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0486B - 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0486B
CN111770486B CN201910253956.5A CN201910253956A CN111770486B CN 111770486 B CN111770486 B CN 111770486B CN 201910253956 A CN201910253956 A CN 201910253956A CN 111770486 B CN111770486 B CN 111770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network
gateway
session management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39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0486A (zh
Inventor
戚彩霞
杜如川
吕黎明
宗在峰
丁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39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0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0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0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4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rresponding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和装置,适用于终端的漫游网络的核心网的制式与归属网络的核心网的制式不同的场景。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网络中的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为从第二通信网络漫游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终端建立会话,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且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所述用户面网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无线宽带技术的挑战,保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领先优势。3GPP标准组制定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也可以称为第五代(5-Generation,5G)网络架构。当终端从归属网络移动到漫游网络时,若漫游网络为5G网络且漫游网络的核心网的制式与归属网络的核心网的制式不同,现有技术并没有提供漫游网络和归属网络之间互相通信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能够使得漫游网络和归属网络之间互相通信。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包括:第一通信网络中的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为从第二通信网络漫游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终端建立会话,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且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所述用户面网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网关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为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信息对应的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网关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和所述网关之间的控制面通道分配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述控制面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所述控制面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的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建立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建立与下行节点之间的第三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和/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第一承载的标识;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流对应所述第一承载;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流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第二承载的标识;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第二流对应所述第二承载;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流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将所述第一流对应的上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网关,所述第二流对应的上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网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流和/或第二流为服务质量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确定与所述网关进行通信的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指示信息选择所述用户面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网络服务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网络服务网元发送的所述用户面网元的信息。示例地,所述网络服务网元可以是NRF(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关为网关的用户面,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和/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为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的用户面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关为网关的控制面,所述控制面传输通道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与所述网关的控制面之间的传输通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包括: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终端的会话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网关信息,所述网关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分配承载标识,所述承载信息包括所述承载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漫游协议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签约信息,所述签约信息包括所述网关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向域名系统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查询所述网关信息;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所述域名系统发送的所述网关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网络服务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支持与所述第二制式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网络服务网元发送的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的指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为从第二通信网络漫游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终端建立会话,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且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处理单元,用于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其中,所述用户面网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通信网络中接收来自终端的会话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网关信息,所述网关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传输通道。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中有指令,当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中有指令,当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会话管理网元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移动性管理网元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以及上述第三方面的装置。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会话管理网元以及上述第四方面的装置。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4G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5G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5G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4是一种5G网络的非独立组网架构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5G网络的非独立组网架构的示意图。
图6是终端在SA网络和NSA网络间漫游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终端漫游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种终端漫游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通信网络,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某一网元(例如:A网元)获取来自另一网元(例如:B网元)的信息,可以指A网元直接从B网元接收信息,也可以指A网元经其他网元(例如:C网元)从B网元接收信息。当A网元经C网元从B网元接收信息时,C网元可以对信息进行透传,也可以将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将信息携带在不同的消息中进行传输或者对信息进行筛选,只发送筛选后的信息给A网元。类似的,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A网元向B网元发送信息,可以指A网元直接向B网元发送信息,也可以指A网元经其他网元(例如:C网元)向B网元发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漫游网络的核心网的制式与归属网络的核心网的制式不同的场景,例如:漫游网络为5G网络中的独立(Standalone,SA)组网架构。归属网络为5G网络中的非独立(non-standalone,NSA)组网架构。
图1是一种4G网络的架构示意图。在该网络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通过接入网设备接入核心网。UE通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与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进行通信。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核心网可以为核心分组演进(EvolvedPacket Core,EPC)网络。
核心网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用于移动性管理,例如:接入鉴权认证及移动性管理。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可以用于会话管理及漫游场景下漫游地计费、策略执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Gateway,PGW),可以用于会话管理及策略、计费执行功能。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可以用于根据AF的请求信息、运营商策略、用户签约信息等生成控制策略,控制网络行为,下发控制策略至控制面网元进行策略执行。归属签约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可以用于保存用户签约数据信息。
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用于传递应用侧对网络侧的需求,例如,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等。AF网元可以是第三方功能网元,也可以是运营商部署的应用服务,如: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语音呼叫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的各网元可以通过图1所示的接口通信。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各网元的功能以及接口仅为示例性的,各个网元在应用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时,并非全部功能都是必需的。
图2是一种5G网络架构的示意图。该架构为独立组网架构。在该架构中,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和核心网(Core Network,CN)均属于5G。
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小区)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接入网设备可以与任意数目终端设备通信。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有多个空口连接,例如,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两个空口连接,分别用于传输数据流A和数据流B。接入网设备可以支持不同制式的通信协议,或者可以支持不同的通信模式。例如,该接入网设备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5G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下一代无线(Next Radio,NR)接入设备),或者未来演进PLMN中的接入网设备等。
核心网可以包括: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以及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通过接入网设备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实现终端设备和DN之间用户面数据的传输。
PCF网元用于策略控制,例如:针对会话、业务流级别进行计费、Qos、移动性等策略控制。SMF网元用于会话管理,例如:进行会话管理、PCF下发控制策略的执行、UPF的选择、UEIP地址分配等。AMF网元用于:接入和移动性管理,例如:进行移动性管理、接入鉴权、授权等功能。UPF网元,用于用户面数据处理,例如:作为数据网络的接口,完成用户面数据转发、基于会话/流级的计费统计,带宽限制等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图2中各网元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接口通信。可以理解的是,在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各网元的功能以及接口仅为示例性的,各个网元在应用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时,并非全部功能都是必需的。
图3是另一种5G网络架构的示意图。该架构为独立组网架构。该架构与图2中的架构的区别点包括:至少两个SMF网元和至少两个UPF网元。其中,至少两个SMF网元包括至少一个中间SMF(Intermediate-SMF,I-SMF)网元和一个锚点SMF(Anchor-SMF,A-SMF)网元。A-SMF对应图2中的SMF网元。至少两个UPF网元包括至少一个中间UPF(Intermediate-UPF,I-UPF)网元和一个锚点UPF(Anchor-UPF,A-UPF)网元。A-UPF对应图2中的UPF网元。A-SMF为服务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session)的SMF。A-SMF控制A-UPF,具有策略和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和UDM接口,执行UE IP地址分配等功能。I-SMF用于控制I-UPF。I-SMF和I-UPF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插入、切换或移除。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图3中各网元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接口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各网元的功能以及接口仅为示例性的,各个网元在应用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时,并非全部功能都是必需的。
图4是一种5G网络中非独立组网架构的示意图。在该架构中,接入网包括5G接入网设备(例如:NR)和4G接入网设备(例如:EUTRAN)。UE通过EUTRAN接入EPC网络。
图5是另一种5G中的非独立组网架构的示意图。在该架构中,接入网包括5G接入网设备(例如:NR)和4G接入网设备(例如:EUTRAN)。UE通过EUTRAN和NR接入EPC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置、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设备、家用电器、虚拟现实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以终端从NSA网络漫游到SA网络进行举例说明。
图6是UE在SA网络和NSA网络间漫游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在该架构中,UE从NSA网络漫游到SA网络。漫游网络中的SMF(V-SMF)与归属网络中的PGW建立控制面连接。漫游网络中的UPF(V-UPF)与归属网络中的PGW建立用户面连接。示例性的,控制面连接可以是S8-C隧道,用户面连接为S8-U隧道。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GW还可采用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架构。PGW对应PGW控制面(PGW-C)和PGW用户面(PGW-U)。具体参见现有技术。对应的,在图6的网络架构中,SMF网元与PGW-C建立控制面连接,例如:S8-C隧道,UPF网元与PGW-U建立用户面连接,例如S8-U隧道。
图7是本申请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终端从第一通信网络漫游到第二通信网络。该方法包括:
701终端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通信网络为终端的漫游网络。例如,SA网络。该会话请求用于请求为终端建立PDU会话。
终端发送会话请求消息具体可以参见现有协议,在此不再赘述。
702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不同。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将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称为第一制式,将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称为第二制式。
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到会话请求消息后,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终端的漫游协议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与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不同。第二通信网络为终端的归属网络,例如:NSA网络。示例性的,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为4G核心网,例如EPC网络,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为5G核心网。
示例性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不同,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为NSA网络。
示例性的,移动性管理网元还可以根据漫游协议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可以与第一通信网络进行互通。
703移动性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
示例性的,移动性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选择支持NSA漫游能力的会话管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本地配置信息,选择支持与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会话管理网元向网络服务网元注册时,在注册请求中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会话管理网元支持与第二制式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网络服务网元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支持与第二制式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示例性的,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支持与第二制式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网络服务网元发送服务发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支持NSA漫游能力。网络服务网元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服务发现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消息包括支持NSA漫游能力的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其中,网络服务网元可以是网络仓库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该注册请求消息可是Nnrf_NFManagement_NFRegister。服务发现请求消息可以为Nnrf_NFDiscovery_Request Request。服务发现响应消息为Nnrf_NFDiscovery_RequestResponse。
704移动性管理网元向选择的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请求消息。
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终端建立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网关信息,该网关信息对应的网关用于建立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的传输通道。移动性管理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网关信息。
示例性的,该网关可以是PGW,该网关信息为PGW ID,也可以是PGW地址、域名等信息。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的传输通道包括图6中的S8-C隧道和/或S8-U隧道。
移动性管理网元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获取网关信息:
方式一: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终端在第二通信网络的签约信息,该签约信息包括网关信息。例如:移动性管理网元从HSS获取终端的签约信息,该签约信息包括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以及该APN对应的PGW ID信息。
方式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向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查询所述网关信息。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DNS发送的网关信息。示例性的,该请求消息可以是Update Location Reques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性管理网元为终端在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分配承载标识。移动性管理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承载信息,该承载信息包括承载标识。示例性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包括承载信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承载可以是默认承载,该承载也可以是专有承载,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性管理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例如:该指示信息为NSA漫游指示信息。示例性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包括该指示信息。
705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
该用户面网元用于建立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例如:图6中的S8-U隧道。
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包括: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支持NSA漫游能力的用户面网元。示例性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采用如下方式选择支持与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
方式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本地配置信息,选择支持与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
方式二:用户面网元向网络服务网元注册时,在注册请求中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面网元支持与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会话管理网元向网络服务网元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支持与第二制式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示例性的,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支持与第二制式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的信息。用户面网元,网络服务网元以及会话管理网元之间消息交互具体可以参见步骤703中方式二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选择用户面网元网元之前,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例如: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为NSA网络。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进一步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不同。
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式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
方式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本地配置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例如: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端口局功能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
方式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在步骤704中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
方式三: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在步骤704中发送的网关信息和/或承载信息。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接收到的网关信息和/或承载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当第一通信网络为图3所示的通信网络时,第一通信网络还包括另一个会话管理网元(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其中,步骤705中的会话管理网元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此时,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A-SMF网元,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I-SMF网元。I-SMF向A-SFM透传上述方式二和方式三中的信息,当然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网关信息和/或承载信息。
方式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消息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例如:AMF ID)以及用于指示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的指示信息(例如:NSA漫游指示信息)。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本地配置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例如: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本地配置确定终端的归属网络为NSA网络。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网关信息和/或承载信息。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网关信息和/或承载信息。示例性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可以是承载分配请求消息。
方式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例如:AMF ID)和/或承载信息(承载标识)。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例如:AMF ID)和/或承载信息(承载标识)。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或承载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例如: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终端的归属网络为NSA网络。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网关信息。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网关信息。
706会话管理网元向选择的用户面网元发送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该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是N4会话消息。
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用户面网元为该PDU会话分配上行隧道信息。示例性的,PDU会话的上行隧道可以为图2中AN和UPF网元之间的N3隧道,对应的,上行隧道信息包括隧道标识和UPF网元的地址信息。PDU会话的上行隧道也可以为图3中I-UPF和A-UPF网元之间的N9隧道,对应的,上行隧道信息包括隧道标识和A-UPF网元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用户面网元为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分配下行隧道信息。示例性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为图6中的S8-U隧道,对应的,下行隧道信息包括隧道标识和UPF网元的地址信息。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用户面网元分配的上行N3/N9隧道信息和/或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分配下行隧道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会话管理网元为该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分配上行隧道和/或下行隧道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将该上行隧道和/或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用户面网元。
707用户面网元与网关信息对应的网关建立用户面通道。
该用户面通道即为步骤705和步骤706中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例如:图6中的S8-U隧道。
具体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步骤706中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网关发送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该上行隧道信息包括隧道标识和网关的地址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会话管理网元还向网关发送步骤705中获得的承载标识。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接收网关发送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Qos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流对应第一承载。示例性的,会话管理网元为该承载在第一通信网络中对应的流分配流标识,例如:Qos流标识(Qos flow ID,QFI)。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移动性管理网元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承载标识以及对应的流标识。示例地,所述承载标识以及对应的流标识可以在协议配置选项消息中传递至终端设备。该送承载标识以及对应的流标识用于终端在漫游地切换到第三通信网络。例如,在漫游地,终端由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示例性的,会话管理网元通过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发送承载标识以及对应的流标识,具体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移动性管理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N3隧道信息、该隧道对应的流标识、以及该流对应的QoS参数信息。示例性的,会话管理网元通可以通过N2会话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图3所示的通信网络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行N9隧道信息、该隧道对应的流标识、以及该流对应的QoS参数信息。
708会话管理网元与网关信息对应的网关建立控制面通道。
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和网关信息对应的网关之间的控制面通道分配下行隧道信息。示例性的,该控制面通道为图6中的S8-C隧道。该隧道信息包括隧道标识和会话管理网元的地址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向网关发送控制面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网关发送的控制面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该隧道信息包括隧道标识和网关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制式确定与网关进行通信的协议。例如:该协议可以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ling Protocol,GTP)。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通信协议向网关发送步骤707和步骤708中的信息。例如: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控制面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以及承载信息。网关也可以采用该协议向会话管理网元和/或用户面网元发送数据,例如: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控制面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等。
在本申请的实例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分别向网关发送步骤707和步骤708中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控制面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以及承载信息。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在同一条消息中向网关发送步骤707和步骤708中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控制面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以及承载信息。该消息可以为PDU会话响应消息。
在本申请的实例中,对步骤706~步骤708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接收网关发送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建立用户面网元和网关的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网关可以向会话管理网元请求建立多个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本实施例不做限定。示例性的,该请求消息可以是创建承载请求(Create Bearer Request)。该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在PDU会话响应消息中。该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可以是图6中的S8-C隧道。该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网关为该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分配的上行隧道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元建立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具体的,用户面网元或者会话管理网元为该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分配下行隧道信息,并将该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网关。具体参见步骤706中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的分配方法。
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第二流对应第二承载。示例性的,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请求移动性管理网元为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第二承载分配承载标识。会话管理网元为第二承载在第一通信网络中对应的第二流分配流标识,会话管理网元向终端发送第二承载的标识和第二流的标识,具体参见步骤707的描述。示例性的,该第二承载可以是专有承载。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向网关发送第二承载的标识。
方便描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将步骤707中的承载称为第一承载,第一承载对应的流称为第一流。步骤706中的N3隧道或者N9隧道称为第三数据传输通道,即第三数据传输通道可以为用户面网元与下行节点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下行节点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者另一个用户面网元。第三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具体的,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一承载和第一流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承载和第二流的对应关系,将终端在第三数据传输通道中发送的上下数据发送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和/或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例如:会话管理网元指示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流对应的上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网关,第二流对应的上行数据包通过第二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网关。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和/或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的下行数据发送到第三数据传输通道。
下面以终端为UE,移动性管理网元为AMF网元,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网元,用户面网元为UPF网元,网关为PGW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漫游的方法。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7实施例的相似内容具体参见图7实施例的描述。该终端漫游的方法,包括:
801.UE通过5G接入网设备漫游注册至SA网络。AMF根据漫游协议判断归属网络仅支持NSA能力。AMF向HSS/H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获取用户签约信息,签约信息中包含用户标识,APN及PGW ID信息。具体可以参见步骤702和703的描述。所述5G接入网设备可以是5GNR,也可以是支持接入5G核心网的非3GPP接入网设备。示例地,所述非3GPP接入网设备可以是N3IWF。
802.UE通过接入网设备向AMF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
803.AMF根据从HSS所收到的签约信息确定PGW ID,或通过向DNS发送请求查询PGW信息。
804.AMF选择支持NSA漫游能力的SMF。具体可以参见步骤703的描述。
805.AMF向SMF提供PGW ID及LBI标识。具体参见步骤704和705中的描述。
806.SMF判断终端为NSA漫游场景,并选择支持NSA漫游能力的UPF。具体参见步骤704的描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保障该漫游场景下的业务连续性,SMF与UPF一经选定,在会话生命周期内不做变更。
807.SMF根据漫游指示/漫游场景为该PDU会话分配S8-C下行隧道标识。具体参见步骤707和步骤708的描述。
808.SMF根据漫游指示/漫游场景为该PDU会话分配N3/N9上行隧道标识,及S8-U下行隧道标识。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隧道标识也可由SMF直接分配后在N4会话消息中发送至UPF。
809.SMF向PGW发送S8-C/U下行隧道标识及LBI(EBI)标识,并接收PGW所返回的S8-C/U上行隧道标识信息及QoS参数信息。具体参见步骤707和步骤708的描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将默认承载的标识为LBI,专有承载的标识为EBI。
810.SMF收到PGW所返回的S8-C上行隧道标识及QoS参数等信息后,为该承载分配QFI标识。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GW在该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中还可能同时携带创建一条或多条承载请求消息(Create Bearer Request)以及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S8-U上行隧道标识。SMF收到该标识后,请求AMF为对应的承载分配EBI。SMF为这些承载分配相应的QFI。
811.SMF经由AMF向接入网设备提供N2会话信息,其中包含N3上行隧道标识、QFI及各QoS Flow所对应的QoS参数信息。SMF在发送至UE的PDU会话响应消息中还可携带各QFI和各EBI的映射关系,用于UE切换至4G网络时使用。具体参见步骤706~步骤708的描述。
812.SMF提供N3/N9隧道标识,S8-U隧道标识信息,PDR规则等至UPF。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在步骤809中SMF收到多个S8-U隧道标识,则SMF指示UPF分配额外的S8-U隧道标识信息。若隧道标识信息由SMF分配,则SMF在该N4会话修改消息中携带所分配的S8-U隧道标识。随后,SMF返回响应消息至PGW,其中携带为专有承载所分配的S8-U下行隧道标识信息。具体参见步骤706~步骤708的描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901、接收单元902、发送单元903以及存储单元904。处理单元901、接收单元902、发送单元903以及存储单元904可以是在物理上相互分离的单元,也可以是集成到一个或者多个物理单元中,在此不做限定。
接收单元902和发送单元903用于实现处理单元901与其他单元或者网元的内容交互。具体的,发送单元903可以是发送电路或者发送器。接收单元902可以是接收电路或者接收器。发送单元903和接收单元902还可以是该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收发信机。发送单元903和接收单元902还可以是处理单元901的通信接口或者收发电路。可选的,发送单元903和接收单元902是一个收发芯片。
虽然图9中仅仅示出了一个发送单元903和一个接收单元902,该通信装置也可以包括多个发送单元903和多个接收单元902。发送单元903和接收单元902还可以是一个收发单元的子单元。
处理单元901用于实现通信装置对数据的处理。处理单元901可以是处理电路,也可以是处理器。其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虽然图9中仅仅示出了一个处理单元901,通信装置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单元或者处理单元901包括多个子数据处理单元。具体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
存储单元904用于存储处理单元901执行的计算机指令。存储单元904可以是存储电路也可以是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
存储单元904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单元901的单元,也可以是处理单元901中的存储单元,在此不做限定。虽然图9中仅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单元904,通信装置也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单元904或者存储单元904包括多个子存储单元。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901可以通过发送单元903和接收单元902与其他网元进行内容交互,例如:处理单元901获取或者接收来自其他网元的内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901、存储单元904、发送单元903和接收单元902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具体的,通信装置可以是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移动性管理网元或者用户面网元,或者其他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元。该通信装置也可以是网元中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
当该通信装置为会话管理网元或者该会话管理网元中的芯片或者该会话管理网元中的芯片系统时,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为从第二通信网络漫游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终端建立会话,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且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处理单元,用于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其中,所述用户面网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网关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为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信息对应的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网关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为会话管理网元和所述网关之间的控制面通道分配下行隧道信息;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述控制面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所述控制面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的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建立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建立与下行节点之间的第三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和/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第一承载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流对应所述第一承载;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流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第二承载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第二流对应所述第二承载;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流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将所述第一流对应的上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网关,所述第二流对应的上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网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确定与所述网关进行通信的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的指示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选择所述用户面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网络服务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服务网元发送的所述用户面网元的信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单元用于执行图7和图8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的信号接收操作。发送单元用于执行图7和图8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的信号发送操作。处理单元用于执行图7和图8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的信号处理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901根据存储单元904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下操作: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为从第二通信网络漫游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终端建立会话,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且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所述用户面网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901根据存储单元904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图7和图8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的操作。
当该通信装置为移动性管理网元或者该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芯片或者该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芯片系统时,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通信网络中接收来自终端的会话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网关信息,所述网关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分配承载标识,所述承载信息包括所述承载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漫游协议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签约信息,所述签约信息包括所述网关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域名系统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查询所述网关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域名系统发送的所述网关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服务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支持与所述第二制式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网络服务网元发送的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的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单元用于执行图7或图8实施例中移动性管理网元的信号接收操作。发送单元用于执行图7或图8实施例中移动性管理网元的信号发送操作。处理单元用于执行图7或图8实施例中移动性管理网元的信号处理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901根据存储单元904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下操作:接收来自终端的会话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确定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网关信息,所述网关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传输通道。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901根据存储单元904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图7或图8实施例中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操作。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者处理器可以调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来执行图7或图8实施例的方法中核心网网元执行的操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网关为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网关时,会话管理网元与网关的控制面建立控制面传输通道,用户面网元与网关的用户面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例如: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网关的用户面或者网关的控制面分配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网关的用户面分配控制面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在这种场景下,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网关信息是网关的控制面的信息。网关的控制面对网关的用户面进行控制,例如:控制网关的用户面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执行图7或图8实施例的方法中核心网网元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图6中相互通信两个或者多个网元。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为了方面理解,进行了多种举例说明。然而,这些例子仅仅是一些举例,并不意味着是实现本申请的最佳实现方式。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的描述,采用了会话请求消息以及其他各种消息的名称。然而,这些消息仅仅是以举例方式说明需要携带的内容或者实现的功能,消息的具体名称并不对本申请的做出限定,例如:还可以是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第三消息等。这些消息可以是具体的一些消息,可以是消息中的某些字段。这些消息还可以代表各种服务化操作。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为了方面理解,进行了多种举例说明。然而,这些例子仅仅是一些举例,并不意味着是实现本申请的最佳实现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3)

1.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网络中的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为从第二通信网络漫游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终端建立会话,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且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5G网络;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所述用户面网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网关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为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信息对应的网关或者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为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信息对应的网关的用户面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网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和所述网关之间或者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和所述网关的控制面之间的控制面通道分配下行隧道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网关或者所述网关的控制面发送所述控制面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网关或者所述网关的用户面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网关或者所述网关的控制面发送的所述控制面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和/或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网关或者所述网关的用户面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网关或者所述网关的控制面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的之间或者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的用户面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建立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建立与下行节点之间的第三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和/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第一承载的标识;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流与所述第一承载对应;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流的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第二承载的标识;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第二流与所述第二承载对应;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流的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确定与所述网关或者网关的控制面或者网关的用户面进行通信的协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的指示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指示信息选择所述用户面网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网络服务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网络服务网元发送的所述用户面网元的信息。
16.一种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为从第二通信网络漫游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终端建立会话,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漫游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所述终端的归属网络且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一制式不同,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5G网络;
处理单元,用于选择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其中,所述用户面网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网关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为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信息对应的网关或者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为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信息对应的网关的用户面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网关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为会话管理网元和所述网关之间或者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和所述网关的控制面之间的控制面通道分配下行隧道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网关或者所述网关的控制面发送所述控制面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关或者所述网关的用户面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下行隧道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关或者所述网关的控制面发送的所述控制面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和/或 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关或者所述网关的用户面发送的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上行隧道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关或者所述网关的控制面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之间或者所述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网关的用户面的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建立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元建立与下行节点之间的第三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和/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第一承载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流对应所述第一承载;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流的标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第二承载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第二流对应所述第二承载;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流的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确定与所述网关或者网关的控制面或者网关的用户面进行通信的协议。
2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的第二制式的指示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选择所述用户面网元。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网络服务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支持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面网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服务网元发送的所述用户面网元的信息。
31.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中有指令,当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权利要求16-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
3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253956.5A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770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3956.5A CN111770486B (zh)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3956.5A CN111770486B (zh)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486A CN111770486A (zh) 2020-10-13
CN111770486B true CN111770486B (zh) 2022-02-08

Family

ID=7271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3956.5A Active CN111770486B (zh)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0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7325B (zh) * 2021-09-08 2023-02-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872981B (zh) * 2021-09-30 2023-11-07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核心网和通信网络
CN117425144A (zh) * 2022-07-14 2024-0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40358A (zh) * 2022-07-14 2024-0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688A1 (zh) * 2011-09-29 2013-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pmip域间漫游时的节点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3188629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制式网络间的流量引导方法和装置
CN106304019A (zh) * 2015-06-04 2017-0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终端的能力更新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2722A (zh) * 2016-02-17 2018-10-23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位置注册有关消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3556811B (zh) * 2016-05-13 2024-04-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轻连接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US11356854B2 (en) * 2016-08-10 2022-06-07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7820234B (zh) * 2016-09-14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漫游保护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EP3541125B1 (en) * 2016-11-10 2021-08-18 LG Electronics Inc. Registration method through network access belonging to identical plm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8401269A (zh) * 2017-02-07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系统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US10952176B2 (en) * 2017-03-17 2021-03-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F influenced PDU session management and subscription procedures
CN107018542A (zh) * 2017-03-27 2017-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系统中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90007500A1 (en) * 2017-07-03 2019-01-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session anchor relocation and 5g network registr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688A1 (zh) * 2011-09-29 2013-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pmip域间漫游时的节点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3188629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制式网络间的流量引导方法和装置
CN106304019A (zh) * 2015-06-04 2017-0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终端的能力更新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486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8622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e context and pdu session context management
CN108323245B (zh) 一种注册及会话建立的方法、终端和amf实体
CN111770486B (zh) 一种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US92712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ccess to machine to machine (M2M) core network
KR100825463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피 주소를 사용한 단말의 통신방법 및 장치
CN110121897B (zh) 一种会话建立的方法及设备
CN110167195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365727B (zh) 通信方法和相关装置
KR101375474B1 (ko) 인터넷 프로토콜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EP247294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ffloading network traffic
EP3777069B1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offloading data traffic
US10869189B2 (en) IP address assign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15223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7050416B2 (en) Technique for IP communication among wireless devices
JP2001518743A (ja) Gprs加入者による多数のインタネットサービスプロバイダの選択
WO2018165336A1 (en) Network sharing by multiple service providers in a 3gpp framework using single core network
US9629065B2 (en) Local access point name for use in accessing packet data networks
WO202301104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842956B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路由方法、服务网关及移动管理实体
CN113811025A (zh) 一种释放中继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KR102116411B1 (ko) 이동 통신망에서 ip 주소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295374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950111A (zh) 一种会话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4642074A (zh) 一种用于影响核心网中的数据流量路由的方法
CN11387345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