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7377A - 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7377A
CN111817377A CN202010657757.3A CN202010657757A CN111817377A CN 111817377 A CN111817377 A CN 111817377A CN 202010657757 A CN202010657757 A CN 202010657757A CN 111817377 A CN111817377 A CN 111817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ositive
voltage direct
negative
current cont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77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艳锋
张忠华
田宇威
林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Bas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Bas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Bas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Bas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77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73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7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73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应用于充电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双枪直流充电桩存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包括充电桩内部的充电模块、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充电控制器、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正极母线上设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负极母线上设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充电模块的正极和正极母线的输出端连接,该正极母线的输出端分别形成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和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充电模块的负极和负极母线的输出端连接,该充电控制器与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Description

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传统的一体式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两把枪功率输出要么是平均分配的,即各自输出一半功率,要么一把枪输出满功率,另一把枪不输出功率,即每把枪只存在半功率和满功率输出两种档位,在这种情况下,当车辆BMS(Battery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需求较大时,如需求80KW时,而充电桩输出功率只能输出60KW或120KW,充电桩在输出60KW时,就出现充电功率不够,需较长时间才能充满,充电桩在输出120KW时,为了匹配车辆BMS电池管理系统的需求,只能降功率输出80KW,由于此时另外一把枪的输出在物理连接上已经切换了,无法再输出功率,导致浪费40KW的资源。
综上,现有的一体式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存在输出档位过少,导致难以满足车辆BMS电池管理系统充电需求的技术问题,同时还会导致直流充电桩的资源浪费及充电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以解决现有双枪直流充电桩存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包括充电桩内部的若干个充电模块、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还包括充电控制器、若干个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若干个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正极母线上设有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负极母线上设有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该正极母线的输出端连接,该正极母线的输出端分别形成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和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负极和该负极母线的输出端连接,该负极母线的输出端分别形成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和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该充电控制器与每个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每个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该充电控制器用于根据该第一充电枪和该第二充电枪的目标输出功率控制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通断,使得该第一充电枪的输出端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输出端均能够输出不同的充电功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熔断器,该熔断器的输入端与该充电模块的正极连接,该熔断器的输出端与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进一步地,该正极母线包括若干条正极分支,每条该正极分支均与至少一个该充电模块的正极连接,该熔断器的个数与该正极分支的条数相同,每个该熔断器分别与对应正极分支上的该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进一步地,该负极母线包括若干条负极分支,该负极分支与该正极分支的分支数相同且呈对称分布,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个数相同,该正极母线上的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负极母线上的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呈对称分布;
该充电控制器用于控制处于对称位置的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同时通断。
进一步地,该正极母线包括四条正极分支,分别为第一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第一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第二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和第二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该熔断器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第三熔断器和第四熔断器,该第一熔断器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二熔断器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该第三熔断器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和该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四熔断器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进一步地,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个数为五个,分别为第一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二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四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第五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第一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第一熔断器、该第二熔断器、该第二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二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第二熔断器、该第三熔断器、该第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第三熔断器、该第四熔断器、该第四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四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第四熔断器和该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五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第一熔断器、该第一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和该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该负极母线包括四条负极分支,分别为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和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个数为五个,分别为第一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四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第五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第一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该第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该第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四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该第四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和该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该第五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一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该充电模块的个数包括六个,分别为第一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第三充电模块、第四充电模块、第五充电模块和第六充电模块,该第一充电模块与该第二充电模块串联,该第一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该第二充电模块的正极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连接,该第一充电模块的负极和该第二充电模块的负极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连接,该第三充电模块的正极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连接,该第三充电模块的负极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连接,该第四充电模块与该第五充电模块串联,该第四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该第五充电模块的正极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连接,该第四充电模块的负极和该第五充电模块的负极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连接,该第六充电模块的正极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连接,该第六充电模块的负极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分流器、第一直流电表、第二分流器和第二直流电表,该第一分流器与该第一直流电表连接,该第一分流器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负极、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该第二分流器与该第二直流电表连接,该第二分流器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负极、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和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该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正极、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正极、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通过在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上分别设置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将充电控制器与每个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每个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并通过该充电控制器对每个的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通断进行控制,由于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设置在充电模块和母线的输出端之间并与该充电模块连接,当充电模块与母线的输出端之间没有通过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断开时,该充电模块输出充电功率,当充电模块与母线的输出端之间通过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断开时,对应的充电模块不输出电能,使得该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既可以实现功率分配,在不输出充电功率的充电枪上由于没有电能输入,也不会有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的正极母线上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的负极母线上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各标号表示的零部件如下:
M1、第一充电模块;M2、第二充电模块;M3、第三充电模块;M4、第四充电模块;M5、第五充电模块;M6、第六充电模块;K11、第一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2、第二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3、第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4、第四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5、第五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1、第一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2、第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3、第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4、第四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5、第五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F1、第一熔断器;F2、第二熔断器;F3、第三熔断器;F4、第四熔断器;K1、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K2、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D1、第一分流器;D2、第二分流器;PJ1、第一直流电表;PJ2、第二直流电表;A+、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A-、外部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入端;B+、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B-、外部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申请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的电路结构框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如图1所示,该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包括充电桩内部的若干个充电模块、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图1中,“充电模块+”表示该充电模块的正极,“充电模块-”表示对应充电模块的负极,该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还包括充电控制器、若干个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若干个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正极母线上设有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负极母线上设有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该正极母线的输出端连接,该正极母线的输出端分别形成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和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负极和该负极母线的输出端连接,该负极母线的输出端分别形成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和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该充电控制器与每个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每个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该充电控制器用于根据该第一充电枪和该第二充电枪的目标输出功率控制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通断,使得该第一充电枪的输出端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输出端均能够输出不同的充电功率,该充电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充电枪的输出功率的档位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输出功率的档位。
作为可选地,该正极母线和该负极母线选用铜排作为载体,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可以选用产品规格为EVC100A-124D的高压直流接触器,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如图1中K11~K1n,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如图1中K21~K2n,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用于将充电模块的输出功率进行组合投切,从而切换出不同档位的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提出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通过在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上分别设置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将充电控制器与每个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每个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并通过该充电控制器对每个的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通断进行控制,由于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设置在充电模块和母线的输出端之间并与该充电模块连接,当充电模块与母线的输出端之间没有通过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断开时,该充电模块输出充电功率,当充电模块与母线的输出端之间通过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断开时,对应的充电模块不输出电能,使得该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既可以实现功率分配,在不输出充电功率的充电枪上由于没有电能输入,也不会有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的电路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还包括熔断器,该熔断器的输入端与该充电模块的正极连接,该熔断器的输出端与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其中,该熔断器可以选用产品规格为RS309-MF-150A的熔断器。本实施例在充电模块的正极和外部充电枪之间加入熔断器使得当瞬时大电流通过时迅速熔断,切断直流输出,保护后端连接的车辆安全。
如图2所示,该正极母线包括若干条正极分支,每条该正极分支均与至少一个该充电模块的正极连接,该熔断器的个数与该正极分支的条数相同,每个该熔断器分别与对应正极分支上的该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正极母线上每条分支的充电模块的正极与外部充电枪之间均设置熔断器,一方面可以当某一条支路有瞬时大电流通过时迅速熔断,保护该外部充电枪与后端车辆安全,另一方面不影响其它支路上充电模块对外部充电枪的功率输出,提高该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对应地,该负极母线包括若干条负极分支,该负极分支与该正极分支的分支数相同且呈对称分布,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个数相同,该正极母线上的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负极母线上的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呈对称分布;
该充电控制器用于控制处于对称位置的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同时通断。
作为可选地,该正极母线包括四条正极分支,分别为第一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第一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第二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和第二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该熔断器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第一熔断器F1、第二熔断器F2、第三熔断器F3和第四熔断器F4,该第一熔断器F1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二熔断器F2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该第三熔断器F3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和该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四熔断器F4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作为可选地,如图2所示,该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还包括第一分流器D1、第一直流电表PJ1、第二分流器D2和第二直流电表PJ2,该第一分流器D1与该第一直流电表PJ1连接,该第一分流器D1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负极、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该第二分流器D2与该第二直流电表PJ2连接,该第二分流器D2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负极、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其中,该第一分流器D1和该第二分流器D2的产品规格可以选用FL-275MV 300A的分流器。
其中,在该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的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设置第一分流器D1和第一直流电表PJ1,可以对第一充电枪输出的电量进行计量,在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设置第二分流器D2和第二直流电表PJ2,可以对第二充电枪输出的电量进行计量。
进一步地,该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还包括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K1和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K2,该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K1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正极、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K2分别与该充电模块的正极、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该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作为可选地,该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K1和该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K2可以选用产品规格为EVC250A-1AD的高压直流接触器。如图3和图4所示,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K1和该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K2上均设有控制信号线和和反馈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连接直流桩的充电控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K1和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K2分别与该充电控制器连接。该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K1用于控制第一充电枪输出功率的通断,该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K2用于控制第二充电枪输出功率的通断。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的正极母线上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个数为五个,分别为第一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1、第二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2、第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3、第四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4和第五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5,该第一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1分别与该第一熔断器F1、该第二熔断器F2、该第二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2和该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二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2分别与该第二熔断器F2、该第三熔断器F3、该第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3和该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3分别与该第三熔断器F3、该第四熔断器F4、该第四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4和该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四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4分别与该第四熔断器F4和该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该第五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5分别与该第一熔断器F1、该第一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1、该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和该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其中,图3中“A+”表示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B+”表示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的负极母线上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负极母线包括四条负极分支,分别为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和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该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个数为五个,分别为第一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1、第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2、第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3、第四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4和第五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5,该第一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1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2和该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该第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2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3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该第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3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四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4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该第四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4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和该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该第五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5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该第一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1、该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和该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其中,图4中“A-”表示外部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入端,“B-”表示外部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入端。
作为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该充电模块的个数包括六个,分别为第一充电模块M1、第二充电模块M2、第三充电模块M3、第四充电模块M4、第五充电模块M5和第六充电模块M6,该第一充电模块M1与该第二充电模块M2串联,该第一充电模块M1的正极和该第二充电模块M2的正极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连接,该第一充电模块M1的负极和该第二充电模块M2的负极分别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连接,该第三充电模块M3的正极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连接,该第三充电模块M3的负极与该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连接,该第四充电模块M4与该第五充电模块M5串联,该第四充电模块M4的正极和该第五充电模块M5的正极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连接,该第四充电模块M4的负极和该第五充电模块M5的负极分别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连接,该第六充电模块M6的正极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连接,该第六充电模块M6的负极与该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连接。
下面以充电桩功率为120KW,每个充电模块的功率均为20KW为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
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中A枪正极铜牌、辅助正极铜牌A、B枪正极铜牌和辅助正极铜牌B分别构成该正极母线的四条分支,图4中A枪负极铜牌、辅助负极铜牌A、B枪负极铜牌和辅助负极铜牌B分别构成该正极母线的四条分支分别构成该负极母线的四条分支。其中,A枪正(负)极铜排上默认连接第一充电模块M1和第二充电模块M2,辅助正(负)极铜排A默认连接第三充电模块M3,B枪正(负)极铜排上默认连接第四充电模块M4和第五充电模块M5,辅助正(负)极铜排B默认连接第六充电模块M6,即在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1~K15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1~K25均保持默认断开不动作时,第一充电枪A和第二充电枪B输出功率均为40KW。
假设整个充电桩输出满功率为120KW,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11~K15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K21~K25组合投切,切换出的不同档位的输出功率的场景如下。
1.当K11、K21、K14、K24、K15、K25保持默认断开不动作,K12、K22、K13、K23闭合,此时第一充电枪A输出功率为40KW,第二充电枪B输出功率为80KW;
2.当K11、K21、K13、K23闭合,K14、K24、K15、K25、K12、K22保持默认断开不动作,此时第一充电枪A输出功率为60KW,第二充电枪B输出功率为60KW;
3.当K11、K21、K14、K24闭合,K15、K25、K12、K22、K13、K23默认断开不动作,此时第一充电枪A输出功率为80KW,第二充电枪B输出功率为40KW;
4.当K11、K21、K14、K24、K15、K25闭合,K12、K22、K13、K23默认断开不动作,此时第一充电枪A输出功率为120KW,第二充电枪B输出功率为0。
总结:第一充电枪A/第二充电枪B的功率分配模式为40KW/80KW、60KW/60KW、80KW/40KW、120KW/0。该第一充电枪A和该第二充电枪B都能够进行四个档位的切换。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包括充电桩内部的若干个充电模块、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控制器、若干个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若干个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所述正极母线上设有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所述负极母线上设有所述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的正极和所述正极母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极母线的输出端分别形成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和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所述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负极和所述负极母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极母线的输出端分别形成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和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所述充电控制器与每个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每个所述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枪和所述第二充电枪的目标输出功率控制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通断,使得所述第一充电枪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充电枪的输出端均能够输出不同的充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熔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母线包括若干条正极分支,每条所述正极分支均与至少一个所述充电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熔断器的个数与所述正极分支的条数相同,每个所述熔断器分别与对应正极分支上的所述充电模块的正极和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母线包括若干条负极分支,所述负极分支与所述正极分支的分支数相同且呈对称分布,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个数相同,所述正极母线上的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负极母线上的所述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呈对称分布;
所述充电控制器用于控制处于对称位置的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同时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母线包括四条正极分支,分别为第一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第一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第二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和第二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所述熔断器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第三熔断器和第四熔断器,所述第一熔断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熔断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和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所述第三熔断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和所述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熔断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正极和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个数为五个,分别为第一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二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四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第五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所述第一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熔断器、所述第二熔断器、所述第二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二熔断器、所述第三熔断器、所述第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三熔断器、所述第四熔断器、所述第四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四熔断器和所述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熔断器、所述第一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所述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和所述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母线包括四条负极分支,分别为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和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所述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个数为五个,分别为第一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第四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第五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所述第一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所述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所述第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所述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所述第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所述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所述第四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上充电模块的负极、所述第一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所述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的个数包括六个,分别为第一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第三充电模块、第四充电模块、第五充电模块和第六充电模块,所述第一充电模块与所述第二充电模块串联,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连接,所述第三充电模块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连接,所述第三充电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连接,所述第四充电模块与所述第五充电模块串联,所述第四充电模块的正极和所述第五充电模块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枪第一正极分支连接,所述第四充电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第五充电模块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枪第一负极分支连接,所述第六充电模块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充电枪第二正极分支连接,所述第六充电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充电枪第二负极分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分流器、第一直流电表、第二分流器和第二直流电表,所述第一分流器与所述第一直流电表连接,所述第一分流器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负极、所述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第一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流器与所述第二直流电表连接,所述第二分流器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负极、所述负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第二充电枪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和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所述第一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的正极、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外部第一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的正极、所述正极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所述外部第二充电枪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CN202010657757.3A 2020-07-09 2020-07-09 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Pending CN1118173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7757.3A CN111817377A (zh) 2020-07-09 2020-07-09 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7757.3A CN111817377A (zh) 2020-07-09 2020-07-09 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7377A true CN111817377A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42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7757.3A Pending CN111817377A (zh) 2020-07-09 2020-07-09 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737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1488A (zh) * 2021-08-13 2021-09-10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
CN115534741A (zh) * 2022-12-05 2022-12-30 南京鲸翼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用集成式pcm模块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1488A (zh) * 2021-08-13 2021-09-10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
CN115534741A (zh) * 2022-12-05 2022-12-30 南京鲸翼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用集成式pcm模块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9403B2 (en) Charging pile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charging piles switchable in series and parallel
CN107785949B (zh) 快速充电装置
CN107275691B (zh) 电池组管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817377A (zh) 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CN102405577B (zh) 电池充电器、电气系统和可充电电池充电方法
KR102161639B1 (ko) 배터리 시스템 및 이의 작동 방법
CN103532203A (zh) 一种电池组应用节点及矩阵电池管理系统与实现方法
CN113193615A (zh) 一种储能系统
CN212486166U (zh) 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KR101589839B1 (ko) 배전 시스템
CN205051404U (zh) 电池充电系统
JP2010279120A (ja) 電気自動車の電池監視装置
CN217145705U (zh) 带有功率分配功能的多路输出充电模块及充电桩
CN115742827A (zh) 功率分配系统、方法及充电桩
CN105186629A (zh) 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主动均衡系统
KR20200017947A (ko) Dc-dc 컨버터 기능을 포함하는 전압 밸런서
CN115064788A (zh) 储能系统的soc均衡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060019B (zh) 动力电池包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30016U (zh) 一种储能电站
CN114300764A (zh) 电池模组和储能系统
CN209844551U (zh) 直流电源并机切换装置
CN203574408U (zh) 一种电池组应用节点及矩阵电池管理系统
CN105846401A (zh)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
CN218733361U (zh) 一种高压充放电电路及高压配电盒
CN214707225U (zh) 一种电池模组与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