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7639B -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7639B
CN111757639B CN202010480033.6A CN202010480033A CN111757639B CN 111757639 B CN111757639 B CN 111757639B CN 202010480033 A CN202010480033 A CN 202010480033A CN 111757639 B CN111757639 B CN 1117576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hielding
shielding piece
push rod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00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7639A (zh
Inventor
胡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00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76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7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7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7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7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09Thermal management, e.g. fan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散热装置包括:壳体、遮挡件、散热组件和驱动模组;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散热组件设置于壳体中,且散热组件朝向散热孔,散热组件与散热孔之间具有间隙;遮挡件设置于间隙中,遮挡件的一端与壳体连接,驱动模组与遮挡件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组可驱动遮挡件伸展和收缩;在驱动模组驱动遮挡件伸展的情况下,遮挡件至少部分遮挡散热孔;在驱动模组驱动遮挡件收缩的情况下,遮挡件解除对散热孔的遮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遮挡件,可以避免用户的手被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损伤的问题,提高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齐全,电子设备的散热也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通过散热装置卡接在电子设备的背侧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
相关技术中,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吸热件和散热组件,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吸热件、散热组件设置在壳体中,且散热组件朝向散热孔。在对电子设备散热时,吸热件将电子设备的热量吸收,之后散热组件将吸热件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散出。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将散热装置卡接在电子设备的背侧,之后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用户的手部可能会阻挡散热孔,通过散热孔散出的热量可能会对用户的手部造成损伤,导致用户的体验较差。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散热孔散出的热量可能会对用户的手造成损伤,导致用户的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壳体、遮挡件、散热组件和驱动模组;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且所述散热组件朝向所述散热孔,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散热孔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间隙中,所述遮挡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驱动模组与所述遮挡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模组可驱动所述遮挡件伸展和收缩;
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遮挡件伸展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散热孔;
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遮挡件收缩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解除对所述散热孔的遮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散热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设备本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散热组件朝向散热孔,因此,散热组件可以通过散热孔散发热量。由于散热组件与散热孔之间具有间隙,遮挡件设置于间隙中,遮挡件的一端与壳体连接,驱动模组与遮挡件的另一端连接,因此,驱动模组可驱动遮挡件伸展和收缩。由于在驱动模组驱动遮挡件伸展的情况下,遮挡件至少部分遮挡散热孔,因此,在用户使用散热装置的过程中,遮挡件可以部分遮挡从散热孔散发的热量,降低用户的手被损伤的可能性,提高用户的体验。由于在驱动模组驱动遮挡件收缩的情况下,遮挡件解除对散热孔的遮挡,因此,在用户未使用散热装置或者用户未手持电子设备的过程中,遮挡件可以不遮挡散热孔,可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遮挡件,可以避免用户的手被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损伤的问题出现,提高用户的体验,另外,还可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2表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原理图之一;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原理图之二;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之一;
图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之一;
图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之二;
图8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之二;
图9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之三;
图10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之三;
图1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之四;
图1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之四;
图1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之五;
图1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20:遮挡件;30:散热组件;40:驱动模组;50:吸热件;60:卡接组件;70:设备本体;11:散热孔;41:推杆;42:滑杆;43:驱动组件;411:推动帽;412:连接块;431:第一驱动件;432:第一转轴;433:第二驱动件;434:第二转轴;435:连接线;436:弹性件;71:控制按键;72:进度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进行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应用场景做具体说明:参照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参照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提供的用户使用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0和散热组件30,壳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11,散热组件30设置在壳体10中,且散热组件30朝向散热孔11。通常,散热组件30卡接在电子设备的背部,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电子设备产生热量,散热组件30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11散出。
由于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用户的手部通常放置在散热装置上,其中,主要是放置在散热孔11上,因此,通过散热孔11散发的热量直接与用户的手部接触,使得用户的手部可能出现被热量损伤的问题,导致用户的体验较差。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原理图之一。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原理图之二。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之一。参照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之一。参照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之二。参照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之二。如图3-图8所示,该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0、遮挡件20、散热组件30和驱动模组40。
壳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11,散热组件30设置于壳体10中,且散热组件30朝向散热孔11,散热组件30与散热孔11之间具有间隙。
遮挡件20设置于间隙中,遮挡件20的一端与壳体10连接,驱动模组40与遮挡件2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43可驱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在驱动模组40驱动遮挡件20伸展的情况下,遮挡件20至少部分遮挡散热孔11;在驱动模组40驱动遮挡件20收缩的情况下,遮挡件20解除对散热孔11的遮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散热组件30朝向散热孔11,因此,散热组件30可以通过散热孔11散发热量。由于散热组件30与散热孔11之间具有间隙,遮挡件20设置于间隙中,遮挡件20的一端与壳体10连接,驱动模组40与遮挡件20的另一端连接,因此,驱动模组40可驱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由于在驱动模组40驱动遮挡件20伸展的情况下,遮挡件20至少部分遮挡散热孔11,因此,在用户使用散热装置的过程中,遮挡件20可以部分遮挡从散热孔11散发的热量,降低用户的手被损伤的可能性,提高用户的体验。由于在驱动模组40驱动遮挡件20收缩的情况下,遮挡件20解除对散热孔11的遮挡,因此,在用户未使用散热装置或者用户未手持电子设备的过程中,遮挡件20可以不遮挡散热孔11,可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遮挡件20,可以避免用户的手被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损伤的问题出现,提高用户的体验,另外,还可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散热装置还可以包括吸热件50,吸热件50设置在壳体10中。
由于散热装置包括吸热件50,吸热件50设置在壳体10中,因此,在将散热装置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吸热件50可以吸收电子设备散发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组件30,使得散热组件30将热量通过散热孔11散发出去。也即是,通过设置吸热件50,有利于电子设备散发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组件30,进而有利于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吸热件50可以为吸热材质构成的吸热板。当然,吸热件50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散热孔11可以为方形,当然散热孔11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圆形,对于散热孔11的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遮挡件20可以为折叠结构。当遮挡件20为折叠结构时,折叠结构能够伸展或收缩,从而便于驱动模组40带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例如,遮挡件20为折叠板,此时,折叠板可以伸展或收缩,从而在折叠板与驱动模组40连接时,驱动模组40可以带动折叠板伸展或收缩。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驱动模组40可以包括:推杆41和滑杆42。滑杆4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0连接,推杆41与滑杆42滑动连接,遮挡件20的另一端与推杆41连接。
由于滑杆4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0连接,推杆41与滑杆42滑动连接,因此,推杆41可以沿着滑杆42滑动。由于遮挡件20的一端与壳体10连接,遮挡件20的另一端与推杆41连接,因此,在推杆41在滑杆42上滑动的过程中,推杆41可以带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其中,推杆41在滑杆42上滑动的方向可以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遮挡件20的伸展方向相同,第二方向与遮挡件20的收缩方向相同,此时,在推杆41在滑杆42上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推杆41可以带动遮挡件20伸展,在推杆41在滑杆42上沿第二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收缩。也即是,当驱动模组40包括推杆41和滑杆42,可以便于驱动模组40带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滑杆42的数量可以两个,此时,两个滑杆42层叠设置,遮挡件20位于两个滑杆42之间,推杆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杆42滑动连接,遮挡件20的另一端固定在推杆41的两端之间。当然,滑杆42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此时,推杆41的一端与遮挡件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推杆41的另一端与滑杆42滑动连接。当然,滑杆42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对于滑杆42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驱动模组40可以包括推动帽411。推动帽411固定在推杆41的端部,且推动帽411与滑杆42滑动连接。
由于推动帽411固定在推杆41的端部,且推动帽411与滑杆42滑动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推动推动帽411带动推杆41移动,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移动,使得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由于推动帽411的体积较大,因此,可以便于用户推动推动帽411。也即是,通过设置推动帽411,可以便于用户通过推动帽411推动推杆41,使得推杆41在滑杆42上滑动,进而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
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模组40包括推动帽411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推动帽411在滑杆42上滑动,滑杆4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这两个滑杆42位于同一平面内,推动帽411分别与这两个滑杆42滑动连接,且推动帽411与推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也即是,此时,推动帽411与两个滑杆42滑动连接,使得推动帽411在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另外,滑杆42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推动帽4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此时,将四个滑杆42分为两组,每组包括两个滑杆42,每组中的两个滑杆42在同一平面内间隔设置,两组滑杆42层叠设置,遮挡件20位于两组滑杆42之间,一个推动帽411与一组中的两个滑杆42滑动连接,另一个推动帽411与另一组中的两个滑杆42滑动连接,推杆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推动帽411固定连接,此时,通过推动一个推动帽411,便可以带动推动杆移动,推杆41带动另一个推动帽411和遮挡件20移动。由于设置了四个滑杆42,此时,在推动一个推动帽411时,另一个推动帽411可以给该推动帽411提供支撑力,使得通过推动帽411推动推杆41的过程更加顺畅。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遮挡件20的数量为两个,推杆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遮挡件2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壳体10中相对的两侧,两个遮挡件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推杆41。
由于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可能是两只手都放置在散热装置上,此时,由于遮挡件20的数量为两个,推杆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遮挡件2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壳体10中相对的两侧,两个遮挡件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推杆4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推动两个推杆41,使得两个遮挡件20移动,两个遮挡件20移动之后,可以分别部分遮挡散热孔11,对用户的两只手均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从散热孔11中散发的热量直接与用户的手部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当遮挡件2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遮挡件20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当然,两个遮挡件20还可以位于不同的平面内,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当遮挡件20的数量为两个时,散热组件30可以位于两个遮挡件20之间。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之三,参照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之三,参照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之四。如图9至图11所示,驱动模组40还可以包括驱动组件43。驱动组件43与推杆41的第一端连接,推杆41的第二端与滑杆42滑动连接。
当驱动模组40包括驱动组件43,且驱动组件43与推杆41的第一端连接,推杆41的第二端与滑杆42滑动连接时,此时,遮挡件20连接在推杆41的两端之间,在驱动组件43运转的过程中,驱动组件43可以带动推杆41的第一端移动,进而推杆41在滑杆42上移动,并且在推杆41移动的过程中,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使得遮挡件20部分地遮挡散热孔11或者解除对散热孔11的遮挡。也即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43,使得驱动组件43带动推杆41移动,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可以节省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的时间,提高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的效率。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3可以包括不同的器件,具体可以有以下两种:
(1)如图9所示,驱动组件43可以包括第一驱动件431,第一转轴432,第一驱动件431与第一转轴432连接,第一转轴432上设置有外螺纹,推杆41的第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转轴432穿过通孔,内螺纹与外螺纹匹配。
由于第一驱动件431与第一转轴432连接,因此,第一驱动件431可以带动第一转轴432旋转。由于第一转轴432上设置有外螺纹,推杆41的第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转轴432穿过通孔,内螺纹与外螺纹匹配,因此,在第一转轴432旋转之后,第一转轴432可以带动推杆41旋转。但由于推杆41与滑杆42滑动连接,因此,滑杆42可以给推杆41施加阻力,避免推杆41随着滑杆42的旋转而旋转,使得在第一转轴432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推杆41的第一端的通孔中的内螺纹和第一转轴432上的外螺纹匹配,可以将第一转轴43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推杆41的直线运动,使得推杆41可以在第一转轴432上沿着第一转轴432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也即是,通过在第一转轴432上设置外螺纹,在推杆41的第一端的通孔中设置内螺纹,可以便于驱动件带动推杆41移动,进而通过驱动件的作用带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驱动组件43还可以包括连接块412,推杆41的第一端与连接块412连接,连接块412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转轴432穿过连接块412。此时,在驱动件带动第一转轴432旋转之后,第一转轴432可以使得连接块412在第一转轴432上移动,连接块412带动推杆41移动,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由于设置了连接块412,且在连接上设置有通孔,此时,可以避免在推杆41的第一端设置通孔,避免降低推杆41的强度。也即是,通过设置连接块412,可以起到提高推杆41的强度的作用。
另外,当驱动组件43包括推动帽411时,如图11所示,推杆41的第一端可以与连接块412固定连接,推杆41的第二端可以连接推动帽411,推动帽411与滑杆42滑动连接。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遮挡件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推杆4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遮挡件20相对设置于壳体10上,且两个遮挡件20的一端分别与壳体10连接,两个遮挡件2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推杆41连接,第一驱动件431与第一转轴432连接,第一转轴432上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推杆41的第一端均设置有通孔,第一转轴432穿过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均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均与外螺纹匹配。
由于遮挡件20的数量为两个,推杆4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遮挡件20相对设置于壳体10上,两个遮挡件20的一端分别与壳体10连接,两个遮挡件2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推杆41连接,因此,可以通过两个推杆41分别带动两个遮挡件20移动,使得两个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由于第一驱动件431与第一转轴432连接,第一转轴432上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推杆41的第一端均设置有通孔,第一转轴432穿过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均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匹配,因此,在第一驱动件431运转的过程中,第一驱动件431可以带动第一转轴432旋转,第一转轴432带动两个推杆41移动,使得两个推杆41分别带动两个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也即是,通过一个第一驱动件431和一个第一转轴432,便可以带动两个推杆41移动,进而带动两个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从而可以节省第一驱动件431的数量,节约成本。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一个第一转轴432带动两个推杆41移动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两个通孔设置的内螺纹的旋向相反,或,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旋向相反,两个通孔的内螺纹分别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个通孔设置的内螺纹的旋向相反,且第一转轴432穿过两个通孔时,此时,第一转轴432上的外螺纹分别与两个通孔中的内螺纹配合,便可以实现在第一转轴432转动的过程中,两个推杆41沿着第一转轴432相向移动,或者两个推杆41相互背离移动。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转轴432上的外螺纹的旋向是不变的。
当第一转轴432上的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旋向相反时,此时,两个通孔中的内螺纹的旋向相同。由于两个通孔的内螺纹分别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匹配,因此,在第一转轴43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可以使得两个推杆41相向移动,或者相互背离移动。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遮挡件20的数量、推杆41的数量、第一驱动件431的数量以及第一转轴432的数量均可以为两个。
两个遮挡件20相对设置与壳体10上,且两个遮挡件20的一端分别与壳体10连接,两个遮挡件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推杆41,两个第一驱动件431分别连接两个第一转轴432,两个第一转轴432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推杆41的第一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两个第一转轴432分别穿过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中均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均与外螺纹匹配。
由于遮挡件20的数量、推杆41的数量、第一驱动件431的数量以及第一转轴432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两个遮挡件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推杆41,两个第一驱动件431分别连接两个第一转轴432,两个第一转轴432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推杆41的第一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两个第一转轴432分别穿过两个通孔,此时,相当于一个遮挡件20对应一个第一驱动件431,与遮挡件20对应的第一驱动件431便可以带动该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使得遮挡件20部分地遮挡散热孔11或解除对散热孔11的遮挡。此时,由于一个遮挡件20对应一个第一驱动件431,在需要遮挡件20伸展或收缩时,可以通过两个第一驱动件431分别对两个遮挡件20施力,使得遮挡件20伸展或收缩,进而使得遮挡件20伸展或收缩的效率提高。另外,可以同时使得两个第一驱动件431运转,进而使得两个遮挡件20同时伸展或收缩,还可以先使得一个第一驱动件431运转,再使得另一个第一驱动件431运转,使得两个遮挡件20不同时伸展和收缩。即,通过设置两个第一驱动件431,还可以使得遮挡件20的伸展和收缩多样化,使得用户的体验较佳。
需要说明的是,在遮挡件2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驱动件431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两个第一驱动件431可以分别位于靠近两个遮挡件20的第一端的位置,还可以分别位于两个遮挡件20的第二端的位置,当然,还可以一个第一驱动件431位于靠近一个遮挡件20的第一端的位置,另一个第一驱动件431位于靠近另一个遮挡件20的第二端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31可以为电机、电动机等,对于第一驱动件431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2)参照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俯视图之四。参照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之五。如图12和图13所示,驱动组件43可以包括第二驱动件433、第二转轴434、连接线435和弹性件436。第二驱动件433与第二转轴434连接,连接线435的第一端绕设在转轴上,连接线435的第二端与推杆41的第一端连接,弹性件436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0中,弹性件436的另一端与推杆41的第二端连接。
由于第二驱动件433与第二转轴434连接,连接线435的第一端绕设在转轴上,因此,在第二驱动件433运转的过程中,第二驱动件433可以带动第二转轴434旋转,进而使得连接线435在第二转轴434上缠绕或者使得连接线435与第二转轴434分离。由于连接线435的第二端与推杆41的第一端连接,因此,在连接线435在第二转轴434上缠绕时,连接线435可以带动推杆41移动,使得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伸展。由于弹性件436的一端规定在壳体10中,弹性件436的另一端与推杆41的第二端连接,因此,在连接线435与第二转轴434分离时,弹性件436可以带动推杆41移动,使得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收缩。也即是,通过设置连接线435和转轴,可以便于推杆41移动,进而便于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遮挡件20的数量、推杆41的数量、连接线435的数量以及弹性件436的数量为均两个。两个遮挡件20相对设置于壳体10上,且两个遮挡件20的一端分别与壳体10连接,两个遮挡件2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推杆41连接,第二驱动件433与第二转轴434连接,两根连接线435的第一端均绕设在第二转轴434上,两根连接线43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推杆41的第一端。两个弹性件436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壳体10中,两个弹性件43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推杆41的第二端连接。
由于遮挡件20的数量、推杆41的数量、连接线435的数量以及弹性件436的数量为均两个,两个遮挡件20的一端分别与壳体10连接,两个遮挡件2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推杆41连接,因此,可以通过两个推杆41分别带动两个遮挡件20移动,使得两个遮挡件20伸展和收缩。由于第二驱动件433与第二转轴434连接,两根连接线435的第一端均绕设在第二转轴434上,两根连接线43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推杆41的第一端。两个弹性件436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壳体10中,两个弹性件43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推杆41的第二端连接,因此,在第二驱动件433运转的过程中,第二驱动件433带动第二转轴434旋转,使得两根连接线435同时缠绕在第二转轴434上,或者同时与第二转轴434分离。当两根连接线435同时缠绕在第二转轴434上时,两根连接线435分别带动两个推杆41移动,使得两个推杆41分别带动两个遮挡件20伸展。当两根连接线435同时与第二转轴434分离时,两个弹性件436同时带动两个推杆41移动,使得两个推杆41带动两个遮挡件20收缩。也即是,通过设置一个第二驱动件433,使得两个遮挡件20均可以伸展,可以减少第二驱动件433的数量,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线435的数量为两个时,两根连接线435在第二转轴434上的绕设方向可以相反。当然,还可以通过改变两根连接线435的位置,使得两根连接线435在第二转轴434上的绕设方向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当驱动组件43包括推动帽411时,如图12所示,推杆41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两个推动帽411,两个推动帽411分别与两个滑杆42滑动连接,且弹性件436的一端与推动帽411连接。此时,连接线435与推杆41连接在推杆41的两端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433的类型可以与第一驱动件431的类型相同,当然,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组件3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电机和扇叶。电机和控制电路电连接,电机和扇叶机械连接,扇叶朝向散热孔11。
由于电机和控制电路电连接,电机和扇叶机械连接,且扇叶朝向散热孔11,因此,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电机运转,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在扇叶转动之后,使得空气流动,进而使得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随着空气流动至散热孔11,并最终从散热孔11散发出去。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组件30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子设备的温度。
由于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因此,温度传感器可以将监测的温度值传递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温度值控制电机的状态。其中,控制电路可以根据温度值与电机的状态的对应关系,控制电机运转或静止。
其中,温度值与电机的状态的对应关系可以为:在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电机处于静止状态,在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电机处于运转状态。
温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温度阈值可以为20度,对于温度阈值的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例如,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电子设备的温度值为23度,温度阈值为20度,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值传递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接收到温度值之后确定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此时,控制电路控制电机运转,电机带动扇叶旋转,使得通过扇叶的旋转将电子设备的热量通过散热孔11散发。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10中设置有卡接组件60,卡接组件60用于将壳体10卡接在电子设备上。
当壳体10中设置有卡接组件60时,在将散热装置安装在电子设备上,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时,可以直接通过卡接组件60将可以卡接在电子设备上,便于散热装置的使用,并且,也便于将散装置从电子设备上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接组件60可以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0中,弹簧的另一端悬空,当需要将散热装置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可以使得弹簧的另一端抵持在电子设备上,进而使得散热装置卡接在电子设备上。当然,弹簧的一端可以固定在壳体10中,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一个垫板,在将散热装置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垫板与电子设备接触,使得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散热装置卡接在电子设备上。
当然,卡接组件60还可以为其它器件,比如,壳体10中设置有凸台,电子设备上设置卡槽,通过将凸台卡接在卡槽中,使得散热装置卡接在电子设备上。对于卡接组件60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上还可以设置有充电接口。当壳体10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时,此时,壳体10中可以设置有电池,电池与电机电连接,可以通过充电接口向电池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散热组件朝向散热孔,因此,散热组件可以通过散热孔散发热量。由于散热组件与散热孔之间具有间隙,遮挡件设置于间隙中,遮挡件的一端与壳体连接,驱动模组与遮挡件的另一端连接,因此,驱动模组可驱动遮挡件伸展和收缩。由于在驱动模组驱动遮挡件伸展的情况下,遮挡件至少部分遮挡散热孔,因此,在用户使用散热装置的过程中,遮挡件可以部分遮挡从散热孔散发的热量,降低用户的手被损伤的可能性,提高用户的体验。由于在驱动模组驱动遮挡件收缩的情况下,遮挡件解除对散热孔的遮挡,因此,在用户未使用散热装置或者用户未手持电子设备的过程中,遮挡件可以不遮挡散热孔,可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遮挡件,可以避免用户的手被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损伤的问题出现,提高用户的体验,另外,还可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3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与设备本体70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装置上可以设置有卡接组件60,通过卡接组件60使得散热装置与设备本体70可拆卸连接。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本体70与散热装置中的控制电路通信连接。
由于设备本体70与散热装置中的控制电路通信连接,因此,设备本体70可以向控制电路发送指令,控制电路接收到指令之后,可以根据指令执行不同的控制操作。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设备本体70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上设置有控制按键71,控制按键71与控制电路通信连接。
由于显示屏上设置有控制按键71,且控制按键71与控制电路通信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按键71向控制电路发送指令,控制电路根据指令执行不同的操作。也即是,通过设置控制按键71,可以便于用户向控制电路发送指令,使得用户的体检较佳。
例如,如图14所示,显示屏上可以设置有“开始”按键、“停止按键”、“退出”按键、“护手模式”按键和“强劲散热”按键。当用户持续按压“护手模式”按键时,设备本体70向控制电路发送指令,控制电路根据指令控制第一驱动件431带动推杆41移动,使得遮挡件20伸展,以部分地遮挡散热孔11。当用户持续按压“强劲散热”按键,设备本体70向控制电路发送指令,控制电路根据指令控制第一驱动件431带动推杆41移动,设施遮挡件20收缩,以解除对散热孔11的遮挡。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驱动件431的数量为两个时,可以在显示屏上分别设置两个控制按键71,这两个控制按键71分别对应两个第一驱动件431。即按压其中一个控制按键71时,设备本体70向控制电路发送指令,控制电路控制与该控制按键71对应的第一驱动件431运转。当第一驱动件431的数量为两个时,还可以在显示屏上设置一个控制按键71,该控制按键71对应两个驱动件,在按压该控制按键71时,设备本体70向控制电路发送指令,控制电路同时控制两个第一驱动件431运转。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显示屏上还可以设置进度条72。其中,进度条72与遮挡件20对应。
当显示屏上设置有进度条72,且进度条72与遮挡件20对应,此时,当按压控制按键71使得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驱动件431运转时,第一驱动件431带动推杆41移动,推杆41带动遮挡件20伸展或收缩。其中,进度条72与遮挡件20的伸展长度对应,即当遮挡件20伸展时,进度条72变长,当遮挡件20收缩时,进度条72变短。也即是,通过在显示屏上设置进度条72,可以便于用户快速了解遮挡件20的状态。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本体70中还可以设置有温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与控制电路通信连接。
当设备本体70中设置有温度检测模块,且温度检测模块与控制电路通信连接时,在电子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温度检测模块可以实时检测电子设备的温度值,并将温度值传递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温度值控制第一驱动件431运转或静止。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本体70上可以设置有第一触点,充电接口中设置有第二触点,在散热装置卡接在设备本体70的情况下,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接触。
当设备本体70上设置有第一触点,充电接口中设置有第二触点,且在散热装置卡接在设备本体70的情况下,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接触时,在通过充电接口向散热装置充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充电接口向设备本体70充电,使得散热装置的使用性能更好,提高用户的体验。也即是,通过设置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可以使得通过充电接口向电子设备充电,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散热组件朝向散热孔,因此,散热组件可以通过散热孔散发热量。由于散热组件与散热孔之间具有间隙,遮挡件设置于间隙中,遮挡件的一端与壳体连接,驱动模组与遮挡件的另一端连接,因此,驱动模组可驱动遮挡件伸展和收缩。由于在驱动模组驱动遮挡件伸展的情况下,遮挡件至少部分遮挡散热孔,因此,在用户使用散热装置的过程中,遮挡件可以部分遮挡从散热孔散发的热量,降低用户的手被损伤的可能性,提高用户的体验。由于在驱动模组驱动遮挡件收缩的情况下,遮挡件解除对散热孔的遮挡,因此,在用户未使用散热装置或者用户未手持电子设备的过程中,遮挡件可以不遮挡散热孔,可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遮挡件,可以避免用户的手被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损伤的问题出现,提高用户的体验,另外,还可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遮挡件、散热组件和驱动模组;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且所述散热组件朝向所述散热孔,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散热孔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间隙中,所述遮挡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驱动模组与所述遮挡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模组可驱动所述遮挡件伸展和收缩;
在所述散热装置处在工作过程中,且所述散热装置处于被用户手持的状态,且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遮挡件伸展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散热孔;
在所述用户未使用所述散热装置,且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遮挡件收缩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解除对所述散热孔的遮挡;
或者,在所述散热装置未处于被所述用户手持的状态,且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遮挡件收缩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解除对所述散热孔的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为折叠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推杆和滑杆;
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
所述遮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推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推杆的第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推杆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遮挡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两个所述遮挡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两个所述遮挡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所述推杆的第一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两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均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均与所述外螺纹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孔设置的内螺纹的旋向相反;
或,所述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通孔的内螺纹分别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转轴、连接线和弹性件;
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绕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与所述推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第二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的数量、所述推杆的数量、所述连接线的数量以及所述弹性件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遮挡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两个所述遮挡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两个所述遮挡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两根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均绕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两根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推杆的第一端;
两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中,两个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推杆的第二端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散热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设备本体可拆卸连接。
CN202010480033.6A 2020-05-29 2020-05-29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757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0033.6A CN111757639B (zh) 2020-05-29 2020-05-29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0033.6A CN111757639B (zh) 2020-05-29 2020-05-29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7639A CN111757639A (zh) 2020-10-09
CN111757639B true CN111757639B (zh) 2023-04-14

Family

ID=72674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0033.6A Active CN111757639B (zh) 2020-05-29 2020-05-29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76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5121B (zh) * 2022-01-24 2024-10-11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盒体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9303A (en) * 2010-02-08 2011-08-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ide panel for the same
CN104296107A (zh) * 2014-10-25 2015-01-21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散热器
CN208239967U (zh) * 2018-05-31 2018-12-14 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可闭合散热孔结构
CN209563089U (zh) * 2018-11-30 2019-10-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外壳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7639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7639B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627276B (zh) 用于电气设备的温度监测装置、具有其的开关装置以及相关方法
CN103691554B (zh) 一种除尘装置及使用该除尘装置的机箱
CN214960535U (zh) 一种视频网闸主机用防护装置
CN21581712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气控制柜
CN211719475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防尘按钮盒电机
CN217694051U (zh) 一种电子设备外壳
CN210324962U (zh) 柔性电子装置
CN214674400U (zh) 一种电池充电器
CN217405515U (zh) 一种宽温幅锂离子圆柱型电池
CN207664719U (zh) 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106657500A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的制备方法
CN111902025A (zh) 散热背夹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3452112A (zh) 多usb接口充电器
CN217282996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定位结构
CN218526408U (zh) 一种支持多种接口的音频设备
CN112736544A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手机充电器头
CN220476061U (zh) 一种高防护性的终端控制器外壳
CN214543723U (zh) 一种车载散热型无线充电器
CN217240568U (zh) 一种电气控制的变频器保护装置
CN217936355U (zh) 一种散热型智能穿戴柔性线路板
CN216290229U (zh) 一种高性能移动电源
CN210757813U (zh) 旋转关节机构及外骨骼设备
CN213462467U (zh) 一种散热型柔性电路板
CN219958540U (zh) 一种基于PCle4.0高速通道固态硬盘存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