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0796B - 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与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与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0796B
CN111800796B CN202010742776.6A CN202010742776A CN111800796B CN 111800796 B CN111800796 B CN 111800796B CN 202010742776 A CN202010742776 A CN 202010742776A CN 111800796 B CN111800796 B CN 111800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signal
signal source
area
sampl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27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0796A (zh
Inventor
邓洋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u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u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u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27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07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0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0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与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设备,其中,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多个信号源位置发出的信号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其中,每组采样数据包括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根据每组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根据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由此,该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能够准确的确定信号源的部署位置,同时保证信号源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Description

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与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计算机设备和一种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无线通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信号源的设置位置往往直接关系到无线频段信号的覆盖情况。比如,在一些高级写字楼、商场、小区、地下停车场等,需要掌握终端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覆盖情况,并根据信号的强度和覆盖情况决定是否增设功率转发增强系统,以及该功率转发增强系统的具体设置位置。在公共场所,需要了解公共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的信号强度和覆盖情况,从而决定是否新增WiFi中继以增强WiFi信号,并确定该WiFi中继的设置位置。在智慧家居领域,根据zigbee等信号在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决定应该如何部署网络组网结构。
相关技术中,对信号源信号强度的采集,无法自动关联位置信息,而是需要通过手工标注的方式来进行测量,非常麻烦,并且测量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能够准确的确定信号源的部署位置,同时保证信号源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该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多个信号源位置发出的信号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其中,每组所述采样数据包括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根据每组所述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对每个信号源的采样点位置信息和信号强度信息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再根据每组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不合格区域,根据判定结果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由此,该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能够准确的确定信号源的部署位置,同时保证信号源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对多个信号源位置发出的信号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包括:通过采集装置沿预设的采样移动路径进行移动以获取多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取所述采集装置在每个采样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以作为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将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作为一组采样数据,以便针对多个信号源位置获得多组采样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当多个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外环境时,采用GPS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当多个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内环境时,采用UWB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根据每组所述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包括: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获取多个判定区域,并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并根据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和相应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计算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以及根据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将多个判定区域分为所述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包括:将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的数量除以判定区域的总数,以获得合格区域占比;根据所述合格区域占比和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信号源位置的部署程序,该部署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程序,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从而能够准确的确定信号源的部署位置,同时保证信号源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部署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程序,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从而能够准确的确定信号源的部署位置,同时保证信号源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该部署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对多个信号源位置发出的信号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其中,每组所述采样数据包括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每组所述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获取模块、判定模块和确定模块,首先通过获取模块对每个信号源的采样点位置信息和信号强度信息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再利用判定模块根据每组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不合格区域,然后利用确定模块根据判定结果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由此,该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能够准确的确定信号源的部署位置,同时保证信号源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采集装置沿预设的采样移动路径进行移动以获取多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取所述采集装置在每个采样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以作为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将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作为一组采样数据,以便针对多个信号源位置获得多组采样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当多个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外环境时,采用GPS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当多个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内环境时,采用UWB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判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获取多个判定区域,并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并根据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和相应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计算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以及根据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将多个判定区域分为所述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将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的数量除以判定区域的总数,以获得合格区域占比;根据所述合格区域占比和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待部署信号源的空间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采样点分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已划分的判定区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与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多个信号源位置发出的信号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其中,每组采样数据包括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需对不同的信号强度检测时,可以选用不同的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如WIFI模块、ZigBee模块等可用来检测信号强度。
具体地,先选取一个需要设置信号源位置的场景,如家里、公司或广场等。在该实施例中,以用户的家作为示例进行详细陈述,其他场景可以参照类比。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应用场景可以选用不同的定位模块,其中,定位模块用于对采样点的位置信息进行采样,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模块包括但不限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当待部署的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外环境时,可以采用GPS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当待部署的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内环境时,可采用UWB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在该示例中,如图2所示,将用户家里的情况分别用三个房间表示,即将房间1、房间2和房间3分为3个采样空间,如果房间1和房间2的隔墙不厚,对信号的传播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则可以将房间1和房间2合并为同一个采样空间进行采样。由于待部署的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内环境,因此可以采用UWB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即需要在各房间中安装UWB基站。举例而言,可以在各房间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UWB基站,从而能够保证获取得到准确的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如图2所示,可以以坐标系的方式定义采样空间中的位置。举例而言,可以先将WiFi路由器部署在坐标原点(0,0)的位置,然后利用移动终端连接该WiFi路由器。可以理解的是,该移动终端设置有UWB基带芯片,通过各UWB基站可以获取得到该移动终端的具体位置。用户或者可自动移动设备(如扫地机器人)可带着已经连接了WiFi信号的移动终端分别在房间1、房间2和房间3中进行移动,并分别采样该移动终端在每一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信号强度信息以得到一组采样数据。其中,采样点可以根据距离间隔、采样周期等参数进行设置。当完成一组采样数据的采样之后,则更换WiFi路由器的部署位置,如将WiFi路由器设置在坐标(4,2)的位置,再重复上述步骤,以得到另一组采样数据。重复上述步骤以获取与多个信号源位置相对应的数据,从而得到多组采样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采集装置沿预设的采样移动路径进行移动以获取多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取采集装置在每个采样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以作为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将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作为一组采样数据,以便针对多个信号源位置获得多组采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采集装置可以是上述的可移动设备和移动终端的组合结构;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结构,该单独的结构上设置有移动模块、电源模块、定位模块、系统交互模块和信号检测模块,其中,移动模块用于控制采集装置进行移动,电源模块为采集装置和其他模块供电,定位模块则可以对采集装置进行定位,以获取采集装置在空间环境中位置信息,系统交互模块则用于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信号检测模块则用于检测采集装置的信号强度。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检测环境中分别设置了一个预设的采样移动路径,即图中的虚线,可以理解的是,采集装置可以沿该采样移动路径进行移动,以获取多个采样点的,并在采样点上进行定位以获取该采样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在采样点上接收信号以获取该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可选地,将信号强度不同的采样点采用不同颜色的进行标记,信号强度相同的采样点则采用相同的颜色进行标记。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采样点的颜色越深则信号越强。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出现异常的信号或者数据包,可以适应性的丢弃。
需要说明的是,采集装置可以通过设置多种采样参数作为采集依据,如设置采样周期、采样次数、采样移动间隔等采样参数。具体地,可以设置采集装置每第一预设时间(如10秒)则进行一次采集;也可以设置采集装置在一个采样点上采集10次,以便后期的数据处理和过滤筛选;还可以设置采集装置每移动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如50厘米)时则进行一次采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采样参数可以分别作为采集装置进行采集的依据;也可以同时作为采集装置进行采集的依据。当各采样参数同时作为采集装置进行采集的依据时,可以对给采样参数进行优先级设置,如采样周期优先于采样移动间隔,以避免出现采样冲突。
S20,根据每组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
具体地,在采集得到多组采样数据之后,对每组采样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判断,从而得到合格的信号强度区域和不合格的信号强度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及格线作为判断信号强度是否合格的标准。以ZigBee为例,其发射信号强度为15db,可以设定当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号强度低于5db(即及格线为5db)时,认为该信号衰减严重,会产生严重丢包重传,影响传输效率,将其设为无效信号。
另外,在判断信号强度合不合格之前可以将失真的信号丢弃。可以理解的是,在信号采集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失真数据,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最大跳边距离,当采集装置移动的距离超过该最大跳变距离时,则认为此位置的信号失真,便丢弃该位置标示的采样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可以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获取多个判定区域,并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并根据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和相应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计算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以及根据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将多个判定区域分为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举例而言,如果某个判定区域中采样点的不合格率大于10%时,则判定该判定区域不合格;如果某个判定区域中采样点的不合格率小于或等于10%,则判定该判定区域合格。
该示例中,可以通过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将整个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判定区域。具体地,首先根据采样空间的大小平均划分为若干个判定区域,对于处在划分线上的采样点可以丢弃不用;再计算每个判定区域中的所有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合格的个数,并计算出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最后根据信号强度合格率,将判定区域划分为信号强度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
S30,根据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为能够直观的获得空间的信号分布情况,在得到某空间的多组采样数据之后,可以将其导出作为该空间的平面离散分布图,从而能够直观清楚的得到该空间中各位置的信号强度信息。可选地,如图3所示,可以在设置有坐标系的平面离散分布图中设置参考点A(XA,YA)和参考点B(XB,YB),参考点A和参考点B可以用于与实景空间的坐标比例换算。在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之前,可以先将实景空间的平面图导入到该空间的离散分布图中,接着在该平面图中根据处参考点A和参考点B的位置分别标记参考点A1和参考点A2,计算平面图中俩参考点之间的图像距离L2,再与平面离散分布图中的俩参考点的距离L1进行计算,以得到图像的缩放比例N=L2/L1。根据该缩放比例N进行缩放,并使平面图和平面离散分布图中的参考点对应重合,以实现离散分布图与实景空间的平面图的数据融合,从而得到实景空间的离散信号点展示图,通过该展示图可以直观的得到实景中各位置的信号强度分布情况,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化分析。
具体地,在对每个判定区域进行划分之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一个合格率最高的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则对应的发出信号的信号源位置即为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每个区域中发出信号的信号源位置进行扩展以增大信号源的待部署位置,举例而言,可以以信号源位置为圆心,预设距离(如20厘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A作为信号源的待部署位置。可以理解的是,预设距离可以根据信号源所发出的信号强度进行设置,前提是保证该信号源在区域A中的不同位置所发出的信号在其他空间中的信号强度不变。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将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的数量除以判定区域的总数,以获得合格区域占比;再根据合格区域占比和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举例而言,将信号强度低于5db的划分为计算信号不合格,将测试空间划分为40个判定区域,分别计算合格的判定区域的个数、40个判定区域中信号最差的判定区域的不合格率、合格的判定区域的占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607285550000071
由表1可见,信号源部署在位置1和位置2中,判定区域的合格率为100%,进一步分析,位置2中信号强度最差的判定区域的不合格率为3%,而位置1的为7%,则位置2为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能够准确的确定信号源的部署位置,同时保证信号源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信号源位置的部署程序,该部署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的与上述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相对应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准确的确定信号源的部署位置,同时保证信号源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程序,处理器执行该部署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与上述实施例中对应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相对应的部署程序,在执行该部署程序时,能够准确的确定信号源的部署位置,同时保证信号源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100包括获取模块101、判定模块102和确定模块103。
其中,获取模块101用于对多个信号源位置发出的信号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其中,每组采样数据包括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判定模块102用于根据每组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模块103用于根据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应对不同的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可以选用不同的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如WIFI模块、ZigBee模块等可用来检测信号强度。
具体地,先选取一个需要设置信号源位置的场景,如家里、公司或广场等。在该实施例中,以用户的家作为示例进行详细陈述,其他场景可以参照类比。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应用场景可以选用不同的定位模块,其中,定位模块用于对采样点的位置信息进行采样,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模块包括但不限于GPS、UWB。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获取模块101还用于当待部署的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外环境时,则可以采用GPS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当待部署的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内环境时,可采用UWB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在该示例中,如图2所示,将用户家里的情况分别用三个房间表示,即将房间、房间2和房间3分为3个采样空间模块,如果采样房间1和房间2的隔墙不厚,对信号的传播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则可以将房间1和房间2合并为同一个采样空间模块进行采样。由于待部署的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内环境,因此可以采用UWB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即需要在各房间中安装UWB基站。举例而言,可以在各房间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UWB基站,从而能够保证获取得到准确的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在该示例中,如图2所示,还可以以坐标系的方式定义采样空间中的每个位置。举例而言,可以先将WiFi路由器部署在坐标原点(0,0)的位置,然后利用移动终端连接该WiFi路由器。可以理解的是,该移动终端设置有UWB基带芯片,通过各UWB基站可以获取得到该移动终端的具体位置。用户或者可自动移动设备(如扫地机器人)可带着已经连接了WiFi信号的移动终端分别在房间1、房间2和房间3中进行移动,获取模块101分别采样该移动终端在每一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信号强度信息以得到一组采样数据。其中,采样点可以根据距离间隔、采样周期等参数进行设置。当完成一组采样数据的采样之后,则更换WiFi路由器的部署位置,如将WiFi路由器设置在坐标(4,2)的位置,再重复上述步骤,以得到另一组采样数据。重复上述步骤以获取与多个信号源位置相对应的数据,从而得到多组采样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获取模块101还可以用于通过采集装置沿预设的采样移动路径进行移动以获取多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取采集装置在每个采样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以作为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将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作为一组采样数据,以便针对多个信号源位置获得多组采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采集装置可以是上述的可移动设备和移动终端的组合结构;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结构,该单独的结构上设置有移动模块、电源模块、定位模块、系统交互模块和信号检测模块,其中,移动模块用于控制采集装置进行移动,电源模块为采集装置和其他模块供电,定位模块则可以对采集装置进行定位,以获取采集装置在空间环境中位置信息,系统交互模块则用于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信号检测模块则用于检测采集装置的信号强度。
可选地,部署装置100可设置在采集装置中,或者,设置在与采集装置通信连接在处理终端(如上位机)中。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检测环境中分别设置了一个预设的采样移动路径,即图中的虚线,可以理解的是,采集装置可以沿该采样移动路径进行移动,以获取多个采样点,并在采样点上进行定位以获取该采样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在采样点上接收信号以获取该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可选地,可以将信号强度不同的采样点采用不同颜色的进行标记,信号强度相同的采样点则采用相同的颜色进行标记。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采样点的颜色越深则信号越强。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出现异常的信号或者数据包,可以适应性的丢弃。
需要说明的是,采集装置可以通过设置多种采样参数作为采集依据,如设置采样周期、采样次数、采样移动间隔等采样参数。具体地,可以设置采集装置每第一预设时间(如10秒)则进行一次采集;也可以设置采集装置在一个采样点上采集10次,以便后期的数据处理和过滤筛选;还可以设置采集装置每移动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如50厘米)时则进行一次采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采样参数可以分别作为采集装置进行采集的依据;也可以同时作为采集装置进行采集的依据。当各采样参数同时作为采集装置进行采集的依据时,可以对给采样参数进行优先级设置,如采样周期优先于采样移动间隔,以避免出现采样冲突。
具体地,在采集得到多组采样数据之后,判断模块102对每组采样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判断,从而得到合格的信号强度区域和不合格的信号强度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及格线作为判断信号强度是否合格的标准。以ZigBee为例,其发射信号强度为15db,可以设定当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号强度低于5db(即及格线为5db)时,认为该信号衰减严重,会产生严重丢包重传,影响传输效率,将其设为无效信号。
另外,判断模块102在判断信号强度合不合格之前可以将失真的信号丢弃。可以理解的是,在信号采集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失真数据,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最大跳边距离,当采集装置移动的距离超过该最大跳变距离时,则认为此位置的信号失真,便丢弃该位置标示的采样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判断模块102还可以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获取多个判定区域,并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并根据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和相应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计算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以及根据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将多个判定区域分为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举例而言,如果判断模块102判断得到某个判定区域中采样点的不合格率大于10%时,则判定该判定区域不合格;如果某个判定区域中采样点的不合格率小于或等于10%,则判定该判定区域合格。
该示例中,还可以通过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将整个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判定区域。具体地,首先根据采样空间的大小平均划分为若干个判定区域,对于处在划分线上的采样点可以丢弃不用;再计算每个判定区域中的所有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合格的个数,并计算出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最后根据信号强度合格率,将判定区域划分为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
在该示例中,确定模块103可以根据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为能够直观的获得空间的信号分布情况,在得到某空间的多组采样数据之后,可以将其导出作为该空间的平面离散分布图,从而能够直观清楚的得到该空间中各位置的信号强度信息。可选地,如图3所示,可以在设置有坐标系的平面离散分布图中设置参考点A(XA,YA)和参考点B(XB,YB),参考点A和参考点B可以用于与实景空间的坐标比例换算。在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之前,可以先将实景空间的平面图导入到该空间的离散分布图中,接着在该平面图中根据处参考点A和参考点B的位置分别标记参考点A1和参考点A2,计算平面图中俩参考点之间的图像距离L2,再与平面离散分布图中的俩参考点的距离L1进行计算,以得到图像的缩放比例N=L2/L1。根据该缩放比例N进行缩放,并使平面图和平面离散分布图中的参考点对应重合,以实现离散分布图与实景空间的平面图的数据融合,从而得到实景空间的离散信号点展示图,通过该展示图可以直观的得到实景中各位置的信号强度分布情况,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化分析。
具体地,在判断模块102对每个判定区域进行划分之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一个合格率最高的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则对应的发出信号的信号源位置即为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每个区域中发出信号的信号源位置进行扩展以增大信号源的待部署位置,举例而言,可以以信号源位置为圆心,预设距离(如20厘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A作为信号源的待部署位置。可以理解的是,预设距离可以根据信号源所发出的信号强度进行设置,前提是保证该信号源在区域A中的不同位置所发出的信号在其他空间中的信号强度不变。
在一些示例中,确定模块103还可以将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的数量除以判定区域的总数,以获得合格区域占比;再根据合格区域占比和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举例而言,将信号强度低于5db的划分为计算信号不合格,将测试空间划分为40个判定区域,分别计算合格的判定区域的个数、40个判定区域中信号最差的判定区域的不合格率、合格的判定区域的占比,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信号源部署在位置1和位置2中,判定区域的合格率为100%,进一步分析,位置2中信号强度最差的判定区域的不合格率为3%,而位置1的为7%,则位置2为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能够准确的确定信号源的部署位置,同时保证信号源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多个信号源位置发出的信号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其中,每组所述采样数据包括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每组所述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根据每组所述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包括:
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获取多个判定区域,并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
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并根据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和相应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计算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以及根据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将多个判定区域分为所述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多个信号源位置发出的信号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包括:
通过采集装置沿预设的采样移动路径进行移动以获取多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取所述采集装置在每个采样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以作为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
将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作为一组采样数据,以便针对多个信号源位置获得多组采样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多个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外环境时,采用GPS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当多个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内环境时,采用UWB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包括:
将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的数量除以判定区域的总数,以获得合格区域占比;
根据所述合格区域占比和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信号源位置的部署程序,该部署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部署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
7.一种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对多个信号源位置发出的信号进行采样以获得多组采样数据,其中,每组所述采样数据包括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
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每组所述采样数据判定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所述判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获取多个判定区域,并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
根据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获取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并根据每个判定区域内无效采样点的数量和相应判定区域内的采样点总数计算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以及根据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将多个判定区域分为所述信号强度合格区域和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通过采集装置沿预设的采样移动路径进行移动以获取多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取所述采集装置在每个采样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以作为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
将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每个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信息作为一组采样数据,以便针对多个信号源位置获得多组采样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当多个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外环境时,采用GPS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当多个信号源位置处于室内环境时,采用UWB定位技术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以获取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源位置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信号强度不合格区域的数量除以判定区域的总数,以获得合格区域占比;
根据所述合格区域占比和每个判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合格率确定信号源的最佳部署位置。
CN202010742776.6A 2020-07-29 2020-07-29 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与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Active CN1118007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2776.6A CN111800796B (zh) 2020-07-29 2020-07-29 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与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2776.6A CN111800796B (zh) 2020-07-29 2020-07-29 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与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796A CN111800796A (zh) 2020-10-20
CN111800796B true CN111800796B (zh) 2023-04-28

Family

ID=72828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2776.6A Active CN111800796B (zh) 2020-07-29 2020-07-29 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与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07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1484B (zh) * 2021-09-10 2024-03-22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移动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531649A (zh) * 2022-02-15 2022-05-24 深圳欧思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源位置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02791B (zh) * 2022-08-01 2022-11-29 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信号强度分布预测智能家居空间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5209427B (zh) * 2022-09-16 2022-11-22 长沙迪迈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uwb定位基站优化布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0075A (zh) * 2016-12-27 2018-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部署位置的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10928932A (zh) * 2018-09-03 2020-03-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数据的采集和评估方法及装置、移动设备的定位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7660B2 (en) * 2014-11-07 2020-08-25 Parallel Wireless, Inc. Self-calibrating and self-adjusting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0075A (zh) * 2016-12-27 2018-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部署位置的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10928932A (zh) * 2018-09-03 2020-03-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数据的采集和评估方法及装置、移动设备的定位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无线中继网络部署方案设计;王勇杰等;《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015(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796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0796B (zh) 信号源位置的部署方法与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US20200374823A1 (en) Signal Quality Database
CN104853379B (zh) 一种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7920373A (zh) 在无线网络中管理干扰
US89034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cross-cell coverage
CN106231628A (zh) 用于地理区块数据收集和报告的方法和演进型节点b
KR100946773B1 (ko) RSSI를 이용한 향상된 TDoA와 패턴 매칭 간의선택적 실내 측위 방법
CN107623925A (zh) 一种基于户型图的室内wifi信号检测方法及系统
JP6339227B2 (ja) セル干渉の調査方法及び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マネージャ
CN104540148B (zh) 一种越区覆盖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US10390180B1 (en) Geolocation determination with power fingerprinting
Wennervirta et al. RTT positioning field performance
CN108462966A (zh) 一种基于2g网络高铁小区rru定位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2203293A (zh) 小区过覆盖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246364B (zh) 一种越区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EP2680646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etection threshold and sensing node device
CN107438251B (zh) 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166032A1 (en) Method, node an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a mobile network
CN111586738B (zh) 一种5g基站的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CN110430596B (zh) 无线信号覆盖区域的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349270A (zh) 一种小小区的接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095854B (zh) 基于最小化路测mdt数据的室分网络干扰源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243245B (zh) 公专网协同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656260B (zh) Ap设备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81573B (zh) 一种时隙优先级的确定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Address after: 528311 room 2001, building 4, Midea Fortune Plaza, No. 1, Chengde Road, Junlan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Ru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unit 1601-1610, 16th floor, Beijiao International Wealth Center (Wanlian Center), No.1, Yifu Road, Junlan community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r office use only)

Applicant before: Ruizhu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