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5075A - 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5075A
CN111835075A CN201910299023.XA CN201910299023A CN111835075A CN 111835075 A CN111835075 A CN 111835075A CN 201910299023 A CN201910299023 A CN 201910299023A CN 111835075 A CN111835075 A CN 111835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upled
diode
capacito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90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5075B (zh
Inventor
卢育成
张
刘涛
罗峰
谢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Xuguiming Electronics Co ltd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RP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Xuguiming Electronics Co ltd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RP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Xuguiming Electronics Co ltd,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RP,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Xuguim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90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50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5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5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6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包括有一交流电源、一功率电路、一充电电路以及一继电器开关。其中当本发明的切换电路为工作于非共电池架构下,于市电通过功率电路的升压电路架构,升压到一母线电压,再通过充电电路的降压型线路架构给电池充电;当充电电路工作时,电池电平相对于市电零线电平稳定;在电池工作模式下电池通过所述功率电路的线路升压,而电池电平相对于市电零线电平跳变。当工作于共电池架构下,电池中点同市电的零线短接,市电模式和电池模式下电池电平相对于市电零线电平均维持稳定,整体系统稳定,使得产品可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弹性配置电池,提升了不断电电源供应产品的灵活度、多样性和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特别是一种能够运用于大功率变换器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且能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关电力电子领域中电池作为储能组件至关重要,并广泛应用于不间断电源等电气装置中,然而由于电池的高成本,因此择取合适的电路拓扑架构,以搭配电池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技术的业内不间断电源,通常采用共电池架构和非共电池架构两种拓扑策略,对于非共电池拓扑架构,其存在有电池电平相对于市电零线电平会有持续跳变的问题,致使各种不间断电源无法共享同一组电池,同时,电池充电器需采用隔离型拓扑线路,而隔离型组件与器件则限制了充电器的功率,特别是当不断电系统处于并联模式下使用时,非共电池拓朴架构,需要各自的电池组,对空间及电池成本的角度来看,不占优势,也容易因为电池容量的不平均,而失去不断电系统并联的特点。当不断电系统运用于单机使用时,共电池拓朴架构会同时需要两组电池,因此电池数量翻倍,整体系统成本显著上升,又如果减少单组电池节数,又会致使升压比过大,转换效率下降,使得功率损耗增加。然而,当不断电系统运用于并机时,共电池拓朴从而能发挥其节省电池数目的优势。
因共电池与不共电池拓朴架构,分别皆其有上述缺点,故,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弹性调整配线及设定即可实现共电池架构和非共电池架构切换的电路拓扑架构,以提高不间断电源的灵活性、多样性,并且需有效地减少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针对上述现有的电池高成本,合理使用配置电池,以节约整体系统成本和空间,提供一种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切换的线路使用于不同实际应用场合。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切换线路的技术,是采用能够控制切换的一个开关组件(不限制所述开关的串并联数量),能够断开或是闭合电池中点和市电的零线,实现电路拓扑共电池架构和非共电池架构之间的切换。且所述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切换的线路可应用在高频非隔离型直流-直流变换器(I类)、高频隔离型直流-直流变换器(II类)作为开关型的电源供应电路,以及能有效地运用于各种不断电电源拓朴电路架构中。
本发明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包括:一交流电源;一第一硅控整流组件,所述第一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交流电源;一第三硅控整流组件,所述第三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一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一继电器开关,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端;一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一第五功率开关组件,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一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一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耦接与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的第二端;一第二硅控整流组件,所述第二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交流电源;一第四硅控整流组件,所述第四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一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四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一第六功率开关组件,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一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一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一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四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及一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相耦接,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端相耦接,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耦接,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相耦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包括有:一第七功率开关组件,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一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一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一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一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一第四电感,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一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一第八功率开关组件,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一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及一第六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端,所述第六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耦接之处,为一中性点(Neutral Point)。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继电器开关为导通状态(Turn On)时,所述继电器开关闭合,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为一共电池的架构,通过所述充电电路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池及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继电器开关为关闭的截断状态(Turn Off)时,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为一非共电池的架构,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串接为一个单一电池,通过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单一电池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为阳极端,所述第一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为阴极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及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为漏极端,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及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为源极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为阳极端,所述第一二极管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为阴极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及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为功率型的MOSFET、IGBT、BJT、MOS、CMOS、JFET等组件或是IGBT的开关模块,或者是具有所述这些组件功能的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开关为固态继电器、磁簧继电器、光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热敏继电器或时间继电器。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拓朴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共电池状态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共电池状态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路拓朴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能够根据实际应用场合来调整电路拓扑的架构,实现共电池架构和非共电池架构拓扑之间的切换,以提高系统的灵活度,更有效的使用配置电池或电池组而能够针对上述现有的电池高成本,提出合理使用配置电池,以节约整体系统成本和空间,提供一种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切换的线路使用于不同实际应用场合。
在下文中将参阅附图,由此更充分地描述各种例示性实施例,并在附图中展示一些例示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加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仅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确切而言,提供这些例示性实施例使得本发明将为详尽且完整,且将向熟悉此项技术者充分传达本发明概念的范畴。在所有附图中,可为了清楚而夸大显示电路方框或电路组件的大小以及相对的尺寸大小与连接或耦接之间的关系;类似数字始终指示类似组件。
应理解,虽然在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开关组件为包括有多个功率开关组件,是指一种切换组件的表达术语,但并不限定是采用IGBT、BJT、MOS、CMOS、JFET或是MOSFET,亦或者是具有所述这些组件或器件功能的组合,即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电子组件实际产品术语的限制。以及本文所出现的第一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1至Q4、第五至第八功率开关组件Q5至Q8、第一至第二电容C1至C2或是第一至第二电感L1至L2…等等,此等术语是用以清楚地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并非具有一定的组件顺序排列关系,即有可能会有第一开关、第三开关而无第二开关的组件实施形式,即非一定具有连续关系的序号作为组件符号的标示。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的第一端、第二端、上端或下端、左侧端或右侧端等等,这些术语是用以清楚地区分一个组件的一端点与所述组件的另一端点,或为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之间,或是一个端点与另一个端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其并非用以限制所述文字序号所呈现的顺序关系,且非必然有数字上连续的关系;此外,本文使用有术语「复数个」或「多个」来描述具有设置多个电路组件,但这些多个组件并不仅限于实施有二个、三个或四个及四个以上的组件数目表示所实施的技术。以上,提前说明。
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拓朴电路架构中包括有一交流电源10、一功率电路20、一充电电路30以及一继电器开关40。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图1中是还包括有一第一硅控整流组件Q1、一第二硅控整流组件Q2;功率电路20中包括有一第三硅控整流组件Q3、一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4、一第一电池B1、一第二电池B2、一第一电感L1、一第二电感L2、一第五功率开关组件Q5、一第六功率开关组件Q6、一第一二极管D1、一第二二极管D2、一第一电容C1以及一第二电容C2。
其中,第一硅控整流组件Q1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交流电源10;第三硅控整流组件Q3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硅控整流组件Q1的第二端;第一电池B1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硅控整流组件Q3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开关40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池B1的第二端;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三硅控整流组件Q3的第二端;第五功率开关组件Q5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而第五功率开关组件Q5的第二端耦接于继电器开关40的第二端;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耦接与第五功率开关Q5的第二端。
此外,所述第二硅控整流组件Q2的第二端耦接于交流电源10;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4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硅控整流组件Q2的第一端;第二电池B2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池B1的第二端,而第二电池B2的第二端耦接于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4的第二端;第六功率开关Q6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五功率开关组件Q5的第二端以及继电器开关40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同时耦接于第六功率开关组件Q6的第一端以及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而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耦接于第六功率开关组件Q6的第二端;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耦接于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4的第一端,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同时耦接于第六功率开关组件Q6的第二端及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此外,充电电路30分别与第一电池B1的第一端相耦接,并与第二电池B2的第二端相耦接,以及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相耦接,并且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相耦接。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中,所述的充电电路30,如图1所示包括有一第七功率开关组件Q7、一第三二极管D3、一第三电感L3、一第三电容C3、一第四电容C4、一第四电感L4、一第四二极管D4、一第八功率开关组件Q8、一第五二极管D5以及一第六二极管D6等组件。
在充电电路30中,第七功率开关组件Q7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七功率开关组件Q7的第二端,且第三二极管D3的第一端耦接于前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三二极管D3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而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三二极管D3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四电感L4的第二端耦接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四二极管D4的第二端同时耦接于第三二极管D3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且第四二极管D4的第一端耦接于第四电感L4的第一端;第八功率开关组件Q8的第一端同时耦接于第四二极管D4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感L4的第一端,且第八功率开关组件Q8的第二端同时耦接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而第五二极管D5的第二端则是耦接于第一电池B1的第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电池B2的第二端,且第六二极管D6的第二端耦接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相耦接之处,为一中性点(Neutral Point),第五功率开关组件Q5的第二端与第六功率开关组件Q6的第一端相耦接之处,也为一中性点;且当继电器开关40为导通状态(Turn On)时(亦即为开关闭合),第一电池B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池B2的第一端相耦接之处,也为一中性点,所述各个中性点则形成一中性线(Neutral Line)。以及当继电器开关40为导通状态(Turn On)时,所述继电器开关40为闭合状态,则此时第一电池B1与第二电池B2为一共电池的电路拓朴架构,能够通过所述充电电路30分别对第一电池B1及第二电池B2充电;此外,当继电器开关40为关闭的截断状态(Turn Off)时,则第一电池B1与第二电池B2为一非共电池的电路拓朴架构,此时第一电池B1与第二电池B2串接为一个单一电池组件,或是一个单一电池组,同样能通过充电电路30对所述单一电池执行充电。
前述中,所述的第一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1至Q4的第一端为阳极端,而所述第一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1至Q4的第二端为阴极端,所述第一端及第二端仅为一实施例说明,利于搭配图标用作组件连接关系的说明,本发明当不以第一端及第二端的次序为限制,以及解释第一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1至Q4的阳极端是第二端也可,只要将描述的位置顺序加以改变即可,并不影响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在实际上,所述的第一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1至Q4还有一第三端为一控制端,能够控制第一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1至Q4的导通与关闭,所述控制端一般而言,是连接到控制电路(图中未显示),所述控制电路可以让第一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Q1至Q4导通与关闭,然而本发明重点为整体的电路拓朴结构,所述控制电路不予赘述。
前述中,所述的第五至第八功率开关组件Q5至Q8的第一端为漏极端,所述第五至第八功率开关组件Q5至Q8的第二端为源极端,但本发明的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并不以此为限制。另外在实际上,第五至第八功率开关组件Q5至Q8还包括有一第三端为一栅极端,用以控制第五至第八功率开关组件Q5至Q8的导通与关闭,然而本发明重点为整体的电路拓朴结构,所述栅极端的控制电路不予赘述。并且,所述的第五功率开关组件至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组件Q5至Q8,在实际制作上,可以是功率型的MOSFET、IGBT、BJT、MOS、CMOS、JFET等组件或是IGBT的开关模块,或者是具有所述这些组件功能的组合。
前述中,所述第一至第六二极管D1至D6的第一端为阳极端,所述第一至第六二极管D1至D6的第二端为阴极端。第一电池B1与第二电池B2的第一端为正极端,第一电池B1与第二电池B2的第二端为负极端。第一至第四电感L1至L4的第一端为图1中第一至第四电感L1至L4的左侧端,其第二端为各电感的右侧端。此外,第一至第四电容C1至C4的第一端为图1中第一至第四电容C1至C4的上端,其第二端为各电容的下端。然而,本发明在实际运用所描述位置关系的术语上,当不以此为限制。同时,所述的继电器开关40在实际运用上,可以是固态继电器(SSR)、磁簧继电器(Reed Relay)、光继电器(Optial Relay)、电磁继电器(Electromagnetic Relay)、热敏继电器(Thermal Relay)或时间继电器(Time Relay)等。
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非共电池的运作模式,其中继电器开关40为截断(OFF)。当系统中装配单一组电池时,整个系统的电路拓扑架构如图2所示,为工作于非共电池架构下。在市电供电的交流电源10工作模式下,市电通过功率电路20的升压电路架构线路(PFCBoost)的架构升压到360V的母线电压,而后通过充电电路30的降压型线路(Charger Buck)的架构给单一电池(B1+B2),也即,第一电池B1串接第二电池B2的单一电池为B1+B2,执行充电。当充电电路30工作时,第五二极管D5及第六二极管D6导通后,单一电池的电池电压被所述第五二极管D5及第六二极管D6所钳位,如此电池的电平相对于市电零线的电平为稳定。另外当所述单一电池在工作模式下,电池会通过功率电路线路升压(Boost)作用而升压,然而电池的电平相对于市电零线的电平则成为跳变状态。
图3所示,当整体电路系统中装配正负两组电池时,此时控制继电器开关40为导通(ON)的状态,此时整体电路系统拓扑架构如图3所示,也即电路系统是工作于共电池架构下。在市电供应模式下,市电的交流电源10通过功率电路20的升压电路线路架构(PFCBoost)升压到360V母线电压,而后通过充电电路30的降压型线路(Charger Buck)的架构给第一电池B1及第二电池B2充电。第一电池B1与第二电池B2的中点同市电零线短接(ShortCircuit);而不论是市电模式还是电池模式下,所述的第一电池B1的电平与第二电池B2的电平相对于市电零线电平,均能维持稳定,并且整体电路系统也能稳定。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差异于图1所揭示的实施例在于图4中的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等组件分别并联有一第一电阻R1以及一第二电阻R2,也即,第三电容C3与第一电阻R1并联,第四电容C4与第二电阻R2并联;在实际运用上,所述第一电阻R1除了本身可以是一个电阻组件,也能够是代表一个负载(Load),也即,R1为一第一负载,R2可为一第二负载,本发明并不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采用继电器开关40的能够切换不同状态的器件(不限制串并联的数量)作用,断开或闭合电池中点和市电零线,实现电路拓扑共电池架构和非共电池架构之间的切换,能够应用在高频非隔离型直流-直流变换器(I类)、高频隔离型直流-直流变换器(II类)等作为开关型电路;并且能够根据实际应用场合来调整电路拓扑架构,实现共电池架构和非共电池架构拓扑之间的切换,以提高系统的灵活度,更有效的使用配置电池,极为可靠易行,可以用于不间断电源提高灵活度和多样性,以提高其市场兼容性和使用便利性。显而易见,本发明技术内容具有极强的专利申请要点。
然而,本发明说明内容所述,仅为较佳实施例的举例说明,当不能限定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任何局部变动、修正或增加的技术,仍不脱离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交流电源;
一第一硅控整流组件,所述第一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交流电源;
一第三硅控整流组件,所述第三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
一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
一继电器开关,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端;
一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
一第五功率开关组件,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
一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
一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
一第二硅控整流组件,所述第二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交流电源;
一第四硅控整流组件,所述第四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
一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四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
一第六功率开关组件,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
一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一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
一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四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及
一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相耦接,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端相耦接,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耦接,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相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有:
一第七功率开关组件,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
一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一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
一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
一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
一第四电感,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
一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
一第八功率开关组件,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
一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及
一第六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端,所述第六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耦接之处为一中性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继电器开关为导通状态时,所述继电器开关闭合,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为一共电池的架构,通过所述充电电路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池及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继电器开关为关闭的截断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为一非共电池的架构,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串接为一个单一电池,通过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单一电池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控整流组件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一端为阳极端,所述第一硅控整流组件至第四硅控整流组件的第二端为阴极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及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一端为漏极端,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及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的第二端为源极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为阳极端,所述第一二极管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为阴极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组件及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组件为功率型的MOSFET、IGBT、BJT、MOS、CMOS、JFET组件或是IGBT的开关模块,或者是具有这些组件功能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开关为固态继电器、磁簧继电器、光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热敏继电器或时间继电器。
CN201910299023.XA 2019-04-15 2019-04-15 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 Active CN111835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9023.XA CN111835075B (zh) 2019-04-15 2019-04-15 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9023.XA CN111835075B (zh) 2019-04-15 2019-04-15 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075A true CN111835075A (zh) 2020-10-27
CN111835075B CN111835075B (zh) 2022-04-12

Family

ID=72914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9023.XA Active CN111835075B (zh) 2019-04-15 2019-04-15 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507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293A (zh) * 2005-03-11 2006-09-1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升压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01232191A (zh) * 2007-12-14 2008-07-30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不间断电源
CN102468770A (zh) * 2010-11-17 2012-05-23 联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交流电源输入集成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40334199A1 (en) * 2012-06-30 2014-1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ve-Level Power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204290460U (zh) * 2014-12-04 2015-04-22 力博特公司 一种不间断电源中降压充电器的连接电路及不间断电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293A (zh) * 2005-03-11 2006-09-1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升压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01232191A (zh) * 2007-12-14 2008-07-30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不间断电源
CN102468770A (zh) * 2010-11-17 2012-05-23 联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交流电源输入集成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40334199A1 (en) * 2012-06-30 2014-1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ve-Level Power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204290460U (zh) * 2014-12-04 2015-04-22 力博特公司 一种不间断电源中降压充电器的连接电路及不间断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075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0524B2 (en) Bi-directional DC to DC power converter having a neutral terminal
EP2751919B1 (en) Twin boost converter with integrated charger for ups
US20070230220A1 (en) Current source inverter with energy clamp circuit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having relatively better effectiveness
CN101997324A (zh) 具有电隔离的双向能量输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85987B (zh)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CN110612658A (zh) 双向蓄电电池组的充电器
CN102007677A (zh) 双向dc/dc变换器和电力调节器
CN101789690B (zh) 一种ups前级升压装置
US8503198B2 (en) High boost ratio DC converter
CN110995001B (zh) 多输入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包括其的不间断电源
de Paula et al. An extensive review of nonisolated DC-DC boost-based converters
CN111030458A (zh) 多输入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包括其的不间断电源
US20230253877A1 (en)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and dc-dc multiplexing converter and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835075B (zh) 可实现共电池和非共电池架构的切换电路
CN112165266B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111327194B (zh) 共直流电源的电源转换器及供电装置
TWI677158B (zh) 可實現共電池和非共電池架構之切換電路
CN113131753A (zh) 一种双向变换器的辅助电源系统及用电系统
TWM584056U (zh) 可實現共電池和非共電池架構之切換電路
US20230253879A1 (en) Charger, a multiplexing current conversion circuit and a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including the same
US10886848B2 (en) DC-to-DC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C-to-DC converter
CN111478423A (zh) 改良型电源供应电路
CN217984861U (zh) 电源转换器
CN111211688A (zh) Dc-dc变换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及包括其的不间断电源
CN218603368U (zh) 一种dc-dc转换装置及包括其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