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7633B - 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7633B
CN111757633B CN201910247475.3A CN201910247475A CN111757633B CN 111757633 B CN111757633 B CN 111757633B CN 201910247475 A CN201910247475 A CN 201910247475A CN 111757633 B CN111757633 B CN 1117576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74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7633A (zh
Inventor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74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7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7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7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7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7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45Thermal management, e.g. inverter temperatur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电子设备包括:感应元件,感应元件用于检测散热装置,并检测到散热装置时生成感应信号;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与感应元件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与散热装置进行通信,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散热装置发送信息,以便散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能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在使用散热装置进行散热时,通常采用固定不变的散热功率,从而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影响充电功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用于检测散热装置,并在检测到所述散热装置时生成感应信号;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与所述散热装置进行通信,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散热装置发送信息,以便所述散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感应元件检测散热装置,并根据与散热装置的距离生成感应信号,第一控制器根据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与散热装置进行通信,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散热装置发送信息,以便散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在充电装置给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散热装置,以便所述散热装置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应元件为霍尔感应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连接所述散热装置,并通过所述散热装置连接所述充电装置,所述电源线用于给所述散热装置供电。或者,所述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一支路连接所述充电装置,所述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还通过所述外部连接线的第二支路连接所述散热装置以给所述散热装置供电。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用于与电子设备中的感应元件相配合,以触发所述感应元件生成感应信号,以便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散热组件;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散热组件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散热装置,磁性元件与电子设备中的感应元件相配合,以便电子设备根据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以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第二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时,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提高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并在所述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降低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充电参数时,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所述充电参数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并根据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调整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装置,所述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用于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散热组件供电。或者,所述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通过外部连接线中的第二支路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线,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线还通过所述外部连接线中的第一支路连接所述充电装置,所述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用于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散热组件供电。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前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前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充电系统,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感应元件检测散热装置,并在检测到所述散热装置时生成感应信号;根据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与所述散热装置进行通信;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散热装置发送信息,以便所述散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检测散热装置,并根据与散热装置的距离生成感应信号,根据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与散热装置进行通信,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散热装置发送信息,以便散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充电装置给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散热装置,以便所述散热装置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磁性元件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感应元件相配合,以触发所述感应元件生成感应信号,以便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通过所述散热装置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中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磁性元件与电子设备中的感应元件相配合,以便电子设备根据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包括: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包括:在所述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提高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并在所述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降低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充电参数时,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包括:确定所述充电参数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并根据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调整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用于进行散热,例如为电子设备进行散热,具体地,在充电设备为电池进行充电例如进行大功率充电时,散热装置可以帮助电子设备发散充电时的热量,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例如打开应用程序,散热装置也可以对电子设备散热。
应理解,通过外置的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可以进行大功率充电例如以60W、70W、80W、90W、100W等功率进行有线充电。而对于无散热装置的现有技术来说,有线充电的充电功率最高可达到50W。
充电设备用于为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充电。电子设备可以是指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蓝牙耳机、游戏设备、摄像设备等。充电设备可以是,适配器、移动电源(充电宝)或车载充电器等具有给终端充电的功能的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散热装置上设置磁性元件,并在电子设备上设置与磁性元件相匹配的感应元件,当散装装置靠近电子设备例如放置到电子设备上时,电子设备的感应元件识别到有散热装置的磁铁靠近,唤醒电子设备,并自动开启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然后,在检测到充电时,开启散热充电流程,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智能散热。
由此,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感应元件10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和第一控制器103。
其中,感应元件101用于检测散热装置200,并在检测到散热装置200时生成感应信号;第一控制器103与感应元件101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相连,第一控制器103用于根据感应元件101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开启以与散热装置200进行通信,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向散热装置200发送信息,以便散热装置200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装置200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可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
应理解,当散热装置200在感应元件101的感应范围内时,感应元件101可检测到散热装置200,并输出相应的感应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电子设备100唤醒,第一控制器103根据相应的感应信号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开启,以与散热装置20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接下来,当充电装置给电子设备100的电池充电时,第一控制器103可进入散热充电流程,在散热充电流程中,充电装置可以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大功率充电,同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控制散热装置200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智能散热。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感应元件101可为霍尔感应元件。相应地,散热装置200上可设置磁性元件例如磁铁,磁性元件的检测面可朝向散热装置200的外部。磁性元件可产生磁场,当散热装置200放置在电子设备100附近例如感应元件101所在的位置时,磁性元件的检测面对应霍尔感应元件,且在霍尔感应元件的感应范围内,进而,霍尔感应元件感应到磁性元件产生的磁场,并输出相应的感应信号。由此,霍尔感应元件可识别到有散热装置200靠近。
需说明,霍尔感应元件可为单极型霍尔元件,单极型霍尔元件与磁性元件的检测面的磁性相匹配,例如,当磁性元件的检测面为N磁极时,单极型霍尔元件为N极型霍尔元件;当磁性元件的检测面为S磁极时,单极型霍尔元件为S极型霍尔元件。换言之,单极型霍尔元件的选型与磁性元件的检测面的磁性配合,如果磁性元件的检测面的磁性为N极型,则单极型霍尔也选用N极型,如果磁性元件的检测面的磁性为S极型,则单极型霍尔也选用S极型。
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与散热装置20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之后,电子设备100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向散热装置200发送信息诸如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信息等,亦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接收散热装置200发送的信息诸如散热装置200的状态信息等。由此,第一控制器103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向散热装置200发送信息,然后,散热装置200可根据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对散热装置200中的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需说明,对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包括:控制散热组件的开启、关闭、散热功率等。
由此,通过实时监测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智能地控制散热装置的散热,有效提升散热效果,从而使得电子设备进行更高功率的充电,最大限度地提高充电速率,提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控制器103向散热装置200发送的信息可包括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控制器103还用于在充电装置300给电子设备100的电池充电时,获取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将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散热装置200,以便散热装置200根据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作为一个示例,在大功率充电时,电子设备100可以向散热装置发送状态信息,例如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等,散热装置200可以接收到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并根据监测到的信息控制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提高或降低。
由此,智能地控制散热装置的散热,使得散热状态达到最佳,使得电子设备能够进行更高功率的充电,最大限度地提高充电速率和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以温度信息为例,散热装置200可在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并在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降低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
应理解,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可以指预设温度范围所对应的最大温度值,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可以指预设温度范围所对应的最大温度值,例如,预设温度范围为大于等于T1且小于等于T2,那么T1为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T2为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
作为一个示例,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向充电装置300上报温度信息,充电装置300可根据温度信息确定当前充电参数并根据当前充电参数对电池进行充电。此时,电子设备100还可向散热装置200发送温度信息,然后散热装置200可根据温度信息调整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其中,温度信息可以是电池的温度。
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时,散热装置200可根据电池的温度和预先设定的预设温度范围提高或降低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从而保证电池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智能地控制散热装置的散热,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具体地,以充电参数为例,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充电参数,其中,散热装置200可用于确定充电参数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并根据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调整散热组件203的散热功率。
也就是说,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向充电装置300上报充电参数,以便充电装置300根据充电参数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电子设备100还可向散热装置200发送充电参数,散热装置200可根据充电参数调整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其中,充电参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充电功率的参数,例如充电电流和/或充电电压。
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时,散热装置200可以基于电子设备100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参数,通过预先设定的参数对应关系,确定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其中,该参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充电电流与散热功率的对应关系或者,该参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充电电压与散热功率的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2向散热装置200发送的信息可为指示信息,第一控制器103可通过向散热装置200发送指示信息,以确定是否开启散热组件。应理解,散热组件可基于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开启,从而实现散热装置的自动开启。
具体地,第一控制器103还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2向散热装置200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散热装置200根据指示信息开启散热组件。
例如,指示信息可为指示散热装置将散热组件开启的开启指令。具体而言,在电子设备100进入散热充电流程即通过散热装置辅助散热的大功率充电模式时,电子设备100可向散热装置200发送开启指令,散热装置200接收到开启指令时,确定开启散热组件。
又如,指示信息可为识别到散热装置的反馈指令。具体而言,电子设备100在识别到散热装置200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2向散热装置200发送反馈指令,散热装置200接收到反馈指令时,确定开启散热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控制器103还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2向散热装置200发送用于指示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的信息,以便散热装置200在确定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为预设充电模式时开启散热组件。
需说明,预设充电模式可为大功率充电的模式,例如,在这种大功率充电模式下,电子设备100的充电功率可为50W以上。50W以上的充电功率需要散热装置对充电中的电子设备进行散热。
应理解,电子设备100可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2向散热装置200发送包含充电模式的信息,散热装置200在获取到包含充电模式的信息之后,判断充电模式是否为预设充电模式,如果为预设充电模式,则确定开启散热组件。
在一些示例中,300的过程中,散热装置200还用于确定充电模式是否从预设充电模式切换为其他充电模式,如果充电模式从预设充电模式切换为其他充电模式,则关闭散热组件。由此,在充电的过程中,如果切换了充电模式,散热装置即关闭。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4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充电接口104,其中,如图3所示,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连接散热装置200并通过散热装置200连接充电装置300,电源线1041用于给散热装置200供电;或者,如图4所示,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一支路L1连接充电装置300,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还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二支路L2连接散热装置200以给散热装置200供电。
具体地,结合图3的实施例,散热装置200可包括连接接口,连接接口具有电源线,该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的一端连接电子设备100即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该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充电装置300,由此,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通过散热装置200的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连接充电装置300,充电装置300通过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给电子设备100中的电池充电。并且,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即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用于给散热装置200供电,即言,散热装置200可从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即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上取电。
更具体地,电源线1041可包括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均连接散热装置200,进而通过散热装置200连接到充电装置300。例如,充电装置300可输出满足充电需求的充电电压,并经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提供到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将充电电压加载至电池,从而实现对电池充电。
或者,结合图4的实施例,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可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一支路L1连接充电装置300,散热装置200可包括连接接口,连接接口具有电源线,该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通过外部连接线中的第二支路L2连接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由此,充电装置300通过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给电子设备100中的电池充电。并且,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还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二支路L2连接散热装置200,由此,在充电装置300给电子设备100充电的过程中,散热装置200可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二支路L2从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上取电。
具体地,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1041可包括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均连接充电装置300。例如,充电装置300可输出满足充电需求的充电电压,并经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提供到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104,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104将充电电压加载至电池,从而实现对电池充电。同时,散热装置200连接到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以从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取电。
作为一个示例,散热装置200的连接接口以及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104可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另外,电子设备100还可通过充电接口104中的数据线1044与充电装置300进行通信。具体地,当充电装置300通过散热装置200连接到电子设备100时,电子设备100可通过充电接口104中的数据线与充电装置300进行通信,其中,充电接口104中的数据线可包括第一数据线D+和第二数据线D-。例如,如图3所示,充电接口104中的数据线可经散热装置200内连接接口中的数据线与充电装置300进行通信,或者,如图4所示,充电接口104中的数据线可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一支路L1的数据线连接充电装置300以进行通信。
具体地,充电装置300给电子设备100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可以由电子设备100负责采集电池的状态参数,并将该电池的状态参数通过发送至充电装置300,充电装置300根据电池的状态参数确定当前充电参数,并根据当前充电参数对电池进行充电。或者,电子设备100不但负责采集电池的状态参数,还负责根据电池的状态参数确定当前充电参数,然后将当前充电参数发送至充电装置300,以便充电装置300根据当前充电参数对电池进行充电。
综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感应元件检测散热装置,并根据与散热装置的距离生成感应信号,第一控制器根据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与散热装置进行通信,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散热装置发送信息,以便散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装置中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散热装置。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如图2所示,散热装置200包括:磁性元件20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散热组件203和第二控制器204。
其中,磁性元件201用于与电子设备100中的感应元件相配合,以触发感应元件生成感应信号,以便电子设备100根据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通过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以接收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第二控制器204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和散热组件203相连,第二控制器204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组件203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应理解,散热组件203用于在第二控制器204的控制下进行散热,例如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散热。具体地,散热组件203可在充电装置300为电子设备100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散热,或者,散热组件203也可在电子设备100的使用过程中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散热。
作为一个示例,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可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
另外,散热组件203可包括风扇制冷组件、液体水循环制冷组件、液氮制冷组件、半导体制冷组件和压缩机制冷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说,散热装置200具有制冷功能,散热装置200可通过风扇制冷组件、液体水循环制冷组件、液氮制冷组件、半导体制冷组件和压缩机制冷组件中任一种制冷方式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散热,也可通过风扇制冷组件、液体水循环制冷组件、液氮制冷组件、半导体制冷组件和压缩机制冷组件中多种制冷方式的组合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散热。
应理解,磁性元件201例如磁铁可产生磁场,当散热装置200在电子设备100中的感应元件的感应范围内时,进而,感应元件可检测到磁性元件201产生的磁场,并输出相应的感应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电子设备100唤醒,并根据相应的感应信号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便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接下来,当充电装置给电子设备100的电池充电时,第一控制器103可进入散热充电流程,在散热充电流程中,充电装置300可以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大功率充电,同时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通过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以接收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第二控制器204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散热组件203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智能散热。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磁性元件201的检测面可朝向散热装置200的外部。感应元件101可为霍尔感应元件。当散热装置200放置在电子设备100附近例如感应元件101所在的位置时,磁性元件201的检测面对应霍尔感应元件,且在霍尔感应元件的感应范围内,进而,霍尔感应元件可输出相应的感应信号。由此,霍尔感应元件可识别到有散热装置200靠近。
需说明,霍尔感应元件可为单极型霍尔元件,单极型霍尔元件与磁性元件201的检测面的磁性相匹配,例如,当磁性元件201的检测面为N磁极时,单极型霍尔元件为N极型霍尔元件;当磁性元件201的检测面为S磁极时,单极型霍尔元件为S极型霍尔元件。换言之,单极型霍尔元件的选型与磁性元件201的检测面的磁性配合,如果磁性元件201的检测面的磁性为N极型,则单极型霍尔也选用N极型,如果磁性元件201的检测面的磁性为S极型,则单极型霍尔也选用S极型。
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与电子设备10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之后,第二控制器204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诸如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信息等,亦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向电子设备100发送信息诸如散热装置200的状态信息等。由此,第二控制器204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并可根据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对散热组件203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需说明,对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包括:控制散热组件的开启、关闭、散热功率等。
由此,通过实时监测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智能地控制散热装置的散热,有效提升散热效果,从而使得电子设备进行更高功率的充电,最大限度地提高充电速率,提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可包括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其中,第二控制器204用于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获取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信息,并根据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信息对散热组件203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作为一个示例,在大功率充电时,第二控制器204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接收电子设备100发送的状态信息,例如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等,第二控制器204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状态信息控制散热组件203的散热功率提高或降低。
由此,智能地控制散热组件的散热,使得散热状态达到最佳,使得电子设备能够进行更高功率的充电,最大限度地提高充电速率和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当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时,第二控制器204还用于在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提高散热组件203的散热功率,并在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降低散热组件203的散热功率。
应理解,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可以指预设温度范围所对应的最大温度值,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可以指预设温度范围所对应的最大温度值,例如,预设温度范围为大于等于T1且小于等于T2,那么T1为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T2为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
作为一个示例,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向充电装置300上报温度信息,充电装置300可根据温度信息确定当前充电参数并根据当前充电参数对电池进行充电。此时,电子设备100还可向散热装置200发送温度信息,然后散热装置200可根据温度信息调整散热组件203的散热功率。其中,温度信息可以是电池的温度。
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时,散热装置200可根据电池的温度和预先设定的预设温度范围提高或降低散热组件203的散热功率,从而保证电池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智能地控制散热装置的散热,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具体地,当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充电参数时,第二控制器204还用于,确定充电参数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并根据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调整散热组件203的散热功率。
也就是说,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向充电装置300上报充电参数,以便充电装置300根据充电参数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电子设备100还可向散热装置200发送充电参数,散热装置200可根据充电参数调整散热组件203的散热功率。其中,充电参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充电功率的参数,例如充电电流和/或充电电压。
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时,第二控制器204可以基于电子设备300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参数,通过预先设定的参数对应关系,确定散热组件101的散热功率。其中,该参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充电电流与散热功率的对应关系或者,该参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充电电压与散热功率的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包括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控制器204可通过电子设备100发送的指示信息,以确定是否开启散热组件。应理解,散热组件203可基于电子设备100发送的信息开启,从而实现散热装置的自动开启。
具体地,第二控制器204还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获取电子设备100发送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指示信息开启散热组件203。
例如,指示信息可为指示散热装置200将散热组件203开启的开启指令。具体而言,在电子设备100进入散热充电流程即通过散热装置辅助散热的大功率充电模式时,电子设备100可向散热装置200发送开启指令,散热装置200中的第二控制器204接收到开启指令时,确定开启散热组件203。
又如,指示信息可为识别到散热装置的反馈指令。具体而言,电子设备100在识别到散热装置200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散热装置200发送反馈指令,散热装置200中的第二控制器204接收到反馈指令时,确定开启散热组件203。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控制器204还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3获取用于指示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的信息以确定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并在确定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为预设充电模式时开启散热组件203。
需说明,预设充电模式可为大功率充电的模式,例如,在这种大功率充电模式下,电子设备100的充电功率可为50W以上。50W以上的充电功率需要散热装置对充电中的电子设备进行散热。
应理解,第二控制器204可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02接收包含充电模式的信息,第二控制器204在获取到包含充电模式的信息之后,判断充电模式是否为预设充电模式,如果为预设充电模式,则确定开启散热组件203。
在一些示例中,在充电装置300为电子设备100充电的过程中,第二控制器204还用于确定充电模式是否从预设充电模式切换为其他充电模式,如果充电模式从预设充电模式切换为其他充电模式,则关闭散热组件203。由此,在充电的过程中,如果切换了充电模式,散热装置即关闭。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散热装置200还包括连接接口205,其中,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的一端连接电子设备100,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充电装置300,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用于给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第二控制器204和散热组件203供电;或者,如图4所示,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通过外部连接线中的第二支路L2连接到电子设备100的电源线,电子设备的电源线还通过外部连接线中的第一支路L1连接充电装置300,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用于给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第二控制器204和散热组件203供电。
也就是说,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第二控制器204和散热组件203相连,以给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第二控制器204和散热组件203供电。具体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第二控制器204和散热组件203连接到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当充电装置300向电子设备100的电池充电,或者电子设备100的电池给电源线供电时,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上有供电时,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第二控制器204和散热组件203可由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供电驱动。
具体地,结合图3的实施例,电子设备100可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具有电源线,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的一端可连接电子设备100即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充电装置300,由此,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通过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连接充电装置300,充电装置300通过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给电子设备100中的电池充电。并且,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用于给散热装置200供电,即言,散热装置200可由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供电驱动。
更具体地,电源线1041可包括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均连接连接接口205,进而通过连接接口205连接到充电装置300。例如,充电装置300可输出满足充电需求的充电电压,并经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提供到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将充电电压加载至电池,从而实现对电池充电。
或者,结合图4的实施例,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可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一支路L1连接充电装置300,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通过外部连接线中的第二支路L2连接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由此,充电装置300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一支路L1给电子设备100中的电池充电。并且,在充电装置300给电子设备100充电的过程中,散热装置200可通过外部连接线中的第二支路L2从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上取电。
具体地,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可包括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均连接充电装置300。例如,充电装置300可输出满足充电需求的充电电压,并经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提供到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将充电电压加载至电池,从而实现对电池充电。同时,连接接口205中的电源线2051连接到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以从正电源线VBUS和负电源线GND取电。
作为一个示例,散热装置200的连接接口以及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104可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另外,连接接口205中还具数据线,电子设备100还可通过连接接口205中的数据线与充电装置300进行通信。具体地,当充电装置300通过散热装置200连接到电子设备100时,电子设备100可通过连接接口205中的数据线与充电装置300进行通信。例如,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的数据线可经散热装置200内连接接口中的数据线与充电装置300进行通信,或者,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的数据线可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一支路L1的数据线连接充电装置300以进行通信。
具体地,充电装置300给电子设备100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可以由电子设备100负责采集电池的状态参数,并将该电池的状态参数通过发送至充电装置300,充电装置300根据电池的状态参数确定当前充电参数,并根据当前充电参数对电池进行充电。或者,电子设备100不但负责采集电池的状态参数,还负责根据电池的状态参数确定当前充电参数,然后将当前充电参数发送至充电装置300,以便充电装置300根据当前充电参数对电池进行充电。
综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散热装置,磁性元件与电子设备中的感应元件相配合,以便电子设备根据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以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第二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基于前述实施例的散热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充电系统。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如图5所示,充电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以及前述实施例的散热装置200。充电系统还可包括充电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充电系统,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基于前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又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感应元件检测散热装置,并在检测到散热装置时生成感应信号;
S2:根据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与散热装置进行通信;
S3: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散热装置发送信息,以便散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信息包括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方法还包括:在充电装置给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时,获取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散热装置,以便散热装置根据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向散热装置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散热装置根据指示信息开启散热装置中的散热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向散热装置发送用于指示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的信息,以便散热装置在确定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为预设充电模式时开启散热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检测散热装置,并根据与散热装置的距离生成感应信号,根据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与散热装置进行通信,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散热装置发送信息,以便散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装置中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基于前述实施例的散热装置,本申请实施例又提出了一种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通过磁性元件与电子设备中的感应元件相配合,以触发应元件生成感应信号,以便电子设备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
S20:通过散热装置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
S30: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装置中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信息包括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散热装置的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包括: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获取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当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时,根据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包括:在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并在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降低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当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充电参数时,根据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包括:确定充电参数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并根据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调整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获取电子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根据指示信息开启散热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获取用于指示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的信息以确定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在确定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为预设充电模式时开启散热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磁性元件与电子设备中的感应元件相配合,以便电子设备根据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自动建立散热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便于对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提升散热效果,且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用于检测散热装置,并在检测到所述散热装置时生成感应信号;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以及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元件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与所述散热装置进行通信,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散热装置发送信息,以便所述散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在充电装置给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散热装置,以便所述散热装置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为霍尔感应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充电接口,其中,
所述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连接所述散热装置,并通过所述散热装置连接所述充电装置,所述电源线用于给所述散热装置供电;
或者,所述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通过外部连接线的第一支路连接所述充电装置,所述充电接口中的电源线还通过所述外部连接线的第二支路连接所述散热装置以给所述散热装置供电。
4.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用于与电子设备中的感应元件相配合,以触发所述感应元件生成感应信号,以便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
散热组件;以及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散热组件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时,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提高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并在所述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降低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充电参数时,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所述充电参数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并根据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调整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接口,其中,
所述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充电装置,所述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用于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散热组件供电;
或者,所述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通过外部连接线中的第二支路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线,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线还通过所述外部连接线中的第一支路连接充电装置,所述连接接口中的电源线用于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散热组件供电。
8.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9.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感应元件检测散热装置,并在检测到所述散热装置时生成感应信号;
根据生成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以与所述散热装置进行通信;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散热装置发送信息,以便所述散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充电装置给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散热装置,以便所述散热装置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磁性元件与电子设备中的感应元件相配合,以触发所述感应元件生成感应信号,以便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
通过所述散热装置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中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
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组件的散热过程进行控制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和充电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包括:
在所述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提高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并在所述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降低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为充电参数时,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进行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充电参数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并根据对应的充电功率等级调整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功率。
CN201910247475.3A 2019-03-29 2019-03-29 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757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7475.3A CN111757633B (zh) 2019-03-29 2019-03-29 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7475.3A CN111757633B (zh) 2019-03-29 2019-03-29 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7633A CN111757633A (zh) 2020-10-09
CN111757633B true CN111757633B (zh) 2022-12-13

Family

ID=7267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7475.3A Active CN111757633B (zh) 2019-03-29 2019-03-29 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76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5614B (zh) * 2022-05-27 2023-07-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部件调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154906B (zh) * 2023-11-01 2024-04-02 维屿(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无线充电调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4309B (zh) * 2012-12-29 2015-10-28 齐贸屋贸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预先制冷系统
CN104214957B (zh) * 2014-08-18 2017-02-22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无线温控的热水器
US20160181849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7633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4497B (zh) 用于对电池充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06233569B (zh) 在无线充电期间防止异常的方法
CN103262380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向其中使用的充电电池恢复电力的方法
CN105960619B (zh) 用于控制电子装置表皮温度的电路和方法
KR102051682B1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이물질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07408844B (zh) 生成无线功率接收器的负载的方法和无线功率接收器
US10277052B2 (en) Controlling power delivery to a battery
EP352531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charging
CN103107584B (zh) 一种具有无线移动充电功能的装置及其无线充电方法
CN103812195A (zh) 一种无线充放电电路、终端设备及无线充放电方法
EP3425769A1 (en) Adapting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arameters to transmitter operating conditions
CN111757633B (zh) 充电系统、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332789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823102A (zh) 非接触受电装置和非接触充电系统
CN105529802A (zh) 一种充电系统
KR20150056222A (ko) 동시 멀티 충전이 가능한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US9564766B2 (en) Controllabl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portable devices
CN105529801A (zh) 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5098890A (zh) 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器
CN105529754A (zh) 一种电池包及其充电方法以及采用该电池包的电动工具
TWI478462B (zh) 電池及具有該電池的充電系統
CN202503328U (zh) 一种充电器系统
WO2022242347A1 (zh)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660458B2 (en) Method of detecting presence of implanted power transfer coil
CN104852445A (zh) 一种基于app控制的桌面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