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221A - 一种铰链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铰链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6221A
CN111866221A CN201910339798.5A CN201910339798A CN111866221A CN 111866221 A CN111866221 A CN 111866221A CN 201910339798 A CN201910339798 A CN 201910339798A CN 111866221 A CN111866221 A CN 111866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main body
hinge
rotating memb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97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6221B (zh
Inventor
邹亚科
远藤纯也
内山义治
李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397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6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6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6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铰链及移动终端,该铰链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滑动连接;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铰链围成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以为移动终端中的相应部件提供容纳作用,从而可以提升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铰链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铰链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阶段,可折叠屏广泛应用在移动终端中,可折叠屏主要通过柔性屏(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和铰链的结合来实现;由于柔性屏是比较脆弱的部件,因此,在折叠过程中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或拉力,与此同时,铰链需要为柔性屏提供足够的容纳空间,以使柔性屏在弯曲形变时不会受到干扰和挤压。
但是,现有市场上的铰链仍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有的铰链采用单轴的形式;即移动终端中相对折叠的两个部分通过一个转轴进行铰接;但是,当两个部分相对折叠后,无法为柔性屏提供足够的形变空间,导致柔性屏产生折痕甚至损坏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铰链和移动终端,用以提高移动终端中的柔性屏的使用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铰链,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滑动连接;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铰链围成有容纳空间。
通过上述方案,当第一主体相对第一转动件转动时,第一主体与第二转动件之间也会产生相对滑动,并通过滑动配合推动第二转动件相对第一转动件转动;相应的,当第二主体相对第二转动件转动时,第二主体与第一转动件之间也会产生相对滑动,并通过滑动配合推动第一转动件相对第二转动件转动。在此过程中铰链中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是同步动作的。当铰链整体趋于弯曲时,弯曲的一侧内凹可以趋于形成类似于水滴状的容纳空间;当铰链整体趋于平直时,该容纳空间会逐渐缩小,此时,铰链整体趋于平整,从而能够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是通过转轴来实现的;即,该铰链还可以包括中心轴,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均具有轴孔,中心轴可以穿设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轴孔来实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的转动连接。示例的,为了实现第一主体与第一转动件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可以具有第一转轴,第一主体具有与第一转轴相配合的第一轴孔,从而可以降低铰链的制作和装配难度;当然,也可以是在第一主体上设置第一转轴,在第一转动件上设置第一轴孔来实现第一主体与第一转动件之间的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为了实现第二主体与第二转动件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也可以具有第二转轴,第二主体具有与第二转轴相配合的第二轴孔,从而可以降低铰链的制作和装配难度;当然,也可以是在第二主体上设置第二转轴,在第二转动件上设置第二轴孔来实现第二主体与第二转动件之间的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为了实现第一主体与第二转动件之间的滑动连接;第一主体可以具有第一滑槽,第二转动件具有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轴;当然,也可以是在第一主体中设置第二导向轴,在第二转动件上设置第一滑槽来实现第一主体与第二转动件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可以降低铰链的制作和装配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为了实现第二主体与第一转动件之间的滑动连接;第二主体也可以具有第二滑槽,第一转动件具有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轴;当然,也可以是在第二主体中设置第一导向轴,在第一转动件上设置第二滑槽来实现第二主体与第一转动件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可以降低铰链的制作和装配难度。
为了使得铰链具备良好的支撑效果,所述铰链还可以包括支撑组件;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形成用于承托待支撑部件的平面。其中,该第二相对位置为铰链整体处于平直时的状态;在铰链的动作过程中,支撑组件会随之产生旋转和平移,在第二相对位置时,支撑组件会形成平整的平面,从而能够对待支撑部件实现良好的承托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支撑组件可以具体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转动连接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可以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可以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可以与所述第二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可以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滑动连接,从而可以降低支撑组件的制作和装配难度。
示例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滑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第三导向轴,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三导向轴滑动配合。第二转动件与第四支撑板之间的滑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转动件具有第四导向轴,所述第四支撑板具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四导向轴滑动配合。
为了控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板可以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滑动连接。为了控制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相对转动,所述第三支撑板可以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示例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滑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转动件具有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轴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支撑板与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第一定位轴,所述第三支撑板具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轴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滑动配合。
为了提升铰链的整体性,防止各组成部件外露,所述铰链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盖板组件;其中,盖板组件在铰链中的位置与支撑组件在铰链中的位置可以相对,即盖板组件设置在铰链的一侧的话,支撑组件则可以设置在铰链的相对另一侧;铰链朝向支撑组件所在的一侧弯曲时,盖板组件会始终盖设在铰链的相对另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可以与所述中心轴和所述第二导向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可以与所述中心轴和所述第一导向轴转动连接。
为了使得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能够保持在某一相对位置,所述铰链还可以包括角限位结构,所述角限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当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在角限位结构的作用下,铰链中的各组件能够保持其特定姿态,若要改变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则需要施加较大外力才能实现,从而可以提升铰链的使用效果。
将铰链安装到移动终端中时,移动终端的第一本体可以直接与第一主体连接,移动终端的第二本体可以直接与第二主体连接,从而实现移动终端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可以是移动终端中封装有柔性屏的壳体结构。
其中,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铰链的整体连接长度也会伸长或缩短,因此,当移动终端的第一本体与第一本体进行连接、移动终端的第二本体与第二主体进行连接时,随着铰链的动作,移动终端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长度也会产生变化。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不希望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长度产生变化,铰链中还可以设置其他辅助构件来实现铰链的安装。例如,铰链还可以包括用于与移动终端的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用于与移动终端的第二本体连接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可以与所述第一主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可以与所述第二主体滑动连接。
另外,为了对第一固定件与第一主体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进行控制,所述铰链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主体之间的滑动位置。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可以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可以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可以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可以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
另外,为了对第二固定件与第二主体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进行控制,所述铰链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滑动位置。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可以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可以与所述第二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可以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的柔性屏和作用于柔性屏折叠的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铰链。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可以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柔性屏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可以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可以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在使用时,可对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转动;其中,第一本体可以通过第一固定件带动第一转动件动作,第二本体可以通过第二固定件带动第二转动件动作,从而实现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可折叠式连接。当移动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铰链整体处于弯曲状态,弯曲的一侧内凹并趋于形成类似于水滴状的容纳空间,从而能够为移动终端中的柔性屏提供容纳空间。当移动终端处于展开状态时,铰链整体处于平直状态,此时,铰链能够为移动终端中的柔性屏提供承托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分解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第一状态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第二状态的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第三状态的侧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体的侧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轴的侧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主体的侧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转轴的侧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铰链的立体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铰链的分解图;
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铰链的第一状态的立体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分解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时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今,如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便于移动的移动终端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是移动终端目前都具有便携性和使用体验的矛盾,比如,屏幕较小时,移动终端可以更佳便携,但是用户观看屏幕的感受会受制于屏幕尺寸的影响,使用体验度不高;而增大屏幕尺寸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却带来用户不便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业界提出将柔性屏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谓柔性屏,即为可以折叠弯曲的屏幕,这样当移动终端中的柔性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提升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同时也能提升柔性屏的安全性;例如,将移动终端进行折叠后,用户可实现单手握持,或者可放入口袋中。当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提供较大的显示区域,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例如,当用户在观影、文字编辑、游戏时可提供更多、更大的显示内容,进而能够提升视觉效果和工作效率。
在应用了柔性屏的移动终端中,柔性屏进行折叠的位置通常会依赖铰链进行辅助作用,即铰链可以辅助柔性屏进行折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结构可以应用于任何具有柔性屏的移动终端中。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铰链包括:第一转动件10、第二转动件20、第一主体30和第二主体40。第一转动件10与第二转动件20转动连接;第一主体30与第一转动件10转动连接,且第一主体30与第二转动件20滑动连接;第二主体40与第二转动件20转动连接,且第二主体40与第一转动件10滑动连接。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主体30的旋转轴心、第二主体40的旋转轴心、第一转动件10的旋转轴心以及第二转动件20的旋转轴心均相互平行。
为了便于描述,先定义当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之间的夹角为0°时,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请参阅图4)。当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之间的夹角为180°时,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请参阅图6)。如图4所示,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铰链可以围成有容纳空间;由此,移动终端中的相关部件(例如柔性屏)能够置于该容纳空间A内。如图6所示,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铰链整体呈平直状态,由此,移动终端中的相关部件(例如柔性屏)能够被铰链承托。
当第一主体相对第一转动件转动时,第一主体与第二转动件之间也会产生相对滑动,并通过滑动配合推动第二转动件相对第一转动件转动;相应的,当第二主体相对第二转动件转动时,第二主体与第一转动件之间也会产生相对滑动,并通过滑动配合推动第一转动件相对第二转动件转动。因此,在此过程中铰链中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是同步动作的。如图4所示,当铰链整体趋于弯曲时,弯曲的一侧内凹并趋于形成类似于水滴状的容纳空间;如图5所示,当铰链整体趋于平直时,该容纳空间会逐渐缩小,如图6所示,此时,铰链整体趋于平整,从而能够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铰链还包括中心轴50,第一转动件10与第二转动件20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是通过中心轴50来实现的;即,第一转动件具有轴孔105,第二转动件也具有轴孔(图中未示出),中心轴50可以通过穿设第一转动件10和第二转动件20的轴孔实现第一转动件10和第二转动件20之间的转动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中心轴50也可以与第一转动件10或第二转动件20中的任意一个部件或全部部件成一体化设置。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0构造为L型结构,轴孔105位于第一转动件10的拐角处;第二转动件20也构造为L型结构,轴孔(图中未示出)位于第二转动件20的拐角处。第一转动件10和第二转动件20通过中心轴50转动连接后,第一转动件10和第二转动件20交叉设置(如图1所示);即类似于剪刀的结构设置。
其中,为了实现第一主体30与第一转动件10之间的转动连接;如图2、图3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0具有第一转轴101,第一主体30具有与第一转轴101相配合的第一轴孔302a和第二轴孔302b。另外,为了保证第一主体30与第一转动件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图3所示,第一转轴101延伸至第一转动件10的两端,第一主体30与第一转轴10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孔302a和第一轴孔302b转动连接。另外,为了便于制作及装配,第一主体30可以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主体30a和第一主体30b,第一主体30a和第一主体30b可以通过螺钉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第一主体30上设置第一转轴101,在第一转动件10上设置第一轴孔302a和第一轴孔302b来实现第一主体30与第一转动件10之间的转动连接。或者,将第一转轴101进行独立设置,在第一主体30和第一转动件10上分别设置与第一转轴101相配合的第一轴孔302a和第一轴孔302b。当然,第一主体30a和第一主体30b之间还可以通过销钉、粘接、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另外,为了使得铰链在较小外力作用下能够保持其特定姿态,铰链还可以包括角限位结构。示例性的,以第一主体30a为例。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01的外周面上设有平面结构,第一主体30中与第一转轴101相配合的轴孔302a内也设有平面结构;当第一转轴101上的平面结构与第一主体30中第一轴孔302a内的平面结构贴合后,能够保持第一转动件10和第一主体30之间的相对转动位置,因此,能够间接的保持整个铰链的姿态。另一示例性的,第一转轴101中还可以设有两个平面结构,第一主体中设有一个平面结构。当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平面1012和平面3021a相贴合,从而能够使铰链保持第一相对位置的特定姿态。当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平面1011和平面3021a相贴合,从而能够使铰链保持第二相对位置的特定姿态。
当然,为了实现这一技术效果,请参阅图3,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30的该第一轴孔302a和第一轴孔302b处设有缺口,即,第一轴孔302a和第一轴孔302b的截面呈C型结构;以使第一轴孔302a和第一轴孔302b能够产生弹性形变,并随第一转轴101的转动而扩张或收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0与第一主体30之间转动位置的保持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来实现。例如,可以在第一转轴101的外周面上设置凸起,在第一主体30相应的第一轴孔302a和第一轴孔302b内设置凹陷部,当凸起与凹陷部结合后,也能够起到转动位置保持的作用。
其中,为了实现第二主体40与第二转动件20之间的转动连接;如图2、图3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20具有第二转轴201,第二主体40具有与第二转轴201相配合的第二轴孔402a和第二轴孔402b。另外,为了保证第二主体40与第二转动件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图3所示,第二转轴201延伸至第二转动件20的两端,第二主体与第二转轴201的两端转动连接。另外,为了便于制作及装配,第二主体40可以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二主体40a和第二主体40b,第二主体40a和第二主体40b可以通过螺钉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第二主体40上设置第二转轴201,在第二转动件20上设置第二轴孔402a和第二轴孔402b来实现第二主体40与第二转动件20之间的转动连接。或者,将第二转轴201进行独立设置,在第二主体40和第二转动件20上分别设置与第二转轴201相配合的第二轴孔402a和第二轴孔402b。当然,第二主体40a和第二主体40b之间还可以通过销钉、粘接、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另外,该角限位结构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示例性的,以第二主体40a为例。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01的外周面上设有平面结构,第二主体40中与第二转轴201相配合的第二轴孔402a内也设有平面结构;当第二转轴201上的平面与第二主体40中第二轴孔402a内的平面结构贴合后,能够保持第二转动件20和第二主体40之间的相对转动位置,因此,能够间接的保持整个铰链的姿态。另一示例性的,第二转轴201中还可以设有两个平面结构,第二主体40中设有一个平面结构。当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平面2012和平面4021a相贴合,从而能够使铰链保持第一相对位置的特定姿态。当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平面2011和平面4021a相贴合,从而能够使铰链保持第二相对位置的特定姿态。当然,为了实现这一技术效果,请参阅图3,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主体40上的第二轴孔402a和第二轴孔402b处设有缺口,即,第二轴孔402a和第二轴孔402b的截面呈C型结构;以使第二轴孔402a和第二轴孔402b能够产生弹性形变,并随第二转轴201的转动而扩张或收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20与第二主体40之间转动位置的保持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来实现。例如,可以在第二转轴201的外周面上设置凸起,在第二主体40相应的第二轴孔402a和第二轴孔402b内设置凹陷部,当凸起与凹陷部结合后,也能够起到转动位置保持的作用。
下面举例说明第一主体30与第二转动件20之间的滑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以第一主体30b为例,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30b具有第一滑槽302b,第二转动件20具有与第一滑槽302b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轴20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第一主体30b中设置第二导向轴202,在第二转动件20上设置第一滑槽302b来实现第一主体30b与第二转动件20之间的滑动连接。
下面举例说明第二主体40与第一转动件10之间的滑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以第二主体40b为例,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主体40b具有第二滑槽402b,第一转动件10具有与第二滑槽402b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轴10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第二主体40b中设置第一导向轴102,在第一转动件10上设置第二滑槽402b来实现第二主体40b与第一转动件10之间的滑动连接。
其中,为了使得铰链具备良好的支撑效果,如图11所示,铰链还包括设置于在铰链上的支撑组件60;当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之间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支撑组件60形成用于承托待支撑部件的平面。具体的,在铰链的动作过程中,支撑组件60会随之产生旋转和平移,在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之间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支撑组件可以形成平整的平面,从而能够对待支撑部件实现良好的承托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可以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601和第二支撑板602,以及转动连接的第三支撑板603和第四支撑板604。当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相对动作时,为了使得支撑板组件能够同步动作,第一支撑板601与第一主体30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602与第一转动件10滑动连接;第三支撑板603与第二主体40转动连接,第四支撑板604与第二转动件20滑动连接。
具体的,如图11至图14所示,第一主体30与第一支撑板601之间的转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在第一主体30上设置第一凸轴303,在第一支撑板601上设置与第一凸轴相配合的轴孔6012。第一转动件10与第二支撑板602之间的滑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在第一转动件10上设置第三导向轴103,第二支撑板602具有第三滑槽6021,第三滑槽6021与第三导向轴103滑动配合。其中,为了使得第一转动件10的结构更为紧凑,该第三导向轴103可以设置在第一转轴101的端部,且第三导向轴103与第一转轴101不同轴设置。当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第三导向轴103能够通过第三滑槽6021驱动第二支撑板602动作。
具体的,继续参照图11至图14所示,第二主体40与第三支撑板603之间的转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在第二主体40上设置第二凸轴403,在第三支撑板603上设置与第二凸轴403相配合的轴孔6032。第二转动件20与第四支撑板604之间的滑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为:在第二转动件20上设置第四导向轴203,第四支撑板604具有第四滑槽6041,第四滑槽6041与第四导向轴203滑动配合。其中,为了使得第二转动件20的结构更为紧凑,该第四导向轴20 3可以设置在第二转轴201的端部,且第四导向轴203与第二转轴201不同轴设置。当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第四导向轴203能够通过第四滑槽6041驱动第四支撑板604动作。
示例性的,为了控制第一支撑板601和第二支撑板602相对转动,第一支撑板601可以与第二转动件20滑动连接。具体的,第一支撑板601与第二转动件20滑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第二转动件20具有第二定位轴204,第一支撑板601具有第二定位槽6011,第二定位轴204与第二定位槽6011滑动配合。
示例性的,为了控制第三支撑板603和第四支撑板604相对转动,第三支撑板603可以与第一转动件10滑动连接。具体的,第三支撑板603与第一转动件10滑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第一转动件10具有第一定位轴104,第三支撑板603具有第一定位槽6031,第一定位轴104与第一定位槽6031滑动配合。
另外,为了提升铰链的整体性,防止各组成部件外露;如图11至图1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铰链还可以包括设置于铰链的一侧的盖板组件70;其中,盖板组件70在铰链中的位置与支撑组件60在铰链中的位置可以相对,即盖板组件70设置在铰链的一侧的话,支撑组件60则可以设置在铰链的相对另一侧;铰链朝向支撑组件60所在的一侧弯曲时,盖板组件70会始终盖设在铰链的相对另一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组件70可以包括第一盖板701和第二盖板702;第一盖板701可以与中心轴50和第二导向轴202转动连接,第二盖板702可以与中心轴50和第一导向轴102转动连接。
另外,将铰链安装到移动终端中时,移动终端的第一本体可以直接与第一主体30连接,移动终端的第二本体可以直接与第二主体40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可以是封装有柔性屏的壳体结构。其中,第一主体30与第二主体4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铰链的整体连接长度也会伸长或缩短,因此,当移动终端的第一本体与铰链的第一主体30进行连接、移动终端的第二本体与铰链的第二主体40进行连接时,随着铰链的动作,移动终端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长度也会随之产生变化。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不希望移动终端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长度产生变化,铰链中还可以设置其他辅助构件实现铰链的安装。例如,如图15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铰链还可以包括用于与移动终端的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一固定件80,以及用于与移动终端的第二本体连接的第二固定件90;第一固定件80与第一主体30滑动连接,第二固定件90与第二主体40滑动连接。
另外,为了对第一固定件80与第一主体30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进行控制,铰链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杆机构11;即,第一连杆机构11用于当第一主体30和第二主体4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控制第一固定件80与第一主体30之间的滑动位置。如图15所示,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杆机构11可以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和第三连杆113;第一连杆111与第一固定件80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12与第一主体30转动连接,第三连杆113与第二转动件20转动连接。更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第二转动件20的结构更为紧凑,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三连杆113可以与第二转动件20的第二导向轴转202转动连接。
相应地,为了对第二固定件90与第二主体40之间的相对滑动位置进行控制,铰链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杆机构12,第二连杆机构12用于控制第二固定件90与第二主体40之间的滑动位置。如图15所示,在具体实施时,第二连杆机构12可以包括依次铰接的第四连杆121、第五连杆122和第六连杆123;第四连杆121与第二固定件90转动连接,第五连杆122与第二主体30转动连接,第六连杆123与第一转动件10转动连接。更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第一转动件10的结构更为紧凑,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六连杆123可以与第一转动件10的第一导向轴102转动连接。
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结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柔性屏;和作用于柔性屏折叠或展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铰链。
结合图16至图19所示,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3可以包括壳体131及上述的铰链;壳体131包括第一本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铰链设置在第一本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之间;第一本体1311可以与第一固定件80连接,第二本体1312可以与第二固定件90连接。在使用时,可对第一本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本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相对转动,实现移动终端中的柔性屏进行折叠;其中,第一本体1311可以通过第一固定件80带动第一转动件10动作,第二本体1312可以通过第二固定件90带动第二转动件20动作,从而实现了第一本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之间的可折叠式连接。如图19所示,当移动终端趋于折叠时,铰链整体趋于弯曲,弯曲的一侧内凹并趋于形成类似于水滴状的容纳空间,从而能够为移动终端中的相应部件(比如柔性屏等器件)提供容纳空间。当移动终端趋于展开时,铰链整体趋于平直,此时,铰链能够为移动终端中的相应部件提供承托作用(如18所示)。其中,这里所说的第一本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均可以是封装有柔性屏的壳体结构。
比如,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3还可以包括安装于壳体131的柔性屏132,柔性屏132与第一本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固定连接;当移动终端朝柔性屏132的一侧折叠时,柔性屏132对应于铰链的部分会产生弯曲形变,由于在折叠过程中铰链会形成容纳空间,因此,柔性屏132弯曲的部分可以容纳在该容纳空间内;当移动终端展开时,铰链整体趋于平直,因此,可以为柔性屏132提供承托作用。
以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柔性屏具体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柔性屏。其中,柔性屏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等形式固定于第一本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中。
如图16和图19所示,当手机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铰链整体处于弯曲状态,此时,第一主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处于第一相对位置;铰链弯曲的一侧内凹并形成类似于水滴状的容纳空间;由于柔性屏132在弯曲状态下会形成具有一定圆角的弯折部,因此,该铰链可为柔性屏的弯折部提供容纳空间,防止柔性屏132受力挤压而产生折痕、损坏等现象;另外,当手机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铰链中的角限位结构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让手机保持水滴状的容纳空间这一特定的姿态。
逐渐翻开手机,铰链整体趋于平直,同时柔性屏的弯折部也趋于平直。如图17和图18所示,当完全翻开手机,使第一本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处于同一平面内时,铰链的第一主体30和第二主体4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此时,铰链处于完全平直状态,同时支撑组件形成平整的支撑面,柔性屏132的弯折部与该支撑面贴合,以当用户按压该柔性屏132时,支撑组件能够很好的承托该柔性屏132,防止柔性屏132受按压时产生形变,从而可以较好地保证柔性屏132整体的平整性,进而可以提升柔性屏132的显示效果和使用体验。另外,当手机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铰链中的角限位结构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让手机保持柔性屏132整体的平整性这一特定姿态。
当然,上述角限位结构并不仅限于当手机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进行限位,或当手机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进行限位。例如,当手机的第一本体1311和第二本体1312展开角度为90°或者120°时也能够实现其他限位效果,以提升用户的多方面需求。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
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
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滑动连接;
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相向转动时,所述第一主体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且所述第一主体朝远离所述第二转动件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二主体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且所述第二主体朝远离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方向滑动;其中,所述第一主体相对所述第二主体转过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件转过的角度,所述铰链围成有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背离转动时,所述第一主体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且所述第一主体朝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二主体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且所述第二主体朝靠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方向滑动;其中,所述第一主体相对所述第二主体转过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件转过的角度,所述铰链趋于平直,用于承托待支撑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中心轴,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导向轴;
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导向轴;
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轴孔和第一滑槽;
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轴孔和第二滑槽;
其中,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轴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导向轴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交叉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
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夹角为180°时,所述支撑组件形成用于承托待支撑部件的平面。
7.根据权利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转动连接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第三导向轴,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三导向轴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转动件具有第四导向轴,所述第四支撑板具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四导向轴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第一定位轴,所述第三支撑板具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轴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转动件具有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轴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滑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组件;
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中心轴和所述第二导向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中心轴和所述第一导向轴转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角限位结构,所述角限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其中,所述角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平面结构,所述第一主体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两个所述平面结构可相互贴合或分离;
或者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平面结构,所述第二主体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时,两个所述平面结构可相互贴合或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主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主体滑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主体之间的滑动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滑动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
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第二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
1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柔性屏;和
作用于所述柔性屏折叠的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
CN201910339798.5A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铰链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1866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9798.5A CN111866221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铰链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9798.5A CN111866221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铰链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221A true CN111866221A (zh) 2020-10-30
CN111866221B CN111866221B (zh) 2021-10-15

Family

ID=72951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9798.5A Active CN111866221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铰链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622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1644A (zh) * 2021-02-08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017436A (zh) * 2021-10-26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WO2023179532A1 (zh) * 2022-03-24 2023-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5935A (zh) * 2015-04-09 2016-1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折叠式设备
KR20170103268A (ko) * 2016-03-03 2017-09-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7632662A (zh) * 2016-07-19 2018-01-26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式信息设备
CN108173995A (zh) * 2018-01-08 2018-06-15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08421695U (zh) * 2018-07-13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5935A (zh) * 2015-04-09 2016-1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折叠式设备
KR20170103268A (ko) * 2016-03-03 2017-09-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7632662A (zh) * 2016-07-19 2018-01-26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式信息设备
CN108173995A (zh) * 2018-01-08 2018-06-15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08421695U (zh) * 2018-07-13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1644A (zh) * 2021-02-08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017436A (zh) * 2021-10-26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4017436B (zh) * 2021-10-26 2023-06-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WO2023179532A1 (zh) * 2022-03-24 2023-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221B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6221B (zh) 一种铰链及移动终端
CN209375705U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US20230229189A1 (en) Fold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442530B2 (en) Foldable device
US8339777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mproved pivoting range
EP2421231A1 (en) Mobile device
CN113141422B (zh) 一种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0572496A (zh) 电子设备
CN111107189A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KR102158620B1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용 힌지장치
CN113645328B (zh) 电子设备
CN110958338B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装置
TW201306717A (zh) 電子裝置
US8422215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218934999U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3643610A (zh) 显示装置
CN113112922A (zh) 柔性显示装置
KR20220115380A (ko) 힌지 모듈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707016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US8615278B2 (en) Electrical device with rotation mechanism
CN211349970U (zh) 一种可折叠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8920449U (zh) 电子设备
CN219755090U (zh) 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9655079U (zh) 一种转轴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6217019U (zh) 外折屏电子设备的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