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3362A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3362A
CN111813362A CN202010682927.3A CN202010682927A CN111813362A CN 111813362 A CN111813362 A CN 111813362A CN 202010682927 A CN202010682927 A CN 202010682927A CN 111813362 A CN111813362 A CN 111813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window
displayed
windows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29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3362B (zh
Inventor
梁颖
孙国胜
孙崇胜
焦姣
郑成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ji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829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3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3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3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3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3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根据本发明方案,无需在屏幕中预留用于投屏信息放大显示的区域,各投屏信息初次在屏幕上显示时,整个屏幕对应的区域都可以用于窗口显示,可以保证初次用于显示各投屏信息的各窗口面积较大,提高每个投屏信息显示的清晰度,并有利于进行投屏信息之间的对比分析。另外,在屏幕上不会出现两个窗口对应相同的投屏信息的情况,还可以有效避免屏幕显示空间的浪费。此外,无需任何操作,即可以直接通过较大窗口查看一个投屏信息,还可以降低操作复杂度,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智慧教室(Smart Classroom)是借助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硬件等智能技术构建起来的新型教室。在该新型教室中,可以通过各类智能技术辅助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方便学习资源获取,并可以促进课堂交互开展。
随着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理念的发展,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智慧教室里,每个学生小组都可以有一块公用屏幕(每块公用屏幕都可以称为小组屏),通过小组屏实现小组讨论。
一个学生小组的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无线投屏的方式,将自己电脑或手机上的显示的内容投到小组屏上,以针对投屏信息进行小组讨论。
目前的投屏信息显示方案中,小组屏上会预留一块区域用于显示一个较大的窗口。在小组屏对应的终端接收到每个投屏请求时,可以首先通过较小的窗口(可以简单记为小窗口),将投屏信息显示在小组屏上。点击某个小窗口,则可以将该小窗口中的投屏信息,通过较大的窗口(可以简单记为中窗口),放大显示在小组屏预留的区域。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点击设置的放大按键,将中窗口中的投屏信息,通过最大化窗口(可以简单记为全屏窗口,该窗口所占的面积可以理解为屏幕的面积),全屏显示在小组屏上。现有的投屏信息显示步骤可以如图1所示。
现有的投屏信息显示方案中,屏幕示意图可以如图2所示。如图1所示,假设小组屏对应的终端接收到3个投屏请求,针对3个投屏请求,可以分别通过小窗口1、小窗口2和小窗口3,将3个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显示小组屏上。
假设点击小窗口1,则可以将小窗口1中的内容,通过中窗口(此时该中窗口可以记为中窗口1)放大显示在小组屏预留的区域。
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点击设置的放大按键,将中窗口1中的内容,通过全屏窗口,全屏显示在小组屏上。
目前的投屏信息显示方案中,由于需要在屏幕上预留一定的区域用于投屏信息的放大显示,导致初次用于显示投屏信息的窗口面积较小,投屏信息显示的清晰度难以得到保证。
且,目前的投屏信息显示方案中,利用中窗口显示投屏信息时,中窗口中的投屏信息与某个小窗口中的投屏信息重复,还会导致小组屏上的显示空间的浪费。
另外,目前的投屏信息显示方案中,投屏信息最初被显示在一个较小的窗口中。如果需要通过较大窗口查看一个投屏信息,则需要点击小窗口,来将投屏信息显示在中窗口中,导致操作复杂繁琐,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用于解决投屏显示清晰度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投屏请求,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将确定出的所述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所述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该窗口所占的面积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是否达到设定数量,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未达到设定数量,根据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将确定出的所述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所述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新增窗口后,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一个窗口对应的缩小请求,则缩小该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一个悬浮窗中。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屏幕上减少所述缩小请求对应的窗口之后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指定方式放大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该窗口显示在一个悬浮窗中,包括:
将该窗口显示在一个悬浮窗中,其中,按照设定时长更新该窗口显示的投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悬浮窗中的窗口对应的放大请求,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包括:
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包括: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所占的面积放大为所述屏幕的面积,并显示在所述屏幕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包括: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是否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
若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则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该目标区域对应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并缩小该被替换的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所述悬浮窗中;
若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没有移动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则根据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其中,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之后,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解析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投屏请求;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投屏请求,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通知所述显示模块将确定出的所述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所述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该窗口所占的面积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是否达到设定数量,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未达到设定数量,则通知所述显示模块根据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通知所述显示模块将确定出的所述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所述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新增窗口后,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析模块的通知,在所述屏幕上进行窗口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一个窗口对应的缩小请求,则缩小该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一个悬浮窗中。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屏幕上减少所述缩小请求对应的窗口之后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指定方式放大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析模块,具体用于按照设定时长确定所述缩小请求对应的窗口对应的投屏信息,并通知所述显示模块在该窗口中显示按照设定时长更新的投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悬浮窗中的窗口对应的放大请求,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包括:
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包括: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所占的面积放大为所述屏幕的面积,并显示在所述屏幕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包括: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是否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
若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则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该目标区域对应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并缩小该被替换的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所述悬浮窗中;
若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没有移动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则根据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其中,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之后,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该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储的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在接收到投屏请求时,如果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将投屏信息通过全屏窗口显示在屏幕上,如果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可以在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未达到设定数量时,根据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原有窗口,将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窗口显示在屏幕上,其中,显示在屏幕上的各窗口之间无重叠,各窗口所占的面积之和为屏幕面积。
根据本发明方案,无需在屏幕中预留用于投屏信息放大显示的区域,各投屏信息初次在屏幕上显示时,整个屏幕对应的区域都可以用于窗口显示,可以保证初次用于显示各投屏信息的各窗口面积较大,提高每个投屏信息显示的清晰度,并有利于进行投屏信息之间的对比分析。
另外,在屏幕上不会出现两个窗口对应相同的投屏信息的情况,还可以有效避免屏幕显示空间的浪费。此外,无需任何操作,即可以直接通过较大窗口查看一个投屏信息,还可以降低操作复杂度,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投屏信息显示步骤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屏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投屏信息显示过程示意图;
图5(a)~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窗口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悬浮窗收起示意图;
图7(a)~图7(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窗口交互示意图;
图8(a)~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区域示意图;
图9(a)~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区域示意图;
图10(a)~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区域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或者若干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目前的投屏信息显示方案中,由于需要预留一定的区域用于投屏信息的放大显示,初次用于显示投屏信息的窗口面积有限,投屏信息显示的清晰度也会受到限制。即使考虑将小窗口中显示的投屏信息放大,最多只能将一个小窗口中的投屏信息通过中窗口放大显示,其它用户提供的投屏信息还是只能通过小窗口显示。
而在实际的教学场景中,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涉及多个用户投屏信息之间的对比。由于小窗口显示的投屏信息的清晰度有限,也就无法准确高效地实现多个用户提供的投屏信息的对比。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流程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101、接收投屏请求。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包括显示屏(屏幕)的终端。在本步骤中,可以接收投屏请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投屏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的。
步骤102、确定窗口数量。
若在步骤101中接收到投屏请求,在本步骤中,可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步骤103、显示投屏信息。
如果在步骤102中确定出的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在本步骤中,可以将确定出的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该窗口所占的面积为屏幕的面积。
也就是说,如果确定出屏幕上当前没有显示窗口,则无需预留中窗口位置,可以直接将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全屏窗口显示,保证投屏信息显示的清晰度。
且,将投屏信息通过较大的窗口显示时,在屏幕上不会出现两个窗口对应相同的投屏信息的情况,还有效避免了屏幕显示空间的浪费。同时,将投屏信息通过全屏窗口显示,无需用户进行任何操作,降低了操作复杂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果在步骤102中确定出的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本步骤中,可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是否达到设定数量,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未达到设定数量,则可以根据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将确定出的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新增窗口后,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屏幕的面积。
也就是说,如果确定出屏幕上当前有显示窗口,但未达到设定上限,则可以直接根据当前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原有的窗口,按照窗口之间无重叠,且各窗口面积之和为屏幕面积的方式,在屏幕上新增窗口来显示本次接收到的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缩小原有窗口时,根据当前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原有的窗口,可以理解为缩小后的每个窗口的面积不小于设定值,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窗口面积过小的问题。同时,通过设定屏幕上显示的窗口数量上限,可以进一步避免每个窗口面积过小的问题,保证投屏信息显示的清晰度。
即,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按照设定方式缩小原有窗口,以及设定屏幕上显示的窗口数量上限,来确保用于显示每个投屏信息的窗口的面积不小于设定值,保证投屏信息显示的清晰度。
另外,设定屏幕上显示的窗口数量上限,还可以避免显示的窗口数量过多,导致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的问题。
需要另外说明的是,由于多个投屏信息均按照相同的方式在屏幕上进行显示,每个投屏信息均可以通过较大的窗口进行显示,还有利于进行投屏信息之间的对比分析。
且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时,将投屏信息通过较大窗口显示,也无需用户进行任何操作,降低了操作复杂度,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在屏幕上不会出现两个窗口对应相同的投屏信息的情况,也有效避免了屏幕显示空间的浪费。
以设定的窗口数量上限为四个为例,投屏信息显示过程示意图可以如图4(a)~图4(d)所示。
在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时,若接收到第一位用户发送的投屏请求,则可以在屏幕上新增窗口1,通过窗口1(此时为全屏窗口)将第一位用户对应的投屏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此时,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一个,窗口1的位置示意图可以如图4(a)所示。
在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一个时,若此时接收到第二位用户发送的投屏请求,则可以按照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一个,按照设定方式缩小窗口1,在屏幕上新增窗口2(与窗口1无重叠,且窗口1和窗口2的面积之和为屏幕面积),通过窗口2将第二位用户对应的投屏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此时,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两个,缩小后的窗口1和新增窗口2的位置示意图可以如图4(b)所示。
在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两个时,若此时接收到第三位用户发送的投屏请求,则可以按照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两个,按照设定方式缩小窗口1和窗口2,在屏幕上新增窗口3(与窗口1、窗口2无重叠,且窗口1、窗口2和窗口3的面积之和为屏幕面积),通过窗口3将第三位用户对应的投屏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此时,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三个,缩小后的窗口1、窗口2和新增窗口3的位置示意图可以如图4(c)所示。
在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三个时,若此时接收到第四位用户发送的投屏请求,则可以按照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三个,按照设定方式缩小窗口1、窗口2和窗口3,在屏幕上新增窗口4(与窗口1、窗口2、窗口3无重叠,且窗口1、窗口2、窗口3和窗口4的面积之和为屏幕面积),通过窗口4将第四位用户对应的投屏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此时,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四个,缩小后的窗口1、窗口2、窗口3和新增窗口4的位置示意图可以如图4(d)所示。
在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四个时,若此时接收到第五位用户发送的投屏请求,由于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达到设定数量,则可以提示投屏失败。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悬浮窗的方式,利用悬浮窗实现屏幕上显示的窗口的缩小显示与再次屏幕显示等,使得用户可以简单快捷地调整屏幕上显示的窗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到屏幕上显示的一个窗口对应的缩小请求,则缩小该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一个悬浮窗中。
屏幕上显示的一个窗口对应的缩小请求可以通过任意方式触发。例如,可以通过点击该窗口包括的缩小按键(如图4所示,每个窗口右上角从左数第二个按键)来触发。
当然,一个窗口还可以包括其它按键,例如,如图4所示,一个窗口还可以包括菜单按键(窗口右上角从左数第一个按键),通过点击该按键,可以触发弹出窗口菜单。一个窗口还可以包括放大按键(窗口右上角从左数第三个按键),通过点击该按键,可以触发该窗口放大为全屏窗口。一个窗口还可以包括关闭按键(窗口右上角从左数第四个按键),通过点击该按键,可以触发该窗口关闭。
进一步的,将屏幕上显示的一个窗口缩小显示到悬浮窗中,还可以将屏幕上剩余的显示窗口放大,以进一步提高投屏信息显示的清晰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屏幕上减少缩小请求对应的窗口之后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指定方式放大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
将屏幕上显示的一个窗口缩小显示到悬浮窗的过程中,窗口交互示意图可以如图5(a)~图5(c)所示。
如图5(a)所示,假设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四个,四个窗口分别记为窗口1、窗口2、窗口3和窗口4。假设用户点击窗口2上的缩小按键。
如果用户点击窗口2上的缩小按键,则可以接收到窗口2对应的缩小请求,此时,可以缩小窗口2,将窗口2显示在悬浮窗(可以命名为预览栏)中。同时,还可以根据屏幕上减少窗口2之后的窗口数量为3个,按照指定方式放大窗口1、窗口3和窗口4。缩小后的窗口2在悬浮窗中的显示,以及放大后的窗口1、窗口3和窗口4在屏幕上的显示可以如图5(b)所示。假设用户继续点击窗口3上的缩小按键。
如果用户继续点击窗口3上的缩小按键,则可以进一步接收到窗口3对应的缩小请求,此时,可以缩小窗口3,将窗口3也显示在预览栏中。同时,还可以根据屏幕上减少窗口3之后的窗口数量为2个,放大窗口1和窗口4。缩小后的窗口3在悬浮窗中的显示,以及放大后的窗口1和窗口4在屏幕上的显示可以如图5(c)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考虑到用户暂时不会使用悬浮窗中的窗口中显示的投屏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在悬浮窗中的窗口中的投屏信息可以无需实时更新,只需要按照设定时长更新即可。即可以针对显示在悬浮窗中的每个窗口,按照设定时长更新该窗口显示的投屏信息,从而在提供给用户一定的投屏信息的基础上,还可以节约系统资源。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的悬浮窗还可以具有现有的悬浮窗所具有的任意功能。例如,悬浮窗还可以收起,如图5(c)提供的示意图中,悬浮窗收起后的示意图可以如图6所示,以避免悬浮窗遮挡屏幕上各窗口中投屏信息的显示。
收起悬浮窗可以通过任意方式实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悬浮窗可以在展开之后的设定时长到达时,自动收起。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悬浮窗可以在接收到收起请求时收起。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起请求可以通过点击悬浮窗上的收起按键触发。
当然,收起的悬浮窗还可以展开。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悬浮窗可以在接收到展开请求时展开。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展开请求可以通过点击悬浮窗上的展开按键(展开按键与收起按键可以为同一个按键,在悬浮窗收起时,该按键作为展开按键,在悬浮窗展开时,该按键作为收起按键)触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考虑到悬浮窗收起时,悬浮窗中的窗口无法显示,为了节约系统资源,在本实施例中,悬浮窗收起时,悬浮窗中的各窗口中的投屏信息可以停止更新。
当然,悬浮窗再次展开时,可以重新按照设定时长更新悬浮窗中的各窗口对应的投屏信息。
另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悬浮窗中的窗口可以再次显示在屏幕上,以通过悬浮窗,实现对窗口的快速打开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接收到悬浮窗中的窗口对应的放大请求时,在屏幕上增加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即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放大悬浮窗中的窗口的请求时,可以将该窗口增加在屏幕上进行显示,也可以利用该窗口替换屏幕上原有的一个窗口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对应的放大请求可以为任意形式。例如,双击该窗口,又如,将该窗口拖出悬浮窗对应的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屏幕上增加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屏幕上的一个窗口,可以包括:
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在屏幕上增加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屏幕上增加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放大悬浮窗中的窗口的请求时,可以在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时,将该窗口增加在屏幕上进行显示。在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时,将该窗口增加在屏幕上进行显示,或者,利用该窗口替换屏幕上原有的一个窗口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在屏幕上增加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包括: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将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所占的面积放大为屏幕的面积,并显示在屏幕上。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放大悬浮窗中的窗口的请求时,可以在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时,将该窗口增加在屏幕上进行全屏显示,以利用尽可能大的窗口实现投屏信息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屏幕上增加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屏幕上的一个窗口,包括: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确定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是否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
若确定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则利用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该目标区域对应窗口,显示在屏幕上;并缩小该被替换的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悬浮窗中;
若确定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没有移动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则根据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将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屏幕上,其中,将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屏幕上之后,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屏幕的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屏幕上的过程中,根据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缩小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的设定方式,可以理解为将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屏幕上进行显示时,根据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缩小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的设定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时可以理解为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对应的放大请求,为将该窗口拖出悬浮窗对应的区域。
此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该窗口是否移动到目标区域,来确定是在屏幕上增加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还是利用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以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对应的放大请求,为将该窗口拖出悬浮窗对应的区域为例,窗口交互示意图可以如图7(a)~图7(e)所示。
假设如图7(a)所示,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一个,记为窗口1。悬浮窗(可以记为预览栏)中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三个,分别记为窗口2、窗口3和窗口4。假设将窗口4拖出悬浮窗对应的区域。
如果将窗口4拖出悬浮窗对应的区域(即接收到窗口4对应的放大请求),由于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可以确定窗口4是否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窗口4移动到的位置可以如图7(b)所示。
如果窗口4移动到的位置不属于目标区域,则如图7(c)所示,可以缩小窗口1,将窗口4也显示在屏幕上。假设窗口4移动到的位置如图7(d)所示,该位置属于一个目标区域,则如图7(e)所示,可以利用窗口4替换窗口1显示在屏幕上,并缩小被替换的窗口1,将窗口1显示在悬浮窗中。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例如,假设如图8(a)所示,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一个,记为窗口1。预览栏中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三个,分别记为窗口2、窗口3和窗口4。
那么如图8(b)所示,目标区域可以一个,为二分屏的左侧屏幕区域(图8(b)中带阴影部分区域)。如果将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例如,窗口4移动到该区域,则可以利用窗口4替换窗口1显示在屏幕上。
此时,二分屏的右侧屏幕区域(非目标区域)可以记为增加窗口区域(图8(b)中不带阴影部分区域)。如果将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例如,窗口4移动到该区域,则可以缩小窗口1,将窗口4也显示在屏幕上。
又如,假设如图9(a)所示,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两个,记为窗口1和窗口2。预览栏中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两个,分别记为窗口3和窗口4。
那么如图9(b)所示,此时的目标区域可以为两个(图9(b)中带阴影部分区域)。目标区域1可以为窗口1对应的上半部分屏幕区域,目标区域2可以为窗口2对应的上半部分屏幕区域。
如果将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例如,窗口4移动到目标区域1,则可以利用窗口4替换窗口1显示在屏幕上。当然,如果将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例如,窗口4移动到目标区域2,则可以利用窗口4替换窗口2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将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例如,窗口4移动到非目标区域(不是目标区域1,也不是目标区域2,图9(b)中不带阴影部分区域),则可以缩小窗口1和窗口2,将窗口4也显示在屏幕上。
又如,假设如图10(a)所示,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三个,记为窗口1、窗口2和窗口3。预览栏中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一个,记为窗口4。
那么如图10(b)所示,此时的目标区域可以为三个(图10(b)中带阴影部分区域)。目标区域1可以为窗口1对应的屏幕区域,目标区域2可以为窗口2对应的屏幕区域,目标区域3可以为窗口3对应的左半部分屏幕区域。
如果将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例如,窗口4移动到目标区域1,则可以利用窗口4替换窗口1显示在屏幕上。当然,如果将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例如,窗口4移动到目标区域2,则可以利用窗口4替换窗口2显示在屏幕上。当然,如果将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例如,窗口4移动到目标区域3,则可以利用窗口4替换窗口3显示在屏幕上。
而如果将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例如,窗口4移动到非目标区域(不是目标区域1,也不是目标区域2,也不是目标区域3,图10(b)中不带阴影部分区域),则可以缩小窗口1、窗口2和窗口3,将窗口4也显示在屏幕上。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悬浮窗中的窗口也可以具有现有的悬浮窗中的窗口所具有的任意功能。例如,可以被关闭。关闭悬浮窗中的窗口可以通过任意形式的关闭请求触发。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关闭请求可以通过点击显示在悬浮窗中的窗口上的关闭按键(例如,如图5(b)和图5(c)中所示的,显示在悬浮窗中的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键)触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提供了一种自动增加较大窗口的机制。当有一名用户投屏时,该用户对应的投屏信息可以全屏显示在屏幕上。当再有一名用户投屏时,可以按照设定方式缩小屏幕上的原有窗口,并可以通过在屏幕上新增的一个较大窗口,显示该用户对应的投屏信息。当然,如果再有不超过设定数量的用户投屏,则可以按照与第二名用户投屏时类似的增加窗口的方式,在屏幕上新增较大窗口来实现对应的投屏信息的显示。
从而使得每个用户对应的投屏信息,都可以通过自动增加的较大窗口来显示,提高每个投屏信息显示的清晰度。同时,由于每个投屏信息都可以通过较大窗口来显示,还可以准确高效地实现投屏信息的对比分析,为用户基于多个投屏信息的对比分析进行讨论提供便利。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悬浮窗的缩小窗口的窗口交互方式。当用户发出针对屏幕上一个窗口的缩小请求时,例如,点击该窗口工具栏上的缩小按键时,可以将该窗口缩小,并显示在悬浮窗中,形成一种较小窗口的展现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将一个窗口缩小显示在悬浮窗中,也不会存在两个窗口内容重复的问题,避免了屏幕空间的浪费。同时,通过设置悬浮窗,用户可以自由、且简单快捷地缩小窗口,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悬浮窗的增加和替换屏幕中显示的窗口的窗口交互方式。用户可以利用悬浮窗中的小窗口,替换屏幕中显示的较大的窗口,或者,在屏幕中新增该窗口。
用户可以快速高效地在屏幕上增加较大的窗口,形成窗口之间的对比展示,同时用户可以快速高效地替换屏幕上的窗口,提升了用户体验。
与提供的方法对应的,进一步提供以下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集成在包括显示屏的终端中,该装置的结构可以如图11所示,包括接收模块11、解析模块12和显示模块13,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投屏请求;
所述解析模块12用于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投屏请求,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通知所述显示模块将确定出的所述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所述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该窗口所占的面积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是否达到设定数量,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未达到设定数量,则通知所述显示模块根据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通知所述显示模块将确定出的所述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所述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新增窗口后,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所述显示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解析模块的通知,在所述屏幕上进行窗口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13还用于若接收到一个窗口对应的缩小请求,则缩小该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一个悬浮窗中。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13还用于根据所述屏幕上减少所述缩小请求对应的窗口之后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指定方式放大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析模块12具体用于按照设定时长确定所述缩小请求对应的窗口对应的投屏信息,并通知所述显示模块在该窗口中显示按照设定时长更新的投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13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悬浮窗中的窗口对应的放大请求,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13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包括:
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13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包括: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所占的面积放大为所述屏幕的面积,并显示在所述屏幕上。
此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13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包括: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是否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
若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则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该目标区域对应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并缩小该被替换的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所述悬浮窗中;
若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没有移动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则根据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其中,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之后,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各装置的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通过上述对应的各方法的步骤来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各装置中的各个功能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复赘述。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的各模块,进一步对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本方法主要对投屏信息显示过程进行说明,且在本实施例中,将接收模块记为Share模块,将解析模块记为Player Server模块,将显示模块记为X Launcher模块,该方法的步骤流程可以如图12所示,包括:
步骤201、Share模块接收投屏请求。
若第一位用户发送投屏请求,在本步骤中,Share模块可以接收投屏请求。投屏请求中可以理解为包括投屏协议和需要投屏的信息。
步骤202、Player Server模块确定投屏信息。
Share模块接收到投屏请求后,可以向Player Server模块发送投屏显示指令。Player Server模块可以根据投屏显示指令,根据需要投屏的信息,实时确定投屏信息,例如进行音视频的实时解码和编码,实时确定投屏信息。
步骤203、X Launcher模块利用全屏窗口显示投屏信息。
由于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Player Server模块可以通知X Launcher模块新增一个全屏窗口,来显示确定出的投屏信息。
在本步骤中,X Launcher模块可以根据Player Server模块的通知,利用全屏窗口显示Player Server模块实时确定出的投屏信息,例如,进行音视频播放。
步骤204、Share模块接收投屏请求。
X Launcher模块利用全屏窗口显示Player Server模块确定出的投屏信息的过程中,若第二位用户发送投屏请求,在本步骤中,Share模块可以接收该投屏请求。
步骤205、Player Server模块确定投屏信息。
Share模块接收到第二位用户发送的投屏请求后,可以向Player Server模块发送对应的投屏显示指令。Player Server模块可以根据该投屏显示指令,实时确定第二位用户对应的投屏信息。例如进行音视频的实时解码和编码,实时确定投屏信息。
步骤206、X Launcher模块显示投屏信息。
由于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一,未达到设定数量(假设为设定数量为四),Player Server模块可以通知X Launcher模块缩小原有窗口,并新增一个窗口,来显示第二位用户对应的投屏信息。
在本步骤中,X Launcher模块可以根据Player Server模块的通知,缩小原有窗口,新增一个窗口显示Player Server模块在步骤205中实时确定出的投屏信息,例如,进行音视频播放。
当然,只要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未达到设定数量,针对更多用户发送的投屏请求,进行投屏信息显示的过程与步骤203~步骤206类似,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如果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达到设定数量,再有用户发送投屏请求,则可以提示投屏失败。
下面进一步对利用悬浮窗缩小显示窗口以及悬浮窗隐藏(收起)的过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流程可以如图13所示,包括:
步骤301、X Launcher模块接收触控信息。
假设用户点击一个窗口上的缩小按键,X Launcher模块接收到对应的触控信息,假设X Launcher模块是首次接收到缩小请求,X Launcher模块可以生成一个悬浮窗,缩小该缩小按键对应的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展开的该悬浮窗(可以记为预览栏)中。
步骤302、Player Server模块按照设定时长确定投屏信息。
如果一个窗口被移动到悬浮窗中,那么Player Server模块可以无需再实时确定该窗口对应的投屏信息,而是可以按照设定时长确定投屏信息。
此时,X Launcher模块可以根据Player Server模块的通知,在该被移动到悬浮窗的窗口中,显示Player Server模块按照设定时长确定出的投屏信息,例如,定时更新画面。
步骤303、X Launcher模块接收触控信息。
假设用户点击另一个窗口上的缩小按键,X Launcher模块接收到对应的触控信息,X Launcher模块可以缩小该缩小按键对应的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展开的悬浮窗中。
步骤304、Player Server模块按照设定时长确定投屏信息。
在本步骤中,Player Server模块可以无需再实时确定本次被移动到悬浮窗的窗口对应的投屏信息,而是可以按照设定时长确定投屏信息。
此时,X Launcher模块可以根据Player Server模块的通知,在本次被移动到悬浮窗的窗口中,显示Player Server模块按照设定时长确定出的投屏信息,例如,定时更新画面。
当然,如果用户点击了更多窗口的缩小按键,则可以与步骤303~304类似的,将窗口移动到悬浮窗中,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5、X Launcher模块确定是否接收到触控信息。
在本步骤中可以确定用户是否点击悬浮窗上的收起按键,X Launcher模块是否接收到对应的触控信息。
假设用户点击悬浮窗上的收起按键,X Launcher模块接收到对应的触控信息,可以执行步骤306,否则,可以执行步骤307。
步骤306、X Launcher模块根据触控信息收起悬浮窗,发送停止显示指令。
在本步骤中,X Launcher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触控信息,收起悬浮窗,且由于不再显示悬浮窗中的窗口,X Launcher模块可以向Player Server模块发送停止显示指令,并跳转执行步骤308。
步骤307、X Launcher模块在设定时长到达时收起悬浮窗,发送停止显示指令。
如果用户没有点击悬浮窗上的收起按键,X Launcher模块没有接收到对应的触控信息,在本步骤中,X Launcher模块可以判断悬浮窗展开之后的设定时长是否到达,如果到达,则可以自动收起悬浮窗,且由于不再显示悬浮窗中的窗口,可以向Player Server模块发送停止显示指令,并执行步骤308。
步骤308、Player Server模块停止确定投屏信息。
Player Server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停止显示指令,针对悬浮窗中的每个窗口,停止按照设定时长确定投屏信息,从而进一步节约系统资源。
下面进一步对利用悬浮窗中的窗口进行窗口增加和替换的过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流程可以如图14所示,包括:
步骤401、X Launcher模块接收触控信息。
如果用户将悬浮窗中的一个窗口拖出悬浮窗所在区域,那么X Launcher模块会接收到对应的触控信息。
步骤402、X Launcher模块判断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是否为零。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可以跳转执行步骤404。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可以继续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X Launcher模块判断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是否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在本步骤中,X Launcher模块可以判断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是否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
如果判断出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没有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则可以继续执行步骤404,如果判断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可以执行步骤405。
步骤404、X Launcher模块在屏幕上增加窗口。
如果判断出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没有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在本步骤中,XLauncher模块可以根据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将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屏幕上,并跳转执行步骤407。
步骤405、X Launcher模块在屏幕上替换窗口。
如果判断出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在本步骤中,X Launcher模块可以利用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该目标区域对应的窗口,显示在屏幕上,并可以继续执行步骤406。
步骤406、X Launcher模块将被替换窗口移动到悬浮窗。
在本步骤中,X Launcher模块可以缩小被替换的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悬浮窗中,并继续执行步骤407。
步骤407、Player Server模块实时确定投屏信息。
在本步骤中,Player Server模块可以针对从悬浮窗移动到屏幕上的窗口,实时确定该窗口对应的投屏信息。例如进行音视频的实时解码和编码,实时确定投屏信息。并通知X Launcher模块在该窗口中显示其实时确定出的投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智慧教室的小组屏中,也可以应用于任何可进行人机交互的屏幕。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窗口,除了可以用于显示投屏信息,也可以用于显示其它信息,例如第三方应用软件的显示界面,如PPT、word、记事本、画板等,本发明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的设备和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设备,该设备的结构可以如图15所示,包括处理器21、通信接口22、存储器23和通信总线24,其中,所述处理器21,所述通信接口22,所述存储器2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2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2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2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储的程序时,实现本发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1具体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可以是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开发的硬件电路,可以是基带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核心。
可选的,所述存储器2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磁盘存储器。存储器23用于存储至少一个处理器21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存储器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当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USB,Universal Serial Bus Flash Drive)、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或者各个单元也可以均是独立的物理模块。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例如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Universal Serial Bus Flash Drive)、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投屏请求,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将确定出的所述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所述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该窗口所占的面积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是否达到设定数量,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未达到设定数量,根据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将确定出的所述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所述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新增窗口后,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一个窗口对应的缩小请求,则缩小该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一个悬浮窗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屏幕上减少所述缩小请求对应的窗口之后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指定方式放大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窗口显示在一个悬浮窗中,包括:
将该窗口显示在一个悬浮窗中,其中,按照设定时长更新该窗口显示的投屏信息。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悬浮窗中的窗口对应的放大请求,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包括:
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在所述屏幕上增加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或者,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所述屏幕上的一个窗口,包括:
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是否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
若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移动到一个目标区域,则利用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替换该目标区域对应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并缩小该被替换的窗口,将该窗口显示在所述悬浮窗中;
若确定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没有移动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则根据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其中,将所述放大请求对应的窗口显示在所述屏幕上之后,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8.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解析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投屏请求;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投屏请求,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为零,则通知所述显示模块将确定出的所述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所述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该窗口所占的面积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若确定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不为零,则,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是否达到设定数量,若确定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未达到设定数量,则通知所述显示模块根据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窗口数量,按照设定方式缩小所述屏幕上当前显示的每个窗口,并通知所述显示模块将确定出的所述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信息,通过新增的窗口在所述屏幕上进行显示,其中,新增窗口后,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相互之间无重叠,且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每个窗口所占面积之和为所述屏幕的面积;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析模块的通知,在所述屏幕上进行窗口显示。
9.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该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储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010682927.3A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Active CN111813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2927.3A CN111813362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2927.3A CN111813362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3362A true CN111813362A (zh) 2020-10-23
CN111813362B CN111813362B (zh) 2022-09-20

Family

ID=72865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2927.3A Active CN111813362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336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3820A (zh) * 2020-11-09 2021-02-19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投屏设备横竖屏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3703706A (zh) * 2021-08-27 2021-11-2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投屏的显示方法、显示设备及终端
CN113965785A (zh) * 2021-08-27 2022-01-2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同步播放方法及显示设备
WO2022078040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401433A (zh) * 2021-08-27 2022-04-2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同步播放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461159A (zh) * 2021-12-31 2022-05-10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
WO2022151863A1 (zh) * 2021-01-18 2022-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内容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4727A1 (ja) * 2007-01-10 2008-07-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画像表示装置、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04303140A (zh) * 2012-05-11 2015-01-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窗口提供装置和方法
CN106959796A (zh) * 2017-03-22 2017-07-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US20170329616A1 (en) * 2016-05-10 2017-11-16 Lsis Co., Ltd. Scada system
CN110162283A (zh) * 2018-02-13 2019-08-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共享外接显示设备的方法、共享信息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4727A1 (ja) * 2007-01-10 2008-07-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画像表示装置、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04303140A (zh) * 2012-05-11 2015-01-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窗口提供装置和方法
US20170329616A1 (en) * 2016-05-10 2017-11-16 Lsis Co., Ltd. Scada system
CN106959796A (zh) * 2017-03-22 2017-07-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162283A (zh) * 2018-02-13 2019-08-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共享外接显示设备的方法、共享信息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040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383820A (zh) * 2020-11-09 2021-02-19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投屏设备横竖屏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2383820B (zh) * 2020-11-09 2023-03-31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投屏设备横竖屏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WO2022151863A1 (zh) * 2021-01-18 2022-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内容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827700A (zh) * 2021-01-18 2022-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内容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03706A (zh) * 2021-08-27 2021-11-2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投屏的显示方法、显示设备及终端
CN113965785A (zh) * 2021-08-27 2022-01-2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同步播放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401433A (zh) * 2021-08-27 2022-04-2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同步播放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461159A (zh) * 2021-12-31 2022-05-10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
CN114461159B (zh) * 2021-12-31 2024-04-09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3362B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3362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RU2739586C1 (ru) Способ трансляции экрана, устройство, терминал и запоминающий носитель информации
WO2018040943A1 (zh) 显示数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35712B (zh) 用于基于姿势的键盘的姿势完成路径显示
WO2021258821A1 (zh) 视频编辑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74275B (zh) 一种笔迹擦除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1466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a display screen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1059747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TW201504922A (zh) 管理使用者介面中之工作空間
EP3677322A1 (en) Virtual scene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753215B (zh) 一种窗口分屏显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170333A (zh) 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722781A (zh) 智能交互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05630271A (zh) 用于电子表单数据输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81791B (zh) 一种交互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53251A (zh) 视频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73775A (zh) 图片展示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9542430B (zh) 用于实现界面交互效果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714751A (zh) 一种投影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9218622A1 (zh) 元素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254940B2 (en) Modifying device content to facilitate user interaction
CN111679772A (zh) 一种屏幕录制方法、系统、多屏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7409B (zh) 内容输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9139332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240163516A1 (en) Live streaming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