
已经在上文主要参考一些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概念。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领会到的,除上文公开的实施例以外的其它实施例同样可能在如由所附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概念的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方法,所述天线阵列具有两个物理天线端口,所述方法由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为所述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S102)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从而导致四个虚拟天线端口;以及
通过四个不同的无线电传播信道(h1、h2、h3、h4)从所述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朝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S106)信号,每虚拟天线端口一个无线电传播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天线端口两个和两个成对,使得创建两对虚拟天线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具有从所述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的虚拟天线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每个时刻,所述信号仅从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一对处的所述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传送。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传播信道中的第一个(h1)和第二个(h2)沿第一路径(170a)朝所述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播,并且其中所述无线电传播信道中的第三个(h3)和第四个(h4)沿第二路径(170b)朝所述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播。
6.根据权利要求2和5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对的信号通过所述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所述第一个(h1)和所述第三个(h3)传送,并且其中来自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二对的信号通过所述无线电传播信道中的所述第二个(h2)和所述第四个(h4)传送。
7.根据权利要求2和5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对的信号通过所述无线电传播信道中的所述第一个(h1)和所述第四个(h4)传送,并且其中来自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二对的信号通过所述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所述第二个(h2)和所述第三个(h3)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2和5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对的信号通过所述无线电传播信道中的所述第一个(h1)和所述第二个(h2)传送,并且其中来自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第二对的信号通过所述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所述第三个(h3)和所述第四个(h4)传送。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四个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个的信号用它自己的传输波束传送。
10.根据权利要求5和9所述的方法,其中,其中传送所述信号的传输波束(140)中的两个指向所述第一路径(170a)并且其中传送所述信号的所述传输波束(140)中的剩余两个指向所述第二路径(170b)。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其中从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传送所述信号的所述传输波束(140)中的相应第一个具有第一极化,并且其中从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传送所述信号的所述传输波束(140)中的相应第二个具有第二极化。
12.根据权利要求5和9所述的方法,其中,其中从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传送所述信号的所述传输波束(140)中的第一个指向所述第一路径(170a),并且其中,其中从所述两对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对传送所述信号的所述传输波束(140)中的第二个指向所述第二路径(170b)。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线阵列具有两个子阵列,每个子阵列限定它自己的面板,并且其中对于所述第一(h1)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所述虚拟天线端口和对于所述第三(h3)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所述虚拟天线端口在所述两个子阵列的第一个处,并且其中对于所述第二(h2)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所述虚拟天线端口和对于所述第四(h4)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所述虚拟天线端口在所述两个子阵列的第二个处。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包括符号S0、S1、S2、S3、……的序列,并且其中所述信号的传输遵循某种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5和1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模式,一半的所述符号通过所述四个无线电传播信道中的两个传送,并且所述符号的剩余一半通过两个其它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定传送所述符号S0、S1、S2、S3、……的模式,使得:
符号S0、S1、0、0、……的序列通过所述第一(h1)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符号0、0、S2、S3、……的序列通过所述第二(h2)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符号-S1*、S0*、0、0、……的序列通过所述第三(h3)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符号0、0、-S3*、S2*、……的序列通过所述第四(h4)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其中-SX指示符号SX的否定,并且SX*指示信号SX的共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定传送所述符号S0、S1、S2、S3、……的模式,使得:
符号S0、S1、0、0、……的序列通过所述第一(h1)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符号0、0、S2、S3、……的序列通过所述第二(h2)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符号0、0、-S3*、S2*、……的序列通过所述第三(h3)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符号-S1*、S0*、0、0、……的序列通过所述第四(h4)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其中-SX指示符号SX的否定,并且SX*指示信号SX的共轭。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定传送所述符号S0、S1、S2、S3……的模式,使得:
符号S0、S1、0、0、……的序列通过所述第一(h1)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符号-S1*、S0*、0、0、……的序列通过所述第二(h2)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符号0、0、S2、S3、……的序列通过所述第三(h3)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符号0、0、-S3*、S2*、……的序列通过所述第四(h4)无线电传播信道传送,
其中-SX指示符号SX的否定,并且SX*指示信号SX的共轭。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向所述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所述信号之前向所述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通知(S104)所述模式。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线阵列是模拟天线阵列。
21.一种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所述天线阵列具有两个物理天线端口,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包括处理电路(210),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使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
为所述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从而导致四个虚拟天线端口;以及
通过四个不同的无线电传播信道(h1、h2、h3、h4)从所述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朝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信号,每虚拟天线端口一个无线电传播信道。
22.一种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所述天线阵列具有两个物理天线端口,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包括:
创建模块(210a),所述创建模块被配置成为所述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从而导致四个虚拟天线端口;以及
传送模块(210c),所述传送模块被配置成通过四个不同的无线电传播信道(h1、h2、h3、h4)从所述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朝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信号,每虚拟天线端口一个无线电传播信道。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进一步被配置成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用于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天线阵列处的信号传输分集的计算机程序(1120),所述天线阵列具有两个物理天线端口,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代码,所述计算机代码当在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的处理电路(210)上运行时,使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a):
为所述两个物理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创建(S102)两个虚拟天线端口,从而导致四个虚拟天线端口;以及
通过四个不同的无线电传播信道(h1、h2、h3、h4)从所述四个虚拟天线端口朝另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装置(200b)传送(S106)信号,每虚拟天线端口一个无线电传播信道。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1110),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1120),和在其上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30)。
CN201880091610.3A 2018-03-22 2018-03-22 信号传输分集 Active CN111869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8/057319 WO2019179626A1 (en) 2018-03-22 2018-03-22 Signal transmission divers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9126A true CN111869126A (zh) 2020-10-30
CN111869126B CN111869126B (zh) 2024-03-08

Family

ID=61768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1610.3A Active CN111869126B (zh) 2018-03-22 2018-03-22 信号传输分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6333B2 (zh)
EP (1) EP3769436A1 (zh)
CN (1) CN111869126B (zh)
WO (1) WO2019179626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750A (zh) * 2000-03-22 2001-09-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基于时空分组编码的发送天线分集编码方法和分集发送机
CN101779388A (zh) * 2007-08-17 2010-07-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958737A (zh) * 2009-07-20 2011-01-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用于下行发送分集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02148634A (zh) * 2010-02-08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天线发射分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33542A (zh) * 2011-08-15 2014-04-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082952A1 (en) * 2015-11-11 2017-05-18 Intel IP Corporation Mechanisms for beam switching and refinement in cellular systems
WO2017087022A1 (en) * 2015-11-17 2017-05-26 Intel IP Corporation Desig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n advanc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81651B2 (en) * 2010-11-05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reception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for multiple nod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750A (zh) * 2000-03-22 2001-09-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基于时空分组编码的发送天线分集编码方法和分集发送机
CN101779388A (zh) * 2007-08-17 2010-07-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958737A (zh) * 2009-07-20 2011-01-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用于下行发送分集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02148634A (zh) * 2010-02-08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天线发射分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33542A (zh) * 2011-08-15 2014-04-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082952A1 (en) * 2015-11-11 2017-05-18 Intel IP Corporation Mechanisms for beam switching and refinement in cellular systems
WO2017087022A1 (en) * 2015-11-17 2017-05-26 Intel IP Corporation Desig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n advanc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79626A1 (en) 2019-09-26
US20190393943A1 (en) 2019-12-26
US10666333B2 (en) 2020-05-26
CN111869126B (zh) 2024-03-08
EP3769436A1 (en) 202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72175B1 (en) Method used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90149211A1 (en) Ue reporting aggreg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based on multiple p3 sweeps
US10484061B2 (en) Enhanced transmit point (TRP) beam grouping based on UE beams
US20220286251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rs and terminal therefor
US11265067B2 (en) Beam training of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US10680688B2 (en) Beam training of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RU2729211C1 (ru) Выбор луча для приемо-передающего радиоустройства
KR102474104B1 (ko) 통신 디바이스로부터의 빔 보고
CN111937239A (zh) 用于传送参考信号的天线布置
US11888560B2 (en) Transmit gain adjustments in ultra-wide bandwidth beam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743318B2 (en) Beam management in a cell
CN112585883B (zh) 来自网络节点的波束成形的信号传输
US20230412237A1 (en) Polarization based beam selection process
CN111869126B (zh) 信号传输分集
US11962378B2 (en) Polarized recept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at a terminal device
KR10222937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저지연 고신뢰성 통신을 위한 멀티빔포밍 기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139870B2 (en)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from a terminal device
US201703733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ig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146269A1 (en) Beam management procedures for network nodes and terminal devices
US20230403065A1 (en) Communication using a dual polarized antenna array
US20240072964A1 (en) Transmission of Single-Port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s
US11095347B1 (en) Transmission of a two-port reference signal
US20240089937A1 (en) Efficient usage of time resource block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