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6144A - 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6144A
CN111846144A CN202010767211.3A CN202010767211A CN111846144A CN 111846144 A CN111846144 A CN 111846144A CN 202010767211 A CN202010767211 A CN 202010767211A CN 111846144 A CN111846144 A CN 111846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rdinate system
obstacle
time
ship
collision avoi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72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46144B (zh
Inventor
张波
韦喜忠
陈奕宏
金建海
包涛
陈卓
周则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0107672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61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6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6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46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6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9/00Monitoring properties or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vessels in operation
    • B63B79/30Monitoring properties or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vessels in operation for diagnosing, testing or predicting the integrity or performance of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1/00Designing vessels; Predicting their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提出了两种模拟测试类型,一种是既模拟无人艇的运动、又模拟障碍物的运动,可以用于无人艇避碰算法的陆上测试验证,第二种是只模拟障碍物的运动,可以用于无人艇下水后的湖上虚拟避碰测试;通过将障碍物感知、避碰算法、运动执行三个环节解耦,既可单独进行某个环节的测试,也可耦合在一起综合测试,从而加快了工程开发进度,并极易辨别出测试过程中的耦合性问题,获得避碰算法与执行环节的鲁棒性;另一方面,采用与传感器输出完全一致的数据格式,虚拟障碍物模拟模块可以无缝替代感知传感器,虚拟测试结束后只需要将虚拟障碍模块替换为真实的感知传感器,就可以转换为真实感知避碰。

Description

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艇避碰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水面艇,简称无人艇,是一种轻型智能水面运载工具,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速度快、机动性强等特点。随着控制技术、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无人艇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通过搭载不同的设备,无人艇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例如,当搭载单波束、多波束、浅底层剖面仪等声呐设备时,可以用于海底测绘、探雷反潜等;当搭载水质采样或检测设备时,可以用于环境检测;当搭载武器时,可以用于区域巡逻、海岸保护、护航、作战等任务。
无人艇在航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岛屿、暗礁、灯塔、浮标和航行的船只等障碍物,要保证无人艇能够在海洋中正常安全航行,无人艇必须能够自主避开这些障碍物,同时还要考虑无人艇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运动规律,所采取的避碰策略要遵循《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现有技术中,无人艇海上避碰技术研究包括三个环节:障碍物感知、避碰算法与运动执行,其中障碍物感知可以通过搭载的感知传感器与感知数据处理模块单独测试,避碰算法也可以通过独立的仿真程序来测试,而运动执行只有通过实船的真实运动才能全面的测试执行机构的性能与可靠性、操控参数的合理性等;此外,障碍物感知环节由于雷达等感知传感器自身的环境适应性特点、数据处理有一定难度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要实现稳定可靠的探测识别需要较长时间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从而提出虚拟障碍物的方法来对无人艇避碰技术进行研究,有效助力于实船测试,大大缩短了实船测试周期,并有效避开了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可靠性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所述避碰测试方法中无人艇及障碍物均为虚拟模式,设定初始时刻时的船体坐标系为A坐标系,当前时刻为T1,T1时刻时的船体坐标系为B坐标系,下一时刻为T2时刻;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输入T1时刻的初始船位、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初始相对速度(VAx,VAy)、初始相对位置(DAx,DAy);
第二步:更新T1时刻时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下的船速、航向角,输出A坐标系X轴与B坐标系X轴之间的夹角θ、B坐标系原点在A坐标系中的坐标(DOBAx,DOBAy);
第三步:根据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Ax,VAy),第二步中的夹角θ和坐标(DOBAx,DOBAy),输出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Bx,VBy);
第四步:根据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位置(DAx,DAy)、第二步中的夹角θ和坐标(DOBAx,DOBAy),输出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1,DBy1);
第五步:根据船速和T1时刻的船位,更新无人艇在T2时刻时的船位,即T2时刻时无人艇在A坐标系中的坐标(Dtx,Dty);
第六步:根据第三步中的相对速度(VBx,VBy)和第四步中的相对位置(DBx1,DBy1),输出T2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2,DBy2);
第七步:根据第六步中的相对位置(DBx2,DBy2)、第二步中A坐标系X轴与B坐标系X轴之间的夹角θ、第五步中的坐标(Dtx,Dty),输出T2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Ax2,DAy2);
第八步:将T2时刻作为初始时刻T1,将第七步中T2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Ax2,DAy2)作为第一步中的已知量,重复第二步至第七步,进行无人艇自主避碰测试;
通过上述循环,不断更新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位置,即障碍物当前相对于无人艇的位置,从而模拟无人艇上传感器探测障碍物的过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根据初始时刻无人艇的船速,设定其速度方向与航向角一致,并以此速度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初始时刻的船位点为原点,该X轴方向以原点为圆心在水平面内右转90°作为Y轴方向,构建A坐标系;
以T1时刻无人艇速度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T1时刻的船位点为原点,该X轴方向以原点为圆心在水平面内右转90°作为Y轴方向,构建B坐标系。
第三步中,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31
其中,R为坐标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32
θ为以A坐标系X轴为起边、以B坐标系X轴为终边的角度,逆时针为正,采用弧度制,范围(-π,π];
从而获得T1时刻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Bx,VBy);
同样的,第四步中,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33
从而获得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1,DBy1)。
第七步中,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逆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34
其中,M为坐标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35
从而获得T2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Ax2,DAy2)。
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所述避碰测试方法中无人艇真实、障碍物为虚拟,测试时将无人艇放置于湖上,由船载传感器直接实时测量获得无人艇的航向角和船速;设定初始时刻为T1,当前时刻为T2,T1时刻时的大地坐标系为A坐标系,T2时刻时的无人艇船体雷达坐标系为B坐标系;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更新T1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初始速度(VAx,VAy)、初始相对位置(DAx,DAy);由船载传感器测得T1时刻、T2时刻无人艇的航向角和船速,输出A坐标系X轴与B坐标系X轴之间的夹角θ、B坐标系原点在A坐标系中的坐标(DOBAx,DOBAy);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的初始速度(VAx,VAy)、坐标(DOBAx,DOBAy)和夹角θ,输出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速度(VBx,VBy);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的初始相对位置(DAx,DAy),坐标(DOBAx,DOBAy)和夹角θ,输出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位置(DBx,DBy);
步骤四:根据步骤一中初始速度(VAx,VAy)、初始相对位置(DAx,DAy),输出T2时刻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位置(DAx2,DAy2);
步骤五:将T2时刻作为初始时刻T1,将步骤四中T2时刻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位置(DAx2,DAy2)作为步骤一中的已知量,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进行无人艇自主避碰测试;
通过上述循环,不断更新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位置,即障碍物当前相对于无人艇的位置,从而模拟无人艇上传感器探测障碍物的过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二中,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41
其中,R为坐标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42
θ为以A坐标系X轴为起边、以B坐标系X轴为终边的角度,逆时针为正,采用弧度制,范围(-π,π];
从而获得T1时刻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Bx,VBy);
同样的,步骤三中,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43
从而获得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DBy)。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提出了虚拟障碍物的方式来对无人水面艇进行避碰测试,有效避开了障碍物感知环节中硬件传感器的问题,用虚拟感知模块,结合避碰算法和船体运动,来测试避碰算法和执行环节的性能及可靠性,大大加快了开发进度,有效助力于实船测试,可靠性好。
本发明还包括如下优点:
通过采用与传感器输出一致的数据格式,虚拟的障碍物模拟模块可以无缝替代感知传感器,在虚拟测试结束后只需要将虚拟障碍模块替换为真实的感知传感器,就可以转换为真实感知避碰;另一方面,测试过程中还可以只针对某一种感知传感器进行模拟,用虚拟传感器加上真实传感器的模式,测试感知数据融合功能。
第一种避碰模拟测试同时模拟了无人艇的运动和障碍物的运动,可以用于无人艇避碰算法的陆上测试验证,此种情况下无人艇不需要下水;第二种避碰模拟测试只模拟了障碍物的运动,可以用于无人艇下水后的湖上虚拟避碰测试,此种情况下可以在真实水上人为设置虚拟障碍物,测试无人艇在实际环境下的避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避碰测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包括两种避碰模拟测试,一种为无人艇及障碍物均为虚拟的模拟测试,另一种为无人艇真实、障碍物虚拟的模拟测试;通过界面输入选择两种避碰模拟测试中的一种。
一、无人艇及障碍物均为虚拟的模拟测试
设定初始时刻时的船体坐标系为A坐标系,当前时刻为T1,T1时刻时的船体坐标系为B坐标系,下一时刻为T2时刻;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输入T1时刻的初始船位、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初始相对速度(VAx,VAy)、初始相对位置(DAx,DAy);
第二步:更新T1时刻时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下的船速、航向角,输出A坐标系X轴与B坐标系X轴之间的夹角θ、B坐标系原点在A坐标系中的坐标(DOBAx,DOBAy);
第三步:根据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Ax,VAy),第二步中的夹角θ和坐标(DOBAx,DOBAy),输出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Bx,VBy);
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51
其中,R为坐标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52
θ为以A坐标系X轴为起边、以B坐标系X轴为终边的角度,逆时针为正,采用弧度制,范围(-π,π];
从而获得T1时刻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Bx,VBy);
第四步:根据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位置(DAx,DAy)、第二步中的夹角θ和坐标(DOBAx,DOBAy),输出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1,DBy1);
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53
从而获得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1,DBy1);
第五步:根据船速和T1时刻的船位,更新无人艇在T2时刻时的船位,即T2时刻时无人艇在A坐标系中的坐标(Dtx,Dty);
第六步:根据第三步中的相对速度(VBx,VBy)和第四步中的相对位置(DBx1,DBy1),输出T2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2,DBy2);
第七步:根据第六步中的相对位置(DBx2,DBy2)、第二步中A坐标系X轴与B坐标系X轴之间的夹角θ、第五步中的坐标(Dtx,Dty),输出T2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Ax2,DAy2);
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逆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61
其中,M为坐标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62
从而获得T2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Ax2,DAy2);
第八步:将T2时刻作为初始时刻T1,将第七步中T2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Ax2,DAy2)作为第一步中的已知量,重复第二步至第七步,进行无人艇自主避碰测试;
通过上述循环,不断更新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位置,即障碍物当前相对于无人艇的位置,从而模拟无人艇上传感器探测障碍物的过程;在无人艇上真实安装传感器时,是由无人艇上传感器探测从而实时得到障碍物相对于无人艇的位置信息的。
本实施例中,根据初始时刻无人艇的船速,设定其速度方向与航向角一致,并以此速度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初始时刻的船位点为原点,该X轴方向以原点为圆心在水平面内右转90°作为Y轴方向,构建A坐标系;以T1时刻无人艇速度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T1时刻的船位点为原点,该X轴方向以原点为圆心在水平面内右转90°作为Y轴方向,构建B坐标系。
二、无人艇真实、障碍物虚拟的模拟测试
测试时将无人艇放置于湖上,由船载传感器直接实时测量获得无人艇的航向角和船速;设定初始时刻为T1,当前时刻为T2,T1时刻时的大地坐标系为A坐标系,T2时刻时的无人艇船体雷达坐标系为B坐标系;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更新T1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初始速度(VAx,VAy)、初始相对位置(DAx,DAy);由船载传感器测得T1时刻、T2时刻无人艇的航向角和船速,输出A坐标系X轴与B坐标系X轴之间的夹角θ、B坐标系原点在A坐标系中的坐标(DOBAx,DOBAy);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的初始速度(VAx,VAy)、坐标(DOBAx,DOBAy)和夹角θ,输出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速度(VBx,VBy);
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71
其中,R为坐标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72
θ为以A坐标系X轴为起边、以B坐标系X轴为终边的角度,逆时针为正,采用弧度制,范围(-π,π];
从而获得T1时刻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Bx,VBy);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的初始相对位置(DAx,DAy),坐标(DOBAx,DOBAy)和夹角θ,输出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位置(DBx,DBy);
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5127250000073
从而获得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DBy)
步骤四:根据步骤一中初始速度(VAx,VAy)、初始相对位置(DAx,DAy),输出T2时刻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位置(DAx2,DAy2);
步骤五:将T2时刻作为初始时刻T1,将步骤四中T2时刻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位置(DAx2,DAy2)作为步骤一中的已知量,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进行无人艇自主避碰测试;
通过上述循环,不断更新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位置,即障碍物当前相对于无人艇的位置,从而模拟无人艇上传感器探测障碍物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第一种避碰模拟测试同时模拟了无人艇的运动和障碍物的运动,可以用于无人艇避碰算法的陆上测试验证,此种情况下无人艇不需要下水;通过不断更新无人艇运动信息与障碍物运动信息,从而可以在陆上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静态障碍物、以及各种不同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动态障碍物情况下的无人艇自主避碰算法测试,节省了湖上测试时间;
第二种避碰模拟测试只模拟了障碍物的运动,可以用于无人艇下水后的湖上虚拟避碰测试,此种情况下可以在真实水上人为设置虚拟障碍物,测试无人艇在实际环境下的避碰性能;通过在无人艇运动的同时不断更新障碍物运动信息,在湖上试验时,不用布置真实的障碍物就可以开展静态障碍物、以及各种不同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动态障碍物情况下的无人艇自主避碰算法测试,在测试自主避碰算法时可以不必考虑感知系统测不准带来的问题。
通过采用与传感器输出一致的数据格式,虚拟的障碍物模拟模块可以无缝替代感知传感器,在虚拟测试结束后只需要将虚拟障碍模块替换为真实的感知传感器,就可以转换为真实感知避碰;另一方面,测试过程中还可以只针对某一种感知传感器进行模拟,用虚拟传感器加上真实传感器的模式,测试感知数据融合功能。
本发明提出了虚拟障碍物的方式来对无人水面艇进行避碰测试,有效避开了障碍物感知环节中硬件传感器的问题,用虚拟感知模块,结合避碰算法和船体运动,来测试避碰算法和执行环节的性能及可靠性,大大加快了开发进度,有效助力于实船测试,可靠性好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6)

1.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碰测试方法中无人艇及障碍物均为虚拟模式,设定初始时刻时的船体坐标系为A坐标系,当前时刻为T1,T1时刻时的船体坐标系为B坐标系,下一时刻为T2时刻;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输入T1时刻的初始船位、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初始相对速度(VAx,VAy)、初始相对位置(DAx,DAy);
第二步:更新T1时刻时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下的船速、航向角,输出A坐标系X轴与B坐标系X轴之间的夹角θ、B坐标系原点在A坐标系中的坐标(DOBAx,DOBAy);
第三步:根据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Ax,VAy),第二步中的夹角θ和坐标(DOBAx,DOBAy),输出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Bx,VBy);
第四步:根据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位置(DAx,DAy)、第二步中的夹角θ和坐标(DOBAx,DOBAy),输出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1,DBy1);
第五步:根据船速和T1时刻的船位,更新无人艇在T2时刻时的船位,即T2时刻时无人艇在A坐标系中的坐标(Dtx,Dty);
第六步:根据第三步中的相对速度(VBx,VBy)和第四步中的相对位置(DBx1,DBy1),输出T2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2,DBy2);
第七步:根据第六步中的相对位置(DBx2,DBy2)、第二步中A坐标系X轴与B坐标系X轴之间的夹角θ、第五步中的坐标(Dtx,Dty),输出T2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Ax2,DAy2);
第八步:将T2时刻作为初始时刻T1,将第七步中T2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Ax2,DAy2)作为第一步中的已知量,重复第二步至第七步,进行无人艇自主避碰测试;
通过上述循环,不断更新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位置,即障碍物当前相对于无人艇的位置,从而模拟无人艇上传感器探测障碍物的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初始时刻无人艇的船速,设定其速度方向与航向角一致,并以此速度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初始时刻的船位点为原点,该X轴方向以原点为圆心在水平面内右转90°作为Y轴方向,构建A坐标系;
以T1时刻无人艇速度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T1时刻的船位点为原点,该X轴方向以原点为圆心在水平面内右转90°作为Y轴方向,构建B坐标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615127240000021
其中,R为坐标转换矩阵,
Figure FDA0002615127240000022
θ为以A坐标系X轴为起边、以B坐标系X轴为终边的角度,逆时针为正,采用弧度制,范围(-π,π];从而获得T1时刻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Bx,VBy);
同样的,第四步中,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615127240000023
从而获得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1,DBy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步中,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逆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615127240000024
其中,M为坐标转换矩阵,
Figure FDA0002615127240000025
从而获得T2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Ax2,DAy2)。
5.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碰测试方法中无人艇真实、障碍物为虚拟,测试时将无人艇放置于湖上,由船载传感器直接实时测量获得无人艇的航向角和船速;设定初始时刻为T1,当前时刻为T2,T1时刻时的大地坐标系为A坐标系,T2时刻时的无人艇船体雷达坐标系为B坐标系;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更新T1时刻时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初始速度(VAx,VAy)、初始相对位置(DAx,DAy);由船载传感器测得T1时刻、T2时刻无人艇的航向角和船速,输出A坐标系X轴与B坐标系X轴之间的夹角θ、B坐标系原点在A坐标系中的坐标(DOBAx,DOBAy);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的初始速度(VAx,VAy)、坐标(DOBAx,DOBAy)和夹角θ,输出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速度(VBx,VBy);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的初始相对位置(DAx,DAy),坐标(DOBAx,DOBAy)和夹角θ,输出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位置(DBx,DBy);
步骤四:根据步骤一中初始速度(VAx,VAy)、初始相对位置(DAx,DAy),输出T2时刻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位置(DAx2,DAy2);
步骤五:将T2时刻作为初始时刻T1,将步骤四中T2时刻障碍物在A坐标系中的位置(DAx2,DAy2)作为步骤一中的已知量,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进行无人艇自主避碰测试;
通过上述循环,不断更新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位置,即障碍物当前相对于无人艇的位置,从而模拟无人艇上传感器探测障碍物的过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615127240000031
其中,R为坐标转换矩阵,
Figure FDA0002615127240000032
θ为以A坐标系X轴为起边、以B坐标系X轴为终边的角度,逆时针为正,采用弧度制,范围(-π,π];从而获得T1时刻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速度(VBx,VBy);
同样的,步骤三中,根据二维平面坐标系的旋转与平移变换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615127240000033
从而获得T1时刻时的障碍物在B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DBx,DBy)。
CN202010767211.3A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 Active CN111846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211.3A CN111846144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211.3A CN111846144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6144A true CN111846144A (zh) 2020-10-30
CN111846144B CN111846144B (zh) 2021-07-13

Family

ID=7295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7211.3A Active CN111846144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61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1890A (zh) * 2023-01-03 2023-03-3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无人船自主航行能力测试评估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2395A (en) * 1980-02-12 1981-09-04 Tokyo Keiki Co Ltd Automatic steering device
DE4441096A1 (de) * 1994-11-18 1996-05-23 Prengel Ralf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des Kurssektors eines vorschriftsmäßig beleuchteten Wasserfahrzeugs
RU2429161C1 (ru) * 2010-08-26 2011-09-20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От Имени Которой Выступа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 Торговл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пособ координированного маневрирования судна
CN103744428A (zh) * 2014-01-17 2014-04-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邻域智能水滴算法的水面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
CN107065575A (zh) * 2017-06-09 2017-08-18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人艇航向控制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
CN108710372A (zh) * 2018-05-29 2018-10-2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群水面无人艇的自主避碰系统及方法
CN110618685A (zh) * 2019-10-25 2019-12-27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无人水面艇障碍物探测误差修正及安全避碰方法
CN111123903A (zh) * 2018-10-30 2020-05-0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圆形轨迹单元的无人艇避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2395A (en) * 1980-02-12 1981-09-04 Tokyo Keiki Co Ltd Automatic steering device
DE4441096A1 (de) * 1994-11-18 1996-05-23 Prengel Ralf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des Kurssektors eines vorschriftsmäßig beleuchteten Wasserfahrzeugs
RU2429161C1 (ru) * 2010-08-26 2011-09-20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От Имени Которой Выступа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 Торговл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пособ координированного маневрирования судна
CN103744428A (zh) * 2014-01-17 2014-04-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邻域智能水滴算法的水面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
CN107065575A (zh) * 2017-06-09 2017-08-18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人艇航向控制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
CN108710372A (zh) * 2018-05-29 2018-10-2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群水面无人艇的自主避碰系统及方法
CN111123903A (zh) * 2018-10-30 2020-05-0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圆形轨迹单元的无人艇避障方法
CN110618685A (zh) * 2019-10-25 2019-12-27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无人水面艇障碍物探测误差修正及安全避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范云生等: "一种无人水面艇自主动态避碰跟踪控制方法", 《系统仿真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1890A (zh) * 2023-01-03 2023-03-3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无人船自主航行能力测试评估系统
CN115871890B (zh) * 2023-01-03 2023-10-20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无人船自主航行能力测试评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6144B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Subsea pipeline leak inspection by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CN108664020A (zh) 一种基于速度障碍法和动态窗口法的无人艇动态避障算法
CN108698677A (zh) 水下航行体的路径设定方法、使用该方法的水下航行体的最佳控制方法及水下航行体
Caccia et al.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autonomous surface craft
CA3067575A1 (en) Self-learning autonomous navig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CN105547290B (zh) 一种基于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的从潜器导航方法
CN109319074B (zh) 一种多正交信号发射无人潜器声引导回收系统
CN111846144B (zh) 一种虚实融合的无人水面艇避碰测试方法
CN109739108A (zh) Auv运动控制系统硬件在环测试仿真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333369B (zh) 基于水面gps校正的uuv的dvl测速系统及自适应去噪方法
CN105758405A (zh) 一种适用于高海况的uuv跟踪母船航迹规划方法
CN114692520A (zh) 一种面向多场景的无人艇虚拟仿真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Xinjing et al. Horizontal path following for underactuated AUV based on dynamic circle guidance
Feng et al. Automatic tracking method for submarine cables and pipelines of AUV based on side scan sonar
Tipsuwan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UV for petroleum pipeline inspection
Wu et al.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for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autonomous berthing
CN112684453B (zh) 一种基于无人潜航器双基地声纳系统的定位误差修正方法
Han et al. Field demonstration of advanced autonomous navigation technique for a fully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in complex coastal traffic areas
CN113989350B (zh) 无人船自主探索和未知环境三维重构的监控系统
CN113156369B (zh) 一种海上声学相位中心校准方法
Orłowski Directions of development of the autonomous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 a review
CN114089750A (zh) 一种基于人工势场法的半物理无人船靠泊系统及测评方法
CN113934159A (zh) 一种无人船可靠性测试环境模型构建方法
Choi et al. Autonomous towed vehicle for underwater inspection in a port area
Antonelli et al. Real-time path plann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for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