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8558A - 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8558A
CN111818558A CN202010903746.9A CN202010903746A CN111818558A CN 111818558 A CN111818558 A CN 111818558A CN 202010903746 A CN202010903746 A CN 202010903746A CN 111818558 A CN111818558 A CN 111818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cell
position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37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8558B (zh
Inventor
李伟丹
王志刚
徐玺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ew Generation Chi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9037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85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8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8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该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定位请求,获取终端定位请求包含的驻留小区ID;根据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向终端/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接收由终端/与终端关联的基站基于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反馈的测量量,根据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终端位于不同产品形态覆盖区域下时,基于该产品形态的最佳测量模式进行信号测量,由此提升定位精度,改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定位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影响力越来越深,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蓬勃发展,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导航服务,位置关联搜索等,极大提升生活便捷性。移动通信网络由于用户参透率高,因此,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服务,则显得特别有价值。显然,在定位应用中,定位精度越高,价值越大。
然而,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由于区域容量需求存在差异化的因素,同一楼栋不同区域多常采用多种产品形态设备协同覆盖,使得整个覆盖方案在容量及成本方面不能取得最佳。由于不同产品形态设备间信号收发特性不同,导致不同产品形态下可选择的信号测量模式也不同,由于不同的信号测量模式直接影响定位精度,因此,如何自适应的调整位于不同产品形态覆盖区域下的终端基于最佳测量模式进行测量,则是提升定位精度的关键,然而,现有技术更多探讨的是涉及不同制式测量信号的选择问题,并未给出同一制式不同产品形态测量模式的选择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在终端位于不同产品形态覆盖区域下时,基于该产品形态的最佳测量模式进行信号测量,由此提升定位精度,改善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定位请求,获取所述终端定位请求包含的驻留小区ID;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向终端/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接收由所述终端/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基于所述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反馈的测量量,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向终端/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包括:若所述驻留小区ID为独立小区,则向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若所述驻留小区ID为非独立小区,则向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对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定位请求包括终端ID,所述接收终端定位请求,获取所述终端定位请求包含的驻留小区ID,包括:将所述终端ID发送至所述终端所属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接收由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实时上报的所述终端所在的驻留小区ID。
在一些实施方式总,该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变化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小区ID由独立小区切换到非独立小区,所述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包括:向所述终端曾驻留的独立小区中关联的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向所述终端驻留的非独立小区的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变化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ID由非独立小区切换到独立小区,所述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包括:向所述终端曾驻留的非独立小区的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向所述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实现为: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指纹定位算法生成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用于接收终端定位请求,获取所述终端定位请求包含的驻留小区ID;定位服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向下述终端系统/下述基站系统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终端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生成终端的测量量并向所述定位服务模块反馈;
基站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生成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的测量量并向所述定位服务模块反馈;所述定位服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系统和所述基站系统反馈的测量量,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服务模块包括: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驻留小区ID为独立小区,则向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驻留小区ID为非独立小区,则向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对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服务模块的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实现为: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指纹定位算法生成位置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实施本发明能够通过在终端处于独立小区覆盖区域时,基于对终端的下行测量,可以消除终端功率差异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终端处于非独立小区覆盖区域时,基于对该终端多关联的基站进行上行测量,可提升参考锚点数量,由此提升定位精度,改善用户体验。由此,在终端位于不同产品形态的覆盖区域下,基于上行和下行测量两种方式,从而使得基于不同产品形态的最佳测量模式进行信号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所应用的多形态设备协同覆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系统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交互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能够通过在终端处于独立小区覆盖区域时,基于对终端的下行测量,可以消除终端功率差异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终端处于非独立小区覆盖区域时,基于对该终端多关联的基站进行上行测量,可提升参考锚点数量,由此提升定位精度,改善用户体验。由此,在终端位于不同产品形态的覆盖区域下,基于上行和下行测量两种方式,从而使得基于不同产品形态的最佳测量模式进行信号测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方法可以应用在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该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101、接收终端定位请求,获取终端定位请求包含的驻留小区ID。
由于在移动网络通信中,由于区域容量需求不同,同一楼栋不同区域常采用多种产品形态设备系统覆盖。如图2所示,为一种多产品形态设备系统覆盖区域图,该区域分为两个子区域,左边覆盖子区域的容量需求小,所以采用PRRU0、...、PRRU5这六个PRRU进行非独立小区(也称共小区)覆盖(即六个PRRU属于小区6),为了满足容量需求,就需要提升邻区管理及覆盖运维的便捷性。而右边的覆盖子区域容量需求大,所以采用Nano0、...、Nano5进行独立小区覆盖(即Nano0对应小区0,Nano1对应小区1、Nano2对应小区2、Nano3对应小区3、Nano4对应小区4、Nano5对应小区5),右边覆盖形态相较于左边覆盖形态,6个独立小区可以提供六倍于6个PRRU非独立小区的接入容量其中。当终端介入到多深协同覆盖的小区时,由终端设备发送定位请求,其中,该定位请求至少包括终端ID,将该终端ID发送至终端所属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由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上报该终端所在的驻留小区ID。
在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移动通信网络在该终端所处的驻留小区ID发生变化时,还会实时上报终端ID的驻留小区ID,由此可以实现对待定位的小区归属实施跟踪。
102、根据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向终端/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
当获取到终端的驻留小区ID后,判断该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可以根据现有技术的独立小区与非独立小区的ID差异性进行自动判断。其中,独立小区是指由单个信号收发单元完成小区覆盖的产品形态(典型产品形态如:一体化皮站、一体化宏站);非独立小区是指由至少两个信号收发单元完成小区覆盖的产品形态(典型产品形态如:BBU+RRU分布式基站、BBU+RHUB+PRRU分布式皮站)。若驻留小区ID为独立小区,则向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其中,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中定位信号为小区参考信号,由此可消除终端功率差异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若驻留小区ID为非独立小区,则向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对终端的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其中,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中定位信号为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信道探测参考信号) 信号。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了体现自适应的实时切换测量模式策略,可获取终端的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再根据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其中,变化信息实现为:终端的驻留小区ID由独立小区切换到非独立小区,根据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实现为:向终端曾驻留的独立小区中关联的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并且向终端驻留的非独立小区的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变化信息实现为:终端的驻留小区ID由非独立小区切换到独立小区,根据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实现为:向终端曾驻留的非独立小区的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并且向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
103、接收由终端/与关联的基站基于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反馈的测量量,根据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
其中,由终端/与关联的基站基于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反馈的测量量可以实现为接收功率,在根据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可实现为根据指纹定位算法生成位置信息,并返还给终端,这样终端可以在不同产品形态覆盖区域采取相应最佳的测量模式,有效提升定位精度。
其中,对于定位计算的具体实现算法不做限制,可以通过指纹定位算法,将对应的测量量设置接收功率。还可以实现为到达时间差定位算法,将对应的测量量为时间差等。
结合图1和图2,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以定位算法采用指纹定位算法为例,进一步对本发明所采用的定位信号的上下行测量的原理进行阐述。由于采用指纹法定位算法需要先建立指纹库,而后在终端实现定位过程,再基于终端实时测量得到的接收功率与指纹库中各个参考坐标的接收功率进行匹配,找到最佳位置信息。
因此,实现指纹定位算法高精度定位的基本要求需要终端功率测量所测得的参考锚点数量需大于三个,并且终端定位过程所测得的功率值与指纹库中的功率值一致性要高。
对于独立小区而言,可进行基于小区参考功率的下行功率测量或者基于SRS 信号的上行功率测量,由于小区参考功率不变,因此,采用下行功率测量,可以保证指纹库采集过程与定位过程终端所测量得到的接收功率一致性高,从而保证定位精度。如果采用上行测量,受周围环境及功率控制影响,每个终端在每个位置的发射功率不同,因此会由于定位过程接收功率与指纹库中的接收功率一致性差而导致定位精度欠佳,因此,将独立小区覆盖区域最佳信号测量模式为基于小区参考信号的下行功率测量。
而对于非独立小区(共小区)的覆盖区域,由于各个PRRU下行信号完全相同,因此采用基于小区参考信号的下行功率测量,则会由于无法辨识所测量的功率来自于哪个PRRU而导致参考锚点数量不够,进而导致定位效果差,而采用基于SRS 信号的上行测量,则可分别辨识出各个PRRU所接收到的信号,保证参考锚点数量,因此,对于共小区覆盖区域,最佳测量模式为基于SRS 信号的上行测量。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T0时刻,终端0处于右边覆盖子区域,即独立小区覆盖区域,因此,对终端0基于小区参考信号进行下行功率测量,终端0可以收到参考锚点nano2、nano3、nano4、nano5的下行信号,而且由于指纹库中接收功率与终端定位过程所测得的接收功率一致性高,因此定位精度好;在T1时刻,终端0移动到左边覆盖子区域,即非独立(共小区)覆盖区域,因此,定位服务器配置小区对终端进行基于SRS信号的上行测量,小区中PRRU0、PRRU1、PRRU2、PRRU3四个参考锚点可以同时测量到终端0的所发射的SRS 信号,得到四个测量值,保证参考锚点数满足高精度定位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共小区覆盖区域下,如果采用基于小区参考信号的下行测量,则终端所接收的信号是PRRU0、PRRU1、PRRU2、PRRU3发射相同的信号合成后的结果,无法辨识来自于哪个PRRU,因此参考锚点数不足,导致定位精度低下。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能够通过在终端处于独立小区覆盖区域时,基于对终端的下行测量,可以消除终端功率差异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终端处于非独立小区覆盖区域时,基于对该终端多关联的基站进行上行测量,可提升参考锚点数量,由此提升定位精度,改善用户体验。由此,在终端位于不同产品形态的覆盖区域下,基于上行和下行测量两种方式,从而使得基于不同产品形态的最佳测量模式进行信号测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该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系统可以包括:
移动通信网络系统1,用于接收终端定位请求,获取终端定位请求包含的驻留小区ID。
当终端介入到多深协同覆盖的小区时,由终端设备发送定位请求,其中,该定位请求至少包括终端ID,将该终端ID发送至终端所属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由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上报该终端所在的驻留小区ID。
在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移动通信网络在该终端所处的驻留小区ID发生变化时,还会实时上报终端ID的驻留小区ID,由此可以实现对待定位的小区归属实施跟踪。
定位服务模块2,用于根据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向下述终端系统/下述基站系统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
当获取到终端的驻留小区ID后,判断该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可以根据现有技术的独立小区与非独立小区的ID差异性进行自动判断。
其中,定位服务模块包括:第一切换单元201,用于在驻留小区ID为独立小区,则向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第二切换单元202,用于在驻留小区ID为非独立小区,则向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对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若驻留小区ID为独立小区,则向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其中,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中定位信号为小区参考信号,由此可消除终端功率差异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若驻留小区ID为非独立小区,则向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对终端的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其中,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中定位信号为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信道探测参考信号) 信号。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了体现自适应的实时切换测量模式策略,可获取终端的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再根据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其中,变化信息实现为:终端的驻留小区ID由独立小区切换到非独立小区,根据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实现为:向终端曾驻留的独立小区中关联的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并且向终端驻留的非独立小区的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变化信息实现为:终端的驻留小区ID由非独立小区切换到独立小区,根据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实现为:向终端曾驻留的非独立小区的与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并且向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
终端系统3,用于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根据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生成测量量并向定位服务模块2反馈。
具体实现为:由终端基于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反馈的测量量可以实现为接收功率。
基站系统4,用于根据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生成与终端关联的基站的测量量并向定位服务模块2反馈。
具体实现为:由与终端关联的基站基于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反馈的测量量可以实现为接收功率。
定位服务模块2还用于接收终端系统3和基站系统4反馈的测量量,根据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
在根据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可实现为根据指纹定位算法生成位置信息,并返还给终端,这样终端可以在不同产品形态覆盖区域采取相应最佳的测量模式,有效提升定位精度。
由于采用指纹法定位算法需要先建立指纹库,而后在终端实现定位过程,再基于终端实时测量得到的接收功率与指纹库中各个参考坐标的接收功率进行匹配,找到最佳位置信息。
因此,实现指纹定位算法高精度定位的基本要求需要终端功率测量所测得的参考锚点数量需大于三个,并且终端定位过程所测得的功率值与指纹库中的功率值一致性要高。
对于独立小区而言,可进行基于小区参考功率的下行功率测量或者基于SRS 信号的上行功率测量,由于小区参考功率不变,因此,采用下行功率测量,可以保证指纹库采集过程与定位过程终端所测量得到的接收功率一致性高,从而保证定位精度。如果采用上行测量,受周围环境及功率控制影响,每个终端在每个位置的发射功率不同,因此会由于定位过程接收功率与指纹库中的接收功率一致性差而导致定位精度欠佳,因此,将独立小区覆盖区域最佳信号测量模式为基于小区参考信号的下行功率测量。
而对于非独立小区(共小区)的覆盖区域,由于各个PRRU下行信号完全相同,因此采用基于小区参考信号的下行功率测量,则会由于无法辨识所测量的功率来自于哪个PRRU而导致参考锚点数量不够,进而导致定位效果差,而采用基于SRS 信号的上行测量,则可分别辨识出各个PRRU所接收到的信号,保证参考锚点数量,因此,对于共小区覆盖区域,最佳测量模式为基于SRS 信号的上行测量。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系统,能够通过在终端处于独立小区覆盖区域时,基于对终端的下行测量,可以消除终端功率差异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终端处于非独立小区覆盖区域时,基于对该终端多关联的基站进行上行测量,可提升参考锚点数量,由此提升定位精度,改善用户体验。由此,在终端位于不同产品形态的覆盖区域下,基于上行和下行测量两种方式,从而使得基于不同产品形态的最佳测量模式进行信号测量。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所描述的装置可以应用在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对于该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应用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如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401;
与存储器401耦合的处理器402;
处理器402调用存储器4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所描述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所描述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的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方法及装置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定位请求,获取所述终端定位请求包含的驻留小区ID;
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向终端或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
接收由所述终端或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基于所述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反馈的测量量,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向终端或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包括:
若所述驻留小区ID为独立小区,则向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
若所述驻留小区ID为非独立小区,则向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对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定位请求包括终端ID,所述接收终端定位请求,获取所述终端定位请求包含的驻留小区ID,包括:
将所述终端ID发送至所述终端所属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
接收由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实时上报的所述终端所在的驻留小区I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或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ID由独立小区切换到非独立小区,所述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或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包括:
向所述终端曾驻留的独立小区中关联的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
向所述终端驻留的非独立小区的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ID由非独立小区切换到独立小区,所述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变化信息向终端或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包括:
向所述终端曾驻留的非独立小区的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
向所述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实现为:
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指纹定位算法生成位置信息。
8.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用于接收终端定位请求,获取所述终端定位请求包含的驻留小区ID;
定位服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驻留小区ID是否为独立小区,向下述终端系统或下述基站系统下发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
终端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生成终端的测量量并向所述定位服务模块反馈;
基站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的测量指令,生成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的测量量并向所述定位服务模块反馈;
所述定位服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系统和所述基站系统反馈的测量量,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服务模块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驻留小区ID为独立小区,则向终端下发定位信号的下行测量指令;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驻留小区ID为非独立小区,则向与所述终端关联的基站下发对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的上行测量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实现为:
根据所述测量量进行指纹定位计算生成位置信息。
CN202010903746.9A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818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3746.9A CN111818558B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3746.9A CN111818558B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8558A true CN111818558A (zh) 2020-10-23
CN111818558B CN111818558B (zh) 2020-12-01

Family

ID=72860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3746.9A Active CN111818558B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85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0374A (zh) * 2020-12-10 2022-06-1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WO2023283786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241264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5379A (zh) * 2007-04-09 2007-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面观测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
US8942715B2 (en) * 2012-08-02 2015-01-27 Apple Inc. Distributed compu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51550A (zh) * 2015-12-04 2017-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终端的方法以及基带单元
CN109889973A (zh) * 2019-01-31 2019-06-14 北京永安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基站判断人员与车辆位置关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5379A (zh) * 2007-04-09 2007-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面观测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
US8942715B2 (en) * 2012-08-02 2015-01-27 Apple Inc. Distributed compu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51550A (zh) * 2015-12-04 2017-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终端的方法以及基带单元
CN109889973A (zh) * 2019-01-31 2019-06-14 北京永安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基站判断人员与车辆位置关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梁童: "新型室内覆盖设备定位关键技术研究与测试验证", 《移动通信》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0374A (zh) * 2020-12-10 2022-06-1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WO2023283786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241264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8558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8558B (zh) 一种自适应调整定位信号测量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56911B (zh) 网络质量预测方法、业务调整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355671B (zh) 可用频谱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RU2141738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явления и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мобильных оконеч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CN1037806C (zh) 调节无线系统发射功率的方法及交换机
CN110430583B (zh) 一种ssb波束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4796185A (zh) 波束信息获取方法、导频波束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系统
US79959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position of mobile terminals
CN101516135A (zh) 确定移动接收机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55755A (zh) 电梯系统中用于使用磁场图的电梯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CN116684917A (zh) 定位测量数据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676830B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03231A (zh) 电子围栏内电力设备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6291461B (zh) 一种rfid室内定位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CN112291844A (zh) 基于mr和mdt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7153171A (zh) 室内定位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3329435A (zh) 一种无线通讯方法、系统及无线通讯终端
CN103781095A (zh) 一种tdoa测量误差的校正方法、传输点和系统
CN104918328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控制器
CN104935446A (zh) 基于可信度挖掘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6204136B (zh) 一种数据存储、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25714A (zh) 移动轨迹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34162B (zh) 信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709060A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2469139B (zh) 网络通道建立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Building A, Ru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18 Shenzhou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63 (self numbered 301, 3rd floor)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New Generation Chip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201, 88 Haiyun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NEW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INNOVATION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