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9607A - 一种采样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样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9607A
CN111839607A CN202010834512.3A CN202010834512A CN111839607A CN 111839607 A CN111839607 A CN 111839607A CN 202010834512 A CN202010834512 A CN 202010834512A CN 111839607 A CN111839607 A CN 111839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tube
swab
tube body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45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央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8345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9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9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960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2195 priority patent/WO202203700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采样管,采样管包括管体与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管体内,用于将采样拭子固定在管体内的预定位置,以使管体内预留出操作空间。该采样管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简化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减小人力成本与防护用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采样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样管。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的一次性病毒采样器包括采样拭子以及采样管,采样管内装有保存液。医护人员使用采样拭子进行采样,使采样拭子的采样头上带有样本,然后将采样拭子带有采样头的一端伸入采样管内,按折断点折断采样拭子,采样拭子带有采样头的部分自由落入保存液内。采样拭子无规律斜置在采样管内,然后拧紧采样管的管盖密封保存,使采样头上的样本充分溶解到保存液中,最后转运进入实验室检测流程。
为了提高检测流程,现有实验室检测流程多采用自动提取仪和自动加样仪进行提取加样。自动提取仪和自动加样仪均是高精密高灵敏度的仪器,且采样拭子无规律斜置在采样管内,采样管内没有预留出后续自动提取仪或自动加样仪的提取头或加样头伸入采样管进行提取或加样的操作空间,若直接采用装有采样拭子的采样管进行后续的自动提取或自动加样操作,自动提取仪和自动加样仪的提取头或加样头碰到采样杆或棉头时经常性自动报警停机,影响效能。因此,为了使提取或加样自动化,前道工序需要增加人力,手工将采样拭子取出采样管以使采样管内留出操作空间,之后,再采用无采样拭子的采样管上机进行自动提取或加样。但在病毒检测整个流程中(如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人工处理采样棉头的操作致使感染风险提高,也增大了人力成本和防护用品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样管,该采样管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简化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减小人力成本与防护用品成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包括管体与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用于将采样拭子固定在所述管体内的预定位置,以使所述管体内预留出操作空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医护检测人员在使用采样拭子进行采样,使得采样拭子的采样头上带有样本后,将采样拭子带有采样头的一端伸入采样管内,并采用采样管内的固定件对采样拭子进行固定,然后按折断点折断采样拭子,进而使得留在采样管内的采样拭子能够固定在预定位置,预定位置的采样拭子按照预设的摆放方式摆放在采样管内,为后续的自动提取或自动加样预留出操作空间。之后在进入实验室检测流程时,无需人工另外将采样拭子从采样管内取出,可将带有采样拭子的采样管直接上机进行自动提取和加样操作,省略了人工处理采样拭子的操作步骤,减少了高风险感染环节,进而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简化检测流程,提高自动化率,提高检测效率,减小人力成本与防护用品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管体的内壁,且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用于卡持所述采样拭子的卡槽。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管体的内壁上设置固定件,并在固定件上开设卡槽,通过卡槽卡持采样拭子的方式对采样拭子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且对采样拭子进行固定的操作也较为简单,仅需将完整的采样拭子卡进卡槽内,然后折断采样拭子,即可将带有采样头的采样拭子部分固定在采样管内的预定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所述管体的管口相对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以及与所述管体的内壁相对的固定面,所述上端面位于所述管口与所述下端面之间,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固定面上,且所述卡槽贯穿所述上端面与所述下端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卡槽开设在与管体的内壁相对的固定面上且两端分别贯穿上端面与下端面,即卡槽横向开设,医疗人员将采样拭子伸入采样管后,横向将采样拭子卡进卡槽内,然后按照折断点折断,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这个,采样拭子上设置有折断点,采样拭子靠近采样头的一端的端面到折断点的距离大于等于管体的管底到固定件的上端面的距离,小于等于管体的管底到管口的距离,进而使得完整的采样拭子卡进卡槽后,采样拭子的折断点位于管体的管口与固定件的上端面之间,可方便采样拭子的折断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槽沿平行于所述管体的轴心方向延伸。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卡槽设置为平行于管体的轴心方向延伸,使得采样拭子沿平行于管体的轴心方向的方向放置在管体内,即采样拭子竖直放置在管体内,进而可在管体内预留出足够自动提取机或自动加样机进行操作的操作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槽的横截面为带有缺口的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等于所述采样拭子的直径,所述缺口对应的弦的长度小于所述采样拭子的直径。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卡槽的内径等于采样拭子的直径,可使得采样拭子能够稳固卡设在管体内,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外界晃动碰撞等原因导致采样拭子脱离固定件,而脱离预定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所述下端面到所述管体的管底的距离与所述管体的长度之比为1:2-3:4。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固定件的下端面到管体的管底的距离与管体的长度之比为1:2-3:4,即限定固定件靠近管体的管口位置设置,方便采样拭子的固定与折断等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多个。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管体内设置有多个固定件,可使得管体内同时容纳并固定多根采样拭子,即使得该采样管可应用于混合采样的方式,且省去人工多次拿取采样管内的采样拭子的操作,减少了高风险感染环节,进而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简化检测流程,提高自动化率,且配合混采方式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减小人力成本与防护用品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为沿所述管体的内壁设置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卡槽。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固定件设置为沿管体的内壁设置的环形体,在环形体上开设多个卡槽,多个卡槽可卡持多个采样拭子使得该采样管可应用于混合采样的方式,且省去人工多次拿取采样管内的采样拭子的操作,减少了高风险感染环节,进而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简化检测流程,提高自动化率,且配合混采方式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减小人力成本与防护用品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体的管底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管体的内壁配合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固定所述采样拭子的采样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管底设置环形槽用以固定采样拭子的采样头,放置采样拭子向中心处偏移,进一步稳固了采样拭子,保证了操作空间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样管还包括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所述管体的管口以密封所述管体。
在实际操作中,采样拭子经折断固定在采样管内的预定位置后,采用管盖密封管体的管口,对样本进行统一的密封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样管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样管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件的结构图。
图标:100-管体;110-管口;120-管底;200-采样拭子;210-采样头;220-折断点;300-固定件;310-卡槽;320-上端面;330-下端面;340-固定面;400-环形凸起;500-环形槽;600-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现有的病毒检测流程中,由于折断后的采样拭子200无规律倾斜放置在采样管内,因此在采样自动提取和加样前,需要手工将采样管内的采样拭子200取出,感染风险过大,人力成本和防护用品成本提高。
请参考图1、图2与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样管的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样管的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件300的结构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采样管,采样管包括管体100与固定件300,固定件300设置在管体100内,用于将采样拭子200固定在管体100内的预定位置,以使管体100内预留出操作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采样拭子200是指完整的采样拭子200折断后自由落入采样管内带有采样头210的部分。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医护检测人员在使用采样拭子200进行采样,使得采样拭子200的采样头210上带有样本后,将采样拭子200带有采样头210的一端伸入采样管内,并采用采样管内的固定件300对采样拭子200进行固定,然后按折断点220折断采样拭子200,进而使得留在采样管内的采样拭子200能够固定在预定位置,预定位置的采样拭子200按照预设的摆放方式摆放在采样管内,为后续的自动提取或自动加样预留出操作空间。之后在进入实验室检测流程时,无需人工另外将采样拭子200从采样管内取出,可将带有采样拭子200的采样管直接上机进行自动提取和加样操作,省略了人工处理采样拭子200的操作步骤,减少了高风险感染环节,进而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简化检测流程,提高自动化率,提高检测效率,减小人力成本与防护用品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样管还包括管盖600,管盖600用于盖合管体100的管口110以密封管体100。
在实际操作中,采样拭子200经折断固定在采样管内的预定位置后,采用管盖600密封管体100的管口110,对样本进行统一的密封管理。
上述管体100和管盖600的材料可选择食品级PP(Polypropylene,聚丙烯塑料)或者其他符合医疗要求的材料。
可选地,管盖600与管体100通过螺纹配合密封连接,管盖600与管体100也可通过扣合的方式密封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管体100的外径可经过合理的设计,以满足不同提取机和加样机的机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件300固定于管体100的内壁,且固定件300上开设有用于卡持采样拭子的卡槽310。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管体100的内壁上设置固定件300,并在固定件300上开设卡槽310,通过卡槽310卡持采样拭子200的方式对采样拭子200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且对采样拭子200进行固定的操作也较为简单,仅需将完整的采样拭子200卡进卡槽310内,然后折断采样拭子200,即可将带有采样头210的采样拭子200部分固定在采样管内的预定位置。
固定件300的材料可以是多种的,固定件300的材料可以与管体100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与管体100的材料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件300包括与管体100的管口110相对的上端面320与下端面330以及与管体100的内壁相对的固定面340,上端面320位于管口110与下端面330之间,卡槽310开设在固定面340上,且卡槽310贯穿上端面320与下端面330。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卡槽310开设在与管体100的内壁相对的固定面340上且两端分别贯穿上端面320与下端面330,即卡槽310横向开设,医疗人员将采样拭子200伸入采样管后,横向将采样拭子200卡进卡槽310内,然后按照折断点220折断,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这个,采样拭子200上设置有折断点220,采样拭子200靠近采样头210的一端的端面到折断点220的距离大于等于管体100的管底120到固定件300的上端面320的距离,小于等于管体100的管底120到管口110的距离,进而使得完整的采样拭子200卡进卡槽310后,采样拭子200的折断点220位于管体100的管口110与固定件300的上端面320之间,可方便采样拭子200的折断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槽310沿平行于管体100的轴心方向延伸。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卡槽310设置为平行于管体100的轴心方向延伸,使得采样拭子200沿平行于管体100的轴心方向的方向放置在管体100内,即采样拭子200竖直放置在管体100内,进而可在管体100内预留出足够自动提取机或自动加样机进行操作的操作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槽310的横截面为带有缺口的圆形,圆形的直径等于采样拭子200的直径,缺口对应的弦的长度小于采样拭子200的直径。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卡槽310的内径等于采样拭子200的直径,可使得采样拭子200能够稳固卡设在管体100内,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外界晃动碰撞等原因导致采样拭子200脱离固定件300,而脱离预定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件300的下端面330到管体100的管底120的距离与管体100的长度之比为1:2-3:4。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固定件300的下端面330到管体100的管底120的距离与管体100的长度之比为1:2-3:4,即限定固定件300靠近管体100的管口110位置设置,方便采样拭子200的固定与折断等操作。
混合采样是多个样本采样后混合进行检测的方式,混采的方式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对于大规模的病毒检测,具有很高的意义,例如对新型冠状肺炎的大规模核酸筛选检测。混采的采样套装为多根采样拭子200、一个采样管以及保存液。具体的混采流程为:医护人员取用单根采样拭子200分别采样,每采样完成一次后,放入采样管内至保存液进行浸泡,完成多次采样动作,并做好相应采集记录,混合采样结束后,通过样本保存箱转运至实验室进入检测流程,然后开盖进行检测。
对于混合采样,现有的操作中,多个采样拭子200无规律放置在一个保存管内,使得采样管内没有预留出后续自动提取仪或自动加样仪的提取头或加样头伸入采样管进行提取或加样的操作空间,因此在自动提取或加样前需要手工将采样管内的采样拭子200取出。多次人工拿取采样管内的采样拭子200,使得感染风险大大提高,也降低了检测效率,且增加了人力成本与防护用品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件300的数量为多个。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管体100内设置有多个固定件300,可使得管体100内同时容纳并固定多根采样拭子200,即使得该采样管可应用于混合采样的方式,且省去人工多次拿取采样管内的采样拭子200的操作,减少了高风险感染环节,进而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简化检测流程,提高自动化率,且配合混采方式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减小人力成本与防护用品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固定件300沿管体100的内壁周向阵列设置,使得多个固定体设置在管体100内的同一高度。多个采样拭子200靠近管体100的内壁竖直设置在管体100内,在中间形成操作空间便于后续的自动提取或加样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考图1与图3,固定件300为沿管体100的内壁设置的环状体,环状体上开设有多个卡槽310。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固定件300设置为沿管体100的内壁设置的环形体,在环形体上开设多个卡槽310,多个卡槽310可卡持多个采样拭子200使得该采样管可应用于混合采样的方式,且省去人工多次拿取采样管内的采样拭子200的操作,减少了高风险感染环节,进而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简化检测流程,提高自动化率,且配合混采方式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减小人力成本与防护用品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体上的多个卡槽310周向阵列设置,卡设在卡槽310内的多个采样拭子200靠近管体100的内壁竖直设置在管体100内,在中间形成操作空间便于后续的自动提取或加样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体100的管底120上设置有环形凸起400,环形凸起400与管体100的内壁配合形成环形槽500,环形槽500用于固定采样拭子200的采样头210。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管底120设置环形槽500用以固定采样拭子200的采样头210,放置采样拭子200向中心处偏移,进一步稳固了采样拭子200,保证了操作空间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
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用于将采样拭子固定在所述管体内的预定位置,以使所述管体内预留出操作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管体的内壁,且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用于卡持所述采样拭子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所述管体的管口相对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以及与所述管体的内壁相对的固定面,所述上端面位于所述管口与所述下端面之间,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固定面上,且所述卡槽贯穿所述上端面与所述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沿平行于所述管体的轴心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横截面为带有缺口的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等于所述采样拭子的直径,所述缺口对应的弦的长度小于所述采样拭子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下端面到所述管体的管底的距离与所述管体的长度之比为1:2-3:4。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沿所述管体的内壁设置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底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管体的内壁配合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固定所述采样拭子的采样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所述管体的管口以密封所述管体。
CN202010834512.3A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采样管 Pending CN1118396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4512.3A CN111839607A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采样管
PCT/CN2021/072195 WO2022037007A1 (zh) 2020-08-18 2021-01-15 一种采样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4512.3A CN111839607A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采样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9607A true CN111839607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69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4512.3A Pending CN111839607A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采样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96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3827A (zh) * 2021-07-23 2021-11-02 南通润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病毒采样管及成型装置
WO2022037007A1 (zh) * 2020-08-18 2022-02-24 谢央达 一种采样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7007A1 (zh) * 2020-08-18 2022-02-24 谢央达 一种采样管
CN113583827A (zh) * 2021-07-23 2021-11-02 南通润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病毒采样管及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30804U (zh) 一种采样管
CN111839607A (zh) 一种采样管
CA2104900C (en) Universal fitting for inoculation receptacles
US3814079A (en) Liquid collecting and filtering device
WO2022037007A1 (zh) 一种采样管
US20020004647A1 (en) Flashback blood collection needle
CN105334332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采集和分配方法
US5660796A (en) Septum piercer and sample extractor for physiological specimens
CN1652730A (zh) 全血采样设备
US3926521A (en) Blood collecting and processing means
CN207567226U (zh) 一种微生物样本保护装置
US4865090A (en) Vial holder
WO2017086867A1 (en)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reducing the risk to medical personnel of accidentally puncturing themselves on a hypodermic needle
DE69827567T2 (de) Entnahmegefäß-Anordnung
JPH024337A (ja) 血液サンプルを採集し貯蔵する単一使用装置
CN204237790U (zh) 一种病毒采样管
JP6424666B2 (ja) 検査キットおよびこれに具備される調製用容器
CN218710449U (zh) 一种采样管
CN207307898U (zh) 一种地下水检测用的样品收纳装置
CN113528303A (zh) 一种病毒采样管及病毒采样管存储盒
CN207570829U (zh) 一种样本采集管
CN211886265U (zh) 一种带滤膜的双层套管
KR102458777B1 (ko) 생물학적 유체 수집 및 안정화 시스템
CN217418682U (zh) 一种病毒采样管及病毒采样管存储盒
CN218654546U (zh) 一种用于样品收集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