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2617A - 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2617A
CN111782617A CN202010625812.0A CN202010625812A CN111782617A CN 111782617 A CN111782617 A CN 111782617A CN 202010625812 A CN202010625812 A CN 202010625812A CN 111782617 A CN111782617 A CN 111782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ring
application link
application
use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58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58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26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2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6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6Support for shared access to files; File sharing suppo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并从所述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并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本发明通过生成体现分享行为关系的分享关系网,并依据其进行分享数据的分析,实现了深度挖掘分享行为数据中的特征。有利于通过对分享行为数据中特征的深度挖掘,确定分享行为中分享效果好的用户,以及分享页面的影响力,进而提升对分享页面的推广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尤其是互联网科技金融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存储等)应用在金融领域,但金融领域也对各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通过用户对应用链接的分享行为,来进行数据分析。
当前的移动应用,支持对用户的访问记录、在页面的操作、访问时长等进行数据采集;进而依据采集的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对用户进行针对性和侧重点的维护和运营。移动应用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用户分享操作实现,但是当前仅从用户个人对移动应用的操作进行分析,缺少从分享行为层面进行数据分析的机制,不能深度挖掘分享行为数据的特征。
因此,如何从分享行为层面进行数据分析,深度挖掘分享行为数据特征的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从分享行为层面进行数据分析,深度挖掘分享行为数据特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并从所述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
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并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分享用户标识在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对应的关系节点,并将所述请求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关系节点中,形成所述关系节点的关系子节点;
将所述分享深度参数添加到所述关系子节点,更新所述分享关系网。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各所述关系节点所具有关系子节点的数量,确定各所述关系节点中的目标关系节点;
确定与所述目标关系节点对应的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标记为待推广用户;
确定所述分享深度参数在所述分享关系网中的总数值,并根据所述总数值,分析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链接内容的推广策略的有效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各关系节点和各关系子节点的访问数据,统计所述应用链接在预设周期内的周期访问次数,以及统计在预设周期内对所述应用链接访问的有效访问次数;
根据所述周期访问次数和所述有效访问次数,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
可选地,所述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的步骤包括:
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所述应用链接的类型标识;
根据所述类型标识,确定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应用是否为页面应用,若所述应用为页面应用,则判断是否基于所述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
若接收到页面标识,则将所述页面标识作为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进行获取。
可选地,所述判断是否基于所述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所述页面标识,则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所对应显示页面的多项页面信息;
调用预设函数,并基于所述预设函数对多项所述页面信息进行处理,生成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
可选地,所述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链接中是否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若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则执行从所述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的步骤;
若不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则将所述请求用户标识设定为所述分享用户标识,并将预设值设定为所述分享深度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应用链接中的分享用户标识替换为所述请求用户标识,以更新所述分享用户标识;
对所述应用链接中的分享深度参数进行累加,以更新所述分享深度参数,并基于更新后的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分享所述应用链接。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现有技术不能深度挖掘分享行为数据的特征相比,本发明在接收到对经分享得到的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并从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其中,请求用户标识为当前对应用链接进行访问的用户所具有的标识,分享用户标识为分享应用链接的用户所具有的标识,分享深度参数表征应用链接的分享次数;此后,依据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体现历次分享过程中访问用户与分享用户之间分享行为关系的分享关系网;进而依据分享关系网,对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以此,通过生成体现分享行为关系的分享关系网,并依据其进行分享数据的分析,实现了深度挖掘分享行为数据中的特征。克服了现有技术因缺少从分享行为层面进行数据分析的机制,导致不能深度挖掘分享行为数据的特征的缺陷。有利于通过对分享行为数据中特征的深度挖掘,确定分享行为中分享效果好的用户,以及分享页面的影响力,进而提升对分享页面的推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设备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中所形成分享关系图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和内网区域,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设备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以及其他程序或软件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接口1003。
在图1所示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硬件结构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并从所述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
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并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分享用户标识在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对应的关系节点,并将所述请求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关系节点中,形成所述关系节点的关系子节点;
将所述分享深度参数添加到所述关系子节点,更新所述分享关系网。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各所述关系节点所具有关系子节点的数量,确定各所述关系节点中的目标关系节点;
确定与所述目标关系节点对应的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标记为待推广用户;
确定所述分享深度参数在所述分享关系网中的总数值,并根据所述总数值,分析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链接内容的推广策略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各关系节点和各关系子节点的访问数据,统计所述应用链接在预设周期内的周期访问次数,以及统计在预设周期内对所述应用链接访问的有效访问次数;
根据所述周期访问次数和所述有效访问次数,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的步骤包括:
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所述应用链接的类型标识;
根据所述类型标识,确定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应用是否为页面应用,若所述应用为页面应用,则判断是否基于所述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
若接收到页面标识,则将所述页面标识作为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进行获取。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是否基于所述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若未接收到所述页面标识,则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所对应显示页面的多项页面信息;
调用预设函数,并基于所述预设函数对多项所述页面信息进行处理,生成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所述应用链接中是否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若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则执行从所述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的步骤;
若不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则将所述请求用户标识设定为所述分享用户标识,并将预设值设定为所述分享深度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将所述应用链接中的分享用户标识替换为所述请求用户标识,以更新所述分享用户标识;
对所述应用链接中的分享深度参数进行累加,以更新所述分享深度参数,并基于更新后的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分享所述应用链接。
本发明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下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并从所述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
本实施例中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服务器,适用于通过服务器对用户之间因分享应用链接所形成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确定对应用链接分享的活跃用户,以及应用链接所对应页面的受欢迎程度;进而将类似的应用链接推广至活跃用户,以提升应用链接推广营销的有效性;并且依据页面的受欢迎程度对页面进行优化,以提升受欢迎程度促进营销。其中,应用链接为用于对移动应用启动访问的链接,移动应用为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小程序、公众号、H5页面等。移动应用为了达到分享和传播的目的,会提供应用分享接口,用以设置分享链接、分享封面图、分享标题和分享摘要等用于分享的信息;该类经设置用于分享的信息即形成应用链接。对应于移动应用的不同类型,应用链接的存在类型也多种多样,如网页链接、应用链接、小程序链接、公众号链接等;并且访问的内容可以是新闻资讯、也可以是各种类型文章、还可以是营销推广信息等多种类型的内容,本实施例以营销推广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当对产品具有营销推广需求时,用户登录到服务器,生成该产品对应的营销推广信息,并形成应用链接进行分享。其中,可在应用链接中设定携带服务器的标识,以便于服务器的追踪跟进。在用户将应用链接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分享至其他用户,或者分享到个人社交平台,供其他用户查看后,其他用户可对该分享的应用链接进行点击,发起访问请求。服务器在侦测到该访问请求后,对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进行获取。请求用户标识为当前发起访问请求的用户所具有的标识,其依据应用链接所访问移动应用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如应用链接所启动访问的移动应用类型为APP,通过访问请求启动APP,则可由APP获取APP所安装终端的设备ID或者手机号作为与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而对于移动应用类型为H5页面的应用链接,即通过访问请求访问H5页面,则将用户在H5页面中输入的邮箱号作为与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
更进一步地,将对应用链接进行分享的用户所具有的用户标识设置到应用链接中,如用户a在将应用链接分享到另一用户b后,则该应用链接接携带有表征对其进行分享的用户a的用户标识,并将该用户标识添加到应用链接的变量中,作为应用链接的分享用户标识,如添加到变量fromUserId中。并且变量fromUserId的值随着分享的持续性而发生变化,如对于上述用户a分享到用户b的情况,变量fromUserId的值为用户a的用户标识,而当用户b继续将应用链接分享到用户c的后,变量fromUserId的值则变更为用户b的用户标识。以此,通过应用链接中变化的分享用户标识,表征对应用链接分享的各用户之间的关系。
同时,为了后续统计分享行为的传播深度,可在应用链接中设置变量记录分享次数,如变量depth,对于第一次分享,其值为1;后续分享则在值1的基础上累加,设置到新的应用链接中。本实施例在获取到请求用户标识后,对应用链接进行解析,得到其中的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即从应用链接的变量fromUserId和depth中,分别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其中,请求用户标识所表征用户接收的应用链接来自于分享用户标识所表征用户的分享,请求用户标识所表征用户与分享用户标识所表征用户之间具有亲友关系;分享深度参数的数值表征了应用链接经分享的累加次数。
可理解地,对于经生成首次分享的应用链接,其中变量fromUserId和depth不携带有具体的数值,即便对应用链接解析也得不到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因此,在解析前,先判断应用链接中是否携带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具体地,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a1,判断所述应用链接中是否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若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则执行从所述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的步骤;
步骤a2,若不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则将所述请求用户标识设定为所述分享用户标识,并将预设值设定为所述分享深度参数。
进一步地,对应用链接进行判断,确定其中是否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其中该判断可通过预设变更标识实现,在应用链接中预先设置预设变更标识,并且针对是否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将预设变更标识设定为不同的数值。在应用链接生成尚未首次时,其预设变更标识为某一数值,而经首次分享后,则其数据变更为另一数值,并且后续维持该另一数值不变。故可通过预设变更标识中携带的数值确定应用链接中是否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并且若经确定应用链接中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则对应用链接进行解析,从其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而若经确定应用链接中不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则将请求用户标识设定为分享用户标识,以便具有请求用户标识的用户将应用链接分享给其他用户时,通过分析用户标识表征应用链接的来源。同时预先设定预设值,将预设值添加到分享深度参数中,设定为分享深度参数;该预设值优选为数值1,表征当前为首次分享,后续分享在预设值的基础上累加;通过累加得到的数值表征分享的总次数。
步骤S20,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并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从应用链接首次分享开始,将请求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分享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和分享深度参数,构建为分享关系网,表征分享者与被分享者之间的链路关系,以及对于各被分享者而言,应用链接所分享的次数。具体请参照图3,(图3中未示出分享深度参数),图中的箭头表征分享者与被分享者之间形成分享链路,如用户A-用户B-用户E之间的分享链路,用户A-用户D-用户H之间的分享链路等;并且双向箭头表征分享者与被分享者之间的角色可以互换,即分享者也可以作为被分享者,接收被分享者作为分享者所分享的应用链接。此后,每次在应用链接经分享触发访问请求,得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后,通过三者对分享关系网中的分享链路进行更新,由分享链路的更新视线分享关系网的更新。分析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形成分享关系网中的分享者,请求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形成分享关系网中的被分享者,分析深度参数表征应用链接分享到被分享者时,经分享的总次数;以此,对分享关系网中分享者所在分享链路进行更新。具体地,根据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确定所述分享用户标识在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对应的关系节点,并将所述请求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关系节点中,形成所述关系节点的关系子节点;
步骤S22,将所述分享深度参数添加到所述关系子节点,更新所述分享关系网。
可理解地,分享用户标识对应用户在向下一个用户分享之前,可能作为分享关系图中的被分享者,如图3中的用户D,在向用户H分享之前,作为用户A的被分享者;也可能同时作为分享关系图中的分享者与被分享者,如图3中的用户B,在向用户I分享之前,作为用户A的被分享者的同时,也作为用户E和F的分享者。无论用户是单独作为被分享者,还是同时作为分享者与被分享者,在分享关系图更新前,将分享关系图中各用户均作为关系节点。并且,当获取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对分享关系网更新时,先确定分享用户标识在分享关系网中所对应的关系节点,该对应的关系节点即为分享用户标识所表征用户在分享关系网中形成的关系节点。此后,将请求用户标识添加到关系节点中,形成为关系节点的关系子节点;通过关系节点和关系子节点,表征分享用户标识所对应用户与请求用户标识所对应用户之间具有分享关系,对分享用户标识所对应用户的分享链路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将分析深度参数添加到关系子节点中,表征关系子节点对应用户,应用链接所分享的次数。通过请求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的添加,实现分享关系网的更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下一次的分享来说,请求用户标识为下一次分享的分享用户标识。因此,为了下一次分享,快速从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在对分享关系网更新完成后,将请求用户标识生成为应用链接中的分享用户标识。具体地,根据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b1,将所述应用链接中的分享用户标识替换为所述请求用户标识,以更新所述分享用户标识;
步骤b2,对所述应用链接中的分享深度参数进行累加,以更新所述分享深度参数,并基于更新后的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分享所述应用链接。
更进一步地,用请求用户标识对应用链接中的分享用户标识进行替换,以更新应用链接中的分享用户标识。并且,该经分享用户标识更新的应用链接适用于当前分享的被分享者,即被分享者以该应用链接为基础进行分享。对于同时作为分享者与被分享者的用户,其适用的应用链接任然是其作为被分享者时更新的应用链接。如对于图3中的用户B,当前分享为由用户B分享至用户F,则适用于F的应用链接为用当前用户F的标识替换其中分享用户B的标识,所生成的应用链接;而适用于B的应用标识任然为分享用户为B的标识的应用链接,以将其作为分享者进行分享。
同时,对应用链接在当前分享链路中的分享深度参数进行累加,以更新应用链接在当前分享链路中的分享深度参数,表征经当前分析后,应用链接在当前分享链路所分享的总次数。如上述由用户B分享至用户F的情形,若初始分享着为用户A,则当前分享链路为用户A-用户B-用户F,应用链路由用户A分享到用户B后,分享深度参数为1。在此基础上,用户B到用户F的分享,其分享深度参数累加1,得到数值为2的分享深度参数。以此,实现当前分享链路用户A-用户B-用户F中分享深度参数的更新。
此后,在更新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的基础上,对页面链接在当前分享链路上进行分享,确保当前分享链路上应用链接的分享用标识以及分享深度参数的准确性,进而准确更新分享关系网。需要说明的是,可能存在不同用户同时分享的情况,此时根据不同用户所在的分享链路,对分享到各分享链路的应用链接分别进行分享深度参数的累加。如对于用户D和用户C同时分享的情形,两者所在的链路分别为用户A-用户D-用户H,用户A-用户C-用户G,则对分享到用户H的页面链接中的分享深度参数累加数值1,对分享到用户G的页面链接中的分享深度参数累加数值1;以此确保各分享链路所记录的分享深度参数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根据由每次分享的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构建并更新的分享关系网,对与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分享数据为通过分享关系网体现的分析过程中各用户的分享次数以及应用链接的分享次数。并且对该类分享数据的分析,至少包括分享次数最多的用户以及应用链接的分享总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对分享数据的分析,可以是分享关系网更新后的实时分析,即在侦测到分享关系网更新完成后,即对分享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更新后各用户的分享次数以及应用链接的总分享次数。也可以设定预设分析时间周期,每间隔预设分析时间周期,对分享关系网体现的分析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经过预设分析时间周期的分析后,分享关系网中各用户的分享次数,以及应用链接的总分享次数。
本发明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与现有技术不能深度挖掘分享行为数据的特征相比,本发明在接收到对经分享得到的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并从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其中,请求用户标识为当前对应用链接进行访问的用户所具有的标识,分享用户标识为分享应用链接的用户所具有的标识,分享深度参数表征应用链接的分享次数;此后,依据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体现历次分享过程中访问用户与分享用户之间分享行为关系的分享关系网;进而依据分享关系网,对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以此,通过生成体现分享行为关系的分享关系网,并依据其进行分享数据的分析,实现了深度挖掘分享行为数据中的特征。克服了现有技术因缺少从分享行为层面进行数据分析的机制,导致不能深度挖掘分享行为数据的特征的缺陷。有利于通过对分享行为数据中特征的深度挖掘,确定分享行为中分享效果好的用户,以及分享页面的影响力,进而提升对分享页面的推广效果。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第二实施例。
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第二实施例与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
步骤S23,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各所述关系节点所具有关系子节点的数量,确定各所述关系节点中的目标关系节点;
步骤S24,确定与所述目标关系节点对应的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标记为待推广用户;
步骤S25,确定所述分享深度参数在所述分享关系网中的总数值,并根据所述总数值,分析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链接内容的推广策略的有效性。
本实施例由分享者与被分享者之间的分享关系中,依据分享者所形成的分享关系网中的关系节点,以及被分享者所形成的分享关系网中的关系子节点,对与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地,对分享关系网中各关系节点所具有的关系子节点数量进行统计,即统计每一分享者将应用链接分享到各被分享者的被分享者数量。进而在各关系子节点的数量之间对比,确定其中包含关系子节点数量最多的关系节点。该关系节点对应用链接的分享次数最多,活跃程度最高;若将其作为营销过程中的目标推广用户,向其推广应用链接对应的产品或类似产品,或者由其向其他用户营销推广产品,可提升营销推广的效果。故而,将该包含关系子节点数量最多的关系节点确定为目标关系节点。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营销推广效果,可设定预设数量阈值,将统计的各关系子节点的数量分别与预设数量阈值对比,确定各关系子节点的数量中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目标数量。具有该目标数量的各关系节点对应用链接的次数较多,活跃程度较高,故可将该类关系节点一并确定为目标关系节点。
进一步地,确定形成各目标关系节点的目标用户,目标用户对应用链接的活跃程度高,对应用链接对应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兴趣。故将各目标用户标记为待推广用户,以便于向经标记的待推广用户推广类似的应用链接,提升对应用连接所对应产品的营销力。
更进一步地,读取分享关系网中各分享链路中分享深度参数的最大值,并将各个最大值进行加和运算,生成分享深度参数在分享关系网中的总数值。其中每一分享链路的分享深度参数的最大值,为分享链路中最后一个用户所携带的分享深度参数;运算得到的总数值表征了应用链接从生成到当前总的分享次数。进而依据该总数值,对应用链接对应的链接内容的推广策略进行分析。其中,链接内容为应用链接启动后显示的内容,如产品的营销推广信息、推广文字等。推广策略包含链接内容的形成方式、显示方式等,形成方式表征链接内容的具体内容信息,显示方式表征链接内容以动画、文字或图片的呈现形式。预先设定预设阈值区间,将总数值和该预设阈值区间的上边界值对比,判断最大数值是否大于上边界值;若大于上边界值,则说明应用链接的分享次数较多,应用链接的受欢迎程度较高;以此策略可有效推广链接内容,即推广策略有效,故持续对应用链接对应的链接内容以此推广策略进行推广。而若总数值小于上边界值,且大于预设阈值区间的下边界值,则说明应用链接的分享次数处于中等状态,应用应用链接的受欢迎程度一般,推广策略的有效性一般,故对推广策略进行微调;此时输出微调信息,以提醒对推广策略进行调整。若经对比确定总数值小于预设阈值区间的下边界值,则说明应用链接的分享次数较少,应用应用链接的受欢迎程度很低,推广策略的有效性也低。此时停止对应用链接的继续分享推广,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重新设置推广策略进行推广,以降低营销推广的成本,节省推广资源。
此外,除了从整体上分析分享数据中的待推广用户和推广策略的有效性之外,本实施例还可依据需求设定预设周期,对在该预设周期内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地,根据分享关系网,对与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
步骤S26,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各关系节点和各关系子节点的访问数据,统计所述应用链接在预设周期内的周期访问次数,以及统计在预设周期内对所述应用链接访问的有效访问次数;
步骤S27,根据所述周期访问次数和所述有效访问次数,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分享关系网中的各关系节点和各关系子节点,均可能对应用链接进行访问查看。设定预设周期,服务器在预设周期内监测到各个关系节点或各关系子节点对应用链接进行访问查看时,对访问查看的访问数据进行记录,并从记录的访问数据中筛选出访问次数,作为在预设周期内对应用链接访问的周期访问次数。如预设周期为一天,则监测在一天时间内关系节点或关系子节点对应用链接进行访问的数据,进而从其中筛选出访问次数,得到应用链接在一天内的周期分享次数。
可理解地,用户在对应用链接访问过程中,可能存在多次访问的情况,如同一用户在一天时间内对同一应用链接访问5次。本实施例将同一用户对同一应用链接重复访问的情形,记录为一次有效访问,以此,统计各关系节点和各关系子节点在预设周期内对应用链接的有效访问次数。即在预设周期内,对于每一关系节点或每一关系子节点重复访问应用连接的情况,均记录为一次有效访问,进而对记录的有效访问的数量进行统计,即得到预设周期内对应用链接访问的有效访问次数。
此后,根据周期访问次数和有效访问次数,对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因周期访问次数反映了应用链接在预设周期内访问的次数,故可通过各预设周期的周期访问次数反映应用链接的生命周期。访问次数越多的周期属于旺盛的生命阶段,分享次数越少的周期则属于衰败的生命阶段,以此可判定应用链接及其类似应用链接的生命结束时间。因有效访问次数反映了形成分享关系网中各用户在预设周期内对应用链接的访问次数,故可通过各预设周期的有效访问次数反映应用链接的实际访问情况。有效访问次数越高,对应用链接的实际访问情况越好,反之则越差;以此确定实际访问情况好的预设周期结合生成周期,分析各生命阶段的访问情况,以准确反映应用链接在各预设周期的访问量,确定应用链接的生成周期。
本实施例通过分享关系网,对分享数据进行整体性分析和周期性分析。对于整体性分析,确定分享关系网中活跃程度高的目标用户作为待推广用户,通过向待推广用户推广应用链接来确保应用链接的广泛推广;同时通过分析确定应用链接推广策略的有效性,以确保应用连接的有效推广。对于周期性分析,确定预设周期内的周期访问次数和有效访问次数,以分别体现应用链接的在各周期的访问次数,以及在各周期内对应用链接访问的用户数量,结合两者准确反映应用链接在各预设周期的访问量,体现受欢迎程度。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的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第三实施例。
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第三实施例与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的步骤包括:
步骤S11,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所述应用链接的类型标识;
步骤S12,根据所述类型标识,确定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应用是否为页面应用,若所述应用为页面应用,则判断是否基于所述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
步骤S13,若接收到页面标识,则将所述页面标识作为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进行获取。
本实施例中,请求用户标识依据应用链接所访问移动应用类型的不同而不同。预先针对不同类型的移动应用设定不同的类型标识,在对移动应用生成应用链接的过程中,将移动应用的类型标识添加到应用链接。当服务器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先获取应用链接的类型标识,以通过类型标识表征应用链接所访问的移动应用类型。此后,依据类型标识表征的移动应用类型,确定应用链接对应的应用是否为页面应用,即确定应用链接所访问的移动应用是否为H5页面。若为页面应用,则继续判断是否通过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对于作为页面应用的H5页面,其中包含有输入用户个人信息的输入框,如邮箱号;或者用于登录的登录框。在通过访问请求的访问过程中,将H5页面显示,并通过检测该输入框内是否接收到用户个人信息,或者检测是否接收到基于登录框的登录操作,来判断是否基于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若接收到用户个人信息或者登录操作,则将用户个人信息或者登录的用户id作为页面标识,判定基于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进而获取页面标识,作为与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是否基于所述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4,若未接收到所述页面标识,则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所对应显示页面的多项页面信息;
步骤S15,调用预设函数,并基于所述预设函数对多项所述页面信息进行处理,生成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
更进一步地,若经判定未接收到页面标识,则从发起访问请求的显示页面中获取多项页面信息,所获取的页面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显示的颜色、语言、对显示页面显示的浏览器的代理字符串、安装的插件、支持的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类型)类型、时区偏移量、本地存储、会话存储等。此外,预先设定有对多项页面信息进行处理的预设函数,如散列函数。调用该预设函数,并将获取的多项页面信息传输到预设函数,由预设函数进行处理,生成表征显示页面在各个方面的特性的值。该值表征了用户对显示页面的偏好程度,可用于表征用户的唯一性,故将其作为与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经确定与应用链接对应的应用非页面应用的情形,根据所对应移动应用的类型不同,以不同的方式确定请求用户标识。若所对应的移动应用为APP,则通过APP获取发起访问请求的终端的设备ID或者手机号作为请求用户标识;若所对应的移动应用为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则获取用户openid作为请求用户标识。以此,针对不同的类型的移动应用,以不同方式获取到各自的请求用户标识,获取方式灵活准确。
本实施例针对不同的移动应用,设定不同的机制获取请求用户标识;并且对于页面应用,在未能直接获取到表征用户唯一性的用户标识的情况下,通过获取显示页面的多项页面信息,并调用预设函数对多项页面信息进行处理,生成表征用户唯一性的请求用户标识。以此,确保针对不同移动应用所发起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中,获取到准确的请求用户标识,表征发起访问请求的用户的唯一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并从所述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
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并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分享用户标识在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对应的关系节点,并将所述请求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关系节点中,形成所述关系节点的关系子节点;
将所述分享深度参数添加到所述关系子节点,更新所述分享关系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各关系节点所具有关系子节点的数量,确定各所述关系节点中的目标关系节点;
确定与所述目标关系节点对应的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标记为待推广用户;
确定所述分享深度参数在所述分享关系网中的总数值,并根据所述总数值,分析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链接内容的推广策略的有效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分享关系网中各关系节点和各关系子节点的访问数据,统计所述应用链接在预设周期内的周期访问次数,以及统计在预设周期内对所述应用链接访问的有效访问次数;
根据所述周期访问次数和所述有效访问次数,对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分享数据进行分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的步骤包括:
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所述应用链接的类型标识;
根据所述类型标识,确定与所述应用链接对应的应用是否为页面应用,若所述应用为页面应用,则判断是否基于所述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
若接收到页面标识,则将所述页面标识作为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进行获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基于所述页面应用接收到页面标识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所述页面标识,则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所对应显示页面的多项页面信息;
调用预设函数,并基于所述预设函数对多项所述页面信息进行处理,生成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侦测到对应用链接的访问请求时,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请求用户标识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链接中是否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若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则执行从所述应用链接中解析出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的步骤;
若不包含有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则将所述请求用户标识设定为所述分享用户标识,并将预设值设定为所述分享深度参数。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请求用户标识、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更新分享关系网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应用链接中的分享用户标识替换为所述请求用户标识,以更新所述分享用户标识;
对所述应用链接中的分享深度参数进行累加,以更新所述分享深度参数,并基于更新后的分享用户标识和分享深度参数,分享所述应用链接。
9.一种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所述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的步骤。
CN202010625812.0A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7826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5812.0A CN111782617A (zh)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5812.0A CN111782617A (zh)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617A true CN111782617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57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5812.0A Pending CN111782617A (zh)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261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7341A (zh) * 2020-12-25 2021-03-12 杭州利伊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页行为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3610565A (zh) * 2021-07-19 2021-11-05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活动的评价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45421A (zh) * 2022-03-30 2022-07-12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裂变路径数据的记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361351A (zh) * 2022-07-21 2022-11-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7341A (zh) * 2020-12-25 2021-03-12 杭州利伊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页行为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3610565A (zh) * 2021-07-19 2021-11-05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活动的评价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45421A (zh) * 2022-03-30 2022-07-12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裂变路径数据的记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745421B (zh) * 2022-03-30 2023-10-10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裂变路径数据的记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361351A (zh) * 2022-07-21 2022-11-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2617A (zh) 基于应用链接的分享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32793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eansing automated robotic traffic from sets of usage logs
US1154627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throttle media access by web crawlers
US20050251675A1 (en) Privacy model
US10904112B2 (en) Automatic capture of detailed analysis information based on remote server analysis
US10079907B2 (en) Cached data detection
US20130254217A1 (en) Recommending personally interested contents by text mining, filtering, and interfaces
US20130325858A1 (en) Personalized professional content recommendation
CN103810176B (zh) 一种网页信息的预取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10428127B (zh) 自动化分析方法、用户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5550248B (zh) 用户信息挖掘方法及装置
US10810216B2 (en) Data relevancy analysis for big data analytics
US20140089397A1 (en) Method, server, and client for pushing and displaying splash screen
US11210198B2 (en) Distributed web pag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1651656B (zh) 一种基于代工模式的动态网页爬虫方法及系统
US11556560B2 (e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a synchronization interval for data of an application or service
CN109522501A (zh) 页面内容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Arellano-Uson et al. Protocol-agnostic method for monitoring interactivity time in remote desktop services
JP5390227B2 (ja) 情報分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情報分析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3324673A (zh) 一种互联网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方法
CN110929129A (zh)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9541B (zh)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669172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мониторинга согласованности веб-сайта
CN108124014B (zh) 一种浏览器智能预防第三方Cookie跟踪的方法
Roitman et al. A dual framework and algorithms for targeted online data deli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