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5596B - 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5596B
CN111835596B CN202010702139.6A CN202010702139A CN111835596B CN 111835596 B CN111835596 B CN 111835596B CN 202010702139 A CN202010702139 A CN 202010702139A CN 111835596 B CN111835596 B CN 111835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target
detection target
state table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21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5596A (zh
Inventor
叶铠逞
刘超
李昌志
李金儒
于洋
张嘉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angting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ting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ting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ting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21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5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5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5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使用一种全新的目标状态探测策略,通过对探测目标依序实施若干轮次探测,比较实施探测前后无响应探测目标数量变化判断探测结果是否达到稳定状态,从而适时结束探测,可以更准确高效地探测大规模网络中活跃的探测目标,提升了探测的精度与效率,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本发明通过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用两位二进制数标识并在内存中存放探测目标的状态,有效减少了内存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网络空间信息收集过程中的关键之一是发现存活的主机及相应的开放端口以供进一步的分析探测,其基本原理是向被探测主机/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根据响应的数据判断主机/端口的存活/开放情况。
传统的主机探测通常是向探测目标发送固定次数的探测请求,如果没有收到应答则认为探测目标不存活。
由于探测次数是固定的,当发生网络波动或与目标主机间丢包较为严重时,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会降低。
现有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存在无法适应不同网络情况,为了适应不同网络环境条件的目标探测方法,因此设计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提升了目标探测的进度与效率,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包括
获取探测目标,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
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根据探测结果,将所述探测目标状态置为相应状态标识;
遍历所述置为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向其中无响应探测目标多轮次依次发送探测数据包;
根据探测结果,决定结束探测或对所述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探测。
本实施例通过使用一种全新的目标状态探测策略,首先获得无响应的探测目标,然后通过对无响应探测目标依次实施若干轮次探测,根据探测结果调整目标探测策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目标状态探测方法无法适应不同网络状况的问题,提升了目标探测的准确性与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探测目标为主机或端口,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包括,
当所述探测目标为主机时,将主机根据预设规则进行分组,以所述主机网络协议地址为坐标,按照所述主机分组构建对应的主机一维探测目标状态表;
当所述探测目标为端口时,以主机网络协议地址和端口分别为横纵坐标轴,按照所述主机分组构建二维端口探测目标状态表。
本申请通过对主机进行分组,通过将同一网络环境中的探测目标归为一组,可以提高探测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向其中无响应探测目标多轮次依次发送探测数据包,包括,
在进行每个轮次探测之后需等待预设时间,然后在针对此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的探测,预设时间为单个探测目标的响应时延的估计值。
本实施例通过在进行每个轮次探测之后等待预设时间,可以使无响应探测目标充分获得探测结果后在进行新轮次的探测。
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根据探测结果,将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置为相应状态标识,包括,
确定待探测目标的类型,根据探测目标类型发送相应的探测数据包;
根据所述探测目标的探测结果,将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置为相应状态标识。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探测目标的状态标识通过二进制数表示。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探测目标有三种状态,二进制数“00”表示探测目标无响应,二进制数“01”表示探测目标未可知或关闭,二进制数“10”表示探测目标有响应。
本实施例通过在一维探测目标状态表或二维探测目标状态表中用两位二进制数标识探测目标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内存消耗,提升了探测的进度与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根据探测结果,决定结束探测或对所述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探测,包括,
获取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结果,判断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数量在预设连续探测轮次内是否有变化;
如果没有,则结束对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
如果有变化,则继续对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的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探测,直到在达到最大探测轮次之前,无响应探测目标数量在预设连续探测轮次内无变化或对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轮次达到最大探测轮次时,则结束对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所述预设探测轮次小于最大探测轮次。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对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结果,自适应调整探测策略,本实施例提升了目标探测的进度与效率,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后,获得的所有的探测目标状态为有响应时,则结束探测。
本实施例根据如果开始检测到所有检测目标状态都有相应时,则结束探测,本实施例提升了目标探测的进度与效率,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目标状态探测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探测目标,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根据探测结果,将所述探测目标状态置为相应状态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置为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向其中无响应探测目标多轮次依次发送探测数据包;
决定模块,根据探测结果,用于决定结束探测或对所述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探测。
本实施例通过使用一种全新的目标状态探测装置,首先获得无响应的探测目标,然后通过对无响应探测目标依次实施若干轮次探测,根据探测结果调整目标探测策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存在无法适应不同网络情况的问题,且提升了目标探测的精度与效率,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多个存储器,分别用于存储计算机软件;
多个处理器,分别执行计算机软件,以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服务模块的功能和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目标状态探测装置的示例性架构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1、12、13,网络14和服务器15,网络14用以在终端设备11、12、13和服务器1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光纤电缆等等。
终端设备11、12、13通过网络14与服务器1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1、12、1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网页浏览器应用、图像处理类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文本编辑类应用、阅读类应用等。
终端设备11、12、13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设备11、12、13为硬件时,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与服务器通信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当终端设备11、12、13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服务器1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1、12、13发送的访问请求进行处理的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可以生成与终端设备11、12、13分别相对应的标识信息并将该标识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服务器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服务器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状态探测装置一般由服务器15执行,相应地,目标状态探测装置一般部署于服务器15上。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目标状态探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获取探测目标,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目标为主机或端口,当探测目标为主机时,主机通过域名系统解析得到主机互联网协议地址,即IP地址,再进一步取得主机IP地址列表,当主机数量庞大时,为了节省内存消耗,不是一次性将所有IP地址展开存入内存空间,而是对主机IP地址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存入内存对主机实施扫描探测,待一组主机IP地址扫描探测完毕,再将下一组主机IP地址存入内存空间,主机IP的分组原则为“邻近”原则,即将相邻近的IP地址分在一组,如果是公网IP地址,通常先判断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从而使得同一组IP地址的网络环境相近。
当探测目标为主机时,根据主机IP分组,以组为单位构建相对应的以主机IP地址为坐标轴的主机探测目标状态表,如表1所示,其中“0”表示初始状态。
当探测目标为端口,同样主要对主机IP地址分组,根据分组,分别以主机IP地址和主机端口号为横纵坐标构建以主机IP地址组为单位的二维探测目标状态表,其中“0”表示初始状态,如表2所示,表2中探测的数量为主机数量与端口数量的乘积。
表1
Figure BDA0002593203860000061
表2
Figure BDA0002593203860000062
据包,根据探测结果,将所述探测目标状态置为相应状态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一个探测目标的一次探测的结果有两种状态:有响应/无响应。有响应状态又可更具体的划分为正向响应结果和负向响应结果。每个探测目标以01/10/00三个二进制数标识三种探测结果,二进制数“00”表示探测目标未响应,“01”和“10”表示探测目标有响应,其中,“01”表示正向响应,也就是所需要或信息收集过程更关心的响应,如端口打开,“10”为负向响应,也就是不是所需要的响应,如端口关闭。
具体的,当探测目标为主机时,开启接收线程,接收来自被探测主机的响应,发送控制报文协议回应请求(ICMP ECHO---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探测数据包,如果有控制报文协议回应请求响应(ICMP ECHO REPLY---Internet Control MessageProtocol),则标识主机为“存活”,则在表1中置相应主机状态标识为“01”,其他响应如“Network Unreachable(网络不可达)”或“Host Unreachable(主机不可达)”等,则标识主机状态为“未知”,则在表1中置相应主机状态标识为“10”,没有响应的主机标识为“无响应”,则在表1中置相应主机状态标识为“00”。
当探测目标为端口时,开启接收线程,接收来自被探测端口的响应,向被探测端口发送传输控制协议半连接扫描请求数据报文(TCP SYN---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 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探测数据包,如果接收线程接收到半连接请求确认(SYN ACK---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Acknowledge character)响应,则标识端口为“开放”,则在表2中置相应端口状态标识为“01”,如果接收到的响应为连接复位(RST---Reset the connection),则标识端口为“关闭”,则在表2中置相应端口状态标识为“10”,没有响应的端口标识为“无响应”,则在表2中置相应端口状态标识为“00”。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一维探测目标状态表或二维探测目标状态表中用两位二进制数标识探测目标的状态,仅占用2bit内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内存消耗,提升了探测的进度与效率。
步骤S23,遍历所述置为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向其中无响应探测目标多轮次依次发送探测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当探测对象为主机时,遍历表1,依次向其中标识为无响应的主机发送控制报文协议回应请求(ICMP ECHO---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探测数据包,覆盖到所有标识为无响应状态的主机,在每轮发送后,等待若干秒,等待时间为单个主机的响应时延估计值,该估计值与网络环境条件有关,网络环境条件好,等待时间短,网络环境条件差,等待时间稍长,根据每轮扫描结果,更新主机状态表1,重复上述发送探测数据报文探测数据包和更新主机探测状态表过程,探测n轮,直到无响应主机数量没有变化或达到最大的探测次数。
其中n值决定探测强度,与网络质量有关,比如n为2,若对第一轮探测后标识为无响应的主机再次发送探测数据包探测仍然没有响应,则结束探测;当n为3时,第一轮探测后无响应的主机,向这些无响应的主机发起第二轮探测,如果仍然没有响应,还要发起第三轮探测,以此类推。
当探测对象为端口时,按行或列遍历表2,按行遍历是优先探测所有主机的某一端口,按列遍历是优先探测某一主机的所有端口,对表2中标识为无响应的端口依次发送传输控制协议半连接扫描请求数据报文(TCP SYN---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探测数据包,并及时更新表2端口状态及对相应探测目标在内存中的两位二进制数重新赋值,构成一轮端口探测,每轮探测完毕,等待若干秒,等待时间与网络环境有关,网络环境条件好,等待时间短,网络环境条件差,等待时间长,根据每轮探测结果,更新端口状态表2及对应的存放于内存中的赋值,重复上述探测过程,探测n轮,直到无响应端口数量没有变化或达到最大的探测次数。
其中n的值决定端口探测强度,与网络质量有关,比如n为2,若对第一轮探测后标识为无响应的端口再次发送探测数据包仍然没有响应,则结束探测;当n为3时,若对第一轮探测后无响应的端口再次发送探测数据包仍然没有响应,还要发起第三轮探测,以此类推。
步骤S24,根据探测结果,决定结束探测或对所述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探测。
需要说明的是,当探测目标为主机或端口时,当连续探测n轮,无响应主机或无响应端口的数量没有变化,则结束探测。
在对大规模网络的主机或端口发起探测扫描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有新的主机上线或有新的端口开放,为了避免主机或端口的过度探测,预先设置主机或端口最大探测轮次m,当达到最大探测轮次m,则结束探测。
作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步骤S02中,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后,获得的所有的探测目标状态为有响应时,则结束探测。
本实施例通过使用一种全新的目标状态探测策略,首先获得无响应的探测目标,然后通过对无响应探测目标依次实施若干轮次探测,根据探测结果调整目标探测策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目标状态探测方法无法适应不同网络环境的问题,提升了目标探测的精准确度与效率。
继续参考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目标状态探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获取检测目标,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
首先根据检测目标构建相对应的检测目标状态表,此探测目标状态表未为置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
步骤S32,开启接收线程,用于接收探测目标的响应,对探测目标状态置响应的状态标识;
当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后,开启接收线程,并根据探测目标的响应结构对探测目标状态表置相应的状态标识。
步骤S33,开始遍历置为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中的探测目标;
对已经置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开始进行遍历,已获取探测目标的探测结果。
步骤S34,取探测目标状态表中的下一探测目标;
依次对已置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中的探测目标进行探测。
步骤S35,是否为无响应的探测目标;
判断是否无响应的探测目标,如果无,则继续取探测目标状态表中的下一探测目标进行探测,如果有,则执行步骤S36,向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
步骤S36,发送探测数据包;
步骤S37,是否结束遍历;
判断是否结束遍历,如果否,则继续取探测目标状态表中的下一探测目标进行探测,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8判断未响应探测目标是否在预设连续轮次无变化。
步骤S38,未响应探测目标是否在预设连续轮次无变化;
判断未响应探测目标是否在预设连续轮次无变化,如果是,则结束探测,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3,开始遍历置为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中的探测目标。
继续参考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状态探测装置,包括,构建模块41,第一发送模块42,第二发送模块43和决定模块44;
构建模块01,用于获取探测目标,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
需要说明的是,探测目标为主机或端口,当探测目标为主机时,如果输入的为主机域名,通过域名系统服务(DNS---Domain Name System)解析获取,得到主机互联网协议地址(IP Adress---Internet Protocol Adress);如果输入的为无分类域间路由(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形式的主机IP地址表示,需进一步展开取得主机IP地址列表。当主机数量庞大时,为了节省内存消耗,不是一次性将所有IP地址展开存入内存空间,而是对主机IP地址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存入内存进行对主机的扫描探测,待一组主机IP地址扫描探测完毕,再将下一组主机IP地址存入内存空间。
当探测目标为端口,分别以主机IP地址和主机端口号为横纵坐标构建二维探测目标状态表,表中探测目标的数量为主机数量与端口数量的乘积,每一个探测端口有三种探测结果,分别以00/01/10三个二进制数标识,其中二进制数“00”标识探测端口无响应,“01”标识探测端口开放,“10”标识探测端口关闭。
第一发送模块02,用于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根据探测结果,将所述探测目标状态置为相应状态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当探测目标为主机时,开启接收线程,接收来自被探测主机的响应,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控制报文协议回应请求(ICMP ECHO---Internet ControlMessage Protocol)报文,如果有控制报文协议回应请求响应(ICMP ECHO REPLY---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则标识主机为“存活”,则在表1中置相应主机状态标识为“01”,其他响应如“Network Unreachable(网络不可达)”或“Host Unreachable(主机不可达)”等,则标识主机状态为“未知”,则在表1中置相应主机状态标识为“10”,没有响应的主机标识为“无响应”,则在表1中置相应主机状态标识为“00”。
当探测目标为端口时,开启接收线程,接收来自被探测端口的响应,向被探测端口发送传输控制协议半连接扫描请求数据报文(TCP SYN---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 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如果接收线程接收到半连接请求确认(SYNACK---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Acknowledge character)响应,则标识端口为“开放”,则在表2中置相应端口状态标识为“01”,如果接收到的响应为连接复位(RST---Resetthe connection),则标识端口为“关闭”,则在表2中置相应端口状态标识为“01”,没有响应的端口标识为“无响应”,则在表2中置相应端口状态标识为“00”。
第二发送模块03,用于遍历所述置为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向其中无响应探测目标多轮次依次发送探测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当探测对象为主机时,遍历表1,依次向其中标识为无响应的主机发送控制报文协议回应请求(ICMP ECHO---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探测数据包,覆盖到所有标识为无响应状态的主机,在每轮发送后,等待若干秒,等待时间为单个主机的响应时延估计值,该估计值与网络环境条件有关,网络环境条件好,等待时间短,网络环境条件差,等待时间稍长,根据每轮扫描结果,更新主机状态表1,重复上述发送探测数据报文探测数据包和更新主机探测状态表过程,探测n轮,直到无响应主机数量没有变化或达到最大的探测次数。
其中n值决定探测强度,与网络质量有关,比如n为2,若对第一轮探测后标识为无响应的主机再次发送探测数据包探测仍然没有响应,则结束探测;当n为3时,第一轮探测后无响应的主机,向这些无响应的主机发起第二轮探测,如果仍然没有响应,还要发起第三轮探测,以此类推。
当探测对象为端口时,按行或列遍历表2,按行遍历是优先探测所有主机的某一端口,按列遍历是优先探测某一主机的所有端口,对表2中标识为无响应的端口依次发送传输控制协议半连接扫描请求数据报文(TCP SYN---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探测数据包,并及时更新表2端口状态及对相应探测目标在内存中的两位二进制数重新赋值,构成一轮端口探测,每轮探测完毕,等待若干秒,等待时间与网络环境有关,网络环境条件好,等待时间短,网络环境条件差,等待时间长,根据每轮探测结果,更新端口状态表2及对应的存放于内存中的赋值,重复上述探测过程,探测n轮,直到无响应端口数量没有变化或达到最大的探测次数。
其中n的值决定端口探测强度,与网络质量有关,比如n为2,若对第一轮探测后标识为无响应的端口再次发送探测数据包仍然没有响应,则结束探测;当n为3时,若对第一轮探测后无响应的端口再次发送探测数据包仍然没有响应,还要发起第三轮探测,以此类推
决定模块04,根据探测结果,用于决定结束探测或对所述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探测。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当探测目标为主机或端口时,当连续探测n轮,无响应主机或无响应端口的数量没有变化,则结束探测。
在对大规模网络的主机或端口发起探测扫描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有新的主机上线或有新的端口开放,为了避免主机或端口的过度探测,预先设置主机或端口最大探测轮次m,当达到最大探测轮次m,则结束探测。
作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步骤S02中,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后,获得的所有的探测目标状态为有响应时,则结束探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例如图1中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的服务器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多个存储器,分别用于存储计算机软件;
多个处理器,分别执行计算机软件,以实现上述任一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服务模块的功能和操作。
具体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5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5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51、ROM52以及RAM 53通过总线5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5也连接至总线5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5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5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5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58;以及通信装置59。通信装置5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5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5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各个模块或系统可以是由计算机软件指令形成的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探测目标,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
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根据探测结果,将所述探测目标状态置为相应状态标识;
遍历所述置为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在进行每个轮次探测之后需等待预设时间,然后在针对此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的探测,预设时间为单个探测目标的响应时延的估计值;
获取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结果,判断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数量在预设连续探测轮次内是否有变化,以决定结束探测或对所述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探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目标为主机或端口,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包括,
当所述探测目标为主机时,将主机根据预设规则进行分组,以所述主机网络协议地址为坐标,按照所述主机分组构建对应的主机一维探测目标状态表;
当所述探测目标为端口时,以主机网络协议地址和端口分别为横纵坐标轴,按照所述主机分组构建二维端口探测目标状态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根据探测结果,将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置为相应状态标识,包括,
确定待探测目标的类型,根据探测目标类型发送相应的探测数据包;
根据所述探测目标的探测结果,将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置为相应状态标识。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目标的状态标识通过二进制数表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目标有三种状态,二进制数“00”表示探测目标无响应,二进制数“01”表示探测目标未可知或关闭,二进制数“10”表示探测目标有响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结果,判断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数量在预设连续探测轮次内是否有变化,以决定结束探测或对所述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探测,包括,
如果没有,则结束对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
如果有变化,则继续对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的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探测,直到在达到最大探测轮次之前,无响应探测目标数量在预设连续探测轮次内无变化或对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轮次达到最大探测轮次时,则结束对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所述预设连续探测轮次小于最大探测轮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后,获得的所有的探测目标状态为有响应时,则结束探测。
8.一种目标状态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探测目标,构建探测目标状态表;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探测目标发送探测数据包,根据探测结果,将所述探测目标状态置为相应状态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置为相应状态标识的探测目标状态表,在进行每个轮次探测之后需等待预设时间,然后在针对此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的探测,预设时间为单个探测目标的响应时延的估计值;
决定模块,获取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探测结果,判断所述探测目标状态表中无响应探测目标的数量在预设连续探测轮次内是否有变化,以决定结束探测或对所述无响应探测目标进行新轮次探测。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存储器,分别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多个处理器,分别执行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中的目标状态探测方法。
CN202010702139.6A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835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2139.6A CN111835596B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2139.6A CN111835596B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596A CN111835596A (zh) 2020-10-27
CN111835596B true CN111835596B (zh) 2022-03-18

Family

ID=7292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2139.6A Active CN111835596B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55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4160A (zh) * 2021-07-09 2023-01-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n) 网络检测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542270A (zh) * 2021-07-14 2021-10-22 山东林天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互联网资产指纹快速探测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0401A (zh) * 2018-12-20 2019-04-1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分布式网络资产探测方法
CN110661669A (zh) * 2019-10-11 2020-01-0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一种基于icmp、tcp、udp协议的网络设备的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方法
CN111131429A (zh) * 2019-12-19 2020-05-08 北京安华金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精准的数据库服务发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31516B2 (en) * 2018-09-26 2021-02-2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Network link failure detection
CN109586947B (zh) * 2018-10-11 2020-12-22 上海交通大学 分布式设备信息采集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0401A (zh) * 2018-12-20 2019-04-1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分布式网络资产探测方法
CN110661669A (zh) * 2019-10-11 2020-01-0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一种基于icmp、tcp、udp协议的网络设备的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方法
CN111131429A (zh) * 2019-12-19 2020-05-08 北京安华金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精准的数据库服务发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596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3314B (zh) 识别高效的目标服务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43243B (zh) 动态路由处理方法和装置及其家庭网关
CN111835596B (zh) 一种目标状态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3062350A5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1064804B (zh) 网络访问方法和装置
WO202210019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及网络接入点设备
CN113656176B (zh) 云设备的分配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1556135A (zh) 一种请求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9015040A1 (zh) 基于信号强度的频点选取方法及物联网终端
CN114466437A (zh) 心跳保活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93223A (zh) Dns记录的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061888A (zh) 网络协议类型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00496B (zh)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0535959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13050B (zh) 视频同步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136809B1 (en) Distributed flow processing and flow cache
CN112040023B (zh) 对象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14800A (zh) 一种设备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CN110611678B (zh) 一种识别报文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5004657B (zh) 寻址方法、寻址系统以及寻址装置
JP5777464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28469A (zh)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6107760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708532B (zh) 局域网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25530B (zh) 一种资产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