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9052B - 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9052B
CN111859052B CN202010698442.3A CN202010698442A CN111859052B CN 111859052 B CN111859052 B CN 111859052B CN 202010698442 A CN202010698442 A CN 202010698442A CN 111859052 B CN111859052 B CN 111859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result
displayed
judging
association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84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9052A (zh
Inventor
王刚武
何玉生
吴军
刘茂国
杨江川
李光灿
许涛
王树春
冯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n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84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90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9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9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9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9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7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909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geographical or spatial information, e.g. lo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基于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生成核查区域,并对核查区域进行关联度分级,获得核查区域分级结果;基于所述核查区域分级结果,提取相应的实地调查成果,获得待展示成果;判断各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和所述关联程度生成相对应的分级展示数据。本发明将实地调查的实地调查成果与核查区域进行分级关联匹配,基于所得关联程度对待展示成果进行分级展示,从而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快速了解各待展示成果与目标位置范围的关联程度,便于提高后续核查工作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在自然资源的实地调查中,成果数据会以数据成果包的形式,按县级行政区域分别汇总,生成相应的举证成果数据包;由各行政区域的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目标空间位置范围,从举证成果数据包中提取所有属于该范围的实地调查成果,并将所得实地调查成果展示给工作人员;
由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属于该范围的实地调查成果可能不包含或仅包含少量目标空间位置的信息,需要工作人员一一查看并筛选出所需要的实地调查成果,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及系统,能够基于关联程度对核查区域内的调查成果分级展示,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基于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生成核查区域,并对核查区域进行关联度分级,获得核查区域分级结果;
基于所述核查区域分级结果,提取相应的实地调查成果,获得待展示成果;
判断各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和所述关联程度生成相对应的分级展示数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缓冲数据包括外缓冲距离值和内缓冲距离值;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外缓冲距离值生成核查区域,并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内缓冲距离值将所述核查区域从外向内依次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三区域时,判定其关联程度为高度;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一区域时,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的方向角生成一射线,基于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相交情况判断所述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时,将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一交点数;
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高度,否则为低度。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一区域时,将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一交点数,并将所述射线与第一区域范围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二交点数
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和所述第二交点数均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高度;
当仅所述第二交点数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中度;
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和所述第二交点数均等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低度。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实地调查成果的获取方式为:
收集并汇总举证成果数据包;
对各举证成果数据包进行数据抽取,获得相应的实地调查成果并储存;
所述实地调查成果包括图斑基本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影像、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时空位置、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方向角。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系统,包括:
配置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基于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生成核查区域,并对核查区域进行关联度分级,获得核查区域分级结果;
成果提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核查区域分级结果,提取相应的实地调查成果,获得待展示成果;
关联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各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和所述关联程度生成相对应的分级展示数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缓冲数据包括外缓冲距离值和内缓冲距离值;
所述配置数据获取模块包括获取单元和分级单元,所述分级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外缓冲距离值生成核查区域,并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内缓冲距离值将所述核查区域从外向内依次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若干客户端;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客户端用于采集输入的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并展示服务器生成的分级展示数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现今展示实地调查成果的方式通常为,提取工作人员输入的目标区域的空间位置相匹配的实地调查成果作为待展示成果展示,但所提取的待展示成果存在不包含目标区域相关信息的情况,故需要用户人工查看并剔除此类待展示成果;本发明将实地调查的实地调查成果与核查区域进行分级关联匹配,基于所得关联程度对待展示成果进行分级展示,从而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快速了解各待展示成果与目标位置范围的关联程度,便于提高后续核查工作的工作效率。
2、由于现今各行政区域的举证成果数据包相互独立,导致目标位置区域位于行政区域边界时,工作人员只能利用当前行政区域举证成果数据包中待展示成果进行分析计算,无法获得相邻行政区域举证成果数据包中的待展示成果。本发明通过收集并汇总各举证成果数据包,提取各举证成果数据包中的实地调查成果进行统一储存,实现对实地调查成果的互联互通和综合分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是第三区域K3、第二区域K2和第一区域K1分布示意图;
图3是第二区域K2内待展示成果关联程度判断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区域K1内待展示成果关联程度判断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基于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生成核查区域,并对核查区域进行关联度分级,获得核查区域分级结果;
S200、基于所述核查区域分级结果,提取相应的实地调查成果,获得待展示成果;
S300、判断各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S400、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和所述关联程度生成相对应的分级展示数据。
现今展示实地调查成果的方式通常为,提取工作人员输入的目标区域的空间位置相匹配的实地调查成果作为待展示成果展示,但所提取的待展示成果存在不包含目标区域相关信息的情况,故需要用户人工查看并剔除此类待展示成果;本实施例中将实地调查的实地调查成果与核查区域进行分级关联匹配,基于所得关联程度对待展示成果进行分级展示,从而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快速了解各待展示成果与目标位置范围的关联程度,便于后续核查工作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实际还存在空间位置与目标区域不匹配,但其包含目标区域相关信息的实地调查成果,现有技术中此类实地调查成果因空间位置不匹配不予展示,导致用户损失此类实地调查成果所包含的数据信息;本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以生成满足其需要的核查区域,以获取目标区域外包含目标区域相关信息的实地调查成果。
进一步地:
步骤S100中所述缓冲数据包括外缓冲距离值和内缓冲距离值;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外缓冲距离值生成核查区域,并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内缓冲距离值将所述核查区域从外向内依次分为第一区域K1、第二区域K2和第三区域K3。参照图2,对核查区域进行关联度分级,获得核查区域分级结果的具体步骤为:
按照外缓冲距离值(图2中L1),基于目标区域(图2中K2+K3)建立第一缓冲区(图2中K1+K2+K3),目标区域位于第一缓冲区中,将第一缓冲区作为核查区域。
按照内缓冲距离值(即,图2中L2),基于目标区域建立第二缓冲区(图2中K3);
将第二缓冲区作为第三区域K3,将第二缓冲区与目标区域的非重叠区域作为第二区域K2,将第一缓冲区与目标区域的非重叠区域作为第一区域K1。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的建立,对核查区域进行区域分级,以便于后续针对不同级别的区域范围(即、K1、K2、K3),依据空间信息计算结果对各区域范围内的待展示成果进行分级。
由上可知,外缓冲距离值用于确定核查区域,内缓冲距离值用于确定第三区域K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外缓冲距离值和内缓冲距离值,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
注:在地理信息应用中,在目标区域周围某一指定距离(即,外缓冲距离值或内缓冲距离值)内创建缓冲区,此为现有技术,故不再本实施例中进行详细介绍。
进一步地,步骤S200中实地调查成果的获取方式为:
收集并汇总举证成果数据包;
所述举证成果数据包中含有举证成果数据包的属性信息和成果数据,储存所述举证成果数据包及其属性信息。
对各举证成果数据包进行数据抽取,获得相应的实地调查成果并储存。
所述实地调查成果包括图斑基本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影像、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时空位置、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方向角。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从成果数据中抽取各图斑对应的图斑基本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影像、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时空位置和/或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方向角作为相应实地调查成果,本实施例不对其做具体限定。
由于现今各行政区域的举证成果数据包相互独立,导致目标位置区域位于行政区域边界时,工作人员只能利用当前行政区域举证成果数据包中待展示成果进行分析计算,无法获得相邻行政区域举证成果数据包中的待展示成果。
本实施例中,收集并汇总各举证成果数据包,提取各举证成果数据包中的实地调查成果进行统一储存,实现对实地调查成果的互联互通和综合分析。
进一步地,步骤S200中提取与所述核查区域的空间位置相匹配的实地调查成果,获得若干个待展示成果的具体步骤为:
S210、提取各实地调查成果的时空位置,即,上述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时空位置
S220、将各时空位置与第三区域K3、第二区域K2和/或第一区域K1的空间位置进行联合空间位置计算,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属于第三区域K3、第二区域K2或第一区域K1的实地调查成果,提取所述实地调查成果作为待展示成果。
工作人员预先通过选择图斑确定目标区域,也可通过绘制空间位置范围确定目标区域,即,工作人员确定目标区域的空间位置;
在已知目标区域的空间位置的情况下,即可根据缓冲数据确定第三区域K3、第二区域K2和第一区域K1的空间位置;
将实地调查成果的时空位置分别与各区域范围的空间位置进行联合空间计算,当基于计算结果确定所述实地调查成果属于某一区域范围时,将该实地调查成果作为待展示成果。
注,上述其中联合空间计算为本领域现有技术,不在本实施例中进行详细告知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轻易再现。
进一步地,步骤S300中判断各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的具体方式为: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三区域K3时,即,待展示成果位于第三区域K3内,故直接判定其关联程度为高度;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二区域K2或所述第一区域K1时,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的方向角生成一射线,基于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K3和/或第二区域K2的相交情况判断所述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上述方向角即为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方向角,其为拍摄方位角。
本实施例中根据基于方向角,依据预先指定距离值生成相应射线,并通过空间拓扑计算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K3和/或第二区域K2的相交数,从而获得相应的相交情况,根据相交情况判断对应图斑实地调查影像是否包含目标区域,以确定待展示成果与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指定距离值,故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
已知方向角和指定距离值的情况下生成射线为现有技术,基于区域范围的空间位置和所得射线进行空间拓扑计算,以确定相交数亦为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二区域K2时,具体判断步骤为:
S311、将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K3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一交点数;
S312、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高度,否则为低度。
由于上述方向角为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方位角,如图3所示,图3中两个射线的起点均位于第二区域K2中:
当射线与第三区域K3存在交点时,即可推定该待展示成果中包含第三区域K3的相关信息的概率较大,故判定该待展示成果的关联程度为高度;
当射线与第三区域K3不存在交点时,即可推定该待展示成果中包含第三区域K3的影像信息的概率较低,故判定该待展示成果的关联程度为低度。
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一区域K1时,具体判断步骤为:
S321、将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K3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一交点数,并将所述射线与第一区域范围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二交点数
S322、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和所述第二交点数均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高度;
S323、当仅所述第二交点数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中度;
注,不存在仅第一交点数大于0的情况。
S324、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和所述第二交点数均等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低度。
如图4所示,图4中三个射线的起点均位于第一区域K1中;
当射线与第三区域K3和第二区域K2均存在交点时,即可推定该待展示成果中包含第三区域K3相关信息的概率较大,故判定该待展示成果的关联程度为高度;
当射线与仅与第二区域K2存在交点时,由于对应待展示成果与第三区域K3距离较远,故实地调查进行图斑采集时能够采集到第三区域K3的相关信息,故判定该待展示成果的关联程度为中度;
当射线与第三区域K3和第二区域K2均不存在交点时,即可推定该待展示成果中图斑实地调查影像包含第三区域K3相关信息的概率较低,故判定该待展示成果的关联程度为低度。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0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和所述关联程度生成相对应的分级展示数据的方法为:
从举证成果数据包进行实地调查成果抽取时,抽取图斑的图斑基本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时空位置和/或方向角;
当获取各待展示成果的关联程度后,通过与待展示成果相绑定的举证成果数据包的属性信息,链接举证成果数据包,便于获取以二进制的数据格式存储的图片和视频的图斑实地调查影像数据;
基于待展示成果及其关联程度和所在举证成果数据包的属性信息生成分级展示数据,并将分级展示数据发送至对应显示设备,由显示设备将展示核查区域内各实地调查成果的相关信息分级展示给工作人员。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分级展示的规则,能够使工作人员快速区分各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即可,如通过不同颜色或分级标识指示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本实施例中,用三种不同的箭头符号指示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该箭头的指向为对应待展示成果的方向角;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需展示的信息,例如展示各待展示成果相对应的图斑基本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影像、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时空位置、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方向角,在实际使用时,根据设定从分级展示数据和/或通过举证成果数据包的属性信息,从举证成果数据包中获取对应待展示成果的相关信息实现展示。
实施例2、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
配置数据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基于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生成核查区域,并对核查区域进行关联度分级,获得核查区域分级结果;
成果提取模块200,用于基于所述核查区域分级结果,提取相应的实地调查成果,获得待展示成果;
关联判断模块300,用于判断各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数据生成模块400,用于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和所述关联程度生成相对应的分级展示数据。
进一步地:
所述配置数据获取模块100包括获取单元和分级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所述缓冲数据包括外缓冲距离值和内缓冲距离值;
所述分级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外缓冲距离值生成核查区域,并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内缓冲距离值将所述核查区域从外向内依次分为第一区域K1、第二区域K2和第三区域K3。
进一步地,所述关联判断模块300包括第一判定单元和第二判定单元;
所述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三区域K3时,判定其关联程度为高度;
所述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二区域K2或所述第一区域K1时,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的方向角生成一射线,基于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K3和/或第二区域K2的相交情况判断所述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包括第一判定子单元和第一判定子单元;
所述第一判定子单元被配置为: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二区域K2时,将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K3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一交点数;
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高度,否则为低度。
所述第二判定子单元被配置为: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一区域K1时,将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K3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一交点数,并将所述射线与第一区域范围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二交点数
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和所述第二交点数均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高度;
当仅所述第二交点数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中度;
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和所述第二交点数均等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低度。
实施例3、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若干客户端,服务器分别与各客户端信号相连;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客户端用于采集输入的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并展示服务器生成的分级展示数据。
实施例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步骤。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
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基于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生成核查区域,并对核查区域进行关联度分级,获得核查区域分级结果,所述缓冲数据包括外缓冲距离值和内缓冲距离值;
基于所述核查区域分级结果,提取相应的实地调查成果,获得待展示成果;
判断各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和所述关联程度生成相对应的分级展示数据;
其中,基于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生成核查区域,并对核查区域进行关联度分级,获得核查区域分级结果的具体步骤为: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外缓冲距离值生成核查区域,并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内缓冲距离值将所述核查区域从外向内依次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其中,判断各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的具体步骤为: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三区域时,判定其关联程度为高度;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一区域时,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的方向角生成一射线,基于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相交情况判断所述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时,将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一交点数;
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高度,否则为低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一区域时,将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一交点数,并将所述射线与第一区域范围进行空间拓扑计算,获得第二交点数;
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和所述第二交点数均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高度;
当仅所述第二交点数大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中度;
当所述第一交点数和所述第二交点数均等于0时,判定所述待展示成果对应的关联程度为低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地调查成果的获取方式为:
收集并汇总举证成果数据包;
对各举证成果数据包进行数据抽取,获得相应的实地调查成果并储存;
所述实地调查成果包括图斑基本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属性、图斑实地调查影像、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时空位置、图斑实地调查影像采集的方向角。
5.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基于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生成核查区域,并对核查区域进行关联度分级,获得核查区域分级结果,所述缓冲数据包括外缓冲距离值和内缓冲距离值;
成果提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核查区域分级结果,提取相应的实地调查成果,获得待展示成果;
关联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各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和所述关联程度生成相对应的分级展示数据;
所述配置数据获取模块包括获取单元和分级单元,所述分级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外缓冲距离值生成核查区域,并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内缓冲距离值将所述核查区域从外向内依次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所述关联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定单元和第二判定单元;
所述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三区域时,判定其关联程度为高度;
所述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当待展示成果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一区域时,基于所述待展示成果的方向角生成一射线,基于所述射线与第三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相交情况判断所述待展示成果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关联程度。
6.一种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若干客户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客户端用于采集输入的目标区域和缓冲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并展示服务器生成的分级展示数据。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698442.3A 2020-07-20 2020-07-20 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859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8442.3A CN111859052B (zh) 2020-07-20 2020-07-20 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8442.3A CN111859052B (zh) 2020-07-20 2020-07-20 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9052A CN111859052A (zh) 2020-10-30
CN111859052B true CN111859052B (zh) 2023-10-17

Family

ID=73001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8442.3A Active CN111859052B (zh) 2020-07-20 2020-07-20 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905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5705A (zh) * 2013-12-23 2015-06-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覆盖和基础数据的核查方法及装置
CN110597940A (zh) * 2019-08-29 2019-12-20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信的自然资源外业核查方法及系统、服务器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15911A (ja) * 2013-04-26 2014-11-17 株式会社東芝 注目領域推定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5705A (zh) * 2013-12-23 2015-06-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覆盖和基础数据的核查方法及装置
CN110597940A (zh) * 2019-08-29 2019-12-20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信的自然资源外业核查方法及系统、服务器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9052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7917B (zh) 用于检测关键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59946A (zh) 基于相关3d点云数据来扩充图像数据的技术
WO2016190783A1 (ru) Способ визуализации объекта
US20210133495A1 (en) Model providing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325429A (zh) 一种关联特征数据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044149A (zh) 电压互感器的温度异常点检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207266A1 (en) Methods, devices, electronic apparatuses and storage media of image processing
CN113160231A (zh) 一种样本生成方法、样本生成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32771A (zh) 气象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气象数据处理装置的系统及记录气象数据处理程序的介质
KR102388777B1 (ko) 360도 vr 카메라를 이용한 연도변 조사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11859052B (zh) 实地调查成果的分级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16681959B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锋线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881996A (zh) 目标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75746A (zh) 兴趣点位置挖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04915A (zh) 一种同行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942056A (zh) 服饰关键点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843891A (zh) 图形轮廓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及程序产品
JP7104252B2 (ja) 学習データセット生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0457705B (zh) 一种兴趣点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32599A (zh)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CN111666786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20002626A (ko) 픽쳐 기반의 다차원 정보 통합 방법 및 관련 기기
CN112950245A (zh) 用于分析服饰潮流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860344A (zh) 确定图像中目标对象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30095B (zh) 用于选择增强现实标记的评级和建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Gangwu

Inventor after: He Yusheng

Inventor after: Wu Jun

Inventor after: Liu Maoguo

Inventor after: Yang Jiangchuan

Inventor after: Li Guangcan

Inventor after: Xu Tao

Inventor after: Wang Shuchun

Inventor after: Feng Chen

Inventor before: He Yusheng

Inventor before: Yang Jiangchuan

Inventor before: Wu Jun

Inventor before: Wang Shuchun

Inventor before: Feng Che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