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4356A -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 Google Patents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4356A
CN111864356A CN202010819517.9A CN202010819517A CN111864356A CN 111864356 A CN111864356 A CN 111864356A CN 202010819517 A CN202010819517 A CN 202010819517A CN 111864356 A CN111864356 A CN 111864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source
radiation sourc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95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高迪
邹新
邹明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rry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rry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rry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rry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95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43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4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4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包括一馈源和一天线体,其中所述馈源被设置允许被供电而产生一馈电信号,其中所述天线体包括一辐射源,一参考地以及一等效电感,其中所述辐射源与所述参考地相间隔,其中所述辐射源具有一馈电点,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一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另一极,其中所述等效电感为在所述馈电信号作用下具有电感特性的元器件或线路,如此以缩窄所述天线体在谐振工作频点的频带宽度,从而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Description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探测领域,特别涉及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安防技术对于环境探测,特别是对于人的存在、移动以及微动的动作特征的探测准确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只有获取足够稳定的探测结果,才能够为智能终端设备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其中无线电技术,包括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的微波探测技术作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联的重要枢纽在行为探测和存在探测技术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能够在不侵犯人隐私的情况下,探测出活动物体,比如人的动作特征、移动特征、以及微动特征,甚至是人的心跳和呼吸特征信息,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地,在由ITU-R(ITU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国际通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定义的供开放给诸如工业、科学和医学等机构使用的无需授权许可的ISM频段中,被应用于微波探测的频段主要有2.4Ghz、5.8Ghz、10.525Ghz、24.125Gh等有限的频段资源,并且相应的微波探测器在使用这些频段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发射功率(一般发射功率低于1W)以减小对其他无线电设备的干扰,虽然不同频段的定义和许可能够规范无线电的使用频段而减小不同频段的无线电设备之间相互干扰的概率,但在有限的频段资源许可下,随着相邻频段或相同频段的无线电使用覆盖率的提升,相邻或相同频段的无线电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却日益严重,特别是目前随着5G高速通信的发展,高频率的通信网络的覆盖率及相应的通信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势必导致5.8Ghz频段的相邻频段的拥堵,即目前较为普及的使用5.8Ghz的所述微波探测器将面临愈加复杂的电磁环境而将面对更为严重的电磁辐射干扰。然而,一方面限于对微波探测器的经典电路原理和结构设计的依赖性和认知度,现有的用于提高微波探测器的抗干扰性的技术手段局限于屏蔽干扰信号和信号处理的固有技术思维(例如屏蔽外来无线信号的固有技术思维,和对依经典微波探测器的电路原理和结构设计获取的多普勒中频信号的滤波处理、软件算法处理等信号处理的固有技术思维)而具有一定的瓶颈限制;另一方面,对多普勒中频信号的滤波处理和软件算法处理会同时破坏多普勒中频信号对人体活动的反馈的完整度,也就是说,现有的用于提高微波探测器的抗干扰性的技术手段会破坏多普勒中频信号对人体活动的反馈的完整度而使得目前的微波探测器对人体活动的反馈并不完整、准确,并随着电磁环境的愈加复杂以致于目前的用于提高微波探测器的抗干扰性的技术手段难以适应愈加复杂的电磁环境。
如图1A和图1B所示,现有的微波探测器的一天线体10P的等效电路原理和结构分别被示意,其中所述天线体10P包括一辐射源11P和一参考地12P,其中所述辐射源11P和所述参考地12P被间隔地设置以于所述辐射源11P和所述参考地12P之间形成一辐射缝隙110P,其中所述辐射源11P具有一馈电点111P,其中所述天线体10P适于在所述辐射源11P的所述馈电点111P被电性耦合于相应馈源的正极而被馈电,其中所述参考地12P适于被电性连接于该馈源的地极,如此以在该馈源的高频馈电信号作用下,所述天线体10P等效于图1A所示意的电路结构。如图1A所示,所述天线体10P在该馈源的高频馈电信号作用下等效于相互串联的一等效电感L0和一等效电容C0形成的LC串联谐振电路,具体地,所述等效电感L0于其一端被电性耦合于该馈源的正极,和于另一端经串联的所述等效电容C0被电性连接于该馈源的地极,如此以使得所述天线体10P能够在所述馈点信号的激励下于一探测空间发射一探测波束,和接收所述探测波束在所述探测空间被至少一物体反射形成的一回波而产生一回波信号,以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通过混频检波的方式生成对应于所述激励信号和所述回波信号的频率差异的所述多普勒中频信号,一方面限于对所述天线体10P的结构设计和经典馈电线路的依赖性和认知度,另一方面,虽然所述天线体10P的品质因数(即Q值)的提升能够缩窄所述天线体10P的频带宽度而提高所述天线体10P对谐振工作频率的选择性,从而以降低电磁环境对所述回波信号的干扰的方式提高所述微波探测器的抗干扰性能,但在所述天线体10P的阻抗匹配要求限制下,提高所述天线体10P的品质因数的技术手段缺乏理论指导而匮乏,具体依赖对所述天线体10P的尺寸关系的经验设计,在此经验设计基础上所述天线体10P的品质因数的提高同时降低了所述天线体10P的辐射功率,因此对所述天线体10P的抗干扰性能的优化手段局限于屏蔽干扰信号和对所述多普勒中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固有技术思维而具有一定的瓶颈限制,并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通过降低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在谐振工作频点的阻抗的方式,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在谐振工作频点的频带宽度被缩窄,以在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对谐振工作频率的选择性而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的同时维持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阻抗,对应维持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功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在谐振工作频点的频带宽度被缩窄,以使得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能够有效地防止其接收或产生的电磁波信号被相邻频段的电磁辐射干扰,从而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和适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包括一天线体,其中所述天线体包括至少一辐射源,其中所述辐射源具有一馈电点,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电性连接有一等效电感,具体地,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相应馈源的一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另一极,如此以在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所述馈源馈电时,藉由所述等效电感对所述馈源的闭环连接,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在其谐振工作频点的阻抗能够被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所述馈源于所述馈电点电性连接有所述等效电感的电路结构状态,所述等效电感两端分别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不同极且不受具体极性限制,即在所述等效电感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时,所述等效电感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或在所述等效电感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时,所述等效电感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如此以使得对所述辐射源的馈电线路设计能够脱离经典电路结构设计而具有多样化的电路结构和布局设计,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对不同结构设计和电路布局需求的适应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传统微波探测器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将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进一步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的方式,形成所述馈源于所述馈电点被所述等效电感闭环连接的电路结构状态,因而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能够基于传统微波探测器的结构轻易实施,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耦合于相应馈源的地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如此以使得所述馈源产生的所述馈电信号的激励电流能够于所述馈电点汇集而有利于提高所述馈电信号的完整性,对应增强了所述馈电信号对所述辐射源的控制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耦合于相应馈源的地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的电路结构状态,所述馈源产生的所述馈电信号的激励电流能够于所述馈电点汇集而在相应的发射功率限制下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功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耦合于相应馈源的地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的电路结构状态,所述馈源中所述馈电信号的传输路径允许相对于传统馈电路径避免采用电容耦合而保障所述馈电信号的完整性,在减少所述馈源的元器件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发射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耦合于相应馈源的地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的电路结构状态,当所述馈源以集成电路形态被设计而包括一微波芯片时,基于所述等效电感对所述馈源的闭环连接,所述微波芯片的发射端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如此以允许相对于传统的微波芯片避免在所述微波芯片的发射端设置额外的电感而降低所述馈源的元器件成本,并以窄化所述馈电信号的频宽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天线体进一步包括一参考地,其中在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所述等效电感闭环连接的电路结构状态,所述参考地被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供电的供电源的其中一极且不受具体极性限制,如此以使得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电路设计能够脱离经典电路结构设计而具有多样化的电路结构和布局设计,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对不同结构设计和电路布局需求的适应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耦合于相应馈源的地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的电路结构状态,以及所述参考地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而被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供电的供电源的地极的状态,所述馈源的正极进一步与所述参考地形成相应的分布电容而具有对所述馈源供电的供电源的退耦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馈源的电路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等效电感为在所述馈源的馈电信号作用下具有电感特性的元器件或线路,如电感元件、电阻元件以及微带线路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如此以使得所述等效电感具有多样化的结构和形态设计,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对不同结构设计和电路布局需求的适应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天线体被设置为一平面天线而具有呈平面状态的所述辐射源,其中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辐射源上偏离于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位置,其中以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至其物理中心点的连线方向为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和以所述辐射源上经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的直线为所述辐射源的零电位线,其中以所述辐射源上位于所述零电位线的任一点为一参考电平点,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一极和于至少一所述参考电平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另一极,如此以藉由所述馈源的馈电信号的高频特性于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和所述参考电平点之间形成所述等效电感,从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电路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基于所述辐射源在被馈电状态下的电荷分布形态,所述参考电平点为所述辐射源上的零电位点,如此以在所述馈源于所述馈电点和所述参考电平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不同极的状态,形成对所述天线体的损耗阻抗的降低效果的同时,保障所述天线体的辐射阻抗不被降低,从而在缩窄所述天线体于谐振工作频点的频带宽度而以提高所述天线体对谐振工作频率的选择性的方式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的同时,维持所述天线体的辐射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包括:
一馈源,其中所述馈源被设置允许被供电而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和地极之间产生一馈电信号;和
一天线体,其中所述天线体包括一辐射源,一参考地以及一等效电感,其中所述辐射源与所述参考地相间隔,其中所述辐射源具有一馈电点,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一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另一极,以形成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和地极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其中所述等效电感为在所述馈电信号作用下具有电感特性的元器件或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即所述等效电感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所述等效电感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体被设置为平板天线而具有呈平面状态的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参考地,其中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参考地以平行的状态相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辐射源上偏离于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位置,其中以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至其物理中心点的连线方向为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和以所述辐射源上经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的直线为所述辐射源的零电位线,其中以所述辐射源上位于所述零电位线的任一点为一参考电平点,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和于至少一所述参考电平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如此以藉由所述馈电信号的高频特性于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和所述参考电平点之间形成所述等效电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参考地被设置在所述馈源被供电时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供电的一供电源的正极或地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参考地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而在所述馈源被供电时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供电的所述供电源的正极,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以金属化过孔结构在与所述参考地相隔离并穿透所述参考地的状态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和于所述参考电平点以金属化过孔结构在与所述参考地相连的状态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体被设置为柱状天线而具有呈柱状的所述辐射源和呈平面状态的所述参考地,其中所述辐射源以垂直于所述参考地的状态与所述参考地相隔离,其中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辐射源的靠近所述参考地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体被设置为对偶耦合极子天线而具有对称的形状和位置排布的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参考地,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馈源以分立元器件形态被设置而具有一MOS管,其中所述等效电感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漏极而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馈源以分立元器件形态被设置而具有一三级管,其中所述等效电感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三级管的集电极而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馈源以集成电路形态被设计而被设计而包括一微波芯片,其中所述微波芯片包括一发射端和一接收端,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微波芯片的所述发射端而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经至少一电容被电性耦合于所述微波芯片的所述接收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即所述等效电感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所述等效电感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馈源以分立元器件形态被设置而具有一MOS管,其中所述等效电感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耦合于所述MOS管的源极而与所述馈源的正极电性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馈源以分立元器件形态被设置而具有一三级管,其中所述等效电感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耦合于所述三级管的发射极而与所述馈源的正极电性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体被设置为平板天线而具有呈平面状态的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参考地,其中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参考地以平行的状态相间隔,其中所述参考地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而在所述馈源被供电时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供电的一供电源的地极,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而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辐射源上偏离于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位置,其中以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至其物理中心点的连线方向为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和以所述辐射源上经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的直线为所述辐射源的零电位线,其中以所述辐射源上位于所述零电位线的任一点为一参考电平点,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和于至少一所述参考电平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如此以藉由所述馈电信号的高频特性于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和所述参考电平点之间形成所述等效电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以金属化过孔结构在与所述参考地相隔离并穿透所述参考地的状态与所述馈源的正极电性相连,和于所述参考电平点以金属化过孔结构在与所述参考地相连的状态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微波探测器的一天线体在高频馈电信号作用下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微波探测器的所述天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框图示意图。
图2B为依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等效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A为依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一优化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等效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B为依本发明的上述优化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4A为依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化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等效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B为依本发明的上述优化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等效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A和5B为依本发明的上述优化实施例和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6A为依本发明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6B为依本发明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7A为依本发明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7B为依本发明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8为依本发明的上述优化实施例和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9为依本发明的上述优化实施例和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2A和图2B所示,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框图和等效电路原理分别被示意,其中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包括一天线体10和一馈源20,其中所述天线体10包括一辐射源11和一参考地12以及一等效电感13,其中所述辐射源11具有一馈电点111,其中所述等效电感13于所述馈电点111被电性连接于所述辐射源11,其中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一极和于所述馈电点111经所述等效电感13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另一极,也就是说,所述等效电感13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且所述等效电感13的两端分别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不同极,如此以形成所述等效电感13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两极之间的电路连接状态,其中所述参考地12与所述辐射源11被相互间隔地设置,且所述参考地12被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20供电的供电源的一极,其中所述馈源20被设置允许被供电而于其正极和地极之间产生一馈电信号,则所述天线体10在所述馈源20产生的所述馈电信号作用下等效图2B所示意的电路结构原理而能够发射对应于所述馈电信号频率的一微波波束,和接收所述微波波束被相应物体反射形成的一反射回波而反馈对应于所述反射回波频率的一回波信号。
具体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2B所示意,其中在所述馈源20产生的所述馈电信号作用下,所述天线体10等效于相互串联的一电感L0和一电容C0以及于所述馈电点111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两极之间的所述等效电感13,如此以在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被所述馈源20产生的所述馈电信号馈电时,所述天线体10在其谐振工作频点的阻抗能够被降低,对应缩窄了所述天线体10在其谐振工作频点的频带宽度,从而以提高所述天线体10对谐振工作频率的选择性的方式降低了电磁环境对所述回波信号的干扰,对应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等效电感13为在所述馈源20的所述馈电信号作用下具有电感特性的元器件或线路,如电感元件、电阻元件以及微带线路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即所述等效电感13可被设置为电感元件、电阻元件以及微带线路三个类别中的一类或多类组合,并不限制任一类别的数量,如此以使得所述等效电感13具有多样化的结构和形态设计,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对不同结构设计和电路布局需求的适应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等效电感13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两极之间的状态,所述天线体10在其谐振工作频点的阻抗能够被降低,并且主要对应于所述天线体10的损耗阻抗的降低,也就是说,虽然藉由所述等效电感13于所述馈源20的两极之间的电性连接能够以降低所述天线体10在其谐振工作频点的阻抗的方式提高所述天线体10的品质因数(即Q值),从而缩窄所述天线体10在其谐振工作频点的频带宽度,但对所述天线体10在其谐振工作频点的阻抗的降低是藉由所述等效电感13对所述馈源20的闭环连接实现而主要体现为所述天线体10的损耗阻抗的降低,即在所述等效电感13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两极之间的状态,所述天线体10的辐射阻抗能够被维持,对应所述天线体10的辐射功率能够被维持,因此基于所述等效电感13在所述馈电点111对所述馈源20闭环连接的技术手段,能够以提高所述天线体10的品质因数的方式在提高所述天线体10对谐振工作频率的选择性而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的同时维持所述天线体10的辐射功率。
也就是说,相对于传统以对所述天线体10的所述辐射源11和所述参考地12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经验设计提高所述天线体10的品质因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基于所述等效电感13在所述馈电点111对所述馈源20闭环连接的技术手段能够在提高所述天线体10的品质因数的同时维持所述天线体10的辐射功率。
特别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馈源20于所述馈电点111被所述等效电感13闭环连接的电路结构状态,所述等效电感13的两端分别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不同极且不受具体极性限制,即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时,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或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时,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如此以使得对所述辐射源11的馈电线路设计能够脱离经典电路结构设计而具有多样化的电路结构和布局设计,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对不同结构设计和电路布局需求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参考地12被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20供电的供电源的其中一极且不受具体极性限制,如此以使得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电路设计能够脱离经典电路结构设计而进一步具有多样化的电路结构和布局设计,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对不同结构设计和电路布局需求的适应性。
具体地,所述馈源20为三端口的功能电路单元,其中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和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的状态,所述馈源20的地极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20供电的供电源的地极,而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和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的状态,所述馈源20的正极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供电的供电源的正极,也就是说,在所述馈源20被所述供电源供电的状态下,所述馈源20的正极和地极中的一极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源的相应极,因而所述馈源20在独立状态下为具有三端口的功能电路单元。
因此,当所述等效电感13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和所述参考地12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而被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20供电的供电源的地极时,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对应于在传统微波探测器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将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经所述等效电感13进一步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的方式,形成所述馈源20于所述馈电点111被所述等效电感13闭环连接的电路结构状态,因而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能够基于传统微波探测器的结构轻易实施,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进一步地,由于藉由所述等效电感13在所述馈电点111对所述馈源20闭环连接的技术手段对所述天线体10在其谐振工作频点的阻抗降低主要体现为所述天线体10的损耗阻抗的降低,对应提高了所述天线体10的初始极化对所述馈电信号的强度要求,基于此,本发明进一步对所述馈源20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稳定性。
具体地,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3A和图4A所示,在所述馈源20以分立元器件形态被设计的状态,依所述馈电点111的不同极性连接,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两优化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等效电路原理分别被示意,其中所述馈源20被设计为振荡电路形态而具有一三级电路处理器21,其中对应于图3A,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的状态,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以电容耦合的方式被电性耦合于所述三级电路处理器21的汇流端211而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电性相连,所述汇流端211为所述三级电路处理器21的电流汇集流出的端口,其中当所述三级电路处理器21被设置为一MOS管时,所述汇流端211为所述MOS管的源极,当所述三级电路处理器21被设置为一三级管时,所述汇流端211为所述三级管的发射极,如此以有利于提高对所述天线体10馈电的所述馈电信号的电流强度而保障所述天线体10的初始极化对所述馈电信号的强度要求。
示例地,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3B所示,对应于图3A所示意的上述优化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一种实施结构被示例,其中在本发明的这个示例结构中,所述参考地12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而被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20供电的供电源的地极,如此以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的状态,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与所述参考地12电性相连而被电相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这个示例结构中,所述天线体10被设置为平面天线而具有呈平面状态的所述辐射源11和所述参考地12,其中所述辐射源11和所述参考地12以趋于平行的状态相间隔,其中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和经所述等效电感13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12,如此以在所述参考地12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的状态,形成所述等效电感13被闭环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两极的电路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这个示例结构中,所述馈电点111位于所述辐射源11上偏离于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位置,其中以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至其物理中心点的连线方向为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和以所述辐射源11上经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辐射源11的极化方向的直线为所述辐射源11的零电位线,其中以所述辐射源11上位于所述零电位线的任一点为一参考电平点112,其中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和于至少一所述参考电平点112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如此以藉由所述馈源20的馈电信号的高频特性于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和所述参考电平点112之间形成所述等效电感13,从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电路结构。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这个示例结构中,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对应于在传统微波探测器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将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参考电平点112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12的方式,形成所述馈源20于所述馈电点111被所述等效电感13闭环连接的电路结构状态,因而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能够基于传统微波探测器的结构轻易实施,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所述辐射源11在被馈电状态下的电荷分布形态,所述参考电平点112为所述辐射源11上的零电位点,如此以在所述馈源20于所述馈电点111和所述参考电平点112被所述等效电感13闭环连接的状态,形成对所述天线体10的损耗阻抗的降低效果的同时,进一步保障所述天线体10的辐射阻抗不被降低,从而在缩窄所述天线体10于谐振工作频点的频带宽度而以提高所述天线体10对谐振工作频率的选择性的方式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的同时,维持所述天线体10的辐射功率。
对应于图4A,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的状态,当所述三级电路处理器21被设置为一MOS管时,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漏极而与所述馈源20的地极电性相连,和当所述三级电路处理器21被设置为一三级管时,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三级管的集电极而与所述馈源20的地极电性相连,其中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如此以在所述等效电感13于所述馈电点111对所述馈源20的闭环连接状态有利于所述馈电点的电流汇流而对应提高对所述天线体10馈电的所述馈电信号的电流强度,进而保障所述天线体10的初始极化对所述馈电信号的强度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所述等效电感13于所述馈电点111对所述馈源20闭环连接的方式,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和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的状态,对所述天线体10馈电的所述馈电信号的电流强度相对于图1A所示意的传统馈电线路更有利于所述馈电点111的电流汇流而有利于提高所述馈电信号的完整性,对应增强了所述馈电信号对所述辐射源11的控制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稳定性,并由于对应提高对所述天线体10馈电的所述馈电信号的电流强度而能够保障所述天线体10的初始极化对所述馈电信号的强度要求,和在相应的发射功率限制下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功率。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在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被电性耦合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和于所述馈电点111经所述等效电感13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的电路结构状态,所述馈源20中所述馈电信号的传输路径允许相对于传统馈电路径和图3A所示意的馈电路径避免采用电容耦合而保障所述馈电信号的完整性,从而在减少所述馈源20的元器件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发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所述等效电感13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的方式改进所述天线体10,以在所述天线体10于所述等效电感13的两端分别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不同极时,藉由所述等效电感13对所述馈源20的闭环连接,降低所述天线体10在其谐振工作频点的阻抗,并主要体现为以降低所述天线体10的损耗阻抗的方式降低所述天线体10在其谐振工作频点的阻抗,从而在缩窄所述天线体10于谐振工作频点的频带宽度而以提高所述天线体10对谐振工作频率的选择性的方式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的同时,维持所述天线体10的辐射功率,其中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所述等效电感13的两端分别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不同极并不受具体极性限制,且所述馈源20不受具体类型限制。
示例地,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4B,对应于图4A所示意的上述优化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被示意,其中对应于图4A中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和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的状态,在本发明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馈源20以集成电路形态被设计而包括一微波芯片21,其中所述等效电感13的两端分别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不同极并不受具体极性限制,具体在本发明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和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如此以有利于所述馈电点111的电流汇流而对应提高对所述天线体10馈电的所述馈电信号的电流强度,进而保障所述天线体10的初始极化对所述馈电信号的强度要求,和在相应的发射功率限制下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功率。
具体地,所述微波芯片21具有一发射端211和一接收端212,其中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的状态,所述微波芯片21于所述发射端211被电性连接于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而以所述馈电信号对所述辐射源11馈电,所述微波芯片21于所述接收端212经至少一电容被电性耦合于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而接收所述回波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所述等效电感13对所述馈源20的闭环连接,所述微波芯片21的所述发射端211经所述等效电感13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如此以允许相对于传统的微波芯片避免在所述微波芯片21的所述发射端211设置额外的电感而降低所述馈源20的元器件成本,并以窄化所述馈电信号的频宽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特别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在所述参考地12被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20供电的供电源的地极的状态,所述馈源20的正极进一步与所述参考地12形成相应的分布电容而具有对所述馈源20供电的供电源的退耦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馈源20的电路稳定性。
进一步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5A和图5B,对应于图4A和图4B中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和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的状态,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一种实施结构被示例,其中在本发明的这个示例结构中,所述天线体10被设置为一平面天线而具有呈平面状态的所述辐射源11和所述参考地12,其中所述辐射源11与所述参考地12以趋于平行的状态相间隔,其中所述馈电点111位于所述辐射源11上偏离于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位置,其中以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至其物理中心点的连线方向为所述辐射源11的极化方向,和以所述辐射源11上经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辐射源11的极化方向的直线为所述辐射源11的零电位线,其中以所述辐射源11上位于所述零电位线的任一点为一参考电平点112,其中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和于至少一所述参考电平点112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如此以藉由所述馈源20的馈电信号的高频特性于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和所述参考电平点112之间形成所述等效电感13,从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电路结构。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这个示例结构中,所述参考地12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而在所述馈源20被供电时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20供电的所述供电源的正极,详细地,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参考电平点112以与所述参考地12相连的状态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和于所述馈电点111以与所述参考地12相隔离并穿透所述参考地12的状态与所述馈源20的地极电性相连,具体以金属化过孔的结构和工艺于所述馈电点111形成与所述参考地12相隔离并穿透所述参考地12的状态,和于所述参考电平点112形成与所述参考地12相连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例结构中,所述参考地12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制。
进一步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6A和图6B,基于图5A和图5B所示意的所述天线体10的实施结构,对应于图4B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两实施结构进一步被示例,同样地,在本发明的这两个示例结构中,所述天线体10被设置为一平面天线而具有呈平面状态的所述辐射源11和所述参考地12,其中所述辐射源11与所述参考地12以趋于平行的状态相间隔,其中所述馈电点111位于所述辐射源11上偏离于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位置,其中以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至其物理中心点的连线方向为所述辐射源11的极化方向,和以所述辐射源11上经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辐射源11的极化方向的直线为所述辐射源11的零电位线,其中以所述辐射源11上位于所述零电位线的任一点为一参考电平点112,其中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和于至少一所述参考电平点112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如此以藉由所述馈源20的馈电信号的高频特性于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和所述参考电平点112之间形成所述等效电感13,从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电路结构。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这两个示例结构中,所述馈源20以集成电路形态被设计而包括一微波芯片21,其中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和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其中所述微波芯片21具有一发射端211和一接收端212,其中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的状态,所述微波芯片21于所述发射端211被电性连接于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而以所述馈电信号对所述辐射源11馈电,所述微波芯片21于所述接收端212经一电容被电性耦合于所述辐射源11的所述馈电点111而接收所述回波信号。
特别地,相对于图6A所示意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在图6B所示意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中,所述天线体10的所述辐射源11在所述零电位线方向被内凹设置,具体地,所述辐射源11的位于所述零电位线方向的边缘以朝向所述辐射源11的物理中心点的方向被内凹设置,如此以在维持所述辐射源11的周长的同时能够减小所述辐射源11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在维持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功率的同时,减小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尺寸,并以增强所述辐射源11的自身耦合的方式提高所述天线体10的杂散近场辐射的平衡性,进而抑制所述天线体10的副波瓣的产生而进一步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特别地,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7A和图7B,对应于图6A和图6B所示意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实施结构,基于所述馈源20的变形,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另外两实施结构进一步被示例,其中区别于图6A和图6B所示意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实施结构,在本发明的这两个示例结构中,所述辐射源11于至少一所述参考电平点112经额外的电感或电阻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如此以形成所述微波芯片21的所述发射端211经所述等效电感13和与所述等效电感13串联的该额外的电感或电阻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的状态,从而以窄化所述馈电信号的频宽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所述等效电感13对所述馈源20的闭环连接,所述微波芯片21的所述发射端211经所述等效电感13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如此以基于所述等效电感13的相应参数设计,同样能够以窄化所述馈电信号的频宽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这两个示例结构中,被串联于所述等效电感13和所述馈源20的正极之间的该电感或电阻同样在所述馈电信号作用下具有电感特性而等效于电感,因而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相应参数设计下,对应于图6A和图6B所示意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实施结构,被串联于所述等效电感13和所述馈源20的正极之间的该电感或电阻可不被设置而降低所述馈源20的元器件成本。
进一步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8和图9,对应于图4A和图4B中所述等效电感13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111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和所述等效电感13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的状态,依所述天线体10的不同类型,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的另外两实施结构被示例,其中对应于图8,在本发明的这个示例结构中,所述天线体10被设置为柱状天线而具有呈柱状的所述辐射源11和呈平面状态的所述参考地12,其中所述辐射源11以垂直于所述参考地12的状态与所述参考地12相隔离,其中所述馈电点111位于所述辐射源11的靠近所述参考地12的一端。
对应于图9,在本发明的这个示例结构中,所述天线体10被设置为对偶耦合极子天线而具有对称的形状和位置排布的所述辐射源11和所述参考地12,其中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经所述等效电感13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12,如此以在所述等效电感13的两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不同极时,形成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一极和经所述等效电感13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另一极的状态,具体地,在本发明的这个示例结构中,所述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地极和经所述等效电感13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并藉由所述辐射源11于所述馈电点111经所述等效电感13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12的状态形成所述参考地12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20的正极的状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无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5)

1.一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馈源,其中所述馈源被设置允许被供电而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和地极之间产生一馈电信号;和
一天线体,其中所述天线体包括一辐射源,一参考地以及一等效电感,其中所述辐射源与所述参考地相间隔,其中所述辐射源具有一馈电点,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一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另一极,以形成所述等效电感闭环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和地极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其中所述等效电感为在所述馈电信号作用下具有电感特性的元器件或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即所述等效电感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所述等效电感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天线体被设置为平板天线而具有呈平面状态的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参考地,其中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参考地以平行的状态相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辐射源上偏离于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位置,其中以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至其物理中心点的连线方向为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和以所述辐射源上经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的直线为所述辐射源的零电位线,其中以所述辐射源上位于所述零电位线的任一点为一参考电平点,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和于至少一所述参考电平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如此以藉由所述馈电信号的高频特性于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和所述参考电平点之间形成所述等效电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辐射源的位于所述零电位线方向的边缘以朝向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方向被内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参考地被设置在所述馈源被供电时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供电的一供电源的正极或地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参考地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而在所述馈源被供电时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供电的所述供电源的正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以金属化过孔结构在与所述参考地相隔离并穿透所述参考地的状态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和于所述参考电平点以金属化过孔结构在与所述参考地相连的状态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天线体被设置为柱状天线而具有呈柱状的所述辐射源和呈平面状态的所述参考地,其中所述辐射源以垂直于所述参考地的状态与所述参考地相隔离,其中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辐射源的靠近所述参考地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天线体被设置为对偶耦合极子天线而具有对称的形状和位置排布的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参考地,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馈源以分立元器件形态被设置而具有一MOS管,其中所述等效电感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漏极而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馈源以分立元器件形态被设置而具有一三级管,其中所述等效电感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三级管的集电极而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馈源以集成电路形态被设计而包括一微波芯片,其中所述微波芯片包括一发射端和一接收端,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微波芯片的所述发射端而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经至少一电容被电性耦合于所述微波芯片的所述接收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微波芯片的所述发射端经所述等效电感和与所述等效电感串联的一电感或电阻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和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即所述等效电感的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所述等效电感的另一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馈源以分立元器件形态被设置而具有一MOS管,其中所述等效电感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耦合于所述MOS管的源极而与所述馈源的正极电性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馈源以分立元器件形态被设置而具有一三级管,其中所述等效电感的电性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一端被电性耦合于所述三级管的发射极而与所述馈源的正极电性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馈源以集成电路形态被设计。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天线体被设置为平板天线而具有呈平面状态的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参考地,其中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参考地以平行的状态相间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辐射源上偏离于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位置,其中以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至其物理中心点的连线方向为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和以所述辐射源上经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的直线为所述辐射源的零电位线,其中所述辐射源的位于所述零电位线方向的边缘以朝向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方向被内凹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抗干扰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参考地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而在所述馈源被供电时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供电的一供电源的地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抗干扰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经所述等效电感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而与所述馈源的地极电性相连。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辐射源上偏离于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的位置,其中以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至其物理中心点的连线方向为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和以所述辐射源上经所述辐射源的物理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的直线为所述辐射源的零电位线,其中以所述辐射源上位于所述零电位线的任一点为一参考电平点,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正极和于至少一所述参考电平点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如此以藉由所述馈电信号的高频特性于所述辐射源的所述馈电点和所述参考电平点之间形成所述等效电感。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辐射源于所述馈电点以金属化过孔结构在与所述参考地相隔离并穿透所述参考地的状态与所述馈源的正极电性相连,和于所述参考电平点以金属化过孔结构在与所述参考地相连的状态被电性连接于所述馈源的地极。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参考地被被设置在所述馈源被供电时电性连接于对所述馈源供电的一供电源的正极。
CN202010819517.9A 2020-08-14 2020-08-14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Pending CN1118643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517.9A CN111864356A (zh) 2020-08-14 2020-08-14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517.9A CN111864356A (zh) 2020-08-14 2020-08-14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4356A true CN111864356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70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9517.9A Pending CN111864356A (zh) 2020-08-14 2020-08-14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43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1352B (zh) 天线及其制造方法和抗干扰方法
CN109314315B (zh) 具有抗干扰设置的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13520320U (zh) 反相双馈电式微波探测模块
CN212517505U (zh)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CN212517506U (zh)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CN212749243U (zh) 微波探测模块
CN212751127U (zh)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CN212517507U (zh)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CN212751128U (zh)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CN212848797U (zh)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CN111864356A (zh)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CN109546336B (zh) 微波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其应用
CN111799555A (zh) 谐波抑制天线和带有谐波抑制天线的微波探测装置
CN212848829U (zh) 谐波抑制天线
CN215813331U (zh) 多普勒微波探测模块
CN213124729U (zh) 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
CN218647146U (zh) 一种收发合一的微波探测芯片及微波探测模组
CN212848834U (zh) 收发同元反相式微波探测模块
CN218334299U (zh)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
CN212751146U (zh) 收发同元反相式微波探测模块
CN212848832U (zh) 收发同元反相式微波探测模块
CN213124733U (zh) 收发同元反相式微波探测模块
CN212848833U (zh) 收发同元反相式微波探测模块
CN113608208A (zh) 抗干扰的微型化微带混频器和多普勒微波探测模块
CN212751147U (zh) 收发同元反相式微波探测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6 room 101-1101, building 17, diandaguyuan Industrial Park, mashantou community, Matian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MERRY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 / F and 3 / F, building 3, 380 Xiangshan Avenue, Luotian community, Yanlu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27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MERRYTEK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