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0011A - 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0011A
CN111770011A CN201910256202.5A CN201910256202A CN111770011A CN 111770011 A CN111770011 A CN 111770011A CN 201910256202 A CN201910256202 A CN 201910256202A CN 111770011 A CN111770011 A CN 111770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isk
message sender
information
s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62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0011B (zh
Inventor
戴呈轩
蔡达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62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0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0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0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2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filtering or selective b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通讯消息中包含风险信息;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Description

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教育机构、政府机关等各类团体的办公过程,不仅能够提升用户之间的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而且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事件处理效率和办公效率。
通常而言,当用户之间通过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收发通讯消息时,通讯双方应当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比如好友关系、同事关系等,否则会由于安全性问题而无法实现通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风险提示方法,包括:
确定通讯消息中包含风险信息;
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风险提示方法,包括:
确定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
当所述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所述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风险提示装置,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确定通讯消息中包含风险信息;
风险提示单元,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风险提示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确定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
提示单元,当所述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所述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险提示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险提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场景下的风险提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执行风险提示的示意图。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险提示装置的框图。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险提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险提示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险提示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11、网络12、若干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3、手机14和手机15等。
服务器11可以为包含一独立主机的物理服务器,或者该服务器11可以为主机集群承载的虚拟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服务器11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服务器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服务器11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服务端。而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由服务器11通过与手机13-15上运行的客户端进行配合,以实现风险提示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不仅可以实现通讯功能,还可以作为诸多其他功能的集成化功能平台,比如对于审批事件(如请假、办公物品申领、财务等审批事件)、考勤事件、任务事件、日志事件等团体内部事件的处理,再比如订餐、采购等团体外部事件的处理,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较为具体地,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可以承载于相关技术中的即时通讯应用,比如企业即时通讯(Enterprise InstantMessaging,EIM)应用。当然,即时通讯功能仅为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支持的通讯功能之一,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还能够实现更多诸如上述的其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手机13-15只是用户可以使用的一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实际上,用户显然还可以使用诸如下述类型的电子设备:平板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s,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s)、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客户端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电子设备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
需要指出的是: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可以被预先安装在电子设备上,使得该客户端可以在该电子设备上被启动并运行;当然,当采用诸如HTML5技术的在线“客户端”时,无需在电子设备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即可获得并运行该客户端。
而对于手机13-15与服务器11之间进行交互的网络12,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在一实施例中,该网络12可以包括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PSTN)和因特网。同时,手机13-15等电子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该网络12进行通讯交互,比如在任意两台电子设备之间建立单聊通讯会话;或者,若干电子设备可以参与至同一群聊通讯会话,使得任一用户可以通过自身的电子设备向该群聊通讯会话中的其他所有用户发送通讯消息。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险提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确定通讯消息中包含风险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通讯消息的消息内容与预定义的风险词库进行匹配,当该风险词库中存在与消息内容相匹配的风险关键词时,确定该通讯消息包含风险信息。或者,可以将通讯消息处理为模型输入特征后,输入预先训练的风险识别模型,由该风险识别模型的输出结果确定通讯消息是否包含风险信息;其中,风险识别模型可由预先准备的风险特征和/或非风险特征进行得到,训练方式可以包括监督训练或非监督训练,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或者,可以通过对通讯消息的消息内容进行语义识别,并根据识别出的语义确定其是否包含风险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上运行有某一应用的客户端,该应用可以实现通讯功能、以收发通讯消息,比如该应用可以包括即时通讯应用或企业技术通讯应用等。该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运行的操作系统或者运行的上述客户端,在本地确定通讯消息是否包含风险信息;或者,该电子设备可以获取上述应用的服务端对通讯消息的识别结果,该识别结果中指示了通讯消息是否包含风险信息,其中服务端可以主动对通讯消息进行识别,也可以在电子设备的请求下对通讯消息进行识别。
在一实施例中,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该服务器上运行有某一应用的服务端,该应用可以实现通讯功能、以收发通讯消息,比如该应用可以包括即时通讯应用或企业技术通讯应用等。该服务器可以基于运行的操作系统或者运行的上述服务端,确定通讯消息是否包含风险信息;其中,服务器可以主动对通讯消息进行识别,也可以在电子设备的请求下对通讯消息进行识别。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维度的考虑,对于“风险信息”的定义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从资金维度进行考虑时,风险信息可以包括与资金诈骗相关的内容,比如“转账”、“银行卡”、“取款密码”等;再例如,从数据维度进行考虑时,风险信息可以包括与机密数据泄露相关的内容,比如特定的人员、资料、项目等相关的信息。可以向用户提供多种预定义的维度,这些维度存在预定义的风险信息,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关注的一个或多个维度;当然,用户可以对已存在的维度对应的风险信息及其识别方式进行调整,或者增加其他的自定义维度及其对应的风险信息、风险信息识别方式等。
步骤204,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在一实施例中,团体可以包括企业、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多种类型,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本说明书的电子设备或服务器可以通过运行相关应用的客户端或服务端,比如上述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或服务端,以获得团体的组织架构信息,并基于该组织架构信息确定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是否属于同一团体。
在一实施例中,处于同一团体内的成员相比于未处于同一团体内的成员而言,往往具有相对更加紧密的关联,即便发生风险问题也相对更加容易实现追溯,因而当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并未处于同一团体,且通讯消息包含风险信息时,发生风险的概率相对更高且往往不易解决,可以通过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使消息接收方提高风险意识,从而降低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当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该电子设备可以在本地实施风险提示操作,比如在屏幕上显示出风险提示信息、发出风险提示告警声、产生风险提示振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当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应用于服务器时,该服务器可以向电子设备发送风险提示指令,以指示电子设备基于该指令实施风险提示操作,比如上述的一种或多种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可以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加入所述团体的时长;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加入时长不大于预设时长。换言之,当该消息发送方发出的通讯消息包含风险信息时,如果消息发送方加入团体的时间较短(不大于预设时长),那么即便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该消息发送方也存在相对较大的嫌疑,比如该消息发送方可能是利用了团体加入流程中的审核漏洞、或者通过团体内的某一成员作为内应等,冒充成为了该团体的成员,以针对该团体中的其他成员(如上述的消息接收方)实施诈骗等,而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予以识别,从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可以在所述团体内的组织和/或群组中,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组织可以包括团体内不同层级的部门等、取决于团体内部的组织架构形式,而群组可以为归属于团体的通讯群组、群组成员通常为该团体的成员;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换言之,当该消息发送方发出的通讯消息包含风险信息时,如果消息发送方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较少(不大于预设数量),表明该消息发送方与其他团体成员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由于该消息发送方为了避免暴露自身冒充团体成员的情况而故意为之,那么即便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该消息发送方也存在相对较大的嫌疑,而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予以识别,从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可以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在所述团体内产生的历史关联信息,比如所述历史关联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打卡信息、任务信息、会议信息;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历史关联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换言之,当该消息发送方发出的通讯消息包含风险信息时,如果消息发送方在所述团体内产生的历史关联信息较少(不大于预设数量),表明该消息发送方在团体内产生的活动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由于该消息发送方并非真正的团体成员,使其难以模拟真实团体成员的打卡操作、无法参与真实团体成员所参与的任务或会议等,那么即便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该消息发送方也存在相对较大的嫌疑,而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予以识别,从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可以确定所述团体内与所述消息发送方存在预设关系的成员数量,比如该预设关系可以包括好友关系、产生过沟通、参与过同一任务、参与过同一会议等;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成员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换言之,当该消息发送方发出的通讯消息包含风险信息时,如果团体内与消息发送方存在预设关系的成员数量较少(不大于预设数量),表明该消息发送方与其他团体成员之间的联系较少,这可能是由于该消息发送方并非真正的团体成员,使其难以参与到团体内的任务或会议中,或者该消息发送方处于隐藏身份的缘故而避免与真实团体成员产生交流,那么即便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该消息发送方也存在相对较大的嫌疑,而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予以识别,从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可以确定邀请所述消息发送方加入所述团体的成员;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成员的职位级别或权限级别不高于预设级别。实际上,当成员在团体内的职位级别或权限级别相对越高时,该成员与该团体之间的利益绑定关系越紧密,因而由该成员邀请加入团体的用户相对更加可靠,反之则可能相对不可靠。因此,当该消息发送方发出的通讯消息包含风险信息时,如果邀请该消息发送方加入团体的成员的职位级别或权限级别较低(不高于预设级别),那么团体内成员可能是消息发送方的“内应”,即便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该消息发送方也存在相对较大的嫌疑,而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予以识别,从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险信息包括资金诈骗信息;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可以限制所述消息接收方向所述消息发送方的转账操作,以避免造成消息接收方产生资金损失;或者,可以将转账额度限制为不大于预设额度,从而在不影响小额转账的同时,将可能产生的资金损失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产生大额损失。
为了便于理解,以企业即时通讯应用T为例,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假定手机13和手机14上运行有应用T的客户端、服务器11上运行有应用T的服务端,其中手机13和手机14上的客户端分别登录有不同使用者的注册账号,例如手机13上登录有消息发送方的注册账号,使得手机13被配置为消息发送方对应的发送方设备、手机13上登录有该消息发送方对应的客户端1,以及手机14上登录有消息接收方的注册账号,使得手机14被配置为消息接收方对应的接收方设备、手机14上登录有该消息接收方对应的客户端2。
服务器11上运行的服务端可以配合客户端1、客户端2之间实现通讯消息的收发操作,并且该服务器11还可以用于实现本说明书的风险提示方案,即该服务器11可以对客户端1发送至客户端2的通讯消息进行风险识别,并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下面结合图3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场景下的风险提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服务端获取客户端1向客户端2发送的通讯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通讯消息可以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一种或多种内容元素,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相应地,服务端可以通过对文字进行读取、对图片内容进行识别、将音频转换为文字、对视频包含的图像内容进行识别、将视频包含的音频内容转换为文字等,以针对通讯消息进行识别。
步骤304,当通讯消息被识别为包含风险信息时,转入步骤306;否则结束流程。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端可以维护有风险词库,该风险词库包含预定义的风险关键词。基于所关注的风险类型,可以设定相应的风险关键词;例如,当风险类型为资金诈骗类型时,风险关键词可以包括诸如“转账”、“借钱”、“银行卡”、“卡号”等。譬如,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执行风险提示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手机14可以向消息接收方呈现与消息发送方(如用户“小白”)对应的通讯界面,该通讯界面包括消息发送方发出的通讯消息41,该通讯消息41包含的“借点钱”等消息内容命中了风险关键词,可以判定该通讯消息包含风险信息。
当然,除了与风险词库进行匹配之外,服务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识别通讯消息是否包含风险信息,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可以通过预先准备的风险特征和/或非风险特征进行训练(如监督训练或非监督训练),得到风险识别模型;然后,针对获取到的通讯消息,可以根据该通讯消息生成相应的模型输入特征,并通过输入上述的风险识别模型,以由该风险识别模型的输出结果确定通讯消息是否包含风险信息。
步骤306,确定通讯双方的企业归属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企业即时通讯应用T除了实现即时通讯功能之外,还支持企业管理功能,该企业管理功能可以用于维护各个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从用户维度而言,也可以理解为该企业管理功能用于维护各个用户的企业归属信息。因此,服务端可以确定消息发送方、消息接收方分别对应的企业归属信息。
步骤308,当通讯双方属于同一企业时,转入步骤310;否则,转入步骤314。
在一实施例中,处于同一企业内的成员相比于未处于同一企业内的成员而言,往往具有相对更加紧密的关联,即便发生风险问题也相对更加容易实现追溯,因而当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并未处于同一企业,且通讯消息包含风险信息时,发生风险的概率相对更高且往往不易解决,可以通过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使消息接收方提高风险意识,从而降低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
步骤310,获取其他判断信息。
步骤312,当其他判断信息满足提示条件时,转入步骤314。
在一实施例中,当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企业时,可以判定为两者之间不存在安全风险,并终止流程。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步骤310-312,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以提升判断准确率。
在一实施例中,其他判断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消息发送方加入企业(通讯双方所处的企业)的时长、消息发送方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归属于上述企业)的数量、消息发送方在上述企业内产生的历史关联信息、上述企业内与消息发送方存在预设关系的成员数量、邀请消息发送方加入上述企业的成员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其他判断信息为消息发送方加入上述企业的时长时,提示条件可以包括:加入时长不大于预设时长。换言之,即消息发送方加入上述企业的时间较短,那么该消息发送方可能是利用了企业加入流程中的审核漏洞、或者通过该企业内的某一成员作为内应等,冒充成为了该企业的成员,以针对消息接收方实施诈骗。
在一实施例中,当其他判断信息为消息发送方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归属于上述企业)的数量时,提示条件可以包括: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换言之,即消息发送方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较少,表明该消息发送方与其他企业成员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由于该消息发送方为了避免暴露自身冒充企业成员的情况而故意为之,以针对消息接收方实施诈骗。
在一实施例中,当其他判断信息为消息发送方在上述企业内产生的历史关联信息时,比如该历史关联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打卡信息、任务信息、会议信息;提示条件可以包括:历史关联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换言之,即消息发送方在上述企业内产生的历史关联信息较少,表明该消息发送方在企业内产生的活动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由于该消息发送方并非真正的企业成员,使其难以模拟真实企业成员的打卡操作、无法参与真实企业成员所参与的任务或会议等。
在一实施例中,当其他判断信息为上述企业内与消息发送方存在预设关系的成员数量时,该预设关系可以包括好友关系、产生过沟通、参与过同一任务、参与过同一会议等,提示条件可以包括:成员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换言之,即企业内与消息发送方存在预设关系的成员数量较少,表明该消息发送方与其他企业成员之间的联系较少,这可能是由于该消息发送方并非真正的企业成员,使其难以参与到企业内的任务或会议中,或者该消息发送方处于隐藏身份的缘故而避免与真实企业成员产生交流。
在一实施例中,当其他判断信息为邀请消息发送方加入上述企业的成员时,提示条件可以包括:该成员的职位级别或权限级别不高于预设级别。实际上,当成员在企业内的职位级别或权限级别相对越高时,该成员与该企业之间的利益绑定关系越紧密,因而由该成员邀请加入企业的用户相对更加可靠,反之则可能相对不可靠。因此,当该消息发送方发出的通讯消息包含风险信息时,如果邀请该消息发送方加入企业的成员的职位级别或权限级别较低,那么企业内成员可能是消息发送方的“内应”,即便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企业,该消息发送方也存在相对较大的嫌疑。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同时采用多个上述的“其他判断信息”,以更为准确地识别出消息发送方是否存在诈骗风险。例如,当其他判断信息包括“消息发送方加入上述企业的时长”和“消息发送方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时,提示条件可以包括:“加入时长不大于预设时长”和/或“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即,提示条件实际上包括分别对应于每一“其他判断信息”的多个子条件,并且:当这些子条件为“或”的关系时,只需要满足至少一个子条件,即可判定为存在风险,当这些子条件为“和”的关系时,需要同时满足所有子条件,才会判定为存在风险,而这些子条件之间的结合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
步骤314,服务端向客户端2发送风险提示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客户端2可以响应于收到的风险提示指令,向消息接收方实施相应的风险提示操作,以提醒消息接收方注意可能存在的资金诈骗风险。例如图4所示,可以在手机14上显示出风险提示信息42,比如该风险提示信息42可以包括“对方账户存在安全风险,请谨防诈骗”等内容;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施风险提示操作,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316,当消息接收方向消息发送方实施转账时,若转账金额过高,则转入步骤320;否则,转入步骤318。
步骤318,执行转账操作。
步骤320,限制转账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在已经确定消息发送方存在实施资金诈骗的风险的情况下,服务端可以继续监控消息接收方与消息发送方之间的资金往来,并在消息接收方需要向消息发送方实施转账操作时加以干预,避免对消息接收方造成较大的资金损失。例如,可以允许执行较小金额的转账操作,但限制执行较大金额的转账操作。
在针对较大金额的转账操作予以限制时,一种情况下可以阻止转账操作的执行,以避免造成损失;另一种情况下,只是暂时中止转账,比如可以再次向消息接收方发出风险提示和转账确认,从而在消息接收方再次确认需要转账时,允许实施转账操作,防止服务端对风险的误判而影响用户之间的正常转账操作。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5,在硬件层面,该设备包括处理器502、内部总线504、网络接口506、内存5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5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5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风险提示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6,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风险提示装置可以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601,确定通讯消息中包含风险信息;
风险提示单元602,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可选的,还包括:
时长确定单元603,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加入所述团体的时长;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加入时长不大于预设时长。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数量确定单元604,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在所述团体内的组织和/或群组中,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
可选的,还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605,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在所述团体内产生的历史关联信息;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历史关联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
可选的,所述历史关联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打卡信息、任务信息、会议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数量确定单元606,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所述团体内与所述消息发送方存在预设关系的成员数量;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成员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
可选的,还包括:
成员确定单元607,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邀请所述消息发送方加入所述团体的成员;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成员的职位级别或权限级别不高于预设级别。
可选的,所述风险信息包括资金诈骗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风险处理单元608,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限制所述消息接收方向所述消息发送方的转账操作,或将转账额度限制为不大于预设额度。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险提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2,确定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
在一实施例中,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上运行有某一应用的客户端,该应用可以实现通讯功能、以收发通讯消息,比如该应用可以包括即时通讯应用或企业技术通讯应用等。该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运行的操作系统或者运行的上述客户端,确定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其中,消息发送方为发送通讯消息的用户,即对端用户;而消息接收方为接收通讯消息的用户,即该电子设备的本端用户,该电子设备运行的客户端上登录有本端用户的注册账号。
在一实施例中,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该服务器上运行有某一应用的服务端,该应用可以实现通讯功能、以收发通讯消息,比如该应用可以包括即时通讯应用或企业技术通讯应用等。该服务器可以基于运行的操作系统或者运行的上述服务端,确定通讯消息对应的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
步骤704,当所述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所述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维度的考虑,对于“风险”的定义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从资金维度进行考虑时,风险可以包括资金诈骗风险;再例如,从数据维度进行考虑时,风险可以包括机密数据的泄露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团体可以包括企业、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多种类型,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本说明书的电子设备或服务器可以通过运行相关应用的客户端或服务端,比如上述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或服务端,以获得团体的组织架构信息,并基于该组织架构信息确定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是否属于同一团体。
在一实施例中,处于同一团体内的成员相比于未处于同一团体内的成员而言,往往具有相对更加紧密的关联,即便发生风险问题也相对更加容易实现追溯,因而当消息发送方与消息接收方并未处于同一团体时,发生风险的概率相对更高且往往不易解决,可以通过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使消息接收方提高风险意识,从而降低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当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该电子设备可以在本地实施风险提示操作,比如在屏幕上显示出风险提示信息、发出风险提示告警声、产生风险提示振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当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应用于服务器时,该服务器可以向电子设备发送风险提示指令,以指示电子设备基于该指令实施风险提示操作,比如上述的一种或多种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类似的,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可以结合更多因素及其对应的风险提示条件,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例如,可以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加入所述团体的时长,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相应包括:加入时长不大于预设时长。例如,可以在所述团体内的组织和/或群组中,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组织可以包括团体内不同层级的部门等、取决于团体内部的组织架构形式,而群组可以为归属于团体的通讯群组、群组成员通常为该团体的成员,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相应包括:所述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例如,可以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在所述团体内产生的历史关联信息,比如所述历史关联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打卡信息、任务信息、会议信息,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相应包括:所述历史关联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例如,可以确定所述团体内与所述消息发送方存在预设关系的成员数量,比如该预设关系可以包括好友关系、产生过沟通、参与过同一任务、参与过同一会议等,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相应包括:所述成员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例如,可以确定邀请所述消息发送方加入所述团体的成员,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相应包括:所述成员的职位级别或权限级别不高于预设级别。针对上述因素的考量,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8,在硬件层面,该设备包括处理器802、内部总线804、网络接口806、内存8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8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8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8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8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风险提示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9,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风险提示装置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901,确定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
提示单元902,当所述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所述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盘存储、量子存储器、基于石墨烯的存储介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风险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通讯消息中包含风险信息;
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加入所述团体的时长;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加入时长不大于预设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在所述团体内的组织和/或群组中,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在所述团体内产生的历史关联信息;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历史关联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关联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打卡信息、任务信息、会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所述团体内与所述消息发送方存在预设关系的成员数量;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成员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邀请所述消息发送方加入所述团体的成员;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成员的职位级别或权限级别不高于预设级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信息包括资金诈骗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限制所述消息接收方向所述消息发送方的转账操作,或将转账额度限制为不大于预设额度。
9.一种风险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
当所述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所述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10.一种风险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确定通讯消息中包含风险信息;
风险提示单元,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长确定单元,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加入所述团体的时长;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加入时长不大于预设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数量确定单元,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在所述团体内的组织和/或群组中,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已加入的组织和/或群组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所述消息发送方在所述团体内产生的历史关联信息;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历史关联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关联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打卡信息、任务信息、会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数量确定单元,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所述团体内与所述消息发送方存在预设关系的成员数量;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成员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成员确定单元,当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属于同一团体时,确定邀请所述消息发送方加入所述团体的成员;
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还包括:所述成员的职位级别或权限级别不高于预设级别。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信息包括资金诈骗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风险处理单元,当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限制所述消息接收方向所述消息发送方的转账操作,或将转账额度限制为不大于预设额度。
18.一种风险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确定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
提示单元,当所述消息发送方满足风险提示条件时,向所述消息接收方实施风险提示操作;其中,所述风险提示条件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与所述消息接收方不属于同一团体。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56202.5A 2019-04-01 2019-04-01 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70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6202.5A CN111770011B (zh) 2019-04-01 2019-04-01 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6202.5A CN111770011B (zh) 2019-04-01 2019-04-01 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011A true CN111770011A (zh) 2020-10-13
CN111770011B CN111770011B (zh) 2022-08-26

Family

ID=7271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6202.5A Active CN111770011B (zh) 2019-04-01 2019-04-01 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00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8389A (zh) * 2021-08-20 2021-11-23 许昌学院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数据挖掘系统及方法
CN115174135A (zh) * 2022-05-17 2022-10-11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会话中实时风险提示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9475A (zh) * 2014-06-27 2014-10-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429948A (zh) * 2015-10-28 2016-03-23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危险账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016473A (zh) * 2016-01-27 2017-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控制方法和设备
US20170324767A1 (en) * 2014-05-12 2017-11-09 GraphU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or handling targeted attacks in the email channel
CN107426732A (zh) * 2017-08-30 2017-12-0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识别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08991A (zh) * 2017-08-30 2017-12-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76102A (zh) * 2016-11-18 2018-05-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转账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034661A (zh) * 2018-08-28 2018-12-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9242472A (zh) * 2018-08-28 2019-01-18 深圳市必发达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扫码付款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9525484A (zh) * 2018-11-20 2019-03-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风险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24767A1 (en) * 2014-05-12 2017-11-09 GraphU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or handling targeted attacks in the email channel
CN104079475A (zh) * 2014-06-27 2014-10-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429948A (zh) * 2015-10-28 2016-03-23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危险账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016473A (zh) * 2016-01-27 2017-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8076102A (zh) * 2016-11-18 2018-05-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转账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426732A (zh) * 2017-08-30 2017-12-0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识别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08991A (zh) * 2017-08-30 2017-12-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4661A (zh) * 2018-08-28 2018-12-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9242472A (zh) * 2018-08-28 2019-01-18 深圳市必发达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扫码付款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9525484A (zh) * 2018-11-20 2019-03-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风险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8389A (zh) * 2021-08-20 2021-11-23 许昌学院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数据挖掘系统及方法
CN115174135A (zh) * 2022-05-17 2022-10-11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会话中实时风险提示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011B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3915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verse across fragmented messaging services based on discussion topics
US201803241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implementation
US10104020B2 (en) Authentication of service requests initiated from 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9043417B1 (en) Detecting spam across a social network
CN109005098B (zh) 任务提醒方法及装置、提醒消息的生成和展示方法及装置
US20150271653A1 (en) Method of Sending Messages to Devices Not Configured to Receive Them
US20100132049A1 (en) Leveraging a social graph from a social network for social context in other systems
US1150297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verting email message to AI chat
TW201918946A (zh) 變更群組類型的方法、群組創建方法及裝置
TW201828170A (zh) 團體資訊的獲取方法及裝置、互動系統
JP6235064B2 (ja) 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関係の確立
US10728185B2 (en) Automatic communication failure recovery systems
US11074410B2 (en) Shared user context for efficient conversations
CN111770011B (zh) 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50032171A (ko) E-메일 컨텐트에 기초하여 소셜 인터랙션을 시작하는 기술
US2020015376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270841B (zh) 提示方法及装置
KR20180017084A (ko) 트랜잭션 프로세싱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60337308A1 (en) Electronic mail prompting method and server
US20200084286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all prompting
US870056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sent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target to a user
CN110956432A (zh) 团体认证方法及装置
US20190379614A1 (en) Emulating user communic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to protect information
US2023022426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verting Email Message to AI Chat
US202302897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ittance ser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87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