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5107A - 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15107A CN111815107A CN202010443911.7A CN202010443911A CN111815107A CN 111815107 A CN111815107 A CN 111815107A CN 202010443911 A CN202010443911 A CN 202010443911A CN 111815107 A CN111815107 A CN 1118151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time
- task
- line
- reliab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首先确定装备任务时间长度、需要投入运行的单元、单元的任务时间、任务期间可维修时间以及各单元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然后根据上述参数建立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模型;由此可见,本发明既能够解决现有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无法考虑单元任务时间要素、使用期间可修复等问题,又能够将装备单元可靠性逻辑关系和时间两大关键要素统一表征到可靠性模型中,从而大大提高可靠性模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是可靠性框图法。可靠性框图法进行可靠性建模时将装备中的组成单元以一个方块表示,并通过连线和符号来表示单元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可靠性框图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局限性是:仅能表征装备中单元的可靠性逻辑关系,而不能有效表征各单元在装备完成规定任务期间内的运行时间要素和任务期间可维修时间要素。但在工程实际中,可靠性逻辑关系和时间要素是计算装备任务可靠度的两个关键要素,缺一不可。现有可靠性框图建模法无法纳入时间要素,针对在任务期内有间歇运行单元的装备会引起任务可靠度计算误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装备任务可靠性建模中单元可靠性逻辑关系与单元任务时间要素无法统一表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既能够表征装备单元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也能表征单元任务时间和任务期间可维修时间。
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装备的任务时间总长度、需要投入运行的单元、各单元的任务时间与可维修时间、各单元的不同层级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其中,可靠性逻辑关系包括串联、并联、表决、旁联以及和联;
S2:获取任务可靠性模型的框架,其中,框架的底轴表示运行时间,并以线性刻度表示任务时间总长度;框架的顶轴用于标注运行时间备注点、可维修时间备注点以及层级;框架的左轴在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刻度处顺次标注各单元的序号;框架的右轴在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刻度处顺次标注各单元的名称;
S3:将单元线设于框架内部,其中,单元线的左端起于左轴对应单元的序号刻度处,右端终于右轴对应单元的名称刻度处,且单元线的线型不同,表征的单元的运行时间和方式不同,同时,将运行时间比例和运行次数标注于单元线上方,并与顶轴上的运行时间备注点在同一直线;
S4:采用不同符号表征各单元的可维修情况,并将符号标注于单元线上方,且与顶轴上的可维修时间备注点在同一直线;
S5:采用带有不同符号的逻辑连接线表征各可靠性逻辑关系,同时,为各单元标注逻辑连接柄,根据各单元的不同层级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将各逻辑连接柄与对应的逻辑连接线连接,从而实现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进一步地,所述需要投入运行的单元包括声纳单元、第一电力单元、第二电力单元、第三电力单元、第一推进单元、第二推进单元、惯性导航单元、备用导航单元、艇艏主炮单元以及艇艉副炮单元。
进一步地,各单元的任务时间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单元在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时间段投入运行;
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单元以确定的时间比例或概率投入运行;
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单元按次数投入运行。
进一步地,采用实线表示单元投入运行的时间段,采用虚线表示单元不投入运行的时间段;采用点划线表示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单元以确定的时间比例或概率投入运行;采用圆点线表示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单元按次数投入运行。
进一步地,各单元的可维修时间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单元不可维修;
单元在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允许维修A次,每次不超过B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不同符号表征各单元的可维修情况具体为:
采用斜杠表示单元不可维修;
采用“A,B”表示单元在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允许维修A次,每次不超过B分钟。
进一步地,采用带有不同符号的逻辑连接线表征各可靠性逻辑关系具体为:
采用标注有“串”字的垂直实线作为表征串联的逻辑连接线;
采用标注有“并”字的垂直实线作为表征并联的逻辑连接线;
采用标注有“k/n”的垂直实线作为表征表决的逻辑连接线,其中,n表示单元总数,k表示需要投入运行的单元数;
采用标注有“旁”字的垂直实线作为表征旁联的逻辑连接线;
采用标注有“和”字的垂直实线作为表征和联的逻辑连接线。
进一步地,采用实折线表示逻辑连接柄,其中,实折线的起点位于单元线,且实折线的折线方向向左,不与单元线重合,同时,折线上有多个圆点,圆点的个数与各单元的层级数相同。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首先确定装备任务时间长度、需要投入运行的单元、单元的任务时间、任务期间可维修时间以及各单元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然后根据上述参数建立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模型;由此可见,本发明既能够解决现有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无法考虑单元任务时间要素、使用期间可修复等问题,又能够将装备单元可靠性逻辑关系和时间两大关键要素统一表征到可靠性模型中,从而大大提高可靠性模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逻辑连接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串联逻辑连接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并联逻辑连接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表决逻辑连接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旁联逻辑连接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和联逻辑连接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某海上巡逻艇典型任务的可靠性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装备的任务时间总长度、需要投入运行的单元、各单元的任务时间与可维修时间、各单元的不同层级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其中,可靠性逻辑关系包括串联、并联、表决、旁联以及和联。
由此可见,步骤S1首先要获取建立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各种参数,具体的:
步骤S11、确定装备任务时间长度
确定装备的任务时间总长度为T,单位:小时。
步骤S12、确定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单元
根据装备任务需求,确定任务周期T内需要投入运行的全部单元,并按表1的形式列出。
表1
序号 | 单元名称 |
1 | x单元 |
…… | …… |
N | x单元 |
表1各列按以下方式填写:
(1)“序号”:按照1、2、…、N的顺序依次排列,N≥1。
(2)“单元名称”:填写各单元规范的名称,不同种类单元名称不能相同;相同种类单元有M个时(M≥2),以单元名称结尾加“1”、“2”、…“M”的方式加以区分。
步骤S13、确定单元的任务时间和任务期间可维修时间
(1)在步骤二表1的最右侧之后增加一列,列标题为“运行时间要素”,形成表2。
表2
序号 | 单元名称 | 运行时间要素 |
1 | x单元 | 情况1、2、3 |
…… | …… | …… |
N | x单元 | 情况1、2、3 |
(2)根据单元运行时间要素的不同,分以下3种情况填写某单元的“运行时间要素”内容:
①情况1:装备任务周期T内,某单元在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时间段投入运行,则其“运行时间要素”以“[T1,T2],[T3,T4],…”形式填写,其中0≤T1<T2<T3<T4<…≤T。
②情况2:装备任务周期T内,某单元运行时间段不固定,但以确定的时间比例或概率投入运行,其“运行时间要素”填写“C%”,0<C<100。
③情况3:装备任务周期T内,某单元的使用方式是以次数计量的,例如火炮、导弹发射装置等,其“运行时间要素”填写实际使用次数“D次”,D为正整数。
(3)在步骤三表2的最右侧之后增加一列,列标题为“可维修时间要素”,形成表3。
表3
序号 | 单元名称 | 运行时间要素 | 可维修时间要素 |
1 | x单元 | 情况1、2、3 | 情况1、2 |
…… | …… | …… | …… |
N | x单元 | 情况1、2、3 | 情况1、2 |
(4)根据单元在任务周期中是否可修以及允许的维修时间,分以下2种情况填写表3中某单元的“可维修时间要素”内容:
①情况1:单元不可维修,其“可维修时间要素”填写“/”。
②情况2:单元可维修,任务期间允许维修A次,每次不能超过B分钟,其“可维修时间要素”填写“A,B”。
步骤S14、确定单元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
(1)确定步骤S13的表3中N个单元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包括串联、并联、表决、旁联、和联;其中,串联关系是指所有组成单元中任一单元故障都会导致这些单元所组成的对象故障;并联关系是指所有单元都发生故障时,这些单元所组成的对象才故障;表决关系是指由n个单元组成的对象中正常工作的单元数不小于r(1≤r≤n)时,对象才能正常工作,称为r/n表决关系;旁联关系是指指所有组成单元中只有一个单元工作,当工作单元故障时,转换到另一个备用单元继续工作,直到所有单元都故障时,这些单元组成的对象才故障的逻辑关系,将这些单元中第一个参与工作的单元定义为主单元;和联关系是指由n个单元组成的对象,每个单元对整个对象功能的贡献度为ai,0<ai<1,1≤i≤n。
(2)根据单元可靠性逻辑关系,调整表3中各单元的顺序,将有直接可靠性逻辑关系的单元排列在一起;其中,直接可靠性逻辑关系是指2个或2个以上单元之间直接存在串联、并联、表决、旁联、和联中任意一种逻辑关系。调整顺序后“序号”重新按照1、2、…、N的顺序依次排列,N≥1。并在表格的最右侧之后增加一列,列标题为“可靠性逻辑关系”,形成表4。
表4
(3)根据步骤S14第(1)步单元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填写表4“可靠性逻辑关系”的内容:
例如在第一层级,序号1至N-1单元为串联关系,在第二层级:序号1至N-1单元构成串联结构与序号N单元构成并联。则表格填写方式见表4。
说明1:对于单个单元在某一层级没有参与逻辑关系时填写内容为“/”,例如表4中序号N对应的单元在第一层级没有与其它单元有可靠性逻辑关系,填写内容为“/”。
说明2:当多个单元构成旁联关系时,主单元按序号排在这些单元的最前面。
说明3:当多个单元构成和联关系时,和联权重标注在“单元名称”列中对应单元名称的最后,具体如“x单元(α%)”,0<α<100。
S2:获取任务可靠性模型的框架,其中,框架的底轴表示运行时间,并以线性刻度表示任务时间总长度;框架的顶轴用于标注运行时间备注点、可维修时间备注点以及层级;框架的左轴在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刻度处顺次标注各单元的序号;框架的右轴在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刻度处顺次标注各单元的名称。
也就是说,任务可靠性模型的框架为长方形,长方形下边线称为“底轴”、上边线为“顶轴”、左边线为“左轴”、右边线称为“右轴”。
底轴:以线性刻度表示任务周期0-T,建议长度不小于10厘米,具体根据可靠性逻辑层级的数量进行调整。在底轴中间下侧标注轴标题“运行时间(小时)”。
顶轴:与底轴同宽,在从左至右1厘米处标注“运行时间备注点”、2厘米处标注“可维修时间备注点”;在从右至左1厘米、2厘米、…,标注可靠性逻辑关系的层级,如“第一层级”、“第二层级”、…。
左轴:与底轴垂直,下端与底轴左端相交、上段与顶轴左端相交,以固定间隔(建议1厘米,可根据显示需要调整)从下往上依次标注表4中的单元序号“1”、“2”、…、“N”。在左轴中间左侧标注轴标题“单元线”。
右轴:与底轴垂直,下端与底轴右端相交、上段与顶轴右端相交,标注单元名称,如“1#单元”、“2#单元”、…。间隔与左轴标注单元序号间隔相同。
S3:将单元线设于框架内部,其中,单元线的左端起于左轴对应单元的序号刻度处,右端终于右轴对应单元的名称刻度处,且单元线的线型不同,表征的单元的运行时间和方式不同,同时,将运行时间比例和运行次数标注于单元线上方,并与顶轴上的运行时间备注点在同一直线。
也就是说,单元线与单元一一对应,表征单元的运行时间要素。对照表4列出的每个单元的“运行时间要素”,将单元线绘制在模型边框内部,左端起于左轴对应单元的序号刻度处、右端终于右轴对应单元的名称刻度处。根据单元运行时间要素的不同,分三种情况进行标注:
①情况1:某单元在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时间段投入运行,以实线“-”来表示其投入运行的时间段,以虚线“--”来表示其不投入运行的时间段。
②情况2:某单元的投入运行的时间段不固定,但以确定的时间比例或概率投入运行,该单元线以点划线“-·”形式表示,并将任务比例“C%”标注在单元线从左至右1厘米处上侧。
③情况3:某单元的使用方式是以次数计量的,例如火炮、导弹发射系统等,该单元以圆点线表示“…”,并将任务次数“D次”标注在单元线从左至右1厘米处上侧。
S4:采用不同符号表征各单元的可维修情况,并将符号标注于单元线上方,且与顶轴上的可维修时间备注点在同一直线。
具体的,可以对照表4列出的每个单元的“可维修时间要素”,将其按规定的方式标注在单元线上,分两种情况进行标注:
①情况1:单元在任务期间不可修,在单元线从左至右2厘米处上侧标注“/”。
②情况2:单元在任务期间允许维修A次,每次不能超过B分钟,在单元线2厘米处上侧标注“A,B”。
S5:采用带有不同符号的逻辑连接线表征各可靠性逻辑关系,同时,为各单元标注逻辑连接柄,根据各单元的不同层级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将各逻辑连接柄与对应的逻辑连接线连接,从而实现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进一步地,步骤S5具体如下:
①绘制每个单元线的逻辑连接柄。根据单元所处的可靠性逻辑层级,第一层级单元的逻辑连接柄起点绘制在单元线从右至左0.5厘米处,以实折线形式表示,先向上0.3厘米,再向左0.5厘米,并以圆点结尾,如图2所示。
②串联关系,用中间标注有“串”字的垂直实线连接各单元的逻辑连接柄,如图3所示。串联逻辑连接线自身的逻辑连接柄绘制在其左侧中间位置,但不能与单元线重合,重合的情况下,向上或向下偏移,长度0.5厘米。
③并联关系,用中间标注有“并”字的垂直实线连接各单元的逻辑连接柄,如图4所示。并联逻辑连接线自身的逻辑连接柄绘制在其左侧中间位置,但不能与单元线重合,有重合的情况下,向上或向下偏移,长度0.5厘米。
④表决关系,用中间带“k/n”符号的垂直实线连接各单元的逻辑连接柄,如图5所示。其中“n”表示单元总数,“k”表示正常完成任务需要投入运行的单元数。表决逻辑连接线的自身的逻辑连接柄绘制在其左侧中间位置,但不能与单元线重合,有重合的情况下,向上或向下偏移,长度0.5厘米。
⑤旁联关系,用中间带“旁”字的垂直实线连接各单元的逻辑连接柄,如图6所示。旁联逻辑连接线的自身的逻辑连接柄绘制在其左侧中间位置,但不能与单元线重合,有重合的情况下,向上或向下偏移,长度0.5厘米。旁联关系,主运行单元逻辑连接柄用实心圆点,备份单元逻辑连接点用空心圆点。
⑤和联关系,用中间带“和”字的垂直实线连接各单元的逻辑连接柄,如图7所示。和联逻辑连接线自身的逻辑连接柄绘制在其左侧中间位置,但不能与单元线重合,有重合的情况下,向上或向下偏移,长度0.5厘米。和联模型中单元的任务权重标注在单元逻辑连接柄与和联逻辑连接线交叉点处。
最后,可以根据表4确定的逻辑关系,依层级完成所有单元可靠性逻辑关系的标注,其中,最后一层级的可靠性逻辑连接线不绘制逻辑连接柄。
实施例二
以外军某海上巡逻艇典型任务为例,演示一种体现任务时间要素的可靠性建模方法的应用。
步骤一、确定装备任务时间长度
该型海上巡逻艇某装备执行某规定近海巡逻任务的时间为100小时,即T=100小时。
步骤二、确定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单元
根据任务需要,确定任务周期T=100小时内海上巡逻艇装备需要投入运行的全部主要单元为有10个,假设单元名称依次为“声纳单元”、“第一电力单元”、“第二单元电力单元”、“第三电力单元”、“第一推进单元”、“第二推进单元”、“惯性导航单元”、“备用导航单元”、“艇艏主炮单元”、“艇艉副炮单元”,见表5。
表5
序号 | 单元名称 |
1 | 声纳单元 |
2 | 第一电力单元 |
3 | 第二电力单元 |
4 | 第三电力单元 |
5 | 第一推进单元 |
6 | 第二推进单元 |
7 | 惯性导航单元 |
8 | 备用导航单元 |
9 | 艇艏主炮单元 |
10 | 艇艉副炮单元 |
步骤三、确定单元的任务时间和任务期间可维修时间
(1)各单元的“运行时间要素”见表6。
表6
序号 | 单元名称 | 运行时间要素 |
1 | 声纳单元 | [20,40]、[60,90] |
2 | 第一电力单元 | [0,100] |
3 | 第二电力单元 | [0,100] |
4 | 第三电力单元 | [0,100] |
5 | 第一推进单元 | 1090% |
6 | 第二推进单元 | 90% |
7 | 惯性导航单元 | [0,100] |
8 | 备用导航单元 | 50次5% |
9 | 艇艏主炮单元 | 550次 |
10 | 艇艉副炮单元 | 20次 |
①声纳单元在第20小时至40小时、第60小时至90小时投入运行,则运行时间区间为[20,40]、[60,90]。
②第一电力单元在第0小时至100小时投入运行,则运行时间区间为[0,100]。
③第二电力单元在第0小时至100小时投入运行,则运行时间区间为[0,100]。
④第三电力单元在第0小时至100小时投入运行,则运行时间区间为[0,100]。
⑤第一推进单元以90%的比例在周期100内随机投入运行。
⑥第二推进单元以90%的比例在周期100内随机投入运行。
⑦惯性导航单元在第0小时至100小时投入运行,则运行时间区间为[0,100]。
⑧备用导航单元以5%的概率在周期100内随机投入运行。
⑨舰艏主炮单元在任务期间使用50次。
⑩舰艉副炮单元在任务期间使用20次。
(2)各单元的“可维修时间要素”见表7。
表7
序号 | 单元名称 | 运行时间要素 | 可维修时间要素 |
1 | 声纳单元 | [20,40]、[60,90] | (1,30分钟) |
2 | 第一电力单元 | [0,100] | / |
3 | 第二电力单元 | [0,100] | / |
4 | 第三电力单元 | [0,100] | / |
5 | 第一推进单元 | 90% | (2,30分钟) |
6 | 第二推进单元 | 90% | (2,30分钟) |
7 | 惯性导航单元 | [0,100] | / |
8 | 备用导航单元 | 5% | / |
9 | 艇艏主炮单元 | 50次 | (1,5分钟) |
10 | 艇艉副炮单元 | 20次 | (3,4分钟) |
①声纳单元可维修1次,每次限制30分钟以内。
②第一电力单元不可维修。
③第二电力单元不可维修。
④第三电力单元不可维修。
⑤第一推进单元可维修2次,每次限制30分钟以内。
⑥第二推进单元可维修2次,每次限制30分钟以内。
⑦惯性导航单元不可维修。
⑧备用导航单元不可维修。
⑨艇艏主炮单元可维修1次,每次限制5分钟以内。
⑩艇艉副炮单元可维修3次,每次限制4分钟以内。
步骤四、确定单元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
(3)各单元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见表8。
表8
第一层级:
①电力单元1、电力单元2、电力单元3构成2/3的表决关系(在第二层级称为“电力表决对象”)。
②第一推进单元、第二推进单元构成并联关系(在第二层级称为“推进并联对象”)。
③惯性导航单元、备用导航单元构成旁联关系(在第二层级称为“导航旁联对象”)。
④艇艏主炮单元、艇艉副炮单元构成和联关系(在第二层级称为“艇炮和联对象”)。
第二层级:
声纳单元、电力表决对象、推进并联对象、导航旁联对象、艇炮和联对象之间为串联关系。
步骤五、建立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模型
根据规定的步骤依次绘制可靠性模型边框、单元线,标注可维修时间要素、可靠性逻辑关系,完成装备可靠性模型,结果如图8所示。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然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装备的任务时间总长度、需要投入运行的单元、各单元的任务时间与可维修时间、各单元的不同层级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其中,可靠性逻辑关系包括串联、并联、表决、旁联以及和联;
S2:获取任务可靠性模型的框架,其中,框架的底轴表示运行时间,并以线性刻度表示任务时间总长度;框架的顶轴用于标注运行时间备注点、可维修时间备注点以及层级;框架的左轴在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刻度处顺次标注各单元的序号;框架的右轴在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刻度处顺次标注各单元的名称;
S3:将单元线设于框架内部,其中,单元线的左端起于左轴对应单元的序号刻度处,右端终于右轴对应单元的名称刻度处,且单元线的线型不同,表征的单元的运行时间和方式不同,同时,将运行时间比例和运行次数标注于单元线上方,并与顶轴上的运行时间备注点在同一直线;
S4:采用不同符号表征各单元的可维修情况,并将符号标注于单元线上方,且与顶轴上的可维修时间备注点在同一直线;
S5:采用带有不同符号的逻辑连接线表征各可靠性逻辑关系,同时,为各单元标注逻辑连接柄,根据各单元的不同层级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将各逻辑连接柄与对应的逻辑连接线连接,从而实现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投入运行的单元包括声纳单元、第一电力单元、第二电力单元、第三电力单元、第一推进单元、第二推进单元、惯性导航单元、备用导航单元、艇艏主炮单元以及艇艉副炮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单元的任务时间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单元在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时间段投入运行;
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单元以确定的时间比例或概率投入运行;
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单元按次数投入运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实线表示单元投入运行的时间段,采用虚线表示单元不投入运行的时间段;采用点划线表示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单元以确定的时间比例或概率投入运行;采用圆点线表示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单元按次数投入运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单元的可维修时间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单元不可维修;
单元在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允许维修A次,每次不超过B分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不同符号表征各单元的可维修情况具体为:
采用斜杠表示单元不可维修;
采用“A,B”表示单元在任务时间总长度内,允许维修A次,每次不超过B分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带有不同符号的逻辑连接线表征各可靠性逻辑关系具体为:
采用标注有“串”字的垂直实线作为表征串联的逻辑连接线;
采用标注有“并”字的垂直实线作为表征并联的逻辑连接线;
采用标注有“k/n”的垂直实线作为表征表决的逻辑连接线,其中,n表示单元总数,k表示需要投入运行的单元数;
采用标注有“旁”字的垂直实线作为表征旁联的逻辑连接线;
采用标注有“和”字的垂直实线作为表征和联的逻辑连接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实折线表示逻辑连接柄,其中,实折线的起点位于单元线,且实折线的折线方向向左,不与单元线重合,同时,折线上有多个圆点,圆点的个数与各单元的层级数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3911.7A CN111815107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3911.7A CN111815107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15107A true CN111815107A (zh) | 2020-10-23 |
CN111815107B CN111815107B (zh) | 2022-11-01 |
Family
ID=7284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43911.7A Active CN111815107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15107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57244A1 (ja) * | 2012-04-18 | 2013-10-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タスク配置装置、タスク配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CN105426692A (zh) * | 2015-12-10 | 2016-03-23 | 青岛农业大学 | 基于数据驱动的海洋平台多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估计方法 |
CN108510125A (zh) * | 2018-04-11 | 2018-09-0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卫星任务可靠度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0
- 2020-05-22 CN CN202010443911.7A patent/CN1118151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57244A1 (ja) * | 2012-04-18 | 2013-10-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タスク配置装置、タスク配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CN105426692A (zh) * | 2015-12-10 | 2016-03-23 | 青岛农业大学 | 基于数据驱动的海洋平台多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估计方法 |
CN108510125A (zh) * | 2018-04-11 | 2018-09-0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卫星任务可靠度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15107B (zh) | 202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37986B (zh) | 一种无人船能效智能优化仿真系统及方法 | |
French et al. | Conceptual design for engineers | |
Lewis et al. | China's Strategic Seapower: The Politics of Force Modernization in the Nuclear Age | |
CN111815107B (zh) | 一种表征时间要素的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 | |
CN115660461A (zh) | 一种船舶自主靠离泊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
de Andrade Melani et al. | Petri net-based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analysis to support asset management: a CODOG propulsion system case study | |
CN114117790A (zh) | 一种复杂混联系统的可靠性仿真评估方法和系统 | |
Matsumoto | The “structural disaster” of the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interface: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with a prewar accident | |
RU2263351C2 (ru) | Траспортно-тренинговое судно для морско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xxi века | |
CN109543276B (zh) | 大型货轮长期保障任务多Gamma单元备件需求量确定方法 | |
He et al. | Fault risk assessment of underwater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prototyping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 |
Zhou et al. | Knowledge-based major choosing decision making for remote students | |
Gray | Continuous-time Markov methods in the solution of practical reliability problems | |
CN115470276B (zh) | 一种舰艇或潜航设备生命力计算辅助教学系统 | |
Peng et al. | A novel sequential diagnostic method for complex equipments | |
Miller | Project-Based Coursework in a Naval Architecture Curriculum | |
Chavez et al. | CHANGING COURSE: A CASE ANALYSIS ON 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THE SURFACE NAVY | |
Weber et al. | Causation, unification, and the adequacy of explanations of facts | |
Raper | Designing warships for a cost-effective life | |
Slocombe | Offshore patrol vessels: Civmec gains key role in construction starting q4 2018 | |
Matsumoto | A hidden pitfall in the path of prewar Japanese military technology | |
Qian et al. | Study on rms integrated simulation modeling of multi-agent warship propulsion system | |
CN115860166A (zh) | 一种海军陆战登陆规划装置及其方法 | |
DUFF et al. | The NATO PHM Ship and Weapons Systems Technical Evaluation Program | |
Gu et al. | The Simulation Modeling Research of ship Mechanical Equipment Impulse Respons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