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945A -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6945A
CN111866945A CN201910364599.XA CN201910364599A CN111866945A CN 111866945 A CN111866945 A CN 111866945A CN 201910364599 A CN201910364599 A CN 201910364599A CN 111866945 A CN111866945 A CN 111866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link
logical channel
uplink
bsr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45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6945B (zh
Inventor
徐海博
肖潇
姚楚婷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45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694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7482 priority patent/WO2020221246A1/zh
Priority to CN202080026608.5A priority patent/CN113692754A/zh
Priority to EP20798174.7A priority patent/EP3952426A4/en
Priority to US17/603,333 priority patent/US20220210801A1/en
Priority to JP2021564606A priority patent/JP7278417B2/ja
Publication of CN111866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6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终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取消待处理的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在满足另外一些条件时,取消待处理的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即终端可以独立的取消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和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在取消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时可以不取消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从而使得在侧行链路数据的时延要求较高时,终端采用专用于发送SL SR的SR资源(该SR资源关联的逻辑信道的时延要求较高)向网络设备发送侧行链路的RS,以请求网络设备立即为侧行链路数据分配传输资源,从而保证侧行链路数据的低时延传输需求。

Description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消待处理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简称SR)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简称NR)系统中,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通信,终端和终端之间也可以通信。其中,终端给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链路称为上行链路(uplink,简称UL),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数据的链路称为下行链路(downlink,简称DL)。终端和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链路称为侧行链路(sidelink,简称SL)。
对于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当终端有上行链路数据(UL data)需要发送但没有可用的上行链路授权(UL grant)(也可以称为上行链路资源(UL Resource))时,终端需要触发SR,并通过发送SR来向网络设备请求UL grant。在接收到UL grant后,终端可以通过该UL grant发送上行链路的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简称BSR)给网络设备,用于网络设备进行进一步的上行链路资源调度。
对于终端和终端之间的通信,如果终端使用的资源是基于网络设备调度的,当终端有侧行链路数据(SL data)需要发送但没有可用的侧行链路授权(SL grant)时,终端也需要触发SR,并通过发送SR来向网络设备请求UL grant。在接收到UL grant后,终端可以通过该UL grant发送侧行链路BSR给网络设备,用于网络设备进行进一步的侧行链路资源调度。
当一个SR被触发后,直到这个SR被取消,这个SR都被认为是待处理(pending)SR。针对待处理SR,终端可以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进行取消。目前,在NR系统中,针对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当一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PDU)传输时,如果该MAC PDU中包含了长(Long)BSR MAC CE(其中,MAC CE为MAC控制元素(MAC control element)的简称)或短(short)BSR MAC CE,并且Long BSR MAC CE或short BSR MAC CE包含了直到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终端的缓存状态,则终端取消该MAC PDU组包前触发的所有的待处理SR;或者,当UL grant能够容纳所有的可用的待处理数据时,终端取消所有的待处理SR。当该取消机制用于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时延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用于避免增加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时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包括:通信装置触发SR;当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或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记为第一类型SR);和/或,当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或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或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或通信装置满足第六条件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由第一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记为第二类型SR);在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为触发第一侧行链路BSR的逻辑信道。
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通信装置可以独立的取消第一类型SR和第二类型SR。该情况下,在取消第一类型SR时可以不取消第二类型SR,从而使得在侧行链路数据的时延要求较高时,通信装置采用专用于发送SL SR的SR资源(该SR资源关联的逻辑信道的时延要求较高)向网络设备发送SL RS,以请求网络设备立即为侧行链路数据分配传输资源,从而保证侧行链路数据的低时延传输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为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包括:U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理解的是,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通信装置采用UL grant发送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即可,不需要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类型SR以请求上行传输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将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取消,从而避免出现由于发送第一类型SR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1种SR,第二类型的第1种SR为由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第二侧行链路BSR的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七条件的SR,第二侧行链路BSR属于第一侧行链路BSR,第七条件为: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取消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该方法还包括: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的第1种SR。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通信装置取消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包括: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通信装置可以只取消第一类型SR。即使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终端也不取消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若有时延要求较高的侧行链路数据需要传输时,终端可以通过采用专用于传输SL SR的SR资源向网络设备请求立即分配SL grant,从而满足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时延要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2种SR,第二类型的第2种SR为由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第三侧行链路BSR的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八条件的SR,第三侧行链路BSR属于第一侧行链路BSR,第八条件为: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当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取消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该方法还包括: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的第2种SR。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包括:S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S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时,取消第二类型SR,因此避免了SL SR多次发送,以及网络设备重复为通信装置分配SL grant的问题,从而避免资源浪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3种SR,第二类型SR为第二类型的第3种SR,第二类型的第3种SR为由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第四侧行链路BSR的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九条件的SR,第四侧行链路BSR属于第一侧行链路BSR,第九条件为: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当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取消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包括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且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通信装置取消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包括: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可以理解的是,若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说明上行MAC PDU中包含了所有侧行链路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存状态,且包含的缓存状态为最新的缓存状态,因此,网络设备采用上行MAC PDU中的侧行链路的BSR MAC CE为通信装置分配SL grant即可,而不需要通信装置再发送SR以请求传输侧行链路BSR的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将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取消,从而避免出现由于发送第二类型SR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4种SR,第二类型SR为第二类型的第4种SR,第二类型的第4种SR为由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第五侧行链路BSR的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十条件的SR,第五侧行链路BSR属于第一侧行链路BSR,第十条件为: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当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时,取消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包括: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时,通信装置不需要向网络设备请求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传输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取消第二类型SR,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第二类型SR的传输,节约传输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满足第六条件包括: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时,通信装置不需要向网络设备请求侧行链路的传输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取消第二类型SR,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第二类型SR的传输,节约传输资源。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包括:通信装置触发SR;当上行MACPDU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触发的所有待处理SR。
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通信装置可以统一取消待处理SR。相比实施例一而言,可以降低通信装置的实现复杂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且所述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时,上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高于侧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预设条件包括:在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时,侧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高于上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并且所述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所述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和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CE;所述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所述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中包含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包括:通信装置触发SR;当U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所述第一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和/或,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待处理的所有第一类型SR,所述第一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所述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所述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方法:
方法1、通信装置触发SR;当S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方法2、通信装置触发SR;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待处理的所有第二类型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所述上行MAC PDU包括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且所述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方法3、通信装置触发SR;当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所述侧行链路BSR由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触发;
方法4、通信装置触发SR;当所述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包括:通信装置触发SR;当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1类型SR和第2类型SR,所述第1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所述第2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侧行链路BSR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以下条件的SR: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UL grant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取消所述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所述ULgrant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所述U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包括:通信装置触发SR;在上行MACPDU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所述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1类型SR和第3类型SR,所述第1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所述第3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侧行链路BSR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以下条件的SR: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取消所述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所述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包括:通信装置触发SR;当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4类型SR,所述第4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侧行链路BSR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以下条件的SR: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SL grant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取消所述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所述SL grant满足所述第三条件包括:所述S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包括:通信装置触发SR;在上行MACPDU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所述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5类型SR,所述第5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侧行链路BSR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以下条件的SR: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四条件时,取消所述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四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包括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且所述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其中,第三方面至第八方面的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的对应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和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所述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为侧行链路数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所述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目标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所述目标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为所述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所述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为所述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
现有技术中,第一通信装置为承载侧行链路数据的QoS流向第二通信装置请求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时,需要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二通信装置为了使得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分配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哪个QoS流,会将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和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第一通信装置,由于QoS参数中包含的信息较多,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传输资源。第九方面提供的方法,第一通信装置可以自己分配QoS流对应的标识,第一通信装置为承载侧行链路数据的QoS流向第二通信装置请求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时,可以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QoS流的标识和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将分配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与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根据该对应关系即可确定传输QoS流承载的数据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不需要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和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节约传输资源。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所述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指示信息。
其中,关于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装置从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和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所述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为侧行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QoS参数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目标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所述目标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为所述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所述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为所述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
现有技术中,第一通信装置为承载侧行链路数据的QoS流向第二通信装置请求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时,需要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二通信装置为了使得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分配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哪个QoS流,会将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和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第一通信装置,由于QoS参数中包含的信息较多,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传输资源。第十方面提供的方法,第一通信装置可以自己分配QoS流对应的标识,第一通信装置为承载侧行链路数据的QoS流向第二通信装置请求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时,可以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QoS流的标识和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将分配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与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根据该对应关系即可确定传输QoS流承载的数据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不需要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和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节约传输资源。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所述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指示信息。
其中,关于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装置可以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连接,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通信装置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该装置可以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一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中的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中对应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方案不矛盾的前提下,均可以进行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AC PDU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链路授权请求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授权请求过程示意图;
图5至图8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的时间示意图;
图9和图10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2和图13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4和图1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包括但不限于LTE系统、第五代(5th-generation,简称5G)系统、NR系统,以及未来演进系统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系统。其中,5G系统可以为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简称NSA)的5G系统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简称SA)的5G系统。
图1示出了一种本申请适用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图1中仅示出了1个)和至少一个终端(图1中示出了6个,分别为终端1至终端6)。终端1至终端6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可以与网络设备通信,从而传输数据和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R、MAC PDU等。其中,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称为Uu口。终端给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链路称为上行链路,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数据的链路称为下行链路。
另外,图1中的终端4至终端6也可以组成另一个本申请适用的通信系统,该情况下,发送实体和接收实体都是终端。例如,终端4至终端6可以组成一个车联网系统,则终端4可以向终端5发送数据或信令,而终端5接收终端4发送的数据或信令。终端和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称为PC5口。PC5口一般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简称D2D)通信、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简称V2X)通信(一种特殊的D2D通信)等可以在设备间进行直连通信的场景。终端和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链路称为侧行链路。
网络设备为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送信号,或者,接收信号,或者,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实体。网络设备可以为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中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网络设备可以为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等,也可以为各种形式的控制节点,如网络控制器、。所述控制节点可以连接多个基站,并为多个基站覆盖下的多个终端配置资源。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LTE系统中可以称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简称eNB或eNodeB),5G系统或NR系统中可以称为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简称gNB),本申请对基站的具体名称不作限定。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简称PLMN)中的网络设备、传输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简称TRP)等。
终端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信号,或者,发送信号,或者,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的实体。终端用于向用户提供语音服务和数据连通性服务中的一种或多种。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终端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可以是移动站(mobile station,简称MS)、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无人机、IoT设备、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中的站点(station,简称S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绳电话、无线数据卡、平板型电脑、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设备、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简称MTC)终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终端还可以为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例如,5G系统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NR系统中的终端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多种通信场景。例如,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简称M2M)、宏微通信、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broadband,简称eMBB)、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low latencycommunication,简称URLLC),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简称mMTC),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简称V2X)通信,设备间直连通信(device todevice,简称D2D)等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此处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部分概念或内容作简单介绍。
1、SR
SR是终端向网络设备申请资源用于新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终端没有上行链路数据或侧行链路数据要传输,网络设备并不需要为该终端分配上行链路资源或侧行链路资源,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终端需要告诉网络设备自己是否有上行链路数据或侧行链路数据需要传输,以便网络设备决定是否给终端分配上行链路资源或侧行链路资源。SR的作用即告诉网络设备需要上行链路资源,但并不会告诉网络设备有多少上行链路数据或侧行链路数据需要发送(这是通过BSR上报的)。网络设备接收到SR之后,给终端分配多少上行链路资源取决于网络设备的实现,通常的做法是至少分配足够终端发送BSR的资源。
SR可以由上行链路BSR触发,也可以由侧行链路BSR触发。在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描述中,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称为UL SR,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称为SL SR。
2、BSR
BSR可以分为上行链路BSR和侧行链路BSR。
其中,上行链路BSR用于为网络设备提供终端的第一缓存状态,第一缓存状态即终端存储在上行链路的缓冲区中的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侧行链路BSR用于为网络设备提供终端的第二缓存状态,第二缓存状态即终端存储在侧行链路的缓冲区中的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
在NR中,针对上行链路BSR,包括四种类型,分别为:long BSR、short BSR、long截断的(truncated)BSR、short truncated BSR。其中,long BSR和short BSR可以统称为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long truncated BSR、short truncated BSR可以统称为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其中,终端有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对应一个缓存。一个逻辑信道组包括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一个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大小为该逻辑信道组包括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缓存大小之和。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中包括终端的全部逻辑信道组各自对应的缓存大小(buffer size),截断的上行链路BSR中包括终端的部分逻辑信道组各自对应的缓存大小。
其中,缓存大小是指缓存中的数据量的多少,与缓存状态的概念类似。
3、MAC PDU
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MAC PDU至少包括MAC CE和MAC SDU,BSR为MAC CE的一种。
承载BSR的信令称为BSR MAC CE。例如,承载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的信令可以称为非截断的上行链路的BSR MAC CE。承载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的信令可以称为非截断的侧行链路的BSR MAC CE。承载long BSR的信令可以称为long BSR MAC CE。承载short BSR的信令可以称为short BSR MAC CE。
4、现有的上行链路数据的资源请求机制
参见图3,当终端有上行链路数据需要发送但没有可用的UL grant时,终端需要触发并发送SR,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SR为终端分配第一UL grant。在接收到第一UL grant后,终端可以通过第一UL grant发送上行链路BSR给网络设备,若第一UL grant容纳上行链路BSR之后还有剩余的资源,终端还可以在剩余的资源上容纳上行链路数据。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上行链路BSR,为终端分配第二UL grant,终端在第二UL grant上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5、现有的侧行链路数据的资源请求机制
参见图4,当终端1有向终端2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但没有可用的SL grant时,终端1需要触发并发送SR,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SR为终端1分配UL grant。在接收到ULgrant后,终端1可以通过UL grant发送侧行链路BSR给网络设备,若UL grant容纳完侧行链路BSR后还有剩余的资源,终端1还可以在剩余的资源上容纳上行链路数据。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侧行链路BSR,为终端1分配SL grant,终端1在SL grant上向终端2发送侧行链路数据。
基于第4点和第5点的描述,现有技术中,在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时,上行链路BSR的优先级高于侧行链路BSR,侧行链路BSR的优先级高于上行链路数据。也就是说,终端有ULgrant时,会优先容纳上行链路BSR,若容纳完上行链路BSR之后还有剩余的资源,则会容纳侧行链路BSR,若容纳完侧行链路BSR之后还有剩余的资源,才会容纳上行链路数据。其中,上行链路BSR也可以替换为上行链路BSR MAC CE,侧行链路BSR也可以替换为侧行链路BSRMAC CE。
6、现有的SR的取消机制
当一个SR被触发后,直到这个SR被取消,这个SR都被认为是待处理(pending)SR。针对待处理SR,终端可以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进行取消。具体的,针对不同通信系统中的,由不同链路的BSR触发的SR,取消机制有所不同,以下分别进行描述。
(1)LTE系统中针对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的取消机制
当一个MAC PDU组包时,如果这个MAC PDU中包含了上行链路的BSR MAC CE,并且上行链路的BSR MAC CE包含了直到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的缓存状态,终端取消所有的待处理SR,或者,
当UL grant能够容纳所有的可用的待处理数据时,终端取消所有的待处理SR。
(2)LTE系统中针对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的取消机制
当一个MAC PDU组包时,如果这个MAC PDU中包含了侧行链路BSR MAC CE,并且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了直到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的缓存状态,终端取消所有的待处理SR;或者,
如果所有的待处理的SR都是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当一个MAC PDU组包时,如果这个MAC PDU中包含了侧行链路BSR MAC CE,并且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了直到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的缓存状态,终端取消所有的待处理SR;或者,
如果所有待处理的SR都是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当上层配置了自动资源选择,终端取消所有的待处理SR;或者,
当UL grant能够容纳所有的可用的待处理数据时,终端取消所有的待处理SR。
(3)NR系统中针对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的取消机制
当一个MAC PDU传输时,如果这个MAC PDU中包含了Long BSR MAC CE或者shortBSR MAC CE,并且Long BSR MAC CE或者short BSR MAC CE包含了直到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的缓存状态,终端取消该MAC PDU组包前触发的所有的待处理SR;或者,
当UL grant能够容纳所有的可用的待处理数据时,终端取消所有的待处理SR。
7、NR中的SR配置和SR资源
NR中,为了让网络设备在收到终端发送的SR后,能够知道触发该SR的是上行链路BSR还是侧行链路BSR,可以针对侧行链路配置专门的SR配置和SR资源(或称为SR物理资源)。
其中,SR配置包括如下参数:SR标识(schedulingRequestId)、SR禁止计时器(sr-ProhibitTimer)、SR传输最大次数(sr-TransMax)。其中,SR标识用于标识一个SR配置,SR禁止计时器用于控制SR传输的时间间隔,SR传输最大次数用于控制SR传输的最大次数。
SR资源包括如下的参数:SR资源标识(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Id)、周期和偏移(periodicityAndOffset)、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资源标识(PUCCH-ResourceId)。其中,SR资源标识用于标识一个SR资源的配置,周期和偏移用于确定SR资源中的时域资源位置、PUCCH资源标识用于确定SR资源中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NR中,一个终端在一个小区上可以有多个SR资源和多个SR配置,一个SR配置可以关联多个SR资源。SL SR和UL SR可以对应不同的SR配置和/或SR资源,也可以对应相同的SR配置和/或SR资源。若SL SR和UL SR对应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个不同,那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发送SR的SR资源的位置确定该SR为UL SR还是SL SR。
另外,一个SR资源可以关联到一个逻辑信道,不同的逻辑信道的时延要求可能不同。则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发送SR的SR资源的位置确定该SR所请求的资源承载的数据的时延,进而确定是否立即为终端分配资源。例如,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承载在时延要求较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SR资源上的UL SR时,可以立即为终端分配UL grant,在接收到承载在时延要求较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SR资源上的SL SR时,可以立即为终端分配SL grant。
基于NR中的SR配置和SR资源,若NR系统中采用现有的SR的取消机制对SL SR进行取消时存在一定的问题,详见下述示例1-示例4的分析。
示例1
现有的SR的取消机制中,当UL grant能够容纳所有的可用的待处理数据时,终端可以取消所有的待处理SR。基于NR中的SR配置和SR资源,若采用该方法对SL SR进行取消,可能会导致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时延增加,业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假设终端在T1向网络设备发送了一个UL SR,网络设备在T2为终端分配了UL grant,该UL grant可以容纳上行链路BSR和所有可用的待处理数据。终端在T3又发送了一个SL SR,在T4对MAC PDU进行组包。那么根据现有的取消机制,终端会在T4取消UL SR和SL SR。由于侧行链路BSR的优先级高于上行链路数据,因此,终端会在MAC PDU中先容纳侧行链路BSR,再容纳上行链路数据。那么若MAC PDU在T7传输,意味着网络设备在T7之后才会为终端分配SL grant,若侧行链路数据为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那么终端本可以在T5或T6采用专用于发送SL SR的SR资源(该SR资源关联的逻辑信道的时延要求较高)向网络设备发送SL RS,从而请求网络设备立即为侧行链路数据分配传输资源,但是由于终端在T4将SL RS取消,因此,终端无法再在T5或T6发送SL RS,从而会导致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时延增加,业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示例2
现有的NR中的SR的取消机制中,当一个MAC PDU传输时,如果这个MAC PDU中包含了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并且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了直到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的缓存状态,终端取消该MAC PDU组包前触发的所有的待处理SR。基于NR中的SR配置和SR资源,若采用该方法对SL SR进行取消,可能会导致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时延增加,业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假设终端在T1向网络设备发送了UL SR,网络设备在T2为终端分配了UL grant。终端在T3由于侧行链路数据到达又向网络设备发送了SL SR。终端在T4对MAC PDU组包。在T5通过T2时刻接收到的UL grant传输MAC PDU。若该MAC PDU中包含了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那么根据现有的取消机制,终端会在T5取消UL SR和SL SR。若网络设备在T8根据上行链路BSR为终端分配了UL grant,则在MAC PDU未包含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的情况下,终端只有等到T8才可以上报侧行链路BSR。那么网络设备必然要在T8之后为终端分配SL grant。但是,终端原本可以在T5和T8之间(例如,T6或T7)采用专用于传输SL SR的资源来传输SL SR,从而请求网络设备立即为终端分配SL grant,降低等待时延。由此可见,现有的取消机制会导致终端的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时延增加,业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示例3
参见图7,终端在T1向网络设备发送SL SR,若发送SL SR的SR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时延要求较高,那么网络设备在T2为终端分配SL grant(用于终端及时的传输侧行链路数据),在T3为终端分配UL grant(用于发送侧行链路BSR)。网络设备在T8对上行MAC PDU进行组包,该MAC PDU中包括侧行链路BSR。在T9传输上行MAC PDU。
那么可以理解的是,若网络设备在T2为终端分配的SL grant能够容纳所有的侧行链路数据时,终端应当取消SL SR,否则,直到终端能够在一个上行MAC PDU中包含侧行链路BSR(即T8)后才会取消SL SR。该情况下,在T3与T8期间,终端可能会在T4和T6继续发送SLSR,从而造成不必要的SR传输,另外,网络设备可能会在T5和T7继续为终端分配SL grant,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示例4
参见图8,终端在T1向网络设备发送了UL SR,网络设备在T2为终端分配了ULgrant。终端在T3由于侧行链路数据到达又向网络设备发送了SL SR。终端在T4对上行MACPDU进行组包,在T5通过T2时刻接收到的UL grant发送上行MAC PDU。该上行MAC PDU中包含了侧行链路BSR,但没有包含上行链路BSR。因此,终端在T5不会取消SL SR。那么,终端会在T6以及之后的T7发送SL SR,而此时,由于终端已经通过上行MAC PDU中的侧行链路BSR请求网络设备分配SL grant,从而不需要再向网络设备发送SL SR,即后续T6以及T7发送的SLSR是没必要的,造成了SR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以下通过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分别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
901、通信装置触发SR。
可选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也可以为能够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的芯片。
902、当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或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第一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和/或,当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或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或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或通信装置满足第六条件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第二类型SR为由第一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在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为触发第一侧行链路BSR的逻辑信道。
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通信装置可以独立的取消第一类型SR和第二类型SR。该情况下,在取消第一类型SR时可以不取消第二类型SR,从而使得在侧行链路数据的时延要求较高时,通信装置采用专用于发送SL SR的SR资源(该SR资源关联的逻辑信道的时延要求较高)向网络设备发送SL RS,以请求网络设备立即为侧行链路数据分配传输资源,从而保证侧行链路数据的低时延传输需求。
以下分多个部分对上述方法作具体说明,其中,一个部分用于对上述第一条件至第六条件中的一个条件以及该条件下的进一步的方案作具体阐述。
第一部分
可选的,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包括:U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理解的是,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通信装置采用UL grant发送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即可,不需要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类型SR以请求上行传输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将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取消,从而避免由于发送第一类型SR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
基于该可选的方法,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通信装置只取消第一类型SR,即使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终端也不取消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该情况下,若有时延要求较高的侧行链路数据需要传输时,终端可以通过采用专用于传输SL SR的SR资源向网络设备请求立即分配SL grant,从而满足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该方法还包括: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的第1种SR。进一步的,通信装置只取消第一类型SR和第二类型的第1种SR,即使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的其他种类的SR(例如,下文中的第二类型的第2种SR、第二类型的第3种SR、第二类型的第4种SR),也不取消其他种类的SR。
其中,第二类型的第1种SR属于第二类型SR(即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1种SR),第二类型的第1种SR为由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第二侧行链路BSR的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七条件的SR,第二侧行链路BSR属于第一侧行链路BSR,第七条件为: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取消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种情况下,若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对于网络设备而言,无法根据发送SR的SR资源判断接收到的SR是SL SR还是UL SR。该情况下,由于侧行链路BSR的优先级高于上行链路数据,若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说明UL grant也可以发送侧行链路BSR,网络设备根据侧行链路BSR为通信装置分配SL grant即可,不需要通信装置再发送SLSR。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取消第二类型的第1种SR。
在第二种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在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下取消第二类型的第1种SR。第一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两种。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选的包含一个参数或字段,当该参数或字段存在时,表示在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取消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当该参数或字段不存在时,表示在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不取消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或者反之。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一个参数或字段,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不同时,该参数或字段所指示的信息不同。例如,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为true或1时,该参数或字段指示在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取消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为false或0时,该参数或字段指示在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不取消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在第二种情况下,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11)通信装置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为侧行链路数据。相应的,网络设备从通信装置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
其中,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QoS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保证的传输速率,最大的传输速率,时延要求,可靠性要求,优先级,通信距离。进一步,QoS参数也可以为理解为是具体QoS参数对应的索引值。
12)网络设备根据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向通信装置发送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相应的,通信装置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
步骤12)在具体实现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QoS参数确定是否在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例如,QoS参数中可以包括第一QoS流的时延要求,当该时延要求较高(例如,要求数据传输时延小于2毫秒)时,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以不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当该时延要求较低(例如,要求数据传输时延小于100毫秒)时,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以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反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向终端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二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相应的,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二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
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第二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为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为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其中,一个QoS流对应一个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一个侧行链路无线承载对应一个侧行链路逻辑信道。
若接收到的为第二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终端可以根据该标识确定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若接收到的为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终端为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分配标识,并认为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属于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
第二部分
可选的,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该情况下,步骤902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
进一步的,若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中仅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该情况下,步骤902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仅取消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
在第二部分中,若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之前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为1000比特,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之后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为1200比特,则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的缓存状态为1200比特。
可以理解的是,若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说明上行MAC PDU中包含了所有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存状态,且包含的缓存状态为最新的缓存状态,因此,网络设备采用上行MAC PDU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为通信装置分配ULgrant即可,而不需要通信装置再发送UL SR以请求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将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取消。
基于该可选的方法,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通信装置只取消第一类型SR。即使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终端也不取消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若有时延要求较高的侧行链路数据需要传输时,终端可以通过采用专用于传输SL SR的SR资源向网络设备请求立即分配SL grant,从而满足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该方法还包括: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的第2种SR。进一步的,若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中仅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该情况下,步骤902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仅取消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和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的第2种SR,即使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的其他种类的SR(例如,上文中的第二类型的第1种SR、下文中的第二类型的第3种SR、下文中的第二类型的第4种SR),也不取消其他种类的SR。
其中,第二类型的第2种SR属于第二类型SR(即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2种SR),第二类型的第2种SR为由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第三侧行链路BSR的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八条件的SR,第三侧行链路BSR属于第一侧行链路BSR,第八条件为: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当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取消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种情况下,若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对于网络设备而言,无法根据发送SR的SR资源判断接收到的SR是SL SR还是UL SR。该情况下,由于侧行链路BSR的优先级高于上行链路数据,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在上行MAC PDU中的上行链路BSR所请求的UL grant上发送侧行链路BSR,也就是说,通信装置不再需要发送SL SR以请求传输侧行链路BSR的上行链路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取消第二类型的第2种SR。
在第二种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在第二指示信息的指示下取消第二类型的第2种SR。第二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两种。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选的包含一个参数或字段,当该参数或字段存在时,表示在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取消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当该参数或字段不存在时,表示在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不取消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或者反之。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一个参数或字段,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不同时,该参数或字段所指示的信息不同。例如,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为true或1时,该参数或字段指示在上行MACPDU满足第二条件时取消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为false或0时,该参数或字段指示在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不取消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在第二种情况下,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21)通信装置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为侧行链路数据。相应的,网络设备从通信装置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
22)网络设备根据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向通信装置发送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相应的,通信装置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
步骤22)在具体实现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QoS参数确定是否在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例如,QoS参数中可以包括第一QoS流的时延要求,当该时延要求较高(例如,要求数据传输时延小于2毫秒)时,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以不包含第二指示信息,当该时延要求较低(例如,要求数据传输时延小于100毫秒)时,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以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反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向终端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三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相应的,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三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
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第三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为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为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其中,一个QoS流对应一个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一个侧行链路无线承载对应一个侧行链路逻辑信道。
若接收到的为第三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终端可以根据该标识确定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若接收到的为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终端为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分配标识,并认为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属于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
第三部分
可选的,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包括:S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该可选的方法,由于在S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时,取消第二类型SR,因此避免了上述示例3中SL SR多次发送,以及网络设备重复为通信装置分配SL grant的问题,从而避免示例3中的资源浪费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通信装置采用SL grant发送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即可,不需要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类型SR以请求侧行传输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将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取消。
其中,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通信装置只取消第二类型SR,即使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终端也不取消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
进一步可选的,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3种SR,第二类型SR为第二类型的第3种SR,第二类型的第3种SR为由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第四侧行链路BSR的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九条件的SR,第四侧行链路BSR属于第一侧行链路BSR,第九条件为: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当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取消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其中,第四侧行链路BSR由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触发。第四侧行链路BSR由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触发,包括: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有数据到达触发侧行链路BSR;或者,BSR重传计时器超时触发第四侧行链路BSR,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为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时有可用传输数据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中优先级最高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
基于该进一步可选的方法,通信装置可以只取消第二类型的第3种SR。第二类型的其他种类的SR可以基于其他条件取消。
在第一种情况下,若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发送SR的SR资源判断接收到的SR为SL SR,因此,网络设备可以直接为终端分配SL grant。该情况下,若SLgrant可以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时,网络设备需要取消第二类型的第3种SR,否则会出现SR的重复传输和SL grant的重复分配,造成资源浪费。
在第二种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在第三指示信息的指示下取消第二类型的第3种SR。第三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两种。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选的包含一个参数或字段,当该参数或字段存在时,表示在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取消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当该参数或字段不存在时,表示在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不取消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或者反之。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一个参数或字段,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不同时,该参数或字段所指示的信息不同。例如,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为true或1时,该参数或字段指示在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取消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为false或0时,该参数或字段指示在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不取消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在第二种情况下,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31)通信装置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为侧行链路数据。相应的,网络设备从通信装置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
32)网络设备根据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向通信装置发送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相应的,通信装置从网络设备接收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
步骤32)在具体实现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QoS参数确定是否在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例如,QoS参数中可以包括第一QoS流的时延要求,当该时延要求较高(例如,要求数据传输时延小于2毫秒)时,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以不包含第三指示信息,当该时延要求较低(例如,要求数据传输时延小于100毫秒)时,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以包含第三指示信息。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向终端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四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相应的,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四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
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第四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为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为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其中,一个QoS流对应一个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一个侧行链路无线承载对应一个侧行链路逻辑信道。
若接收到的为第四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终端可以根据该标识确定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若接收到的为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终端为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分配标识,并认为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属于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
第四部分
可选的,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包括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MAC CE,且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该情况下,步骤902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
进一步的,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仅包括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且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该情况下,步骤902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仅取消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
在第四部分中,若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之前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为600比特,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之后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为800比特,则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的缓存状态为800比特。
可以理解的是,若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说明上行MAC PDU中包含了所有侧行链路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存状态,且包含的缓存状态为最新的缓存状态,因此,网络设备采用上行MAC PDU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为通信装置分配SLgrant即可,而不需要通信装置再发送SR以请求传输侧行链路BSR的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将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取消。该情况下,可以避免示例4中的SR多次发送的问题,从而节约传输资源。
在第四部分中的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方案1或方案2所述的方法。
方案1
进一步可选的,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4种SR,第二类型SR为第二类型的第4种SR,第二类型的第4种SR为由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第五侧行链路BSR的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十条件的SR,第五侧行链路BSR属于第一侧行链路BSR,第十条件为: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当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时,取消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第五侧行链路BSR由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触发。
其中,第五侧行链路BSR由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触发,包括: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有数据到达触发侧行链路BSR;或者,BSR重传计时器超时触发第五侧行链路BSR,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为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时有可用传输数据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中优先级最高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
基于该进一步可选的方法,通信装置可以只取消第二类型的第4种SR。第二类型的其他种类的SR可以基于其他条件取消。
在第一种情况下,若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发送SR的SR资源判断接收到的SR为SL SR,该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直接为终端分配SL grant。则若上行MACPDU满足第四条件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上行MAC PDU中包含的侧行链路BSR为通信装置分配SL grant,不需要根据第二类型的第4种SR为终端分配SL grant,即通信装置需要取消第二类型的第4种SR,从而防止网络设备既根据上行MAC PDU中包含的侧行链路BSR为通信装置分配SL grant,又根据第二类型的第4种SR为终端分配SL grant,造成资源浪费。
在第二种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在第四指示信息的指示下取消第二类型的第4种SR。第四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两种。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选的包含一个参数或字段,当该参数或字段存在时,表示在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时取消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当该参数或字段不存在时,表示在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时不取消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或者反之。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一个参数或字段,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不同时,该参数或字段所指示的信息不同。例如,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为true或1时,该参数或字段指示在上行MACPDU满足第四条件时取消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当该参数或字段的值为false或0时,该参数或字段指示在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时不取消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在第二种情况下,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41)通信装置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为侧行链路数据。相应的,网络设备从通信装置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
42)网络设备根据第一QoS流的标识和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向通信装置发送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四指示信息,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相应的,通信装置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
步骤42)在具体实现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QoS参数确定是否在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携带第四指示信息。例如,QoS参数中可以包括第一QoS流的时延要求,当该时延要求较高(例如,要求数据传输时延小于2毫秒)时,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以不包含第四指示信息,当该时延要求较低(例如,要求数据传输时延小于100毫秒)时,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以包含第四指示信息。或者反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向终端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五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相应的,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五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
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第五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为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为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其中,一个QoS流对应一个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一个侧行链路无线承载对应一个侧行链路逻辑信道。
若接收到的为第五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终端可以根据该标识确定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若接收到的为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终端可以为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分配标识,并认为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属于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
方案2
在上述示例3和示例4中,即使通过UL grant传输的MAC PDU中包含了侧行链路BSR,但是该UL grant如果是用于低时延要求(例如时延要求50ms)的上行业务的传输,而触发SL SR的是高时延要求的V2X业务(例如3ms的时延要求),那么即使通过该UL grant发送了侧行链路BSR,也无法满足V2X业务的时延要求。
为了解决该问题,进一步可选的,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5种SR,第二类型SR为第二类型的第5种SR,第二类型的第5种SR为由第六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触发第六侧行链路BSR的第六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和用于传输满足第四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满足第一关系,第六侧行链路BSR属于第一侧行链路BSR。其中,第六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第六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如下两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子载波间隔列表,第二参数:PUSCH时长(即PUSCH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时间长度)的最大值。
如果第六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中只包含第一参数,第一关系为:用于传输满足第四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包含在第一参数的取值集合中。
如果第六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中只包含第二参数,第一关系为:用于传输满足第四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的PUSCH时长小于第二参数的值。
如果第六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关系为:用于传输满足第四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包含在第一参数的取值集合中,并且用于传输满足第四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的PUSCH时长间小于第二参数的值。
基于方案2的方法,通信装置可以只取消第二类型的第5种SR。由第六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但触发第六侧行链路BSR的第六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和用于传输满足第四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不满足第一关系的情况下,不取消第二类型的第5种SR。
方案2的方法,可以避免时延要求高的V2X业务触发的SR被过早取消,从而能够降低这类业务的传输时延。
针对上述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的描述,通信装置可以在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和/或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不取消第二类型的第1种SR和第二类型的第2种SR。或者,通信装置可以在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和/或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不取消第二类型的第3种SR和第二类型的第4种SR。
第五部分
可选的,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包括: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当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时,通信装置,不需要向网络设备请求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传输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取消第二类型SR,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第二类型SR的传输,节约传输资源。此时,第二类型SR由第一侧行链路BSR触发,第一侧行链路BSR由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触发。
基于第五条件,通信装置可以只取消第二类型SR,即使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终端也不取消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
可以理解的是,当通信装置有多个待处理的SR时,如果第五条件满足,通信装置只取消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触发的侧行链路BSR触发的待处理的SR。其中,该侧行链路BSR由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触发。进一步的,该侧行链路BSR由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触发,包括: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有数据到达触发该侧行链路BSR;或者,BSR重传计时器超时触发该侧行链路BSR,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为该侧行链路BSR触发时有可用传输数据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中优先级最高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
第六部分
可选的,通信装置满足第六条件包括: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
当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时,通信装置不需要向网络设备请求侧行链路的传输资源。因此,通信装置可以取消第二类型SR,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第二类型SR的传输,节约传输资源。
基于第六条件,通信装置可以只取消SR中的第二类型SR。可以理解,在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和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都存在的情况下,如果第六条件满足,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第二类型SR。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每种类型的SR的取消是独立的,不依赖于另一种类型的SR的取消。例如,在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第一类型SR。若此时,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那么通信装置还可以取消第二类型SR。
针对上述基于第一条件至第六条件的方案,也可以作以下情况1和情况2的整合,整合之后的方案的其他描述以及进一步的方案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
情况1、SR分为第一类型SR和第二类型SR,第一类型SR和第二类型SR可以各自对应各自的取消方法。
其中,第一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第二类型SR为由第一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第一类型SR对应的取消方法为方法一或方法二。
方法一
方法一包括:
通信装置触发SR;
当U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第一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和/或,
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待处理的所有第一类型SR,第一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方法二
方法二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方法:
方法1、通信装置触发SR;当S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第二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方法2、通信装置触发SR;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在上行MACPDU组包前待处理的所有第二类型SR,第二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上行MAC PDU包括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且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方法3、通信装置触发SR;当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第二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侧行链路BSR由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触发。
方法4、通信装置触发SR;当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第二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情况2、SR分为5种类型的SR,部分SR可以同时取消,部分SR可以单独取消。
5种类型的SR分别为:
第1类型SR:第1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
第2类型SR:第2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侧行链路BSR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以下条件的SR: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取消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包括:U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
第3类型SR:第3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侧行链路BSR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以下条件的SR: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当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取消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第4类型SR:第4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侧行链路BSR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以下条件的SR: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当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取消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包括:S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
第5类型SR:第5类型SR为由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侧行链路BSR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以下条件的SR: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当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时,取消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其中,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包括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且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在情况2下,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1类型SR和第2类型SR可以同时取消,具体包括:
通信装置触发SR;
当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1类型SR和第2类型SR。
在情况2下,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1类型SR和第3类型SR也可以同时取消,具体包括:
通信装置触发SR;
在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1类型SR和第3类型SR。
在情况2下,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4类型SR可以单独取消,具体包括:
通信装置触发SR;
当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4类型SR。
在情况2下,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5类型SR可以单独取消,具体包括:
通信装置触发SR;
在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5类型SR。
需要说明的是,情况1和情况2下的每种类型的SR的取消是独立的,不依赖于另一种类型的SR的取消。例如,在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通信装置取消SR中的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5类型SR。若此时,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时,那么通信装置还可以取消第1类型SR和第2类型SR。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
1001、通信装置触发SR。
可选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也可以为能够用于执行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的芯片。
1002、当上行MAC PDU满足预设条件时,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上行MAC PDU组包前触发的所有待处理的SR。
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通信装置可以统一取消待处理SR。相比实施例一而言,可以降低通信装置的实现复杂度。
其中,上行MAC PDU满足预设条件可以为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
上行MAC PDU满足预设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CE,且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在情况一下,现有技术中默认在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时,上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高于侧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即通信装置在对上行MAC PDU进行组包时,优先组装上行链路BSR MAC CE。因此,若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那么必然包含了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此时,通信装置不再需要通过SR向网络设备请求侧行链路BSR和上行链路BSR的UL grant,那么通信装置取消待处理的SR。
可选的,在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时,上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高于侧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
情况二
上行MAC PDU满足预设条件包括:在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时,侧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高于上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即通信装置在对上行MAC PDU进行组包时,优先组装侧行链路BSR MAC CE),并且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在情况二下,在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时,侧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高于上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即通信装置在对上行MAC PDU进行组包时,优先组装侧行链路BSR MAC CE。因此,若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那么必然包含了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此时,通信装置不再需要通过SR向网络设备请求侧行链路BSR和上行链路BSR的UL grant,那么通信装置取消待处理的SR。
情况三
上行MAC PDU满足预设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CE和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在情况三下,若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和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此时,通信装置不再需要通过SR向网络设备请求侧行链路BSR和上行链路BSR的UL grant,那么通信装置取消待处理的SR。
情况四
上行MAC PDU满足预设条件包括:上行MAC PDU中包含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
在情况四下,由于侧行链路BSR MAC CE的优先级高于上行链路数据。因此,若上行MAC PDU中包含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那么必然可以携带侧行链路BSR MACCE。此时,通信装置不再需要通过SR向网络设备请求侧行链路BSR和上行链路BSR的ULgrant,那么通信装置取消待处理的SR。
在上述示例3和示例4中,即使通过UL grant传输的MAC PDU中包含了侧行链路BSR,但是该UL grant如果是用于低时延要求(例如时延要求50ms)的上行业务的传输,而触发SL SR的是高时延要求的V2X业务(例如3ms的时延要求),那么即使通过该UL grant发送了侧行链路BSR,也无法满足V2X业务的时延要求。
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上述情况一至情况四,该方法还包括以下进一步可选的方案:
进一步可选的,对于SR中的由第七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只取消满足条件1的SR,条件1为:触发第七侧行链路BSR的第七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和用于传输满足预设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满足第一关系。
其中,第七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如下两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子载波间隔列表,第二参数:PUSCH时长的最大值。
如果第七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中只包含第一参数,第一关系为:用于传输满足预设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包含在第一参数的取值集合中。
如果第七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中只包含第二参数,第一关系为:用于传输满足预设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的PUSCH时长小于第二参数的值。
如果第七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关系为:用于传输满足预设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包含在第一参数的取值集合中,并且用于传输满足预设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的PUSCH时长小于第二参数的值。
基于该进一步可选的方法,对于由第七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但第七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和用于传输满足预设条件的上行MAC PDU的上行资源不满足第一关系的情况下,通信装置不取消第七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该进一步可选的方法,可以避免时延要求高的V2X业务触发的SR被过早取消,从而能够降低这类业务的传输时延。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1所示,包括:
1101、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和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为侧行链路数据。相应的,第二通信装置从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和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
其中,QoS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保证的传输速率,最大的传输速率,时延要求,可靠性要求,优先级,通信距离。进一步,所述QoS参数也可以为理解为是具体QoS参数对应的索引值。
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终端和网络设备的描述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1102、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QoS流对应的QoS参数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目标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从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目标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的映射关系。
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用于传输第一QoS流承载的数据,目标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为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为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所属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其中,一个QoS流对应一个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一个侧行链路无线承载对应一个侧行链路逻辑信道。
在步骤1102之后,若接收到的为目标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标识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第一通信装置设备可以根据该标识确定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若接收到的为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标识,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分配标识,并认为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属于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
现有技术中,第一通信装置为承载侧行链路数据的QoS流向第二通信装置请求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时,需要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二通信装置为了使得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分配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哪个QoS流,会将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和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第一通信装置,由于QoS参数中包含的信息较多,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传输资源。实施例三提供的方法,第一通信装置可以自己分配QoS流对应的标识,第一通信装置为承载侧行链路数据的QoS流向第二通信装置请求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时,可以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QoS流的标识和QoS流对应的QoS参数,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将分配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与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根据该对应关系即可确定传输QoS流承载的数据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不需要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标识和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节约传输资源。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指示信息。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从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映射的SR配置。
其中,关于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可选的方法在具体实现时,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QoS参数确定是否在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指示信息。例如,QoS参数中可以包括第一QoS流的时延要求,当该时延要求较高(例如,要求数据传输时延小于2毫秒)时,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以不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种,当该时延要求较低(例如,要求数据传输时延小于100毫秒)时,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目标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可以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指示信息。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和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和终端)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记为通信装置12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20包括触发单元1201和取消单元1202。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单元1203,存储单元12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触发单元1201和取消单元1202调用该计算机程序执行下文中对应的动作:
触发单元1201,用于触发SR;
取消单元1202,用于当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或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时,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所述第一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BSR触发的SR;和/或,当SL grant满足第三条件或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或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或所述通信装置满足第六条件时,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由第一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为触发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的逻辑信道。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
可选的,所述UL grant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所述U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1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1种SR为由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二侧行链路BSR的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七条件的SR,所述第二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七条件为:所述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所述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UL grant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取消所述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所述取消单元1202,具体用于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1种SR。
可选的,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所述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所述取消单元1202,具体用于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
可选的,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2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2种SR为由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三侧行链路BSR的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八条件的SR,所述第三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八条件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所述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取消所述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所述取消单元1202,具体用于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的第2种SR。
可选的,所述SL grant满足所述第三条件包括:所述SL grant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3种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所述第二类型的第3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3种SR为由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四侧行链路BSR的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九条件的SR,所述第四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九条件为:所述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所述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SL grant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取消所述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可选的,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四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包括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且所述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所述取消单元1202,具体用于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
可选的,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4种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所述第二类型的第4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4种SR为由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五侧行链路BSR的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十条件的SR,所述第五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十条件为:所述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所述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四条件时,取消所述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所述第五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满足所述第六条件包括:所述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
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记为通信装置13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30包括处理单元1301和通信单元1302,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303。存储单元13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使得处理单元1301和通信单元1302调用该计算机程序执行下文中对应的动作。图13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的结构。
当图13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通信装置(例如,终端)的结构时,处理单元1301用于对第一通信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1301用于通过通信单元1302执行图11中的1101和1102,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他过程中的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动作。处理单元1301可以通过通信单元1302与其他网络实体通信,例如,与图11中示出的第二通信装置通信。存储单元1303用于存储第一通信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当图13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的结构时,处理单元1301用于对第二通信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1301用于通过通信单元1302执行图11中的1101和1102,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他过程中的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动作。处理单元1301可以通过通信单元1302与其他网络实体通信,例如,与图11中示出的第一通信装置通信。存储单元1303用于存储第二通信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当通信装置130为终端或网络设备时,处理单元13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通信单元1302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机、收发电路、收发装置等。其中,通信接口是统称,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存储单元1303可以是存储器。当通信装置130为终端或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处理单元13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通信单元1302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存储单元1303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终端或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其中,通信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通信装置130中的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可以视为通信装置130的通信单元1302,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可以视为通信装置130的处理单元1301。可选的,通信单元1302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可以视为接收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的步骤,接收单元可以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通信单元1302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可以视为发送单元,发送单元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的步骤,发送单元可以为发送机、发送器、发送电路等。
图13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13中的单元也可以称为模块,例如,处理单元可以称为处理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记为通信装置14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4或图15,该通信装置140包括处理器1401,可选的,还包括与处理器1401连接的存储器1402。
处理器1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处理器14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14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1402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简称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存储器1402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14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1402中可以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4,通信装置140还包括收发器1403。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和收发器1403通过总线相连接。收发器14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可选的,收发器1403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1403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可以视为接收机,接收机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的步骤。收发器1403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可以视为发射机,发射机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的步骤。
基于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图14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或终端的结构。
当图14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结构时,处理器1401用于对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1401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9所示的方法、图10所示的方法、图11所示的方法(此时,终端为第一通信装置),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他过程中的终端执行的动作。处理器1401可以通过收发器1403与其他网络实体通信,例如,与图11中示出的第二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通信。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当图14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时,处理器1401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140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11所示的方法(此时,网络设备为第二通信装置),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他过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动作。处理器1401可以通过收发器1403与其他网络实体通信,例如,与图11中示出的第一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通信。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401包括逻辑电路以及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输出接口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发送的动作,输入接口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接收的动作。
基于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5,图15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或终端的结构。
当图15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结构时,处理器1401用于对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1401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9所示的方法、图10所示的方法、图11所示的方法(此时,终端为第一通信装置),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他过程中的终端执行的动作。处理器1401可以通过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与其他网络实体通信,例如,与图11中示出的第二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当图15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时,处理器1401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140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11所示的方法(此时,网络设备为第二通信装置),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他过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动作。处理器1401可以通过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与其他网络实体通信,例如,图11中示出的第一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记为终端16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可分别参见图16。
图16为终端16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16仅示出了终端的主要部件。如图16所示,终端16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
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控制终端执行图9所示的方法、图10所示的方法、图11所示的方法(此时,终端为第一通信装置),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他过程中的终端执行的动作。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控制电路(也可以称为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天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控制电路中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时,控制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16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16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该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该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实现过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图16中的关于处理器的其他描述可参见图14和图15中的与处理器相关的描述,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网络设备和终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7)

1.一种取消待处理调度请求SR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装置触发SR;
当上行链路授权满足第一条件或上行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所述第一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缓存状态报告BSR触发的SR;和/或,当侧行链路授权满足第三条件或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或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或所述通信装置满足第六条件时,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由第一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为触发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的逻辑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所述上行链路授权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1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1种SR为由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二侧行链路BSR的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七条件的SR,所述第二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七条件为:所述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所述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上行链路授权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取消所述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1种SR。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控制元素CE,所述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包括:所述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2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2种SR为由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三侧行链路BSR的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八条件的SR,所述第三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八条件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所述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取消所述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的第2种SR。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链路授权满足所述第三条件包括:所述侧行链路授权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3种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所述第二类型的第3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3种SR为由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四侧行链路BSR的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九条件的SR,所述第四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九条件为:所述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所述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侧行链路授权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取消所述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四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包括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且所述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包括:所述通信装置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4种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所述第二类型的第4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4种SR为由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五侧行链路BSR的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十条件的SR,所述第五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十条件为:所述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所述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四条件时,取消所述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所述第五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满足所述第六条件包括:所述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触发调度请求SR;
取消单元,用于当上行链路授权满足第一条件或上行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满足第二条件时,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所述第一类型SR为由上行链路缓存状态报告BSR触发的SR;和/或,当侧行链路授权满足第三条件或上行MAC PDU满足第四条件或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或所述通信装置满足第六条件时,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由第一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五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为触发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的逻辑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所述上行链路授权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1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1种SR为由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二侧行链路BSR的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七条件的SR,所述第二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七条件为:所述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所述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二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上行链路授权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取消所述第二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所述取消单元,具体用于取消所述SR中的所有待处理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1种SR。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第二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中包含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控制元素CE,所述非截断的上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上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所述取消单元,具体用于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一类型SR。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2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2种SR为由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三侧行链路BSR的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八条件的SR,所述第三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八条件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也映射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或者,所述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取消所述第三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所述取消单元,具体用于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的第2种SR。
19.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链路授权满足所述第三条件包括:所述侧行链路授权足够容纳所有可用的待处理的侧行链路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3种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所述第二类型的第3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3种SR为由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四侧行链路BSR的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九条件的SR,所述第四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九条件为:所述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所述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四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侧行链路授权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取消所述第四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21.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四条件包括:所述上行MAC PDU包括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且所述非截断的侧行链路BSR MAC CE包含: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直到并且包含触发侧行链路BSR的最近一次事件时,所述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
所述取消单元,具体用于在上行MAC PDU被传输时,取消在所述上行MAC PDU组包前所有待处理的第二类型SR。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SR包括第二类型的第4种SR,所述第二类型SR为所述第二类型的第4种SR,所述第二类型的第4种SR为由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且触发所述第五侧行链路BSR的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第十条件的SR,所述第五侧行链路BSR属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BSR,所述第十条件为:所述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任何一个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和SR资源中至少一项不同;或者,所述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或所述第五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的SR配置中包含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上行MAC PDU满足所述第四条件时,取消所述第五侧行链路BSR触发的SR。
23.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满足所述第五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侧行链路逻辑信道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
24.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满足所述第六条件包括:所述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采用自主资源选择方式。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364599.XA 2019-04-30 2019-04-30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866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4599.XA CN111866945B (zh) 2019-04-30 2019-04-30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087482 WO2020221246A1 (zh) 2019-04-30 2020-04-28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CN202080026608.5A CN113692754A (zh) 2019-04-30 2020-04-28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EP20798174.7A EP3952426A4 (en) 2019-04-30 2020-04-28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NCELLING AN SR TO BE PROCESSED
US17/603,333 US20220210801A1 (en) 2019-04-30 2020-04-28 Pending sr cancel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1564606A JP7278417B2 (ja) 2019-04-30 2020-04-28 保留中srキャンセル方法およ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4599.XA CN111866945B (zh) 2019-04-30 2019-04-30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945A true CN111866945A (zh) 2020-10-30
CN111866945B CN111866945B (zh) 2023-03-10

Family

ID=7296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4599.XA Active CN111866945B (zh) 2019-04-30 2019-04-30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CN202080026608.5A Pending CN113692754A (zh) 2019-04-30 2020-04-28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6608.5A Pending CN113692754A (zh) 2019-04-30 2020-04-28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0801A1 (zh)
EP (1) EP3952426A4 (zh)
JP (1) JP7278417B2 (zh)
CN (2) CN111866945B (zh)
WO (1) WO202022124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954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5650B (zh) * 2019-05-02 2023-06-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不同直接链路的状态的侧链路调度请求的触发和取消
CN113545157A (zh) * 2019-05-29 2021-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20295511A1 (en) * 2019-07-08 2022-09-1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Scheduling Request and Buffer Status Report Transmission
US11800347B2 (en) * 2020-04-10 202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UE) capability and assistance information exchange over sidelink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521A (zh) * 2009-01-06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重传定时器的管理方法
US20160128094A1 (en) * 2014-11-05 2016-05-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anceling scheduling requests triggered by a 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6031224A (zh) * 2014-03-19 2016-10-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取消用于设备对设备传输的触发的缓冲器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47215A (zh) * 2016-05-06 2017-11-1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61158B (en) * 2008-06-18 2011-03-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and terminal therof
KR101164117B1 (ko) * 2009-09-04 2012-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상에서 물리 하향 채널의 모니터링 동작을 효율적으로 제어하는 방법
JP2011155334A (ja) * 2010-01-26 2011-08-11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CN105706514B (zh) * 2013-05-10 2019-04-05 寰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基站之间载波聚合的无线网络中调度请求给多个调度器的增强机制
US10542450B2 (en) * 2013-09-30 2020-01-21 Alcatel-Lucent Usa, Inc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wideband wireless networks
US10057918B2 (en) * 2014-08-08 2018-08-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ordination between prose BSR and cellular BSR
CN107079327A (zh) * 2014-11-06 2017-08-18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d2d通信系统中取消侧链路缓冲器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0111170B2 (en) * 2014-11-06 2018-10-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anceling scheduling requests triggered by a 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9942898B2 (en) * 2016-04-25 2018-04-10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10524294B2 (en) * 2017-05-04 2019-12-31 Ofinno, Llc Scheduling request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521A (zh) * 2009-01-06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重传定时器的管理方法
CN106031224A (zh) * 2014-03-19 2016-10-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取消用于设备对设备传输的触发的缓冲器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128094A1 (en) * 2014-11-05 2016-05-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anceling scheduling requests triggered by a 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170238337A1 (en) * 2014-11-05 2017-08-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anceling scheduling requests triggered by a 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7347215A (zh) * 2016-05-06 2017-11-1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SUSTEK: "Discussion on ProSe BSR and SR cancellation", 《3GPP》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954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2426A1 (en) 2022-02-09
JP2022531268A (ja) 2022-07-06
WO2020221246A1 (zh) 2020-11-05
CN111866945B (zh) 2023-03-10
EP3952426A4 (en) 2022-05-18
US20220210801A1 (en) 2022-06-30
JP7278417B2 (ja) 2023-05-19
CN113692754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6945B (zh) 取消待处理sr的方法及装置
US10912116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terminal, apparatus and system
JP7396768B2 (ja) グラントフリー伝送のための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9417516B (zh) 移动通信中无动态调度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2364595B1 (ko)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디바이스
CN110268765B (zh) 用于跳过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149712B (zh) 一种用于上行授权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11129B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12153746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386750B (zh) 移动通信中处理重叠的传输机会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17211B (zh) 触发调度请求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811140B (zh) 一种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US11770752B2 (en) Managing control plane latency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CN107113821A (zh)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67858B (zh) 带宽部分的共享资源配置
TW202245522A (zh) 無線通訊方法和使用者設備
WO2021233601A1 (en) Buffer status report enhancement
JP2023546232A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316965A (zh) 用户设备间复用的无线电节点装置和方法
CN113873572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8971276B1 (en) Techniques for increasing uplink throughput for multiple flow control mechanisms
WO2022267022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806053B (zh) 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7596670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731666A (zh) 传输资源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