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8170B -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8170B
CN111858170B CN202010664266.1A CN202010664266A CN111858170B CN 111858170 B CN111858170 B CN 111858170B CN 202010664266 A CN202010664266 A CN 202010664266A CN 111858170 B CN111858170 B CN 111858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te
station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remote copy
clus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42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8170A (zh
Inventor
李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42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8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8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81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7362 priority patent/WO202200741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8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8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6Hardware arrangements for backup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同一归属地区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利用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两地三中心包括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建立每两个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利用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以便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本方法中,在两地三中心的任意站点均可实现配置管理,为配置管理带来了便利,可以摆脱对多设备管理器的依赖,可以减少设备投入,可以避免因多设备管理器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Description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往往会采取多站点数据灾容。例如,两地三中心(3DC,Threedata center in two sites),两地即数据存储系统分布于两个地点,其中一个地点部署生产卷对应站点和第一容灾卷对应站点,另外一个地点部署第二容灾卷对应的站点。
目前,环形3DC都是通过多设备管理器(即额外的界面系统)进行配置管理的,当多设备管理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会引起环形3DC策略不能正常执行,此时环形3DC所在的三个站点存储设备均无法正常运行,这就会造成原有环形3DC策略中断,不能正常的进行数据保护。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摆脱3DC配置管理对多设备管理器的依赖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3DC中任意站点上实现配置管理,以摆脱3DC配置管理对多设备管理器的依赖,对数据进行更有效的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同一归属地区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
利用所述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所述两地三中心包括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
建立每两个所述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
利用所述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以便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对所述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
优选地,利用所述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包括:
若所述远程复制关系为双活远程复制,则确定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二站点同属一个集群,所述第三站点为另一个集群。
优选地,利用所述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包括:
若所述远程复制关系为同步远程复制,则确定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分别对应一个集群。
优选地,所述建立每两个所述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包括:
利用IP链路,建立两个所述集群之间的所述伙伴关系。
优选地,所述建立每两个所述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包括:
利用光纤通道,建立同一归属地区所述集群之间的所述伙伴关系;
利用IP链路,建立不同归属地区所述集群之间的所述伙伴关系。
一种配置管理系统,包括:
同一归属地区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以及位于另一个地区的第三站点;
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对应集群之间具有伙伴关系;
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利用所述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以便对所述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
优选地,包括:
若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为双活远程复制,则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二站点同属于一个集群,所述伙伴关系为通过IP链路而建立的通信关系。
优选地,包括:
若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为同步远程复制,则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分属于不同集群;
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二站点对应的所述伙伴关系为通过光纤通道而建立的通信关系;
所述第三站点与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分别对应的所述伙伴关系为通过IP链路而建立的通信关系。
优选地,包括:
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的存储软件界面均具有两地三中心的配置管理页面。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配置管理方法的步骤。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获取同一归属地区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利用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两地三中心包括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建立每两个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利用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以便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
在本方法中,首先确定出两地三中心各个站点对应的集群,然后在集群间建立出伙伴关系,然后通过伙伴关系可以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即,两地三中心中任意站点都可以得到进行配置管理所需的卷信息和远程复制信息,以及进行配置管理时的指令传输。也就是说,在本方法中两地三中心中的任意站点均可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相较于,基于多设备管理器方式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而言,本方法中无需引入额外的管理设备,在两地三中心的任意站点均可实现配置管理,因此,可以摆脱对多设备管理器的依赖,可以减少设备投入,也可避免出现因多设备管理器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而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保护。另外,由于两地三中心的任意站点均可实现配置管理,还为配置管理带来了便利。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与上述配置管理方法相对应的配置管理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串联的环形3DC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并联的环形3DC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配置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的描述用语仅为了便于区别存在两个站点或集群,而并非指存在先后,主从等关系。需要强调是,均冠以第一或第二的事物,也并未隐含表示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密切关系。例如,在本文中,第二站点与第一灾容卷对应,第三站点与第二灾容卷对应,而并非第一站点对应第一灾容卷。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同一归属地区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
对于两地三中心,即3DC,其中两个站点会部署在同一个地区,而另外一个站点会部署在另外一个地区。一般地,对于同一归属地区的两个站点,其中一个站点与生产卷对应,另外一个站点与第一容灾卷对应;而另外一个地区的站点与第二容灾卷对应。
其中,第一站点可以对应生产卷,也可以对应第一容灾卷;第二站点可以对应生产卷,也可以对应第一容灾卷;第三站点对应第二容灾卷。下面以第一站点对应生产卷,第二站点对应第一容灾卷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为同步远程复制或双活远程复制。其中,双活即指一个站点挂了,业务可以继续在另一个站点承载,业务连续性丝毫不受影响。同步远程复制,主站点挂了,远端站点无法立即承载业务,需要一定时间修改LUN映射及其他业务配置调整才能继续拉起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读取可读存储介质的方式确定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也可通过获取用户输入设置等方式确定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
S102、利用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
其中,两地三中心包括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
得到远程复制关系之后,便可确定出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
跟踪远程复制关系的不同,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也存在区别。具体包括以下情况:
情况一:若远程复制关系为双活远程复制,则确定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同属一个集群,第三站点为另一个集群。
即,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为双活远程复制,则在同一个集群中支持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而在另外一个集群中支持第三站点。因此,在远程复制关系为双活远程复制情况下,两地三中心的集群有2个。
情况二:若远程复制关系为同步远程复制,则确定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分别对应一个集群。
即,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为同步远程复制,则需分别设置两个集群来支持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而第三站点也需单独设置一个集群支持。因此,在远程复制关系为同步远程复制情况下,两地三中心的集群有3个。
其中,两地三中心可以具体为环形3DC,例如为并联性的环形3DC或串联型的环形3DC。
举例说明: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串联的环形3DC的示意图,图3为并联的环形3DC的示意图;其中,site1为第一站点,site2为第二站点;site3为第三站点。具体的,在图2中,site1与site2两站点之间为同步远程复制或者双活;当site2与site3之间为异步远程复制RCy1,site1与site3之间为异步远程复制RCy2,其中RCy2作为备份,正常情况下为停止状态不启用。可见,所谓串联即指在正常情况下,site1、site2和site3呈现串联关系,即site3的数据从site2中获取。具体的,在图3中,site1与site2两站点之间为同步远程复制或者双活;当site2与site3之间为异步远程复制RCy2,site1与site3之间为异步远程复制RCy2,其中RCy2作为备份,正常情况下为停止状态不启用。可见,所谓并联即指在注册情况下,site1、site2与site3呈现出并联状态,即site3的数据分别直接从site1和site2中获取。
S103、建立每两个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
在本申请中,伙伴关系即互相传输各自的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等,互相能够接收以便执行对方发送的配置管理指令的通信关系。
具体的,当仅存在两个集群时,则构建出这两个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当存三个集群时,则分别建立每两个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即共建立出3个伙伴关系。
具体来说,对于不同集群之间构建伙伴关系,可采用能够实现通信的链路进行构建即可,例如采用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或FC(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等构建。
优选地,考虑到实际应用中,集群的归属地不同,即集群之间的距离不同,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还可针对不同的集群情况建立不同的伙伴关系。具体包括:
情况一:对于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对应同一个集群的情况,则可利用IP链路,建立两个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也就是说,若用集群1表示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所对应的集群,用集群3表示第三站点对应的集群,则可利用IP链路构建出集群1和集群3的伙伴关系。也就是说,集群1和集群3基于伙伴关系传输数据时,采用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情况二:对于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分对应不同的集群的情况,则可执行以下步骤建立伙伴关系:
步骤一、利用光纤通道,建立同一归属地区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
步骤二、利用IP链路,建立不同归属地区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
为便于描述,下面将上述两个步骤结合起来进行说明。
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属于不同集群,即两地三中心共有3个集群。以集群1对应第一站点,集群2对应第二站点,集群3对应第三站点,由于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归于同一地区,则集群1和集群2的归属地区相同,此时可直接采用光纤通道来构建出集群1和集群2之间的伙伴连接,以缩短时间,加快传输速度。对于集群1与集群3,集群2与集群3则可利用IP链路构建出伙伴关系。
S104、利用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以便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
完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间伙伴关系的建立之后,便可利用所建立的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如此,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均可得到用于进行配置管理的相关信息,并向其他站点发送配置管理指令。即,两地三中心的任意节点均可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获取同一归属地区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利用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两地三中心包括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建立每两个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利用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以便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
在本方法中,首先确定出两地三中心各个站点对应的集群,然后在集群间建立出伙伴关系,然后通过伙伴关系可以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即,两地三中心中任意站点都可以得到进行配置管理所需的卷信息和远程复制信息,以及进行配置管理时的指令传输。也就是说,在本方法中两地三中心中的任意站点均可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相较于,基于多设备管理器方式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而言,本方法中无需引入额外的管理设备,在两地三中心的任意站点均可实现配置管理,因此,可以摆脱对多设备管理器的依赖,可以减少设备投入,也可避免出现因多设备管理器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而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保护。另外,由于两地三中心的任意站点均可实现配置管理,还为配置管理带来了便利。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例,对上述配置管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搭建环境:当site1与site2两站点之间为同步远程复制时,site1、site2、site3分别建立集群1、集群2、集群3,集群1与集群2之间通过FC链路建立伙伴关系,集群2与集群3通过IP链路建立伙伴关系,集群1与集群3通过IP链路建立伙伴关系;当site1与site2之间为双活关系时,site1与site2在集群1内,site3在集群3中,集群1与集群3通过IP链路建立伙伴关系;
其次,在GUI界面远程复制功能界面下面新增<环形3DC>界面,用于配置环形3DC、管理环形3DC。
如此便可实现配置管理3DC。
其中,任意一个站点配置环形3DC。以图2为例,配置过程包括:
在site1与site2之间建立同步远程复制关系RCx(生产卷->第一容灾卷,同步远程复制关系可选用现有的同步远程复制关系),site2与site3、site1与site3分别创建异步远程复制关系RCy1(第一容灾卷->第二容灾卷)、RCy2(生产卷->第二容灾卷);
或者,在site1与site2之间建立双活关系RCx(生产卷->第一容灾卷,双活关系可选用现有的双活关系),site2与site3、site1与site3分别创建异步远程复制关系RCy1(第一容灾卷->第二容灾卷)、RCy2(生产卷->第二容灾卷);
其中,在任意一个站点,管理环形3DC,在<环形3DC>界面可进行环形3DC的创建、删除、启动、暂停、停止等,也可进行现有环形3DC目前状态的查看。
完成配置后的集群间的交互。以图2为例:如图2中site1与site2之间建立的是同步远程复制,集群2、集群3将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等周期发送给site1站点所在的集群1,然后集群1根据信息进行界面环形3DC的状态显示,以及创建环形3DC时卷的选取等;集群1、集群2将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等周期发送给site3站点所在的集群3;集群1、集群3将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等周期发送给site2站点所在的集群2。以图3为例,图3中site1与site2组成双活拓扑,则两站点在一个集群1内,site1与site2之间建立双活关系,site3在集群3中,集群1与集群3将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等周期的发送给对端。
可见,通过周期性的向对端集群发送集群内卷、远程复制的相关信息,可以实现任意单站点配置管理环形3DC。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置管理系统,下文描述的配置管理系统与上文描述的配置管理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
同一归属地区的第一站点site1和第二站点site2,以及位于另一个地区的第三站点site3;
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对应集群之间具有伙伴关系;
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利用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以便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
其中,若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为双活远程复制,则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同属于一个集群,伙伴关系为通过IP链路而建立的通信关系。
其中,若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为同步远程复制,则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分属于不同集群;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对应的伙伴关系为通过光纤通道而建立的通信关系;第三站点与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分别对应的伙伴关系为通过IP链路而建立的通信关系。
其中,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的存储软件界面均具有两地三中心的配置管理页面。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获取同一归属地区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利用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两地三中心包括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建立每两个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利用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以便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
在本系统中,首先确定出两地三中心各个站点对应的集群,然后在集群间建立出伙伴关系,然后通过伙伴关系可以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即,两地三中心中任意站点都可以得到进行配置管理所需的卷信息和远程复制信息,以及进行配置管理时的指令传输。也就是说,在本系统中两地三中心中的任意站点均可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相较于,基于多设备管理器方式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而言,本系统中无需引入额外的管理设备,在两地三中心的任意站点均可实现配置管理,因此,可以摆脱对多设备管理器的依赖,可以减少设备投入,也可避免出现因多设备管理器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而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保护。另外,由于两地三中心的任意站点均可实现配置管理,还为配置管理带来了便利。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一种配置管理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配置管理方法的步骤。
该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同一归属地区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
利用所述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所述两地三中心包括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
建立每两个所述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
利用所述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以便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对所述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
其中,所述伙伴关系为互相传输各自的所述集群所有卷信息、所述远程复制信息,互相能够接收以便执行对方发送的所述配置管理指令的通信关系;
利用所述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包括:
若所述远程复制关系为双活远程复制,则确定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二站点同属一个集群,所述第三站点为另一个集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远程复制关系,确定组成两地三中心的集群,包括:
若所述远程复制关系为同步远程复制,则确定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分别对应一个集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每两个所述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包括:
利用IP链路,建立两个所述集群之间的所述伙伴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每两个所述集群之间的伙伴关系,包括:
利用光纤通道,建立同一归属地区所述集群之间的所述伙伴关系;
利用IP链路,建立不同归属地区所述集群之间的所述伙伴关系。
5.一种配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一归属地区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以及位于另一个地区的第三站点;
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对应集群之间具有伙伴关系;
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利用所述伙伴关系传输集群所有卷信息、远程复制信息和配置管理指令,以便对两地三中心进行配置管理;
其中,所述伙伴关系为互相传输各自的所述集群所有卷信息、所述远程复制信息,互相能够接收以便执行对方发送的所述配置管理指令的通信关系;
若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为双活远程复制,则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二站点同属于一个集群,所述伙伴关系为通过IP链路而建立的通信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为同步远程复制,则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分属于不同集群;
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二站点对应的所述伙伴关系为通过光纤通道而建立的通信关系;
所述第三站点与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分别对应的所述伙伴关系为通过IP链路而建立的通信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站点和所述第三站点的存储软件界面均具有两地三中心的配置管理页面。
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配置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664266.1A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58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4266.1A CN111858170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1/077362 WO2022007413A1 (zh) 2020-07-10 2021-02-23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4266.1A CN111858170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8170A CN111858170A (zh) 2020-10-30
CN111858170B true CN111858170B (zh) 2023-07-25

Family

ID=72982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4266.1A Active CN111858170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8170B (zh)
WO (1) WO20220074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8170B (zh) * 2020-07-10 2023-07-2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38369B (zh) * 2021-12-30 2023-08-0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的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1294A (zh) * 2017-07-28 2017-11-2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san容灾系统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863206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容灾部署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74593A (zh) * 2018-06-21 2018-11-2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两地三中心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0399202A (zh) * 2019-06-29 2019-11-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虚拟机容灾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72910B2 (en) * 2012-01-04 2016-06-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ing remote data replication
US10908999B2 (en) * 2018-07-30 2021-02-02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Network block device based continuous replication for Kubernetes container management systems
CN111858170B (zh) * 2020-07-10 2023-07-2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06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容灾部署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91294A (zh) * 2017-07-28 2017-11-2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san容灾系统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8874593A (zh) * 2018-06-21 2018-11-2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两地三中心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0399202A (zh) * 2019-06-29 2019-11-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虚拟机容灾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8170A (zh) 2020-10-30
WO2022007413A1 (zh)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10447B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automated topology formation in dynamic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
CN111858170B (zh)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EP2053780A1 (en) A distributed master and standby managing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the network element
EP1830515B1 (en) A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e network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s
JP2005521334A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Ramesh et al. The smart network management automation algorithm for administration of reliable 5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3095569A (zh) 一种高冗余低成本的热容灾广域网架构及其实现方法
CN102307194B (zh) 一种通用协议进程平滑重启方法和装置
CN106357723A (zh) 一种基于云主机的多集群缓存信息同步系统和方法
CN110932876A (zh)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2003943A (zh) 语音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3888288A (zh) 一种注册方法、管理器、注册器与系统
US9654554B2 (en) Seamless scaling of multiple appliances
WO2023125307A1 (zh) 网元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125827B (zh) 一种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集中化管理系统
CN113407382B (zh) 一种服务故障动态调控方法与系统
CN1279724C (zh) 网管接口信息采集控制点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052416A1 (zh) 容灾方法、装置、局点和存储介质
Cisco CWM to CWM Communications
Cisco CWM to CWM Communications
CN107590032A (zh) 存储集群故障转移的方法及存储集群系统
CN100391169C (zh) 双归属切换时的业务保持方法及其装置
Cisco Chapter 3, Node Setup
Cisco Chapter 3, Node Setup
CN104270449A (zh) 一种实现服务器节点间时间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