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8524A - 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8524A
CN111828524A CN202010716469.0A CN202010716469A CN111828524A CN 111828524 A CN111828524 A CN 111828524A CN 202010716469 A CN202010716469 A CN 202010716469A CN 111828524 A CN111828524 A CN 111828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ermanent magnet
rotor
polarity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64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28524B (zh
Inventor
韩超
李鑫
刘桂祥
张世伟
沈双全
林松
卢军
张鲲
孙磊
李朋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107164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8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8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8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28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8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6/00Magnetic springs; Fluid magnetic springs, i.e. magnetic spring combined with a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6Stiffness
    • F16F2228/063Negative stiffn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6Stiffness
    • F16F2228/066Variable stiff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包括定子壳体(2)、动子(6),还包括绕动子(6)的纵向轴线绕制的线圈(3),还包括沿定子壳体(2)的纵向轴线布置于第1层的永磁体(7)和布置于第2层的永磁体(7),第1层的永磁体(7)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永磁场极性端面面向为径向方向,第1层的永磁体(7)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极性相反;动子(6)上端的极性与第1层的永磁体(7)的相邻极性端面的极性相同相斥的通电方向;动子(6)下端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相邻极性端面的极性相同相斥的通电方向。永磁体与动子之间的这种斥力不仅保证了负刚度,还对动子的偏置量起到了抑制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振器设计领域,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
背景技术
准零刚度隔振技术可以在保证较高静态刚度的前提下提供一个较低的动刚度,从而既保证了系统的静态支撑稳定性又实现了较低的一阶固有频率,系统低频隔振效果较好。考虑到准零刚度隔振器的优越性能,近些年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与探索。传统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多利用弹簧组合结构或者永磁体组合弹簧来实现负刚度效应,然而所实现负刚度的不可调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为解决传统准零刚度隔振器负刚度无法调节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105485230B的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非对称磁齿结构实现准零刚度特性的电磁式半主动隔振器,其正刚度由数组螺旋弹簧提供,负刚度通过非对称错位磁齿结构来实现,负刚度大小可通过改变电流进行调节,可更好地解决变工况振动问题。
该发明所实现负刚度的核心技术在于利用“电磁吸引力”构建动子与定子间的轴向不稳定作用力,然而动子与定子之间同时存在径向电磁拉力,由于加工和安装精度的影响,在大电流情况下系统极容易发生径向偏置,径向稳定性较差,进而导致动子与定子之间存在接触摩擦力甚至碰撞,较大地降低了系统的隔振性能。研发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对于电磁准零刚度技术的实际应用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该隔振器采用永磁体和电磁体互相排斥力作用而构建,其中,将动子设计为电磁铁,定子设置有永磁体环布阵列,利用电磁铁中心布置、周向设置的永磁体的配合关系,则可以利用这种均匀的排斥力,使得动子处于良好的对中位置。在隔振时,可以很好的保证动子与定子之间不存在接触摩擦力甚至碰撞。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包括定子壳体、设置在定子壳体的内腔中、沿定子壳体的纵向轴线可动的动子,装配于动子下方对动子起到正刚度作用的第一正刚度部件,
还包括装配于动子外侧壁、绕动子的纵向轴线绕制的线圈,动子采用高导磁性材料制作而成;
还包括装配于定子壳体内侧壁,沿定子壳体的纵向轴线布置于第1层的永磁体和布置于第2层的永磁体,第1层的永磁体与第2层的永磁体的永磁场极性端面面向为径向方向,第1层的永磁体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的极性相反;
线圈具有使得动子上端的极性与第1层的永磁体的相邻极性端面的极性相同相斥的通电方向;
线圈具有使得动子下端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的相邻极性端面的极性相同相斥的通电方向。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为:
对于定子来说,由于在其纵向轴线绕制线圈,因此,对于定子的上下两端来说,会形成两磁极。同时设置有两层的永磁体,其中第1层的永磁体与定子的上磁极对应,第1层的永磁体与定子的下磁极对应,由于第1层的永磁体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的极性相反,因此,只需保证对通电方向进行控制,使得第1层的永磁体与定子的上端相斥,第2层的永磁体与定子的下端相斥,在该设计方案下,第1层的永磁体对定子的上端进行了相斥力的约束,第2层的永磁体对定子的下端进行了相斥力的约束,因此就好比2个固定设备夹持在定子上下两端,因此能非常好的保持在负刚度的工况时,使得定子能良好的保持对中。比如设置第1层的永磁体面向定子外侧面的一端面为其极性端面,其极性为N,因此,第2层的永磁体面向定子外侧面的一端面为其极性端面,其极性为S,因此,只需设置线圈的通电方向保证,定子的上端为其极性端面,其极性为N,定子的下端为其极性端面,其极性为S。这样,定子的上端与第1层的永磁体的相邻端面相互排斥,其中定子的下端与第2层的永磁体的相邻端面相互排斥。
上述设计中,第一正刚度部件可以与动子同轴线或平行轴向(纵向)设置,其构成了正刚度系统,其中,永磁体和带线圈的动子组成了上下斥力作用的负刚度系统。相比现有的吸力作用的负刚度系统,由于现有的吸力作用的负刚度系统是动子与定子之间同时存在径向电磁拉力,由于加工和安装精度的影响,在大电流情况下系统极容易发生径向偏置,径向稳定性较差,进而导致动子与定子之间存在接触摩擦力甚至碰撞,较大地降低了系统的隔振性能。由于本发明同样面临加工精度无法保证到绝对值,造成动子在径向方向距离永磁体的距离并非绝对相等,因此在大电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动子的磁场强度产生增强,也会发生一定的径向偏置,但,本发明的永磁体是斥力作用于定子,因此永磁体与动子之间的这种斥力不仅保证了负刚度,还对动子的偏置量起到了抑制作用,使得动子尽可能在大电流的作用时,还能尽可能处于对中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动子包括导磁圆柱体和沿纵向轴线布置于第1层的导磁环凸、布置于第2层的导磁环凸,其中第1层的导磁环凸、布置于第2层的导磁环凸均与导磁圆柱体一体化连接,
其中第1层的导磁环凸的外周面为动子的第一极性端面,第2层的导磁环凸(62)的外周面为动子的第二极性端面,第一极性端面与第1层的永磁体极性端面正对,第二极性端面与第2层的永磁体极性端面正对;
所述线圈绕制在第1层的导磁环凸与第2层的导磁环凸之间的环槽内。
为了增强动子极性端与永磁体互斥力,本发明在前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动子增设导磁环凸,导磁环凸与作为本体的导磁圆柱体一体化设计,其导磁环凸的圆周面设计为极性端面;此时只要永磁体极性端面正对导磁环凸的圆周面即可;比如,将永磁体设置为条形磁体,其面向动子的一侧即为其极性端面,将永磁体设置为环形磁体,其内径面即为其极性端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还包括底座,所述定子壳体的下底面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第一正刚度部件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安装在动子的下底面与底座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下底面具有一延展部,
还包括直线轴承,直线轴承装配于定子壳体的上端口,
所述延展部贯穿直线轴承后与动子上端直接或间接连接。
还包括底座,所述定子壳体的下底面安装在底座上;
还包括第二正刚度部件,第二正刚度部件设置在底座与支撑板之间,第二正刚度部件为支撑螺旋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第一正刚度部件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安装在动子的下底面与底座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第1层的永磁体和第2层的永磁体通过粘接连接于定子壳体内侧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定子壳体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层槽和第二层槽,第一层槽和第二层槽均包括至少1个沿定子壳体内侧壁向内凹陷的盲槽,第1层的永磁体包括数量与第一层槽内盲槽数量相同的为条形的永磁体,第1层的条形的永磁体对应的插入到第一层槽的盲槽中,第2层的永磁体包括数量与第二层槽内盲槽数量相同的为条形的永磁体,第2层的条形的永磁体对应的插入到第二层槽的盲槽中,第1层的条形的永磁体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为其一个极性端面,第2层的条形的永磁体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为其一个极性端面,
第1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相同,第2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相同,第1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与第2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相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定子壳体内侧壁设置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第1层的永磁体插入到第一环槽内,第2层的永磁体插入到第二环槽内,第1层的永磁体、第2层的永磁体均为环状的永磁体,环状的永磁体嵌入在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内;
第1层的环状的永磁体的内径面为其一个极性端面,第2层的环状的永磁体的内径面为其一个极性端面,第1层的环状的永磁体内径面的极性与第1层的环状的永磁体内径面的极性向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动子与定子壳体同轴心安装。
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相比于传统被动式负刚度系统,本发明通过永磁体阵列与电磁铁径向布置的方式实现了电磁负刚度,其大小可通过改变电流进行调节。
2、相比于利用电磁拉力实现可调负刚度的传统隔振器,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磁负刚度由径向同心布置的永磁体阵列和电磁铁提供,两者之间为电磁斥力,系统的径向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亦有效解决了动子与定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滑动摩擦力或者接触碰撞等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附图1为电磁负刚度机构二维轴对称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支撑板;2-定子壳体;3-线圈;4-底座;5-直线轴承;6-动子;7-永磁体;8-支撑螺旋弹簧;61、导磁圆柱体;62、导磁环凸。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包括定子壳体2、设置在定子壳体2的内腔中、沿定子壳体2的纵向轴线可动的动子6,装配于动子6下方对动子6起到正刚度作用的第一正刚度部件,
还包括装配于动子6外侧壁、绕动子6的纵向轴线绕制的线圈3,动子6采用高导磁性材料制作而成;
还包括装配于定子壳体2内侧壁,沿定子壳体2的纵向轴线布置于第1层的永磁体7和布置于第2层的永磁体7,第1层的永磁体7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永磁场极性端面面向为径向方向,第1层的永磁体7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极性相反;
线圈3具有使得动子6上端的极性与第1层的永磁体7的相邻极性端面的极性相同相斥的通电方向;
线圈3具有使得动子6下端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相邻极性端面的极性相同相斥的通电方向。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为:
对于定子来说,由于在其纵向轴线绕制线圈,因此,对于定子的上下两端来说,会形成两磁极。同时设置有两层的永磁体,其中第1层的永磁体与定子的上磁极对应,第1层的永磁体与定子的下磁极对应,由于第1层的永磁体7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极性相反,因此,只需保证对通电方向进行控制,使得第1层的永磁体与定子的上端相斥,第2层的永磁体与定子的下端相斥,在该设计方案下,第1层的永磁体对定子的上端进行了相斥力的约束,第2层的永磁体对定子的下端进行了相斥力的约束,因此就好比2个固定设备夹持在定子上下两端,因此能非常好的保持在负刚度的工况时,使得定子能良好的保持对中。比如设置第1层的永磁体7面向定子外侧面的一端面为其极性端面,其极性为N,因此,第2层的永磁体7面向定子外侧面的一端面为其极性端面,其极性为S,因此,只需设置线圈的通电方向保证,定子的上端为其极性端面,其极性为N,定子的下端为其极性端面,其极性为S。这样,定子的上端与第1层的永磁体7的相邻端面相互排斥,其中定子的下端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相邻端面相互排斥。
上述设计中,第一正刚度部件可以与动子同轴线或平行轴向(纵向)设置,其构成了正刚度系统,其中,永磁体和带线圈的动子组成了上下斥力作用的负刚度系统。相比现有的吸力作用的负刚度系统,由于现有的吸力作用的负刚度系统是动子与定子之间同时存在径向电磁拉力,由于加工和安装精度的影响,在大电流情况下系统极容易发生径向偏置,径向稳定性较差,进而导致动子与定子之间存在接触摩擦力甚至碰撞,较大地降低了系统的隔振性能。由于本发明同样面临加工精度无法保证到绝对值,造成动子在径向方向距离永磁体的距离并非绝对相等,因此在大电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动子的磁场强度产生增强,也会发生一定的径向偏置,但,本发明的永磁体是斥力作用于定子,因此永磁体与动子之间的这种斥力不仅保证了负刚度,还对动子的偏置量起到了抑制作用,使得动子尽可能在大电流的作用时,还能尽可能处于对中位置。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是:
动子6包括导磁圆柱体61和沿纵向轴线布置于第1层的导磁环凸62、布置于第2层的导磁环凸62,其中第1层的导磁环凸62、布置于第2层的导磁环凸62均与导磁圆柱体61一体化连接,
其中第1层的导磁环凸62的外周面为动子6的第一极性端面,第2层的导磁环凸62的外周面为动子6的第二极性端面,第一极性端面与第1层的永磁体7极性端面正对,第二极性端面与第2层的永磁体7极性端面正对;
所述线圈绕制在第1层的导磁环凸62与第2层的导磁环凸62之间的环槽内。
为了增强动子极性端与永磁体互斥力,本发明在前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动子增设导磁环凸,导磁环凸与作为本体的导磁圆柱体一体化设计,其导磁环凸的圆周面设计为极性端面;此时只要永磁体7极性端面正对导磁环凸的圆周面即可;比如,将永磁体7设置为条形磁体,其面向动子的一侧即为其极性端面,将永磁体7设置为环形磁体,其内径面即为其极性端面。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是:
还包括底座4,所述定子壳体2的下底面安装在底座4上;
所述第一正刚度部件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安装在动子6的下底面与底座4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还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下底面具有一延展部,
还包括直线轴承5,直线轴承5装配于定子壳体2的上端口,
所述延展部贯穿直线轴承5后与动子6上端直接或间接连接。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是:
还包括底座4,所述定子壳体2的下底面安装在底座4上;
还包括第二正刚度部件,第二正刚度部件设置在底座4与支撑板1之间,第二正刚度部件为支撑螺旋弹簧8。
实施例5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是:
所述第一正刚度部件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安装在动子6的下底面与底座4之间。
实施例6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是:
第1层的永磁体7和第2层的永磁体7通过粘接连接于定子壳体2内侧壁。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是:
定子壳体2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层槽和第二层槽,第一层槽和第二层槽均包括至少1个沿定子壳体2内侧壁向内凹陷的盲槽,第1层的永磁体7包括数量与第一层槽内盲槽数量相同的为条形的永磁体7,第1层的条形的永磁体7对应的插入到第一层槽的盲槽中,第2层的永磁体7包括数量与第二层槽内盲槽数量相同的为条形的永磁体7,第2层的条形的永磁体7对应的插入到第二层槽的盲槽中,第1层的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为其一个极性端面,第2层的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为其一个极性端面,
第1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相同,第2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相同,第1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与第2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相反。
实施例8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是:
定子壳体2内侧壁设置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第1层的永磁体7插入到第一环槽内,第2层的永磁体7插入到第二环槽内,第1层的永磁体7、第2层的永磁体7均为环状的永磁体7,环状的永磁体7嵌入在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内;
第1层的环状的永磁体7的内径面为其一个极性端面,第2层的环状的永磁体7的内径面为其一个极性端面,第1层的环状的永磁体7内径面的极性与第1层的环状的永磁体7内径面的极性向反。
动子6与定子壳体2同轴心安装。
实施例9
如图2所示,为更好地解决低频振动问题,具有高静态刚度低动态刚度特性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工程及科研人员亦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准零刚度系统设计方案。早期人们通过机械弹簧或者永磁体的组合搭配实现了数种准零刚度系统,但其为被动式结构,无法稳定有效地解决变工况振动问题,为此后续发展出了利用非对称磁齿结构实现负刚度在线调节的半主动负刚度隔振器。然而该种负刚度机构采用电磁拉力以实现可调负刚度,在实际应用时会存在动子径向偏移、滑动摩擦和接触碰撞等问题,对系统的隔振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其核心技术在于利用径向同心安装的电磁铁与永磁体实现电磁负刚度同时保证动子与定子(定子壳体2)之间为电磁斥力,径向稳定性更好,隔振性能更优。
如图2所示,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其刚度主要包括两部分:提供正刚度的金属机械弹簧和提供可调负刚度的电磁负刚度机构。其组成特征是:包括支撑板、直线轴承、定子(定子壳体)、动子、线圈、永磁体、支撑弹簧和底座,支撑板与动子固连,用于连接被隔振质量;定子采用螺栓连接固定于底座之上;直线轴承安装于支撑板和定子之间,在保持动子和支撑板的轴向移动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支撑板和动子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永磁体阵列呈辐射状安装于定子之上,提供恒定磁场;线圈缠绕于动子之上,与动子一起组合成电磁铁,提供可变电磁场;支撑弹簧安装于支撑板与底座之间,用于提供正刚度。
附图1给出了新型电磁负刚度机构二维轴对称结构示意图。动子采用电工纯铁或其它高导磁性材料制作而成,线圈缠绕于动子之上。定子采用非导磁材料制作,永磁体阵列采用胶粘或者卡槽等方式固定于定子之上,其极性采用径向布置且上下层永磁体采用相反极性布置,在应用时,永磁体阵列需与动子上下端口对齐。
依据安培定则,为动子上的线圈通入正确方向的直流电,此时动子上下端口所产生的磁极均与邻近定子上固定永磁体的磁极极性相同,因此动子与定子之间会存在相斥的电磁力。所产生的电磁力具有如下特性,当且仅当动子在图示静平衡位置时其轴向上所受到的合力为零,一旦动子发生向上或者向下的偏移,动子会受到来自定子永磁体阵列的电磁推力,其轴向电磁力的方向亦与偏移方向一致,与负刚度力的特性一致,所提出的新型电磁机构可输出具有负刚度特性的电磁力。当改变所通入直流电的大小时,电磁铁所产生的电磁场发生变化,动子与定子之间的电磁力亦随之变化,进而系统的电磁负刚度实现了在线调节。
附图2给出了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隔振器的刚度系统分为两种:由电磁铁(包含动子6和线圈3)和永磁体7阵列组合而成的负刚度系统和第一正刚度部件、第一正刚度部件(螺旋支撑弹簧8)所代表的正刚度系统。
对于负刚度系统,支撑板1与动子6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连,线圈3缠绕于动子6之上,永磁体7阵列固定于定子(定子壳体2)之中,上下层永磁体7阵列呈极性相反布置且分别与动子上下端口对齐,动子6与定子(定子壳体2)同轴心安装,支撑板1和定子(定子壳体2)之间设计有直线轴承5。
对于正刚度系统,螺旋支撑弹簧8安装于定子(定子壳体2)外侧支撑板1与底座4之间。在实际应用时,动子6下端与底座4之间亦可以选择性的安装辅助螺旋支撑弹簧,用以平衡未安装被隔振物体时支撑板1、动子和线圈3自身的重量。
实际应用时,依据永磁体极性布置及安培定则,为线圈通入恒定直流电,此时电磁铁上下端所产生的电磁场均与永磁体7所产生的磁场相斥,系统电磁负刚度机构工作,所产生的电磁负刚度会中和螺旋支撑弹簧的正刚度,系统总刚度降低。当需调整系统刚度时,改变通入线圈的电流,电磁铁所产生电磁场的强度会发生相应改变,系统电磁负刚度变化,进而系统总刚度实现相应调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包括定子壳体(2)、设置在定子壳体(2)的内腔中、沿定子壳体(2)的纵向轴线可动的动子(6),装配于动子(6)下方对动子(6)起到正刚度作用的第一正刚度部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装配于动子(6)外侧壁、绕动子(6)的纵向轴线绕制的线圈(3),动子(6)采用高导磁性材料制作而成;
还包括装配于定子壳体(2)内侧壁,沿定子壳体(2)的纵向轴线布置于第1层的永磁体(7)和布置于第2层的永磁体(7),第1层的永磁体(7)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永磁场极性端面面向为径向方向,第1层的永磁体(7)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极性相反;
线圈(3)具有使得动子(6)上端的极性与第1层的永磁体(7)的相邻极性端面的极性相同相斥的通电方向;
线圈(3)具有使得动子(6)下端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相邻极性端面的极性相同相斥的通电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动子(6)包括导磁圆柱体(61)和沿纵向轴线布置于第1层的导磁环凸(62)、布置于第2层的导磁环凸(62),其中第1层的导磁环凸(62)、布置于第2层的导磁环凸(62)均与导磁圆柱体(61)一体化连接,
其中第1层的导磁环凸(62)的外周面为动子(6)的第一极性端面,第2层的导磁环凸(62)的外周面为动子(6)的第二极性端面,第一极性端面与第1层的永磁体(7)极性端面正对,第二极性端面与第2层的永磁体(7)极性端面正对;
所述线圈绕制在第1层的导磁环凸(62)与第2层的导磁环凸(62)之间的环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4),所述定子壳体(2)的下底面安装在底座(4)上;
所述第一正刚度部件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安装在动子(6)的下底面与底座(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下底面具有一延展部,
还包括直线轴承(5),直线轴承(5)装配于定子壳体(2)的上端口,
所述延展部贯穿直线轴承(5)后与动子(6)上端直接或间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底座(4),所述定子壳体(2)的下底面安装在底座(4)上;
还包括第二正刚度部件,第二正刚度部件设置在底座(4)与支撑板(1)之间,第二正刚度部件为支撑螺旋弹簧(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刚度部件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安装在动子(6)的下底面与底座(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第1层的永磁体(7)和第2层的永磁体(7)通过粘接连接于定子壳体(2)内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定子壳体(2)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层槽和第二层槽,第一层槽和第二层槽均包括至少1个沿定子壳体(2)内侧壁向内凹陷的盲槽,第1层的永磁体(7)包括数量与第一层槽内盲槽数量相同的为条形的永磁体(7),第1层的条形的永磁体(7)对应的插入到第一层槽的盲槽中,第2层的永磁体(7)包括数量与第二层槽内盲槽数量相同的为条形的永磁体(7),第2层的条形的永磁体(7)对应的插入到第二层槽的盲槽中,第1层的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为其一个极性端面,第2层的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为其一个极性端面,
第1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相同,第2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相同,第1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与第2层的所有条形的永磁体(7)面向动子外侧面的一端的极性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定子壳体(2)内侧壁设置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第1层的永磁体(7)插入到第一环槽内,第2层的永磁体(7)插入到第二环槽内,第1层的永磁体(7)、第2层的永磁体(7)均为环状的永磁体(7),环状的永磁体(7)嵌入在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内;
第1层的环状的永磁体(7)的内径面为其一个极性端面,第2层的环状的永磁体(7)的内径面为其一个极性端面,第1层的环状的永磁体(7)内径面的极性与第1层的环状的永磁体(7)内径面的极性向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动子(6)与定子壳体(2)同轴心安装。
CN202010716469.0A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 Active CN111828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6469.0A CN111828524B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6469.0A CN111828524B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8524A true CN111828524A (zh) 2020-10-27
CN111828524B CN111828524B (zh) 2022-04-08

Family

ID=72925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6469.0A Active CN111828524B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852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3044A (zh) * 2020-11-18 2021-02-2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超低频惯性式作动器
CN112696455A (zh) * 2020-12-28 2021-04-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超低频减隔振的准零刚度电磁隔振器
CN113898693A (zh) * 2021-10-22 2022-01-07 合肥工业大学 减振执行器
CN114562534A (zh) * 2020-11-27 2022-05-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块、缓冲块刚度控制方法以及汽车悬架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99A (zh) * 1994-09-28 1996-04-03 桂云栋 两磁场间磁弹性力的原理及磁力弹簧装置
US20030155882A1 (en) * 2002-02-19 2003-08-21 Nikon Corporation Anti-gravity mount with air and magnets
CN104455181A (zh) * 2014-10-27 2015-03-2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采用环形永磁铁产生负刚度的准零刚度隔振器
CN107387631A (zh) * 2017-08-28 2017-11-2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自感磁阻式电磁阻尼器
CN107781339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作动器
CN108869626A (zh) * 2018-09-20 2018-11-23 上海大学 一种金字塔型可调节式隔振平台
CN110219921A (zh) * 2019-07-09 2019-09-10 海南大学 一种半主动、准零刚度可调节式隔振器
CN110735874A (zh) * 2019-10-29 2020-01-3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内置负刚度元件的超低频宽谱周期性隔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99A (zh) * 1994-09-28 1996-04-03 桂云栋 两磁场间磁弹性力的原理及磁力弹簧装置
US20030155882A1 (en) * 2002-02-19 2003-08-21 Nikon Corporation Anti-gravity mount with air and magnets
CN104455181A (zh) * 2014-10-27 2015-03-2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采用环形永磁铁产生负刚度的准零刚度隔振器
CN107781339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作动器
CN107387631A (zh) * 2017-08-28 2017-11-2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自感磁阻式电磁阻尼器
CN108869626A (zh) * 2018-09-20 2018-11-23 上海大学 一种金字塔型可调节式隔振平台
CN110219921A (zh) * 2019-07-09 2019-09-10 海南大学 一种半主动、准零刚度可调节式隔振器
CN110735874A (zh) * 2019-10-29 2020-01-3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内置负刚度元件的超低频宽谱周期性隔振结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3044A (zh) * 2020-11-18 2021-02-2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超低频惯性式作动器
CN114562534A (zh) * 2020-11-27 2022-05-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块、缓冲块刚度控制方法以及汽车悬架系统
CN114562534B (zh) * 2020-11-27 2023-05-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块、缓冲块刚度控制方法以及汽车悬架系统
CN112696455A (zh) * 2020-12-28 2021-04-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超低频减隔振的准零刚度电磁隔振器
US11313431B1 (en) 2020-12-28 2022-04-26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Quasi-zero stiffness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 isolator suitable for ultra-low frequency vibration reduction and isolation
CN113898693A (zh) * 2021-10-22 2022-01-07 合肥工业大学 减振执行器
US11585404B1 (en) 2021-10-22 2023-02-21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ibration damping actuator
CN113898693B (zh) * 2021-10-22 2024-04-19 合肥工业大学 减振执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8524B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28524B (zh) 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
US9829059B2 (en) Single degree-of-freedom magnetic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US10550910B2 (en) Magnetic damper for vibration absorbers
CN103222169A (zh) 电磁发电机
US9721710B2 (en) Axial magnetic suspension
CN111828525B (zh) 一种负刚度可调的新型电磁式隔振器
CN110671459B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准零刚度隔振器
CN101737425B (zh) 一种低功耗单稳态零重力作用径向磁轴承
JP2008154451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軸受を備える電動機
CN109039004B (zh) 一种基于Halbach阵列的磁悬浮装置
CN110855118A (zh) 一种圆筒型音圈电机磁性重力补偿器及音圈电机及其组件
CN109417356A (zh) 使用磁斥力的静电发电机系统
CN110994932A (zh) 基于混合气隙的高频直动式力马达
CN113202869A (zh) 一种三自由度混合偏置磁轴承
CN209892624U (zh) 一种e型结构电磁型径向磁轴承
CN111810757B (zh) 一种适用于管路减振的主动吊架装置
CN103047283A (zh) 一种大气隙五自由度微型磁轴承及工作方法
CN111927885B (zh) 一种永磁偏置轴向磁轴承
CN211501437U (zh) 一种复合电磁式动力吸振器
CN211209558U (zh) 一种圆筒型音圈电机磁性重力补偿器及音圈电机及其组件
CN211127517U (zh) 基于混合气隙的高频直动式力马达
CN209892623U (zh) 一种轴向径向电磁型磁轴承
CN111102293A (zh) 主被动磁气混合轴承
WO2021087743A1 (zh) 一种圆筒型音圈电机磁性重力补偿器及音圈电机及其组件
CN113833759B (zh) 非对称结构永磁径向磁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