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3914A -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3914A
CN111783914A CN202010619510.2A CN202010619510A CN111783914A CN 111783914 A CN111783914 A CN 111783914A CN 202010619510 A CN202010619510 A CN 202010619510A CN 111783914 A CN111783914 A CN 111783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nfc
tag
mobile terminal
sign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95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儒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95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39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3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3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ircuits, e.g. for protecting identification code in memory
    • G06K19/0730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reading or writing from or onto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相关NFC标签的功能和信息能够被复制并在新的NFC标签中应用,导致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NFC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点对点式数据传输与交换。其中,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NFC标签实现与各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近场通信,从而方便快捷地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
然而,由于NFC标签往往是可读的,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移动终端可能可以通过近场通信获取到NFC标签中的信息,并复制写入另一NFC标签中,从而实现对相关NFC标签的功能的复制和应用,导致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避免相关NFC标签的功能和信息能够被复制并在新的NFC标签中应用,导致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
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
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显示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此时,所述移动终端的NFC芯片可以获取到能够标识所述NFC标签的信息以及能够标识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信息,从而可以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以验证目标设备的合法性;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可以认为所述目标设备合法,从而可以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验证NFC标签中的功能是否由合适的用户写入并发行,可以避免NFC标签的功能和信息被复制并在新的NFC标签中应用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信息传输和相关控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1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2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具体地,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中可以包括NFC芯片。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NFC芯片,与其他NFC设备或者具有NFC功能的部件进行近场通信。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NFC芯片与NFC标签进行近场通信。一般来说,所述移动终端与NFC标签进行近场通信时,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向所述NFC标签写入指定的控制信息,也可以根据所述NFC标签中已有的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指定操作,例如,可以执行切换移动终端的运行模式、控制移动终端中特定应用的权限、执行电子支付以及身份识别等等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NFC标签,又称为NFC TAG,是能够实现近场通信的部件,其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现有的一些NFC标签可以制作为类似卡片或者贴纸的形式,从而可以方便携带,并且可以方便地设置在诸如墙上或者各种可以移动的物体上;此外,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所述NFC标签也可以集成于特定的电子设备中。
所述NFC标签的具体应用场景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在一些企业中,员工到达办公入口时,可以将自己的手机靠近入口处的特定的NFC标签。而当手机中的NFC芯片读到该特定的NFC标签时,可以根据NFC标签中预先设定的信息,限制相关应用的权限,以使得员工的手机处于特定工作模式,比如,可以通过限制员工的手机的相机的功能,避免员工通过手机拍照录像等方式窃取公司机密等。而员工下班时,可以用手机靠近位于出口处的另一个NFC标签,以解除对相关应用的权限的限制,使得员工的手机处于正常模式。
然而,由于NFC标签往往是可读的,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轻易地获取到NFC标签中的信息,并复制写入另一NFC标签中,从而实现对相关NFC标签的功能的复制和应用。例如,员工可以轻易地读到公司办公出口处的NFC标签的内容并复制到另一个NFC标签中,从而可以私下通过复制得到的NFC标签解除对手机中相关应用的权限的限制,使得员工的手机处于正常模式。
可见,现有的NFC标签的应用方式的安全性较低。
而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相关NFC标签的功能和信息能够被复制并在新的NFC标签中应用,导致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如图1所示,该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标签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可以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的类别和/或唯一地标识所述NFC标签等。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例如,所述标签信息可以包括所述NFC标签的标识码、产品型号信息、厂商信息、产品类型信息等等中的至少一种。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信息可以是通过上述标识码产品型号信息、厂商信息以及产品类型信息等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与其他信息所合成的信息。所述标签信息的具体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所述签名信息可以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此时,所述签名信息可以用于对所述目标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其中,所述签名信息的具体生成方式可以根据具体场景来确定。示例性的,可以是预先通过非对称算法中的私钥来生成的。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也可以与所述NFC标签进行近场通信。其中,所述目标设备的具体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设备可以与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同一设备,也可以为不同设备。也即是说,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再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所述设置信息可以用于设置所述NFC标签的功能。当所述NFC标签中写入所述设置信息之后,所述NFC标签可以根据所述设置信息,对后续进行近场通信的终端进行控制,例如,后续的终端在读取所述设置信息之后,可以执行模式调整、应用的权限调整、支付或者身份识别等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NFC标签的标识码和/或所述NFC标签对应的产品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标识码可以为所述NFC标签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所述NFC标签的UUID可以通过4个16进制的字节表示。此外,所述标签信息也可以包括所述NFC标签的产品标识。示例性的,所述产品标识可以包括所述NFC标签的产品型号、厂商标识以及产品类型等等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所述产品标识,可以区分所述NFC标签的功能。例如,一些厂商所生产的NFC标签可以适用本申请实施例,而一些厂商所生产的NFC标签则不适用本申请实施例,因此,可以通过所述产品标识对其进行区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签名信息为所述目标设备预先根据预设私钥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而得到,并且所述签名信息通过所述目标设备写入所述NFC标签。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签名信息可以跟随所述设置信息一同写入所述NFC标签中,也可以在其他时间节点写入所述NFC标签中。其中,所述预设私钥可以根据预设的非对称算法得到,所述非对称算法的具体类型在此不作限制。示例性的,所述非对称算法可以为RSA算法或者SM2算法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备根据预设私钥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获得签名信息,并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所述签名信息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A01:通过所述目标设备读取所述NFC标签的标识码和所述NFC标签对应的产品标识;
A02:合并所述标识码和所述产品标识,获得所述标签信息;
A03:通过预设私钥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获得签名信息;
A04:将所述签名信息和所述签名信息所对应的签名标识写入所述NFC标签中,其中,所述签名标识用于查询所述签名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签名标识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确定。示例性的,所述签名标识可以包括所述NFC标签的厂商标识。此时,后续进行近场通信的终端可以通过所述签名标识,在所述NFC标签的信息内容中快速查询并识别出所述签名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可以包括:
步骤S201,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所述NFC标签的目标内容;
步骤S202,若所述目标内容中包括目标产品标识信息,则从所述目标内容中,提取所述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内容可以为所述NFC芯片从所述NFC标签中所接收到的至少部分内容。通过判断所述目标内容中是否包括所述目标产品标识信息,可以确认所述NFC标签的类别是否为目标类别,从而确定所述NFC标签是否存储有签名信息并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校验。其中,所述目标产品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目标产品型号和/或目标厂商标识。
其中,所述目标内容中包括目标产品标识信息的具体判断方法可以根据实际场景来确定。示例性的,若存储有签名信息并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校验的NFC标签传输的目标内容中存在产品标识,而无法进行校验的NFC标签向相关NFC设备所传输的内容中不存在产品标识,则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内容中包括产品标识,即可认为所述目标内容中包括所述目标产品标识信息。而在一些示例中,各类NFC标签均向相应的NFC设备(如所述移动终端)传输有产品标识,但特定厂商或者产品型号的NFC标签才存储有签名信息并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校验,则可以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内容中包括该特定厂商或者产品型号时,认为所述目标内容中包括所述目标产品标识信息。
此时,通过所述目标产品标识信息对所述NFC标签进行初步筛选过滤,可以针对存在相应功能的NFC标签才执行后续的校验等步骤,以减小资源浪费,提高处理效率。
步骤S102,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签名信息的校验方式可以根据所述签名信息的生成方式来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非对称算法中的预设私钥并根据所述标签信息预先生成所述签名信息,相应的,所述可以基于所述非对称算法中相应的预设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此外,也可以根据其他算法(如对称加密算法)预先生成所述签名信息并基于该算法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2具体包括:
步骤S301,通过预设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结果;
步骤S302,将所述解密结果与所述标签信息进行比对;
步骤S303,若所述解密结果与所述标签信息相匹配,则判定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公钥可以基于非对称算法设置得到。相应的,所述目标设备中可以通过与所述预设公钥相匹配的预设私钥生成所述签名信息。此时,通过预设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结果,再将所述解密结果与所述标签信息进行比对,以验证所述NFC标签中的设置信息的设置者是否为合法设置者,从而保证了通过NFC标签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获取所述预设公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安装所述第一应用,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预设公钥。其中,示例性的,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在安装所述第一应用之后,就可以自动获取到所述预设公钥。或者,也可以预先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认证之后,才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到所述预设公钥;例如,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验证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如验证用户是否为合法公民、是否为相关企业、组织等的成员等等,在所述用户信息验证通过后,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预设公钥。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目标设备等都可以通过特定的应用方便快捷地实现对NFC标签的合法写入和校验,也即是说,可以灵活地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设置,因此,很好的满足用户的定制化要求。
步骤S103,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操作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设置。示例性的,所述目标操作可以包括切换移动终端的运行模式、控制移动终端中特定应用的权限、执行电子支付以及身份识别等等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NFC芯片获取所述设置信息的时机可以是在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之后获取,也可以与所述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一起获取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包括:
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生成用于提示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的第一提示信息,和/或,根据所述设置信息向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应用发送目标广播。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向所述移动终端提示所述NFC标签中的设置信息合法,从而可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置信息进行控制。所述目标广播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应用根据所述目标广播进行设置,例如,进行权限控制、信息处理等等。
下面以一个具体应用场景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应用示例。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企业要求员工的手机在上班时间只能处于工作模式(限制了如拍照等功能),下班时再切换为生活模式。则此时,企业的管理员可以通过具有预设私钥的特定终端对上班入口处的NFC标签进行设置,并根据所述预设私钥和该NFC标签的标识码和厂商标识生成签名信息并写入。企业员工的手机中可以安装有第一应用,从而从所述第一应用获取到预设公钥,从而在到达上班入口处时,用手机刷上班入口处的NFC标签并获取该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然后通过预设公钥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通过,则认为所述上班入口处的NFC标签中的设置信息的设置者为合法设置者(即拥有预设私钥的企业的管理员),并可以根据所述上班入口处的NFC标签的设置信息,将员工的手机切换至工作模式。此时,由于除企业的管理员之外,其他人均不拥有私钥,因此即使其他人将该NFC标签的功能复制至另一NFC标签中,该复制得到的NFC标签也无法通过员工手机的校验,无法实现该上班入口处的NFC标签的功能,从而很好地保证了NFC标签的信息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此时,所述移动终端的NFC芯片可以获取到能够标识所述NFC标签的信息以及能够标识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信息,从而可以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以验证目标设备的合法性;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可以认为所述目标设备合法,从而可以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验证NFC标签中的功能是否由合适的用户写入并发行,可以避免NFC标签的功能和信息被复制并在新的NFC标签中应用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信息传输和相关控制的安全性。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4,该信息处理装置4包括:
读取模块401,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校验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
设置模块403,用于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读取模块401具体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所述NFC标签的目标内容;
提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内容中包括目标产品标识信息,则从所述目标内容中,提取所述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验模块402具体包括:
解密单元,用于通过预设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结果;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解密结果与所述标签信息进行比对;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解密结果与所述标签信息相匹配,则判定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4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获取所述预设公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NFC标签的标识码和/或所述NFC标签对应的产品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签名信息为所述目标设备预先根据预设私钥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而得到,并且所述签名信息通过所述目标设备写入所述NFC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模块403具体用于:
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生成用于提示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的第一提示信息,和/或,根据所述设置信息向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应用发送目标广播。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此时,所述移动终端的NFC芯片可以获取到能够标识所述NFC标签的信息以及能够标识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信息,从而可以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以验证目标设备的合法性;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可以认为所述目标设备合法,从而可以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验证NFC标签中的功能是否由合适的用户写入并发行,可以避免NFC标签的功能和信息被复制并在新的NFC标签中应用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信息传输和相关控制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上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移动终端5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图5中仅示出一个)、存储器51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51中并可在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5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2,上述处理器50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上述移动终端5可以是手机、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台式电脑以及掌上电脑等计算设备。该移动终端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50、存储器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移动终端5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5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其中,上述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触控板、指纹采集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指纹的方向信息)、麦克风、摄像头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
上述处理器5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上述存储器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上述移动终端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移动终端5的硬盘或内存。上述存储器5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上述移动终端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上述移动终端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51还可以既包括上述移动终端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上述存储器5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上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上述存储器5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另外,尽管未示出,上述移动终端5还可以包括网络连接模块,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蜂窝网络模块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50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52以实现上述任意各个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此时,所述移动终端的NFC芯片可以获取到能够标识所述NFC标签的信息以及能够标识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目标设备的信息,从而可以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以验证目标设备的合法性;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可以认为所述目标设备合法,从而可以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验证NFC标签中的功能是否由合适的用户写入并发行,可以避免NFC标签的功能和信息被复制并在新的NFC标签中应用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信息传输和相关控制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移动终端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网络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
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所述NFC标签的目标内容;
若所述目标内容中包括目标产品标识信息,则从所述目标内容中,提取所述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包括:
通过预设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结果;
将所述解密结果与所述标签信息进行比对;
若所述解密结果与所述标签信息相匹配,则判定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获取所述预设公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NFC标签的标识码和/或所述NFC标签对应的产品标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签名信息为所述目标设备预先根据预设私钥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而得到,并且所述签名信息通过所述目标设备写入所述NFC标签。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包括:
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生成用于提示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的第一提示信息,和/或,根据所述设置信息向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应用发送目标广播。
8.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芯片,读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NFC标签,所述签名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进行签名所得到的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预先在所述NFC标签中写入设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校验;
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签名信息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目标操作。
9.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010619510.2A 2020-07-01 2020-07-01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17839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9510.2A CN111783914A (zh) 2020-07-01 2020-07-01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9510.2A CN111783914A (zh) 2020-07-01 2020-07-01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3914A true CN111783914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59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9510.2A Pending CN111783914A (zh) 2020-07-01 2020-07-01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39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1877A (zh) * 2023-09-03 2023-12-12 广东高芯国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频射场数据的安全验证及传输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25421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obtaining content for mobile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method,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the mobile terminal
CN104951837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标签生成订单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34884A (zh) * 2015-07-28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指令写入方法、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951294A (zh) * 2019-02-21 2019-06-28 中云信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系统中的信息更新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092719A (zh) * 2018-10-23 2020-05-0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数据刷新方法及其系统、支付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25421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obtaining content for mobile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method,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the mobile terminal
CN104951837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标签生成订单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34884A (zh) * 2015-07-28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指令写入方法、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092719A (zh) * 2018-10-23 2020-05-0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数据刷新方法及其系统、支付方法及其系统
CN109951294A (zh) * 2019-02-21 2019-06-28 中云信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系统中的信息更新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1877A (zh) * 2023-09-03 2023-12-12 广东高芯国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频射场数据的安全验证及传输方法
CN117221877B (zh) * 2023-09-03 2024-03-29 广东高芯国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频射场数据的安全验证及传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39788B2 (ja) 指紋認証方法、装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端末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1797430B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2693379B (zh) 保护操作系统配置值
US7844819B2 (en) Application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6749115B2 (en) Dual processor trus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3472720B (zh) 数字证书密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29218B (zh) 一种应用校验方法和装置
CN108335105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24358B (zh) 视频数据管控认证方法、模块、设备和平台
CN110598429B (zh) 数据加密存储和读取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129098B2 (en) Methods of protecting software programs from unauthorized use
CN107924516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支付认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360217A (zh) 规则引擎sdk调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299944B (zh) 一种交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1783914A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190115377A (ko)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키를 공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12328975A (zh) 一种产品软件授权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WO2023122633A1 (en) Verified presentation of non-fungible tokens
WO2020052383A1 (zh) 一种指纹处理系统、方法及指纹设备
CN115001783A (zh) 一种投票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851881B (zh) 终端设备的安全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56336B (zh) 操作系统与主板的绑定及识别方法
CN111221803A (zh) 一种特征库管理方法及协处理器
US20090313262A1 (en) Securing data from a shared device
CN111935546B (zh) 节目导入方法、装置、视频播放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