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4342B - 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4342B
CN111764342B CN202010569900.3A CN202010569900A CN111764342B CN 111764342 B CN111764342 B CN 111764342B CN 202010569900 A CN202010569900 A CN 202010569900A CN 111764342 B CN111764342 B CN 111764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rigation
riverbed
planting box
river b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99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4342A (zh
Inventor
李东阳
李纪辉
倪菲菲
竺帅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Yellow River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ellow River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ellow River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ellow River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99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4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4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4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4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4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7/00Self-acting watering devices, e.g. for flower-po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涉及生态水利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够在种植盒随着水流拨动的同时联动实现过滤网的清理;当水位降低时,植被容易出现缺水现象;不能够实现底部沉淀淤泥的自动清理,并且该清理结构不能够与种植盒的上下移动相互联动的问题。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包括第二河床和灌溉板;所述第二河床共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河床和第一河床拼接组成河床总体。因四根连接杆尾端均与灌溉板焊接相连,且灌溉板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柱形孔,并且当下落的灌溉板与水面接触时柱形孔处在灌溉板的冲击下呈喷射水柱状,从而通过喷射的水柱与种植箱底端面接触实现了低水位时的灌溉。

Description

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水利技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
背景技术
河湖水系是地球水资源循环的重要地表水通道,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类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河道的封闭式地渠道化、硬质化改造行为会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且降低了河床上植物的养护能力。
如申请号:CN20191133301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河床结构及构建方法,属于生态水利技术领域,其中,生态河床结构包括:防水层;填料体;营养缓释毯;引水管道;微生物包埋箱,埋设在所述填料体的上层,箱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微生物包埋箱内适于放置微生物群落。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河床结构,微生物包埋箱埋设在填料体的上层,箱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且内部放置有微生物群落,可以实现微生物持续缓慢向填料体中释放,避免频繁向填料体内投放微生物,营养缓释毯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增加微生物的存活时间,保证对污水的净化效率。
类似于上述申请的生态水利河床结构,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个是,现有人造水利河床往往都可以种植植被,但是现有人造生态河床植被种植盒不能够跟随和内水流的拨动实现上下移动,且不能够在种植盒随着水流拨动的同时联动实现过滤网的清理;再者是,现有种植盒难以保证其底部始终与水源接触,当水位降低时,植被容易出现缺水现象;最后是,现有河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底部容易沉积淤泥,且不能够实现底部沉淀淤泥的自动清理,并且该清理结构不能够与种植盒的上下移动相互联动。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有人造水利河床往往都可以种植植被,但是现有人造生态河床植被种植盒不能够跟随和内水流的拨动实现上下移动,且不能够在种植盒随着水流拨动的同时联动实现过滤网的清理;再者是,现有种植盒难以保证其底部始终与水源接触,当水位降低时,植被容易出现缺水现象;最后是,现有河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底部容易沉积淤泥,且不能够实现底部沉淀淤泥的自动清理,并且该清理结构不能够与种植盒的上下移动相互联动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包括第二河床和灌溉板;所述第二河床共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河床和第一河床拼接组成河床总体;所述第二河床上滑动连接有种植箱,且第二河床上转动连接有清洁结构;所述种植箱上设置有灌溉结构,且种植箱上还设置有调节板结构;所述种植箱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漂浮块;所述第二河床内壁底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排渣孔与第二河床底部连通,当第一河床和第二河床内的水分处于连通混合状态,此时在水流的波动下第二河床底端面的残渣处于加速清理状态;所述灌溉板为倾斜板状结构,且倾斜角度为20度;所述灌溉板上柱形孔为垂直开设,且灌溉板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水孔的高度,当第一河床和第二河床内的水分处于连通混合状态,此时在水流动波动下灌溉板处于清洁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河床包括滑动杆和排渣孔,所述第二河床为矩形箱状结构,且第二河床内壁底端面四个边角位置处均焊接有一根滑动杆,并且第二河床左端面开设有一个排渣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河床还包括进水孔和过滤网,所述第二河床左端面位于排渣孔上方位置开设有一个进水孔,且第二河床前端面开设有一个流通孔,且第二河床前端面流通孔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箱包括灌溉孔、齿排和无纺布,所述种植箱为矩形状结构,且种植箱滑动连接在滑动杆上;所述种植箱内壁底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灌溉孔,且种植箱底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齿排,并且种植箱内铺设有无纺布;所述滑动杆组成了种植箱的限位滑动结构,当漂浮块在水流拨动下上下移动时种植箱同为上下移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转轴、齿轮和清洁刷,所述转轴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第二河床内,且转轴上安装有齿轮,并且齿轮与齿排啮合;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清洁刷,且清洁刷与过滤网接触,当种植箱在漂浮块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时清洁刷处于转动状态,且此时过滤网处于清洁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结构包括连接杆、灌溉板和柱形孔,所述连接杆共设有四根,且四根连接杆头端均焊接在种植箱底端面;四根所述连接杆尾端均与灌溉板焊接相连,且灌溉板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柱形孔,并且当下落的灌溉板与水面接触时柱形孔处在灌溉板的冲击下呈喷射水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结构包括调节板主体和矩形孔,所述调节板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调节板主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种植箱底端面,并且调节板主体上开设有一个矩形孔;所述调节板主体左端面与第二河床内壁左端面接触,且当调节板主体跟随种植箱向上移动时矩形孔与进水孔相连通,此时第一河床和第二河床处于连通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为阶梯轴状结构,且种植箱的在滑动杆上的最大滑动距离大于矩形孔和进水孔之间的连通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改进了第二河床结构,通过改进了当漂浮块随着水流的拨动上下移动时,可实现第二河床上过滤网的自动清理,且当水位降低时还能够实现种植箱与水实现冲击式接触,具体如下:第一,因滑动杆组成了种植箱的限位滑动结构,当漂浮块在水流拨动下上下移动时种植箱同为上下移动状态;第二,因转轴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第二河床内,且转轴上安装有齿轮,并且齿轮与齿排啮合;转轴上安装有清洁刷,且清洁刷与过滤网接触,当种植箱在漂浮块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时清洁刷处于转动状态,且此时过滤网处于清洁状态;第三,因四根连接杆尾端均与灌溉板焊接相连,且灌溉板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柱形孔,并且当下落的灌溉板与水面接触时柱形孔处在灌溉板的冲击下呈喷射水柱状,从而通过喷射的水柱与种植箱底端面接触实现了低水位时的灌溉。
通过第二河床和调节板结构的配合设置,第一,因滑动杆为阶梯轴状结构,且种植箱的在滑动杆上的最大滑动距离大于矩形孔和进水孔之间的连通间距;第二,因调节板主体左端面与第二河床内壁左端面接触,且当调节板主体跟随种植箱向上移动时矩形孔与进水孔相连通,此时第一河床和第二河床处于连通状态;第三,因第二河床内壁底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排渣孔与第二河床底部连通,当第一河床和第二河床内的水分处于连通混合状态,此时在水流的波动下第二河床底端面的残渣处于加速清理状态;第四,因灌溉板为倾斜板状结构,且倾斜角度为度;灌溉板上柱形孔为垂直开设,且灌溉板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水孔的高度,当第一河床和第二河床内的水分处于连通混合状态,此时在水流动波动下灌溉板处于清洁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去除第一河床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A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2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6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6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图9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第二河床;101、滑动杆;102、排渣孔;103、进水孔;104、过滤网;2、种植箱;201、灌溉孔;202、齿排;203、无纺布;3、清洁结构;301、转轴;302、齿轮;303、清洁刷; 401、连接杆;402、灌溉板;403、柱形孔;5、调节板结构;501、调节板主体;502、矩形孔;6、连接板;7、漂浮块;8、第一河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包括第二河床1和灌溉板402;第二河床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河床1和第一河床8拼接组成河床总体;第二河床1上滑动连接有种植箱2,且第二河床1上转动连接有清洁结构3;种植箱2上设置有灌溉结构,且种植箱2上还设置有调节板结构5;种植箱2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漂浮块7;参考如图6,第二河床1内壁底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排渣孔102与第二河床1底部连通,当第一河床8和第二河床1内的水分处于连通混合状态时在水流的波动下第二河床1底端面的残渣处于加速清理状态;参考如图6,灌溉板402为倾斜板状结构,且倾斜角度为20度;灌溉板402上柱形孔403为垂直开设,且灌溉板402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水孔103的高度,当第一河床8和第二河床1内的水分处于连通混合状态,此时在水流动波动下灌溉板402处于清洁状态。
参考如图5,第二河床1包括滑动杆101和排渣孔102,第二河床1为矩形箱状结构,且第二河床1内壁底端面四个边角位置处均焊接有一根滑动杆101,并且第二河床1左端面开设有一个排渣孔102。
参考如图5,第二河床1还包括进水孔103和过滤网104,第二河床1左端面位于排渣孔102上方位置开设有一个进水孔103,且第二河床1前端面开设有一个流通孔,且第二河床1前端面流通孔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过滤网104。
参考如图6,种植箱2包括灌溉孔201、齿排202和无纺布203,种植箱2为矩形状结构,且种植箱2滑动连接在滑动杆101上;种植箱2内壁底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灌溉孔201,且种植箱2底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齿排202,并且种植箱2内铺设有无纺布203;滑动杆101组成了种植箱2的限位滑动结构,当漂浮块7在水流拨动下上下移动时种植箱2同为上下移动状态。
参考如图2图3和图4,清洁结构3包括转轴301、齿轮302和清洁刷303,转轴301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第二河床1内,且转轴301上安装有齿轮302,并且齿轮302与齿排202啮合;转轴301上安装有清洁刷303,且清洁刷303与过滤网104接触,当种植箱2在漂浮块7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时清洁刷303处于转动状态,且此时过滤网104处于清洁状态。
参考如图3,灌溉结构包括连接杆401、灌溉板402和柱形孔403,连接杆401共设有四根,且四根连接杆401头端均焊接在种植箱2底端面;四根连接杆401尾端均与灌溉板402焊接相连,且灌溉板402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柱形孔403,并且当下落的灌溉板402与水面接触时柱形孔403处在灌溉板402的冲击下呈喷射水柱状,从而通过喷射的水柱与种植箱2底端面接触实现了低水位时的灌溉。
参考如图6和图9,调节板结构5包括调节板主体501和矩形孔502,调节板主体50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调节板主体5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种植箱2底端面,并且调节板主体501上开设有一个矩形孔502;调节板主体501左端面与第二河床1内壁左端面接触,且当调节板主体501跟随种植箱2向上移动时矩形孔502与进水孔103相连通,此时第一河床8和第二河床1处于连通状态。
参考如图6和图9,滑动杆101为阶梯轴状结构,且种植箱2的在滑动杆101上的最大滑动距离大于矩形孔502和进水孔103之间的连通间距。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当水流拨动时,第一,因滑动杆101组成了种植箱2的限位滑动结构,当漂浮块7在水流拨动下上下移动时种植箱2同为上下移动状态;第二,因转轴301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第二河床1内,且转轴301上安装有齿轮302,并且齿轮302与齿排202啮合;转轴301上安装有清洁刷303,且清洁刷303与过滤网104接触,当种植箱2在漂浮块7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时清洁刷303处于转动状态,且此时过滤网104处于清洁状态;第三,因四根连接杆401尾端均与灌溉板402焊接相连,且灌溉板402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柱形孔403,并且当下落的灌溉板402与水面接触时柱形孔403处在灌溉板402的冲击下呈喷射水柱状,从而通过喷射的水柱与种植箱2底端面接触实现了低水位时的灌溉;第四,因滑动杆101为阶梯轴状结构,且种植箱2的在滑动杆101上的最大滑动距离大于矩形孔502和进水孔103之间的连通间距;第五,因调节板主体501左端面与第二河床1内壁左端面接触,且当调节板主体501跟随种植箱2向上移动时矩形孔502与进水孔103相连通,此时第一河床8和第二河床1处于连通状态;第六,因第二河床1内壁底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排渣孔102与第二河床1底部连通,当第一河床8和第二河床1内的水分处于连通混合状态,此时在水流的波动下第二河床1底端面的残渣处于加速清理状态;第七,因灌溉板402为倾斜板状结构,且倾斜角度为20度;灌溉板402上柱形孔403为垂直开设,且灌溉板402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水孔103的高度,当第一河床8和第二河床1内的水分处于连通混合状态,此时在水流动波动下灌溉板402处于清洁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河床(1)和灌溉板(402);所述第二河床(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河床(1)和第一河床(8)拼接组成河床总体;所述第二河床(1)上滑动连接有种植箱(2),且第二河床(1)上转动连接有清洁结构(3);所述种植箱(2)上设置有灌溉结构,且种植箱(2)上还设置有调节板结构(5);所述种植箱(2)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漂浮块(7);所述第二河床(1)内壁底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排渣孔(102)与第二河床(1)底部连通;所述灌溉板(402)为倾斜板状结构,且倾斜角度为20度;所述灌溉板(402)上柱形孔(403)为垂直开设,且灌溉板(402)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水孔(103)的高度,当第一河床(8)和第二河床(1)内的水分处于连通混合状态,此时在水流动波动下灌溉板(402)处于清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河床(1)包括滑动杆(101)和排渣孔(102),所述第二河床(1)为矩形箱状结构,且第二河床(1)内壁底端面四个边角位置处均焊接有一根滑动杆(101),并且第二河床(1)左端面开设有一个排渣孔(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河床(1)还包括进水孔(103)和过滤网(104),所述第二河床(1)左端面位于排渣孔(102)上方位置开设有一个进水孔(103),且第二河床(1)前端面开设有一个流通孔,且第二河床(1)前端面流通孔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过滤网(1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2)包括灌溉孔(201)、齿排(202)和无纺布(203),所述种植箱(2)为矩形状结构,且种植箱(2)滑动连接在滑动杆(101)上;所述种植箱(2)内壁底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灌溉孔(201),且种植箱(2)底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齿排(202),并且种植箱(2)内铺设有无纺布(203);所述滑动杆(101)组成了种植箱(2)的限位滑动结构,当漂浮块(7)在水流波动下上下移动时种植箱(2)同为上下移动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结构(3)包括转轴(301)、齿轮(302)和清洁刷(303),所述转轴(301)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第二河床(1)内,且转轴(301)上安装有齿轮(302),并且齿轮(302)与齿排(202)啮合;所述转轴(301)上安装有清洁刷(303),且清洁刷(303)与过滤网(104)接触,当种植箱(2)在漂浮块(7)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时清洁刷(303)处于转动状态,且此时过滤网(104)处于清洁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结构包括连接杆(401)、灌溉板(402)和柱形孔(403),所述连接杆(401)共设有四根,且四根连接杆(401)头端均焊接在种植箱(2)底端面;四根所述连接杆(401)尾端均与灌溉板(402)焊接相连,且灌溉板(402)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柱形孔(403),并且当下落的灌溉板(402)与水面接触时柱形孔(403)处在灌溉板(402)的冲击下呈喷射水柱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结构(5)包括调节板主体(501)和矩形孔(502),所述调节板主体(50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调节板主体(5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种植箱(2)底端面,并且调节板主体(501)上开设有一个矩形孔(502);所述调节板主体(501)左端面与第二河床(1)内壁左端面接触,且当调节板主体(501)跟随种植箱(2)向上移动时矩形孔(502)与进水孔(103)相连通,此时第一河床(8)和第二河床(1)处于连通状态。
8.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01)为阶梯轴状结构,且种植箱(2)的在滑动杆(101)上的最大滑动距离大于矩形孔(502)和进水孔(103)之间的连通间距。
CN202010569900.3A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 Active CN111764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9900.3A CN111764342B (zh)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9900.3A CN111764342B (zh)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4342A CN111764342A (zh) 2020-10-13
CN111764342B true CN111764342B (zh) 2021-03-05

Family

ID=7272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9900.3A Active CN111764342B (zh)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43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9863B (zh) * 2021-04-22 2022-05-17 杨尧 一种用于湿地水质保护的种植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6081Y (zh) * 2006-02-07 2007-03-07 孙国亮 一种净化河水设施
CN201207836Y (zh) * 2008-06-18 2009-03-18 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绿化的自动浮槽装置
KR101240481B1 (ko) * 2012-05-04 2013-03-06 (주) 청연 공기 청정용 벽체
CN204875680U (zh) * 2015-08-24 2015-12-16 章方军 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CN105970878A (zh) * 2016-05-18 2016-09-28 河海大学 一种新型组合水利护坡
CN206815273U (zh) * 2017-06-01 2017-12-29 北京荣蒂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河道净化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6081Y (zh) * 2006-02-07 2007-03-07 孙国亮 一种净化河水设施
CN201207836Y (zh) * 2008-06-18 2009-03-18 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绿化的自动浮槽装置
KR101240481B1 (ko) * 2012-05-04 2013-03-06 (주) 청연 공기 청정용 벽체
CN204875680U (zh) * 2015-08-24 2015-12-16 章方军 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CN105970878A (zh) * 2016-05-18 2016-09-28 河海大学 一种新型组合水利护坡
CN206815273U (zh) * 2017-06-01 2017-12-29 北京荣蒂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河道净化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梯级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和景观影响研究进展;杨昆等;《应用生态学报》;20110531;第22卷(第5期);第1359-136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4342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7934U (zh) 一种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101817628A (zh) 河床基底植生型生态毯修复方法
CN111764342B (zh) 一种可间接提高净化效率的水利生态河床结构
CN101514053B (zh) 一种以炼钢废渣作为基质的富营养化水体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6007191A (zh) 黑臭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
CN211847358U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水体净化系统
CN105502822A (zh) 一种利用跌水曝气的水处理系统
CN217921639U (zh) 一种cabr生物床
CN209563300U (zh) 装配式沉水植物无土种植模块
CN210261413U (zh) 一种河道水质污染用自渗反滤回灌系统
CN111762898B (zh) 一种降解水体微污染物的生态砾石驳岸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24920U (zh) 一种环保型人工湿地系统
CN107555604A (zh) 复合型生物浮岛
CN210340482U (zh) 一种人工浮岛
CN208440357U (zh) 城市河道水体自净强化系统
CN102502981B (zh) 一种城市湖库水环境污染修复方法
CN214192729U (zh) 一种水土交互生态修复模块的拼接结构
CN206278976U (zh) 一种医院污水治理装置
CN209554886U (zh) 一种提升河道自净能力的生态装置
CN219914816U (zh) 一种模拟城市河湖水体流动的试验装置
CN219950709U (zh) 一种可自旋的立体式生态浮岛
CN219981759U (zh) 一种水生植物种植装置及机构
CN215627083U (zh)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的生态浮床
CN216191398U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生态缓冲带
CN216492234U (zh) 一种环保型沉降植物种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Dongyang

Inventor after: Li Jihui

Inventor after: Ni Feifei

Inventor after: Zhu Shuaifeng

Inventor before: Zhu Shuaif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8

Address after: 450000 No. 12 Jinshui Road, Henan, Zhengzhou

Applicant after: Henan Yellow River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400 198 Gaoke Road,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u Shuaif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