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1545B - 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1545B
CN111821545B CN202010659022.4A CN202010659022A CN111821545B CN 111821545 B CN111821545 B CN 111821545B CN 202010659022 A CN202010659022 A CN 202010659022A CN 111821545 B CN111821545 B CN 1118215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rc
support plate
tournique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90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21545A (zh
Inventor
刘佳
杨红
高小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Industry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Industr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Industry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uclear Industr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106590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1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1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1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21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1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52Arm-res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大臂支撑板、小臂支撑板,手部支撑板、调节支架和扇形调节件,大臂支撑板与小臂支撑板通过活动关节部件活动连接,扇形调节件安装在大臂支撑板与小臂支撑板之间,手部支撑板安装在小臂支撑板的前端,调节支架活动安装在小臂支撑板的下方,对小臂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整;使用时,可以调整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的整体高度、大臂支撑板与小臂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以及对患者的手部进行固定,使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保证静脉血管的舒张,对患者进行输液,具有能实时保证患者输液时静脉血管舒张、调节灵活、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以为病人补充体液、电解质、营养物质或者药物混合液,输液时,需要穿刺患者静脉血管对患者进行输液,以使得体液、电解质、营养物质或者药物混合液等能顺利进入到患者的静脉血管中,对患者进行治疗;
因此在输液时,我们通常需要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尤其是老人、小孩或者重症病人,这类人由于生病、体弱或者其他原因,手臂无力或者不能很好的让手臂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得输液手臂的位置或者手臂形状发生变化,使得输液针头脱落或者针头位置发生偏移,产生输液失误,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针对这种现象,人们设计了很多便于固定患者手臂的固定设备;
而现有的手臂固定设备仅仅是起到对手臂进行固定的作用,而不能很好的调节肘、前臂和上臂之间的角度,使得患者在不同体位姿势进行输液时,输液针头所在的静脉血管不能很好的舒张,影响输液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而且现有的输液设备不能很好的将手臂进行固定,造成输液针头脱落的现象,例如儿童较好动,常常发生输液针头脱落的现场;并且很多时候,病人在医院的门诊部进行输液的时候,并没有病床可以供患者平卧输液,而当患者坐在椅子上进行输液的时候,由于椅子扶手本身结构不利于患者在输液时手臂的血管处于舒展状态,从而影响输液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通过本装置可以调整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的整体高度、大臂支撑板与小臂支撑板之间的夹角、对患者的手部进行固定,使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保证手臂静脉血管处于舒张状态,对患者进行输液,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大臂支撑板、小臂支撑板,手部支撑板和调节支架,大臂支撑板与小臂支撑板通过活动关节部件活动连接,手部支撑板安装在小臂支撑板的前端,调节支架活动安装在小臂支撑板的下方,对小臂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的活动关节部件包括扇形调节件、铰接组件和活动连接组件,所述扇形调节件包括第一弧形骨架、第二弧形骨架和弧形伸缩件,第一弧形骨架与第二弧形骨架铰接连接,且第二弧形骨架安装在两个第一弧形骨架之间,所述弧形伸缩件设置在第一弧形骨架和第二弧形骨架组成的安装骨架外侧;且第一弧形骨架上设置有第三销接孔,第一弧形骨架和第二弧形骨架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弧形伸缩件的弧形伸缩件固定孔;所述的铰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大臂支撑板上的第一铰接凸起、设置在小臂支撑板上的第二铰接凸起和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凸起和第二铰接凸起上均设置有铰接孔与铰接轴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活动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斜撑支撑板前端底部的插板和设置在小臂支撑板上的调节板,插板的前端设置有插接头,插接头与设置在调节板内侧的卡接槽卡合连接;所述调节板为弧形面板,活动安装在弧形槽内,弧形槽设置在小臂支撑板尾端的底部,在弧形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调节板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滑动凸起,滑动凸起卡合在滑槽内,调节板的内侧还等距设置有若干卡接凸起,两个相邻的卡接凸起之间形成与插接头配合使用的卡接槽,卡接槽与插接头配合使用,所述调节板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调节调节板左右位置的调节拉手。
优选的,所述的活动连接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组,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均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齿轴连接,且第一齿轮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组上的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一齿轮安装槽内,第一齿轮安装槽设置在小臂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二齿轮安装槽内,第二齿轮安装槽设置在大臂支撑板上;且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的大臂支撑板包括斜撑支撑板和第一橡胶软垫,第一橡胶软垫设置在斜撑支撑板内侧;所述斜撑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一销接孔,第一安装槽设置在斜撑支撑板前端的外侧壁上,第一销接孔设置在斜撑支撑板前端,且与第一安装槽联通,与第一安装槽配合使用,对扇形调节件的一侧边的第一弧形骨架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橡胶软垫内侧设置有第一止血带,所述第一止血带设置在第一橡胶软垫尾部的1/3处,且在大臂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斜撑支撑板和第一橡胶软垫的第一止血带固接孔,对第一止血带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小臂支撑板包括水平支撑板和第二橡胶软垫,第二橡胶软垫设置在水平支撑板内侧;所述水平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和第二销接孔,第二安装槽设置在水平支撑板的尾端的侧壁上,第二销接孔设置在水平支撑板的尾端,且与第二安装槽联通,与第二安装槽配合使用,对扇形调节件的另一侧边的第一弧形骨架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橡胶软垫内侧设置有第二止血带,所述第二止血带设置在第二橡胶软垫尾部的1/3处,且在小臂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水平支撑板和第二橡胶软垫的第二止血带固接孔,对第二止血带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手部支撑板包括设置在手部支撑板内侧面的手形凹槽、绷带安装组件、绷带连接组件和支撑板高度调节组件,绷带安装组件与绷带连接组件配合卡接,对手腕进行固定,支撑板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手部支撑板的外侧面,对手部支撑板的倾斜度进行调整;所述绷带连接组件包括绷带卷安装槽、盖板、绷带、绷带卷轴和挂钩,绷带卷安装槽设置在手部支撑板的内侧面上,绷带卷轴安装在绷带卷安装槽内,绷带卷轴上缠设有绷带,在绷带卷安装槽的上口部活动安装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用于绷带穿过的条形槽,且穿过条形槽的绷带的端部与挂钩连接;所述绷带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手部支撑板的内侧面上的弧形凹槽和挂杆,所述挂杆安装在弧形凹槽内,且与挂钩配合挂接。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手部支撑板背面的铰接梁、底部支撑板和调节件,铰接梁与底部支撑板之间通过调节件连接;调节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底部梁、斜撑臂、活动臂、滑动块、连接板、转动齿轮和手柄,两个底部梁呈“8”字形安装在底部支撑板上,底部梁的尾端与斜撑臂的底端铰接,斜撑臂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凸起,第三铰接凸起与铰接梁连接;所述活动臂的底端与底部梁铰接连接,且在斜撑臂的下侧面和活动臂的顶端面上均设置有齿槽,滑动块安装在斜撑臂与活动臂的连接处,且在滑动块内设置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与设置在斜撑臂的下侧面和活动臂顶端侧面的齿槽相互啮合,手柄安装在转动齿轮上。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支架包括L形支架、调节轴和调节手柄,所述L形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活动叶片安装在小臂支撑板的底端,调节轴设置在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螺纹杆,所述调节手柄安装在调节轴的两端,且在调节手柄上设置有与调节轴配合使用的内螺纹,通过调节手柄对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止血带和第二止血带为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所述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包括充气式止血带、充气管、橡胶球和控制阀,充气式止血带两端的内外层表面上对应设置有粘接区,且在充气式止血带上设置有安装孔与第一止血带固接孔和第二止血带固接孔分别配合使用;所述充气管的一端安装在充气式止血带的侧边上,充气管的另一端与橡胶球连接,所述控制阀设置在充气管的管路上,控制充气管的开合;所述控制阀包括控制阀壳体、连接头和定时开关,连接头与充气管的一端连接,上半部控制阀壳体内安装有阀芯杆,阀芯杆的下端铰接安装有圆板形封气挡板,下半部控制阀壳体内安装有永磁铁,永磁铁的下侧面与控压弹簧的一端连接,控压弹簧的另一端与电磁铁连接,电磁铁的电压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定时开关连接,通过定时开关控制电磁铁的通电情况,通电后的电磁铁与永磁铁磁性相反,并且在电磁铁未通电的情况下,控压弹簧为平衡状态,永磁铁的上表面与封气挡板的下底端面紧密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
(1)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手部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手部支撑板上的绷带安装组件和绷带连接组件对患者手部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在输液时手部发生移动,避免输液针头脱落,同时可以通过支撑板高度调节组件对手部支撑板的倾斜高度进行调整,减少患者输液时的不适感;
(2)在小臂支撑板的底部设计了可以用于调整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高度的调节支架,使得本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臂长、身高的人群,保证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会产证静脉血管曲张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调节支架保证患者在输液时的舒适度;而且本调节支架可以卡接在门诊部输液椅的扶手上,使得坐在输液椅上输液的患者的手臂得到很好的撑托,保证输液效果,减少患者输液时的疲劳感;
(3)在大臂支撑板和小臂支撑板的底部设计有用于调整大臂支撑板和小臂支撑板相对角度的结构,利用本结构来调整大臂支撑板与小臂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以便调整患者大臂与小臂的相对曲张程度,来使得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静脉血管始终处于舒张的状态中,保证输液效果,减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感,本装置具有能实时保证患者输液时静脉血管舒张、调节灵活、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大臂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大臂支撑板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大臂支撑板底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小臂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小臂支撑板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小臂支撑板底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小臂支撑板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调节板的内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手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手部支撑板E处盖板打开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手部支撑板E处盖板盖合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手部支撑板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手部支撑板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调节件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本发明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扇形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第一弧形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第二弧形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2大臂支撑板与小臂支撑板连接处未安装齿轮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2大臂支撑板与小臂支撑板连接处安装齿轮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2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3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3输液管固定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4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4控制阀的剖视图。
其中:1.大臂支撑板,11.斜撑支撑板,12.第一橡胶软垫,13.第一安装槽,14.第一销接孔,15.第一止血带,151.第一止血带固接孔,16.插板,161.插接头,17.第一铰接凸起,18.第二齿轮安装槽,2.小臂支撑板,20.第一齿轮安装槽,21.第二橡胶软垫,22.第二止血带,23.第二铰接凸起,24.第二止血带固接孔,25.弧形槽,251.滑槽,26.调节板,261.调节拉手,262.卡接凸起,263.滑动凸起,27.水平支撑板,28.第二安装槽,29.第二销接孔,3.手部支撑板,31.手形凹槽,32. 绷带安装组件,321.绷带卷安装槽,322.盖板,3221.条形槽,323.盖板,324.绷带卷轴,325.挂钩,33.绷带连接组件,331.弧形凹槽,332.挂杆,34.底部支撑板,341.底部梁,342.斜撑臂,343.活动臂,344.滑动块,345.连接板,3451. 第三铰接凸起,346.转动齿轮,347.铰接梁,348.手柄,4.调节支架,41.L形支架,42.调节轴,43.调节手柄,5.扇形调节件,51.第一弧形骨架,511.第三销接孔,512.弧形伸缩件固定孔,52.第二弧形骨架,53.弧形伸缩件,6.齿轮组,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3.齿轴,7.电机,71.第三齿轮,8.输液管固定卡,9.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91.充气式止血带91,92.充气管,93.橡胶球,94.控制阀,941.阀芯杆,942.封气挡板,943.连接头,944.永磁铁,945.电磁铁,946.控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参照附图1-23所示的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大臂支撑板1、小臂支撑板2,手部支撑板3和调节支架4,所述大臂支撑板1和小臂支撑板2均半圆形筒状结构,大臂支撑板1与小臂支撑板2通过活动关节部件活动连接,手部支撑板3安装在小臂支撑板2的前端,输液时对患者手部进行固定和手部高度进行调整,调节支架4活动安装在小臂支撑板2的下方,对小臂支撑板2的高度进行调整,保证患者输液时的静脉血管能够持续舒张,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保证输液效果。
所述的活动关节部件包括扇形调节件5、铰接组件和活动连接组件,所述扇形调节件5包括第一弧形骨架51、第二弧形骨架52和弧形伸缩件53,第一弧形骨架51与第二弧形骨架52铰接连接,且第二弧形骨架52安装在两个第一弧形骨架51之间,所述弧形伸缩件53设置在第一弧形骨架51和第二弧形骨架52组成的安装骨架外侧;且第一弧形骨架51上设置有第三销接孔511,第一弧形骨架51和第二弧形骨架52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弧形伸缩件53的弧形伸缩件固定孔512,所述弧形伸缩件53为可伸缩的弧形伸缩管结构,其原理与伸缩管类似;所述的铰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大臂支撑板1上的第一铰接凸起17、设置在小臂支撑板2上的第二铰接凸起23和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凸起17和第二铰接凸起23上均设置有铰接孔与铰接轴配合使用,安装时,将所述扇形调节件5安装在大臂支撑板1与小臂支撑板2铰接处的下方;
优选的,为了对患者手肘部进行保护,在所述扇形调节件5的内侧设置有一层软垫,使用时,对患者手肘进行撑托。
所述的活动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斜撑支撑板11前端底部的插板16和设置在小臂支撑板2上的调节板26,插板16的前端设置有插接头161,插接头161与设置在调节板26内侧的卡接槽卡合连接;所述调节板26为弧形面板,活动安装在弧形槽25内,弧形槽25设置在小臂支撑板2尾端的底部,在弧形槽2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251,调节板26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滑动凸起263,滑动凸起263卡合在滑槽251内,可以沿着滑槽251左右滑动,调节板26的内侧还等距设置有若干卡接凸起262,两个相邻的卡接凸起262之间形成与插接头161配合使用的卡接槽,卡接槽与插接头161配合使用,所述调节板26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调节调节板26左右位置的调节拉手261,使用时,医护人员、陪护人员或者患者可以通过调整插接头161在不同卡接槽内,实现调节大臂支撑板1与小臂支撑板2的相对夹角,从而使得患者在不同输液姿势时,该输液的静脉血管可以始终保持舒张状态(避免输液血管的压迫),使得药液、营养液等物质在血管中的流动舒畅,减少患者在输液时的不适感(疼痛感或者血管压迫感),有效保证输液质量。
所述的大臂支撑板1包括斜撑支撑板11和第一橡胶软垫12,第一橡胶软垫12设置在斜撑支撑板11内侧;所述斜撑支撑板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3和第一销接孔14,第一安装槽13设置在斜撑支撑板11前端的外侧壁上,第一销接孔14设置在斜撑支撑板11前端,且与第一安装槽13联通,与第一安装槽13配合使用,对扇形调节件5的一侧边的第一弧形骨架51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橡胶软垫12内侧设置有第一止血带15,所述第一止血带15设置在第一橡胶软垫12尾部的1/3处,且在大臂支撑板1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斜撑支撑板11和第一橡胶软垫12的第一止血带固接孔151,对第一止血带15进行固定;在对患者进行介入式输液前,先使用第二止血带22对患者的大臂上部进行扎结,使静脉血管被压迫,血液流动变慢,当在患者手臂或者手背上出现一条青色的血管走向时,在该血管处擦拭消毒酒精,并扎入输液针头,发现输液管内有回血时,松开第二止血带22,对患者进行输液;
需要注意的是:本第二止血带22在使用时,对输液针头对患者小臂中上部进行输液时比较有效,因为止血带绑扎地方距离输液针头插入地方较近,可以较快的看到患者的静脉血管,对于手背输液时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是找到患者静脉血管的时间会相对较长。
所述的小臂支撑板2包括水平支撑板27和第二橡胶软垫21,第二橡胶软垫21设置在水平支撑板27内侧;所述水平支撑板27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8和第二销接孔29,第二安装槽28设置在水平支撑板27的尾端的侧壁上,第二销接孔29设置在水平支撑板27的尾端,且与第二安装槽28联通,与第二安装槽28配合使用,通过销钉对扇形调节件5的另一侧边的第一弧形骨架51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橡胶软垫21内侧设置有第二止血带22,所述第二止血带22设置在第二橡胶软垫21尾部的1/3处,且在小臂支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水平支撑板27和第二橡胶软垫21的第二止血带固接孔24,对第二止血带22进行固定;在对患者进行介入式输液前,先使用第二止血带22对患者的大臂上部进行扎结,使静脉血管被压迫,血液流动变慢,当在患者手臂或者手背上出现一条青色的血管走向时,在该血管处擦拭消毒酒精,并扎入输液针头,发现输液管内有回血时,松开第二止血带22,对患者进行输液;
需要注意的是:本第二止血带22在使用时,对输液针头对患者小臂中上部进行输液时比较有效,因为止血带绑扎地方距离输液针头插入地方较近,可以较快的看到患者的静脉血管,对于手背输液时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是找到患者静脉血管的时间会相对较长;
优选的,所述的斜撑支撑板11和水平支撑板27选用硬度高、质量轻的材料制成,优选使用硬质塑料或者轻质合金材料,优选使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医用塑料或者医用钛合金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橡胶软垫12和第二橡胶软垫21使用柔软性较好且不容易发热的弹性材料,优选使用设置有透气孔的医用硅胶或者医用橡胶材料。
所述的手部支撑板3包括设置在手部支撑板内侧面的手形凹槽31、绷带安装组件32、绷带连接组件33和支撑板高度调节组件,绷带安装组件32与绷带连接组件33配合卡接,对手腕进行固定,防止在输液时由于患者(尤其值手臂无力的老人和较爱活动的小孩)手臂活动而造成输液针头脱落和滚针现象,支撑板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手部支撑板的外侧面,对手部支撑板的倾斜度进行调整,使患者手部可以以比较舒服的姿势进行输液,减少患者在输液时手部的疼痛感;所述绷带连接组件33包括绷带卷安装槽321、盖板322、绷带323、绷带卷轴324和挂钩325,绷带卷安装槽321设置在手部支撑板的内侧面上,绷带卷轴324安装在绷带卷安装槽321内,绷带卷轴324上缠设有绷带323,在绷带卷安装槽321的上口部活动安装有盖板322对设置在绷带卷安装槽321内的绷带进行遮挡,防止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被污染和发生损坏,所述盖板322上开设有用于绷带323穿过的条形槽3221,且穿过条形槽3221的绷带323端部与挂钩325连接;所述绷带连接组件33包括设置在手部支撑板的内侧面上的弧形凹槽331和挂杆332,所述挂杆332安装在弧形凹槽331内,且与挂钩325配合挂接,使用时,利用绷带323对患者手腕进行固定,防止,防止在输液时由于患者(尤其值手臂无力的老人和较爱活动的小孩)手臂活动而造成输液针头脱落和滚针现象,且在挂钩325与挂杆332脱离连接时,绷带323在绷带卷轴324的作用下自动回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绷带323在拉紧对患者的手腕进行固定时,其对患者手腕背部所产生的压力较小,并不会对患者手腕部的静脉血管造成压迫(其仅是起到固定手腕进行大位移活动,因此并没有很大的约束力,也不会造成患者手腕部的静脉血管变形);
优选的,为了使手部支撑板3在不使用时能翻转上去与小臂支撑板2连接,避免使手部支撑板内侧发生污染和破损,在手部支撑板3内侧的外周沿边上和水平支撑板27前端的外周沿边上设置有异性磁铁,使手部支撑板3可以在磁铁的吸力作用下向上翻转,所述磁铁的形状与水平支撑板27前端的形状相同;
所述的支撑板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手部支撑板3背面的铰接梁347、底部支撑板34和调节件,铰接梁347与底部支撑板34之间通过调节件连接;调节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底部梁341、斜撑臂342、活动臂343、滑动块344、连接板345、转动齿轮346和手柄348,两个底部梁341呈“8”字形安装在底部支撑板34上,且两个底部梁341之间存在缝隙,可以使斜撑臂342和活动臂343卡入,底部梁341的尾端与斜撑臂342的底端铰接,斜撑臂34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345,连接板345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凸起3451,第三铰接凸起3451与铰接梁347连接;所述活动臂343的底端与底部梁341铰接连接,且在斜撑臂342的下侧面和活动臂343的顶端面上均设置有齿槽,滑动块344安装在斜撑臂342与活动臂343的连接处,且在滑动块344内设置有转动齿轮346,转动齿轮346的上、下两侧分别与设置在斜撑臂342的下侧面和活动臂343顶端侧面的齿槽相互啮合,手柄348安装在转动齿轮346上;在使用时,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可以通过手动转动手柄348,使得转动齿轮346的齿与齿槽之间产生啮合力,通过转动齿轮346的转动对手部支撑板3的高度进行调整,减少患者输液时的不适感和疼痛感;
优选的,转动齿轮346可以在手动的条件下进行转动,也可以通过在所述转动齿轮346的外侧接一个微型电机,通过微型电机对手部支撑板3的高度进行调整。
所述的调节支架4包括L形支架41、调节轴42和调节手柄43, L形支架41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活动叶片安装在小臂支撑板2的底端,调节轴42设置在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螺纹杆,所述调节手柄43安装在调节轴42的两端,且在调节手柄43上设置有与调节轴42配合使用的内螺纹,通过调节手柄43对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得本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臂长、身高的人群,保证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会产证静脉血管曲张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调节支架保证患者在输液时的舒适度;而且本调节支架可以卡接在门诊部输液椅的扶手上,使得坐在输液椅上输液的患者的手臂得到很好的撑托,保证输液效果,减少患者输液时的疲劳感,可在医院门诊输液椅上进行配置。
实施例2
参见附图1-2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活动连接组件还可以设置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组6,齿轮组6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均包括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和齿轴63,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62通过齿轴63连接,且第一齿轮61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62;所述第一齿轮组上的第二齿轮62安装在第一齿轮安装槽20内,第一齿轮安装槽20设置在小臂支撑板2上;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62安装在第二齿轮安装槽18内,第二齿轮安装槽18设置在大臂支撑板1上;且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61相互啮合;在所述小臂支撑板2尾端的上端口上设置有电机7,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三齿轮71,第三齿轮71与第一齿轮组上的第一齿轮61相互啮合,使用时,通过给电机7通电,是电机7发生正转和反转,从而实现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力来调整大臂支撑板1与小臂支撑板2之间的夹角,以便调整患者大臂与小臂的相对曲张程度,来使得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静脉血管始终处于舒张的状态中,保证输液效果,减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感,本装置具有能实时保证患者输液时静脉血管舒张、调节灵活、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实施例3
参见附图1-28所示,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的大臂支撑板1和小臂支撑板2上端的边沿口处安装有若干输液管固定卡8,在使用时,可以对输液管进行支撑和固定,防止输液管滑落对输液针头的输液部形成下拽力,造成针头脱落,影像输液;同时使用该输液管固定卡8还可以对输液管进行有效的支撑和固定,减少患者输液时的不适感。
实施例4
参见图1-30所示,在手术室中,医生在做四肢手术时,在病人手术肢体的近心端放置充气式止血带止血,在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时止血带时间不能超过2分钟,手术时止血带上肢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以免远心端肢体缺血,通常的做法是由医生和护士记住放置止血带的时间,到时间松开一次,一个手术过程中要将止血带反复多次充气放气,然而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时候不能真正做到2分钟或者60分钟松开止血带,给病人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造成病人肢体坏死;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将设计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9来代替上述实施例1-3所述的第一止血带15和第二止血带22。
所述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9包括充气式止血带91、充气管92、橡胶球93和控制阀94,充气式止血带91两端的内外层表面上对应设置有粘接区,其粘接原理类其与万能贴,从而实现将充气式止血带91两端可拆卸粘接,且在充气式止血带91上设置有安装孔与第一止血带固接孔151和第二止血带固接孔24分别配合使用,实现将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9与大臂支撑板1和小臂支撑板2分别连接;所述充气管92的一端安装在充气式止血带91的侧边上,充气管92的另一端与橡胶球93连接,所述控制阀94设置在充气管92的管路上,控制充气管的开合;所述控制阀94包括控制阀壳体、连接头943和定时开关947,定时开关947设置在控制阀壳体上,连接头943与充气管92连接,上半部控制阀壳体内安装有阀芯杆941,阀芯杆941的下端铰接安装有圆板形封气挡板942,下半部控制阀壳体内安装有永磁铁944,永磁铁944的下侧面与控压弹簧946的一端连接,控压弹簧946的另一端与电磁铁945连接,电磁铁945的电压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定时开关947连接,通过定时开关947控制电磁铁945的通电情况,通电后的电磁铁与永磁铁944磁性相反,并且在电磁铁945未通电的情况下,所述控压弹簧946为平衡状态,即永磁铁944的上表面与封气挡板942的下底端面紧密接触。
本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9的具体工作原理为:首先将本申请所述的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9安装在大臂支撑板1和小臂支撑板2的内侧面;其次,在使用时,根据病人胳膊状况,将充气式止血带91的两端粘接连接,并确定连接好;再利用橡胶球93通过充气管92给充气式止血带91进行充气(此处充气的工作原理为:来自橡胶球93的空气从左面将封气挡板942压制沿着铰接点发生旋转,使气体可以顺利的进入到充气式止血带91内,并在充气完毕后,封气挡板942受重力和右侧的气体压力沿铰接点在此沿相反方向旋转,使得其复位与永磁铁944紧密贴合,实现对充气式止血带91内的气体压力进行封存);充气完毕后,设定定时开关947的计时时间(通常设置2分钟或者60分钟,具体值可根据具体手术要求设置),当定时开关947的实际时间达到设置值时,定时开关947接通,电磁铁945通电,使得永磁铁944在磁铁吸力的情况下压缩控压弹簧946,使得充气式止血带91内的空气排出,避免由于医生忘记了时间而给病人造成病人肢体坏死的情况,再次给充气式止血带91充气时,断开定时开关947,电磁铁945失去磁力,永磁铁944在压缩控压弹簧946的作用力下复位,再按照上述步骤对充气式止血带91进行充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臂支撑板(1)、小臂支撑板(2),手部支撑板(3)和调节支架(4),大臂支撑板(1)与小臂支撑板(2)通过活动关节部件活动连接,手部支撑板(3)安装在小臂支撑板(2)的前端,调节支架(4)活动安装在小臂支撑板(2)的下方,对小臂支撑板(2)的高度进行调整;
所述的活动关节部件包括扇形调节件(5)、铰接组件和活动连接组件,所述扇形调节件(5)包括第一弧形骨架(51)、第二弧形骨架(52)和弧形伸缩件(53),第一弧形骨架(51)与第二弧形骨架(52)铰接,且第二弧形骨架(52)安装在两个第一弧形骨架(51)之间,所述弧形伸缩件(53)设置在第一弧形骨架(51)和第二弧形骨架(52)组成的安装骨架外侧;且第一弧形骨架(51)上设置有第三销接孔(511),第一弧形骨架(51)和第二弧形骨架(52)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弧形伸缩件(53)的弧形伸缩件固定孔(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大臂支撑板(1)上的第一铰接凸起(17)、设置在小臂支撑板(2)上的第二铰接凸起(23)和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凸起(17)和第二铰接凸起(23)上均设置有铰接孔与铰接轴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斜撑支撑板(11)前端底部的插板(16)和设置在小臂支撑板(2)上的调节板(26),插板(16)的前端设置有插接头(161),插接头(161)与设置在调节板(26)内侧的卡接槽卡合连接;所述调节板(26)为弧形面板,活动安装在弧形槽(25)内,弧形槽(25)设置在小臂支撑板(2)尾端的底部,在弧形槽(2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251),调节板(26)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滑动凸起(263),滑动凸起(263)卡合在滑槽(251)内,调节板(26)的内侧还等距设置有若干卡接凸起(262),两个相邻的卡接凸起(262)之间形成与插接头(161)配合使用的卡接槽,卡接槽与插接头(161)配合使用,所述调节板(26)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调节调节板(26)左右位置的调节拉手(26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组(6),齿轮组(6)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均包括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和齿轴(63),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62)通过齿轴(63)连接,且第一齿轮(61)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62);所述第一齿轮组上的第二齿轮(62)安装在第一齿轮安装槽(20)内,第一齿轮安装槽(20)设置在小臂支撑板(2)上;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62)安装在第二齿轮安装槽(18)内,第二齿轮安装槽(18)设置在大臂支撑板(1)上;且第一齿轮组的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61)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臂支撑板(1)包括斜撑支撑板(11)和第一橡胶软垫(12),第一橡胶软垫(12)设置在斜撑支撑板(11)内侧;所述斜撑支撑板(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3)和第一销接孔(14),第一安装槽(13)设置在斜撑支撑板(11)前端的外侧壁上,第一销接孔(14)设置在斜撑支撑板(11)前端,且与第一安装槽(13)联通,与第一安装槽(13)配合使用,对扇形调节件(5)的一侧边的第一弧形骨架(51)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橡胶软垫(12)内侧设置有第一止血带(15),所述第一止血带(15)设置在第一橡胶软垫(12)尾部的1/3处,且在大臂支撑板(1)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斜撑支撑板(11)和第一橡胶软垫(12)的第一止血带固接孔(151),对第一止血带(15)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臂支撑板(2)包括水平支撑板(27)和第二橡胶软垫(21),第二橡胶软垫(21)设置在水平支撑板(27)内侧;所述水平支撑板(27)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8)和第二销接孔(29),第二安装槽(28)设置在水平支撑板(27)的尾端的侧壁上,第二销接孔(29)设置在水平支撑板(27)的尾端,且与第二安装槽(28)联通,与第二安装槽(28)配合使用,对扇形调节件(5)的另一侧边的第一弧形骨架(51)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橡胶软垫(21)内侧设置有第二止血带(22),所述第二止血带(22)设置在第二橡胶软垫(21)尾部的1/3处,且在小臂支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水平支撑板(27)和第二橡胶软垫(21)的第二止血带固接孔(24),对第二止血带(22)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部支撑板(3)包括设置在手部支撑板内侧面的手形凹槽(31)、绷带安装组件(32)、绷带连接组件(33)和支撑板高度调节组件,绷带安装组件(32)与绷带连接组件(33)配合卡接,对手腕进行固定,支撑板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手部支撑板的外侧面,对手部支撑板的倾斜度进行调整;所述绷带连接组件(33)包括绷带卷安装槽(321)、盖板(322)、绷带(323)、绷带卷轴(324)和挂钩(325),绷带卷安装槽(321)设置在手部支撑板的内侧面上,绷带卷轴(324)安装在绷带卷安装槽(321)内,绷带卷轴(324)上缠设有绷带(323),在绷带卷安装槽(321)的上口部活动安装有盖板(322),盖板(322)上开设有用于绷带(323)穿过的条形槽(3221),且穿过条形槽(3221)的绷带(323)的端部与挂钩(325)连接;所述绷带连接组件(33)包括设置在手部支撑板的内侧面上的弧形凹槽(331)和挂杆(332),所述挂杆(332)安装在弧形凹槽(331)内,且与挂钩(325)配合挂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手部支撑板(3)背面的铰接梁(347)、底部支撑板(34)和调节件,铰接梁(347)与底部支撑板(34)之间通过调节件连接;调节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底部梁(341)、斜撑臂(342)、活动臂(343)、滑动块(344)、连接板(345)、转动齿轮(346)和手柄(348),两个底部梁(341)呈“8”字形安装在底部支撑板(34)上,底部梁(341)的尾端与斜撑臂(342)的底端铰接,斜撑臂(34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345),连接板(345)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凸起(3451),第三铰接凸起(3451)与铰接梁(347)连接;所述活动臂(343)的底端与底部梁(341)铰接连接,且在斜撑臂(342)的下侧面和活动臂(343)的顶端面上均设置有齿槽,滑动块(344)安装在斜撑臂(342)与活动臂(343)的连接处,且在滑动块(344)内设置有转动齿轮(346),转动齿轮(346)的上、下两侧分别与设置在斜撑臂(342)的下侧面和活动臂(343)顶端侧面的齿槽相互啮合,手柄(348)安装在转动齿轮(346)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止血带(15)和第二止血带(22)为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9),所述带止血功能的止血带(9)包括充气式止血带(91)、充气管(92)、橡胶球(93)和控制阀(94),充气式止血带(91)两端的内外层表面上对应设置有粘接区,且在充气式止血带(91)上设置有安装孔与第一止血带固接孔(151)和第二止血带固接孔(24)分别配合使用;所述充气管(92)的一端安装在充气式止血带(91)的侧边上,充气管(92)的另一端与橡胶球(93)连接,所述控制阀(94)设置在充气管(92)的管路上,控制充气管的开合;所述控制阀(94)包括控制阀壳体、连接头(943)和定时开关(947),连接头(943)与充气管(92)的一端连接,上半部控制阀壳体内安装有阀芯杆(941),阀芯杆(941)的下端铰接安装有圆板形封气挡板(942),下半部控制阀壳体内安装有永磁铁(944),永磁铁(944)的下侧面与控压弹簧(946)的一端连接,控压弹簧(946)的另一端与电磁铁(945)连接,电磁铁(945)的电压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定时开关(947)连接,通过定时开关(947)控制电磁铁(945)的通电情况,通电后的电磁铁(945)与永磁铁(944)磁性相反,并且在电磁铁(945)未通电的情况下,控压弹簧(946)为平衡状态,永磁铁(944)的上表面与封气挡板(942)的下底端面紧密接触。
CN202010659022.4A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 Active CN111821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9022.4A CN111821545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9022.4A CN111821545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1545A CN111821545A (zh) 2020-10-27
CN111821545B true CN111821545B (zh) 2022-05-17

Family

ID=7289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9022.4A Active CN111821545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15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0231A (zh) * 2020-11-12 2021-02-19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种医用血液透析上肢固定装置
CN112426592B (zh) * 2020-12-01 2021-07-0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内科临床用脚踝痛风处理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09553B (zh) * 2022-01-23 2023-12-19 刘安成 一种骨科手臂关节活血装置
CN114557744B (zh) * 2022-03-28 2023-07-07 山西医科大学 一种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及压迫止血方法
CN116173343B (zh) * 2023-03-07 2023-10-10 卓圆圆 基于手臂固定的外科护理用病人可活动输液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49735U (zh) * 2014-02-27 2014-08-06 张丰 介入手术术后用上肢托架
CN204745167U (zh) * 2015-06-08 2015-11-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输液用的手臂固定托
CN205698174U (zh) * 2016-04-06 2016-11-23 厦门市丞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调节的肘关节固定支具
CN206026810U (zh) * 2016-07-27 2017-03-22 柏永芳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上臂抬高、理疗垫
CN207237056U (zh) * 2017-03-16 2018-04-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防止躁动的输液保护装置
CN108339173A (zh) * 2018-04-16 2018-07-31 无锡市儿童医院 一种新型对开式婴幼儿肢体静脉穿刺半自动固定仪
CN209967293U (zh) * 2019-03-06 2020-01-2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可调式防回血微量泵输液辅助装置
CN210844725U (zh) * 2019-07-01 2020-06-26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输液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1545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21545B (zh) 一种用于防止病人肢体坏死的输液辅助固定装置
US6533739B1 (en) Chest bra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6059742A (en) Negative pressure chest brace
CN209315832U (zh) 一种口腔修复用扩张装置
CN209900397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上肢约束装置
CN111513986A (zh) 一种预防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训练器
CN211328002U (zh) 一种肢体功能障碍的全自动空气波动力锻炼仪
CN114191225B (zh) 一种普外科烧烫伤治疗装置
CN215193401U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式上肢固定器
CN213406340U (zh) 一种小儿内科采血用的手部固定装置
CN209770604U (zh) 一种乳腺术后护理用可调支撑架
CN211188090U (zh)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活动设备
CN210991732U (zh) 一种基于眼科用的眼罩式的冲洗装置
CN112826693A (zh) 一种小儿临床噎塞处理装置
CN215606006U (zh) 一种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辅助装置
CN214807206U (zh) 一种心血管外科引流装置
CN115869153B (zh) 眼科手术的医疗椅
CN220899300U (zh) 一种治疗导管固定装置
CN218923459U (zh) 一种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
CN203749481U (zh) 移动式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213218759U (zh) 简易踝泵装置
CN210185924U (zh) 动静脉内瘘功能垫
CN219184031U (zh) 一种桡动脉穿刺的体位固定装置
CN215536206U (zh) 一种可固定手臂的血液透析用护理椅
CN213099098U (zh) 一种骨科用颈椎手术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