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471A - 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6471A
CN111866471A CN202010759939.1A CN202010759939A CN111866471A CN 111866471 A CN111866471 A CN 111866471A CN 202010759939 A CN202010759939 A CN 202010759939A CN 111866471 A CN111866471 A CN 111866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nit
acquisition
mai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99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6471B (zh
Inventor
朱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s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ss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s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ss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99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6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6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6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涉及治安防控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采集端、合并处理端和分类管理端;采集端包括多个并行采集模块,并行采集模块包括一个主采集器和多个并发采集器,主采集器内部设置有主处理单元和主信号传输单元,主信号传输单元包括第一信号元,并发采集器内部设置有并发信号接收单元和并发控制单元;合并处理端用于对各个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进行判断和标记,并且将处理后的采集信息传输至分类管理端;分类管理端用于对经过合并处理端处理后的采集信息按不同预设标准进行归类整合。本发明具有信息采集效果好、信息采集效率高、降低功耗以及方便对采集信息的管理和提取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安防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
背景技术
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城市监控系统成为了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为公安系统调度警力、疏导交通和维持公共秩序给予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在遏制界面犯罪、侦查破案、社会治安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创造稳定和谐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伴随着治安防控工作的复杂化和多变化,其对治安防控终端的智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治安防控中采集信息过程过于单一,如何提供一种效率高、效果好和耗能少并且能够方便后续信息提取、分析和计算的智能治安防控终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利用并行采集模块内部针对性的增量采集,并且随即对采集信息智能标记,方便后续对信息的管理和提取,从而提高信息采集效果和信息采集效率,降低功耗。
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采集端、合并处理端和分类管理端;所述采集端包括多个并行采集模块,所述并行采集模块包括一个主采集器和多个并发采集器,所述主采集器内部设置有主处理单元和主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主信号传输单元包括第一信号元,所述并发采集器内部设置有并发信号接收单元和并发控制单元;其中,当所述主采集器感应到信号时,所述主处理单元用于让所述第一信号元用于发射第一预设信号,所述并发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预设信号并将其传输给所述并发控制单元,所述并发控制单元用于按第一预设信号控制所述并发采集器运行;所述合并处理端用于对各个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进行判断和标记,并且将处理后的采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类管理端;所述分类管理端用于对经过所述合并处理端处理后的采集信息按不同预设标准进行归类整合。主采集器和并发采集器为各类传感器或其他直接和间接获取信息的电器元件,其中,主采集器可以是位移传感器,并发采集器为监控摄像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A、监控摄像头B和监控摄像头C,其中监控摄像头A正常工作,监控摄像头B和监控摄像头C并未工作;整个治安防控终端的作用流程如下:并行采集模块A的位移传感器获取到采集信息,主处理器检测到位移传感器获取到采集信息后,控制第一信号元发射第一预设信号,监控摄像头B内的并发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第一预设信号并将其传输给监控摄像头B内的并发控制单元,并发控制单元按第一预设信号控制监控摄像头B运行,监控摄像头B按照预设要求进行采集,同理,监控摄像头C内的并发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第一预设信号并将其传输给监控摄像头C内的并发控制单元,并发控制单元按第一预设信号控制监控摄像头C运行,监控摄像头C按照预设要求进行采集,监控摄像头B和监控摄像头C获取的采集信息即为增量信息,整个并行采集模块A将所有采集信息持续不断地传输给合并处理端,合并处理端并行采集模块A的采集信息进行判断,判断其采集信息带有增量信息后随即进行标记并传输给分类管理端,分类管理端对被标记后的采集信息按照预设标准进行快速分类。
优选地,合并处理端包括: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同一所述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是否含有第一增量信息,当一个所述并发控制单元按第一预设信号进行运行时,包含这个所述并发控制单元的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含有第一增量信息;第一标记单元,所述第一标记单元用于将含有第一增量信息的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进行第一标记;整合发送单元,所述整合发送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同一所述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整合并传输至所述分类管理端。在主采集器并未获取到采集信息时,合并处理端获取的只是一部分并发采集器获取的采集信息,当主采集器获取到采集信息时,通过第一预设信号控制相关联的另一部分并发采集器开始获取采集信息,这就让合并处理端获取的采集信息具有第一增量信息,然后对具有第一增量信息的采集信息进行第一标记。
优选地,主采集器内部还设置有主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主信号传输单元还包括第二信号元;其中,当所述主采集器感应到信号时,所述主处理单元用于让所述第二信号元用于发射第二预设信号,不同所述并行采集模块中的主采集器通过其内部的所述主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来自不同所述主采集器发送的第二预设信号。可以将两个并行采集模块之间进行关联,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实现一个并行采集模块来辅助另一个并行采集模块来获取采集信息,让信息采集更具科学性,从而提高信息采集效果和效率。
优选地,合并处理端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同一所述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是否含有第二增量信息,当一个所述主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第二预设信号时,包含这个所述主信号接收单元的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含有第二增量信息;和第二标记单元,所述第二标记单元用于将含有第二增量信息的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进行第二标记。在主采集器并未获取到第二预设信号时,合并处理端获取的采集信息不具备第二增量信息,当主采集器获取到第二预设信号时,通过第二预设信号获取到相关联的另一并行采集模块内的主采集器获取到采集信息这一信息,这就让合并处理端获取的采集信息具有第二增量信息,然后对具有第二增量信息的采集信息进行第二标记。
优选地,分类管理端包括:类型整合模块,所述类型整合模块用于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主采集器或并发采集器的类型进行分类;和并行整合模块,所述并行整合模块用于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进行分类。类型整合模块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主采集器或并发采集器的类型进行分类,并行整合模块用于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进行分类,通过两种分类方式来提高分类可靠性和科学性,同时方便后续边缘计算处理所需的信息的提取。
优选地,并行整合模块包括第一整合单元,所述第一整合单元用于将分类后的采集信息按其是否具有第一标记进行再分类。每个并行采集模块都有其对应的采集信息,第一整合单元将所有采集信息分为:具有第一标记的采集信息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和不具有第一标记的采集信息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
优选地,并行整合模块包括第二整合单元,所述第二整合单元用于将分类后的采集信息按其是否具有第二标记进行再分类。每个并行采集模块都有其对应的采集信息,第二整合单元将所有采集信息分为:具有第二标记的采集信息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和不具有第二标记的采集信息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
优选地,分类管理端还包括第一物联网模块,所述第一物联网模块用于将完成分类后的采集信息上传云平台。通过第一物联网模块将完成分类后的采集信息上传云平台,能够方便进行云数据处理,同时防止信息的丢包和误删。
优选地,合并处理端还包括预存模块,所述预存模块用于将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进行打包预存。预存模块能够方便后续分类管理端内采集信息的误删和丢包,从而提高信息采集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治安防控能力。
优选地,合并处理端还包括第二物联网模块,所述第二物联网模块用于将经所述预存模块打包后的采集信息上传云平台。通过第二物联网模块将经所述预存模块打包后的采集信息上传云平台,能够进一步防止采集信息的丢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通过接收和发送第一预设信号来实现并行采集模块内部主采集器和并发采集器的相互关联,让一些并发采集器在平时可以不工作,从而降低能耗,同时在第一预设信号作用下能够对关键信息进行针对性采集,实现更加全面地采集,有效提高信息采集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并处理端对带有增量信息的采集信息进行智能标记,让使用者能够直观地知道哪些采集信息需要着重注意,并方便分类管理端对采集信息的归类整合,同时方便后续边缘计算处理所需的信息的提取;将两个并行采集模块之间进行关联,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实现一个并行采集模块来辅助另一个并行采集模块来获取采集信息,让信息采集更具科学性,从而提高信息采集效果和效率;类型整合模块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主采集器或并发采集器的类型进行分类,并行整合模块用于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进行分类,通过两种分类方式来提高分类可靠性和科学性,同时方便后续边缘计算处理所需的信息的提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并行采集模块获取第一增量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主采集器的子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主信号传输单元的子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并发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合并处理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分类管理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采集端,11-并行采集模块,111-主采集器,1111-主处理单元,1112-主信号传输单元,1112a-第一信号元,1112b-第二信号元,1113-主信号接收单元,112-并发采集器,1121-并发信号接收单元,1122-并发控制单元,200-合并处理端,21-第一判断单元,22-第二判断单元,23-第一标记单元,24-第二标记单元,25-整合发送单元,26-预存模块,27-第二物联网模块,300-分类管理端,31-类型整合模块,32-并行整合模块,321-第一整合单元,322-第二整合单元,33-第一物联网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采集端100、合并处理端200和分类管理端300;采集端100包括多个并行采集模块11,并行采集模块11包括一个主采集器111和多个并发采集器112,主采集器111内部设置有主处理单元1111和主信号传输单元1112,主信号传输单元1112包括第一信号元,并发采集器112内部设置有并发信号接收单元1121和并发控制单元1122;其中,当主采集器111感应到信号时,主处理单元1111用于让第一信号元用于发射第一预设信号,并发信号接收单元1121用于接收第一预设信号并将其传输给并发控制单元1122,并发控制单元1122用于按第一预设信号控制并发采集器112运行;合并处理端200用于对各个并行采集模块11的采集信息进行判断和标记,并且将处理后的采集信息传输至分类管理端300;分类管理端300用于对经过合并处理端200处理后的采集信息按不同预设标准进行归类整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主采集器111和并发采集器112为各类传感器或其他直接和间接获取信息的电器元件,其中,主采集器111可以是位移传感器,并发采集器112为监控摄像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A、监控摄像头B和监控摄像头C,其中监控摄像头A正常工作,监控摄像头B和监控摄像头C并未工作;整个治安防控终端的作用流程如下:并行采集模块11A的位移传感器获取到采集信息,主处理器检测到位移传感器获取到采集信息后,控制第一信号元发射第一预设信号,监控摄像头B内的并发信号接收单元1121接收第一预设信号并将其传输给监控摄像头B内的并发控制单元1122,并发控制单元1122按第一预设信号控制监控摄像头B运行,监控摄像头B按照预设要求进行采集,同理,监控摄像头C内的并发信号接收单元1121接收第一预设信号并将其传输给监控摄像头C内的并发控制单元1122,并发控制单元1122按第一预设信号控制监控摄像头C运行,监控摄像头C按照预设要求进行采集,监控摄像头B和监控摄像头C获取的采集信息即为增量信息,整个并行采集模块11A将所有采集信息持续不断地传输给合并处理端200,合并处理端200并行采集模块11A的采集信息进行判断,判断其采集信息带有增量信息后随即进行标记并传输给分类管理端300,分类管理端300对被标记后的采集信息按照预设标准进行快速分类;整个治安防控终端通过接收和发送第一预设信号来实现并行采集模块11内部主采集器111和并发采集器112的相互关联,让一些并发采集器112在平时可以不工作,从而降低能耗,同时在第一预设信号作用下能够对关键信息进行针对性采集,实现更加全面地采集,有效提高信息采集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并处理端200对带有增量信息的采集信息进行智能标记,让使用者能够直观地知道哪些采集信息需要着重注意,并方便分类管理端300对采集信息的归类整合,同时方便后续边缘计算处理所需的信息的提取。
具体地,合并处理端200包括:第一判断单元21,第一判断单元21用于判断同一并行采集模块11的采集信息是否含有第一增量信息,当一个并发控制单元1122按第一预设信号进行运行时,包含这个并发控制单元1122的并行采集模块11的采集信息含有第一增量信息;第一标记单元23,第一标记单元23用于将含有第一增量信息的并行采集模块11的采集信息进行第一标记;整合发送单元25,整合发送单元25用于将处理后的同一并行采集模块11的采集信息整合并传输至分类管理端300。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主采集器111并未获取到采集信息时,合并处理端200获取的只是一部分并发采集器112获取的采集信息,当主采集器111获取到采集信息时,通过第一预设信号控制相关联的另一部分并发采集器112开始获取采集信息,这就让合并处理端200获取的采集信息具有第一增量信息,然后对具有第一增量信息的采集信息进行第一标记。
具体地,主采集器111内部还设置有主信号接收单元1113,主信号传输单元1112还包括第二信号元;其中,当主采集器111感应到信号时,主处理单元1111用于让第二信号元用于发射第二预设信号,不同并行采集模块11中的主采集器111通过其内部的主信号接收单元1113接收来自不同主采集器111发送的第二预设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两个并行采集模块11之间进行关联,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实现一个并行采集模块11来辅助另一个并行采集模块11来获取采集信息,让信息采集更具科学性,从而提高信息采集效果和效率。
具体地,合并处理端200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22,第二判断单元22用于判断同一并行采集模块11的采集信息是否含有第二增量信息,当一个主信号接收单元1113接收到第二预设信号时,包含这个主信号接收单元1113的并行采集模块11的采集信息含有第二增量信息;和第二标记单元24,第二标记单元24用于将含有第二增量信息的并行采集模块11的采集信息进行第二标记。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主采集器111并未获取到第二预设信号时,合并处理端200获取的采集信息不具备第二增量信息,当主采集器111获取到第二预设信号时,通过第二预设信号获取到相关联的另一并行采集模块11内的主采集器111获取到采集信息这一信息,这就让合并处理端200获取的采集信息具有第二增量信息,然后对具有第二增量信息的采集信息进行第二标记。
具体地,分类管理端300包括:类型整合模块31,类型整合模块31用于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主采集器111或并发采集器112的类型进行分类;和并行整合模块32,并行整合模块32用于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11进行分类。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类型整合模块31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主采集器111或并发采集器112的类型进行分类,并行整合模块32用于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11进行分类,通过两种分类方式来提高分类可靠性和科学性,同时方便后续边缘计算处理所需的信息的提取。
具体地,并行整合模块32包括第一整合单元321,第一整合单元321用于将分类后的采集信息按其是否具有第一标记进行再分类。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并行采集模块11都有其对应的采集信息,第一整合单元321将所有采集信息分为:具有第一标记的采集信息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11,和不具有第一标记的采集信息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11。
具体地,并行整合模块32包括第二整合单元322,第二整合单元322用于将分类后的采集信息按其是否具有第二标记进行再分类。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并行采集模块11都有其对应的采集信息,第二整合单元322将所有采集信息分为:具有第二标记的采集信息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11,和不具有第二标记的采集信息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11。
具体地,分类管理端300还包括第一物联网模块33,第一物联网模块33用于将完成分类后的采集信息上传云平台。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物联网模块33将完成分类后的采集信息上传云平台,能够方便进行云数据处理,同时防止信息的丢包和误删。
具体地,合并处理端200还包括预存模块26,预存模块26用于将并行采集模块11的采集信息进行打包预存。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预存模块26能够方便后续分类管理端300内采集信息的误删和丢包,从而提高信息采集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治安防控能力。
具体地,合并处理端200还包括第二物联网模块27,第二物联网模块27用于将经预存模块26打包后的采集信息上传云平台。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物联网模块27将经预存模块26打包后的采集信息上传云平台,能够进一步防止采集信息的丢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采集端、合并处理端和分类管理端;
所述采集端包括多个并行采集模块,所述并行采集模块包括一个主采集器和多个并发采集器,所述主采集器内部设置有主处理单元和主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主信号传输单元包括第一信号元,所述并发采集器内部设置有并发信号接收单元和并发控制单元;其中,当所述主采集器感应到信号时,所述主处理单元用于让所述第一信号元用于发射第一预设信号,所述并发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预设信号并将其传输给所述并发控制单元,所述并发控制单元用于按第一预设信号控制所述并发采集器运行;
所述合并处理端用于对各个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进行判断和标记,并且将处理后的采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类管理端;
所述分类管理端用于对经过所述合并处理端处理后的采集信息按不同预设标准进行归类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处理端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同一所述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是否含有第一增量信息,当一个所述并发控制单元按第一预设信号进行运行时,包含这个所述并发控制单元的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含有第一增量信息;
第一标记单元,所述第一标记单元用于将含有第一增量信息的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进行第一标记;
整合发送单元,所述整合发送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同一所述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整合并传输至所述分类管理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采集器内部还设置有主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主信号传输单元还包括第二信号元;其中,当所述主采集器感应到信号时,所述主处理单元用于让所述第二信号元用于发射第二预设信号,不同所述并行采集模块中的主采集器通过其内部的所述主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来自不同所述主采集器发送的第二预设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处理端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同一所述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是否含有第二增量信息,当一个所述主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第二预设信号时,包含这个所述主信号接收单元的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含有第二增量信息;和
第二标记单元,所述第二标记单元用于将含有第二增量信息的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进行第二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管理端包括:
类型整合模块,所述类型整合模块用于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主采集器或并发采集器的类型进行分类;和
并行整合模块,所述并行整合模块用于将采集信息按照其对应的并行采集模块进行分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整合模块包括第一整合单元,所述第一整合单元用于将分类后的采集信息按其是否具有第一标记进行再分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整合模块包括第二整合单元,所述第二整合单元用于将分类后的采集信息按其是否具有第二标记进行再分类。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管理端还包括第一物联网模块,所述第一物联网模块用于将完成分类后的采集信息上传云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处理端还包括预存模块,所述预存模块用于将并行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进行打包预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处理端还包括第二物联网模块,所述第二物联网模块用于将经所述预存模块打包后的采集信息上传云平台。
CN202010759939.1A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 Active CN111866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9939.1A CN111866471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9939.1A CN111866471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471A true CN111866471A (zh) 2020-10-30
CN111866471B CN111866471B (zh) 2022-05-03

Family

ID=72953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9939.1A Active CN111866471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647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692A (zh) * 2013-05-14 2013-09-11 温州市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摄像机快速定位系统以及其快速定位方法
CN203482295U (zh) * 2013-08-07 2014-03-12 合肥迈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多媒体网络电话的图像采集装置
CN105636279A (zh) * 2016-03-18 2016-06-01 林红文 一种舞台表演用灯光智能跟踪装置
CN108256459A (zh) * 2018-01-10 2018-07-06 北京博睿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多摄像机融合的安检门人脸识别和人脸自动建库算法
US20190135196A1 (en) * 2017-11-06 2019-05-09 Magna Electronics Inc. Multi-camera vehicle vision system with data synchronization
US10564640B2 (en) * 2016-12-21 2020-02-18 Robert Bosch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ing the driving environment of a motor vehicle
CN210112161U (zh) * 2019-09-25 2020-02-21 海南孚瑞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692A (zh) * 2013-05-14 2013-09-11 温州市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摄像机快速定位系统以及其快速定位方法
CN203482295U (zh) * 2013-08-07 2014-03-12 合肥迈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多媒体网络电话的图像采集装置
CN105636279A (zh) * 2016-03-18 2016-06-01 林红文 一种舞台表演用灯光智能跟踪装置
US10564640B2 (en) * 2016-12-21 2020-02-18 Robert Bosch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ing the driving environment of a motor vehicle
US20190135196A1 (en) * 2017-11-06 2019-05-09 Magna Electronics Inc. Multi-camera vehicle vision system with data synchronization
CN108256459A (zh) * 2018-01-10 2018-07-06 北京博睿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多摄像机融合的安检门人脸识别和人脸自动建库算法
CN210112161U (zh) * 2019-09-25 2020-02-21 海南孚瑞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颜志国: "《多摄像机协同关注目标检测跟踪技术》", 30 June 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471B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1373A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覆冰在线监测系统
CN201732282U (zh) 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
CN101922310B (zh) 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
CN104386449B (zh) 用于矿用皮带运输机头尾轮在线检测智能保护装置
CN108718331B (zh) 一种物联网智慧路灯系统
CN203630831U (zh) 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系统
CN112327100B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故障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0738289A (zh) 电力作业标准化的多维联动综合研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67621A (zh) 一种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CN110057515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桥梁缺陷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4305621A (zh) 基于rfid的矿井安全帽及其工作流程
CN108732477A (zh) 一种基于电力无线通信的配电网主设备带电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CN111521233A (zh) 一种水库水位物联网信息化监测报警系统
CN201716285U (zh)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CN111866471B (zh) 一种可视化智能治安防控终端
CN111951474A (zh) 充电站智能管理系统
CN103237052A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在线监测的无线测温系统
CN202391475U (zh) 便携式安全记录仪
CN111064245A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用监测系统
CN207148847U (zh) 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设备监控系统
CN211060960U (zh) 电力作业现场监测装置
CN216805146U (zh) 一种充电桩在线预警系统
CN213423494U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家用气象预警观测系统
CN112364230A (zh) 基于大数据信息抓取分析系统
CN207039656U (zh) 一种新型物联网智能激光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