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2507B -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2507B
CN111782507B CN202010537019.5A CN202010537019A CN111782507B CN 111782507 B CN111782507 B CN 111782507B CN 202010537019 A CN202010537019 A CN 202010537019A CN 111782507 B CN111782507 B CN 111782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st
random numbers
test data
extrac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70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2507A (zh
Inventor
许航
吴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o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o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5370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2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2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2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缩短测试执行时间,从而缩短软件项目的迭代周期。该方法包括:在测试数据库中确定待测试用例对应的全部测试数据;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或不提取状态;响应于测试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根据所述每一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从所述测试数据库获取目标测试数据;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测试终端,以使所述测试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执行所述待测试用例。

Description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测试可以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项目的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相关技术中,通常是根据已有的所有测试数据进行测试。但是,随着软件项目的不断迭代以及软件功能的不断扩展,测试数据成指数级增长。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根据已有的所有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则会导致测试执行时间越来越长,进而导致软件项目的迭代周期越来越长,不利于软件项目的快速迭代更新。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缩短测试执行时间,从而缩短软件项目的迭代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测试数据库中确定待测试用例对应的全部测试数据;
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或不提取状态;
响应于测试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根据所述每一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从所述测试数据库获取目标测试数据;
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测试终端,以使所述测试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执行所述待测试用例。
可选地,所述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包括:
对所述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可选地,所述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包括:
确定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一致的多个随机数;
将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排序,并对排序后的每一随机数设置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所述多个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所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按照排序前所述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所述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包括:
确定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一致的多个随机数;
对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并分别将每组随机数包括的随机数进行排序;
对排序后的每组随机数中每一随机数设置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每组随机数中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该组所有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所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按照排序前所述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所述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每组随机数设置有组号标识,且所述测试数据包括不同类型的测试数据,所述按照排序前所述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所述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组号标识、以及排序前每组随机数中各随机数的排列顺序,生成随机数分组列表;
根据所述随机数分组列表、以及测试数据的类型,将每组随机数中的多个随机数与同一类型的多个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和所述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多个随机数对应的目标分组数;
按照所述目标分组数,对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数据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测试数据库中确定待测试用例对应的全部测试数据;
设置模块,用于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或不提取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测试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根据所述每一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从所述测试数据库获取目标测试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测试终端,以使所述测试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执行所述待测试用例。
可选地,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对所述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从大量测试数据中抽取目标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测试,减少测试数据的冗余,相较于相关技术根据所有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测试的方式,可以减少测试执行时间,提高测试执行的速度,从而缩短软件项目的迭代周期。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测试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正如背景技术所言,相关技术通常是根据已有的所有测试数据进行测试。但是,发明人研究发现,随着软件项目的不断迭代以及软件功能的不断扩展,测试数据成指数级增长。因此,按照相关技术的方式,会导致测试执行时间越来越长,进而导致软件项目的迭代周期越来越长,不利于软件项目的快速迭代更新。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缩短测试执行时间,从而缩短软件项目的迭代周期。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该数据测试方法可以应用于测试数据库,包括:
步骤101,在测试数据库中确定待测试用例对应的全部测试数据。
示例地,测试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所有测试用例对应的测试数据,该测试数据可以是历史业务数据,或者可以是根据测试场景而设定的模拟数据,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可能的方式中,测试数据库可以根据不同测试设计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比如,将等价类这一测试设计方法对应的测试数据存储为一类,而将边界值这一测试设计方法对应的测试数据存储为另一类,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于测试数据库的具体存储内容以及存储形式不作限定。
示例地,测试用例(Test Case)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其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待测试用例可以是根据实际测试场景而预先设定的,在测试数据库中获取到测试数据并输入该待测试用例执行,则可以实现对应测试场景下的数据测试。
步骤102,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该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或不提取状态。
示例地,可以通过设置两个不同的标识信息分别表示测试数据的提取状态或不提取状态,或者也可以通过任一标识信息表示提取状态,在此种情况下,没有该标识信息的测试数据即为不提取状态,或者还可以通过任一标识信息表示不提取状态,在此种情况下,没有该标识信息的测试数据即为提取状态,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提及的标识信息可以是数字、字母或者两者结合的形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步骤103,响应于测试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根据每一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从测试数据库获取目标测试数据。
示例地,测试请求可以是测试终端根据测试人员的操作而触发生成并发送给测试数据库的。由于测试数据库中存储的测试数据预先设置有数据提取状态,因此测试数据库在接收到该测试请求后,可以根据每一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获取目标测试数据。应当理解的是,该目标测试数据即为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
步骤104,将目标测试数据发送给测试终端,以使测试终端根据目标测试数据执行待测试用例。
示例地,测试终端可以是任一测试场景下待测试的设备,比如可以是待测试的手机、电脑、服务器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应当理解的是,针对不同的测试终端,可以设置不同的测试数据库,或者也可以只设置一个测试数据库,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从大量测试数据中抽取目标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测试,相较于相关技术根据所有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测试的方式,可以减少测试执行时间,提高测试执行的速度,从而缩短软件项目的迭代周期。
在可能的方式中,步骤102可以是: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示例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可以用于表征待提取的测试数据占全部测试数据的比例,可以是根据不同测试场景或不同测试需求而设定的,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比如,可以将预设数据提取比例设定为50%,则表明待提取的测试数据占全部测试数据的比例为50%,若按照此种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对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则后续提取的目标测试数据即为全部测试数据的50%。
示例地,为了保证后续获取的目标测试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可以随机设置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下面对可能的随机设置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可以先确定与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一致的多个随机数,然后将该多个随机数进行排序,并对排序后的每一随机数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该多个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最后按照排序前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示例地,多个随机数可以是根据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以及预设的随机种子数而得到的,该随机种子数设定为不同值,最终得到的多个随机数也随之不同,该过程与相关技术中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得到多个随机数之后,可以对该多个随机数进行大小排序,比如,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或者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然后,可以对排序后的每一随机数设置数据提取状态,即对该每一随机数添加对应的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该多个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例如,字母“Y”表示提取状态,字母“N”表示不提取状态,多个随机数包括4个随机数,分别为6、12、3、45。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先对该4个随机数排序,得到排序后的随机数为3、6、12、45。然后,若预设数据提取比例为50%,则可以依次对排序后的随机数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为“Y”和“N”,即设置随机数3的数据提取状态为“Y”,设置随机数6的数据提取状态为“N”,设置随机数12的数据提取状态为“Y”,设置随机数45的数据提取状态为“N”。或者,也可以先在该4个随机数中确定2个随机数,设置其数据提取状态为“Y”,而剩余的2个随机数,设置其数据提取状态为“N”。比如,设置随机数6和12的数据提取状态为“Y”,设置随机数3和45的数据提取状态为“N”。或者,可以设置随机数12和3的数据提取状态为“Y”,设置随机数6和45的数据提取状态为“N”,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对排序后的随机数设置数据提取状态,可以避免人工设置的主观性,保证设置数据提取状态的客观性。在可能的方式中,可以直接根据排序后的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或者,在其他可能的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设置数据提取状态的客观性,还可以按照排序前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应当理解的是,生成的多个随机数可以是一个随机数序列,该多个随机数具有初始的排列顺序,该排列顺序通常不是按照对随机数的大小排列的,因此通过先对随机数进行大小排序后设置数据提取状态,然后再按照排序前的顺序,将随机数与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加设置数据提取状态的随机性,从而避免人为设置的主观性,提高设置的数据提取状态的客观性,进而保证后续获取的目标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应当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方式将随机数与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之后,测试数据对应的随机数的数据提取状态表征的即是该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因此在后续步骤中根据每一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从测试数据库获取目标测试数据可以理解为是:根据每一测试数据对应的随机数的数据提取状态,从测试数据库获取目标测试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随机设置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先确定与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一致的多个随机数,然后对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并分别将每组随机数包括的随机数进行排序,接着对排序后的每组随机数中每一随机数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每组随机数中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该组所有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最后按照排序前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示例地,多个随机数同样可以是根据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以及预设的随机种子数而得到的,该随机种子数设定为不同值,最终得到的多个随机数也随之不同,该过程与相关技术中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对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指的是分组后,每组随机数中随机数的数量相同。在可能的方式中,对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可以是:先根据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和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确定多个随机数对应的目标分组数,然后按照该目标分组数,对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
示例地,可以先将预设数据提取比例换算为分子为1的分式,然后将该分式的分母作为分组长度,最后将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除以该分组长度,得到目标分组数。应当理解的是,目标分组数为正整数,若将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除以分组长度得到的不是正整数,则可以进位取整获得目标分组数。例如,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为200,预设提取比例为50%。在此种情况下,将该预设数据提取比例换算为分子为1的分式,其分母为2,则可以确定分组长度为2,然后将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200)除以该分组长度(2),可以确定目标分组数为100。
或者,可以直接将预设数据比例与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相乘,得到多个随机数对应的目标分组数。比如,上述举例,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为200,预设提取比例为50%,将该预设数据比例与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相乘,可以直接得到多个随机数对应的目标分组数为100。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避免按照上述方式无法将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优选的是将预设数据提取比例设置为可被100整除的正整数。
在对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之后,可以分别将每组随机数包括的随机数进行排序,然后对排序后的每组随机数中每一随机数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每组随机数中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该组所有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最后,可以按照排序前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在可能的方式中,每组随机数设置有组号标识,且测试数据包括不同类型的测试数据,相应地,按照排序前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所述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可以是:先根据组号标识、以及排序前每组随机数中各随机数的排列顺序,生成随机数分组列表,然后根据随机数分组列表、以及测试数据的类型,将每组随机数中的多个随机数与同一类型的多个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示例地,组号标识可以是均匀分组后,按照排序前多个随机数的顺序,依次对每组随机数设置的,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比如,多个随机数包括11、56、2、13、48、51,若均匀分组后每组随机数包括2个随机数,则可以设置随机数11和56的组号标识为“1”,随机数2和13的组号标识为“2”,随机数48和51的组号标识为“3”。
示例地,同一测试设计方法对应的测试数据即为同一类型的测试数据,比如前文提及的,等价类这一测试设计方法对应的测试数据可以是同一类型的测试数据,边界值这一测试设计方法对应的测试数据可以是同一类型的测试数据。
示例地,随机数分组列表存储的是排序前每组随机数对应的组号标识与该组随机数包括的所有随机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随机数分组列表、以及测试数据的类型,将每组随机数中的多个随机数与同一类型的多个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例如,第一类型的测试数据与第一组随机数中的第一个随机数建立了对应关系,则第一组随机数中的其他随机数也应当与第一类型的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而不能与其他类型的测试数据建立关系。若有第二类型的测试数据,则该测试数据只能与除第一组随机数中的其他组随机数建立对应关系,比如该测试数据可以依次与第二组随机数中的随机数建立对应关系。
通过此种方式,由于每组随机数中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该组所有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因此将随机数与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之后,同一类型的测试数据中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该组所有随机数对应的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也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从而可以保证最终获取的目标测试数据中不同类型的测试数据的提取比例与预设数据提取比例一致,进一步保证获取的目标测试数据的客观性。
下面通过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中的数据测试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2,该数据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测试数据库中确定待测试用例对应的全部测试数据。
步骤202,确定与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一致的多个随机数。
步骤203,根据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和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确定多个随机数对应的目标分组数,并按照目标分组数,对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
步骤204,分别将每组随机数包括的随机数进行排序。
步骤205,对排序后的每组随机数中每一随机数设置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每组随机数中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该组所有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步骤206,根据每组随机数的组号标识、以及排序前每组随机数中各随机数的排列顺序,生成随机数分组列表。
步骤207,根据随机数分组列表、以及测试数据的类型,将每组随机数中的多个随机数与同一类型的多个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步骤208,响应于测试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根据每一测试数据对应的随机数的数据提取状态,从测试数据库获取目标测试数据。
步骤209,将目标测试数据发送给测试终端,以使测试终端根据目标测试数据执行待测试用例。
上述各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已在上文进行详细举例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公开并不受上文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步骤并不一定是本公开所必须的。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从大量测试数据中抽取目标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测试,减少测试数据的冗余,相较于相关技术根据所有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测试的方式,可以减少测试执行时间,提高测试执行的速度,从而缩短软件项目的迭代周期。并且,通过上述随机抽取目标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测试的方式,可以实现测试数据的快速抽取,避免人工抽取的主观性以及人工抽取效率低的问题。另外,由于每次随机设置的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不同,所以通过迭代执行上述数据测试方法,可以保证测试数据的覆盖率,进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成为数据库服务器的部分或全部。参照图3,该数据测试装置300包括:
确定模块301,用于在测试数据库中确定待测试用例对应的全部测试数据;
设置模块302,用于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或不提取状态;
获取模块303,用于响应于测试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根据所述每一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从所述测试数据库获取目标测试数据;
发送模块304,用于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测试终端,以使所述测试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执行所述待测试用例。
可选地,所述设置模块302用于:
对所述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可选地,所述设置模块302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一致的多个随机数;
第一设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排序,并对排序后的每一随机数设置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所述多个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所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第一建立子模块,用于按照排序前所述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所述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设置模块302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一致的多个随机数;
分组子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并分别将每组随机数包括的随机数进行排序;
第二设置子模块,用于对排序后的每组随机数中每一随机数设置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每组随机数中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该组所有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所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第二建立子模块,用于按照排序前所述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所述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每组随机数设置有组号标识,且所述测试数据包括不同类型的测试数据,所述第二建立子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组号标识、以及排序前每组随机数中各随机数的排列顺序,生成随机数分组列表;
根据所述随机数分组列表、以及测试数据的类型,将每组随机数中的多个随机数与同一类型的多个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分组子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和所述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多个随机数对应的目标分组数;
按照所述目标分组数,对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数据测试方法的步骤。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该电子设备的框图。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被提供为一数据库服务器。参照图4,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22,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存储器432,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42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43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器4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数据测试方法。
另外,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426和通信组件450,该电源组件42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400的电源管理,该通信组件45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电子设备400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458。电子设备4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4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XTM,UnixTM,LinuxTM等等。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测试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43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400的处理器422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数据测试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数据测试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数据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测试数据库中确定待测试用例对应的全部测试数据;
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或不提取状态,包括:
对所述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所述对所述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包括:
确定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一致的多个随机数;
将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排序,并对排序后的每一随机数设置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所述多个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所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按照排序前所述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所述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响应于测试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根据所述每一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从所述测试数据库获取目标测试数据;
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测试终端,以使所述测试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执行所述待测试用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包括:
确定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一致的多个随机数;
对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并分别将每组随机数包括的随机数进行排序;
对排序后的每组随机数中每一随机数设置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每组随机数中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该组所有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所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按照排序前所述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所述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随机数设置有组号标识,且所述测试数据包括不同类型的测试数据,所述按照排序前所述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所述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组号标识、以及排序前每组随机数中各随机数的排列顺序,生成随机数分组列表;
根据所述随机数分组列表、以及测试数据的类型,将每组随机数中的多个随机数与同一类型的多个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和所述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多个随机数对应的目标分组数;
按照所述目标分组数,对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均匀分组。
5.一种数据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测试数据库中确定待测试用例对应的全部测试数据;
设置模块,用于对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或不提取状态;
所述设置模块包括:
提取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每一测试数据设置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之间的比例满足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所述提取子模块还用于:
确定与所述全部测试数据的数量一致的多个随机数;
将所述多个随机数进行排序,并对排序后的每一随机数设置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以使所述数据提取状态为提取状态的随机数、与所述多个随机数之间的比例满足所述预设数据提取比例;
按照排序前所述多个随机数的顺序,将每一随机数与所述每一测试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测试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根据所述每一测试数据的数据提取状态,从所述测试数据库获取目标测试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测试终端,以使所述测试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执行所述待测试用例。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37019.5A 2020-06-12 2020-06-12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782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7019.5A CN111782507B (zh) 2020-06-12 2020-06-12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7019.5A CN111782507B (zh) 2020-06-12 2020-06-12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507A CN111782507A (zh) 2020-10-16
CN111782507B true CN111782507B (zh) 2024-04-30

Family

ID=72756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7019.5A Active CN111782507B (zh) 2020-06-12 2020-06-12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2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5845B (zh) * 2021-07-27 2022-09-13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1583A (zh) * 2021-08-16 2021-11-12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2116A (zh) * 2013-09-17 2015-03-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97049A (zh) * 2018-12-28 2019-04-30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76709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性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65025A (zh) * 2019-10-31 2020-02-07 北京东软望海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88797A (zh) * 2019-10-11 2020-03-17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9045B2 (en) * 2010-12-30 2013-10-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st data generation and scale up for database testing using unique common factor sequencing
US9367435B2 (en) * 2013-12-12 2016-06-14 Vertafore, Inc. Integration tes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web services
US9921930B2 (en) * 2015-03-04 2018-03-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ing values of multiple metadata parameters for a target data record set population to generate a corresponding test data record set popul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2116A (zh) * 2013-09-17 2015-03-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76709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性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97049A (zh) * 2018-12-28 2019-04-30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88797A (zh) * 2019-10-11 2020-03-17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5025A (zh) * 2019-10-31 2020-02-07 北京东软望海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应用研究;叶晓波等;《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全文 *
基于环境声音的真随机数发生器设计与应用;彭浩然;张哲玮;刘焱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401(07);全文 *
基于遗传算法的覆盖率驱动测试产生器;王树朋;黄凯;严晓浪;;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0315(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507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8541B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84388B (zh) 一种生成自动化测试用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782507B (zh)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344053B (zh) 接口覆盖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491140A (zh) 一种终端的远程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9165170A (zh) 一种自动化请求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37981B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生产监控系统
CN112000582A (zh) 服务端自动化测试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90381B (zh) 服务器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8932355B (zh) 一种逻辑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3468237B (zh)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模型生成方法、系统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0968507B (zh) 覆盖率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3821389A (zh) 固态硬盘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4306A (zh) 测试报告的批量化生成发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400181A (zh) 对象测试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5740114A (zh) 移动终端的容错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547679B (zh) 脚本管理的方法和脚本管理平台
US20100262416A1 (en) Computer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an attention command test of a mobile phone
CN115250231B (zh) 应用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240920B (zh) 性能测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882922B (zh) 一种测试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6401113B (zh) 一种异构众核架构加速卡的环境验证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6150013A (zh) 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1325367B (zh) 测试时间预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9673017B (zh) Rru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