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6692B - 一种汉字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汉字输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6692B
CN111796692B CN202010650303.3A CN202010650303A CN111796692B CN 111796692 B CN111796692 B CN 111796692B CN 202010650303 A CN202010650303 A CN 202010650303A CN 111796692 B CN111796692 B CN 111796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chinese characters
input
chinese
chinese charac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03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6692A (zh
Inventor
姚伏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Emmet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Emmet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Emmet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Emmet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03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6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6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6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6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6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汉字输入法,通过依次输入表征汉字声母的声码、表征汉字韵母的韵码、表征汉字结构的结构码实现单个汉字的输入,通过连续输入单个汉字的声码、韵码实现词组或短语的输入,所述结构码采用字母I、U、V表示,根据声码、韵码后是否跟随结构码判断输入单个汉字还是词组或短语,若跟随结构码,判定为单个汉字输入,否则判定为词组或短语输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输入速度较慢、重码率高、学习周期较长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汉字输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汉字输入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操作计算机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计算机操作中文字输入又是基础中的基础。现有的汉字输入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拼音的拼音输入法,另一类是基于字形偏旁部首的五笔输入法。
拼音输入法的特点是无需特殊训练,只要有基本的拼音知识就可以很快学会,但是由于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导致拼音输入法重码率高,因此打字效率不高。五笔输入法基本上解决了拼音输入法的重码率高的问题,输入速度也有很大提高,但是五笔输入法的字根分布、拆字方法是需要专门背诵和学习的,一般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够熟练掌握,记忆困难,学习周期较长。
现有技术中,还有结构码汉字输入法,其原理是根据我国汉字的结构特点,将汉字按结构分为十大结构类型,即独体、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上单、下单、左单、右单和包围结构类型,把不同的结构类型分别与0—9数字键相对应。然而,这种结构码汉字输入法仍然需要记忆九种汉字结构,记忆繁琐,并且使用了数字键,不便于选择打字结果中的字体。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汉字输入法,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输入速度较慢、重码率高、学习周期较长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汉字输入法,通过依次输入表征汉字声母的声码、表征汉字韵母的韵码、表征汉字结构的结构码实现单个汉字的输入;
通过连续输入单个汉字的声码、韵码实现词组或短语的输入;
所述结构码采用字母I、U、V表示,根据声码、韵码后是否跟随结构码判断输入单个汉字还是词组或短语,若跟随结构码,判定为单个汉字输入,否则判定为词组或短语输入。
优选地,所述结构码I对应上下结构的汉字,所述结构码U对应左右结构的汉字,所述结构码V对应其他结构的汉字;
其中,上中下结构的汉字归类为上下结构的汉字,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归类为左右结构。
优选地,所述声码为汉字拼音声母部分的首字母,即汉字拼音的首字母;所述韵码为汉字拼音韵母部分的首字母。
优选地,对于拼音长度为“1”的汉字,所述韵码用“N”代替;对于不知道韵码的汉字,所述韵码用“N”代替。
优选地,输入所述表征汉字结构的结构码后,输入用于表征汉字首笔画的首笔码。
优选地,所述首笔码包括G、H、E、Y、C,首笔码G对应首笔画为横的汉字,首笔码H为对应首笔画为竖的汉字,首笔码E对应首笔画为撇的汉字,首笔码Y对应首笔画为捺的汉字,首笔码C对应首笔画为折的汉字;
其中,首笔画为点的汉字归类为首笔画为捺的汉字,首笔画不属于横、竖、撇、捺的汉字归类为首笔画为折的汉字。
优选地,对于首笔码不确定的汉字,所述首笔码用“N”代替。
优选地,系统将相同编码的汉字、短语或词组一一列举并编序号,用户通过键入对应的数字键确认输入想要输入的汉字、短语或词组。
优选地,系统每次最多列举9个相同编码的内容,如果重码内容大于9个,通过按“+”向下翻页,按“-”向上翻页。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汉字输入法,通过声码、韵码、结构码、首笔码的组合编码形式,使得重码率大幅降低,并且输入速度较快,同时学习难度也比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汉字输入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汉字输入法,通过依次输入表征汉字声母的声码、表征汉字韵母的韵码、表征汉字结构的结构码实现单个汉字的输入;
通过连续输入单个汉字的声码、韵码实现词组或短语的输入;
结构码采用字母I、U、V表示,根据声码、韵码后是否跟随结构码判断输入单个汉字还是词组或短语,若跟随结构码,判定为单个汉字输入,否则判定为词组或短语输入。
结构码I对应上下结构的汉字,结构码U对应左右结构的汉字,结构码V对应其他结构的汉字,如下表所示:
字形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其他结构
结构码 I U V
其中,上中下结构的汉字归类为上下结构的汉字,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归类为左右结构。
系统根据输入的第三个编码判定输入单个汉字,还是输入一个字以上的短语或词组。如果第三个编码为结构码I、U、V,则表示为单个汉字的输入,否则理解为一个字以上的短语或词组的输入,这是因为I、U、V这三个字母不可能作为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即声码)出现,因此具有定界符的功能。
图1为本发明汉字输入的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上述特征与用户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输入汉字的流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如图1所示,输入声码,输入韵码或翻页,查看是否存在所需内容。如果存在所需内容,则确认输入;否则,根据需要判断输入单个汉字还是输入一个字以上的短语或词组。
声码为汉字拼音声母部分的首字母,即汉字拼音的首字母;韵码为汉字拼音韵母部分的首字母。
对于拼音长度为“1”的汉字,韵码用“N”代替;对于不知道韵码的汉字,韵码用“N”代替。
如果输入单个汉字,则输入结构码I、U、V或翻页,并查看是否存在所需内容。若存在所需内容,则确认输入;否则,输入首笔码或翻页,并查看是否存在所需内容。
输入首笔码或翻页后存在所需内容,则确认输入;否则,继续翻页,直至存在所需内容并确认输入。
此外,如果在输入完声码、韵码、结构码后无重码汉字时,可以省略掉后续首笔码的输入。
如果输入一个字以上的短语或词组时,则继续输入声码或翻页,并查看是否存在所需内容。若存在所需内容,则确认输入;否则,继续输入韵码或翻页,查看是否存在所需内容。
输入韵码或翻页后存在所需内容,则确认输入;否则,继续翻页,直至存在所需内容并确认输入。
首笔码包括G、H、E、Y、C,首笔码G对应首笔画为横的汉字,首笔码H为对应首笔画为竖的汉字,首笔码E对应首笔画为撇的汉字,首笔码Y对应首笔画为捺的汉字,首笔码C对应首笔画为折的汉字,如下表所示:
笔画
首笔码 G H E Y C
其中,首笔画为点的汉字归类为首笔画为捺的汉字,首笔画不属于横、竖、撇、捺的汉字归类为首笔画为折的汉字。对于首笔码不确定的汉字,首笔码用“N”代替。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系统将相同编码的汉字、短语或词组一一列举并编序号,用户通过键入对应的数字键确认输入想要输入的汉字、短语或词组。
系统每次最多列举9个相同编码的内容,如果重码内容大于9个,通过按“+”向下翻页,按“-”向上翻页。
下面结合本申请技术方案,以表格形式给出几种类型汉字的编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依次输入表征汉字声母的声码、表征汉字韵母的韵码、表征汉字结构的结构码实现单个汉字的输入;
通过连续输入单个汉字的声码、韵码实现词组或短语的输入;
所述结构码采用字母I、U、V表示,根据声码、韵码后是否跟随结构码判断输入单个汉字还是词组或短语,若跟随结构码,判定为单个汉字输入,否则判定为词组或短语输入;
所述结构码I对应上下结构的汉字,所述结构码U对应左右结构的汉字,所述结构码V对应其他结构的汉字;
其中,上中下结构的汉字归类为上下结构的汉字,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归类为左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码为汉字拼音声母部分的首字母,即汉字拼音的首字母;所述韵码为汉字拼音韵母部分的首字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拼音长度为“1”的汉字,所述韵码用“N”代替;对于不知道韵码的汉字,所述韵码用“N”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输入所述表征汉字结构的结构码后,输入用于表征汉字首笔画的首笔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笔码包括G、H、E、Y、C,首笔码G对应首笔画为横的汉字,首笔码H为对应首笔画为竖的汉字,首笔码E对应首笔画为撇的汉字,首笔码Y对应首笔画为捺的汉字,首笔码C对应首笔画为折的汉字;
其中,首笔画为点的汉字归类为首笔画为捺的汉字,首笔画不属于横、竖、撇、捺的汉字归类为首笔画为折的汉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首笔码不确定的汉字,所述首笔码用“N”代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将相同编码的汉字、短语或词组一一列举并编序号,用户通过键入对应的数字键确认输入想要输入的汉字、短语或词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系统每次最多列举9个相同编码的内容,如果重码内容大于9个,通过按“+”向下翻页,按“-”向上翻页。
CN202010650303.3A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汉字输入法 Active CN111796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0303.3A CN111796692B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汉字输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0303.3A CN111796692B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汉字输入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6692A CN111796692A (zh) 2020-10-20
CN111796692B true CN111796692B (zh) 2023-12-22

Family

ID=7280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0303.3A Active CN111796692B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汉字输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669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282A (zh) * 2000-06-12 2001-12-26 刘永安 汉字《天然码》输入方法
CN1556463A (zh) * 2004-01-06 2004-12-22 曾庆宁 组合拼音汉字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577228A (zh) * 2004-07-19 2005-02-09 北京中自汇河科技文化研究院 汉字结构输入法
CN1804768A (zh) * 2006-01-15 2006-07-19 任文 一种声韵笔画相结合的电脑汉字输入法
CN101488051A (zh) * 2008-01-19 2009-07-22 李永庚 一种电脑汉字音位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2622098A (zh) * 2012-01-20 2012-08-01 汕头大学 新音形编码汉字输入法
WO2014012521A1 (zh) * 2012-07-19 2014-01-23 Liang Chen 基于韵列的键盘输入方法
CN107066114A (zh) * 2017-02-02 2017-08-18 童立志 二分结构码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282A (zh) * 2000-06-12 2001-12-26 刘永安 汉字《天然码》输入方法
CN1556463A (zh) * 2004-01-06 2004-12-22 曾庆宁 组合拼音汉字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577228A (zh) * 2004-07-19 2005-02-09 北京中自汇河科技文化研究院 汉字结构输入法
CN1804768A (zh) * 2006-01-15 2006-07-19 任文 一种声韵笔画相结合的电脑汉字输入法
CN101488051A (zh) * 2008-01-19 2009-07-22 李永庚 一种电脑汉字音位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2622098A (zh) * 2012-01-20 2012-08-01 汕头大学 新音形编码汉字输入法
WO2014012521A1 (zh) * 2012-07-19 2014-01-23 Liang Chen 基于韵列的键盘输入方法
CN107066114A (zh) * 2017-02-02 2017-08-18 童立志 二分结构码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EFIX TREE BASED AUTO-COMPLETION FOR CONVENIENT BI-MODAL CHINESE CHARACTER INPUT;Peng Liu;IEEE;第4465-4468页 *
智能造字输入系统的优化与完善;潘海东;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电子期刊网;第I138-1228页 *
汉语拼音的短韵母编码与汉字输入;方贵明;;中文信息学报(01);第76-80页 *
潘海东.智能造字输入系统的优化与完善.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电子期刊网.2011,第I138-122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6692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2404A (zh) 在中文语音识别系统中识别字母/数字串的方法
CN101694601A (zh) 零记忆汉字编码输入法
CN111796692B (zh) 一种汉字输入法
Hlaing Manually constructed context-free grammar for Myanmar syllable structure
CN103744533A (zh) 三十偏旁部首字根输入法
CN1148637C (zh) 一种通用数字键盘拼音文字的精确输入方法
CN108459735B (zh) 声韵双击触摸屏汉语拼音输入方法
CN1053049C (zh) 音数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01063905B (zh) 音数码汉字输入法
CN100409153C (zh) 分区汉字输入法
CN1096112A (zh) 一种汉字声母编码输入法及其所用键盘
CN105807949B (zh) 藏文输入方法和系统
CN100440112C (zh) 拼音型中文输入法
CN102141844B (zh) 带声、韵、调读音的汉字内码输入法
CN100365550C (zh) 汉语常用字三码输入法
CN1050206C (zh) 正规拼音汉字输入法
CN1141448A (zh) 一种拼音笔画汉字输入方法及其所用键盘
CN1409201A (zh) 计算机彝文字输入法
CN106325540A (zh) 一种滇东北次方言苗文的简笔输入法及其应用
CN1036359C (zh) 计算机汉字反切编码输入法
CN1244855C (zh) 中文信息处理汉字数字化规范编码输入技术
CN114707467A (zh) 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自动化拼音转汉字方法
CN100445935C (zh) 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12487762A (zh) 一种基于汉字音意结构汉字编码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
CN116681037A (zh) 一种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汉语到盲文的自动转换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