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4736A -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4736A
CN111864736A CN202010713476.5A CN202010713476A CN111864736A CN 111864736 A CN111864736 A CN 111864736A CN 202010713476 A CN202010713476 A CN 202010713476A CN 111864736 A CN111864736 A CN 111864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cs
substation
controllable load
regulation
m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34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4736B (zh
Inventor
刘建涛
王礼文
施海峰
王刚
钱甜甜
徐立中
范俊杰
陈辉
郭晓蕊
周竞
耿建
王珂
李亚平
李峰
毛文博
朱克东
于韶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Jia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Jia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Jia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07134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4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4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4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4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4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7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S1、获取当前周期全省电网数据,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获取当前周期主站下各子站辖区的电网数据,计算子站功率调节需求;S2、判断步骤S1计算所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是否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如果主站进行,转向步骤S3;否则转向步骤S1进行下一周期分析计算;S3、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在子站之间进行优化配置;S4、对子站调节需求和主站调节需求进行协调选择;S5、判断子站是否需行可控负荷调节;如果调节,对子站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分配;否则转向步骤S1。本发明充分发挥可控负荷的调节潜力,提高可控负荷资源利用率,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Description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智能设备、储能等负荷侧资源具备丰富的调节潜力,可以用于协助解决电网的调度运行问题。但由于电网结构特征等和负荷分布等原因,存在部分可控负荷资源丰富的地区电网调节需求较小,而由于大部分可控负荷资源通过较低的电压等级接入,属于地区电网的控制管辖范畴,省级电网难以直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造成了负荷资源调节潜力的浪费。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省地协调的控制方法和系统使可控负荷资源调节潜力得以充分利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省级电网运行问题,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当前周期全省电网数据,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获取当前周期主站下各子站辖区的电网数据,计算子站功率调节需求;
S2、判断步骤S1计算所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是否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如果主站进行,转向步骤S3;否则转向步骤S1进行下一周期分析计算;
S3、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在子站之间进行优化配置;
S4、对子站调节需求和主站调节需求进行协调选择;
S5、判断子站是否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对子站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分配;否则转向步骤S1进行下一周期分析计算。
进一步的,步骤S1中:
当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up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updem_clcs_system时,按公式(1)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ystem:
dp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updem_clcs_system-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up_clcs_system (1)
式中:pgen_clcs_system为全省发电功率;ptie_clcs_system为全省联络线受电功率总和;rup_clcs_system为全省备用容量;pload_clcs_system为全省负荷功率;rupdem_clcs_system为全省备用容量需求;
当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dw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dwdem_clcs_system时,按公式(2)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ystem:
dp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dwdem_clcs_system-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dw_clcs_system (2)
其余状态下他,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为0。
进一步的,步骤S1中:
当pngij-ploadij>plimupij时,按公式(6)计算子站i关键设备j下所辖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bsti_keydevj
dp_clcs_sbsti_keydevj=-[(pngij+ploadij)-plimupij] (6)
式中:pngij为子站j关键设备j下所辖新能源发电功率;ploadij为子站j关键设备j下负荷功率;plimupij为子站i关键设备j的传输功率上限值;
当pngij-ploadij<plimdwij时,按公式(7)计算子站i关键设备j下所辖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bsti_keydevj
dp_clcd_sbsti_keydevj=-[(pngij+ploadij)-plimdwij] (7)
式中:plimdwij为子站i关键设备j的传输功率下限值;
当plimdwij≤pngij-ploadij≤plimypij时,dp_clcs_sbsti_keydevj=0。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不为0时,判断主站进行可控负荷调节,转向步骤S3;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为0时,转向步骤S1进行下一周期分析计算。
进一步的,步骤S3中:
按照可调容量比例分配、预设响应优先级分配两种调节量分配方式中一种或两种,进行主站调节量在各子站之间进行分配;
其中,按可调容量比例分配:
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mst>0时,按公式(3)计算各子站分配的调节功率,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mst<0时,按公式(4)计算各子站分配的调节功率;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031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032
式中:pcmd_clcs_sbsti为子站i分配的调节功率;ppotup_clcs_sbsti为子站i的功率上调节潜力;sbstnum_clcs_sbst为全省可调子站数量;
其中,按预设响应优先级分配:
按照各子站的预设优先级,逐个分配调节功率,直至主站调节功率全部分配完或各子站代理的调节能力全部用完。
进一步的,步骤S4中:
当子站无调节需求时,子站资源全部用于响应主站指令;当子站有调节需求时,在满足子站调节需求的基础上,剩余容量参与主站调节。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当存在子站i的关键设备j的调节量不为0时,或主站下发控制指令不为0时,判断子站参与调节,进行负荷代理调节量分配计算;当各子站i的关键设备j的调节量均为0时,且主站下发控制指令也为0时,判断子站不参与调节。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子站进行可控负荷调节时,按照可调容量比例分配、预设响应优先级分配两种中一种或两种调节量分配方式进行分配。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系统,包括:
需求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周期全省电网数据,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获取当前周期主站下各子站辖区的电网数据,计算子站功率调节需求;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步骤计算所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是否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
优化配置模块,用于主站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时,进行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在子站之间进行优化配置;
协调选择模块,用于对子站调节需求和主站调节需求进行协调选择;
负荷调节分配模块,用于判断子站是否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需要调节时,对子站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分配。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针对电动汽车、智能设备、储能等通过负荷代理形式参与电网互动运行的可控负荷资源,设计了主子站协调的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地区电网设置可控负荷子站,用于协调控制地区电网所辖可控负荷资源解决本地电网运行问题,在省级电网设置可控负荷主站,用于协调省级电网所辖可欧空负荷资源解决省级电网运行问题。在可控负荷主站和可控负荷子站分别设置分析决策功能,并在子站设置控制指令协调功能,使可控负荷可同时参与主站和子站的调节控制,充分发挥可控负荷的调节潜力,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地区电网设置可控负荷子站,用于协调控制地区电网所辖可控负荷资源解决本地电网运行问题,在省级电网设置可控负荷主站,用于协调省级电网所辖可欧空负荷资源解决省级电网运行问题。并在子站设置控制指令协调功能,使可控负荷可同时参与主站和子站的调节控制,充分发挥可控负荷的调节潜力,提高可控负荷资源利用率,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4s为一个控制周期,开始第i周期计算;同时转向步骤2和步骤5。
步骤2、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
主站根据全省负荷预测功率、发电计划、联络线计划、备用容量计划及备用需求,计算可控负荷的功率调节需求。方法如下:
当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up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updem_clcs_system时,按公式(1)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ystem(正值):
dp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updem_clcs_system-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up_clcs_system (1)
式中:pgen_clcs_system为全省发电功率;ptie_clcs_system为全省联络线受电功率总和;rup_clcs_system为全省备用容量;pload_clcs_system为全省负荷功率;rupdem_clcs_system为全省备用容量需求;dp_clcs_system为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
当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dw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dwdem_clcs_system时,按公式(2)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ystem(负值):
dp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dwdem_clcs_system-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dw_clcs_system (2)
式中:rdwdem_clcs_system为系统备用容量需求下限;rdw_clcs_system为系统备用容量值。
其余状态下,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为0。
转向步骤3;
步骤3、判断主站是否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
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ystem不为0时,判断主站启动可控负荷调节,进行子站调节量分配计算,转向步骤4;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ystem为0时,判断主站无需启动可控负荷调节,进行下一周期分析计算,转向步骤9。
步骤4、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在子站之间进行优化配置。
提供按照可调容量比例分配和预设响应优先级分配两种调节量分配方式供用户选择(也可以预先设置),用于主站调节量在各子站之间进行分配。
4.1、按可调容量比例分配:
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mst>0时,按公式(3)计算各子站分配的调节功率,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mst<0时,按公式(4)计算各子站分配的调节功率。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071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072
式中:pcmd_clcs_sbsti为子站i分配的调节功率;ppotup_clcs_sbsti为子站i的功率上调节潜力;ppotdw_clcs_sbsti为子站i的功率下调节潜力;sbstnum_clcs_sbst为全省可调子站数量。
4.2、按响应优先级分配:
按照各子站的预设优先级,逐个分配调节功率,直至主站调节功率全部分配完或各子站代理的调节能力全部用完。
记num_allo为最终分配的子站数量,根据公式(5)计算各子站分配的调节功率。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073
转向步骤6。
步骤5、子站根据所辖区域的新能源预测出力、负荷预测功率和设备输送能力限值,计算子站功率调节需求。
当pngij-ploadij>plimupij时,按公式(6)计算子站i关键设备j下所辖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bsti_keydevj(负值):
dp_clcs_sbsti_kdydevj=-[(pngij+ploadij)-plimupij] (6)
式中:dp_clcs_sbsti_kdydevj为子站i关键设备j下所辖可控负荷调节需求;pngij为子站j关键设备j下所辖新能源发电功率;ploadij为子站j关键设备j下负荷功率;plimupij为子站i关键设备j的传输功率上限值。
当pngij-ploadij<plimdwij时,按公式(7)计算子站i关键设备j下所辖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bsti_kdydevj(正值):
dp_clcs_sbsti_kdydevj=-[(pngij+ploadij)-plimdwij] (7)
式中:plimdwij为子站i关键设备j的传输功率下限值。
当plimdwij≤pngij-ploadij≤plimupij时,dp_clcs_sbsti_kdydevj=0。
转向步骤6。
步骤6、对子站调节需求和主站调节需求进行协调选择;
选择原则如下:子站调节指令优先,当子站无调节需求时(子站所辖各关键设备均无调节需求),子站资源可全部用于响应主站指令;当子站有调节需求时,在满足子站调节需求的基础上,剩余容量参与主站调节,即:当子站i分配的调节功率pcmd_clcs_sbsti>0时,按公式(8)修正子站i的分配调节功率,当pcmd_clcs_sbsti<0时,按公式(9)修正子站i的分配调节功率。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081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082
其中,pcmd_clcs_sbsti′为修正后子站i的分配调节功率;agentnumij为子站i关键设备j所辖负荷代理数量;ppotdw_clcs_agentk为负荷代理k可下调功率潜力;pcmd_clcs_agentk为负荷代理k的调节指令。
转向步骤7。
步骤7、判断子站是否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
当存在子站i的关键设备j的调节量dp_clcs_sbsti_keydevj不为0时,或步骤4计算的主站下发控制指令pcmd_clcs_sbsti不为0时,判断子站需要参与调节,进行负荷代理调节量分配计算,转向步骤8;
当各子站i的关键设备j的调节量dp_clcs_sbsti_keydevj均为0时,且主站下发控制指令pcmd_clcs_sbsti也为0时,判断子站无需参与调节,进行下一周期分析计算,转向步骤9。
步骤8、按照可调容量比例分配或预设响应优先级分配两种中一种调节量分配方式。
(1)在主站指令控制模式下,子站所辖范围内的所有负荷代理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功率调节量分配。
①按可调容量比例分配:
当pcmd_clcs_sbsti>0时,按公式(10)计算子站i的代理k分配的调节功率pcmd_clcs_agentk,当pcmd_clcs_sbsti<0时,按公式(11)计算各代理k分配的调节功率pcmd_clcs_agentk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091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092
式中:pcmd_clcs_agentk为代理k分配的调节功率,计算完成后由各负荷代理执行;ppotup_clcs_agentk为负荷代理k的上调节潜力;ppotdw_clcs_agentk为负荷代理k下调节潜力;为agentnum_sbsti为子站i下所辖负荷代理数量。
②按响应优先级分配:按照各负荷代理的预设优先级,逐个分配调节功率,直至子站调节功率全部分配完或各负荷代理的调节能力全部用完。
记numagent_allo为最终分配的负荷代理数量,根据公式(12)计算各代理分配的调节功率。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101
(2)在子站控制模式下,按照各越限设备逐个分别进行功率分配计算,设备下的各负荷代理调节功率分配原则与主站控制模式下的分配原则一致。
①按可调容量比例分配:
当dp_clcs_sbsti_keydevj>0时,按公式(13)计算各代理分配的调节功率,当dp_clcs_sbsti_keydevj<0时,按公式(14)计算各代理分配的调节功率。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102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103
式中:为agentnumij为子站i负荷代理j下所辖负荷代理数量。
②按响应优先级分配:按照各负荷代理的预设优先级,逐个分配调节功率,直至设备调节功率全部分配完或各负荷代理的调节能力全部用完。根据公式(15)计算各代理分配的调节功率。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104
Figure BDA0002597386900000111
转向步骤9。
步骤9、周期数加1,转向步骤1。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系统,包括:
需求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周期全省电网数据,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获取当前周期主站下各子站辖区的电网数据,计算子站功率调节需求;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步骤计算所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是否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
优化配置模块,用于主站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时,进行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在子站之间进行优化配置;
协调选择模块,用于对子站调节需求和主站调节需求进行协调选择;
负荷调节分配模块,用于判断子站是否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需要调节时,对子站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分配。
实施例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的方法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当前周期全省电网数据,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获取当前周期主站下各子站辖区的电网数据,计算子站功率调节需求;
S2、判断步骤S1计算所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是否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如果主站进行,转向步骤S3;否则转向步骤S1进行下一周期分析计算;
S3、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在子站之间进行优化配置;
S4、对子站调节需求和主站调节需求进行协调选择;
S5、判断子站是否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对子站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分配;否则转向步骤S1进行下一周期分析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当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up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updem_clcs_system时,按公式(1)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ystem:
dp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updem_clcs_system-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up_clcs_system (1)
式中:pgen_clcs_system为全省发电功率;ptie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为全省联络线受电功率总和;rup_clcs_system为全省备用容量;pload_clcs_system为全省负荷功率;rupdem_clcs_system为全省备用容量需求;
当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dw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dwdem_clcs_system时,按公式(2)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ystem:
dp_clcs_system=pload_clcs_system+rdwdem_clcs_system-pgen_clcs_system-ptie_clcs_system-rdw_clcs_system (2)
其余状态下他,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当pngij-ploadij>plimupij时,按公式(6)计算子站i关键设备j下所辖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bsti_keydevj
dp_clcs_sbsti_keydevj=-[(pngij+ploadij)-plimupij] (6)
式中:pngij为子站j关键设备j下所辖新能源发电功率;ploadij为子站j关键设备j下负荷功率;plimupij为子站i关键设备j的传输功率上限值;
当pngij-ploadij<plimdwij时,按公式(7)计算子站i关键设备j下所辖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sbsti_keydevj
dp_clcs_sbsti_keydevj=-[(pngij+ploadij)-plimdwij] (7)
式中:plimdwij为子站i关键设备j的传输功率下限值;
当plimdwij≤pngij-ploadij≤plimuPij时,dp_clcs_sbsti_keydevj=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不为0时,判断主站进行可控负荷调节,转向步骤S3;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为0时,转向步骤S1进行下一周期分析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
按照可调容量比例分配、预设响应优先级分配两种调节量分配方式中一种或两种,进行主站调节量在各子站之间进行分配;
其中,按可调容量比例分配:
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mst>0时,按公式(3)计算各子站分配的调节功率,当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dp_clcs_mst<0时,按公式(4)计算各子站分配的调节功率;
Figure FDA0002597386890000031
Figure FDA0002597386890000032
式中:pcmd_clcs_sbsti为子站i分配的调节功率;ppotup_clcs_sbsti为子站i的功率上调节潜力;sbstnum_clcs_sbst为全省可调子站数量;
其中,按预设响应优先级分配:
按照各子站的预设优先级,逐个分配调节功率,直至主站调节功率全部分配完或各子站代理的调节能力全部用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
当子站无调节需求时,子站资源全部用于响应主站指令;当子站有调节需求时,在满足子站调节需求的基础上,剩余容量参与主站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当存在子站i的关键设备j的调节量不为0时,或主站下发控制指令不为0时,判断子站参与调节,进行负荷代理调节量分配计算;当各子站i的关键设备j的调节量均为0时,且主站下发控制指令也为0时,判断子站不参与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子站进行可控负荷调节时,按照可调容量比例分配、预设响应优先级分配两种中一种或两种调节量分配方式进行分配。
9.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需求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周期全省电网数据,计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获取当前周期主站下各子站辖区的电网数据,计算子站功率调节需求;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步骤计算所得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是否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
优化配置模块,用于主站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时,进行主站可控负荷调节需求在子站之间进行优化配置;
协调选择模块,用于对子站调节需求和主站调节需求进行协调选择;
负荷调节分配模块,用于判断子站是否需要进行可控负荷调节;需要调节时,对子站进行可控负荷调节分配。
10.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的方法步骤。
CN202010713476.5A 2020-07-22 2020-07-22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64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3476.5A CN111864736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3476.5A CN111864736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4736A true CN111864736A (zh) 2020-10-30
CN111864736B CN111864736B (zh) 2022-11-01

Family

ID=7294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3476.5A Active CN111864736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473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6681C (zh) * 2007-11-08 2009-12-30 江苏省电力公司 大电网“集中协调、分层控制”的闭环自适应紧急控制方法
CN105048467A (zh) * 2015-04-09 2015-11-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分层分布式交直流协调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5226649A (zh) * 2015-10-15 2016-01-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母线负荷预测改进的省级电网发电调度优化方法
CN105743094A (zh) * 2016-04-22 2016-07-06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电网需求响应控制系统
CN106408105A (zh) * 2015-07-27 2017-02-15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基于省市县一体化的母线负荷预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786618A (zh) * 2016-12-09 2017-05-31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省地一体化的负荷批量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6681C (zh) * 2007-11-08 2009-12-30 江苏省电力公司 大电网“集中协调、分层控制”的闭环自适应紧急控制方法
CN105048467A (zh) * 2015-04-09 2015-11-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分层分布式交直流协调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5048467B (zh) * 2015-04-09 2019-01-0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分层分布式交直流协调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6408105A (zh) * 2015-07-27 2017-02-15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基于省市县一体化的母线负荷预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226649A (zh) * 2015-10-15 2016-01-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母线负荷预测改进的省级电网发电调度优化方法
CN105743094A (zh) * 2016-04-22 2016-07-06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电网需求响应控制系统
CN106786618A (zh) * 2016-12-09 2017-05-31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省地一体化的负荷批量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志: "基于能源管理的自动需求响应应用研究", 《电力需求侧管理》 *
陆晓 等: ""省地一体化负荷协同闭环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4736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7604B (zh) 多站合一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910671B (zh) 基于智能充电桩的电动汽车v2g控制方法
CN109742779B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8683193B (zh)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552940A (zh) 基于交替方向乘子算法的分布式全局最优能量管理系统
CN108808744A (zh) 有储能参与的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有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183473A (zh) 一种集群电动汽车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优化投标方法
CN113437754A (zh) 一种基于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1900719A (zh) 考虑柔性可控负荷的电网充裕度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66741A (zh) 一种用于区域电网削峰填谷的分布式储能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3258581A (zh)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源荷协调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489009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方式的优化计算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of multiple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s supporting black-start based on dynamic allocation
CN114336694B (zh) 一种混合储能电站能量优化控制方法
CN104332985A (zh) 基于混合控制策略的直流配网运行控制与优化调度方法
CN109768626B (zh) 一种储能电站即插即用的能量流实现方法
KR20130092707A (ko) 분산 발전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864736B (zh) 主子站协调的可控负荷分层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247678A (zh) 一种基于潮流模型的两级配电网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9327035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功率调节方法和系统
CN107482658B (zh) 一种微电网储能经济运行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6131297A (zh) 一种面向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储省地协同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12906964B (zh) 一种考虑聚合效应的分布式储能组合方法
CN114285093A (zh) 一种源网荷储互动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4142509A (zh) 一种微电网储能系统及优化配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