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5469A - 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5469A
CN111815469A CN202010585903.6A CN202010585903A CN111815469A CN 111815469 A CN111815469 A CN 111815469A CN 202010585903 A CN202010585903 A CN 202010585903A CN 111815469 A CN111815469 A CN 111815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ckname
list
current
user
nickn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59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邝丽华
佘燕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guang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guang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guang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guang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59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54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5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5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53Directories allowing storage of additional subscriber data, e.g. metadata
    • H04M1/27457Management thereof, e.g. manual editing of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通过多昵称设置选项模块、多昵称管理模块及昵称显示设置模块的配合,可以为一个账号设置多个昵称,并可以对昵称进行管理,对不同的联系人和群聊进行设置相应的昵称显示,达到保护个人隐私和灵活使用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降低使用成本,同时使社交平台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

Description

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及方法,以及相应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交平台工具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交流均离不开社交平台工具。目前社交平台工具同一个账号只能设置一个昵称,无法对不同的联系人和群组进行分类设置昵称。
在只有一个账号的情况下,对不同的群体,如同事、亲戚、朋友、陌生人等都只能设置相同的昵称。而在工作中往往需要显示自己的真实姓名,因此降低了社交平台工具的隐私性。
当需要设置不同的昵称时,只能通过注册多个账号,分别设置对应的昵称来实现。大部分社交平台工具的账号都要求实名制,如一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个账号,即注册多个账号,就必须先开通多个手机号。并且大部分社交平台工具不支持同一个终端设备同时登录多个账号,使用时需要多个终端设备,或只能通过切换账号使用。这些都在使用过程中给用户造成不便,且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及方法,使得同一个社交平台账号可自定义多个昵称,可以对昵称进行管理,并可对不同的联系人进行设置相应的昵称显示。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包括:
多昵称设置选项模块,用于输入当前ID用户是否进行多昵称设置的选择信息;
多昵称管理模块,用于新增、删除、修改昵称列表中的分类昵称,还用于修改昵称列表中的默认昵称;
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用于对社交平台工具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进行相应的昵称显示的设置。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多昵称设置选项模块提供一个多昵称设置选项页面,所述当前ID用户通过勾选是否设置多昵称的选项,来确定是否进行多昵称设置;是则进入多昵称管理模块,否则当前ID用户的昵称采用已有的默认昵称。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多昵称管理模块包括昵称列表单元、昵称新增单元、昵称删除单元、昵称修改单元及默认昵称修改单元;通过添加、删除、修改的方式对所述昵称列表的分类昵称进行管理,仅通过修改的方式对所述昵称列表的默认昵称进行管理。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提供针对联系人进行昵称显示设置的页面,通过调用上述昵称列表,为当前管理的联系人设置相应的昵称。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还用于对所述通讯录中选定的至少两个联系人或者某个联系人群组批量设置分类昵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还包括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用于对社交平台工具中聊天群内显示的昵称进行设置。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包括昵称选定单元,用于通过调用所述昵称列表,从昵称列表中勾选一个昵称并确定,作为当前ID用户在当前聊天群的昵称。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包括昵称手动编辑单元,用于调用所述昵称列表,从昵称列表中勾选一个昵称,并且在该昵称文本框内或者在该昵称文本框附属的一个文本框内手动编辑一个新昵称,将该手动编辑的新昵称作为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的昵称。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还包括群昵称延用单元,当群中联系人通过群申请添加为当前ID用户联系人时,则将当前ID用户在该聊天群中所勾选的昵称设置为针对该新联系人所显示的昵称。
一种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包括:
(1)提示当前ID用户选择是否进行多昵称设置;
(2)接收并判断当前ID用户输入的选择信息;如果当前ID用户选择进行多昵称管理则进入步骤(3a),否则进入步骤(3b);
(3a)通过一个昵称列表管理所述分类昵称及默认昵称,需要进行昵称设置时进入步骤(4),否则将当前ID用户在该社交平台工具的昵称采用默认昵称;
(3b)将当前ID用户在该社交平台工具的昵称采用默认昵称;
(4)针对社交平台工具通讯录中联系人显示的昵称的设置步骤:接收当前ID用户针对某联系人显示昵称的设置请求,调用所述昵称列表并根据联系人属性选择针对该联系人所显示的昵称。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还包括:选定至少两个联系人或者某个联系人群组,然后通过调用所述昵称列表对该至少两个联系人或者某个联系人群组批量设置分类昵称。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还包括针对聊天群所显示昵称的设置步骤:接收当前ID用户针对某聊天群显示昵称的设置请求并根据该聊天群属性,通过昵称列表选定昵称或手动编辑昵称的方式对聊天群内显示的昵称进行设置。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针对聊天群所显示昵称的设置时,通过昵称列表选定昵称的具体方式为: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调用所述昵称列表,并从昵称列表中勾选一个昵称并确定,作为当前ID用户在当前聊天群的昵称。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针对聊天群所显示昵称的设置时,通过手动编辑昵称的具体方式为: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调用所述昵称列表,从昵称列表中勾选一个昵称,并且在该昵称文本框内或者在该昵称文本框附属的一个文本框内手动编辑一个新昵称,将该手动编辑的新昵称作为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的昵称。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通过手动编辑昵称的具体方式中:还将手动编辑前的昵称和编辑后的昵称作为该聊天群的专属信息存储。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通过手动编辑昵称的具体方式中:当清除手动编辑的昵称后,则默认显示所勾选的原有昵称。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社交平台工具的多昵称制,由原来一个账号只能设置一个昵称,变为一个账号设置多个昵称,可以对昵称进行管理,并可对不同的联系人和群聊进行设置相应的昵称显示,达到保护个人隐私和灵活使用的目的。而且,用户需要设置不同的昵称时,只需要在同一个账号中添加多个昵称,无需再注册多个账号,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降低使用成本,同时使社交平台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社交平台工具的账户是平台的唯一ID和身份验证,不再对昵称进行唯一性的控制,用户可设置是否使用多昵称,多昵称作为用户的个人信息与唯一ID关联存放。
本实施例提供的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包括多昵称设置选项模块、多昵称管理模块、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上述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及构成说明如下:
一、多昵称设置选项模块,用于输入当前ID用户是否进行多昵称设置的选择信息。具体地,多昵称设置选项模块提供一个多昵称设置选项页面,用户可以通过勾选是否设置多昵称的选项,来确定是否进行多昵称设置;是则进入多昵称管理模块,否则当前ID用户的昵称采用已有的默认昵称(新建用户时填写的昵称)。
二、多昵称管理模块,用于新增、删除、修改昵称列表中的分类昵称,还用于修改昵称列表中的默认昵称;本申请中所述的分类昵称是指除了默认昵称外,用于针对不同对象而进行不同显示的昵称。具体地,包括昵称列表单元、昵称新增单元、昵称删除单元、昵称修改单元及默认昵称修改单元。昵称列表单元用于管理昵称列表,昵称列表中记录各种分类的昵称及默认昵称;昵称新增单元用于对昵称列表添加新的分类昵称;昵称删除单元用于删除昵称列表中的分类昵称;昵称修改单元用于对昵称列表中的分类昵称进行修改;默认昵称修改单元用于对昵称列表中的默认昵称进行修改。在昵称管理过程中,参照以下示例及规则:
1)新增昵称规则:如新增 “好友专用昵称”、“工作专用昵称”、“陌生人专用昵称”;不能新增与昵称列表中同名的昵称;
2)删除昵称规则:不能删除默认昵称,即昵称管理列表中至少会有一个默认昵称;
3)修改昵称规则:不可修改与自己的昵称管理列表中同名的昵称;
4)默认昵称规则:列表初始会有一个默认昵称,即新建用户时填写的昵称,可以修改其他新增的昵称为默认昵称,只能设置一个昵称为默认昵称(即一个用户只能有一个默认昵称,且一定会有一个默认昵称)。
三、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用于对社交平台工具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进行相应的昵称显示的设置,即设置当前ID用户针对某联系人所显示的昵称。具体地,社交平台工具具有联系人管理模块,用于进行联系人的添加、删除、备注等管理,本申请中的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作为联系人管理模块的一个子模块,提供针对联系人进行昵称显示设置的页面,通过调用上述昵称列表,为当前管理的联系人设置相应的昵称。例如,当前新添加了一位同学,则通过调用上述昵称列表,选择其中已经记录的同学分类下的昵称;设置好之后,当前ID用户与该联系人通信时,显示该同学分类下的昵称。如果在联系人管理时(尤其是新添加联系人时),未进行分类昵称的设置,则将当前ID用户针对该联系人的昵称设置为默认昵称。
作为一个拓展的方案,当通讯录的联系人支持且进行了分组(例如家人、同学、同事、客户等群组),则可以选定至少两个联系人或者某个联系人群组,然后通过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对该至少两个联系人或者某个联系人群组批量设置分类昵称。
四、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用于对社交平台工具中聊天群内显示的昵称进行设置,即设置当前ID用户在该聊天群内所显示的昵称。具体地,社交平台工具具有聊天群管理模块,用于显示群名称、显示群公告、显示群成员、添加群成员为联系人、备注等管理,本申请中的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作为聊天群管理模块的一个子模块,包括昵称手动编辑单元和昵称选定单元,这两个单元可以分别通过昵称列表选定昵称或手动编辑昵称的方式对聊天群内显示的昵称进行设置,具体如下:
昵称选定单元: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调用上述昵称列表,并从昵称列表中勾选一个昵称并确定,作为当前ID用户在当前聊天群的昵称。例如,当前聊天群为亲人聊天群,则通过调用上述昵称列表,选择其中已经记录的亲人分类下的昵称;设置好之后,当前ID用户在该亲人聊天群中显示该亲人分类下的昵称。
昵称手动编辑单元: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调用上述昵称列表,从昵称列表中勾选一个昵称,并且在该昵称文本框内或者在该昵称文本框附属的一个文本框内手动编辑一个新昵称,将该手动编辑的新昵称作为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的昵称;同时将编辑前的昵称和编辑后的昵称作为该聊天群的专属信息存储,一般地,编辑后的昵称可以是所勾选的原有昵称的更具体的昵称。当清除手动编辑的昵称后,则默认显示所勾选的原有昵称(编辑前的昵称)。
如果未在聊天群进行分类昵称的设置,则将当前ID用户在该群内的昵称设置为默认昵称。
此外,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还包括群昵称延用单元,当群中联系人通过群申请添加为联系人时,则将当前ID用户在该聊天群中所勾选的昵称设置为针对该新联系人所显示的昵称。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包括:
(1)提示当前ID用户选择是否进行多昵称设置;
(2)接收并判断当前ID用户输入的选择信息;如果当前ID用户选择进行多昵称管理则进入步骤(3a),否则进入步骤(3b);
(3a)通过一个昵称列表管理所述分类昵称及默认昵称,需要进行昵称设置时进入步骤(4),否则将当前ID用户在该社交平台工具的昵称采用默认昵称;
(3b)将当前ID用户在该社交平台工具的昵称采用默认昵称;
(4)针对社交平台工具通讯录中联系人显示的昵称的设置步骤:接收当前ID用户针对某联系人显示昵称的设置请求,调用所述昵称列表并根据联系人属性选择针对该联系人所显示的昵称;例如,如添加的是好友,使用好友专用昵称,如添加的是工作同事,使用工作专用昵称,如添加陌生人,使用陌生人专用昵称,这样好友联系人看见该ID用户的昵称为“好友专用昵称”,工作联系人看见该ID用户的昵称为“工作专用昵称”,陌生联系人看见该ID用户的昵称为“陌生人专用昵称”。没有被专门设置昵称的联系人,会自动设置为默认昵称。
此外,当通讯录的联系人支持且进行了分组(例如家人、同学、同事、客户等群组),则可以选定至少两个联系人或者某个联系人群组,然后通过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对该至少两个联系人或者某个联系人群组批量设置分类昵称。
上述步骤(4)还包括针对聊天群所显示昵称的设置步骤:接收当前ID用户针对某聊天群显示昵称的设置请求,在群中手动编辑昵称,或者调用所述昵称列表并根据该聊天群属性选择针对该聊天群所显示的昵称。其中,手动编辑昵称时,先选定现有昵称,在群昵称文本框输入并修改群昵称,如清除手动编辑的昵称后默认显示原昵称。没有被专门设置昵称的聊天群,则在群中显示为默认昵称。此外,当群中联系人通过聊天群申请添加为通讯录联系人时,针对该新联系人默认显示的昵称为聊天群中所设定的昵称。
其中,通过添加、删除、修改的方式对所述昵称列表的分类昵称进行管理,仅通过修改的方式对所述昵称列表的默认昵称进行管理。
而且,如果步骤(2)中未选择进行多昵称管理,则该ID用户可以查看已有的昵称列表,但不能对昵称列表进行管理,也不能对通讯录中联系人或聊天群设置分类昵称。
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发明,凡基于本发明的创作主旨、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得到的等效技术特征的替换,应当视为本申请揭露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昵称设置选项模块,用于输入当前ID用户是否进行多昵称设置的选择信息;
多昵称管理模块,用于新增、删除、修改昵称列表中的分类昵称,还用于修改昵称列表中的默认昵称;
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用于对社交平台工具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进行相应的昵称显示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昵称设置选项模块提供一个多昵称设置选项页面,所述当前ID用户通过勾选是否设置多昵称的选项,来确定是否进行多昵称设置;是则进入多昵称管理模块,否则当前ID用户的昵称采用已有的默认昵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昵称管理模块包括昵称列表单元、昵称新增单元、昵称删除单元、昵称修改单元及默认昵称修改单元;所述多昵称管理模块通过添加、删除、修改的方式对所述昵称列表的分类昵称进行管理,所述多昵称管理模块仅通过修改的方式对所述昵称列表的默认昵称进行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提供针对联系人进行昵称显示设置的页面,通过调用所述昵称列表,为当前管理的联系人设置相应的昵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一还用于对所述通讯录中选定的至少两个联系人或者某个联系人群组批量设置分类昵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用于对社交平台工具中聊天群内显示的昵称进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包括昵称选定单元,用于通过调用所述昵称列表,从昵称列表中勾选一个昵称并确定,作为当前ID用户在当前聊天群的昵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包括昵称手动编辑单元,用于调用所述昵称列表,从昵称列表中勾选一个昵称,并且在该昵称文本框内或者在该昵称文本框附属的一个文本框内手动编辑一个新昵称,将该手动编辑的新昵称作为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的昵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昵称显示设置模块二还包括群昵称延用单元,当群中联系人通过群申请添加为当前ID用户的联系人时,则将当前ID用户在该聊天群中所勾选的昵称设置为针对该新联系人所显示的昵称。
10.一种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包括:
(1)提示当前ID用户选择是否进行多昵称设置;
(2)接收并判断当前ID用户输入的选择信息;如果当前ID用户选择进行多昵称管理则进入步骤(3a),否则进入步骤(3b);
(3a)通过一个昵称列表管理所述分类昵称及默认昵称,需要进行昵称设置时进入步骤(4),否则将当前ID用户在该社交平台工具的昵称采用默认昵称;
(3b)将当前ID用户在该社交平台工具的昵称采用默认昵称;
(4)针对社交平台工具通讯录中联系人显示的昵称的设置步骤:接收当前ID用户针对某联系人显示昵称的设置请求,调用所述昵称列表并根据联系人属性选择针对该联系人所显示的昵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选定至少两个联系人或者某个联系人群组,然后通过调用所述昵称列表对该至少两个联系人或者某个联系人群组批量设置分类昵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针对聊天群所显示昵称的设置步骤:接收当前ID用户针对某聊天群显示昵称的设置请求并根据该聊天群属性,通过昵称列表选定昵称或手动编辑昵称的方式对聊天群内显示的昵称进行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针对聊天群所显示昵称的设置时,通过昵称列表选定昵称的具体方式为: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调用所述昵称列表,并从昵称列表中勾选一个昵称并确定,作为当前ID用户在当前聊天群的昵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针对聊天群所显示昵称的设置时,通过手动编辑昵称的具体方式为: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调用所述昵称列表,从昵称列表中勾选一个昵称,并且在该昵称文本框内或者在该昵称文本框附属的一个文本框内手动编辑一个新昵称,将该手动编辑的新昵称作为当前ID用户在聊天群中的昵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手动编辑昵称的具体方式中:还将手动编辑前的昵称和编辑后的昵称作为该聊天群的专属信息存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手动编辑昵称的具体方式中:当清除手动编辑的昵称后,则默认显示所勾选的原有昵称。
17.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0-16所述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0-16所述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方法。
CN202010585903.6A 2020-06-24 2020-06-24 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Pending CN1118154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5903.6A CN111815469A (zh) 2020-06-24 2020-06-24 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5903.6A CN111815469A (zh) 2020-06-24 2020-06-24 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5469A true CN111815469A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44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5903.6A Pending CN111815469A (zh) 2020-06-24 2020-06-24 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546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29931A (ko) * 2005-09-12 2007-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대화명 제공 메신저 장치 및 그 구현 방법
JP2009169913A (ja) * 2007-12-21 2009-07-30 Taito Corp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5530167A (zh) * 2015-12-14 2016-04-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群名片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7770041A (zh) * 2017-09-22 2018-03-06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显示昵称设置和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29931A (ko) * 2005-09-12 2007-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대화명 제공 메신저 장치 및 그 구현 방법
JP2009169913A (ja) * 2007-12-21 2009-07-30 Taito Corp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5530167A (zh) * 2015-12-14 2016-04-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群名片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7770041A (zh) * 2017-09-22 2018-03-06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显示昵称设置和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4236B2 (en) Unifying web and phone presence
US7991424B2 (en) Dynamic generation of group lists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ags
US11222045B2 (en) Network-based processing of data requests for contact information
US891309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manage video chat contacts
US20110029638A1 (en) Automatic Population of a Contact File with Contact Content and Expression Content
US200601562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eature customization for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based on an active communications session
CN1910892A (zh) 结合隐私标志的个人数据的传输
US1018215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US981976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ddress book management
EP228127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ent use assignment by exploiting social graph information
US1015722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confidence level for a contact typ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2015014955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8929526B2 (en) Methods for retrieving content in a unified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CN105407202A (zh) 一种远程查询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EP3264733B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 recent event list, software product,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system
CN106302084A (zh) 电子邮件提示方法及服务器
US2012026581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from user messages to communicate rapidly with contacts
CN106331273A (zh) 一种联系人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1815469A (zh) 社交平台工具多昵称制的应用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CN110875960A (zh) 通讯录更新方法及服务器、终端
US8271543B2 (en) Creation of context for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previous interactions
KR101124843B1 (ko) 전화번호 비공개 메시지 송수신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중계식별자를 이용한 메시지중계서비스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1694999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00860B (zh) 聊天群组的管理方法、装置、服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90952B (zh) 不同联系人列表的联系人数据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