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0997A - 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0997A
CN111820997A CN202010304534.9A CN202010304534A CN111820997A CN 111820997 A CN111820997 A CN 111820997A CN 202010304534 A CN202010304534 A CN 202010304534A CN 111820997 A CN111820997 A CN 111820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iquid storage
fixedly connected
storage cylind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45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宜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045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09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0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099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01Puncturing needles for the peridural or subarachnoid space or the plexus, e.g. for anaesthes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9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with safety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cutting or pricking, e.g. limiting insertion depth, pressure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标有刻度线,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一,所述储液筒下表面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并通孔通孔固定连接有针管,所述针管贯穿壳体的底部且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贯穿储液筒和壳体的顶部且与壳体和储液筒滑动连接。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固定齿条的操作不够方便,需要同时将两个固定齿条进行牵拉,占据了医师的双手;同时在气密性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密封板的往复移动,也难以实现第一密封板的升降,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
背景技术
麻醉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醉学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现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他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其中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主要部分。传统的麻醉是通过针管将麻醉剂注入患者的椎管内,而传统的穿刺深度一般都是医师手动进行控制调节,对于经验不足的医师而言,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为此人们提出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如中国专利CN110236651A所公开的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设有注射腔室,所述注射腔室的底部内壁上密封固定安装有针头,所述针头的底端分别贯穿注射腔室的底部内壁和连接槽的底部内壁并延伸至固定座的上方,所述针头与连接槽的底部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本发明操作简单,通过转动螺纹柱,可以调整针头的纵向高度,然后将针头插入病人身体内并推动推杆,即可以对病人进行麻醉,由于可以方便的调整针头的高度,所以在医务人员使用时,可以减少难度,具有一定的简便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固定齿条的操作不够方便,需要同时将两个固定齿条进行牵拉,占据了医师的双手;同时在气密性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密封板的往复移动,也难以实现第一密封板的升降,给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标有刻度线,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一,所述储液筒下表面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并通孔通孔固定连接有针管,所述针管贯穿壳体的底部且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贯穿储液筒和壳体的顶部且与壳体和储液筒滑动连接。
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转盘,所述传动杆贯穿转盘且与转盘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套有扭簧,所述扭簧的顶部与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开设有双螺旋槽,所述双螺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传动滑板,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贯穿传动滑板且与传动滑板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远离传动滑板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侧面并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上远离连接板的一侧与储液筒活动连接,所述储液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二,所述活塞二的侧面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壳体上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排气装置。
优选的,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壳,所述排气壳的表面与壳体侧面上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壳上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所述排气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单向阀二,所述单向阀二上远离单向阀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上远离单向阀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杆的表面套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压板和排气壳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壳上靠左侧的表面开设有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排气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排气壳以壳体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边角经过圆弧过渡处理,且转盘的侧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传动滑板的顶部为弧形端面,且传动滑板通过其上的弧形端面与双螺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手动驱动转盘,使转盘在克服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转动;由于传动滑板只能在定位杆上进行限位滑动,故当转盘转动后,双螺旋槽会与传动滑板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并最终在双螺旋槽的引导下,使传动滑板在定位杆上进行移动,通过转盘的正反转动,可使传动滑板带着连接板以及夹板在定位杆上进行左右滑动;当两个夹板进行相向运动后,最终会使两个夹板的相对侧与储液筒的两侧接触并产生挤压,如图2所示,此时通过两个两个夹板的对向夹持,实现对储液筒的夹持固定,使储液筒能够在壳体中保持固定;同理当两个夹板进行相背离运动并解除对储液筒的对向夹持后,使得储液筒能够在壳体中进行升降;通过储液筒的升降,实现针管的升降,进而对针管刺入患者椎管的长度进行调节;
二、本发明通过排气装置的设置,能够通过在壳体上靠近底部的空间产生负压,在解除对储液筒在壳体内的对向夹持锁定后,在上述负压的作用下,使得活塞二会带着储液筒进行下移,通过控制所产生负压的强度控制活塞二以及储液筒下移的速递以及长度,最终实现对针管使用长度的精准调节。
三、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固定齿条的操作不够方便,需要同时将两个固定齿条进行牵拉,占据了医师的双手;同时在气密性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密封板的往复移动,也难以实现第一密封板的升降,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夹板对储液筒进行夹持时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排气壳的正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双螺旋槽的仰视图。
图中:1-壳体、2-储液筒、3-活塞一、4-针管、5-传动杆、6-转盘、7-扭簧、8-双螺旋槽、9-传动滑板、10-定位杆、11-连接板、12-夹板、13-活塞二、14-排气装置、15-排气壳、16-单向阀一、17-单向阀二、18-压杆、19-压板、20-压簧、21-排气孔、22-旋钮、23-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表面标有刻度线,所述壳体1内设有储液筒2,所述储液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一3,所述储液筒2下表面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并通孔通孔固定连接有针管4,壳体1上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塞23,通过壳体1侧面上橡胶塞23的设置,在需要快速对储液筒2和针管4进行上升操作时,将橡胶塞23从壳体1上拔下来,然后外界空气会快速进入至壳体1中,此时壳体1内的负压环境得以消除,可轻易的将储液筒2和针管4进行上移操作,待调整合适位置后,再通过两个夹板12对储液筒2实现夹持固定;所述针管4贯穿壳体1的底部且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一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使用时,向上抽拉传动杆5,使传动杆5带着活塞一上移,并将针管4上的针头放入麻醉液里进行抽取,传动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22,所述旋钮22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旋钮22的设置,方便对传动杆5进行驱动转动,而其上防滑纹的开设,使得转动更加省力;所述传动杆5的顶部贯穿储液筒2和壳体1的顶部且与壳体1和储液筒2滑动连接。
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有转盘6,转盘6的边角经过圆弧过渡处理,且转盘6的侧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转盘6上边角的圆弧过渡处理,避免在使用时对医师的皮肤造成划伤,而其上防滑纹的开设,在对转盘6进行驱动转动时不易出现打滑情况;所述传动杆5贯穿转盘6且与转盘6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5的表面套有扭簧7,通过扭簧7得弹力作用,经传动滑板9以及连接板11的传动,使得夹板12能够对储液筒2产生持续性的牢固夹持效果;所述扭簧7的顶部与转盘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扭簧7的底部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6的下表面开设有双螺旋槽8,所述双螺旋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传动滑板9,传动滑板9的顶部为弧形端面,且传动滑板9通过其上的弧形端面与双螺旋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传动滑板9顶部上弧形端面的设置,使得传动滑板9在双螺旋槽8内的滑动会更加的流畅,不易出现卡顿等情况,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0,所述定位杆10贯穿传动滑板9且与传动滑板9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上远离传动滑板9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侧面并固定连接有夹板12,通过手动驱动转盘6,使转盘6在克服扭簧7的弹力作用下进行转动;由于传动滑板9只能在定位杆10上进行限位滑动,故当转盘6转动后,双螺旋槽8会与传动滑板9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并最终在双螺旋槽8的引导下,使传动滑板9在定位杆10上进行移动,通过转盘6的正反转动,可使传动滑板9带着连接板11以及夹板12在定位杆10上进行左右滑动;当两个夹板12进行相向运动后,最终会使两个夹板12的相对侧与储液筒2的两侧接触并产生挤压,如图2所示,此时通过两个两个夹板12的对向夹持,实现对储液筒2的夹持固定,使储液筒2能够在壳体1中保持固定;同理当两个夹板12进行相背离运动并解除对储液筒2的对向夹持后,使得储液筒2能够在壳体1中进行升降;通过储液筒2的升降,实现针管4的升降,进而对针管4刺入患者椎管的长度进行调节;所述夹板12上远离连接板11的一侧与储液筒2活动连接,所述储液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二13,所述活塞二13的侧面与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上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排气装置14,通过排气装置14的设置,能够通过在壳体1上靠近底部的空间产生负压,在解除对储液筒2在壳体1内的对向夹持锁定后,在上述负压的作用下,使得活塞二13会带着储液筒2进行下移,通过控制所产生负压的强度控制活塞二13以及储液筒2下移的速递以及长度,最终实现对针管4使用长度的精准调节;排气装置14包括排气壳15,所述排气壳15的表面与壳体1侧面上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壳15上靠近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16,所述排气壳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单向阀二17,所述单向阀二17上远离单向阀一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18,所述压杆18上远离单向阀二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9,所述压杆18的表面套有压簧20,所述压簧20的两端分别与压板19和排气壳15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壳15上靠左侧的表面开设有排气孔21,使用时手动按压压板19,如图3所示,在克服压簧20的弹力后会使压杆18带着单向阀二17右移,在单向阀二17和单向阀一16之间的空间逐渐缩小,其内空气的压强增加,致使高压空气通过单向阀二17向左转移至单向阀二17的左侧空间,最终通过排气孔21将空气排至排气壳15的外部;而当压板19在压簧20的弹力作用下呆这儿压杆18以及单向阀二17进行左移时,伴随着单向阀二17和单向阀一16之间的空间增加,致使其内的压强逐渐减小,使得排气壳15右方壳体1内的空气会通过单向阀一16进入上述压强较小的空间内,再次按压压板19,即可再次将空气排至排气壳15外部,即实现了壳体1内空气的转移,通过壳体1内下方气压不断的减小,致使活塞二13会带着储液筒2整体进行下移,储液筒2上的针管4也随之下移,进而实现了针管4的长度调整,在调整结束后,再通过两个夹板12对储液筒2进行夹持,实现其在壳体1内的固定;排气壳1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排气壳15以壳体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两个排气壳15对应两个压板19,使用时,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端分别按压在两个压板19上,方便进行按压操作,同时也方便实现壳体1内气体的快速转移。
工作原理:该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在使用时,手动驱动转盘6,使转盘6在克服扭簧7的弹力作用下进行转动;由于传动滑板9只能在定位杆10上进行限位滑动,故当转盘6转动后,双螺旋槽8会与传动滑板9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并最终在双螺旋槽8的引导下,使传动滑板9在定位杆10上进行移动,通过转盘6的正反转动,可使传动滑板9带着连接板11以及夹板12在定位杆10上进行左右滑动;当两个夹板12进行相向运动后,最终会使两个夹板12的相对侧与储液筒2的两侧接触并产生挤压,如图2所示,此时通过两个两个夹板12的对向夹持,实现对储液筒2的夹持固定,使储液筒2能够在壳体1中保持固定;同理当两个夹板12进行相背离运动并解除对储液筒2的对向夹持后,使得储液筒2能够在壳体1中进行升降;通过储液筒2的升降,实现针管4的升降,进而对针管4刺入患者椎管的长度进行调节;通过排气装置14的设置,能够通过在壳体1上靠近底部的空间产生负压,在解除对储液筒2在壳体1内的对向夹持锁定后,在上述负压的作用下,使得活塞二13会带着储液筒2进行下移,通过控制所产生负压的强度控制活塞二13以及储液筒2下移的速递以及长度,最终实现对针管4使用长度的精准调节;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固定齿条的操作不够方便,需要同时将两个固定齿条进行牵拉,占据了医师的双手;同时在气密性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密封板的往复移动,也难以实现第一密封板的升降,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表面标有刻度线,所述壳体(1)内设有储液筒(2),所述储液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一(3),所述储液筒(2)下表面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并通孔通孔固定连接有针管(4),所述针管(4)贯穿壳体(1)的底部且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一(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顶部贯穿储液筒(2)和壳体(1)的顶部且与壳体(1)和储液筒(2)滑动连接;
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有转盘(6),所述传动杆(5)贯穿转盘(6)且与转盘(6)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5)的表面套有扭簧(7),所述扭簧(7)的顶部与转盘(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扭簧(7)的底部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6)的下表面开设有双螺旋槽(8),所述双螺旋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传动滑板(9),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0),所述定位杆(10)贯穿传动滑板(9)且与传动滑板(9)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上远离传动滑板(9)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侧面并固定连接有夹板(12),所述夹板(12)上远离连接板(11)的一侧与储液筒(2)活动连接,所述储液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二(13),所述活塞二(13)的侧面与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上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排气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4)包括排气壳(15),所述排气壳(15)的表面与壳体(1)侧面上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壳(15)上靠近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16),所述排气壳(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单向阀二(17),所述单向阀二(17)上远离单向阀一(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18),所述压杆(18)上远离单向阀二(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9),所述压杆(18)的表面套有压簧(20),所述压簧(20)的两端分别与压板(19)和排气壳(15)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壳(15)上靠左侧的表面开设有排气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壳(1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排气壳(15)以壳体(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22),所述旋钮(22)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6)的边角经过圆弧过渡处理,且转盘(6)的侧面开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滑板(9)的顶部为弧形端面,且传动滑板(9)通过其上的弧形端面与双螺旋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塞(23)。
CN202010304534.9A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 Withdrawn CN1118209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4534.9A CN111820997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4534.9A CN111820997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0997A true CN111820997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3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4534.9A Withdrawn CN111820997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09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1371A (zh) * 2020-11-26 2021-03-09 朱树来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1371A (zh) * 2020-11-26 2021-03-09 朱树来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器
CN112451371B (zh) * 2020-11-26 2022-08-05 朱树来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6651B (zh) 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
CN211355788U (zh) 一种麻醉用穿刺定位装置
CN213284972U (zh) 一种内分泌科用注射器
CN208710664U (zh) 多功能麻醉施针装置
CN111820997A (zh) 一种定位式椎管内麻醉用麻醉针
CN210785764U (zh) 一种防疫用注射器
CN112932625B (zh) 一种甲乳外科临床用高精度多角度穿刺引流装置
CN111481211A (zh) 抽血用定位装置
CN207532429U (zh) 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
CN215309232U (zh) 一种新型胰岛素针
CN217828011U (zh) 一种颅骨穿刺装置
CN211157730U (zh) 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
CN213609006U (zh) 一种麻醉液连续定量注射装置
CN112244926B (zh) 一种用于输液拔针后的压迫止血装置
CN114305603A (zh) 一种麻醉科麻醉用穿刺辅助装置
CN109431586B (zh) 一种便携式外周血管穿刺辅助装置
CN215386575U (zh) 一种可主动失效的一次性注射器
CN112370616A (zh) 一种心血管科用注射装置
CN214017756U (zh) 一种麻醉穿刺针
CN220778646U (zh) 一种新型穿刺操作台
CN216496949U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局部麻醉装置
CN216169336U (zh) 一种麻醉疼痛科用送药器
CN219307585U (zh) 一种可调节的麻醉注射器
CN213249571U (zh) 一种b超引导神经阻滞穿刺针
CN211157832U (zh)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