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7015B -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7015B
CN111767015B CN202010603315.0A CN202010603315A CN111767015B CN 111767015 B CN111767015 B CN 111767015B CN 202010603315 A CN202010603315 A CN 202010603315A CN 111767015 B CN111767015 B CN 111767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address information
receiving card
longitudinal
quer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33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7015A (zh
Inventor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s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s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s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Qs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33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7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7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7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7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7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4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for obtaining an image which is composed of whole input images, e.g. split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为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其中,多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中除第一接收卡之外的任意第二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由与第二接收卡相连的接收卡生成并发送;进一步地,获取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其中,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自动地获取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有利于保证各显示屏的正常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需要将多个显示屏进行拼接,以实现更大显示屏的显示目的。
现有技术中,施工人员在对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或者称之为控制卡)连线时,需要按照预先设计的连接关系进行连线,或者需要记录不同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之间的连线关系。
但现有技术中施工人员在记录连线关系时容易出错,或者在连线时容易发生连线错误,而在显示屏安装完成后便很难查询真实连线关系,也很难修改连线关系,从而使得部分或全部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和显示屏连接情况不对应,导致部分或全部显示屏的显示图像错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或全部显示屏的显示图像错乱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发送卡,所述发送卡用于控制多个显示屏,每个所述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所述显示屏之间通过接收卡的网口连接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为所述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卡为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所述多个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屏之外的任意第二显示屏对应的第二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由与所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接收卡生成并发送,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获取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其中,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包括:
查询所述多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
根据所述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得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查询所述多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包括:
向所述第一接收卡发送第一查询命令,所述第一查询命令中包括: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
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查询响应,则向所述第一接收卡发送第二查询命令,所述第二查询命令中包括: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大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为最大纵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小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为最小纵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大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为最大横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小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为最小横向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将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发送给每个所述接收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显示区域范围;
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显示屏显示参数以及所述显示区域范围,确定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所述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网口与其它显示屏连接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4个接口中的第一网口接收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当所述4个接口中除所述第一网口外的任意第二网口连接有接收卡时,根据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或者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
将所述第二地址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网口发送给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或者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右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左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下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上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网口接收查询命令,所述查询命令中包括:待查询地址信息;
若所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相同,则通过所述第一网口返回查询响应;或者,
若所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不相同,则通过所述第二网口向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发送所述查询命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从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中确定出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发送卡,所述发送卡用于控制多个显示屏,每个所述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所述显示屏之间通过接收卡的网口连接和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卡为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所述多个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屏之外的任意第二显示屏对应的第二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由与所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接收卡生成并发送,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其中,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所述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网口与其它显示屏连接和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4个接口中的第一网口接收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4个接口中除所述第一网口外的任意第二网口连接有接收卡时,根据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或者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地址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网口发送给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上述第六方面中所述的控制设备。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控制设备,以及至少一个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控制设备。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为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其中,第一接收卡为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上述多个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屏之外的任意第二显示屏对应的第二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由与上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接收卡生成并发送;进一步地,获取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其中,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按照预先设计的连接关系进行连线,或者人工记录接收卡之间的连线关系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卡可以自动地获取到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从而有利于保证各显示屏可以正常显示对应的显示图像。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环路备份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卡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分配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查询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左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应用场景和部分词汇进行介绍。
目前,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需要将多个显示屏进行拼接,以实现更大显示屏的显示目的。
现有技术中,施工人员在对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或者称之为控制卡)连线时,需要按照预先设计的连接关系进行连线,或者需要记录不同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之间的连线关系。
但现有技术中施工人员在记录连线关系时容易出错,或者在连线时容易发生连线错误,而在显示屏安装完成后便很难查询真实连线关系,也很难修改连线关系,从而使得部分或全部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和显示屏连接情况不对应,导致部分或全部显示屏的显示图像错乱。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环路备份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每个显示屏的接收卡有两个网口,发送卡的一个端口连接显示屏1对应的第1个接收卡的一个网口,第1个接收卡的另一个网口连接显示屏2对应的第2个接收卡的一个网口,……,依次类推,显示屏9对应的第9个接收卡的一个网口连接发送卡的另一个端口。应理解,图1中的每个数字既可以代表对应的显示屏,也可以代表该显示屏中的接收卡。
如图1所示,如果有两部分的连接(例如,第1个接收卡与第2个接收卡之间的连接,以及第8个接收卡与第9个接收卡之间的连接)有问题,则这两部分之间的所有显示屏(例如,显示屏2-显示屏8之间的所有显示屏)的显示都会出现异常。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架构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位机20、发送卡21以及M(M为大于2的整数)个显示屏22;每个显示屏22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接收卡23。
示例性地,发送卡21可以自动地获取每个显示屏22对应的接收卡23的位置信息,并可以向每个显示屏22对应的接收卡23发送从上位机20获取的待显示图像数据。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上位机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项: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电脑。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显示屏22可以包括但不限: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
针对上述部分或全部显示屏的显示图像错乱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为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其中,多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中除第一接收卡之外的任意第二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由与上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接收卡生成并发送;进一步地,获取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其中,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按照预先设计的连接关系进行连线,或者人工记录接收卡之间的连线关系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卡可以自动地获取到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从而有利于保证各显示屏可以正常显示对应的显示图像。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上述发送卡,或者上述发送卡中的显示屏控制装置(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以执行主体为上述发送卡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地,上述显示屏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01、为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发送卡用于控制多个显示屏,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显示屏之间通过对应的接收卡的网口连接和通信。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卡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接收卡的上侧设置有网口1、右侧设置有网口2、下侧设置有网口3、左侧设置有网口4、每个网口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之间设置有对应的端口物理层(Port Physical Layer,PHY),以及存储器。
示例性地,存储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同存步动态随机存取器(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SDRAM),和/或,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DRAM,DDR SDRAM)。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接收卡为与上述发送卡相连的接收卡,也是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上述多个显示屏中除上述第一显示屏之外的其它显示屏称之为第二显示屏,以及将第二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称之为第二接收卡。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任意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可以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其中,横向地址用于指示上述接收卡对应的显示屏位于上述多个显示屏所拼接成的总显示屏中的哪一列,纵向地址用于指示上述接收卡对应的显示屏位于上述多个显示屏所拼接成的总显示屏中的哪一行。
本步骤中,上述发送卡通过与上述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的第一网口为上述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X,Y)),以使第一接收卡根据接收到的上述地址信息通过除上述第一网口之外的其它第二网口向相连的第二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其中,上述第一接收卡通过任意第二网口为相连的第二接收卡分配的地址信息为:上述第一接收卡根据上述第二网口的位置对上述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X,Y))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例如,横向连接的各接收卡从左到右横向地址依次增加预设数值,或者,纵向连接的各接收卡从上到下纵向地址依次增加预设数值等)增加或者减少所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显示屏中除上述第一显示屏之外的任意第二显示屏对应的第二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由与上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接收卡生成并发送的。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分配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上述发送卡通过第一个接收卡的网口1为与上述发送卡相连的第一个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X,Y)。1)第一个接收卡对地址信息(X,Y)包括的横向地址X按照预设规则增加预设数值(例如,1)得到地址信息(X+1,Y),并通过网口2将地址信息(X+1,Y)分配给第二个接收卡;2)第一个接收卡对地址信息(X,Y)包括的纵向地址Y按照预设规则增加预设数值(例如,1)得到地址信息(X,Y+1),并通过网口3将地址信息(X,Y+1)分配给第三个接收卡;3)第一个接收卡对地址信息(X,Y)包括的横向地址X按照预设规则减少预设数值(例如,1)得到地址信息(X-1,Y),并通过网口4将地址信息(X-1,Y)分配给第四个接收卡。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接收卡在接收到地址信息之后,都会按照上述第一个接收卡的方式为相邻的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直至所有接收卡都存在地址信息为止。
步骤S302、获取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
本步骤中,上述发送卡可以查询获取到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其中,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例如,从左到右依次递增,或者从右到左依次递减);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例如,从上到下依次递增,或者从下到上依次递减)。
如图5所示,每行的各接收卡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照从左到右顺序从X-2依次递增到X+1;每列的各接收卡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照从上到下顺序从Y依次递增到Y+2。
由此可知,上述发送卡获取到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便可获知上述多个显示屏的安装位置信息,例如结合图5所示,上述发送卡便可以获知上述多个显示屏的安装位置信息为4*3。
本申请下述实施例部分,对上述发送卡获取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的可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可选地,上述发送卡可以查询上述多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然后,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以及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因此,上述发送卡根据上述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便可得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
例如,如图5所示,若最大横向地址为X+1、最小横向地址为X-2、最大纵向地址为Y+2以及最小纵向地址为Y,则上述发送卡便可以得到图5中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
示例性地,上述发送卡可以向上述第一接收卡发送第一查询命令,其中,第一查询命令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查询响应,则表明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为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某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上述发送卡向上述第一接收卡发送第二查询命令,其中,第二查询命令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
1)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比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大预设数值(例如,1),则表明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不为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任意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上述发送卡可以确定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便为最大纵向地址。
2)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比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小预设数值(例如,1),则表明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不为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任意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上述发送卡可以确定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便为最小纵向地址。
3)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比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大预设数值(例如,1),则表明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不为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任意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上述发送卡可以确定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便为最大横向地址。
4)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比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小预设数值(例如,1),则表明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不为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任意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上述发送卡可以确定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便为最小横向地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查询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1)发送卡发送查询命令11,查询命令11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Y),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Y)的接收卡。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查询响应11,则表明地址信息(X,Y)为多个显示屏中的某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发送卡继续发送查询命令12,查询命令12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Y+1),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Y+1)的接收卡;……,以此类推,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查询响应1N-1,则发送卡继续发送查询命令1N,查询命令1N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Y+N),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Y+N)的接收卡,直至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查询响应为止,从而可以确定出最大纵向地址为Y+N。
(2)发送卡发送查询命令21,查询命令21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1,Y),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1,Y)的接收卡。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查询响应21,则表明地址信息(X+1,Y)为多个显示屏中的某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发送卡继续发送查询命令22,查询命令22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2,Y),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2,Y)的接收卡;……,以此类推,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查询响应2P-1,则发送卡继续发送查询命令2P,查询命令2P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P,Y),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P,Y)的接收卡,直至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查询响应为止,从而可以确定出最大横向地址为X+P。
(3)发送卡发送查询命令31,查询命令31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Y-1),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Y-1)的接收卡。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查询响应31,则表明地址信息(X,Y-1)为多个显示屏中的某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发送卡继续发送查询命令32,查询命令32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Y-2),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Y-2)的接收卡;……,以此类推,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查询响应3Q-1,则发送卡继续发送查询命令3Q,查询命令3Q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Y-Q),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Y-Q)的接收卡,直至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查询响应为止,从而可以确定出最小纵向地址为Y-Q。
(4)发送卡发送查询命令41,查询命令41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1,Y),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1,Y)的接收卡。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查询响应41,则表明地址信息(X-1,Y)为多个显示屏中的某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发送卡继续发送查询命令42,查询命令42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2,Y),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2,Y)的接收卡;……,以此类推,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查询响应4R-1,则发送卡继续发送查询命令4R,查询命令4R中可以包括:地址信息(X-R,Y),用于查询是否存在地址信息为(X-R,Y)的接收卡,直至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查询响应为止,从而可以确定出最小横向地址为X-R。
当然,上述发送卡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为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其中,第一接收卡为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上述多个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屏之外的任意第二显示屏对应的第二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由与上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接收卡生成并发送;进一步地,获取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其中,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按照预先设计的连接关系进行连线,或者人工记录接收卡之间的连线关系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卡可以自动地获取到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从而有利于保证各显示屏可以正常显示对应的显示图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个接收卡有4个网口,施工人员在对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连续时,可以把相邻的两个显示屏的相邻网口连接上即可,无需记录连接关系。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四个角落的接收卡有两路线路连接之外,其它接收卡都有至少3路线路连接,使得在任意1个或多个接收卡的某一路线路连接断开,只要该接收卡的任意一路线路正常连接,则不会影响这些接收卡的正常数据收发,从而可以实现网格型备份,不会因为一条或几条线路连接的问题导致大批显示屏显示异常,进一步地保证了各显示屏的显示图像的正常显示。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发送卡为每个显示屏的接收卡分配对应的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的过程进行介绍。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801、根据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每个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任意接收卡的显示屏显示参数用于指示上述接收卡对应的显示屏的分辨率。需要说明的是,任意接收卡可以在向上述发送卡发送查询响应时将显示屏显示参数发送给上述发送卡,或者也可以单独向上述发送卡发送显示屏显示参数。当然,上述发送卡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取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显示屏显示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本步骤中,上述发送卡可以根据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每个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示例性地,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项:左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左下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右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右下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可选地,上述发送卡可以根据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显示区域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发送卡可以根据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获知上述多个显示屏的安装位置信息,例如结合图5所示,上述发送卡便可以获知上述多个显示屏的安装位置信息为4*3;然后,上述发送卡可以根据上述多个显示屏的安装位置信息以及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显示屏显示参数,便可获知上述多个显示屏所拼接成的总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范围。
例如,假设多个显示屏的安装位置信息如图5所示,且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显示屏显示参数为128*128像素,则上述发送卡可以确定上述多个显示屏所拼接成的总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范围为(128*4)*(128*3)像素,即512*384像素。
进一步地,上述发送卡可以根据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显示屏显示参数以及显示区域范围,确定每个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发送卡可以根据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和显示屏显示参数将上述显示区域范围划分为每个显示屏对应的子显示区域范围,然后根据每个显示屏对应的子显示区域范围便可确定出每个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例如,假设多个显示屏的安装位置信息如图5所示,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显示屏显示参数为128*128像素,显示区域范围为512*384像素,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左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上述发送卡可以确定出地址信息(X-2,Y)对应的接收卡的左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为(0,0)、地址信息(X-1,Y)对应的接收卡的左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为(128,0)、地址信息(X,Y)对应的接收卡的左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为(256,0)、地址信息(X+1,Y)对应的接收卡的左上角像素点坐标信息为(384,0)、……,以及地址信息(X+1,Y+2)对应的接收卡的左上角像素点坐标信息为(384,256)。
步骤S802、将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每个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发送给每个接收卡。
本步骤中,上述发送卡可以将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每个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发送给每个接收卡,以便于每个接收卡可以根据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从上述待显示图像数据中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
可选地,上述发送卡可以将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每个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携带在同一消息中发送给每个接收卡,或者也可以携带在不同消息中发送给每个接收卡;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将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每个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发送给每个接收卡,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应理解,任意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中可以不仅包括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还可以包括上述接收卡的地址信息或者上述接收卡的标识信息,以便于上述接收卡可以识别出上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发送卡根据自动获取到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每个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然后将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每个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发送给每个接收卡,以便于每个接收卡可以根据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从上述待显示图像数据中准确地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从而有利于保证各显示屏可以正常显示对应的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任意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或者上述接收卡中的显示屏控制装置(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以执行主体为上述接收卡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地,上述显示屏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
可选地,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任意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上述显示屏通过网口可以与其它显示屏连接和通信。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01、从4个接口中的第一网口接收第一地址信息。
本步骤中,上述接收卡可以从4个接口中的第一网口(例如,网口1)接收第一地址信息,其中,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接收卡为与上述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则上述第一接收卡可以从上述第一网口接收上述发送卡为上述第一接收卡分配的第一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X,Y)。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接收卡为除上述第一接收卡之外的任意第二接收卡,则上述第二接收卡可以从上述第一网口接收通过上述第一网口与上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其它接收卡为上述第二接收卡分配的第一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X+1,Y)。
步骤S1002、当4个接口中除第一网口外的任意第二网口连接有接收卡时,根据上述第二网口的位置对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或者减少,得到与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
本步骤中,当4个接口中除第一网口(例如,网口1)外的任意第二网口连接有接收卡时,上述发送卡可以根据上述第二网口(例如,网口2、网口3或者网口4)的位置对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例如,横向连接的各接收卡从左到右横向地址依次增加预设数值,或者,纵向连接的各接收卡从上到下纵向地址依次增加预设数值等)增加或者减少,便可得到与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若上述第二网口(例如,网口2)的位置为右侧,则上述发送卡可以对第一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X,Y))包括的横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例如,横向连接的各接收卡从左到右横向地址依次增加预设数值)预设数值(例如,1),便可得到与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例如,第二地址信息为(X+1,Y)。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若上述第二网口(例如,网口4)的位置为左侧,则上述发送卡可以对第一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X,Y))包括的横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地址信息(例如,横向连接的各接收卡从左到右横向地址依次增加预设数值,即横向连接的各接收卡从右到左横向地址依次减少预设数值)减少预设数值(例如,1),便可得到与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例如,第二地址信息为(X-1,Y)。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若上述第二网口(例如,网口3)的位置为下侧,则上述发送卡可以对第一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X,Y))包括的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例如,纵向连接的各接收卡从上到下纵向地址依次增加预设数值)增加预设数值(例如,1),便可得到与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例如,第二地址信息为(X,Y+1)。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第二网口(例如,网口1)的位置为上侧,则上述发送卡可以对第一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X+1,Y+1))包括的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例如,纵向连接的各接收卡从下到上纵向地址依次减少预设数值)减少预设数值(例如,1),便可得到与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例如,第二地址信息为(X+1,Y)。
步骤S1003、将上述第二地址信息,通过上述第二网口发送给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
本步骤中,上述发送卡将上述步骤S1002得到的与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通过上述第二网口发送给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以便于上述接收卡可以获知对应的第二地址信息,然后根据收到的第二地址信息为与所述接收卡相连的其它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具体的分配地址信息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S1001-步骤S1002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卡通过从4个接口中的第一网口接收第一地址信息;当4个接口中除第一网口外的任意第二网口连接有接收卡时,上述接收卡可以根据上述第二网口的位置对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或者减少,得到与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并将上述第二地址信息,通过上述第二网口发送给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了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的自动分配,提高了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的准确性,从而有利于保证各显示屏可以正常显示对应的显示图像。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卡在步骤S1001之后,还可以从上述第一网口接收查询命令,其中,查询命令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待查询地址信息。1)若上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与上述第一地址信息相同,则上述接收卡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网口返回查询响应,以便于上述接收卡可以获知上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为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某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2)若上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与上述第一地址信息不相同,则上述接收卡可以通过上述第二网口向上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发送上述查询命令,以便于上述接收卡判断上述待查询地址信息是否与上述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相同,并在上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与上述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相同时返回查询响应,以便于上述接收卡可以获知上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为上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某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从而使得发送卡可以自动地获取到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查询响应中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接收卡的标识信息,和/或,上述接收卡的显示屏显示参数。
应理解,上述接收卡还可以通过其它网口接收到上述查询命令,若上述接收卡已针对上述查询命令返回了查询响应,则无需再次返回查询响应。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接收卡获取对应的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的过程进行介绍。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01、接收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示例性地,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项:左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左下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右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右下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本步骤中,上述接收卡可以从第一网口接收待显示图像数据和上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然后通过除上述第一网口之外的其它第二网口向相连的其它接收卡发送上述待显示图像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接收卡为与上述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则上述第一接收卡可以从第一网口接收上述发送卡发送的待显示图像数据和上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接收卡为除上述第一接收卡之外的任意第二接收卡,则上述第二接收卡可以从上述第一网口接收通过上述第一网口与上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其它接收卡发送的待显示图像数据和上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述接收卡还从上述第一网口接收到其它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则上述接收卡通过除上述第一网口之外的其它第二网口还可以向相连的其它接收卡发送上述接收到的其它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应理解,任意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中可以不仅包括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还可以包括上述接收卡的地址信息或者上述接收卡的标识信息,以便于上述接收卡可以识别出上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步骤S1102、根据上述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从上述待显示图像数据中确定出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
本步骤中,上述接收卡可以根据上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显示屏显示参数,从上述待显示图像数据中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以便于显示上述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
如图9所示,地址信息为(X,Y+1)的接收卡的左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为(256,128),上述接收卡可以根据上述接收卡对应的左上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显示屏显示参数(例如128*128像素),便可从上述待显示图像数据中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包括:第256列到第256+128列像素,第128行到第128+128行像素。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接收卡通过接收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然后根据上述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从上述待显示图像数据中可以准确地确定出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从而有利于上述接收卡对应的显示屏可以正常显示上述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发送卡,所述发送卡用于控制多个显示屏,每个所述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所述显示屏之间通过接收卡的网口连接和通信。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分配模块1201和获取模块1202。
其中,分配模块1201,用于为所述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卡为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所述多个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屏之外的任意第二显示屏对应的第二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由与所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接收卡生成并发送,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获取模块1202,用于获取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其中,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1202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多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得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查询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接收卡发送第一查询命令,所述第一查询命令中包括: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
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查询响应,则向所述第一接收卡发送第二查询命令,所述第二查询命令中包括: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大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为最大纵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小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为最小纵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大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为最大横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小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为最小横向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发送给每个所述接收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显示区域范围;
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显示屏显示参数以及所述显示区域范围,确定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显示屏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关于发送卡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所述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网口与其它显示屏连接和通信。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301、生成模块1302和第一发送模块1303。
其中,第一接收模块1301,用于从所述4个接口中的第一网口接收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生成模块1302,用于当所述4个接口中除所述第一网口外的任意第二网口连接有接收卡时,根据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或者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303,用于将所述第二地址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网口发送给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模块1302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右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左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下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上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网口接收查询命令,所述查询命令中包括:待查询地址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相同,则通过所述第一网口返回查询响应;或者,
若所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不相同,则通过所述第二网口向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发送所述查询命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从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中确定出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显示屏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接收卡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1401、处理器140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401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4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示例性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与其它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1403,其中,所述存储器1401、处理器1402和所述通信接口1403可以通过系统总线连接。
示例性地,上述通行接口140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两个网口。
其中,所述处理器14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上述显示屏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关于发送卡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1501、处理器150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501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示例性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与其它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1503,其中,所述存储器1501、处理器1502和所述通信接口1503可以通过系统总线连接。
示例性地,上述通行接口150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四个网口。
其中,所述处理器15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上述显示屏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接收卡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控制设备还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可选地,上述系统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图15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包括:上述图1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设备,以及至少一个上述图15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申请上述显示屏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上述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发送卡,所述发送卡用于控制多个显示屏,每个所述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所述显示屏之间通过接收卡的网口连接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为所述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卡为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所述多个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屏之外的任意第二显示屏对应的第二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由与所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接收卡生成并发送,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获取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其中,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
所述获取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包括:
查询所述多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
根据所述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得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
所述查询所述多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包括:
向所述第一接收卡发送第一查询命令,所述第一查询命令中包括: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
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查询响应,则向所述第一接收卡发送第二查询命令,所述第二查询命令中包括: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大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为最大纵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小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为最小纵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大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为最大横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小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为最小横向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将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发送给每个所述接收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以及显示屏显示参数,确定显示区域范围;
根据所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显示屏显示参数以及所述显示区域范围,确定每个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4.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所述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网口与其它显示屏连接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4个网口中的第一网口接收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当所述4个网口中除所述第一网口外的任意第二网口连接有接收卡时,根据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或者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
将所述第二地址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网口发送给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或者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右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左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下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上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网口接收查询命令,所述查询命令中包括:待查询地址信息;
若所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相同,则通过所述第一网口返回查询响应;或者,
若所述待查询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不相同,则通过所述第二网口向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发送所述查询命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待显示图像数据和所述接收卡对应的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顶角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从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中确定出目标待显示图像数据。
7.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发送卡,所述发送卡用于控制多个显示屏,每个所述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所述显示屏之间通过接收卡的网口连接和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发送卡相连的第一接收卡分配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卡为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所述多个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屏之外的任意第二显示屏对应的第二接收卡的地址信息由与所述第二接收卡相连的接收卡生成并发送,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个显示屏中的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其中,横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纵向地址相同,横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纵向连接的各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横向地址相同,纵向地址按顺序依次递增或者递减;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多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中的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大横向地址、最小横向地址、最大纵向地址以及最小纵向地址,得到每个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的地址信息;
所述查询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接收卡发送第一查询命令,所述第一查询命令中包括: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
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查询响应,则向所述第一接收卡发送第二查询命令,所述第二查询命令中包括: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大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为最大纵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小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为最小纵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大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为最大横向地址;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查询响应,且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所述第二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比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小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查询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为最小横向地址。
8.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显示屏对应的接收卡,所述接收卡包括4个网口,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网口与其它显示屏连接和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4个网口中的第一网口接收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横向地址和纵向地址;
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4个网口中除所述第一网口外的任意第二网口连接有接收卡时,根据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或者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或者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地址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网口发送给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
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右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左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下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增加,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或者,
若所述第二网口的位置为上侧,则对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纵向地址按照预设规则减少,得到与所述第二网口连接的接收卡的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的横向地址相同。
9.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设备。
12.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设备。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03315.0A 2020-06-29 2020-06-29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67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3315.0A CN111767015B (zh) 2020-06-29 2020-06-29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3315.0A CN111767015B (zh) 2020-06-29 2020-06-29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7015A CN111767015A (zh) 2020-10-13
CN111767015B true CN111767015B (zh) 2024-01-23

Family

ID=72722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3315.0A Active CN111767015B (zh) 2020-06-29 2020-06-29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70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8866B (zh) * 2021-03-31 2024-01-09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13364690B (zh) * 2021-04-21 2023-01-31 深圳市乐美客视云科技有限公司 接收卡网络传输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584531B (zh) * 2022-03-17 2023-11-17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多电平换流器系统子模块控制器自动学习地址的方法
CN116110350B (zh) * 2023-02-14 2023-08-11 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131A (zh) * 2011-04-15 2011-08-17 深圳市摩西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及led控制系统
CN203179473U (zh) * 2013-03-19 2013-09-04 孔令霞 一种led单元箱体
CN109801590A (zh) * 2019-04-01 2019-05-24 上海灵信视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ed显示屏的多接收单元自动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20366A (zh) * 2018-03-22 2019-06-21 广州硅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131A (zh) * 2011-04-15 2011-08-17 深圳市摩西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及led控制系统
CN203179473U (zh) * 2013-03-19 2013-09-04 孔令霞 一种led单元箱体
CN109920366A (zh) * 2018-03-22 2019-06-21 广州硅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9801590A (zh) * 2019-04-01 2019-05-24 上海灵信视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ed显示屏的多接收单元自动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7015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7015B (zh)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762593B2 (en) Unified memory systems and methods
US67150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emory client access to address ranges in a memory pool
US11237728B2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extended memory, device, and system
US1081014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RR-compatible asynchronous memory module
KR102161448B1 (ko) 멀티 채널 메모리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8924962B2 (en) Method and computer system for sharing graphics card among multiple operation systems
KR101001100B1 (ko) Gpu에서의 페이지 매핑을 위한 전용 메커니즘
US84953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acing with heterogeneous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s
US20050033874A1 (en) Direct memory access using memory descriptor list
US9965826B2 (en) Resource management
US20140365837A1 (en)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server
CN114302040B (zh) 多应用共享单一摄像头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986602A (zh) 一种启动操作系统的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13535087B (zh) 数据迁移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系统
US652573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use physical memory overlapping a graphics aperture range
JP2019507918A (ja) 参照値を使ってメモリデバイスの有効なアクションを確保する
KR102116096B1 (ko) 다중시스템 및 이의 부팅 방법
US20170153923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for effectively managing shared resources
CN117077221A (zh) 一种硬盘丝印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US7447827B2 (en) Multi-port bridge device
US7483032B1 (en) Zero frame buffer
US20210081328A1 (en) Unified kernel virtual address space for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US863541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memory resources
CN111666579B (zh) 计算机设备及其访问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4

Address after: 710086 floor 12, northwest regional headquarters of Shiyuan Co., Ltd., north of Fengdong 2nd Road and east of FengHao Avenue, Fengdong new town,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S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30 No. 6, Yun Po four road, Whampo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Shiyu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