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4795A - 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4795A
CN111784795A CN202010487078.6A CN202010487078A CN111784795A CN 111784795 A CN111784795 A CN 111784795A CN 202010487078 A CN202010487078 A CN 202010487078A CN 111784795 A CN111784795 A CN 111784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le
line
moved
axis
end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70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作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ixel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ixel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ixel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ixel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70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4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4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3Drawing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以X轴为中心线,沿着第一方向简单快速地确定出矩形的四个顶点,基于夹角,通过将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连线重合,以保证矩形的中心线的长度、位置和形状与连线保持一致,通过对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以较低的复杂度对线段走样现象进行减弱。

Description

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线段走样是指直线段或多边形边界呈现为锯齿状、阶梯状或截断的现象,导致用户的视觉体验不好。为了消除或者减弱线段走样现象,现有技术一般是直接绘制线段,然后选择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结合来解决走样,例如:提高分辨率、通过多样采样、Wu反走样,然而这些方式需要对大量的像素进行处理,处理复杂度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段走样处理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较低的处理复杂度实现线段走样现象的弱化。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段走样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确定出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之后,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简单快速地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矩形的四个顶点,继而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以保证所述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的长度、位置和形状与所述连线保持一致,通过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以较低的复杂度实现减弱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线段走样现象。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包括:以所述坐标系的原点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所述矩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以所述坐标系的原点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能够更快地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的四个顶点,继而能够更快地确定出矩形。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包括:以所述第一端点或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X轴上的投影坐标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所述矩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以所述第一端点或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X轴上的投影坐标为起点确定矩形的四个顶点,继而能够在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的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更短,提高走样线段的处理效率。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包括:以所述矩形的对角线为分割线将所述矩形进行划分,得到两个三角形;基于所述夹角,分别将所述三角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所构成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其中,所述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所构成的矩形为所述移动后的矩形。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包括:分别对所述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进行填充。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包括:利用预先确定的纹理图片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得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线段的颜色具有纹理,解决了线段颜色为纯色而导致的线段颜色单一的问题。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创建UI线控件所需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创建所述UI线控件所需的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对所述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弱化利用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线段创建的控件的走样现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段走样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角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矩形确定单元,用于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移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填充单元,用于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矩形确定单元,具体用于以所述坐标系的原点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所述矩形。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矩形确定单元,还用于以所述第一端点或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X轴上的投影坐标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所述矩形。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单元,具体用于以所述矩形的对角线为分割线将所述矩形进行划分,得到两个三角形;基于所述夹角,分别将所述三角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所构成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其中,所述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所构成的矩形为所述移动后的矩形。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充单元,具体用于分别对所述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进行填充。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充单元,还用于利用预先确定的纹理图片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创建UI线控件所需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创建所述UI线控件所需的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矩形绘制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矩形绘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矩形绘制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矩形绘制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后的矩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段走样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700-线段走样的处理装置;710-角度确定单元;720-矩形确定单元;730-移动单元;740-填充单元;800-电子设备;801-处理器;802-存储器;803-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将对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阐述,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S12、S13和S14。
S11:确定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
S12: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
S13: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
S14: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下面对上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在S1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A1和A2。
A1:获取创建用户界面(uer interface,UI)线控件所需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创建所述UI线控件所需的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
其中,所述坐标系可以为以创建所述UI线控件的电子设备界面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中心或其他位置为原点而构建的二维坐标系。
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中还可以包括:所述UI线控件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UI线控件所处位置,长度由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决定。在现有技术中,创建UI线控件时,直接将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直线连线作为所述UI线控件的形状,所述直线连线所处位置为所述UI线控件的位置,然而,绘制出的所述直线连线通常会呈现锯齿状、阶梯状或截断的现象,导致用户的视觉体验不高。
A2:对所述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
在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所述UI线控件的宽度时,对所述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得所述UI线控件的宽度。
S11:确定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可以为所述X轴的正方向,也可以为所述X轴的负方向。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在利用步骤A1和A2得到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之后,S11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在第一端点的横坐标小于等于第二端点的横坐标,所述第一端点的纵坐标小于所述第二端点的纵坐标的情况下,以第一端点为起点,第二端点为终点,构建出一个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71
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72
的方向由第一端点指向第二端点,并以第一端点为起点,第三端点为终点确定出一个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73
其中,所述第三端点的纵坐标和所述第一端点的纵坐标相同,所述第三端点的横坐标和所述第二端点的横坐标不同,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X轴的正方向时,所述第三端点的横坐标大于所述第一端点的横坐标,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X轴的负方向时,所述第三端点的横坐标小于所述第一端点的横坐标,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74
的方向由第一端点指向第三端点,因此,所述夹角为所述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75
与所述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76
的夹角φ,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77
求得夹角φ的值。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所述夹角,利用正弦的方式求解所述夹角的方式为本领域熟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一端点的横坐标小于第二端点的横坐标,所述第一端点的纵坐标大于所述第二端点的纵坐标的情况下,则以第一端点为起点,第二端点为终点,构建出一个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78
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79
的方向由第一端点指向第二端点,并以第二端点为起点,第四端点为终点确定出一个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710
其中,所述第四端点的横坐标和所述第二端点的横坐标不同,所述第四端点的纵坐标与所述第二端点的纵坐标相同,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81
的方向由第二端点指向第四端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X轴的正方向时,所述第四端点的横坐标大于所述第二端点的横坐标,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X轴的负方向时,所述第四端点的横坐标小于所述第二端点的横坐标,因此,所述夹角为所述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82
与所述向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83
的夹角φ,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2518286640000084
求得夹角φ的值。其中,|·|为求模运算。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需要对预先绘制的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直线连线走样现象进行弱化时,则以显示所述直线连线的电子设备界面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或其他位置为原点构建二维坐标系,可以理解的是,在二维坐标系构建完成之后,可以得到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继而能够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确定所述直线连线和所述坐标系的X轴的正方向之间的夹角,在此不再赘述。
在确定出所述夹角之后,执行步骤S12。
S12: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
其中,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可以为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可以为8mm,1cm等。
在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线控件的宽度时,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为所述线控件的宽度。
在所述配置文件中不包括线控件的宽度时,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2包括:以所述坐标系的原点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所述矩形。
以所述X轴为矩形的中心线,以所述坐标系的原点为所述中心线的起点,请参照图2,所述第一方向为X轴正方向,根据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确定所述矩形的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为零,纵坐标为负值,且纵坐标的绝对值为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值的二分之一,根据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长度,沿着第一方向确定出所述矩形的右下角顶点的坐标,所述矩形的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为正数,且所述矩形的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和所述连线长度相同,所述右下角顶点的纵坐标和所述左下角顶点的纵坐标相同,所述矩形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为零,纵坐标为正数,且其绝对值为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值的二分之一,所述矩形的右上角顶点的横坐标和所述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相同,所述矩形的右上角顶点的纵坐标和所述矩形的左上角的纵坐标相同。
请参照图3,所述第一方向为X轴负方向,根据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确定所述矩形的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为零,纵坐标为负值,且纵坐标的绝对值为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值的二分之一,根据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长度,沿着第一方向确定出所述矩形的左下角顶点的坐标,所述矩形的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为负数,且所述矩形的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和所述连线长度相同,所述左下角顶点的纵坐标和所述右下角顶点的纵坐标相同,所述矩形的右上角顶点的横坐标为零,纵坐标为正数,且其绝对值为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值的二分之一,所述矩形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和所述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相同,所述矩形的左上角顶点的纵坐标和所述矩形的右上角的纵坐标相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2包括:以所述第一端点或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X轴上的投影坐标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所述矩形。
以所述X轴为矩形的中心线,所述第一方向为X轴正方向,所述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时,请参照图4,从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中确定出横坐标的绝对值小的端点,以所述横坐标的绝对值小的端点在所述X轴上的投影坐标作为所述中心线的起点,根据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确定所述矩形的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横坐标的绝对值小的端点在所述X轴上的投影坐标,纵坐标为负值,且纵坐标的绝对值为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值的二分之一,根据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长度,沿着第一方向确定出所述矩形的右下角顶点的坐标,所述矩形的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大于所述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且所述矩形的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与所述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和所述连线长度相同,所述右下角顶点的纵坐标和所述左下角顶点的纵坐标相同,所述矩形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和所述矩形的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为正数,且其绝对值为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值的二分之一,所述矩形的右上角顶点的横坐标和所述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相同,所述矩形的右上角顶点的纵坐标和所述矩形的左上角的纵坐标相同。
以所述X轴为矩形的中心线,所述第一方向为X轴负方向,所述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时,请参照图5,从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中确定出横坐标的绝对值小的端点,以所述横坐标的绝对值小的端点在所述X轴上的投影坐标作为所述中心线的起点,根据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确定所述矩形的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横坐标的绝对值小的端点在所述X轴上的投影坐标,纵坐标为负值,且纵坐标的绝对值为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值的二分之一,根据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长度,沿着第一方向确定出所述矩形的左下角顶点的坐标,所述矩形的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小于所述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且所述矩形的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和所述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和所述连线长度相同,所述左下角顶点的纵坐标和所述右下角顶点的纵坐标相同,所述矩形的右上角顶点的横坐标和所述矩形的右下角顶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为正数,且其绝对值为所述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值的二分之一,所述矩形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和所述左下角顶点的横坐标相同,所述矩形的左上角顶点的纵坐标和所述矩形的右上角的纵坐标相同。
S13: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
基于所述夹角和所述第一方向,将所述矩形的各个顶点和各条边进行旋转和平移,以使移动后的各个顶点所确定出的矩形或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
或将所述矩形的各个顶点进行旋转和平移,以使移动后的各个顶点所确定出的矩形或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
值的一提的是,平移包括上、下、左、右方向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方向的平移。在平移的路径长度为零时,表征不用平移。
请参照图6,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X轴的正方向,所述矩形的各个顶点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时,所述矩形的旋转角度和所述夹角相同;在所述矩形的各个顶点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时,述矩形的旋转角度为360度和所述夹角的差值。
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X轴的负方向,所述矩形的各个顶点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时,所述矩形的旋转角度和所述夹角相同;在所述矩形的各个顶点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时,所述矩形的旋转角度为360度和所述夹角的差值。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3包括步骤B1和B2。
B1:以所述矩形的对角线为分割线将所述矩形进行划分,得到两个三角形。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为所述对角线。
B2:基于所述夹角,分别将所述三角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所构成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其中,所述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所构成的矩形为所述移动后的矩形。
其中B2的具体实施方式和S13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S14: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4包括:利用预先确定的纹理图片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4包括:可以利用预先确定的填充颜色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其中,所述预先确定的填充颜色可以为黑色,红色,绿色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若所述移动后的矩形由两个三角形构成,S14包括:分别对所述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进行填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若步骤S12已绘制出矩形时,可以在将所述矩形移动之前,对所述矩形进行填充。
请参照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段走样的处理装置700的结构框图。下面将对图7所示的结构框图进行阐述,所示装置包括:
角度确定单元710,用于确定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
矩形确定单元720,用于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
移动单元730,用于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
填充单元740,用于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矩形确定单元720,具体用于以所述坐标系的原点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所述矩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矩形确定单元720,还用于以所述第一端点或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X轴上的投影坐标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所述矩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移动单元730,具体用于以所述矩形的对角线为分割线将所述矩形进行划分,得到两个三角形;基于所述夹角,分别将所述三角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所构成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其中,所述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所构成的矩形为所述移动后的矩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填充单元740,具体用于分别对所述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进行填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填充单元740,还用于利用预先确定的纹理图片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创建UI线控件所需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创建所述UI线控件所需的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
本实施例对的各功能单元实现各自功能的过程,请参见上述图1-6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8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8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电子设备800可以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
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存储器802、处理801、通信接口803和通信总线,通信总线用于实现这些组件的连接通信。
所述存储器802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对应的计算程序指令等各种数据,其中,存储器802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801用于读取并运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确定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其中,处理器8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通信接口803,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数据。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任一项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各实施例提出的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确定出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之后,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简单快速的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矩形的四个顶点,继而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以保证所述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的长度、位置和形状与所述连线保持一致,通过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以较低的复杂度实现减弱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线段走样现象。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装置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Claims (10)

1.一种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
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
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
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包括:
以所述坐标系的原点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所述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包括:
以所述第一端点或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X轴上的投影坐标为起点,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所述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包括:
以所述矩形的对角线为分割线将所述矩形进行划分,得到两个三角形;
基于所述夹角,分别将所述三角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所构成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其中,所述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所构成的矩形为所述移动后的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包括:
分别对所述移动后的两个三角形进行填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包括:
利用预先确定的纹理图片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创建UI线控件所需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创建所述UI线控件所需的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
对所述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
8.一种线段走样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角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坐标系中的X轴的第一方向的夹角;
矩形确定单元,用于以所述X轴为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确定出长度为所述连线的长度,宽度为预先确定的宽度的矩形;
移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夹角,将所述矩形进行移动,以使移动后的矩形的中心线和所述连线重合;
对所述移动后的矩形进行填充。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读取并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487078.6A 2020-06-01 2020-06-01 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784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7078.6A CN111784795A (zh) 2020-06-01 2020-06-01 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7078.6A CN111784795A (zh) 2020-06-01 2020-06-01 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795A true CN111784795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54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7078.6A Pending CN111784795A (zh) 2020-06-01 2020-06-01 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4795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973A (zh) * 2008-11-04 2009-06-24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曲线轮廓封闭环域和像素掩码矩阵的字幕渲染方法
CN101764938A (zh) * 2008-11-04 2010-06-30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相邻四像素等高线距离的边缘反走样处理方法
CN102117501A (zh) * 2009-12-31 2011-07-06 厦门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3d线条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02270351A (zh) * 2011-03-17 2011-12-07 长沙景嘉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分块渲染的gpu中线段分块技术的实现
CN102999930A (zh) * 2011-09-15 2013-03-27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笔迹线条描绘方法及装置
US20170372154A1 (en) * 2016-06-27 2017-12-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non-aligned loads using multiple copies of input data
CN108416729A (zh) * 2018-03-27 2018-08-17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Gpu中一种线段反走样的实现装置和方法
CN108510565A (zh) * 2018-03-27 2018-09-07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Gpu中一种实现线段转三角形绘制的装置与方法
CN108519867A (zh) * 2018-04-12 2018-09-11 长沙景美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Gpu中一种实现三角形反走样的装置和方法
CN109544702A (zh) * 2018-11-21 2019-03-29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变换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48386A (zh) * 2019-07-23 2020-01-03 完美世界(北京)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图元的反走样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51713A (zh) * 2019-10-18 2020-02-04 长春理工大学 三维场景光线跟踪渲染画面的自适应反走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973A (zh) * 2008-11-04 2009-06-24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曲线轮廓封闭环域和像素掩码矩阵的字幕渲染方法
CN101764938A (zh) * 2008-11-04 2010-06-30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相邻四像素等高线距离的边缘反走样处理方法
CN102117501A (zh) * 2009-12-31 2011-07-06 厦门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3d线条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02270351A (zh) * 2011-03-17 2011-12-07 长沙景嘉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分块渲染的gpu中线段分块技术的实现
CN102999930A (zh) * 2011-09-15 2013-03-27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笔迹线条描绘方法及装置
US20170372154A1 (en) * 2016-06-27 2017-12-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non-aligned loads using multiple copies of input data
CN108416729A (zh) * 2018-03-27 2018-08-17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Gpu中一种线段反走样的实现装置和方法
CN108510565A (zh) * 2018-03-27 2018-09-07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Gpu中一种实现线段转三角形绘制的装置与方法
CN108519867A (zh) * 2018-04-12 2018-09-11 长沙景美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Gpu中一种实现三角形反走样的装置和方法
CN109544702A (zh) * 2018-11-21 2019-03-29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变换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48386A (zh) * 2019-07-23 2020-01-03 完美世界(北京)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图元的反走样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51713A (zh) * 2019-10-18 2020-02-04 长春理工大学 三维场景光线跟踪渲染画面的自适应反走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O HU;MINLIE HUANG;XIAOYAN ZHU;: "Finding Nuggets in Patent Portfolios: Core Patent Min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04, 15 August 2013 (2013-08-15), pages 13 - 26 *
梅洋等: "基于边界反走样算法的地图可视化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no. 7, 5 July 2008 (2008-07-05), pages 759 - 76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7721B (zh) 全景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564082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US1105496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page of electronic book, and terminal device
US11321822B2 (en) Determining image defects using image comparisons
US9262848B2 (en) Method for stroking paths
CN113126937A (zh) 一种显示终端调整方法及显示终端
CN111583381B (zh) 游戏资源图的渲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72149B (zh) 自动提升打印效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4815A (zh) 全景图像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和姿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149383B (zh) 基于gpu的文本实时布局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48025B (zh) 字符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84795A (zh) 线段走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69042B (zh) 二维码的识别方法、装置、硬件装置
CN115661493A (zh) 一种对象位姿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63984A (zh) 三维地图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9444B (zh) 服装板片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4695A (zh) 图形的裁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95105A (zh) 图像的倾斜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870190A (zh) 竖直线条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96134A (zh) 二维码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43679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506842A (zh) 页面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529887B (zh) 一种基于gis地图数据懒加载方法及系统
CN116049505B (zh) 屏幕空间标签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65702A (zh) 一种矢量图形渲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