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4228B - 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4228B
CN111854228B CN202010760438.5A CN202010760438A CN111854228B CN 111854228 B CN111854228 B CN 111854228B CN 202010760438 A CN202010760438 A CN 202010760438A CN 111854228 B CN111854228 B CN 1118542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vaporator
source heat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04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4228A (zh
Inventor
叶余良
叶璇
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04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4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4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4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4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4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6Heat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urce of low potential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包括机组底板,所述机组底板上表面一侧安装有蒸发器,所述机组底板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一端与冷凝器同一端之间通过介质循环管道连接有压缩机,所述蒸发器另一端与冷凝器同一端之间通过介质循环管道连接有膨胀阀,设置有水力泵、蓄水箱和磁热机构,利用水力泵将地表水或者地下水抽入蓄水箱中存储,并利用蓄水箱中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重力势能,带动磁热机构内部的旋转扇叶转动,使得永磁铁与镶磁端面之间发生摩擦,利用磁热对进入蒸发器中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加热,使得在冬季时,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温度更高,可以更好的与介质之间实现热量交换。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持续发展,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供热系统和空调系统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设法减小这两部分能耗意义非常显著,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系统,冬季通过吸收大地的能量,包括土壤、井水、湖泊等天然能源,向建筑物供热;夏季向大地释放热量,给建筑物供冷,相应的,地源热泵系统分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水热泵系统和地表水热泵系统3种形式;
现有的地源热泵机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在使用时,仅仅是利用了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当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的温度达不到标准时,将无法达到为室内提供稳定的热源,会影响地源热泵机组的正常供热;
2、地下水或地表水在抽取换热之后,会在水力模块或者水体循环管道或者磁热机构内部积攒较多的杂质,特别是磁热机构内部,难以清理;
所以,人们急需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该地源热泵机组包括机组底板、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止回机构和介质循环管道;
所述机组底板上表面一侧安装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用于与地下水或地表水之间实现热量交换,所述机组底板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用于散发介质的热量,与室内环境之间实现热量交换,所述蒸发器一端与冷凝器同一端之间通过介质循环管道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用于将介质从低温低压升高至高温高压,所述蒸发器另一端与冷凝器同一端之间通过介质循环管道连接有膨胀阀,所述膨胀阀用于对介质进行节流降压,所述膨胀阀与冷凝器之间安装有止回机构,所述止回机构用于对介质进行暂存,避免膨胀阀在对介质进行节流降压的过程中,介质出现回流现象。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组底板靠近蒸发器一侧还安装有水力泵,所述水力泵用于对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抽取,供给蒸发器进行热量交换,所述蒸发器上方通过支撑杆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用于对水力泵抽取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存储,所述蓄水箱与蒸发器之间通过水体循环管道连接,所述水体循环管道用于将蓄水箱内部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输送进入蒸发器内部与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所述蓄水箱与蒸发器之间的水体循环管道上安装有磁热机构,所述磁热机构利用蓄水箱内部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重力势能对其自身进行加热,使得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可以拥有更多的热量,所述水力泵一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蒸发器一端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用于将与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之后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再次输送回地表或者地下,所述蒸发器一端安装有更换机构,所述更换机构用于对磁热机构进行更换,便于对磁热机构内部积攒的杂质进行清洗。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更换机构包括立柱、旋转环和连接柱;
所述立柱与机组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立柱顶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用于对磁热机构进行旋转更换,使得可以实现对磁热机构的快速更换,所述旋转环外侧安装有至少三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安装有至少一个无差别管道和至少两个磁热机构,所述无差别管道用于在夏季制冷时,直接连接蓄水箱和蒸发器,避免磁热机构对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加热导致制冷效果降低。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热机构包括磁热壳体、水体连接管道、旋转扇叶、永磁铁和镶磁端面;
所述磁热壳体与连接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磁热壳体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水体连接管道,所述水体连接管道用于连接水体循环管道,将蓄水箱内部存储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输送至磁热壳体内部,所述磁热壳体内部安装有旋转扇叶,所述旋转扇叶在蓄水箱内部存储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重力势能作用下旋转,所述磁热壳体内壁安装有永磁铁,所述旋转扇叶一端设置有镶磁端面,所述镶磁端面与永磁铁一侧之间相互接触,所述镶磁端面在旋转扇叶作用下发生转动,带动镶磁端面与永磁铁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磁热,对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加热,增加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热量,同时,利用旋转扇叶的阻挡作用,可以减缓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在蒸发器内部流淌的速度,可以使得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与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更加的充分,使得热量被充分的利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体连接管道远离磁热壳体一端外侧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水体连接管道一端嵌入安装有密封橡胶圈,所述水体循环管道上与第一磁铁对应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用于实现对水体循环管道与水体连接管道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橡胶圈用于增加水体循环管道与水体连接管道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出现地表水或者地下水渗漏的现象。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向的两个面为异性磁极,使得可以相互吸引和固定。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环下端面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旋转连杆,所述旋转连杆用于对旋转环进行旋转,实现磁热机构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磁热机构与无差别管道之间的相互转换,所述立柱底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保证旋转连杆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限位环的直径等于旋转连杆旋转过程中的直径,所述旋转连杆下端位于立柱一侧安装有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用于对旋转连杆进行固定,避免旋转环自身发旋转影响磁热机构安装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机构包括L型紧固杆、限位板、紧固弹簧、紧固块和贴合槽;
所述L型紧固杆与立柱之间活动伸缩连接,所述L型紧固杆位于立柱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防止L型紧固杆从立柱内部滑出,所述限位板靠近L型紧固杆一侧边部安装有紧固弹簧,所述紧固弹簧用于实现对L型紧固杆的固定,所述L型紧固杆另一端安装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用于对旋转连杆进行固定,避免旋转连杆发生旋转影响磁热机构安装的稳定性,所述紧固弹簧也是为了实现紧固块对旋转连杆的固定,同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对旋转连杆夹持过紧导致旋转连杆损坏,所述紧固块靠近旋转连杆一端开设有贴合槽,为了使得紧固块与旋转连杆贴合的更加紧固,固定的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止回机构包括止回壳体、限位笼和止回球;
所述止回壳体与介质循环管道之间贯通连接,所述止回壳体内部靠近连接冷凝器的介质循环管道一侧设置有限位笼,所述限位笼内部安装有止回球,所述限位笼用于对止回球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介质在止回壳体内部发生回流时,可以及时的通过止回球对介质循环管道进行堵塞,避免介质回流,此种设置方式,及时止回壳体内部充满介质时,也不会发生回流现象。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箱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为真空状态,使得更好的对抽取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温度进行保持,避免出现热量散发或者冷量降低的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有水力泵、蓄水箱和磁热机构,利用水力泵将地表水或者地下水抽入蓄水箱中存储,并利用蓄水箱中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重力势能,带动磁热机构内部的旋转扇叶转动,使得永磁铁与镶磁端面之间发生摩擦,利用磁热对进入蒸发器中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加热,使得在冬季时,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温度更高,可以更好的与介质之间实现热量交换,并且,采用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重力势能对其自身进行加热,更加的节能环保。
2、利用磁热机构对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缓冲,与水利泵直接将水送入蒸发器中相比,使得地表水或者地下水流淌的更加缓慢,使得与蒸发器中的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更加的充分,使得地热能的利用率更高。
3、通过更换机构,可以实现对磁热机构之间以及磁热机构与无差别管道之间的更换,使得方便对磁热机构内部积攒的杂质进行清洗,同时,在夏季时,可以使用无差别管道实现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输送,避免了冷量的散热。
4、设置有旋转连杆,方便了对磁热机构和无差别管道的更换,使得整个过程更加的方便,并且,利用紧固机构,可以对旋转之后的旋转环进行固定,避免了旋转环的自行旋转导致磁热机构或者无差别管道的安装出现误差,使得更换之后的磁热机构或者无差别管道与水体循环管道之间连接更加的紧密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更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磁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密封橡胶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紧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止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组底板;2、蒸发器;3、冷凝器;4、压缩机;5、膨胀阀;
601、止回壳体;602、限位笼;603、止回球;
7、介质循环管道;8、水力泵;9、蓄水箱;
1001、立柱;1002、旋转环;1003、连接柱;
10041、磁热壳体;10042、水体连接管道;10043、旋转扇叶;10044、永磁铁;10045、镶磁端面;
1005、无差别管道;1006、第一磁铁;1007、密封橡胶圈;1008、第二磁铁;1009、旋转连杆;
1010、紧固机构;10101、L型紧固杆;10102、限位板;10103、紧固弹簧;10104、紧固块;10105、贴合槽;
1011、限位环;
11、水体循环管道;12、进水管;1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8所示,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该地源热泵机组包括机组底板1、蒸发器2、冷凝器3、压缩机4、膨胀阀5、止回机构和介质循环管道7;
机组底板1上表面一侧安装有蒸发器2,蒸发器2用于与地下水或地表水之间实现热量交换,机组底板1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冷凝器3,冷凝器3用于散发介质的热量,与室内环境之间实现热量交换,蒸发器2一端与冷凝器3同一端之间通过介质循环管道7连接有压缩机4,压缩机4用于将介质从低温低压升高至高温高压,蒸发器2另一端与冷凝器3同一端之间通过介质循环管道7连接有膨胀阀5,膨胀阀5用于对介质进行节流降压,膨胀阀5与冷凝器3之间安装有止回机构,止回机构用于对介质进行暂存,避免膨胀阀5在对介质进行节流降压的过程中,介质出现回流现象。
机组底板1靠近蒸发器2一侧还安装有水力泵8,水力泵8用于对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抽取,供给蒸发器2进行热量交换,蒸发器2上方通过支撑杆安装有蓄水箱9,蓄水箱9用于对水力泵8抽取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存储,蓄水箱9与蒸发器2之间通过水体循环管道11连接,水体循环管道11用于将蓄水箱9内部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输送进入蒸发器2内部与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蓄水箱9与蒸发器2之间的水体循环管道11上安装有磁热机构,磁热机构利用蓄水箱9内部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重力势能对其自身进行加热,使得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可以拥有更多的热量,水力泵8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2,蒸发器2一端安装有排水管13,排水管13用于将与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之后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再次输送回地表或者地下,蒸发器2一端安装有更换机构,更换机构用于对磁热机构进行更换,便于对磁热机构内部积攒的杂质进行清洗。
更换机构包括立柱1001、旋转环1002和连接柱1003;
立柱1001与机组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立柱1001顶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环1002,旋转环1002用于对磁热机构进行旋转更换,使得可以实现对磁热机构的快速更换,旋转环1002外侧安装有至少三个连接柱1003,连接柱1003一端安装有至少一个无差别管道1005和至少两个磁热机构,无差别管道1005用于在夏季制冷时,直接连接蓄水箱9和蒸发器2,避免磁热机构对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加热导致制冷效果降低。
磁热机构包括磁热壳体10041、水体连接管道10042、旋转扇叶10043、永磁铁10044和镶磁端面10045;
磁热壳体10041与连接柱1003之间固定连接,磁热壳体10041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水体连接管道10042,水体连接管道10042用于连接水体循环管道11,将蓄水箱9内部存储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输送至磁热壳体10041内部,磁热壳体10041内部安装有旋转扇叶10043,旋转扇叶10043在蓄水箱9内部存储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重力势能作用下旋转,磁热壳体10041内壁安装有永磁铁10044,旋转扇叶10043一端设置有镶磁端面10045,镶磁端面10045与永磁铁10044一侧之间相互接触,镶磁端面10045在旋转扇叶10043作用下发生转动,带动镶磁端面10045与永磁铁10044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磁热,对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加热,增加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热量,同时,利用旋转扇叶10043的阻挡作用,可以减缓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在蒸发器2内部流淌的速度,可以使得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与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更加的充分,使得热量被充分的利用。
水体连接管道10042远离磁热壳体10041一端外侧安装有第一磁铁1006,水体连接管道10042一端嵌入安装有密封橡胶圈1007,水体循环管道11上与第一磁铁1006对应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磁铁1008,第一磁铁1006和第二磁铁1008用于实现对水体循环管道11与水体连接管道10042之间的固定连接,密封橡胶圈1007用于增加水体循环管道11与水体连接管道10042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出现地表水或者地下水渗漏的现象。
第一磁铁1006和第二磁铁1008相向的两个面为异性磁极,使得可以相互吸引和固定。
旋转环1002下端面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旋转连杆1009,旋转连杆1009用于对旋转环1002进行旋转,实现磁热机构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磁热机构与无差别管道1005之间的相互转换,立柱1001底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1011,限位环1011用于保证旋转连杆1009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限位环1011的直径等于旋转连杆1009旋转过程中的直径,旋转连杆1009下端位于立柱1001一侧安装有紧固机构1010,紧固机构1010用于对旋转连杆1009进行固定,避免旋转环1002自身发旋转影响磁热机构安装的稳定性。
紧固机构包括L型紧固杆10101、限位板10102、紧固弹簧10103、紧固块10104和贴合槽10105;
L型紧固杆10101与立柱1001之间活动伸缩连接,L型紧固杆10101位于立柱1001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板10102,限位板10102用于防止L型紧固杆10101从立柱1001内部滑出,限位板10102靠近L型紧固杆10101一侧边部安装有紧固弹簧10103,紧固弹簧10103用于实现对L型紧固杆10101的固定,L型紧固杆10101另一端安装有紧固块10104,紧固块10104用于对旋转连杆1009进行固定,避免旋转连杆1009发生旋转影响磁热机构安装的稳定性,紧固弹簧10103也是为了实现紧固块10104对旋转连杆1009的固定,同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对旋转连杆1009夹持过紧导致旋转连杆1009损坏,紧固块10104靠近旋转连杆1009一端开设有贴合槽10105,为了使得紧固块10104与旋转连杆1009贴合的更加紧固,固定的更加稳定。
止回机构包括止回壳体601、限位笼602和止回球603;
止回壳体601与介质循环管道7之间贯通连接,止回壳体601内部靠近连接冷凝器3的介质循环管道7一侧设置有限位笼602,限位笼602内部安装有止回球603,限位笼602用于对止回球603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介质在止回壳体601内部发生回流时,可以及时的通过止回球603对介质循环管道7进行堵塞,避免介质回流,此种设置方式,及时止回壳体601内部充满介质时,也不会发生回流现象。
蓄水箱9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为真空状态,使得更好的对抽取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温度进行保持,避免出现热量散发或者冷量降低的现象。
工作原理:在使用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时,将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伸入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中;
在冬季时,启动水力泵8,利用水力泵8将地表水或者地下水抽入蓄水箱9中,蓄水箱9中的水通过磁热机构流入蒸发器2中,在地表水或者地下水流经磁热机构时,蓄水箱9中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重力势能会使得磁热壳体10041内部的旋转扇叶10043发生转动,使得镶磁端面10045与永磁铁10044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磁热,利用磁热对流经磁热机构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加热,使得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温度升高,加热之后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与蒸发器2中的介质之间实现热量交换,使得介质温度升高,携带有热量的介质通过压缩机4压缩成高温高压的介质,并通过冷凝器3实现与室内热量之间的热量交换,使得介质携带的热量在冷凝器3释放,对室内进行升温,释放热量之后的介质流经膨胀阀5时,利用膨胀阀5对介质进行节流降压,最终的介质又重新回到蒸发器2中,完成一次循环,当介质在膨胀阀5位置处进行节流降压时,止回壳体601内部的止回球603可以有效的防止介质回流,即使止回壳体601内部充满介质,止回球603也可以在介质回流时对介质循环管道7进行堵塞;
当磁热机构内部由于长时间加热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导致积攒了较多杂质时,向外拉动L型紧固杆10101,使得紧固块10104不对旋转连杆1009进行夹持,并且,转动旋转连杆1009,使得与旋转环1002连接的磁热机构发生转动,实现对磁热机构的更换,方便了对磁热机构的清洗,在更换时,当下一根旋转连杆1009移动至紧固机构1010位置处时,表明磁热机构更换完成,此时,第一磁铁1006和第二磁铁1008完成了水体循环管道11和水体连接管道10042的连接,并且,利用密封橡胶圈1007,可以完成密封,此时,松动L型紧固杆10101,L型紧固杆10101在紧固弹簧10103的作用下回归原位,利用紧固块10104和贴合槽10105再对旋转连杆1009进行固定,避免磁热机构发生晃动;
夏季时,为了防止磁热机构对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进行加热,导致冷量的散失,此时,以同样的方式实现无差别管道1005对磁热机构的更换,介质与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之间的热量交换,低温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将介质的热量再走,并将冷量通过冷凝器3散发出去,对室内进行降温。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该地源热泵机组包括机组底板(1)、蒸发器(2)、冷凝器(3)、压缩机(4)、膨胀阀(5)、止回机构和介质循环管道(7);
所述机组底板(1)上表面一侧安装有蒸发器(2),所述机组底板(1)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冷凝器(3),所述蒸发器(2)一端与冷凝器(3)同一端之间通过介质循环管道(7)连接有压缩机(4),所述蒸发器(2)另一端与冷凝器(3)同一端之间通过介质循环管道(7)连接有膨胀阀(5),所述膨胀阀(5)与冷凝器(3)之间安装有止回机构;
所述机组底板(1)靠近蒸发器(2)一侧还安装有水力泵(8),所述蒸发器(2)上方通过支撑杆安装有蓄水箱(9),所述蓄水箱(9)与蒸发器(2)之间通过水体循环管道(11)连接,所述蓄水箱(9)与蒸发器(2)之间的水体循环管道(11)上安装有磁热机构,所述水力泵(8)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2),所述蒸发器(2)一端安装有排水管(13),所述蒸发器(2)一端安装有更换机构,所述更换机构用于对磁热机构进行更换;
所述更换机构包括立柱(1001)、旋转环(1002)和连接柱(1003);
所述立柱(1001)与机组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001)顶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环(1002),所述旋转环(1002)外侧安装有至少三个连接柱(1003),所述连接柱(1003)一端安装有至少一个无差别管道(1005)和至少两个磁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热机构包括磁热壳体(10041)、水体连接管道(10042)、旋转扇叶(10043)、永磁铁(10044)和镶磁端面(10045);
所述磁热壳体(10041)与连接柱(100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磁热壳体(10041)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水体连接管道(10042),所述磁热壳体(10041)内部安装有旋转扇叶(10043),所述磁热壳体(10041)内壁安装有永磁铁(10044),所述旋转扇叶(10043)一端设置有镶磁端面(10045),所述镶磁端面(10045)与永磁铁(10044)一侧之间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连接管道(10042)远离磁热壳体(10041)一端外侧安装有第一磁铁(1006),所述水体连接管道(10042)一端嵌入安装有密封橡胶圈(1007),所述水体循环管道(11)上与第一磁铁(1006)对应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磁铁(10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1006)和第二磁铁(1008)相向的两个面为异性磁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1002)下端面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旋转连杆(1009),所述立柱(1001)底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1011),所述限位环(1011)的直径等于旋转连杆(1009)旋转过程中的直径,所述旋转连杆(1009)下端位于立柱(1001)一侧安装有紧固机构(10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L型紧固杆(10101)、限位板(10102)、紧固弹簧(10103)、紧固块(10104)和贴合槽(10105);
所述L型紧固杆(10101)与立柱(1001)之间活动伸缩连接,所述L型紧固杆(10101)位于立柱(1001)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板(10102),所述限位板(10102)靠近L型紧固杆(10101)一侧边部安装有紧固弹簧(10103),所述L型紧固杆(10101)另一端安装有紧固块(10104),所述紧固块(10104)靠近旋转连杆(1009)一端开设有贴合槽(10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机构包括止回壳体(601)、限位笼(602)和止回球(603);
所述止回壳体(601)与介质循环管道(7)之间贯通连接,所述止回壳体(601)内部靠近连接冷凝器(3)的介质循环管道(7)一侧设置有限位笼(602),所述限位笼(602)内部安装有止回球(6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9)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为真空状态。
CN202010760438.5A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Active CN111854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0438.5A CN111854228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0438.5A CN111854228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4228A CN111854228A (zh) 2020-10-30
CN111854228B true CN111854228B (zh) 2021-12-03

Family

ID=72953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0438.5A Active CN111854228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422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21553A1 (ru) * 1983-02-02 1984-10-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3884 Холодильна винтова расширительна машина
CN201110677Y (zh) * 2007-11-26 2008-09-03 山东小鸭模具有限公司 空调冷媒流向转换分流器
CN103277951A (zh) * 2013-06-12 2013-09-04 昆山市润苏物资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204923610U (zh) * 2015-07-30 2015-12-30 常熟市捷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剂充注机用充注枪头
CN208186931U (zh) * 2018-03-28 2018-12-04 新昌县储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更换阀口的膨胀阀
CN208920635U (zh) * 2018-10-23 2019-05-31 江苏西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CN209445650U (zh) * 2018-11-14 2019-09-27 恩德特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中央供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21553A1 (ru) * 1983-02-02 1984-10-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3884 Холодильна винтова расширительна машина
CN201110677Y (zh) * 2007-11-26 2008-09-03 山东小鸭模具有限公司 空调冷媒流向转换分流器
CN103277951A (zh) * 2013-06-12 2013-09-04 昆山市润苏物资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204923610U (zh) * 2015-07-30 2015-12-30 常熟市捷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剂充注机用充注枪头
CN208186931U (zh) * 2018-03-28 2018-12-04 新昌县储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更换阀口的膨胀阀
CN208920635U (zh) * 2018-10-23 2019-05-31 江苏西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CN209445650U (zh) * 2018-11-14 2019-09-27 恩德特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中央供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4228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7347U (zh) 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
CN106247646A (zh) 一种中深层地热井下取热系统
CN201293411Y (zh) 一种室温调节系统及其空调装置
CN202304084U (zh) 水平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热水及空调系统
CN111854228B (zh) 一种内置水力模块的地源热泵机组
CN107990454B (zh) 一种利用自然冷源的节能空调系统
CN201311022Y (zh) 一种适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浅层地下水空调
CN210373712U (zh)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供暖系统
CN103591685B (zh) 一种太阳能热泵循环节能热水机组
CN201003828Y (zh) 生态节能空调系统装置
CN204757451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式热泵机组
CN202018097U (zh) 串联式循环回路蜂窝集热器集热地温空调系统
CN203240837U (zh) 循环节能供暖制冷装置
CN102466284A (zh) 串联式循环回路蜂窝集热器集热地温空调系统
CN203605461U (zh) 一种太阳能热泵循环节能热水机组
CN203464510U (zh) 家用太阳能循环调温系统
CN203586362U (zh) 一种别墅专用型地源与太阳能热泵一体机组
CN102252451A (zh) 一种太阳能水源热泵联合供热制冷装置
CN207214510U (zh) 一种提高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比的冷却水控制系统
CN202304079U (zh) 竖直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热水及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CN201177340Y (zh) 一种兼具调温功能的光伏扬水装置
CN206257829U (zh) 一种双能源高效高温热泵机组
CN103411282A (zh) 一种基于冰源热泵技术的热泵系统
CN202734267U (zh) 一种太阳能热泵系统
CN213778239U (zh) 一种用于地下水源热泵的玻璃幕墙补热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