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8465B - 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8465B
CN111768465B CN202010612712.4A CN202010612712A CN111768465B CN 111768465 B CN111768465 B CN 111768465B CN 202010612712 A CN202010612712 A CN 202010612712A CN 111768465 B CN111768465 B CN 111768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determining
initial
termination
point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27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8465A (zh
Inventor
高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iant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ant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ant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ant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27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8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8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8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8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8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3Drawing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适用于数据可视化。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根据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第一元素集合确定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绘图灵活性和绘图效果。

Description

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中常见的可视化元素连接的设计,一般包括两种方案。一种是线的连接点位于元素中心,优势是简单灵活,元素位置任意移动都不会影响视觉效果,缺点是连接线很难添加复杂的约束,并且无法在线的两端添加UI提示,功能上有限制。另一种方案是采用固定连接点的方式,即连接线的两端都必须位于元素上预先设置的连接点,但由于连接点固定,当元素间的连接关系复杂时,可能会出现多条曲线环绕交叉情况,使得页面展示效果混乱,美观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可提高绘图灵活性和绘图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线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
根据所述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所述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所述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
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包括:
获取所述起始元素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所述第二元素集合中包括用于与所述起始元素连接的至少一个元素;
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属于所述第二元素集合的元素以生成第一元素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包括:
若所述终止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
若所述终止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不合法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的元素设置为突出显示。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隐藏显示所述第三方元素。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在所述起始元素和所述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其中,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的长度相等,所述每条第二连线皆不经过所述第三方元素,且与所述第三方元素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
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更新为更新后的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二边界范围;
在所述第一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二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
将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更新为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线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
元素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
连接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所述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所述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
第一连线更新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点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元素集合确定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起始元素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所述第二元素集合中包括用于与所述起始元素连接的至少一个元素;
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属于所述第二元素集合的元素以生成第一元素集合。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点确定模块还包括连接合法性确定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合法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终止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
若所述终止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不合法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块,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用于:
将所述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的元素设置为突出显示。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隐藏显示所述第三方元素。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连线更新模块,所述第二连线更新模块包括:
第二连线确定单元,用于若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在所述起始元素和所述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其中,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的长度相等,所述每条第二连线皆不经过所述第三方元素,且与所述第三方元素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连接点位置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
连线更新单元,用于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更新为更新后的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点位置更新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二边界范围;
在所述第一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二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
将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更新为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连接。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上述程序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根据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第一元素集合确定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绘图灵活性和绘图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更新第一连线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线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方法,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支持绘图的终端设备。其中,上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等,在此不做限制。为方便描述,下面将以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根据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第一元素集合确定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绘图灵活性和绘图效果。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5分别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相关装置分别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包括用于确定起始元素、终止元素和第一连线、确定起始元素与终端元素的连接合法性、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和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分别确定出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间的连线等数据处理阶段。其中,上述各个数据处理阶段的实现方式可参见如下图1至图5所示的实现方式。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01至S103:
S101、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通过获取用户在当前显示界面上进行连线操作时的第一用户操作,可根据第一用户操作对应的第一操作位置确定出连线的起始元素。其中,当前显示界面为终端的显示屏上所呈现出的绘图界面或建模界面等,在此不做限制。第一用户操作可以是用户基于鼠标或触控笔等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所做的操作。例如,第一用户操作可包括点击操作、或长按操作等,在此不做限制。进一步地,通过获取用户在当前显示界面上的第二用户操作,可根据第二用户操作对应的第二操作位置确定出连线的终止元素。其中,第二用户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点击操作、长按操作、取消选中等,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当用户在进行连线操作时,可先通过单击鼠标,将鼠标按下的位置所在的元素确定为起始元素,将鼠标抬起的位置所在的元素确定为终止元素。又举例来说,当用户在进行连线操作时,可先通过单击鼠标,将鼠标第一次按下的位置所在的元素确定为起始元素,将鼠标第二次按下的位置所在的元素确定为终止元素。
可选的,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获取到用户在当前显示界面上的第二用户操作时,还可以在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上述第一用户操作对应的第一操作位置与上述第二用户操作对应的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
S102、根据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第一元素集合确定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根据起始元素,可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进而,根据第一元素集合可确定出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其中,若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则可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
具体地,根据起始元素对应的起始元素标识,可从终端设备存储的预配置信息中确定出上述起始元素所对应的预配置信息。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起始元素对应的预配置信息中包括了可与该起始元素建立连接关系的其他元素。也就是说,根据起始元素对应的起始元素标识,可获取到所述起始元素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元素集合中包括用于与所述起始元素连接的至少一个元素。例如,假设起始元素为元素类型A,并且元素类型A只能连接元素类型B和元素类型C,则起始元素A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可表示为PA={B,C}。可选的,元素间的连接关系还可以分为进、出,具体根据产品需求而定。因此,当元素间的连接关系包括进、出时,某个元素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还可以包括能够与该元素类型具备连入关系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元素类型具备连出关系的配置信息。例如,假设起始元素为元素类型A,并且能够与元素类型A具有连入关系的其他元素类型为元素类型B和元素类型C,与元素类型A具有连出关系的其他元素类型为元素类型D和元素类型E,则起始元素A对应的具有连入关系的第二元素集合可表示为PA1 +={B,C},起始元素A对应的具有连出关系的第二元素集合可表示为PA2 -={D,E}。因此,根据起始元素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可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属于第二元素集合的元素,以生成第一元素集合。例如,假设起始元素为元素类型A,其中元素类型A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为PA={B,C}。若当前显示界面上共包括6种元素类型,分别为B,D,E,F,G,H。则可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QA={B}。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后,可将所述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的元素设置为突出显示。例如,可将当前显示界面中的所有属于第一元素集合的元素进行高亮显示。或者,还可以将当前显示界面中除属于第一元素集合的其他元素进行置灰显示,以提醒或引导用户当前显示界面中哪些元素为可连接元素,哪些元素为不可连接元素。
应当理解的是,若所述终止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可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相应地,若所述终止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可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不合法连接。其中,当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不合法连接时,可在当前显示界面上输出连线错误信息以提示用户此种连线方式不可行或不符合规范。当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时,可根据所述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所述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
举例来说,请参见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假设当前显示界面是以图像左上角为原点O建立的以像素为单位的坐标系x-y。其中,当前显示界面上共包括7个元素,分别为圆形元素1、圆形元素2、菱形元素1、菱形元素2、矩形元素1~矩形元素3。其中,圆形元素1的中心点位置为圆心o1,圆形元素2的中心点位置为圆心o2,且起始元素为圆形元素1,终止元素为圆形元素2。如图1a所示,过两个圆形元素圆心的辅助线,分别与两个圆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即为连接点所在位置。也就是说,起始连接点位置即为如图1a所示的连接点1,终止连接点位置即为如图1a所示的连接点2。不难理解的是,连接点位置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首先,根据起止元素的中心点位置可计算出两个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角度θ:
其中,o1x为圆形元素1的中心点o1的横坐标,o1y为圆形元素1的中心点o1的纵坐标,o2x是圆形元素2的中心点o2的横坐标,o2y是圆形元素2的中心点o2的纵坐标。然后,根据角度θ可分别计算出起始连接点(即连接点1)和终止连接点(即连接点2)对应的连接点位置,其计算原理是由角度θ和圆形元素的半径长度计算出的连接点距圆心的x、y方向距离,然后由中心点坐标加上或减去(取决于中心点坐标为第一中心点位置还是第二中心点位置)该距离,就可以得出对应的连接点位置了。举例来说,假设中心点坐标为o2,则终止连接点对应的终止连接点位置:m2x=o2x-R2cosθ,m2y=o2y-R2sinθ。其中,m2x、m2y分别为终止连接点的x、y坐标,R2为圆形元素2的半径长度。起始连接点对应的起始连接点位置同理可得:m1x=o1x+R1cosθ,m1y=o1y-R1sinθ,其中,m1x、m1y分别为起始连接点的x、y坐标,R1为圆形元素1的半径长度。
S103、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分别确定出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后,即可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举例来说,请参见图1b,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更新第一连线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假设当前显示界面是以图像左上角为原点O建立的以像素为单位的坐标系x-y。其中,当前显示界面上共包括2个元素,分别为圆形元素1和圆形元素2。其中,圆形元素1的中心点位置为圆心o1,圆形元素2的中心点位置为圆心o2,且起始元素为圆形元素1,终止元素为圆形元素2。其中,第一操作位置为图1b所示的a点,第二操作位置为图1b所示的b点,第一连线即为ab线段。经过上述步骤S102后,可重新计算出起始连接点位置为c点,终止连接点位置为d点,因此可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cd线段。
进一步地,当起始连接点和终止连接点为锚点时,还可以在连接点上添加相关提示语,以实现当用户将鼠标指向起始连接点或终止连接点时,可在显示界面中显示对应的提示语。
可选的,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在当前显示界面上移动任意一个或多个已经建立合法连接关系的元素时,可重新触发上述步骤S102中计算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的操作,进而更新显示移动后元素的连线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根据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第一元素集合确定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绘图灵活性和绘图效果。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方法可通过如下步骤S201至S206提供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S201、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
S202、根据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第一元素集合确定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
S203、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其中,步骤S201至步骤S2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至步骤S103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S204、若更新后的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第三方元素属于第一元素集合,则在起始元素和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其中,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的长度相等,每条第二连线皆不经过第三方元素,且与第三方元素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第三方元素不属于第一元素集合,则可隐藏显示第三方元素。若更新后的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第三方元素属于第一元素集合,则可在起始元素和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其中,上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的长度相等,每条第二连线皆不经过第三方元素,且与第三方元素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举例来说,请参见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线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假设当前显示界面是以图像左上角为原点O建立的以像素为单位的坐标系x-y。其中,当前显示界面上共包括7个元素,分别为圆形元素1、圆形元素2、菱形元素1、菱形元素2、矩形元素1~矩形元素3。其中,圆形元素1的中心点位置为圆心o1,圆形元素2的中心点位置为圆心o2,且起始元素为圆形元素1,终止元素为圆形元素2。如图2a所示,假设圆形元素1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为P1={矩形元素圆形元素},且更新后的第一连线为线段ab,由于线段ab经过了第三方元素(即矩形元素2)且矩阵元素2属于第二元素集合P1,因此,可在所述起始元素和所述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了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如图2a所示,所确定出的两条第二连线分别为线段gk和线段fr,且线段gk=线段fr,其中,矩阵元素2的中心点位置o3到线段gk的距离为h1,矩阵元素2的中心点位置o3到线段fr的距离为h2,且预设距离阈值h0,那么h1=h2=h0。
S205、根据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每条第二连线与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根据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每条第二连线与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可确定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更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例如,可根据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一边界范围。根据每条第二连线与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二边界范围。进一步地,可在第一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一位置,以及在第二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一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第二位置与第二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
举例来说,请参见图2b,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假设当前显示界面是以图像左上角为原点O建立的以像素为单位的坐标系x-y。其中,当前显示界面上共包括7个元素,分别为圆形元素1、圆形元素2、菱形元素1、菱形元素2、矩形元素1~矩形元素3。其中,圆形元素1的中心点位置为圆心o1,圆形元素2的中心点位置为圆心o2,且起始元素为圆形元素1,终止元素为圆形元素2。如图2b所示,假设圆形元素1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为P1={矩形元素圆形元素},且更新后的第一连线为线段ab,由于线段ab经过了第三方元素(即矩形元素2)且矩阵元素2属于第二元素集合P1,因此,可在所述起始元素和所述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了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如图2b所示,假设所确定出的两条第二连线分别为线段gk和线段fr,预设距离阈值为h0,矩阵元素2的中心点位置o3到线段gk的距离为h1,矩阵元素2的中心点位置o3到线段fr的距离为h2,其中,线段gk=线段fr,h1=h2=h0。因此,根据线段gk和线段fr,可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一边界范围为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二边界范围为/>其中,第一位置为第一边界范围内的u点,第二位置为第二边界范围内的v点,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一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第二位置与第二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即/>进而,可将第一连线从线段ab更新为线段uv。
S206、将更新后的第一连线更新为更新后的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将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更新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后,进而可将更新后的第一连线更新为更新后的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根据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第一元素集合确定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进一步地,若更新后的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第三方元素属于第一元素集合,则在起始元素和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其中,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的长度相等,每条第二连线皆不经过第三方元素,且与第三方元素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根据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每条第二连线与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将更新后的第一连线更新为更新后的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绘图灵活性和绘图效果。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装置包括:
元素确定模块31,用于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
连接点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所述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所述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
第一连线更新模块33,用于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请一并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点确定模块32包括第一元素集合确定单元321,其中,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确定单元32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起始元素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所述第二元素集合中包括用于与所述起始元素连接的至少一个元素;
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属于所述第二元素集合的元素以生成第一元素集合。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点确定模块还包括连接合法性确定单元322,其中,所述连接合法性确定单元322具体用于:
若所述终止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
若所述终止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不合法连接。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块34,所述第一显示模块34用于:
将所述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的元素设置为突出显示。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35,所述第二显示模块35用于:
若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隐藏显示所述第三方元素。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连线更新模块36,所述第二连线更新模块36包括:
第二连线确定单元361,用于若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在所述起始元素和所述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其中,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的长度相等,所述每条第二连线皆不经过所述第三方元素,且与所述第三方元素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连接点位置更新单元36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
连线更新单元363,用于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更新为更新后的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点位置更新单元36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二边界范围;
在所述第一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二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
将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更新为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具体实现中,上述连线生成装置可通过其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执行如上述图1至图2中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例如,上述元素确定模块31可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步骤中获取第一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等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连接点确定模块32可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步骤中确定起始元素和终止元素的连接合法性、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分别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等相关步骤所描述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第一连线更新模块33可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步骤中将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间的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间的连线等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第一显示模块34可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步骤中突出显示当前显示界面中属于第一元素集合的元素等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第二显示模块35可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步骤中隐藏显示第三方元素等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第二连线更新模块36可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步骤中当第三方元素属于第一元素集合时,确定至少两条第二连线,根据每条第二连线与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确定第一位置,根据每条第二连线与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确定第二位置,并将所述第一位置更新为起始连接点位置,将第二位置更新为终止连接点位置等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线生成装置可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根据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第一元素集合确定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进一步地,若更新后的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第三方元素属于第一元素集合,则在起始元素和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其中,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的长度相等,每条第二连线皆不经过第三方元素,且与第三方元素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根据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每条第二连线与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终止连接点位置。将更新后的第一连线更新为更新后的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绘图灵活性和绘图效果。
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上述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通过总线403连接。存储器4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2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
根据所述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所述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所述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
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401用于:
获取所述起始元素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所述第二元素集合中包括用于与所述起始元素连接的至少一个元素;
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属于所述第二元素集合的元素以生成第一元素集合。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401用于:
若所述终止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
若所述终止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不合法连接。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401用于:
将所述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的元素设置为突出显示。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401用于:
若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隐藏显示所述第三方元素。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401用于:
若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在所述起始元素和所述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其中,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的长度相等,所述每条第二连线皆不经过所述第三方元素,且与所述第三方元素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
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更新为更新后的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401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二边界范围;
在所述第一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二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
将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更新为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应当理解,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该存储器4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4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4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402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具体实现中,上述终端设备可通过其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执行如上述图1至图2中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根据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第一元素集合确定起始元素与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将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绘图灵活性和绘图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1至图2中各个步骤所提供的连线生成方法,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连线生成装置或者上述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的硬盘或内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该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该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该计算机程序以及该电子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展示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和/或结构示意图来描述的,具体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方法流程图和/或结构示意图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提供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8)

1.一种连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
根据所述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所述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所述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
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在所述起始元素和所述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其中,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的长度相等,所述每条第二连线皆不经过所述第三方元素,且与所述第三方元素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
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更新为更新后的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包括:
若所述终止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
若所述终止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不合法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包括:
获取所述起始元素对应的第二元素集合,所述第二元素集合中包括用于与所述起始元素连接的至少一个元素;
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属于所述第二元素集合的元素以生成第一元素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的元素设置为突出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隐藏显示所述第三方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出第二边界范围;
在所述第一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二边界范围内确定出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边界范围的两端的距离相等;
将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更新为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6.一种连线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元素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操作位置确定起始元素,根据第二操作位置确定终止元素,并显示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连线;
连接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元素,从当前显示界面包括的所有元素中,确定出第一元素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元素集合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合法性,若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则根据所述起始元素的第一中心点位置和所述终止元素的第二中心点位置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起始连接点位置,以及在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上确定终止连接点位置;
连线更新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连线更新显示为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与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连线更新模块,所述第二连线更新模块包括:
第二连线确定单元,用于若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经过第三方元素,且所述第三方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在所述起始元素和所述终止元素之间确定出至少两条第二连线,其中,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的长度相等,所述每条第二连线皆不经过所述第三方元素,且与所述第三方元素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连接点位置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第二连线中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起始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以及所述每条第二连线与所述终止元素的图形边界的交点位置更新所述起始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终止连接点位置;
连线更新单元,用于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连线更新为更新后的起始连接点位置与终止连接点位置之间的连线;
其中,所述连接点确定模块还包括连接合法性确定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合法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终止元素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合法连接;
若所述终止元素不属于所述第一元素集合,则确定所述起始元素与所述终止元素间的连接为不合法连接。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相互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12712.4A 2020-06-30 2020-06-30 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768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2712.4A CN111768465B (zh) 2020-06-30 2020-06-30 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2712.4A CN111768465B (zh) 2020-06-30 2020-06-30 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8465A CN111768465A (zh) 2020-10-13
CN111768465B true CN111768465B (zh) 2023-07-25

Family

ID=7272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2712.4A Active CN111768465B (zh) 2020-06-30 2020-06-30 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846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3495A (zh) * 2017-05-10 201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网元间业务链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52043A (zh) * 2017-07-27 2017-12-0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图形连线方法、应用及可视化终端
CN109254707A (zh) * 2018-09-14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调节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35360A (zh) * 2019-05-24 2019-10-15 深圳大学 三维元素布局可视化方法和装置
CN110989880A (zh) * 2019-11-22 2020-04-10 珠海豹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元素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4036A (zh) * 2019-11-21 2020-05-0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元素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3495A (zh) * 2017-05-10 201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网元间业务链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52043A (zh) * 2017-07-27 2017-12-0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图形连线方法、应用及可视化终端
CN109254707A (zh) * 2018-09-14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调节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35360A (zh) * 2019-05-24 2019-10-15 深圳大学 三维元素布局可视化方法和装置
CN111104036A (zh) * 2019-11-21 2020-05-0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元素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89880A (zh) * 2019-11-22 2020-04-10 珠海豹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元素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SVG的思维导图的系统实现;任志豪;赖源劲;;现代计算机(专业版)(第09期);72-7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8465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8876B (zh) 一种分屏显示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0937B (zh) 构件截面钢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90012821A1 (en) Displaying images associated with apps based on app processing task progress statuses
CN107193440A (zh) 一种界面展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65575B (zh) 一种手势动作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JP2014182531A (ja) グラフ表示装置及びグラフ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07506483A (zh) 页面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03434A (zh) 一种纹理共享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255927B2 (en) Event processor
US201600626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for moving application functional interface
CN111768465B (zh) 连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389153B (zh) 一种视图加载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069254A (zh) 文本显示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9047707B2 (en) Graph display device
CN111368496B (zh) 一种pcb设计中将直线变为任意角度折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13962B (zh) 视频展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0989880B (zh) 一种界面元素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07955B (zh) 用户界面交互方法、计算机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62718B (zh) 输入法窗口设置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2256178A (zh) 一种应用图标的调整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1324347A (zh) 组件构造方法、装置、系统、页面生成方法、设备及介质
WO2019109231A1 (zh) 一种书写笔划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264401A (zh)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连续型图像放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504218A (zh) 一种cad图形处理方法、装置及cad软件插件
CN113902841A (zh) 一种图像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9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saiante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1-34 / F, Qianhai free trade building, 3048 Xinghai Avenue, Mawan,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Ping An International Smart City Technology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