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1842A - 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1842A
CN111821842A CN202010773208.2A CN202010773208A CN111821842A CN 111821842 A CN111821842 A CN 111821842A CN 202010773208 A CN202010773208 A CN 202010773208A CN 111821842 A CN111821842 A CN 111821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extracting solution
parts
soaking
raw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32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ijirui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ijirui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ijirui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ijirui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32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18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1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1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除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15份提取液A,5‑20份提取液B,3‑10份提取液C,5‑18份表面活性剂和60‑70份水;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该复合植物型除臭剂能够从根本上去除臭气,净化环境,能在垃圾除臭、养殖除臭、污水除臭等领域均有高效除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已有的除臭剂主要有物理型除臭剂、化学型除臭剂、微生物型除臭剂和植物型除臭剂四种。
物理型除臭剂主要以气味遮盖或吸附为主,没有从根本上祛除臭气。
化学型除臭剂针对性强,但多具有一定的酸、碱性,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同时易造成二次污染。
微生物型除臭剂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微生物混合发酵比较困难,产品不够稳定,且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生长周期,所以难以达到快速高效的除臭效果。
植物型除臭剂是一种从天然植物根、茎、叶、花、种子中提取的油、汁或浸膏,经乳化后与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而成的除臭剂。可被生物完全降解,无毒、无二次污染。其作用机理是基于化学反应和生物物理过程来消除恶臭,使臭气转变成无臭物质,对酸性、碱性和中性气体均起作用。
但是现有的植物型除臭剂大多是从带有特殊香味的植物中提取的油或汁液,并通过加入香精和色素勾兑而成,主要通过除臭剂中散发的香味来稀释臭味,从而掩盖人们的嗅觉,达到不臭的错觉,并不能从根本上除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低,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臭气;而仅采用纯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除臭剂的产品价格又比较昂贵,对特殊环境的臭味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很难对复杂臭源环境有较好的除臭效果。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生产成本低、能通过与臭气分子发生反应从根本上除臭,同时应用性广,能在垃圾除臭、养殖除臭、污水除臭等领域均有高效除臭效果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15份提取液A,5-20份提取液B,3-10份提取液C,5-18份表面活性剂和60-70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比例为2-3:2-3:1-3:1-2:1-2: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比例为2:2:3:1: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比例为1-3:1-3:1-3:1-3:1-3:1-3:1-3:1-3:1-3: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比例为1-3:1-3: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比例为1:1:1。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上述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即得。
进一步地,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为:按照第一比例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
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
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得到提取液A。
进一步地,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为:按第二比例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
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
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得到提取液B。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中有由姜提取的姜醇及姜酮能吸收分解鱼腥类有机胺的臭味;本发明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中含有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及柠檬等能吸收分解二氧化硫、氨气、硫化氢、苯、甲醛、有机硫化物、有机胺等臭气分子的植物提取物,与臭气分子发生反应,将其转变为无臭物质,能够从根本上去除臭气,净化环境,而不是通过单纯的掩盖臭味来除臭,改变了现有市场产品除臭效率低的现状,能在垃圾除臭、养殖除臭、污水除臭等领域均有高效除臭效果。
(2)本发明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中含有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等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和具备杀虫能力的绿源酸,且具有灭蝇驱蚊效果的除虫菊酯,在保障植物除臭剂高效的除臭效果的同时兼具杀菌灭蝇能力。
(3)本发明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中,提取物的制备工艺采用低温蒸馏,可减少提取液A、提取液B及提取液C中的活性植物醇的挥发,如姜中的姜醇、大茴香中的芳樟醇及茉莉中的苯甲醇等。
(4)本发明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有效成份全部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对人畜无任何毒副作用,无任何二次污染,可快速除臭,是一种纯天然环保除臭产品,且其中的表面活性剂为一种公认的用于食品、化妆品等的工业原料,无毒无害。
(5)本发明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具有极强的耐候性和广阔的应用空间,不会像微生物除臭剂那样易受环境的影响,不论是在南方等潮湿地区,还是在西北等干旱地区,其除臭功效基本不受影响,即使在50℃以上高温或-10℃以下寒冷环境中仍具有高效的除臭能力;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应用空间比微生物除臭剂更广,不仅能用于垃圾、污水、动物粪便除臭,还能用于公共厕所、室内的除臭,在家居日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本发明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具有淡淡的花香和草香,喷洒后空气中弥漫一股清新怡人的芳香,从而减弱臭气的臭味,其香味来源于天然植物提取物,改变了现有市场产品主要通过添加合成香精产生浓烈香味来掩盖臭气的现状,是一种天然环保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0份提取液A,10份提取液B,6份提取液C,8份表面活性剂和66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3: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3: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1:1:1。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1:1:1)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1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1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6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8份表面活性剂及66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0份提取液A,10份提取液B,6份提取液C,8份表面活性剂和66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3:3:1:2:2:2。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3:3:1:2:2:2)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3:2:2:3:3:2:2:3:3:2。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3:2:2:3:3:2:2:3:3:2)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2:3:2。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2:3:2)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1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1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6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8份表面活性剂及66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0份提取液A,10份提取液B,6份提取液C,8份表面活性剂和66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2: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2: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2:3:3:2:2:3:3:2:2:3。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2:3:3:2:2:3:3:2:2:3)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3:2:3。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3:2:3)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1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1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6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8份表面活性剂及66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份提取液A,6份提取液B,3份提取液C,5份表面活性剂和60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3: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3: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1:1:1。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1:1:1)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5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6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3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5份表面活性剂及60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6份提取液A,6份提取液B,4份提取液C,6份表面活性剂和61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3: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3: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1:1:1。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1:1:1)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6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6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4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6份表面活性剂及61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7份提取液A,8份提取液B,5份提取液C,7份表面活性剂和62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3: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3: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1:1:1。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1:1:1)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7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8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5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7份表面活性剂及62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份提取液A,10份提取液B,6份提取液C,9份表面活性剂和63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3: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3: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1:1:1。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1:1:1)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8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1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6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9份表面活性剂及63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9份提取液A,14份提取液B,7份提取液C,11份表面活性剂和64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3: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3: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1:1:1。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1:1:1)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9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14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7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11份表面活性剂及64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0份提取液A,12份提取液B,6份提取液C,13份表面活性剂和65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3: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3: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1:1:1。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1:1:1)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1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12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6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13份表面活性剂及65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1份提取液A,18份提取液B,9份提取液C,15份表面活性剂和66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3: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3: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1:1:1。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1:1:1)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11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18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9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15份表面活性剂及66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3份提取液A,16份提取液B,10份提取液C,17份表面活性剂和68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3: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3: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1:1:1。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1:1:1)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13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16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1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17份表面活性剂及68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5份提取液A,20份提取液B,10份提取液C,18份表面活性剂和70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一比例为2:2:3:1:1:1。
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第一比例(第一比例为2:2:3:1:1:1)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A。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B。采用低温蒸馏易保存植物提取液B。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其中,第三比例为1:1:1。
提取液C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第三比例(第三比例为1:1:1)称取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是混合粉碎后的原料体积之和的40倍,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可在搅拌机内进行浸泡,搅拌机转速控制在25-35r/min,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混合;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这2次中的乙醇溶液的体积为滤渣体积的5倍),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用于回收乙醇。待滤液中乙醇含量≤0.5时,停止蒸馏,得到提取液C。
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称取15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A、2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B,10份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C、18份表面活性剂及70份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
选用上述实施例1-12任一实施例所得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按照复合植物型除臭剂与自来水的质量比为1:300进行配置,得实施例的除臭混合液,再倒入喷雾设备(此处喷雾设备可选用高压雾化设备或离心雾化设备)的喷壶(带有刻度)内,等待进行喷洒作业。
以市售植物除臭剂作为对照例,市售植物除臭剂也参照上述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喷洒方式进行喷洒,实施例及对照例分别等量喷洒在两个同样面积的除臭区域上。
对不同实验场所进行均匀喷洒后,30min后开始取样记录硫化氢浓度、氨气浓度及臭气浓度。其中,硫化氢浓度的测定选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氨气浓度的测定选用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臭气浓度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对不同实验场所进行除臭的除臭效果参见下表1。
表1不同实验场所的除臭效果的对应数据表
Figure BDA0002617436320000251
Figure BDA0002617436320000261
从上表可知,本发明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特别适用于垃圾中转站及养猪场,其氨气去除率、硫化氢去除率较高,本发明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在施用于污泥压滤车间时,臭气浓度降低率最高。
综上,本发明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生产成本低,主要原料价格低廉、易获取、应用广,本品针对不同臭源环境特征物质,选用针对性的复合植物提取配方,能适用于各种臭源环境,如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畜禽养殖场、宠物店、城市污水站及黑臭河道污泥等区域;该复合植物型除臭剂通过特殊的提取工艺,大大提高了植物液中的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改变了现有植物除臭剂通过掩盖臭味达到除臭的方式,能通过与臭气分子发生反应而从根本上去除臭味。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15份提取液A,5-20份提取液B,3-10份提取液C,5-18份表面活性剂和60-70份水;
其中,提取液A是由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按照第一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
提取液B是由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按照第二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
提取液C是由金银花、重楼及大青叶按照第三比例混合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提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例为2-3:2-3:1-3:1-2:1-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例为2:2:3: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例为1-3:1-3:1-3:1-3:1-3:1-3:1-3:1-3:1-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例为1:1:1:1:1:1:1: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比例为1-3:1-3: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比例为1:1:1。
8.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液A的制备方法为:按照第一比例称取姜、薄荷、芦荟、桔梗、枇杷核及山桃核,混合粉碎,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
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
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75-80℃,得到提取液A。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液B的制备方法为:按第二比例称取大茴香、玫瑰、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及樟树,然后将混合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浸泡24h后进行过滤;
将滤渣用质量分数为55%的乙醇溶液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
对混合后的滤液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在60-65℃,得到提取液B。
CN202010773208.2A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8218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3208.2A CN111821842A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3208.2A CN111821842A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1842A true CN111821842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3208.2A Pending CN111821842A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184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0419A (zh) * 2021-01-18 2021-06-01 安徽绿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
CN114146552A (zh) * 2021-12-10 2022-03-08 中晟普能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纯植物除异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5248A (zh) * 2021-12-16 2022-04-29 北京大爱乾坤环卫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挥发型植物除臭剂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831A (zh) * 2010-03-05 2010-07-07 陈座鹏 一种除臭剂
CN105396164A (zh) * 2015-11-19 2016-03-16 广州秀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除臭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6472A (zh) * 2015-12-22 2016-05-04 湖南普泰尔微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除臭剂配合洗涤除臭塔的除臭方法
CN105582805A (zh) * 2015-12-22 2016-05-18 湖南普泰尔微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植物除臭剂
CN105664218A (zh) * 2015-12-22 2016-06-15 湖南普泰尔微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除臭剂配合雾炮设备的除臭方法
CN109569243A (zh) * 2018-12-19 2019-04-05 得(杭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型杀菌除臭剂
CN110882621A (zh) * 2018-09-10 2020-03-17 湖北泉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除臭剂配合高压喷雾机的除臭方法
CN111318152A (zh) * 2020-02-13 2020-06-23 杭州奇麟正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植物提取液除臭剂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831A (zh) * 2010-03-05 2010-07-07 陈座鹏 一种除臭剂
CN105396164A (zh) * 2015-11-19 2016-03-16 广州秀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除臭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6472A (zh) * 2015-12-22 2016-05-04 湖南普泰尔微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除臭剂配合洗涤除臭塔的除臭方法
CN105582805A (zh) * 2015-12-22 2016-05-18 湖南普泰尔微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植物除臭剂
CN105664218A (zh) * 2015-12-22 2016-06-15 湖南普泰尔微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除臭剂配合雾炮设备的除臭方法
CN110882621A (zh) * 2018-09-10 2020-03-17 湖北泉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除臭剂配合高压喷雾机的除臭方法
CN109569243A (zh) * 2018-12-19 2019-04-05 得(杭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型杀菌除臭剂
CN111318152A (zh) * 2020-02-13 2020-06-23 杭州奇麟正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植物提取液除臭剂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0419A (zh) * 2021-01-18 2021-06-01 安徽绿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
CN114146552A (zh) * 2021-12-10 2022-03-08 中晟普能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纯植物除异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5248A (zh) * 2021-12-16 2022-04-29 北京大爱乾坤环卫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挥发型植物除臭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6509B (zh) 一种植物提取物与微生物的复合除臭剂
CN105582805B (zh) 一种高效植物除臭剂
CN105435280B (zh) 一种高效植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
CN111821842A (zh) 一种复合植物型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3730B (zh) 一种含植醋液的生活垃圾处理剂及其用途
CN102972452B (zh) 城市绿化垃圾制成的植物源生物杀螨剂及其制备和用途
CN113057184A (zh) 一种复合型植物液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4881A (zh) 一种用于除臭剂的蒸馏木醋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具有该蒸馏木醋液的除臭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03864A (zh) 一种宠物用除臭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0315A (zh) 一种植物萃取液除臭剂
CN105311660A (zh) 一种具备抑菌杀菌作用的植物源除臭剂
CN106267282A (zh) 一种垃圾除臭剂
CN103920177A (zh) 餐厨垃圾专用植物型除臭剂
CN109569243A (zh) 一种植物型杀菌除臭剂
CN109569245A (zh) 一种天然植物源环保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1365A (zh) 用于城市垃圾中转站的植物型除臭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28216A (zh) 用于畜禽舍的气体清除剂
CN105079845A (zh) 一种植物源除臭剂
CN106719918A (zh) 一种天然抑菌杀菌的植物源除臭剂
CN101878787B (zh) 一种天然驱蚊香粉及其使用方法
CN105056275A (zh) 一种抗菌除臭剂
CN102870825B (zh) 基于野生植物猫眼草的蝇蛆杀灭制剂
CN108853550A (zh) 一种球兰固体芳香剂
CN105031701A (zh) 一种植物源环保除臭剂
CN114682066A (zh) 一种快速高效植物提取液除臭剂的配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