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7892B - 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7892B
CN111857892B CN202011000622.6A CN202011000622A CN111857892B CN 111857892 B CN111857892 B CN 111857892B CN 202011000622 A CN202011000622 A CN 202011000622A CN 111857892 B CN111857892 B CN 111857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model
contract
identifier
intelligent con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06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7892A (zh
Inventor
黄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06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7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7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7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892B/zh
Priority to US17/349,749 priority patent/US11381383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8Execution paradigms, e.g. implementations of programming paradigms
    • G06F9/4482Procedu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18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 H04L9/3239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involving non-keyed hash functions, e.g. modification detection codes [MDCs], MD5, SHA or RIPEM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区块链中预先部署有智能合约,其中包括通过事件触发的业务处理逻辑。另一方面,事件方或业务方预先向关联中心注册有统一的事件模型,关联中心还记录有事件模型的模型标识与智能合约的合约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事件发生时,事件方可以向关联中心发送模型标识和相关参数,由关联中心路由到相应智能合约,并向区块链网络申请调用相应智能合约。该方法可以提高物联网中多方数据协作的性能。

Description

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连应用越来越多。例如,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提出了万物互联的概念。IoT中,可以通过物联设备(也可以称为IoT设备)感知各种物理实体,产生大量的数据及事件通知,并触发相应业务处理逻辑,由其他物理实体或计算机执行相应业务。例如,小区中某住户的门锁异常打开(如暴力切断、消磁自动开锁等)时,物业监控中心的报警系统给出声音报警提示,其中,该住户的门锁、报警系统都可以是物联网中的实体,门锁异常打开是触发事件,报警系统给出声音报警提示为门锁异常事件触发的业务处理逻辑。
通常,设备之间的智能互动依赖相关数据交互。例如,IoT设备感知的事件及数据与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相关联,由IoT设备产生的事件自动触发UDF的执行,并完成其他设备的联动及业务处理。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还存在多方数据共享及协作。这种情况下,如何提供一种方案,可以跨越数据中心化平台,提供有效的协作方案,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了借助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对应装置,通过上述方法和装置,可以在实体的互联和协作中,跨越数据中心化平台,提供更广泛的业务交互方案。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所述区块链中由至少一个业务方部署有若干个智能合约,单个智能合约对应有预设的业务处理逻辑,所述方法由关联中心执行,包括: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用于指示第一事件模型,所述第一数据用于作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中的参数数据描述所述第一事件;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所述第一合约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若干个智能合约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并在第一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中注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时由区块链网络提供,且经由所述关联中心记录有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以使得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事件模型用于描述第一实体的第一状态或第一状态变更信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由所述关联中心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提供,所述关联中心通过以下方式提供第一模型标识:接收第一设备方的事件模型查询请求,向所述第一设备方反馈当前的事件模型列表;在所述第一设备方未从所述事件模型列表中选中事件模型,并上传所述第一事件模型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分配所述第一模型标识。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设备方从所述事件模型列表中选中所述第一事件模型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设备方反馈所述第一事件模型对应的所述第一模型标识。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关联中心通过以下方式记录所述第一合约标识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的关联关系: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方的事件模型查询请求,向所述第一业务方反馈当前的事件模型列表;基于所述第一业务方从所述事件模型列表中选中的若干事件模型,以及上传的第一合约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合约标识与所选中的若干事件模型分别对应的各个模型标识具有关联关系。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业务处理逻辑以所述第一数据为入参进行业务处理,所述第一请求对应于第一交易,所述第一交易的数据字段包括,将所述第一数据赋值给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相应参数的变量赋值信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事件由第一设备方发送,所述关联中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还对应第一核验逻辑,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对所述第一数据执行所述第一核验逻辑;在核验通过的情况下,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核验逻辑包括针对以下至少一项数据的核验:所述第一设备方的用户权限;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正确;所述第一数据是否完整。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之前,还包括:从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多个节点中,确定出距离最近的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节点。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区块链网络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业务方对应的第二节点。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所述区块链中由至少一个业务方部署有若干个智能合约,单个智能合约对应有预定事件触发的业务处理逻辑,所述方法由关联中心执行,且关联中心是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用于指示第一事件模型,所述第一数据用于作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中的参数数据描述所述第一事件;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所述第一合约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若干个智能合约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并由第一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中注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时,由区块链网络提供,且经由所述关联中心记录有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及所述第一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生成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交易,以使得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根据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装置,所述区块链中由至少一个业务方部署有若干个智能合约,单个智能合约对应有预设的业务处理逻辑,所述装置设于关联中心,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用于指示第一事件模型,所述第一数据用于作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中的参数数据描述所述第一事件;
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所述第一合约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若干个智能合约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并由第一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中注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时由区块链网络提供,且经由所述关联中心记录有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的关联关系;
请求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以使得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根据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装置,所述区块链中由至少一个业务方部署有若干个智能合约,单个智能合约对应有预定事件触发的业务处理逻辑,所述装置设于关联中心,且关联中心是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用于指示第一事件模型,所述第一数据用于作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中的参数数据描述所述第一事件;
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所述第一合约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若干个智能合约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并由第一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中注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时,由区块链网络提供,且经由所述关联中心记录有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的关联关系;
生成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及所述第一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生成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交易,以使得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区块链中预先部署有智能合约,其中包括通过事件触发的业务处理逻辑。另一方面,产生或监测事件的事件方,向关联中心注册有统一的事件模型,关联中心还记录有事件模型与智能合约的关联关系。根据该方法,事件发生时,事件方可以向关联中心发送模型标识和相关参数,由关联中心路由到相应智能合约,并向区块链网络申请调用相应智能合约。一方面,通过统一的事件模型描述事件及记录数据,使得业务方注册的智能合约可以同时对接多个事件方,另一方面,通过关联中心的精准路由,调用区块链网络中部署的智能合约,充分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及协作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多方协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技术方案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是在区块链网络中创建智能合约的过程示意图;
图1B是在区块链网络中调用图1A创建的智能合约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披露的一个实施例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3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一个具体例子中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各方协作的时序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进行描述。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区块链网络是一种分布式存储、记录的体系,其中包含多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可以互相通信交易数据。智能合约是一种可以自动执行的程序逻辑,经发布或创建后以数字化的形式写入区块链中,可以由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执行。越来越多的区块链网络支持智能合约,从而在区块链中实现更为丰富的功能。下面结合图1A和图1B对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概念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A所示,区块链网络中,交易Tx是区块中的基本存储单位,有待存储至链上的各种数据一般以交易Tx的形式为载体进行记录。在目前主流的区块链中,一个区块可以存储多条交易,例如上百条。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称的节点,也可以称为全节点或记账节点,是可以基于交易Tx生成新的区块并将区块上链的计算设备。典型地,上述区块链网络可以是联盟链,其中约定多个机构作为记账节点,其间通过约定的共识机制,例如PoS权益证明协议,BFT(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拜占庭容错共识协议等,就接下来要记录的交易达成一致,并将这些交易内容打包形成区块,挂载到区块链上。
图1A是在区块链网络中创建智能合约的过程示意图。更具体地,图1A结合以太坊进行描述。假定某个节点,对应的业务方假设为Bob,想要发布一段智能合约Contract 1,其中包含对变量x,y的运算。Bob可以以交易的形式,发布该合约。具体地,Bob可以发起一笔交易Tx,交易内容中发起方from字段即为Bob(更具体可以为Bob的网络地址),接收方to字段设为空值;并且,该交易内容中还包括Data字段,其中包含将上述智能合约编译为字节码之后的代码。在Bob把这样一条交易发布到区块链网络之后,记账节点通过共识机制将其添加到区块链上。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根据一定算法,例如基于发布者地址进行哈希等,为上述智能合约赋予一个合约标识,也可以称为合约地址(合约ID),例如0x6f…。如此,一个智能合约对应一个合约地址,合约地址与用户账户之类的地址在形式上类似。
以上智能合约经过打包上链之后,区块链网络中的任意用户均可以调用该智能合约。图1B是在区块链网络中调用图1A创建的智能合约的过程示意图。假定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Alice想要调用以上智能合约,那么该节点可以发起一笔交易,进行合约调用。
具体而言,在交易内容中,from字段可以是调用者Alice的网络地址,to字段即为上述智能合约的合约地址0x6f…,表示该交易所调用的智能合约。在Data字段,包含要调用的合约中的方法或函数名称和传入的参数,例如变量x的数值x0。其他节点收到这条交易后,通过节点中的虚拟机执行合约逻辑对应的操作,并通过共识机制实现网络上合约状态的改变,包括合约中变量数值的改变等。在合约逻辑涉及其他业务方时,智能合约的执行还可以包括:通过区块链上的任意节点向相应业务方发送业务处理指示。可选地,在相应业务方将业务处理结果上链后,还可以通过共识机制实现网络上合约状态的改变。例如,经过合约调用之后,网络中的任意节点查看这个合约的变量时,可以发现这个合约中变量x的值变成了x0。
基于以上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特点,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图2示出的一个实施例的实施场景。为了更明确本说明书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构思,图2以物联控制场景为具体业务场景进行示例。如前所述,物联网的实际应用中,存在多方数据共享及协作。如果依赖物联网设备之间的直接控制,或者中心化控制,可能不利于这种共享协作。为此,利用本说明书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业务处理架构,可以打通物联网中各个数据方之间的通道,尽可能弱化中心化对多数据方的业务处理的影响。
本说明书的实施架构下,可以包括事件方、关联中心、区块链网络,以及业务方。其中,事件方可以是产生各种事件的业务方。实践中,事件方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确定。如图2所示,在物联网业务场景下,事件方可以是物联设备(IoT设备)的设备方。物联设备可以是物联网中对物理实体进行监测的各种设备。物理实体可以是各种可以感知其状态或属性的实体,例如物流车辆、车主、货物、风向、气压、客车或货车站点、房门、门锁、电灯、冰箱等等。相应地,物联设备可以是监测这些物理实体状态或属性的各种设备,例如车辆定位装置、车主关联的终端、气压计等等。物联设备可以被设备方持有。一个设备方可以持有一个或多个物联设备。
物联设备监测的物理实体状态或属性及其变化,可以由设备方作为事件构建事件模型在关联中心(例如物联控制中心)进行注册,并由关联中心为其提供注册事件模型标识(或称模型ID)。所谓事件模型,可以理解为通过相关参数描述事件的模型。例如,车辆的移动事件,可以通过车速、方向、位置坐标等参数,构建事件模型。更具体地,当车速、方向、位置坐标满足进站条件,可以判断为车辆进站事件。
业务方可以是各种业务的执行方,这里的业务可以是物理实体业务,例如货物运输,也可以是计算机逻辑业务,例如增加账户消费金额,等等。业务方可以是业务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或持有相应设备的设备方。也就是说,设备方既可以是事件方,也可以是业务方。图2中,为了明确本说明书的实施架构,将事件方(设备方)和业务方分开示意,实际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事件方同时也可以是业务方用于业务处理的设备。
业务方可以根据事件方产生的事件,例如物联设备监测到的物理实体的状态变化,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为了能够减少中心化对设备的影响,业务方可以预先通过事件和业务的关联,在区块链网络注册智能合约,得到智能合约的合约标识(也可以称为合约ID),例如合约SC。其中,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注册智能合约可以通过区块链中的任意节点进行,例如图2中,业务方1和业务方2通过节点A注册,业务方3通过节点B注册,等等。智能合约注册成功后,会对应有区块链提供的合约标识,并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
然后,可以针对已注册的事件模型和智能合约进行事件和智能合约的关联。其中,这种关联关系的建立可以由业务方通过操作平台(如交互APP等)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关联中心与业务方的私下协商确定,在此不做限定。事件ID和合约ID的关联关系可以被关联中心(物联控制中心)存储。而业务方仅需和区块链上的某个节点关联,无需一定与关联中心关联。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事件方用于上传事件,事件模型还可以经由业务方构建并向关联中心注册。这种情况下,事件方可以从关联中心获取事件模型或模型ID,以及上传事件所需的参数数据,业务方可以直接向关联中心发送事件模型的模型ID与合约ID的关联关系,并由关联中心记录该关联关系。
如此,当事件方(如物联设备的设备方)监测到某个事件(例如门锁异常打开)时,可以上传相关数据至关联中心,关联中心可以按照相应事件模型对应的事件ID,以及事件ID和合约ID的关联关系,确定需要执行的合约ID,即智能合约地址,并向区块链申请调用相应智能合约。该智能合约可以包含需要执行的业务逻辑,例如数值累加逻辑、其他业务方的设备动作逻辑等等。该智能合约例如可以是如图1A所示,由某个节点创建并发布的智能合约SC,该合约SC在发布后可以记录在区块链中,并部署到区块链网络的各个节点。在智能合约SC中涉及其他业务方的设备动作逻辑(如业务方1的报警系统启动)的情况下,区块链上的任意节点可以通知业务方按照智能合约进行相应业务的处理。由于区块链网络是去中心化的网络,这种部署可以跨越事件方和业务方的区域界限、所有者界限等各种限制,从而可以为多方数据协作进行业务处理提供有效的执行方案。
下面描述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具体执行过程。
图3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流程通过位于区块链网络之外的关联中心执行。该关联中心可以通过任何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平台或设备集群实现。并且,区块链网络中可以预先由多个业务方部署有若干智能合约,各个智能合约分别包括经由事件触发的业务处理逻辑。事件可以由事件方提供。
如图3所示,首先在步骤301,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这里的第一事件可以是事件方(如物联设备的设备方)所对应的物联设备或者物联设备所监测的目标实体所产生的任意事件。其中,目标实体可以是具体监测场景下的各种实体,例如机械设备、电子设备、物质的属性(如气压)、生活用品、用品属性等等中一项或多项。这里说的物联设备通常可以表示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将终端设备的状态及其变化作为事件向关联中心反馈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将检测到的气压从101千帕变为102千帕的监测值,转换为气压增量超过预定阈值(如5百帕)的事件的智能传感器等。
通常,业务处理所涉及的物模型可以包括以下部分:属性:定义实体的静态属性或者动态产生的数据,如车辆的品牌、车牌号,行驶里程、启停时间等;事件:定义实体发生的状态变化或者事件,如车辆到达终点、车辆故障/事故等;服务:定义实体可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如车辆绑定的货物订单、当前驾驶员等。
事件模型通常可以指示一类事件的通用定义。因此,事件模型可以供具有某个事件结果的多种状态参数套用,具体的参数描述出具体事件。例如,针对物流车辆的行驶事件的事件模型,可以涉及行驶方向、行驶速度、行驶距离、发动机状态等等的具体参数及其关联关系。事件方在具体物联设备检测过程中,通过对目标实体(物联设备本身或者物联设备所监测的目标实体)的监测采集相关数据。在事件发生时,可以将与事件对应的事件模型的模型ID,以及具体参数提供给关联中心。事件模型可以同时具备前述物模型中的属性和服务参数,例如发动机马力、车辆使用年限、车型等参数。可以理解,一个事件模型还可以描述多个事件。例如,一个事件模型中相应参数项具有不同的参数值,则对应不同的事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事件方可以预先向关联中心注册有事件模型,用于描述一类事件,例如物联控制场景下,物联设备或者物联设备所监测的目标实体所产生的事件。作为具体示例,如,智能气压传感器对气压监测的事件可以包括:气压偏高(如高于较高阈值)、气压偏低(如低于较低阈值)、气压恢复正常等等。事件方可以预先根据可能产生的事件,如物联设备或者物联设备所监测的目标实体可能的状态变化,构建事件模型向物联设备中心注册。
事件方可以预先将事件构建为事件模型,并将事件模型向关联中心注册。其中,事件模型可以包括各种事件参数,例如车辆发动机高温等,还可以包括目标实体的属性、服务等特性,例如车辆型号、车牌号、马力、荷载重量、货物容置尺寸之类的属性,以及如当前驾驶员身体状况(如血压、心率、疲劳度)、预约订单量之类的服务特点等等。
事件方向关联中心注册事件模型时,关联中心可以为相应事件模型分配唯一对应的模型标识。模型标识相当于事件模型的身份ID,通过模型标识可以唯一确定针对具体目标实体的某类事件。作为示例,某个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一设备方可以作为事件方为描述第一实体的第一状态或状态变更信息的第一事件构建第一事件模型,并向关联中心注册,关联中心可以为第一事件模型分配第一模型标识。
这样,关联中心可以记录事件模型与模型标识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响应于事件方监测到第一事件真实发生,可以由设备方向关联中心上报第一事件模型对应的模型ID,以及相应参数。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事件模型还可以由业务方根据自身需求,构建事件模型,并向关联中心注册。再由关联中心提供给符合的事件方。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事件方可以先查询相应事件是否具有已经被注册的事件模型。例如,设备方可以向物联设备中心请求事件模型列表,并从关联中心提供的事件模型列表中选择合适的事件模型。如果存在合适的事件模型,则可以获取相应模型ID,如果不存在合适的事件模型,则可以构建新的事件模型向关联中心注册。
在更多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有其他构建事件模型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注册选择机制,一个事件模型可以被多个事件方共同使用,从而提供统一的事件模型记录数据,有利于业务方在对接多个事件方时,无需进行业务合约代码的修改即可进行兼容及适配。
对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事件方可以将模型ID及具体参数上传至关联中心。关联中心可以接收模型ID及具体参数。假设发生的事件为第一事件,对应第一模型标识,以及提供第一事件模型中的具体参数的第一数据,则第一事件发生时,关联中心可以接收第一模型标识及第一数据。第一模型标识可以用于指示第一事件模型。
接着,在步骤302中,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根据前文描述,区块链网络中可以预先部署有若干智能合约。单个智能合约可以由多个业务方中的某个业务方生成,并上传至区块链。其中,这里涉及的智能合约可以是包含有预设的业务处理逻辑的智能合约。例如针对某个用户关于货物到达的电话通知等。
为了建立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与事件模型的对应关系,可以将事件标识和智能合约的合约标识对应记录。根据前文对智能合约的描述,智能合约对应的合约标识通常在相应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注册时,由区块链网络提供。因此,各个业务方可以预先向区块链网络注册智能合约,以获取区块链网络提供的合约标识。之后,业务方可以利用关联中心记录合约标识与事件标识的关联关系,从而建立事件与业务处理逻辑之间进行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方从区块链网络获取某个智能合约的合约标识后,可以向关联中心申请事件模型列表,并选择相关事件模型,反馈至关联中心,从而由关联中心将该合约标识与被选中的事件模型对应的事件标识相关联。通常,这种实施方式适用于事件模型由事件方向关联中心注册的情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方从区块链网络获取某个智能合约的合约标识后,可以和事件方或者关联中心协商(如线下交流等),约定事件模型和智能合约的对应关系,并由关联中心将事件模型的事件标识和智能合约的合约标识对应记录。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方可以将智能合约的合约标识与事件模型的模型标识关联后,发送至关联中心,由关联中心记录该关联关系。这种情况例如适用事件模型由业务方提供并向关联中心注册的情形。
可以理解的是,事件模型和智能合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还可以是多对多,在此不做限定。也就是说,一个事件模型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智能合约,一个智能合约也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事件模型。
关联中心在本步骤302中,可以通过预先记录的事件标识与合约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模型标识对应的若干合约标识。这里,为了描述方便,可以将与第一模型标识对应的任意合约标识对应记录为第一合约标识,且第一合约标识为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合约标识。
接着,在步骤303中,基于第一合约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以使得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调用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如前所述,区块链网络包含多个节点。因此关联中心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节点,发出以上第一请求。在一个实施例中,关联中心可以从区块链网络的多个节点中,确定出距离最近的节点作为上述第一节点,发出第一请求。其中,距离最近的节点可以是物理距离最近的节点,或者是从网络连接的角度判定出的最近连接节点。
此外,如前所述,智能合约的调用通过发起交易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303,关联中心生成第一交易作为上述第一请求,该第一交易中可以包含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数据。在另一实施例中,关联中心将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含在第一请求中发送给前述的第一节点,使得该第一节点生成包含第一数据的第一交易。不管通过哪种方式,生成的第一交易中包含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数据。更具体地,第一交易在其数据字段中,将第一合约标识和第一数据作为参数,传入到第一智能合约的业务处理逻辑中。如此,通过执行第一智能合约中的业务处理逻辑,针对第一事件完成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调用。
在可能的设计中,在步骤303之前,关联中心还可以对事件方提供的调用智能合约的数据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执行步骤303中的合约调用,否则,不向区块链网络申请调用智能合约。其中,数据验证可以是针对事件方或事件方所提供的数据(如第一数据)进行的多种验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事件方的用户ID进行验证,例如验证当前用户ID是否合法注册或登录。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数据格式是否正确进行验证。例如,各个参数是否记录正确,如发动机温度是否在0-80摄氏度之间,等等。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对参数是否完整进行的验证,如是否完整包含了事件模型中所需的所有参数。
在更多实施例中,关联中心的验证逻辑还可以包括其他合理的数据验证项,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还通过图4示出了一个具体例子下,各方交互的时序图。其中的各方可以包括设备方(相当于事件方)、物联控制中心(相当于关联中心)、业务方、区块链网络。其中,图4示出的具体例子中,事件模型由设备方注册,实践中,还可以由业务方注册。如图4所示,该时序图主要分为通过横线虚线隔开的4个模块。模块一,通过S411~S414,由设备方向物联控制中心进行事件模型的注册;模块二,通过S421~S424,业务方向区块链设备注册智能合约;模块三,通过S431~S434,经由业务方和物联控制中心的交互,在物联控制中心存储事件模型的模型标识和智能合约的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模块四,通过S441~S447,在设备方向物联控制中心发送事件及数据时,物联控制中心向区块链网络路由相应智能合约。
其中,模块四与图3示出的实施例相对应,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可以理解为预处理模块。具体地,模块一在S411,设备方生成事件模型A,然后通过S412,设备方向物联控制中心注册事件模型A,在S413,物联控制中心保存事件模型A,并为其分配模型标识a,然后在S414,物联控制中心可以将模型标识a反馈给设备方。可选地,在S411之前,设备方还可以向物联控制中心申请事件模型列表,并从中查询适合的事件模型。在查询到的情形下,可以获取相应模型标识,在查询不到的情形下,执行S411~S414。图4中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只给出了直接执行S411~S414的方案。模块二中,通过S421,业务方生成智能合约B,然后通过S422向区块链网络注册智能合约,在S423中,区块链网络为智能合约B提供合约标识b,并通过S424将合约标识b反馈给业务方。
可以理解,模块一和模块二分别是注册事件模型和智能合约的过程,两者相互独立。因此,虽然在图4的时序图中,模块二排在模块一之后,然而实践中,模块二可以在模块一之前执行,或者与模块一并行执行,在此不做限定。
模块三是将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关联的过程,涉及业务方和物联控制中心。通过S431,业务方为智能合约B,向物联控制中心请求事件模型列表,在S432,业务方选定事件模型A,并通过S433向物联控制中心反馈选中的事件模型A,从而,由物联控制中心经由S434,将事件模型A的模型标识a与智能合约B的合约标识b建立关联关系。模块三是在模型标识a和合约标识b存在的基础上执行的,因此按照时序,可以在模块一和模块二之后。然而,模块一可以描述多个事件模型的注册流程,模块二可以描述多个智能合约的注册,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说,模块一和模块二的流程可以穿插在模块三(甚至还可以是模块四)的流程中间执行。
下面简单描述模块四。在模块一至模块三的基础上,假设设备方在S441,检测到事件A,则可以通过S442,向物联控制中心上传模型标识a,以及事件模型A所涉及的各个模型参数的参数值等数据。物联控制中心可以查询模型标识a对应的合约标识b,并通过S445,向区块链网络申请调用智能合约B。如此,物联控制中心可以完成从设备方到业务处理逻辑的路由。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模块四还可以包括虚线框示出的步骤,在S445之前,通过S444,检测设备方对智能合约B的调用权限,检测通过才能执行S445,有效保障数据安全。在S445之后,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可以调用智能合约B的业务处理逻辑进行业务处理,并通过S447向物联控制中心反馈调用结果。
图4示出的具体示例中,设备方和业务方没有产生交互,双方和物联控制中心也仅具有少量的交互,而经由区块链网络产生更加广泛的关联。
值得说明的是,图2、图3、图4分别描述了本说明书技术构思下的不同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而不同表现形式,其中相互对应的对象(如图3中的关联中心和图4中的物联控制中心等)之间,所描述的操作可以相互适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以上过程中,通过关联中心为事件方及业务方之间搭建了由事件触发的智能合约调用机制,将事件方(如IoT设备的设备方)产生的事件及数据直接经由区块链业务合约进行处理,充分利用了区块链数据共享及协作的能力。同时,通过注册实现统一的事件模型记录数据,使得业务方在对接多个事件方时,无需进行业务合约代码的修改即可进行兼容及适配。总之,以上方法可以基于区块链网络,提高多个数据方之间的业务协作的有效性。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关联中心还可以是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该关联中心可以通过任何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平台或设备集群实现。并且,该关联中心同时作为区块链网络的一个节点。例如,该关联中心具体作为区块链网络的一个节点,参与交易记账和区块形成。并且,区块链网络中已预先部署有若干智能合约。此时,业务处理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该步骤的具体执行方式与图3中步骤301相似,不再赘述;
然后,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该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对图3中步骤302的描述,不再赘述;
接着,基于第一数据生成调用与第一合约标识对应的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交易,以使得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基于第一数据执行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需要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关联中心同时也是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因此,该关联中心可以直接基于第一数据生成第一交易,该第一交易调用第一智能合约,并将第一数据作为参数传入第一智能合约。接着,通过共识机制,该第一交易被记录在某个区块中上链。
具体的,区块链网络的各个节点都会在本地维护一个交易池,将获取到的交易放入交易池中,同时还会将这些交易广播给其他节点。对于关联中心对应的节点(以下称为关联中心节点)而言,该节点会将基于上述第一数据产生的第一交易放入交易池中,并且也会将其广播给区块链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关联中心节点也会从其他节点接收到广播的交易,将这些接收到的交易也放入交易池中。当交易池中的交易足够多时,关联中心节点就从交易池中提取一部分交易,将其打包成区块,然后在区块链网络中广播自己打包的区块,以期达成共识。同时,区块链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也会广播自己打包的区块,发起共识。最终,通过区块链网络中设置的共识机制,各个节点就接下来要执行的交易区块达成共识。于是,第一交易最终通过各个节点的共识,被记录在区块链的某个区块中。
一旦第一交易达成共识,各个节点都会执行该第一交易,进而基于第一数据执行前述的第一智能合约。在第一智能合约涉及业务方执行的业务处理逻辑时,区块链中的任意节点可以向相应业务方发出业务处理逻辑通知,以供业务方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可选地,业务方也可以是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或者对应到某个节点,从而由该节点促进业务方执行业务处理逻辑。
通过上述过程,关联中心自身同时作为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基于当前事件的参数数据生成调用智能合约的交易,使得区块链各个节点通过执行该智能合约,完成业务处理逻辑。如此,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促进多方数据交互。
根据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可以部署在关联中心中,该关联中心可以通过任何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平台或设备集群实现。并且,区块链网络中已预先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该第一智能合约包括事件触发的业务处理逻辑。图5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500包括:
接收单元51,配置为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模型标识用于指示第一事件模型,第一数据用于作为第一事件模型中的参数数据描述第一事件;
确定单元52,配置为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第一合约标识用于指示若干个智能合约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并由第一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中注册第一智能合约时由区块链网络提供,且经由关联中心记录有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相关联;
请求单元53,配置为基于第一合约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以使得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第一数据调用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值得说明的是,图5示出的装置实施例与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以上对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同样适应于装置500,在此不再赘述。
特别地,在关联中心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的情况下,请求单元53可以被生成单元替代,生成单元可以配置为基于第一合约标识及第一数据,基于第一数据生成调用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交易,以使得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第一数据调用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根据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结合图3所描述的方法。
根据再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结合图3所描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说明书技术方案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凡在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说明书技术构思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所述区块链中由至少一个业务方部署有若干个智能合约,单个智能合约对应有预定事件触发的业务处理逻辑,所述方法由用于管理事件模型的关联中心执行,包括:
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用于指示第一事件模型,所述第一数据用于作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中的参数数据描述所述第一事件;
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所述第一合约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若干个智能合约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并在第一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中注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时由区块链网络提供,且经由所述关联中心记录有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的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以使得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事件模型用于描述第一实体的第一状态或第一状态变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由所述关联中心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提供,所述关联中心通过以下方式提供第一模型标识:
接收第一事件方的事件模型查询请求,向所述第一事件方反馈当前的事件模型列表;
在所述第一事件方未从所述事件模型列表中选中事件模型,并上传所述第一事件模型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分配所述第一模型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事件方从所述事件模型列表中选中所述第一事件模型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事件方反馈与所述第一事件模型对应的所述第一模型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关联中心通过以下方式记录所述第一合约标识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的关联关系:
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方的事件模型查询请求,向所述第一业务方反馈当前的事件模型列表;
基于所述第一业务方从所述事件模型列表中选中的若干事件模型,以及上传的第一合约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合约标识与所选中的若干事件模型分别对应的各个模型标识具有关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业务处理逻辑以所述第一数据为入参进行业务处理,所述第一请求对应于第一交易,所述第一交易的数据字段包括,将所述第一数据赋值给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相应参数的变量赋值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由第一事件方发送,所述关联中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还对应第一核验逻辑,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对所述第一数据执行所述第一核验逻辑;
在核验通过的情况下,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核验逻辑包括针对以下至少一项数据的核验:
所述第一事件方的用户权限;
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正确;
所述第一数据是否完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多个节点中,确定出距离最近的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区块链网络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业务方对应的第二节点。
11.一种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所述区块链中由至少一个业务方部署有若干个智能合约,单个智能合约对应有预定事件触发的业务处理逻辑,所述方法由用于管理事件模型的关联中心执行,且关联中心是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用于指示第一事件模型,所述第一数据用于作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中的参数数据描述所述第一事件;
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所述第一合约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若干个智能合约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并由第一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中注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时,由区块链网络提供,且经由所述关联中心记录有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的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及所述第一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生成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交易,以使得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12.一种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装置,所述区块链中由至少一个业务方部署有若干个智能合约,单个智能合约对应有预设的业务处理逻辑,所述装置设于用于管理事件模型的关联中心,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用于指示第一事件模型,所述第一数据用于作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中的参数数据描述所述第一事件;
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所述第一合约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若干个智能合约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并由第一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中注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时由区块链网络提供,且经由所述关联中心记录有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的关联关系;
请求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发出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请求,以使得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13.一种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装置,所述区块链中由至少一个业务方部署有若干个智能合约,单个智能合约对应有预定事件触发的业务处理逻辑,所述装置设于用于管理事件模型的关联中心,且关联中心是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模型标识及相应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用于指示第一事件模型,所述第一数据用于作为所述第一事件模型中的参数数据描述所述第一事件;
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预先存储的模型标识与合约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型标识关联的第一合约标识,所述第一合约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若干个智能合约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并由第一业务方向区块链网络中注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时,由区块链网络提供,且经由所述关联中心记录有与至少一个模型标识的关联关系;
生成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合约标识及所述第一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生成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第一交易,以使得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从而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000622.6A 2020-09-22 2020-09-22 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857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0622.6A CN111857892B (zh) 2020-09-22 2020-09-22 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17/349,749 US11381383B2 (en) 2020-09-22 2021-06-16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cessing service using blockchai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0622.6A CN111857892B (zh) 2020-09-22 2020-09-22 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892A CN111857892A (zh) 2020-10-30
CN111857892B true CN111857892B (zh) 2020-12-18

Family

ID=72968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0622.6A Active CN111857892B (zh) 2020-09-22 2020-09-22 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1383B2 (zh)
CN (1) CN111857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6056B2 (en) * 2018-08-06 2022-03-15 Inveniam Capital Partners, Inc. Digital contracts in blockchain environments
CN112199221B (zh) * 2020-12-04 2021-03-30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事件推送方法、系统、区块链平台、合约调用端及介质
CN112837155B (zh) * 2021-02-10 2024-05-31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区块链中智能合约的注册、执行方法和装置
CN112819634B (zh) * 2021-02-25 2023-06-02 成都质数斯达克科技有限公司 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67898B (zh) * 2021-06-02 2021-08-10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为业务流程合约调度计算服务的方法
CN113643157A (zh) * 2021-07-05 2021-11-12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智能合约的执行方法和装置
IT202100022982A1 (it) * 2021-09-06 2023-03-06 Chainplug Ip S R L Metodo e sistema per gestire in modo automatizzato dispositivi iot e dati generati da dispositivi iot
CN113535690B (zh) * 2021-09-15 2021-12-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服务网络的组建方法和装置
CN115208956B (zh) * 2022-06-23 2023-06-02 北京链道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网关的实现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0462A (zh) * 2018-03-30 2018-09-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执行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310237A (zh) * 2020-01-22 2020-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96230B2 (en) * 2013-01-09 2015-03-31 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lating vehicle diagnostic trouble codes
US9774497B2 (en) * 2015-01-06 2017-09-26 Afer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internet of things (IOT) remote control applications
US10402792B2 (en) * 2015-08-13 2019-09-03 The Toronto-Dominion Bank Systems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enterprise events using hybrid public-private blockchain ledgers
US10257270B2 (en) * 2016-04-26 2019-04-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peer-to-peer telemetry
US10022613B2 (en) * 2016-05-02 2018-07-17 Bao Tran Smart device
WO2018232036A1 (en) * 2017-06-14 2018-12-20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multiple records based on an ordered smart contract
WO2019165330A1 (en) * 2018-02-24 2019-08-29 Neji,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oof of network element
US11669914B2 (en) * 2018-05-06 2023-06-06 Strong Force TX Portfolio 2018, LLC Adaptive intelligence and shared infrastructure lending transaction enablement platform responsive to crowd sourced information
CN108876610A (zh) * 2018-05-31 2018-11-23 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合约实施方法、用户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US11417433B2 (en) * 2018-06-13 2022-08-16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Architecture for secure IoT interactions
CN110046907A (zh) * 2019-03-18 2019-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合同签署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084708A (zh) * 2019-04-15 2019-08-02 华侨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保险管理平台和理赔方法
CN110557384B (zh) * 2019-08-12 2021-09-03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管理控制方法
US11847171B2 (en) * 2019-08-20 2023-12-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with a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
CN110602227B (zh) * 2019-09-19 2021-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合约管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1090874B (zh) * 2020-03-18 2020-09-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调用合约的方法及装置
US20210314293A1 (en) * 2020-04-02 2021-10-0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tunnel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teap) for self-sovereign identity based authentication
US11508189B2 (en) * 2020-04-14 2022-11-22 Toyota Motor North America, Inc. Processing of accident report
CN111770201B (zh) * 2020-08-31 2020-12-0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验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70199B (zh) * 2020-08-31 2020-12-0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0462A (zh) * 2018-03-30 2018-09-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执行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310237A (zh) * 2020-01-22 2020-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892A (zh) 2020-10-30
US20210314136A1 (en) 2021-10-07
US11381383B2 (en)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7892B (zh) 通过区块链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03703B (zh) 一种跨链发送可认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15871B (zh) 一种跨链发送可认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43704B (zh) 一种跨链发送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93149B (zh) 账户信息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63129B (zh) 一种基于跨链网络的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33187B (zh) 基于区块链共识加密机制的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
CN110430235B (zh) 跨链发送可认证消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5359482A (zh) 用于作为服务基础设施的平台中透明注入策略的系统和方法
WO2023051232A1 (zh) 计算集群系统、安全鉴权方法、节点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96931B (zh) 一种跨进程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79274A (zh) 跨子网交互的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20258849A1 (zh) 一种跨链发送可认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5701078B (zh) 跨链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01800A (zh) 在区块链系统中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7056084B (zh) 基于分层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804949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86444B (zh) 跨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7040930B (zh) 区块链网络的资源处理方法、装置、产品、设备和介质
CN113177080B (zh) 区块链共识引擎系统和区块链共识处理流程方法
CN114626847A (zh) 一种区块链的证书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6700992A (zh) 接口信息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6975070A (zh) 区块链服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5757487A (zh) 一种基于中继链的跨链数据追溯方法和系统
CN11729475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184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