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9525A - 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9525A
CN111849525A CN202010712040.4A CN202010712040A CN111849525A CN 111849525 A CN111849525 A CN 111849525A CN 202010712040 A CN202010712040 A CN 202010712040A CN 111849525 A CN111849525 A CN 111849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llecting
biomass
collecting tube
levoglucosenone
c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20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49525B (zh
Inventor
张智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to CN2020107120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9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9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9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49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9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3/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 C10B53/02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of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 C07D49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3/08Bridg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49/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s by direct heating with heat-carrying agents including the partial combustion of the solid material to be trea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33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e.g. sunligh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热解过程分为两段进行,生物质热解和催化裂解分步完成,生物质首先在300‑400℃进行热解,低温能够抑制木质素衍生物的生成,没有催化剂的参与,避免了催化剂与固体焦炭混合难以分离的问题;随后热解气在400‑6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裂解,酸催化剂的存在能够促进左旋葡萄糖酮的形成;固体焦炭出口位于最低点,气体产物出口位于最高处,利用重力原理减少驱动生物质所消耗能量;另一方面,所需的能量由太阳能提供,同时联产大量固体焦炭,提高了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尤其是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中,热解技术能够将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的液体燃料生物油或者高附加值化学品。其中左旋葡萄糖酮(LGO,1,6-脱水-3,4-二脱氧-β-d-吡喃糖烯-2-酮)是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生成的一种脱水糖衍生物,由于反应活性高可用于各种合成反应,该物质具有很高的化工及医药医用价值。然而常规热解方法LGO的产率极低,无论经济上还是技术上均不可行。因此要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LGO,就必须提高热解过程对LGO的选择性,同时降低热解过程的能耗。
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如中国专利CN 102816187 B、中国专利CN 106977557 B)通过在热解过程中引入催化剂能提高生物质热解过程对LGO的选择性,然而生物质热解过程为一个吸热过程,需要不断地向热解系统提供能量,影响过程的经济性。如何进一步提升过程经济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生物质热解过程中需外界提供热量过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质原料注入倾斜设置的第一集热管内,第一集热管入口的高度高于出口,在第一集热管入口处持续通入预设流量的惰性气体以保持集热管内的惰性气氛,将生物质在第一集热管内加热至300-400℃,生物质发生热解反应分解形成热解气和固体焦炭,并在惰性气体吹拂下不断流向出口处;
2)热解气和固体焦炭在重力和惰性气体的作用下进行气固分离,当到达第一集热管出口处时,固体焦炭落入收集装置内,而热解气则进入第二集热管内,所述第二集热管入口的高度低于出口,第二集热管内壁上设有酸催化剂层,热解气在第二集热管内被加热至400-600℃,热解气在惰性气氛、催化剂和高温的作用下发生催化裂解反应形成焦炭和富含左旋葡萄糖酮的热解气,富含左旋葡萄糖酮的热解气在惰性气体吹拂下不断流向出口处,焦炭在重力作用下不断流向入口处;
所述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的能量均由太阳能提供;
3)富含左旋葡萄糖酮的热解气到达第二集热管出口处,进行冷凝后得到富含左旋葡萄糖酮的液体产物。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原料为木质纤维类生物质。
进一步的,所述木质纤维类生物质为玉米杆、高粱杆、花生壳、稻壳、松木屑、甘蔗渣、柳木根或杨木屑。
进一步的,所述酸催化剂层中的催化剂为固体磷酸、固体超强酸、固体氢氟酸、固体杂多酸、高岭土或蒙脱土。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的第一集热管的长度为100-300m,斜率为0.5%-3%,生物质在第一集热管内的流速为0.5-5m/s。
进一步的,步骤2)的收集装置替换为旋风分离器。
进一步的,步骤3)中的第二集热管的长度为100-300m,斜率为0.5%-3%,热解气及其裂解物在第二集热管中的流速为5-30m/s。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位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焦线处;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将太阳能反射至焦线处,聚焦太阳能从而实现集热管的集热。
进一步的,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由若干集热单元串联而成;
集热单元包括若干个立柱,立柱上端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之间设有若干个反射镜支架,反射镜支架上设有反射镜,反射镜呈预设弧度;
反射镜支架上还设有集热管支撑,集热管支撑上设有本发明所述的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集热管均位于反射镜的焦线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热解过程分为两段进行,生物质热解和催化裂解分步完成,生物质首先在300-400℃进行热解,低温能够抑制木质素衍生物的生成,同时有利于生物质热解产生固体焦炭,这个过程中,没有催化剂的参与,避免了催化剂与固体焦炭混合难以分离的问题;后续,热解气在400-6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裂解,酸催化剂的存在能够促进左旋葡萄糖酮的形成;两段反应的集热管呈V字形,固体焦炭出口位于最低点,气体产物出口位于最高处,利用重力原理减少驱动生物质所消耗能量;另一方面,热解过程中所需的能量由太阳能提供,热解获得高附加值液体产物外,还能同时联产大量固体焦炭,避免了燃烧生物质对热解过程进行供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线聚焦集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集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侧视图,图3(b)为截面图。
其中:1-热解反应器;2-气固分离装置;3-在线催化反应器;4-冷凝装置;11-反射镜;12-集热管;13-集热管支撑;14-反射镜支架;15-驱动装置;16-立柱;17-催化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槽式集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槽式集热单元包括若干个立柱16,立柱16上端设有驱动装置15,驱动装置15之间设有若干个反射镜支架14,反射镜支架14上设有反射镜11,反射镜呈预设弧度;反射镜支架14上还设有集热管支撑13,集热管支撑13上设有集热管12;
而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可由若干个槽式集热单元上的集热管12串联而成。
参见图3,图3(a)为集热管侧视图,图3(b)为集热管的截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集热管12为双层设计,两层之间为真空环境,当为第二集热管时,内层的内壁上设有催化剂层17,用于催化裂解热解气。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的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
实施例1
取200g干燥的、粉碎后的、粒径为1mm玉米杆颗粒,作为原料,送入第一集热管中,太阳能辐射照度为635W/m2,第一集热管长度为150m,生物质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至300℃进行热解约30s;
获得的热解气和固体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得到的固体焦炭产率为40%;
热解气继续进入第二集热管,第二集热管长度为150m,第二集热管内壁涂覆有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热解气由约300℃升至450℃进行催化裂解30s,经冷凝后得到的液体产物产率为43%,其中的左旋葡萄糖酮的产量为6.3%;
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均设置在槽式太阳能镜场中。
实施例2
取500g干燥的、粉碎后的、平均粒径为0.5mm稻壳颗粒,作为原料,送入第一集热管中,太阳能辐射照度为420W/m2,第一集热管长度为300m,生物质在氦气氛围下,从室温升至330℃进行热解约60s;
获得的热解气和固体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得到的固体焦炭产率为38%,热解气继续进入第二集热管,第二集热管长度为300m,第二集热管内壁涂覆有固体磷酸催化剂,热解气由约330℃升至550℃进行催化裂解60s,经冷凝后得到的液体产物产率为41%,其中的左旋葡萄糖酮的产量为5.6%
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均设置在槽式太阳能镜场中。
实施例3
取300g干燥的、粉碎后的、平均粒径为1mm的松木屑,作为原料,送入第一集热管中,太阳能辐射照度为991W/m2,第一集热管为200m,生物质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至320℃进行热解约40s;
获得的热解气和固体进入收集装置进行自然的气固分离,得到的固体焦炭产率为37%;
热解气继续进入第二集热管长度为200m,第二集热管内壁涂覆有固体杂多酸催化剂,热解气由约320℃升至500℃进行催化裂解40s,经冷凝后得到的液体产物产率为45%,其中的左旋葡萄糖酮的产量为7.8%。
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均设置在槽式太阳能镜场中。
实施例4
取200g干燥的、粉碎后的、粒径为2mm甘蔗渣,作为原料,送入第一集热管中,太阳能辐射照度为775W/m2,第一集热管长度为150m,生物质在氦气氛围下,从室温升至400℃进行热解约30s;
获得的热解气和固体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得到的固体焦炭产率为33%;
热解气继续进入第二集热管,长度为200m,第二集热管内壁涂覆有固体氢氟酸催化剂,热解气由约400℃升至600℃进行催化裂解30s,经冷凝后得到的液体产物产率为44%,其中的左旋葡萄糖酮的产量为6.4%。
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均设置在槽式太阳能镜场中。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质原料注入倾斜设置的第一集热管内,第一集热管入口的高度高于出口,在第一集热管入口处持续通入预设流量的惰性气体以保持集热管内的惰性气氛,将生物质在第一集热管内加热至300-400℃,生物质发生热解反应分解形成热解气和固体焦炭,并在惰性气体吹拂下不断流向出口处;
2)热解气和固体焦炭在重力和惰性气体的作用下进行气固分离,当到达第一集热管出口处时,固体焦炭落入收集装置内,而热解气则进入第二集热管内,所述第二集热管入口的高度低于出口,第二集热管内壁上设有酸催化剂层,热解气在第二集热管内被加热至400-600℃,热解气在惰性气氛、催化剂和高温的作用下发生催化裂解反应形成焦炭和富含左旋葡萄糖酮的热解气,富含左旋葡萄糖酮的热解气在惰性气体吹拂下不断流向出口处,焦炭在重力作用下不断流向入口处;
所述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的能量均由太阳能提供;
3)富含左旋葡萄糖酮的热解气到达第二集热管出口处,进行冷凝后得到富含左旋葡萄糖酮的液体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原料为木质纤维类生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纤维类生物质为玉米杆、高粱杆、花生壳、稻壳、松木屑、甘蔗渣、柳木根或杨木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催化剂层中的催化剂为固体磷酸、固体超强酸、固体氢氟酸、固体杂多酸、高岭土或蒙脱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的第一集热管的长度为100-300m,斜率为0.5%-3%,生物质在第一集热管内的流速为0.5-5m/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收集装置替换为旋风分离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第二集热管的长度为100-300m,斜率为0.5%-3%,热解气及其裂解物在第二集热管中的流速为5-30m/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位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焦线处;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将太阳能反射至焦线处,聚焦太阳能从而实现集热管的集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由若干集热单元串联而成;
集热单元包括若干个立柱(16),立柱(16)上端设有驱动装置(15),驱动装置(15)之间设有若干个反射镜支架(14),反射镜支架(14)上设有反射镜(11),反射镜呈预设弧度;
反射镜支架(14)上还设有集热管支撑(13),集热管支撑(13)上设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集热管均位于反射镜的焦线处。
CN202010712040.4A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 Active CN111849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2040.4A CN111849525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2040.4A CN111849525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9525A true CN111849525A (zh) 2020-10-30
CN111849525B CN111849525B (zh) 2021-03-12

Family

ID=72949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2040.4A Active CN111849525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95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7350A1 (en) * 2022-10-13 2024-04-18 Monash University Pyrolysis of biomas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5282A (zh) * 2009-11-20 2010-06-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制备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及其专用反应设备
CN201896159U (zh) * 2010-12-11 2011-07-13 苏州格瑞展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精确控制的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制备系统
CN102517054A (zh) * 2011-11-29 2012-06-27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农林生物质连续热解及产物分段收集净化装置与方法
CN105112080A (zh) * 2015-08-31 2015-12-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太阳能热解反应装置
US20160341448A1 (en) * 2015-04-17 2016-11-24 Mark W. Miles Closed and open loop solar air collectors
CN206109306U (zh) * 2016-10-25 2017-04-19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槽式太阳能热解生物质多联产的装置
CN109943353A (zh) * 2019-03-12 2019-06-2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富含左旋葡聚糖的生物油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09957410A (zh) * 2019-03-28 2019-07-02 苏州格瑞展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热解反应装置及热解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5282A (zh) * 2009-11-20 2010-06-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制备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及其专用反应设备
CN201896159U (zh) * 2010-12-11 2011-07-13 苏州格瑞展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精确控制的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制备系统
CN102517054A (zh) * 2011-11-29 2012-06-27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农林生物质连续热解及产物分段收集净化装置与方法
US20160341448A1 (en) * 2015-04-17 2016-11-24 Mark W. Miles Closed and open loop solar air collectors
CN105112080A (zh) * 2015-08-31 2015-12-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太阳能热解反应装置
CN206109306U (zh) * 2016-10-25 2017-04-19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槽式太阳能热解生物质多联产的装置
CN109943353A (zh) * 2019-03-12 2019-06-2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富含左旋葡聚糖的生物油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09957410A (zh) * 2019-03-28 2019-07-02 苏州格瑞展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热解反应装置及热解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7350A1 (en) * 2022-10-13 2024-04-18 Monash University Pyrolysis of bioma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9525B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8080B (zh) 一种通过热解将生物质制造合成气的工艺方法及系统
CN105112080B (zh) 一种太阳能热解反应装置
CN104862010B (zh) 一种基于槽‑塔结合聚光方式的太阳能气化系统
CN102604656A (zh) 一种蓄热式生物质热解方法及其系统
CN109575962B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热的生物质裂解液化装置
CN111849525B (zh) 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
WO2011119016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iofuel
CN111847452B (zh) 一种生物质活性炭一步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CN106281397A (zh) 基于太阳能集热和自供热的野外生物质热裂解炼油装置
CN206109305U (zh) 一种利用塔式太阳能热解生物质多联产的装置
CN105838450A (zh) 一种实现多产品输出的生物质-太阳能热化学利用系统
CN111849526B (zh) 一种热解生物质联产焦炭和苯酚的方法
CN206127211U (zh) 一种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装置
CN106147818B (zh) 一种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液体燃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6143124U (zh) 一种光伏加热热解装置
CN212720340U (zh) 一种太阳能槽式集热器及包括其的生物质催化热解系统
CN218665911U (zh) 一种立式两级渐变螺旋热解系统
CN218910235U (zh) 一种内部供热的立式渐变螺旋热解系统
CN209508145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热的生物质裂解液化装置
CN101613613B (zh) 秸秆快速热裂解过程的高效热能利用方法
CN1175085C (zh) 生物质整合式热裂解分级制取液体燃料装置
CN206173269U (zh) 基于太阳能集热和自供热的野外生物质热裂解炼油装置
CN207811688U (zh) 生物质热解气化系统
CN205974369U (zh) 一种生物质热解和裂解系统
CN106590714A (zh) 一种秸秆气化综合利用工艺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