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9854A -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9854A
CN111769854A CN202010440832.0A CN202010440832A CN111769854A CN 111769854 A CN111769854 A CN 111769854A CN 202010440832 A CN202010440832 A CN 202010440832A CN 111769854 A CN111769854 A CN 111769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signal
antenna port
antenna
sub
vec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08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08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98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9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98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UE首先接收第一无线信号;然后发送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或者频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本发明使得UE能维持上行传输的鲁棒性。进一步的,本发明支持不同精度的波束赋型和波束扫荡,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以下原申请的分案申请:
--原申请的申请日:2016.06.29
--原申请的申请号:201610493535.6
--原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基站侧部署了大量天线的场景中的无线通信方案。
背景技术
大尺度(Massive)MIMO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一个研究热点。大尺度MIMO中,多个天线通过波束赋型,形成较窄的波束指向一个特定方向来提高通信质量。多天线波束赋型形成的波束一般比较窄,通信双方需要获得对方的部分信道信息才能使形成的波束指向正确的方向。在通信双方获得对方的部分信道信息之前,可靠的无线传输成为一个问题。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进一步的,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当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未获得上行信道的CSI(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时,UE需要使用更大的冗余度来确保发送信号的正确接收,比如波束扫荡(Beam Sweeping)方案,即UE通过TDM(Timing 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复用)的方式多次发送同样的信号,每次发送针对不同方向的波束。当UE获得(部分)上行信道的CSI后,UE可以采用波束赋型的方式来降低冗余,提高传输效率,同时保证发送信号的接收质量。
根据上述分析,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B.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或者频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隐式的指示所述P。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令,第一数据},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度信息,所述子信号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是否被正确译码。所述第一信令对应的信令标识被用于确定所述P,所述信令标识是正整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信令标识是RA(Random Access,随机接入)-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暂定标识),所述P大于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所述第一信令的信令标识是C(Cell,小区)-RNTI,所述P等于1。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调度信息包括{所占用的时频资源,MCS(Modulation andCoding Status,调制编码状态),RV(Redundancy Version,冗余版本),HARQ进程号(Process Number)}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显式的指示所述P。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一个信息比特指示所述P是1还是P1,所述P1大于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1是固定的常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1是可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即在时域上不重叠)。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子信号包括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所述UCI包括{HARQ-ACK/NACK,SR(Scheduling Requests,调度请求),CQI(Channel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反馈,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反馈,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CRI(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SI-RS资源指示)}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物理层信道包括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即仅能用于承载物理层信令的下行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是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物理层信道包括下行物理层数据信道(即能用于承载物理层数据的下行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物理层数据信道是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DL-SCH(Downlink Shared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还包括物理层数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对应的物理层信道包括上行物理层控制信道(即仅能用于承载物理层信令的上行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物理层控制信道是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对应的物理层信道包括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即能用于承载物理层数据的上行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是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UL-SCH(Uplink Shared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至少存在两个天线端口组中所包括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不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所包括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所经历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特性不能被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用于推断第二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所经历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特性。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分别属于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组,所述小尺度特性包括信道冲激响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不能被假定是相同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所述天线端口可以采用不同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来发送第二无线信号,不同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分别指向不同的方向。当所述UE还未获得上行信道的CSI时,所述基站可以指示所述UE在P>1个所述天线端口组上以不同的波束赋型方向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从而增强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传输可靠性。当所述UE获得(部分)上行信道的CSI后,所述基站可以指示UE在P=1个所述天线端口组上通过一个特定的波束赋型向量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在减少传输冗余,提高传输效率的同时保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传输可靠性。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利用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执行联合信道估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是由一个模拟波束赋型矩阵和一个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的乘积所构成的。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P个模拟波束赋型矩阵,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对应同一个模拟波束赋型矩阵。作为一个子实施例,不同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对应的模拟波束赋型矩阵是不同的。作为一个子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对应不同的数字波束赋型向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对应的相同的所述模拟波束赋型矩阵用于在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上形成一个相同的宽波束;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对应的不同的所述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用于在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上形成位于所述宽波束内的不同窄波束。在这种方式下,所述UE可以灵活的进行两种不同精度下的波束扫荡。所述基站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所述天线端口组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来进行所述宽波束的选择;所述基站也可以通过测量同一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来在对应的所述宽波束内进行所述窄波束的选择。这样,所述基站可以灵活的辅助所述UE支持两种不同精度的波束赋型。
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TDM(Timing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CDM(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分复用)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发送分集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发送分集是SFBC(Space FrequencyBlock Coding,空频块码)。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发送分集是STBC(Space Time BlockCoding,空时块码)。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接收第一高层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指示P1。
其中,所述P是1,或者所述P是所述P1。所述P1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是小区特定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是UE特定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接收第三无线信号;
-步骤D.发送第四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T个第一向量}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其中,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或者所述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RS端口组,所述P个RS端口组分别和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的数量和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相同,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和所述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由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对应的RS序列是Zadoff-Chu序列。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所占用的RU(Resource Unit,资源单位)在频域上是不连续的,所述RU在时域上占用一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在频域上占用一个子载波间隔的带宽。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U是RE(Resource Element,资源粒子)。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所占用的相邻的RU之间的频域间隔是相同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所述RS端口组包括的不同所述RS端口所对应的所述RS序列是不同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所述RS端口组包括的不同所述RS端口所对应的所述RS序列是相互正交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在一个时频块内部的图案是SRS在一个时频块内部的图案,所述时频块在时域上占用一个OFDM的持续时间,在频域占用的带宽不超过20MHz(兆赫兹)。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在频域上占用的带宽包括多个所述时频块在频域上的带宽。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在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是PDC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在下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上传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物理层数据信道是PD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DL-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还包括物理层数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无线信号包括上行物理层控制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物理层控制信道是PUC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无线信号包括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是PU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UL-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还包括物理层数据。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指示目标天线端口组和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T个第二向量,所述第二向量包括Q个元素。所述T个第一向量和所述T个第二向量一一对应。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中包括Q个天线端口,所述Q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分别乘以所述第二向量中的所述Q个元素,然后再相加,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向量。所述Q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T个第二向量中的任意两个互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T个第二向量中的任意两个相互正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B.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或者频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隐式的指示所述P。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令,第一数据},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度信息,所述子信号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是否被正确译码。所述第一信令对应的信令标识被用于确定所述P,所述信令标识是正整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信令标识是RA(Random Access,随机接入)-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暂定标识),所述P大于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所述第一信令的信令标识是C(Cell,小区)-RNTI,所述P等于1。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调度信息包括{所占用的时频资源,MCS(Modulation andCoding Status,调制编码状态),RV(Redundancy Version,冗余版本),HARQ进程号(Process Number)}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显式的指示所述P。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一个信息比特指示所述P是1还是P1,所述P1大于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1是固定的常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1是可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即在时域上不重叠)。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子信号包括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所述UCI包括{HARQ-ACK/NACK,SR(Scheduling Requests,调度请求),CQI(Channel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反馈,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反馈,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CRI(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SI-RS资源指示)}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物理层信道包括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即仅能用于承载物理层信令的下行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是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物理层信道包括下行物理层数据信道(即能用于承载物理层数据的下行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物理层数据信道是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DL-SCH(Downlink Shared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还包括物理层数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对应的物理层信道包括上行物理层控制信道(即仅能用于承载物理层信令的上行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物理层控制信道是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对应的物理层信道包括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即能用于承载物理层数据的上行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是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UL-SCH(Uplink Shared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至少存在两个天线端口组中所包括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不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所包括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所经历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特性不能被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用于推断第二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所经历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特性。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分别属于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组,所述小尺度特性包括信道冲激响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不能被假定是相同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所述天线端口可以采用不同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来发送第二无线信号,不同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分别指向不同的方向。当所述UE还未获得上行信道的CSI时,所述基站可以指示所述UE在P>1个所述天线端口组上以不同的波束赋型方向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从而增强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传输可靠性。当所述UE获得(部分)上行信道的CSI后,所述基站可以指示所述UE在P=1个所述天线端口组上通过一个特定的波束赋型向量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在减少传输冗余,提高传输效率的同时保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传输可靠性。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利用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执行联合信道估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是由一个模拟波束赋型矩阵和一个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的乘积所构成的。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P个模拟波束赋型矩阵,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对应同一个模拟波束赋型矩阵。作为一个子实施例,不同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对应的模拟波束赋型矩阵是不同的。作为一个子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对应不同的数字波束赋型向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对应的相同的所述模拟波束赋型矩阵用于在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上形成一个相同的宽波束;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对应的不同的所述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用于在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上形成位于所述宽波束内的不同窄波束。在这种方式下,所述UE可以灵活的进行两种不同精度下的波束扫荡。所述基站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所述天线端口组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来进行所述宽波束的选择;所述基站也可以通过测量同一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来在对应的所述宽波束内进行所述窄波束的选择。这样,所述基站可以灵活的辅助所述UE支持两种不同精度的波束赋型。
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TDM(Timing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CDM(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分复用)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发送分集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发送分集是SFBC(Space FrequencyBlock Coding,空频块码)。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发送分集是STBC(Space Time BlockCoding,空时块码)。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发送第一高层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指示P1。
其中,所述P是1,或者所述P是所述P1。所述P1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是小区特定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是UE特定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步骤D.接收第四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T个第一向量}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其中,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或者所述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RS端口组,所述P个RS端口组分别和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的数量和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相同,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和所述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由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对应的RS序列是Zadoff-Chu序列。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所占用的RU(Resource Unit,资源单位)在频域上是不连续的,所述RU在时域上占用一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在频域上占用一个子载波间隔的带宽。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U是RE(Resource Element,资源粒子)。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所占用的相邻的RU之间的频域间隔是相同的。作为一个实施例,不同所述RS端口所对应的所述RS序列是不同的。作为一个实施例,不同所述RS端口所对应的所述RS序列是相互正交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在一个时频块内部的图案是SRS在一个时频块内部的图案,所述时频块在时域上占用一个OFDM的持续时间,在频域占用的带宽不超过20MHz(兆赫兹)。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在频域上占用的带宽包括多个所述时频块在频域上的带宽。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RS端口组上的参考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P个信道质量,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确定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目标信道质量是所述P个信道质量中的最大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RS端口组上的参考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CSI,所述CSI被用于确定T个第一向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在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物理层控制信道是PDC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在下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上传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物理层数据信道是PD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DL-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还包括物理层数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无线信号包括上行物理层控制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物理层控制信道是PUC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无线信号包括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是PU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UL-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还包括物理层数据。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指示目标天线端口组和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T个第二向量,所述第二向量包括Q个元素。所述T个第一向量和所述T个第二向量一一对应。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中包括Q个天线端口,所述Q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分别乘以以所述第二向量中的所述Q个元素,然后再相加,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向量。所述Q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T个第二向量中的任意两个互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T个第二向量中的任意两个相互正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或者频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被用于接收第一高层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指示P1。其中,所述P是1,或者所述P是所述P1。所述P1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隐式的指示所述P。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令,第一数据},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度信息,所述子信号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是否被正确译码。所述第一信令对应的信令标识被用于确定所述P,所述信令标识是正整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信令标识是RA(Random Access,随机接入)-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暂定标识),所述P大于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所述第一信令的信令标识是C(Cell,小区)-RNTI,所述P等于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显式的指示所述P。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一个信息比特指示所述P是1还是P1,所述P1大于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1是固定的常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1是可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即在时域上不重叠)。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子信号包括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所述UCI包括{HARQ-ACK/NACK,SR(Scheduling Requests,调度请求),CQI(Channel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反馈,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反馈,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CRI(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SI-RS资源指示)}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至少存在两个天线端口组中所包括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不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所包括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所经历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特性不能被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用于推断第二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所经历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特性。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分别属于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组,所述小尺度特性包括信道冲激响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不能被假定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利用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执行联合信道估计。
具体的,上述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无线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四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T个第一向量}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其中,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或者所述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RS端口组,所述P个RS端口组分别和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的数量和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相同,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和所述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由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被用于发送所述RS端口上对应的RS序列。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序列是Zadoff-Chu序列。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所占用的RU(Resource Unit,资源单位)在频域上是不连续的,所述RU在时域上占用一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在频域上占用一个子载波间隔的带宽。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U是RE(Resource Element,资源粒子)。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所占用的相邻的RU之间的频域间隔是相同的。作为一个实施例,不同所述RS端口所对应的所述RS序列是不同的。作为一个实施例,不同所述RS端口所对应的所述RS序列是相互正交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或者频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
其中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被用于发送第一高层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指示P1。其中,所述P是1,或者所述P是所述P1。所述P1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隐式的指示所述P。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令,第一数据},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度信息,所述子信号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是否被正确译码。所述第一信令对应的信令标识被用于确定所述P,所述信令标识是正整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信令标识是RA(Random Access,随机接入)-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暂定标识),所述P大于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所述第一信令的信令标识是C(Cell,小区)-RNTI,所述P等于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显式的指示所述P。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一个信息比特指示所述P是1还是P1,所述P1大于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1是固定的常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1是可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即在时域上不重叠)。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子信号包括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所述UCI包括{HARQ-ACK/NACK,SR(Scheduling Requests,调度请求),CQI(Channel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反馈,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反馈,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CRI(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SI-RS资源指示)}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至少存在两个天线端口组中所包括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不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所包括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所经历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特性不能被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用于推断第二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所经历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特性。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分别属于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组,所述小尺度特性包括信道冲激响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不能被假定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是指: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利用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执行联合信道估计。
具体的,上述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四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T个第一向量}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其中,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或者所述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RS端口组,所述P个RS端口组分别和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的数量和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相同,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和所述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由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被用于接收所述RS端口上对应的RS序列。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序列是Zadoff-Chu序列。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所占用的RU(Resource Unit,资源单位)在频域上是不连续的,所述RU在时域上占用一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在频域上占用一个子载波间隔的带宽。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U是RE(Resource Element,资源粒子)。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S端口所占用的相邻的RU之间的频域间隔是相同的。作为一个实施例,不同所述RS端口所对应的所述RS序列是不同的。作为一个实施例,不同所述RS端口所对应的所述RS序列是相互正交的。
和传统方案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优势:
-.根据基站的指示,UE灵活的采用波束赋型或波束扫荡的方式来发送上行信号,始终保持上行传输的鲁棒性;
-.同时支持不同精度的波束赋型和波束扫荡,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端口组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无线传输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附图1中,基站N1是UE U2的服务小区维持基站。附图1中,方框F1和方框F2中的步骤分别是可选的。
对于N1,在步骤S101中发送第一高层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指示P1,所述P1是大于1的正整数;在步骤S11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在步骤S12中接收第二无线信号;在步骤S102中发送第三无线信号;在步骤S103中接收第四无线信号。
对于U2,在步骤S201中接收第一高层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指示P1;在步骤S21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在步骤S22中发送第二无线信号;在步骤S202中接收第三无线信号;在步骤S203中发送第四无线信号。
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子信号包括UCI,所述UCI包括{HARQ-ACK/NACK,SR,CQI反馈,RI反馈,PMI反馈,CRI}中的至少之一。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或者频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一无线信号隐式的指示所述P。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令,第一数据},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度信息,所述子信号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是否被正确译码。所述第一信令对应的信令标识被用于确定所述P,所述信令标识是正整数。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所述第一信令的信令标识是RA-RNTI,所述P等于所述P1,其中所述P1是固定的常数或者所述P1是可配置的。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所述第一信令的信令标识是C-RNTI,所述P等于1。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2,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显式的指示所述P。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一个信息比特指示所述P是1还是P1,所述P1是固定的常数或者所述P1是可配置的。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3,所述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不能被假定是相同的。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3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P个模拟波束赋型矩阵,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是由所述模拟波束赋型矩阵和一个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的乘积所构成的,即wq,p=Cpbq,p,其中1≤p≤P,wq,p表示第p个天线端口组中第q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Cp表示第p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模拟波束赋型矩阵,bq,p表示第p个天线端口组中第q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数字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3的一个子实施例,不同所述天线端口组内对应的所述模拟波束赋型矩阵是不同的,即对1≤p1≤P,1≤p2≤P,p1≠p2,有Cp1≠Cp2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3的一个子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对应不同的数字波束赋型向量,即b1,p≠b2,p≠…≠bQp,p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4,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TDM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5,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FDM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6,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CDM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6,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内的不同天线端口以发送分集的方式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发送分集是SFBC。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发送分集是STBC。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7,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RS端口组,所述P个RS端口组分别和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的数量和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相同,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和所述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由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7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端口对应的RS序列是Zadoff-Chu序列。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7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端口所占用的RU在频域上是不连续的,所述RU在时域上占用一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在频域上占用一个子载波间隔的带宽,所述RU是RE(Resource Element,资源粒子)。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7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端口所占用的相邻的RU之间的频域间隔是相同的。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7的一个子实施例,不同所述RS端口所对应的所述RS序列是不同的。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7的一个子实施例,不同所述RS端口所对应的所述RS序列是相互正交的。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7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端口在一个时频块内部的图案是SRS在一个时频块内部的图案,所述时频块在时域上占用一个OFDM的持续时间,在频域占用的带宽不超过20MHz(兆赫兹),所述RS端口在频域上占用的带宽包括多个所述时频块在频域上的带宽。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8,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中包括Q个天线端口,所述Q个天线端口分别对应Q个波束赋型向量{w1,w2,…,wQ}。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其中T是小于等于Q的正整数。所述Q个波束赋型向量{w1,w2,…,wQ}中的T个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T等于所述Q。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8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RS端口组,所述P个RS端口组分别和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一一对应。所述P个RS端口组上的参考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P个信道质量,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确定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目标信道质量是所述P个信道质量中的最大值。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9,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T个第一向量。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其中所述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9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RS端口组,所述P个RS端口组分别和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和所述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由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任意两个所述RS端口上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相互正交。所述P个RS端口组上的参考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CSI,所述CSI被用于确定T个第一向量。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0,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指示目标天线端口组和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是一个Q×T维的矩阵,表示为A。所述T个第一向量和所述预编码矩阵A的T列一一对应。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中包括Q个天线端口,所述Q个天线端口分别对应Q个波束赋型向量{w1,w2,…,wQ}。所述Q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Q个波束赋型向量{w1,w2,…,wQ}分别乘以所述第二向量中的所述Q个元素,然后再相加,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向量。对于1≤t≤T,第t个所述第一向量,表示为v t ,由下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504079210000131
其中aq,t是所述预编码矩阵A的第t列的第q个元素。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天线结构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附图2中,通信节点配备了G个天线组,所述G个天线组分别对应G个RF(Radio Frequency,射频)Chain(链)。一个天线组中包括V个天线,所述G是正整数,所述V是正整数。对于1≤g≤G,天线组#g内的天线包括附图2中的{Ant g_1,Ant g_2,…,Ant g_V},天线组#g内的天线通过模拟波束赋型向量cg进行模拟波束赋型,其中cg是一个V×1维的向量。附图2中的x1,...xQ是待发送的有用信号,所述有用信号经过数字波束赋型和模拟波束赋型后被发送。所述基带处理器被用于针对所述x1,...xQ执行数字波束赋型,所述模拟波束赋型向量用于针对所述基带处理器的输出执行模拟波束赋型。用B表示所述数字波束赋型矩阵,其中B是一个G×Q维矩阵。天线组#g对应的第q(1≤q≤Q)个波束赋型向量是所述数字波束赋型矩阵B的第q列bq的第g个元素和天线组#g对应的模拟波束赋型向量cg的乘积,即bq,gcg,其中bq,g是所述数字波束赋型矩阵B的第q列的第g个元素。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所述G个天线组被分成了相互不重叠的P个群,所述P个群分别被映射到P个天线端口组上。第p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包括的天线组的数量用Gp表示。第p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包括的天线组的标号用
Figure BDA0002504079210000145
表示。所述第p(1≤p≤P)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第q(1≤q≤Q)个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由所述bq的元素
Figure BDA0002504079210000141
组成,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04079210000142
其中bq,p是第p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对应的第q个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符号“T”表示转置。所述第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Qp个天线端口对应数字波束赋型向量是所述Q个数字波束赋型向量{b1,p,b2,p…bQ,p}中的Qp个,其中Qp是小于等于Q的正整数。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包含的不同天线组使用相同的模拟波束赋型向量,即
Figure BDA0002504079210000143
不同所述天线端口组包含的天线组使用不同的模拟波束赋型向量,即对于1≤p1≤P,1≤p2≤P,p1≠p2,有cp1≠cp2。所述第p个天线端口组中第q(1≤q≤Qp)个天线端口上的完整的波束赋型向量wq,p由所述第p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模拟波束赋型矩阵Cp和第q个所述数字波束赋型向量bq,p的乘积构成,即wq,p=Cpbq,p,其中所述模拟波束赋型矩阵Cp是一个GpV×Gp维的矩阵,所述Cp是由Gp个所述cp对角排列构成的,即
Figure BDA0002504079210000144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不同的所述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组使用不同的模拟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不同的所述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组使用的模拟波束赋型向量相互正交。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中的不同天线端口对应不同的数字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中的不同天线端口对应的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相互正交。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所有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含的天线组数目相同。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组中至少有两个包含的天线端口数目不同。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例了所述RS端口组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附图3中,一个所述RS端口组在时域上占据I个连续的OFDM符号,在频域上个占据了系统带宽的一部分。不同的天线端口组在时域上占据不同的I个OFDM符号。所述P个RS端口组和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的数量和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相同,所述RS端口组中的RS端口和所述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RS端口由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1,一个所述RS端口组的不同RS端口在频域上占据不同的子载波。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一个所述RS端口组的不同所述RS端口在频域上所占据的子载波是不连续的。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一个所述RS端口组的不同所述RS端口在频域上所占据的相邻子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是相同的。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一个所述RS端口组的不同所述RS端口在频域上是等间隔出现的。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一个所述RS端口是宽带的(即系统带宽被划分成正整数个频域单位,一个RS端口组在系统带宽内的所有频域单位上出现,所述频域单位对应的带宽等于一个RS端口相邻两次出现的子载波的频率的差值)。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2,一个所述RS端口组的不同RS端口在频域上占据相同的子载波,所述不同的RS端口对应的不同的RS序列。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2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序列是Zadoff-Chu序列。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2的一个子实施例,一个所述RS端口组的所述不同RS端口对应的RS序列相互正交。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3,所述I等于1。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4,所述I等于2。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用于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4所示。附图4中,UE装置200主要由第一接收模块201,第一发送模块202,第二接收模块203和第二发送模块204组成。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03和第二发送模块204是可选的。
第一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第一发送模块202用于发送第二无线信号;第二接收模块203用于接收第三无线信号;第二发送模块204用于发送第四无线信号。
实施例4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
实施例4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被用于接收第一高层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指示P1。其中,所述P是1,或者所述P是所述P1。所述P1是大于1的正整数。
实施例4中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T个第一向量}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其中,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或者所述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实施例5
实施例5是用于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5所示。附图5中,基站装置300主要由第三发送模块301,第三接收模块302,第四发送模块303和第四接收模块304组成。其中,所述第四发送模块303和第四接收模块304是可选的。
第三发送模块301用于发送第一无线信号;第三接收模块302用于接收第二无线信号;第四发送模块303用于发送第三无线信号;第四接收模块304用于接收第四无线信号。
实施例5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
实施例5中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被用于发送第一高层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指示P1。其中,所述P是1,或者所述P是所述P1。所述P1是大于1的正整数。
实施例5中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T个第一向量}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其中,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或者所述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发明中的UE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上网卡,NB-IOT终端,eMTC终端等无线通信设备。本发明中的基站或者系统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B.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步骤C.接收第三无线信号;
-步骤D.发送第四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接收第一高层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指示P1;
其中,所述P是所述P1;所述P1是大于1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T个第二向量,所述第二向量包括Q个元素;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个第一向量和所述T个第二向量一一对应;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中包括Q个天线端口,所述Q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分别乘以所述第二向量中的所述Q个元素,然后再相加,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向量;所述Q是大于1的正整数。
4.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B.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步骤C.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步骤D.接收第四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发送第一高层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指示P1;
其中,所述P是所述P1;所述P1是大于1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T个第二向量,所述第二向量包括Q个元素;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个第一向量和所述T个第二向量一一对应;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中包括Q个天线端口,所述Q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分别乘以所述第二向量中的所述Q个元素,然后再相加,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向量;所述Q是大于1的正整数。
7.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无线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四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T个第二向量,所述第二向量包括Q个元素;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个第一向量和所述T个第二向量一一对应;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中包括Q个天线端口,所述Q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分别乘以所述第二向量中的所述Q个元素,然后再相加,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向量;所述Q是大于1的正整数。
9.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四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P,所述P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P个子信号,所述P个子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所述P个子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子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P个子信号分别被P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天线端口组中包括1个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第二无线信号的接收者不能假设所述P个子信号被相同的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目标天线端口组;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是所述P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无线信号被T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是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T个第二向量,所述第二向量包括Q个元素;T个第一向量分别被用于所述T个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所述T个第一向量和所述T个第二向量一一对应;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中包括Q个天线端口,所述Q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分别乘以所述第二向量中的所述Q个元素,然后再相加,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向量;所述Q是大于1的正整数。
CN202010440832.0A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7698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0832.0A CN111769854A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0832.0A CN111769854A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1610493535.6A CN107547118B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93535.6A Division CN107547118B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9854A true CN111769854A (zh) 2020-10-13

Family

ID=609629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0832.0A Pending CN111769854A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1610493535.6A Active CN107547118B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93535.6A Active CN107547118B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76985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5624B (zh) * 2018-03-12 2021-06-2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0213B (zh) * 2018-08-10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431680B (zh) * 2019-01-10 2022-09-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47680B (zh) * 2019-01-16 2022-10-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9284A1 (en) * 2011-02-11 2013-02-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WO2013042982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Pantech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CN104301017A (zh) * 2008-09-22 2015-01-21 岩星比德科有限公司 用于pucch的空间代码传送分集的方法和系统
US20150124688A1 (en) * 2013-11-04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stage beamforming of multiple-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852756A (zh) * 2014-02-19 2015-08-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天线映射方法、装置及数字前端
CN105577318A (zh) * 2014-10-15 2016-05-1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fd-mimo传输中的csi 反馈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13244C (en) * 2010-10-01 2016-06-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Orthogonal resource selection transmit diversity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CN103004106B (zh) * 2011-07-25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分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8743820B2 (en) * 2012-05-30 2014-06-03 Intel Corporation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enhanced PDCCH
US9867175B2 (en) * 2014-12-03 2018-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antenna diversity scheme
CN105356071B (zh) * 2015-10-27 2018-08-17 广东健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口分频电调天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017A (zh) * 2008-09-22 2015-01-21 岩星比德科有限公司 用于pucch的空间代码传送分集的方法和系统
US20130039284A1 (en) * 2011-02-11 2013-02-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WO2013042982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Pantech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US20150124688A1 (en) * 2013-11-04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stage beamforming of multiple-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852756A (zh) * 2014-02-19 2015-08-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天线映射方法、装置及数字前端
CN105577318A (zh) * 2014-10-15 2016-05-1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fd-mimo传输中的csi 反馈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EXAS INSTRUMENTS: "Antenna port configuration for ePDCCH transmissions", 3GPP TSG RAN WG1 #69 R1-122738, 12 May 2012 (2012-05-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118A (zh) 2018-01-05
CN107547118B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90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150251B (zh)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EP36058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and feeding back transmission beam information
CN107659349B (zh)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47118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3062B (zh)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88255B (zh) 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基站和终端
CN108737041B (zh) 一种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66339B (zh) 一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85737A (zh)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JP2022511734A (ja) 周波数領域の圧縮に関連付けられた組み合わせ係数を量子化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8023622B (zh)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42868B (zh) 一种大尺度mimo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024371B (zh) 一种用于动态调度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09366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68638B (zh) 一种用户设备、基站中的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23990A (zh) 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信道的端口指示方法
CN108023616B (zh) 一种用于多天线系统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3063B (zh) 一种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23739B (zh)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1827B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