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9124A -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的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的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9124A
CN111869124A CN201880091290.1A CN201880091290A CN111869124A CN 111869124 A CN111869124 A CN 111869124A CN 201880091290 A CN201880091290 A CN 201880091290A CN 111869124 A CN111869124 A CN 111869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downlink
new
network node
cli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12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9124B (zh
Inventor
王鹏
马吉德·纳斯里·孔姆吉
布兰尼斯拉夫·波波维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69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9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的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公开的双向BFR机制允许在一个BFR过程中联合恢复DL波束故障和UL波束故障,上述BFR过程可以在触发无线链路故障恢复过程之前迅速完成。因此,可以防止长期链路中断。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的设备、方法、以及计算 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网络节点设备、客户端设备、相关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与主要在3千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低频工作的传统的基于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和LTE-A(LTE-Advanced)的蜂窝通信网络不同,第五代(thefifth generation,5G)或所谓的新空口(new radio,NR)无线网络还需要在较高的频段上(包括毫米波(mmWave)频率)操作,以解决频谱短缺问题。结果,在这些频率上传输的信号容易有比以前大的传播损耗。为了减轻这种高信号传播损耗,应用使用波束成形的定向信号传输,对传输的信号的辐射图案进行成形,使得可以将信号功率限制在某些角度方向内,同时可以避免或减轻对系统中的其他通信链路的干扰。
为了允许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基于波束的通信链路中的高波束成形增益,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的方向需要分别与强信道路径的波离方向(direction of departure,DoD)和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或等效地,离开角(angle of departure,AoD)和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对齐,同时需要确保这种波束对链路(beam pairlink,BPL)不被诸如汽车、行人、树叶、或甚至发射器/接收器持有者的手/头/身体的任何障碍物阻塞。否则,当发生波束失准和/或阻塞时,可获得的波束成形增益显著降低,进而链路质量显著降低。此现象称为“波束故障”。
波束故障不同于具有(准)全向传输的基于LTE/LTE-A的系统中的无线链路故障(radio link failure,RLF)现象。在这种基于LTE/LTE-A的系统中,RLF通常发生在发射器和接收器彼此远离时(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位于小区边缘时),并且链路质量下降主要是由于路径损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基于对比先前的服务基站(basestation,BS)更接近UE的可用BS或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的随机接入操作来重建无线链路之外,没有其他方法来恢复故障链路。这种RLF恢复过程通常涉及高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因此是耗时的。相比之下,当5G高频系统中发生波束故障时,可能仍存在链路质量符合要求的另一BPL来替换故障BPL。寻找这种BPL来替换故障BPL的过程称为波束故障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BFR),这种过程可以只在物理层中执行并且不涉及高层中耗时的RRC。因此,当5G NR系统中发生波束故障时,通常最好先尝试通过BFR恢复链路,从而减小系统时延和中断概率。仅当BFR在指定时间窗口内失败时,才应通告RLF并触发RLF恢复。
然而,当前的波束故障恢复过程无法在物理层中迅速执行联合UL和DL波束故障,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链路中断。具体地,因为当UL和DL同时阻塞时会出现过大的链路中断时间(大于20ms的最大允许VR/AR时延),所以现有技术解决方案中的BFR机制不支持无线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应用。当前,通过两个单独的过程(即UL波束管理和UE发起的BFR机制)来检测和恢复UL波束故障和DL波束故障。当UL波束和DL波束都发生故障时,UL波束管理和UE发起的BFR可以分别由网络设备和客户端设备同时执行,但是无法同时成功。这是因为即使在存在UL波束故障的情况下,UE发起的BFR也能够成功恢复DL波束故障(例如,通过允许以波束扫描的方式经由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发送BFR请求)。然而,基于UL波束管理的ULBFR需要假设当前PDCCH未发生故障,使得gNB可以经由现有PDCCH向UE指示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dicator,SRI)配置和新的UL波束索引。否则,基站发送的UL重定向信息不能到达UE。因此,虽然基站可以在检测到UL波束故障之后直接执行与UL波束故障恢复相关的操作,但是基站可能需要不断发送UL重定向信息,直到故障的现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恢复。换句话说,当UL波束和DL波束同时故障时,DL BFR过程和UL BFR过程需要按顺序进行,即,只有在DL BFR成功完成之后,UL BFR过程才能生效。然而,在现有技术的UE发起的BFR的最低时延配置下,DL BFR涉及的时延可能至少达到20ms,包括用于波束故障检测的10ms和用于经由PRACH传输BFR请求的10ms。因此,DL BFR时延已经处于VR/AR时延要求的边缘,并且没有足够的时间进一步执行UL BFR。因此,这种顺序的DL波束故障恢复和UL波束故障恢复可能会产生显著的时延,并且亟需减小当前BFR机制的时延以支持包括VR应用和AR应用的5G关键垂直产业。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简单介绍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无意标识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无意用于限制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无线通信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根据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其他实施方式显而易见。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设备。该网络节点设备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收发器用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处理器用于检测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用于替换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处理器还用于生成上行重定向信息。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处理器还用于生成对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其中,该响应包括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收发器还用于向客户端设备发送生成的响应。本发明允许一种例如在5G NR无线网络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机制。公开的双向BFR机制允许在一个BFR过程中联合恢复DL波束故障和UL波束故障,上述BFR过程可以在触发无线链路故障恢复过程之前迅速完成。因此,可以防止长期链路中断。因此,本发明允许减小过大的链路中断时间,并且能够实现时延要求更严格的5G应用,例如VR和AR。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因此,这使得能够使用可用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信号来进行UL波束探测。这种实施方式的一个优点是,例如在网络节点设备无法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传输以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情况下,或者在网络节点设备未及时基于可用的SRS接收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情况下,可以减小时延。此实施方式的第二个优点是,例如在网络节点设备无法基于SRS接收确定新的候选波束的情况下,增加了成功识别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概率。此实施方式的第三个优点是,例如在用于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识别的早期SRS已经过时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信道质量更好且更准确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此实施方式的第四个优点是,因为在上行波束故障期间无需为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识别调度新的SRS传输,所以可以减少系统UL开销。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时频位置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在客户端设备用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上行波束与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时频资源位置关联时可行。在网络节点设备与客户端设备之间的宽松时频同步的轻度假设下,网络节点设备能够通过对时频域中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进行计数,来导出用于发送由网络节点设备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关联上行波束索引。因为可以在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中隐式地承载上行波束索引信息,并且无需显式地包含此信息,所以这是有利的。因此,可以减少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开销。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中的前导码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在客户端设备用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上行波束与用于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前导码关联时可行。以这种方式,网络节点设备能够通过确定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使用的前导码,来导出用于发送由网络节点设备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关联上行波束索引。因为可以在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中隐式地承载上行波束索引信息,并且无需显式地包含此信息,所以这是有利的。因此,可以减少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开销。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中的前导码和接收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时频资源位置的组合,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在客户端设备用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上行波束与用于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前导码和时频资源位置的组合关联时可行。以这种方式,网络节点设备能够通过确定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使用的前导码和时频资源位置的组合,来导出用于发送由网络节点设备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关联上行波束索引。因为可以在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中隐式地承载上行波束索引信息,并且无需显式地包含此信息,所以这是有利的。因此,可以减少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开销。此外,为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隐式地承载上行波束索引信息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探测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如果在上行和/或下行波束故障发生之前已经将探测参考信号配置为例如周期性地传输,则这是可行的,并且因此网络节点设备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是可行的。此实施方式的优点是,因为通过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信道质量可能优于基于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接收的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信道质量,所以可以提高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信道质量。因此,网络节点设备能够选择信道质量更好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从而可以提高后续的上行传输的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或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所有这些元素可以显式或隐式地包括在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中。例如,客户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由显式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C-RNTI)指示,或者可以从C-RNTI加扰的对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中导出。检测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可以使用包含在上行重定向信息中的显式比特来指示,或者通过比较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指示的标识与先前使用的上行波束相同还是不同来隐式地指示。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可以通过包含在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中的比特串来显式指示,或通过与发送包括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对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关联来隐式指示。因为客户端设备的标识有助于客户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的包括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对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是针对此客户端设备还是另一客户端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有助于客户端设备导出是否发生了上行波束故障以及后续的上行传输应重定向到新的上行波束的位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有助于客户端设备确定可以如何重定向后续的上行传输。此实施方式的另一优点是,此信息允许敏捷的链路管理和调度,并且还可以用于多用户场景中的干扰管理。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器还用于经由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来发送生成的响应。因为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已经由客户端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确保了生成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客户端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的响应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因为无需定义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以这是有利的。具体地,当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时,该上行候选波束可以由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中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字段隐式地承载。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当基于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接收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时,可以为先前确定的某信息字段(例如,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赋予新的含义,以承载网络节点设备接收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PRACH尝试的索引。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基于PRACH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PRACH尝试的索引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可以使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的其他字段来承载调度后续的上行传输所需的必要参数,从而后续的上行传输可以适于确定的新的上行波束的信道质量。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器还用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网络节点设备可以确保客户端设备已经成功接收到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并且准备好将上行传输重定向到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经由确定的上行新候选波束中的至少一个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确定的上行新候选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已经由网络节点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可以确保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网络节点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或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因为允许网络节点设备接收必要的下行重定向信息以建立后续的下行传输,所以这是有利的。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节点设备从客户端设备接收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该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检测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确定用于替换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生成上行重定向信息,该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生成响应,该响应包括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向客户端设备发送生成的响应。本发明允许一种例如在5G NR无线网络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机制。公开的双向BFR机制允许在一个BFR过程中联合恢复DL波束故障和UL波束故障,上述BFR过程可以在触发无线链路故障恢复过程之前迅速完成。因此,可以防止长期链路中断。因此,本发明允许以较短时延在UL和DL中在UE与基站之间进行平滑通信,这实现了包括VR应用和AR应用的垂直5G产业。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因此,这使得能够使用可用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信号来进行UL波束探测。这种实施方式的一个优点是,例如在网络节点设备无法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传输以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情况下,或者在网络节点设备未及时基于可用的SRS接收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情况下,可以减小时延。此实施方式的第二个优点是,例如在网络节点设备无法基于SRS接收确定新的候选波束的情况下,增加了成功识别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概率。此实施方式的第三个优点是,例如在用于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识别的早期SRS已经过时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信道质量更好且更准确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此实施方式的第四个优点是,因为在上行波束故障期间无需为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识别调度新的SRS传输,所以可以减少系统UL开销。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时频位置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在客户端设备用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上行波束与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时频资源位置关联时可行。在网络节点设备与客户端设备之间的宽松时频同步的轻度假设下,网络节点设备能够通过对时频域中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进行计数,来导出用于发送由网络节点设备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关联上行波束索引。因为可以在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中隐式地承载上行波束索引信息,并且无需显式地包含此信息,所以这是有利的。因此,可以减少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开销。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中的前导码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在客户端设备用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上行波束与用于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前导码关联时可行。以这种方式,网络节点设备能够通过确定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使用的前导码,来导出用于发送由网络节点设备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关联上行波束索引。因为可以在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中隐式地承载上行波束索引信息,并且无需显式地包含此信息,所以这是有利的。因此,可以减少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开销。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接收到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中的前导码和接收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时频资源位置的组合,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在客户端设备用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上行波束与用于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前导码和时频资源位置的组合关联时可行。以这种方式,网络节点设备能够通过确定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使用的前导码和时频资源位置的组合,来导出用于发送由网络节点设备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关联上行波束索引。因为可以在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中隐式地承载上行波束索引信息,并且无需显式地包含此信息,所以这是有利的。因此,可以减少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开销。此外,为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隐式地承载上行波束索引信息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探测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如果在上行和/或下行波束故障发生之前已经将探测参考信号配置为例如周期性地传输,则这是可行的,并且因此网络节点设备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是可行的。此实施方式的优点是,因为通过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信道质量可能优于基于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接收的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信道质量,所以可以提高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信道质量。因此,网络节点设备能够选择信道质量更好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从而可以提高后续的上行传输的性能。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或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所有这些元素可以显式或隐式地包括在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中。例如,客户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由显式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指示,或者可以从C-RNTI加扰的对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中导出。检测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可以使用包含在上行重定向信息中的显式比特来指示,或者通过比较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指示的标识与先前使用的上行波束相同还是不同来隐式地指示。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可以通过包含在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中的比特串来显式指示,或通过与发送包括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对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关联来隐式指示。因为客户端设备的标识有助于客户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的包括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对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是针对此客户端设备还是另一客户端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有助于客户端设备导出是否发生了上行波束故障以及后续的上行传输应重定向到新的上行波束的位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有助于客户端设备确定可以如何重定向后续的上行传输。此实施方式的另一优点是,此信息允许敏捷的链路管理和调度,并且还可以用于多用户场景中的干扰管理。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经由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来发送生成的响应。因为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已经由客户端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确保了生成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客户端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的响应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因为无需定义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以这是有利的。具体地,当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时,该上行候选波束可以由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中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字段隐式地承载。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当基于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接收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时,可以为先前确定的某信息字段(例如,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赋予新的含义,以承载网络节点设备接收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PRACH尝试的索引。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基于PRACH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PRACH尝试的索引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可以使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的其他字段来承载调度后续的上行传输所需的必要参数,从而后续的上行传输可以适于确定的新的上行波束的信道质量。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网络节点设备可以确保客户端设备已经成功接收到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并且准备好将上行传输重定向到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或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因为允许网络节点设备接收必要的下行重定向信息以建立后续的下行传输,所以这是有利的。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客户端设备。客户端设备包括收发器。收发器用于向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生成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该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收发器还用于从网络节点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该响应包括上行重定向信息,该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的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实现了例如在5G NR无线网络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机制,以在一个BFR过程中联合恢复DL波束故障和UL波束故障,上述BFR过程可以在触发无线链路故障恢复过程之前迅速完成。因此,可以防止长期链路中断。因此,允许减小过大的链路中断时间,并实现时延要求更严格的5G应用,例如VR和AR。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或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因为通过发送生成的包括这些信息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可以向网络节点设备提供必要的下行重定向信息,以供网络节点设备建立后续的下行传输,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到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或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所有这些元素可以显式或隐式地包括在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中。例如,客户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由显式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指示,或者可以从C-RNTI加扰的对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中导出。检测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可以使用包含在上行重定向信息中的显式比特来指示,或者通过比较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指示的标识与先前使用的上行波束相同还是不同来隐式地指示。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可以通过包含在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中的比特串来显式指示,或通过与发送包括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对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关联来隐式指示。因为客户端设备的标识有助于客户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的包括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对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是针对此客户端设备还是另一客户端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有助于客户端设备导出是否发生了上行波束故障以及后续的上行传输应重定向到新的上行波束的位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有助于客户端设备确定可以如何重定向后续的上行传输。此实施方式的另一优点是,此信息允许敏捷的链路管理和调度,并且还可以用于多用户场景中的干扰管理。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器还用于经由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来接收响应。因为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已经由客户端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确保了由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客户端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到的响应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因为无需定义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以这是有利的。具体地,当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时,该上行候选波束可以由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中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字段隐式地承载。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当基于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接收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时,可以为先前确定的某信息字段(例如,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赋予新的含义,以承载网络节点设备接收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PRACH尝试的索引。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基于PRACH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PRACH尝试的索引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可以使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的其他字段来承载调度后续的上行传输所需的必要参数,从而后续的上行传输可以适于确定的新的上行波束的信道质量。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客户端设备还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配置客户端设备将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下行接收,以及配置客户端设备将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上行发送。因为可以基于接收的响应中的信息迅速恢复故障的上行波束和下行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生成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并且收发器还用于向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生成的响应。因为使得网络节点设备在接收到对上行重定向信息的此响应之后,可以确保客户端设备已经成功接收到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并且准备将上行传输重定向到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器还用于经由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发送生成的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已经由网络节点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确保了由客户端设备发送的对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网络节点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客户端设备向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生成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该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该方法还包括在客户端设备从网络节点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该响应包括上行重定向信息,该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的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实现了双向波束故障恢复机制,可以同时恢复UL波束故障和DL波束故障,以减小过大的链路中断时间。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或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因为允许网络节点设备接收必要的下行重定向信息以建立后续的下行传输,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到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或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所有这些元素可以显式或隐式地包括在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中。例如,客户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由显式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指示,或者可以从C-RNTI加扰的对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中导出。检测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可以使用包含在上行重定向信息中的显式比特来指示,或者通过比较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指示的标识与先前使用的上行波束相同还是不同来隐式地指示。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可以通过包含在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中的比特串来显式指示,或通过与发送包括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对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关联来隐式指示。因为客户端设备的标识有助于客户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的包括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对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是针对此客户端设备还是另一客户端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有助于客户端设备导出是否发生了上行波束故障以及后续的上行传输应重定向到新的上行波束的位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有助于客户端设备确定可以如何重定向后续的上行传输。此实施方式的另一优点是,此信息允许敏捷的链路管理和调度,并且还可以用于多用户场景中的干扰管理。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客户端设备经由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来接收响应。因为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已经由客户端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确保了由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客户端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到的响应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因为无需定义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以这是有利的。具体地,当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时,该上行候选波束可以由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中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字段隐式地承载。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当基于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接收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时,可以为先前确定的某信息字段(例如,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赋予新的含义,以承载网络节点设备接收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PRACH尝试的索引。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基于PRACH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PRACH尝试的索引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可以使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的其他字段来承载调度后续的上行传输所需的必要参数,从而后续的上行传输可以适于确定的新的上行波束的信道质量。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配置客户端设备将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下行接收,以及配置客户端设备将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上行发送。因为可以基于接收的响应中的信息迅速恢复故障的上行波束和下行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客户端设备生成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以及向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生成的响应。因为使得网络节点设备在接收到对上行重定向信息的此响应之后,可以确保客户端设备已经成功接收到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并且准备将上行传输重定向到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客户端设备经由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发送生成的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已经由网络节点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确保了由客户端设备发送的对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网络节点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根据第五方面的方法。
根据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设备。该网络节点设备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检测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用于替换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处理器还用于生成上行重定向信息。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收发器还用于向客户端设备发送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本发明允许网络节点设备例如在5G NR无线网络中在不存在下行波束故障的情况下恢复检测到的上行波束故障。
在第七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器还用于经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因为可能已经建立了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以这是有利的。假设此物理下行信道没有故障,则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可以成功到达客户端设备。
在第七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或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因为为客户端设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以恢复上行波束故障并重建上行传输,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七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的响应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因为无需定义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以这是有利的。具体地,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可以由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中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字段隐式地承载。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可以使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的其他字段来承载调度后续的上行传输所需的必要参数,从而后续的上行传输可以适于确定的新的上行波束的信道质量。
在第七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器还用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网络节点设备可以确保客户端设备已经成功接收到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并且准备好将上行传输重定向到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七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经由确定的上行新候选波束中的至少一个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确定的上行新候选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已经由网络节点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可以确保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网络节点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根据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节点设备检测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确定用于替换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生成上行重定向信息。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向客户端设备发送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本发明允许网络节点设备例如在5G NR无线网络中在不存在下行波束故障的情况下恢复检测到的上行波束故障。
在第八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经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因为可能已经建立了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以这是有利的。假设此物理下行信道没有故障,则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可以成功到达客户端设备。
在第八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或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因为为客户端设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以恢复上行波束故障并重建上行传输,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八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的响应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因为无需定义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以这是有利的。具体地,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可以由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中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字段隐式地承载。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可以使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的其他字段来承载调度后续的上行传输所需的必要参数,从而后续的上行传输可以适于确定的新的上行波束的信道质量。
在第八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节点设备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网络节点设备可以确保客户端设备已经成功接收到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并且准备好将上行传输重定向到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八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经由确定的上行新候选波束中的至少一个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确定的上行新候选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已经由网络节点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可以确保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网络节点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根据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根据第八方面的方法。
根据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客户端设备。客户端设备包括收发器。收发器用于从网络节点设备接收指示确定的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上行重定向信息。这使得客户端设备能够知道上行波束故障,并准备重建后续的上行传输。
在第十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到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或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因为为客户端设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以恢复上行波束故障并重建上行传输,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十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器还用于经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上行重定向信息。因为可能已经建立了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以这是有利的。假设此物理下行信道没有故障,则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可以成功到达客户端设备。
在第十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因为无需定义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以这是有利的。具体地,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可以由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中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字段隐式地承载。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可以使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的其他字段来承载调度后续的上行传输所需的必要参数,从而后续的上行传输可以适于确定的新的上行波束的信道质量。
在第十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生成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并且收发器还用于向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生成的响应。因为使得网络节点设备在接收到对上行重定向信息的此响应之后,可以确保客户端设备已经成功接收到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并且准备将上行传输重定向到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十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器还用于经由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发送生成的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已经由网络节点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确保了由客户端设备发送的对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网络节点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十方面的实施方式中,客户端设备还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配置客户端设备将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上行发送。因为可以基于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迅速恢复故障的上行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根据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客户端设备从网络节点设备接收指示确定的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上行重定向信息。这使得客户端设备能够知道上行波束故障,并准备重建后续的上行传输。
在第十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到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或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因为为客户端设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以恢复上行波束故障并重建上行传输,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十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客户端设备经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上行重定向信息。因为可能已经建立了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以这是有利的。假设此物理下行信道没有故障,则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可以成功到达客户端设备。
在第十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因为无需定义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以这是有利的。具体地,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接收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可以由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中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字段隐式地承载。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上行波束与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之间的关联,从此字段导出确定的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可以使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的其他字段来承载调度后续的上行传输所需的必要参数,从而后续的上行传输可以适于确定的新的上行波束的信道质量。
在第十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客户端设备生成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并且向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生成的响应。因为使得网络节点设备在接收到对上行重定向信息的此响应之后,可以确保客户端设备已经成功接收到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并且准备将上行传输重定向到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十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客户端设备经由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发送生成的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因为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已经由网络节点设备确认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并且因此确保了由客户端设备发送的对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可以成功到达网络节点设备,所以这是有利的。
在第十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配置客户端设备将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上行发送。因为可以基于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迅速恢复故障的上行波束,所以这是有利的。
根据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根据第十一方面的方法。
将更好地理解许多附带特征,因为这些特征将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考虑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A是示出网络节点设备的框图;
图1B是示出客户端设备的框图;
图2是示出系统的图;
图3A是示出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是示出方法的另一流程图;以及
图3C是示出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以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至少在功能上等同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参考了附图,这些附图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在附图中通过图示的方式示出了可以放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应理解,可以利用其他方面,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结构上或逻辑上的改变。由于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范围,所以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不应视为限制性的。
例如,应理解,描述的方法相关的公开对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相应设备或系统也适用,反之亦然。例如,如果描述了特定的方法步骤,则即使未在附图中明确描述或示出,相应设备也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描述的方法步骤的单元。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基于功能单元描述了特定的设备,则即使未在附图中明确描述或示出,相应方法也可以包括执行描述的功能的步骤。此外,应理解,除非另外具体指出,否则本文描述的各个示例方面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
本发明允许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联合BFR机制来恢复UL波束故障和DL波束故障,从而例如在5G NR系统中实现双向波束故障恢复机制,以避免不必要的链路中断。也就是说,本发明减小了过大的BFR时延,并且实现了具有严格时延要求的5G应用。
换句话说,本发明允许在UL波束和DL波束同时阻塞时同时进行UL和DL波束故障恢复(BFR),这不同于现有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只有在成功完成DL BFR之后才能进行UL BFR。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别包括:
a)除了利用从UE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之外,网络节点设备还能够利用从UE接收到BFR请求来识别新的候选UL波束;以及
b)对BFR请求的网络节点设备响应中包括来自网络节点设备的UL重定向信息,从而UE可以从网络节点设备响应的接收中同时导出成功的DL BFR和UL重定向信息。
以下基于图2提供了5G NR毫米波通信网络200的示例。在此网络200中,存在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110(或诸如UE的用户节点)和至少一个网络节点设备100(例如基站或gNB)。UE 110与gNB 100建立了通信链路。此通信链路包括UL连接和DL连接。UL连接和DL连接均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波束对链路(beam pair link,BPL),并且UL连接和DL连接的BPL可以相同或不同。在本发明中,术语“波束”和“BPL”可以指同一事物,并且将交替使用。
应注意,因为节点处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可能不同,所以即使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中,UL-DL波束对应关系也可能不成立。即使UL-DL波束对应关系成立,由于gNB 100和UE 110的发射功率、噪声系数、以及干扰可能不同,导致BPL的UL/DL SINR值不同,所以系统仍可能选择不同组BPL用于UL和DL发射/接收。这也使得波束选择具有灵活性,从而可以在多用户和多小区场景中管理选择的波束之间的干扰。
在UE 110和gNB 100之间的通信期间,通信链路可能会因为例如由UE移动造成的波束失准或由物体(例如图2所示的移动车辆210)造成的阻塞而中断。这种链路中断可能仅影响DL连接、仅影响DL连接、或同时影响DL连接和DL连接。因此,对于波束故障事件,存在三种不同的情况:
·仅DL波束241故障;
·仅UL波束242故障;
·UL波束242和DL波束241均故障。
为了促进UE 110检测潜在的DL波束故障并从中恢复,gNB 100可以(例如经由反射面220)周期性地发送用于DL波束故障检测的一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以及用于识别新的候选DL波束251的一组参考信号。例如,用于DL波束故障检测的RS可以包括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S,CSI-RS)和/或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块,这些CSI-RS和SS块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解调RS(demodulation RS,DMRS)在空间上准共址(quasi-collocated,QCL’ed)。替代地/附加地,用于新的候选DL波束识别的RS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周期性的CSI-RS和/或SS块,该RS与用于DL波束故障检测的RS可以相同或不同。
类似地,UE 110也可以周期性地发送用于UL波束故障检测的一组RS以及用于识别新的候选UL波束252的一组RS。例如,用于UL波束故障检测的RS可以包括周期性的探测RS(sounding RS,SRS),这些SRS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DMRS在空间上准共址。用于新的候选UL波束识别的RS还可以包括SRS,这些RS与用于UL波束故障检测的RS可以相同或不同。替代地/附加地,用于新的候选UL波束识别的RS可以包括用于DL BFR请求传输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前导码。应注意,可以使用与用于新的候选UL波束识别的其他RS(例如SRS)的传输不同的功率发送经由PRACH的BFR请求传输。对于新的候选UL波束的识别,用于通过PRACH前导码识别新的候选UL波束的阈值可以与用于通过其他RS识别新的候选UL波束的阈值线性缩放。
以下讨论了由UL BFR和DL BFR组成的双向BFR。也就是说,除了从UE侧发起的DLBFR之外,本发明还允许在存在或不存在DL波束故障的情况下恢复UL波束故障。作为UL接收器的gNB 100首先检测潜在的UL波束故障,然后识别新的UL候选波束。然后,gNB 100向UE110指示包括UL波束故障事件和选择的新的UL候选波束的UL重定向信息,由此,UE 110可以将UL传输切换到新的UL传输波束方向。当gNB 100还从UE 110接收到BFR请求时,可以将此UL重定向信息包含在待发送到UE的gNB响应中。可以隐式或显式地发送新的UL波束索引。如以下讨论的,将UL波束索引传达给UE 110的一种方式是使用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格式0_1。
接下来,基于图1A和图1B描述网络节点设备100和客户端设备110的示例实施例。描述的设备的一些特征是提供其他优点的可选特征。
图1A是示出网络节点设备100的框图。网络节点设备100可以包括例如基站(例如宏eNodeB、微微eNodeB、家庭eNodeB、第五代基站(gNB))或为客户端设备(包括例如图1B的客户端设备110)提供空中接口以经由无线传输连接到无线网络的任何这种设备。
根据一方面,网络节点设备100包括收发器101和耦合到收发器101的处理器或处理单元102,可以用于实现稍后详细描述的功能。
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例如以下各种处理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协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具有或不具有随附DSP的处理电路,或者可以包括各种其他处理设备(包括集成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微控制器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硬件加速器、专用计算机芯片等)。
网络节点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程序之类的存储器(图1A中未示出)。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设备、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和/或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设备与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的组合。例如,存储器可以实现为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驱动器、软盘、磁带等)、光磁存储设备、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模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M,EPROM)、闪存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收发器101用于从客户端设备(例如图1B的客户端设备110)接收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在示例中,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可以包括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和/或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的标识。
处理器102用于检测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
处理器102还用于确定用于替换检测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在示例中,处理器102可以基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例如,基于接收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可以包括:处理器102基于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时频位置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替代地/附加地,基于接收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可以包括:处理器102基于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中的前导码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替代地/附加地,基于接收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可以包括:处理器102基于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中的前导码和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时频位置的组合,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换句话说,使用一个或多个前导码(即序列)在一个或多个预定时频位置上一次或多次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因此,可以使用前导码索引、或时频位置、或前导码索引和时频位置的组合来承载与用于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每个副本的上行波束有关的信息(因为其间可能存在关联)。
替代地,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可以包括处理器102基于从客户端设备110接收的探测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如本领域所知,探测参考信号(SRS)是UE在上行方向上发送的由网络节点(例如基站)用于估计不同频率和/或方向上的上行信道质量的参考信号。通常,网络节点可以使用此信息来例如感测上行信道质量,以进行上行信道调度和/或上行波束故障恢复。
换句话说,为了网络节点设备100确定新的上行候选波束,UE 110需要发送与不同的上行波束关联的一些信号(称为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识别参考信号),使得在成功接收到一个这种信号之后,网络节点设备100可以确定适合选择关联的上行波束用于替换故障上行波束。
本发明允许将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用作上行候选波束识别参考信号。这是因为将以随机接入方式一次或多次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并且该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还与不同的上行波束关联。因此,在接收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一个副本之后,网络节点设备100还可以确定适合选择关联的上行波束用于替换故障上行波束。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更多用于新的上行候选波束识别的参考信号,并且因此允许确定具有比先前更高的概率、更低的时延/开销、以及更好的信道质量的新的上行波束。
处理器102还用于生成上行重定向信息。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在示例中,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可以包括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检测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和/或确定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
处理器102还用于生成响应,该响应包括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响应的准备方式应使客户端设备可以:a)确认gNB成功接收BFR请求,b)是否存在上行波束故障,c)了解新的UL波束是否与SRS或BFR请求传输的PRACH尝试索引关联,以及d)从关联的SRS索引或用于BFR请求传输的PRACH尝试索引中确定新的UL波束。在示例中,生成的响应可以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0_1。新空口定义了用于在物理下行信道上传输的控制信号的几种DCI格式。每种DCI格式定义了控制信号的大小和格式,例如控制信号中每个比特的位置和含义。在DCI格式0_1中,定义了几个用于SRS资源指示符的比特。因此,如果网络节点设备100基于SRS接收来识别新的UL波束,则网络节点设备100可以例如通过在SRS资源指示符中指示接收的SRS的索引来向UE 110指示此UL波束索引。如果网络节点设备100基于请求接收来识别新的UL波束,则网络节点设备100可以例如通过将SRS资源指示符字段重用于指示接收到BFR请求的PRACH尝试的索引来向UE 100指示此UL波束索引。
收发器101还用于向客户端设备110发送生成的响应。UE可以基于SRS/PRACH尝试索引和用于发送相应SRS/BFR请求的UL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关联,从接收到的SRS/PRACH尝试索引中导出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在示例中,收发器101还用于经由从客户端设备110接收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即波束对,包括网络节点设备100处使用的DL发射波束和客户端设备110处使用的DL接收波束),向客户端设备110发送生成的响应。
可选地,收发器101还可以用于从客户端设备110接收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
图1B是示出客户端设备110的框图。客户端设备110可以是由终端用户实体直接使用并且能够在无线网络中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设备中的任何一种,例如用户设备(UE)。这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智能手表、膝上型计算机、物联网(internet-of-thing,IoT)设备等。虽然可以根据客户端设备描述实施例,但是仅是示例性的,绝非限制性的。
根据一方面,客户端设备110可以包括收发器111和耦合到收发器111的处理器或处理单元112,可以用于实现以下详细描述的功能。
处理器112可以包括例如以下各种处理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协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具有或不具有随附DSP的处理电路,或者可以包括各种其他处理设备(包括集成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微控制器单元(MCU)、硬件加速器、专用计算机芯片等)。
客户端设备110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程序之类的存储器(图1B中未示出)。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设备、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和/或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设备与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的组合。例如,存储器可以实现为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驱动器、软盘、磁带等)、光磁存储设备、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模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闪存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
应注意,客户端设备110使用的各种参数和数据段与网络节点设备100使用的参数和数据段相同或至少在功能上等同,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收发器111用于向网络节点设备(例如图1A的网络节点设备100)发送生成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该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在示例中,生成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可以包括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和/或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的标识。
收发器111还用于从网络节点设备100接收对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在示例中,收发器111还可以用于经由发送到网络节点设备100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中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来接收响应。该响应包括上行重定向信息,该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网络节点设备100确定的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在示例中,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可以包括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的指示、检测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和/或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在示例中,接收的响应可以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0_1。
处理器112可以用于配置客户端设备110将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下行接收,和/或配置客户端设备110将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上行发送。
处理器112还可以用于生成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并且收发器111还可以用于向网络节点设备100发送生成的响应。收发器111还可以用于经由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发送生成的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
换句话说,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也在图3A中示出),网络节点设备100通过监测用于UL波束故障检测的RS来检测UL波束故障,同时还通过监测BFR请求接收专用的资源从UE接收BFR请求。网络节点设备100可以基于从UE 110接收到的BFR请求导出DL波束故障事件和新的DL TX波束索引。此外,网络节点设备100可以基于用于UL新候选波束识别的RS来识别新的UL候选波束,该RS可以是SRS或用于BFR请求传输的PRACH前导码。应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因为BFR请求的成功接收已经指示存在至少一个符合要求的UL BPL,所以网络节点设备100始终可以识别新的UL候选波束。
网络节点设备100可以用于确定要对用于UL波束故障检测的该组RS和用于UL新候选波束识别的该组RS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波束对链路的质量测量。这些质量测量可能与例如接收功率(即L1-RSRP)、信道质量指标、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和/或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相关。波束故障检测和新候选波束识别可以例如基于波束对链路的质量测量值与给定阈值的比较。质量测量值和用于波束故障检测和UL新候选波束识别的阈值可能相同或不同。
因为网络节点设备100已经从UE 110接收到DL BFR请求,所以为了进行DL波束故障恢复,网络节点设备100的下一步是向UE 110发送网络节点设备响应,使得UE在接收到此响应之后可以确认DL BFR成功。同时,网络节点设备100还可以在网络节点设备响应中包括UL重定向信息,UL重定向信息包括UE标识、UL波束故障事件、和/或新的UL TX波束索引。可以显式或隐式地指示此信息,并且UE使用此信息将UL传输切换到新的UL TX波束。当使用给定DCI格式发送网络节点设备响应时,选择的DCI格式需要实现UL TX波束索引的指示。例如,可以使用DCI格式0_1(通常用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的调度)。
在向网络节点设备100发送请求之后,期望UE 110监测专用CORESET,以接收对发送的BFR请求的网络节点设备响应。在接收到网络节点设备响应之后,UE不仅可以确认DLBFR成功,还可以导出新的UL TX波束索引并将UL传输切换到新的UL波束方向。可以经由新的UL TX波束向网络节点设备100发送UE响应。在接收到此UE响应之后,网络节点设备100则可以宣告UL BFR成功。
应注意,此第一实施例对具有波束对应关系的场景和不具有波束对应关系的场景均适用,并且以上讨论通常假设不存在波束对应关系。当波束对应关系在系统中成立时,UE能够基于标识的新候选DL BPL导出一个或多个可行UL BPL。在这种情况下,UE无需通过尝试所有空间方向来发送BFR请求,而是仅经由导出的可行UL BPL来发送BFR请求。类似地,网络节点设备100还能够基于标识的新候选UL BPL导出一个或多个可行DL BPL。然而,网络节点设备100仍需通过UE 110在BFR请求中报告的新候选DL BPL经由网络节点设备响应来发送UL重定向信息。这是因为在发送BFR请求之后,UE 110仅期望通过报告的新候选DL BPL接收网络节点设备响应,而未准备在其他空间方向上接收网络节点设备响应。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也在图3B和图3C中示出),网络节点设备100通过监测用于UL波束故障检测的RS来检测UL波束故障,但是未从UE 110接收到BFR请求。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一种可能性是DL波束未故障(如图3B所示),因此UE 110无需发送BFR请求。另一种可能性是UE 110检测到DL波束故障,但是未能识别出新的候选DL波束,或者BFR请求在PUCCH/PRACH传输期间未能到达网络节点设备100(如图3C所示)。对于这些可能性中的任何一种可能性,网络节点设备100通常尝试通过监测用于新的候选UL波束识别的RS(例如SRS)来识别新的候选UL波束。
当网络节点设备100未能识别出新的候选UL波束时,可以准备发送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信号,UE 110可以用该NACK信号导出UL波束故障,并且在必要时触发无线链路故障恢复。当网络节点设备100成功识别出新的候选UL波束时,则经由现有PDCCH向UE 110发送UL重定向信息。此UL重定向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UE标识、UL波束故障事件、或新的UL TX波束索引。可以在现有PDCCH中显式或隐式地承载UL重定向信息。例如,可以使用给定DCI格式发送UL重定向信息,并且选择的DCI格式(例如DCI格式0_1)可以实现新UL波束索引的指示。
应注意,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节点设备100不知道现有PDCCH是否故障,但是此现有PDCCH是网络节点设备100唯一知道的到UE 110的DL连接。因此,在发送UL重定向信息之后,网络节点设备100可以监测UL控制信道以接收UE响应。监测的UL控制信道可以是NR PUCCH,该NR PUCCH的DMRS与网络节点设备100识别的新候选UL波束的RS准共址。在接收到UE响应之后,网络节点设备100则可以宣告UL BFR成功。否则,如果网络节点设备100未能在某个时间窗口内接收到UE响应,则意味着UE检测到DL波束故障,但无法从中恢复。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节点设备100期望UE 110宣告DL BFR失败并且可能触发无线链路故障恢复。
应注意,此第二实施例也对具有波束对应关系的场景和不具有波束对应关系的场景均适用,并且以上讨论通常假设不存在波束对应关系。因为网络节点设备100未从UE 110接收到BFR请求,所以不知道UE侧发生了什么(例如不存在DL波束故障,或者存在DL波束故障但UE 110无法恢复)。因此,即使存在波束对应关系,网络节点设备100仍通过现有PDCCH发送UL重定向信息。
图3A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方法300A和方法350A的流程图。图3A示出了在网络节点设备100从UE 110接收到BFR请求的情况下的上述双向BFR机制。因为网络节点设备响应传输通过已经由UE 110识别为具有符合要求的信道质量的新DL波束完成,所以最后的操作(即,UE响应传输)可以是可选的。
在操作301a,网络节点设备执行DL波束故障检测RS的周期性/非周期性传输。
在操作302a,客户端设备执行UL波束故障检测RS的周期性/非周期性传输。
在操作301c,网络节点设备执行新DL波束识别RS的周期性/非周期性传输。
在操作302c,客户端设备执行新UL波束识别RS的周期性/非周期性传输。
在操作301b,客户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DL波束故障检测RS执行下行波束故障检测。
在操作301d,客户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DL新候选波束识别RS执行新DL候选波束识别,旨在确定用于替换故障下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在确定了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之后,客户端设备生成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该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
在操作302b,网络节点设备基于接收到的UL波束故障检测RS执行上行波束故障检测。
在操作302d,网络节点设备基于接收到的UL新候选波束识别RS执行新UL候选波束识别,旨在确定或识别用于替换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在操作304,客户端设备向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生成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进一步在操作304,在网络节点设备从客户端设备接收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在操作305a,客户端设备在发送BFR请求之后开始进行监测,以从网络节点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
然后,网络节点设备生成上行重定向信息,该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此外,网络节点设备生成响应,该响应包括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
在操作306a,网络节点设备向客户端设备发送生成的响应。
在操作307a,在客户端设备从网络节点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该响应包括上行重定向信息,该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的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然后,客户端设备配置其自身将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下行接收,和/或将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上行发送。
在可选操作309,客户端设备生成对接收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并且向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生成的响应。在可选操作310,网络节点设备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对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的响应。
方法350A可以由网络节点设备100执行,方法300A可以由客户端设备110执行。方法350A的其他特征直接来自网络节点设备100的功能,方法300A的其他特征直接来自客户端设备110的功能。方法300A和方法350A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执行。
图3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方法300B和方法350B的流程图。
操作302a、302b、302c、302d类似于这些操作在图3A中的对应操作,因此这里不再赘述。此外,从图3B可以看出,未执行操作301a、301b、301c、301d。
如果在操作302d,网络节点设备成功确定用于替换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则网络节点设备生成上行重定向信息,该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否则,网络节点设备准备否定应答信号(操作303)。
在操作306b,网络节点设备向客户端设备发送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不同于图3A的操作306a,因为网络节点设备未接收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所以未响应于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发送上行重定向信息。取而代之,可以例如经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上行重定向信息。
同时,在操作305b,客户端设备开始监测PDCCH。在操作307b,客户端设备接收上行重定向信息。然后,客户端设备配置其自身将上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上行发送。
不同于图3A中的对应操作,这里的操作309、310是强制性操作。这是因为否则网络节点设备将不知道客户端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发送的上行重定向信息。这些操作的详细描述类似于其在图3A中的对应操作,这里不再赘述。
方法350B可以由网络节点设备100执行,方法300B可以由客户端设备110执行。方法350B的其他特征直接来自网络节点设备100的功能,方法300B的其他特征直接来自客户端设备110的功能。方法300B和方法350B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执行。
图3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方法300C和方法350C的流程图。
操作301a、301b、301c、301d、302a、302b、302c、302d、303、304、305a、306b、307a、310类似于这些操作在图3A和/或图3B中的对应操作,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图3C示出了在存在下行波束故障时,网络节点设备100未能从UE 110接收BFR响应的情况下的UL BFR机制。换句话说,虽然客户端设备检测到下行波束故障,但是在操作301d未能确定新的下行候选波束,并且未生成并发送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或者客户端设备在操作301d成功确定了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然后在操作304生成/发送了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但是该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未到达网络节点设备。类似地,虽然网络节点设备在操作306b发送了生成的上行重定向信息,但是该上行重定向信息未到达客户端设备。
方法350C可以由网络节点设备100执行,方法300C可以由客户端设备110执行。方法350C的其他特征直接来自网络节点设备100的功能,方法300C直接来自客户端设备110的功能。方法300C和方法350C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执行。
本文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部件(例如软件部件)执行。根据实施例,客户端设备110和/或网络设备100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由程序代码配置,该程序代码在执行时用于执行描述的操作和功能的实施例。替代地或附加地,本文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执行。例如但不限于,可以使用的示例性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程序专用集成电路(ASIC)、程序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以及图形处理单元(GPU)。
在不失所寻求的效果的情况下,本文给出的任何范围或设备值都可以扩展或更改。除非明确禁止,否则任何实施例都可以与另一实施例组合。
虽然已经用结构特征和/或动作特定的语言描述了主题,但是应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主题不限于上述特定特征或动作。然而,上述特定特征和动作公开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并且其他等效特征和动作旨在处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将理解,上述益处和优点可以涉及一个实施例或可以涉及若干实施例。实施例不限于解决任何或所有上述问题的实施例或具有任何或所有上述益处和优点的实施例。还将理解,对“一”项的引用可以指那些项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文描述的方法的步骤可以以任何合适的顺序执行,或者在合适时可以同时执行。此外,在不脱离本文描述的主题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从任何方法中删除单独的框。在不失所寻求的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将上述任何实施例的方面与描述的任何其他实施例的方面组合形成其他实施例。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用于表示包括标识的方法、框、或元素,但是这种框或元素不包括排他性列表,并且方法或设备可以包含附加的框或元素。
在本文中,术语“波束”和“波束对”可以互换使用。
将理解,以上描述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以上说明书、示例、以及数据提供了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和使用的完整描述。虽然以上已经以某种程度的特殊性或参考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实施例描述了各种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对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多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网络节点设备(100),包括收发器(101)和处理器(102),
其中,所述收发器(101)用于:
从客户端设备(110)接收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
其中,所述处理器(102)用于:
检测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
确定用于替换检测到的所述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生成上行重定向信息,所述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以及
生成响应,所述响应包括生成的所述上行重定向信息;
并且其中,所述收发器(101)还用于:
向所述客户端设备(110)发送生成的所述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节点设备(100),其中,基于从所述客户端设备(110)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节点设备(100),其中,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时频位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网络节点设备(100),其中,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中的前导码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节点设备(100),其中,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包括:基于从所述客户端设备(110)接收到的探测参考信号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设备(100),其中,生成的所述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设备(100)的所述标识的指示、检测到的所述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或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设备(100),其中,生成的所述响应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
8.一种方法(350A),包括:
网络节点设备从客户端设备接收(304)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
所述网络节点设备检测(302b)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
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确定(302d)用于替换检测到的所述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生成上行重定向信息,所述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生成响应,所述响应包括生成的所述上行重定向信息;以及
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向所述客户端设备发送(306a)生成的所述响应。
9.一种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客户端设备(110),包括收发器(111),
其中,所述收发器(111)用于:
向网络节点设备(100)发送生成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以及
从所述网络节点设备(100)接收对发送的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所述响应包括上行重定向信息,所述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的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客户端设备(110),其中,接收到的所述上行重定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所述标识的指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指示、或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的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客户端设备(110),其中,接收到的所述响应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0_1。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客户端设备(110),还包括处理器(112),所述处理器(112)用于:
配置所述客户端设备(110)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下行接收;以及
配置所述客户端设备(110)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用于后续的上行发送。
14.一种方法(300A),包括:
客户端设备向网络节点设备发送(304)生成的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指示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所述至少一个新的下行候选波束被确定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下行波束;以及
在所述客户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节点设备接收(307a)对发送的所述下行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响应,所述响应包括上行重定向信息,所述上行重定向信息指示确定的用于替换至少一个故障上行波束的至少一个新的上行候选波束。
15.一种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91290.1A 2018-03-28 2018-03-28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的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Active CN1118691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8/057936 WO2019185137A1 (en) 2018-03-28 2018-03-28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two-way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9124A true CN111869124A (zh) 2020-10-30
CN111869124B CN111869124B (zh) 2022-04-05

Family

ID=6183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1290.1A Active CN111869124B (zh) 2018-03-28 2018-03-28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的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1998B2 (zh)
EP (1) EP3769437A1 (zh)
CN (1) CN111869124B (zh)
WO (1) WO20191851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3932A1 (en) * 2020-12-24 2022-06-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sensing-assisted mimo
WO2022256967A1 (en) * 2021-06-07 2022-12-15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enhancemen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63728A1 (en) * 2019-04-30 2022-03-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sel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2351451B (zh) * 2019-08-09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装置
US11705955B2 (en) * 2019-11-15 2023-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failure report response
US11743747B2 (en) * 2020-03-27 2023-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beam failure recovery for full-duplex operation
US11956184B2 (en) * 2020-06-05 2024-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fallback for full-duplex beam pair
BR112023018143A2 (pt) * 2021-03-17 2023-10-31 Qualcomm Inc Dados de assistência de localização para posicionamento auxiliado de superfície inteligente reconfigurável
US20220353131A1 (en) * 2021-04-29 2022-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beam continuation for downlink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1729049B2 (en) * 2021-05-10 202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1777206B2 (en) 2021-06-18 2023-10-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Initialization and operation of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CN113727363B (zh) * 2021-07-23 2024-02-09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中间节点的波束管理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164A (zh) * 2007-04-17 2008-10-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方法及基带信号处理器
CN107079459A (zh) * 2015-08-11 2017-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从波束故障中恢复
WO2017196612A1 (en) * 2016-05-11 2017-11-16 Idac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ed uplink transmission
CN107612602A (zh) * 2017-08-28 2018-01-19 清华大学 毫米波通信系统的波束恢复方法及装置
US20180054348A1 (en) * 2016-08-22 2018-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information for independent lin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5128A1 (zh) * 2015-04-17 2016-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0542545B2 (en) * 2017-02-06 2020-01-21 Mediatek Inc. Beam failure recovery mechanism for multi-beam operation
US11363663B2 (en) * 2017-02-24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beam, downlink beam, and radio link monitoring
US20180287860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Beam Recovery
US10461994B2 (en) * 2017-06-16 2019-10-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response to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US11647493B2 (en) * 2017-10-06 202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using a second link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of a first link
WO2019155578A1 (ja) * 2018-02-08 2019-08-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164A (zh) * 2007-04-17 2008-10-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方法及基带信号处理器
CN107079459A (zh) * 2015-08-11 2017-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从波束故障中恢复
WO2017196612A1 (en) * 2016-05-11 2017-11-16 Idac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ed uplink transmission
US20180054348A1 (en) * 2016-08-22 2018-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information for independent links
CN107612602A (zh) * 2017-08-28 2018-01-19 清华大学 毫米波通信系统的波束恢复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Consideration on beam failure recovery",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BIS R1-171781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3932A1 (en) * 2020-12-24 2022-06-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sensing-assisted mimo
WO2022256967A1 (en) * 2021-06-07 2022-12-15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enhanc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69437A1 (en) 2021-01-27
US11901998B2 (en) 2024-02-13
WO2019185137A1 (en) 2019-10-03
US20210006321A1 (en) 2021-01-07
CN111869124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9124B (zh)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双向波束故障恢复的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TWI738302B (zh) 一種波束切換方法、設備及電腦存儲介質
JP7447335B2 (ja) ビーム障害回復プロシージャのためのリソース割当て
CN110831189B (zh) 链路失败恢复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0010733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CN112119672A (zh) 辅小区波束恢复
EP3520473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based mobility
EP3466155B1 (en) Handling of beam link failure
US20130294418A1 (en) Switching Between Remote Radio Heads
US102312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related signaling
JP2020512761A (ja) 送信機構成及び受信機構成のネットワーク開始再選択
US11122631B2 (en) Link re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3520483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based mobility
KR20180113833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11479326A (zh) 一种信息发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258719A (zh) 通信网络中的切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