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6928A -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 Google Patents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6928A
CN111756928A CN202010585107.2A CN202010585107A CN111756928A CN 111756928 A CN111756928 A CN 111756928A CN 202010585107 A CN202010585107 A CN 202010585107A CN 111756928 A CN111756928 A CN 111756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environment
value
mode
pl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51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兴
王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51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692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3191 priority patent/WO20212584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6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9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通过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将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若环境状态为第一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一外放模式;若环境状态为第二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二外放模式,实现了对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模式的自动实时切换,提高了声音外放模式切换的便捷性,避免了用户手动切换不及时,或者手动随意切换声音外放模式造成的隐私风险。使得用户能够在不打扰周围人的情况下,能够欣赏声音外放,并且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都更加注重隐私这一文明元素。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各种短视频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百姓的也许生活,也给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极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尤其短视频的配乐或者配音,往往使得短视频更加吸引人。然而,往往很多人没有随身带耳机的习惯,另外还有少量的人不喜欢戴耳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自然地欣赏带有声音的短视频,都是由用户按压特定按键调小音量或者暂停播放短视频,然后,用户有可能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忘记减小音量或者关闭声音外放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扰,给用户带来不愉快的使用体验。
鉴于此,如何找到方便用户改变声音外放模式的方案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动切换声音外放模式,进而难以保证用户隐私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
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所述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一环境,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一外放模式;
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二环境,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二外放模式。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
分别采集所述第一环境对应的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二参数;
根据预设的规则对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所述预设的环境特征值。
进一步地,当前环境参数值包括: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和位置值。
进一步地,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包括:
获取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至少一项作为候选参数值;
按照预设的算法对所述所述候选参数值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
进一步地,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的步骤,还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是否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
若所述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任一项不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时,确定所述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一环境;
若所述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每一项均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时,确定所述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二环境。
进一步地,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一外放模式,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二外放模式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声音外放模组切换至所述第一外放模式时,声音信号以第一指向角度进行传播;所述声音外放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外放模式时,声音信号以第二指向角度进行传播;所述第一指向角度大于所述所述第二指向角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声系统,所述发声系统是具有声场重建调节的发声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
在所述发声单元为多个的情况下,以阵列形式或者分布形式进行分布。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
判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所述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一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一外放模式;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二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二外放模式。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步骤。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之后,通过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将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若环境状态为第一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一外放模式;若环境状态为第二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二外放模式,实现了对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模式的自动实时切换,提高了声音外放模式切换的便捷性,避免了用户手动切换不及时,或者手动随意切换声音外放模式造成的隐私风险。使得用户能够在不打扰周围人的情况下,能够欣赏声音外放,并且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的判断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指向角度与第二指向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发声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运行上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传统技术中通过人工手动方式调整智能设备的声音外放模式,由于模式调整效率低下导致隐私风险的存在,降低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特提出了一种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该方法的实现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运行于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之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发声系统,该发声系统设置有第一外放模式和第二外放模式,该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
其中,第一外放模式和第二外放模式是发声系统预先设置的两种声音外放模式,更具体地,第一外放模式是指可以应用在公开场合的声音外放模式,即分享外放模式,在第一外放模式下,用户以及其周边人均能听到外放声音,第二外放模式是指需要注意隐私或者声音打扰敏感的场合的声音外放模式,即隐私外放模式,在第二外放模式下,仅用户可以听到明显的外放声音且周围的人听不到外放声音,或者外放声音很小。当前环境参数值是一种用于反映当前环境对声音敏感程度的指标数据,该当前环境参数可以是当前环境的振动(强弱、频率)、环境光的明暗、周围声音(响度、频率)、位置(所在位置、以及位置变化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是指每隔一个特定的时间,获取一次当前环境参数值,该预设的时间周期内可以是5分钟、6分钟或者7分钟等,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场合确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地,通过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以便后续基于该当前环境参数值作出声音外放模式切换决策。
步骤104:将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其中,预设的环境特征值是预先设定的用于对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进行判定的阈值,该预设的环境特征值可以是一个阈值,也可以是多个阈值,即每个环境状态对应一个阈值。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也即两种不同的环境状态。具体地,比较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是第一环境还是第二环境,实现了对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自动检测,避免用户对环境判断的耗时耗力,有利于提高后续声音外放模式切换的效率。
步骤106:若环境状态为第一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一外放模式。
具体地,在判定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第一环境后,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与第一环境对应的声音外放模式,即第一外放模式,从而实现了对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模式的自动切换,避免了用户需手动对声音外放模式的切换或者设置的操作。在第一环境下,用户能够以分享外放模式进行声音外放,使得用户能够自然地欣赏声音外放,提升了用户体验。
步骤108:若环境状态为第二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二外放模式。
具体地,在判定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第二环境后,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与第二环境对应的声音外放模式,即第二外放模式,从而实现了对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模式的自动实时切换,提高了声音外放模式切换的便捷性。进一步地,在第二环境下,用户能够以隐私外放模式进行声音外放,使得用户能够在不打扰周围人的情况下,能够自然地欣赏声音外放,并且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提升了用户体验。并且,避免了用户手动切换不及时,或者手动随意切换声音外放模式造成的隐私风险。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还可以继续划分为多个第一子环境和第二子环境,如第一A环境、第一B环境、第一C环境等,第二A环境、第二B环境、第二C环境等,相应地,第一外放模式和第二外放模式可以对应划分为第一A级外放模式、第一B级外放模式、第三C级外放模式等,第二A级外放模式、第二B级外放模式、第二C级外放模式等。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以及第一外放模式和第二外放模式仅为示例,并不作为限定本申请的依据。
上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通过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将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若环境状态为第一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一外放模式;若环境状态为第二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二外放模式,实现了对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模式的自动实时切换,提高了声音外放模式切换的便捷性,避免了用户手动切换不及时,或者手动随意切换声音外放模式造成的隐私风险。使得用户能够在不打扰周围人的情况下,能够自然地欣赏声音外放,并且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
步骤110:分别采集第一环境对应的第一参数以及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二参数;
步骤112:根据预设的规则对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进行处理,得到预设的环境特征值。
其中,第一参数是用于表征第一环境的指标数据,第二参数是用于表征第二环境的指标数据。预设的规则可以是预先自定义的第一环境与第一参数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二环境与第二参数的映射关系。具体地,通过检测设备自动采集第一环境对应的第一参数和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二参数,根据预设的规则对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进行处理,得到预设的环境特征值,实现了通过自定义的方法确定该预设的环境特征值,以便后续对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的判断更加全面和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环境参数值包括: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和/或位置值。
具体地,当前环境的振动值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上安装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进行感知并由智能设备处理器进行计算得到,当前环境的亮度值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上安装的环境光传感器对周围光强进行感知并由智能设备处理器进行计算得到,当前环境的声音值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上安装的麦克风捕捉周围声音,并对声音信号进行计算得到声音响度,当前环境的亮度值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上安装的GPS传感器来进行感知并由智能设备处理器进行计算得到。可以理解地,当前环境参数值包含有至少四个维度的数据,能够保证当前环境参数值的全面性和准确度。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包括:
步骤102A:获取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至少一项作为候选参数值;
步骤102B:按照预设的算法对候选参数值进行处理,得到当前环境参数值。
其中,预设的算法可以是直接对候选参数值进行求和计算,也可以是对候选参数值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即预先设置各个候选参数值的权重,根据对应的权重进行计算,得到当前环境参数值。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充分考虑了各个候选参数值对于当前环境参数的影响,以提高当前环境参数值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当前环境参数值是通过按照预设的算法对候选参数值进行处理得到的,相应地,预设的环境特征值则按照该预设的算法进行确定,从而保证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的数据类型相同,以便后续的判断比较。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的步骤,还包括:
步骤104A:分别判断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是否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
步骤104B:若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任一项不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时,确定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第一环境;
步骤104C:若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每一项均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时,确定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第二环境。
在这个实例中,如果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任一项不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即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只要有一个数据不满足条件,则直接判定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第一环境;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每一项均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时,确定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第二环境。可以理解地,第二环境的判定标准高于第一环境的判定标准,能够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别人的打扰,降低隐私风险。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若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分别为10m/s2、70cd、50dB、60km/h,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分别为15m/s2、80cd、60dB、70km/h时,确定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第二环境。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一外放模式,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二外放模式的步骤,还包括:
声音外放模组切换至第一外放模式时,声音信号以第一指向角度进行传播;声音外放模式切换至第二外放模式时,声音信号以第二指向角度进行传播;第一指向角度大于第二指向角度。
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指向角度确定声音外放模式,指向角度越大,声音外放模式越趋向于外放分享模式,指向角度越小,声音外放模式越趋向于外放隐私模式。如图5所示,为第一指向角度与第二指向角度的示意图。通过第一指向角度的声波进行声音信号传播,以使声音外放模式切换至第一外放模式,通过第二指向角度的声波进行声音信号传播,以使声音外放模式切换至第二外放模式,第一指向角度大于第二指向角度,从而保证用户在第一环境下设置的第一外放模式下自然地使用声音外放,且在第二环境下设置的第二外放模式下自然地使用声音外放,并且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进一步地,若第一外放模式和第二外放模式分别对应划分为第一A级外放模式、第一B级外放模式、第三C级外放模式等,第二A级外放模式、第二B级外放模式、第二C级外放模式时,可以通过预先配置各个外放模式的指向角度,通过配置的指向角度的声波进行声音信号传播,以使声音外放模式切换至对应的外放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声系统,该发声系统包括发声系统600是具有声场重建调节的发声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601;在发声单元为多个的情况下,以阵列形式或者分布形式进行分布。
如图6所示,发声系统包括发声系统600是具有声场重建调节的发声系统,具体可以通过扬声器阵列(loudspeaker array)方式实现声场重建,即控制指向性的大或小,示例性地,对于第一外放模式,设置全指向性模式,对于第二外放模式,设置强指向性模式。具体来说,智能设备中可以内设多个微型扬声器,多个微型扬声器可分别或者同时设置在智能设备的上下两端或中部,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计;多个微型扬声器可形成阵列,通过控制阵列各微型扬声器的延时和相位关系,实现微型扬声器阵列指向性的调整。发声系统600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60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采用多个发声单元,以便在多个方向对发声单元的声音外放方向进行调节和控制,并且在发声单元为多个的情况下,以阵列形式或者分布形式进行分布。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装置700,如图7所示,包括:参数获取模块702,用于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判定模块704,用于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所述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第一切换模块706,用于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一环境,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一外放模式;第二切换模块708,用于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二环境,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二外放模式。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装置700,如图7所示,包括:参数获取模块702,用于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判定模块704,用于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所述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第一切换模块706,用于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一环境,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一外放模式;第二切换模块708,用于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二环境,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二外放模式。通过对声音外放模式的自动实时切换,提高了声音外放模式切换的便捷性,避免了用户手动切换不及时,或者手动随意切换声音外放模式造成的隐私风险。使得用户能够在不打扰周围人的情况下,能够欣赏声音外放,并且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的装置的实现与上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的方法的实现思想一致,其实现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可具体参阅上述方法中对应内容。
图8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8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810、存储器820和网络接口830。其中,存储器820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的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8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的方法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8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的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参数获取模块702,判定模块704,第一切换模块706,第二切换模块708。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将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若环境状态为第一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一外放模式;若环境状态为第二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二外放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将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若环境状态为第一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一外放模式;若环境状态为第二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二外放模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声系统,所述发声系统设置有第一外放模式和第二外放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
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所述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一环境,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一外放模式;
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二环境,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二外放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
分别采集所述第一环境对应的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二参数;
根据预设的规则对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所述预设的环境特征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包括: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和位置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包括:
获取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至少一项作为候选参数值;
按照预设的算法对所述所述候选参数值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的步骤,还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是否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
若所述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任一项不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时,确定所述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一环境;
若所述当前环境的振动值、亮度值、声音值、位置值中的每一项均满足相应的预设的环境特征值时,确定所述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二环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一外放模式,将所述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二外放模式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声音外放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外放模式时,声音信号以第一指向角度进行传播;所述声音外放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外放模式时,声音信号以第二指向角度进行传播;所述第一指向角度大于所述所述第二指向角度。
7.一种发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系统是具有声场重建调节的发声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
在所述发声单元为多个的情况下,以阵列形式或者分布形式进行分布。
8.一种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获取当前环境参数值;
判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与预设的环境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值对应的环境状态,所述环境状态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一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一外放模式;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环境状态为所述第二环境,将发声系统的声音外放的模式设置为第二外放模式。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85107.2A 2020-06-24 2020-06-24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Pending CN1117569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5107.2A CN111756928A (zh) 2020-06-24 2020-06-24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PCT/CN2020/103191 WO2021258466A1 (zh) 2020-06-24 2020-07-21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5107.2A CN111756928A (zh) 2020-06-24 2020-06-24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6928A true CN111756928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6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5107.2A Pending CN111756928A (zh) 2020-06-24 2020-06-24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6928A (zh)
WO (1) WO20212584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267A (zh) * 2022-02-27 2022-03-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多设备协同工作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7106B (zh) * 2023-04-25 2023-08-01 深圳市爱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显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7563A2 (en) * 2008-07-18 2010-01-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overhearing of private conversations in public places
CN106254648A (zh) * 2016-08-01 2016-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移动设备音量的方法、装置和移动设备
CN107318067A (zh) * 2017-05-24 2017-11-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音频定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8279861A (zh) * 2017-08-31 2018-07-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96884A (zh) * 2016-03-14 2019-01-11 南安普顿大学 声音再现系统
CN109445744A (zh) * 2018-11-09 2019-03-08 苏州诚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播放距离的播放调节系统
CN111107226A (zh) * 2019-12-27 2020-05-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音量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68281T3 (es) * 2006-10-16 2011-11-16 Thx Ltd Configuraciones de matriz de altavoces en línea y procesamiento del sonido relacionado.
US20120321117A1 (en) * 2010-10-21 2012-12-2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ound emission holes aligned with speaker at recess of rear cover
CN103297581B (zh) * 2012-02-28 2016-04-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调节其均衡器的方法
US20150289037A1 (en) * 2014-04-07 2015-10-08 Bose Corporation Curvable line array
CN107426419A (zh) * 2017-07-05 2017-12-01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工作模式切换系统、切换方法及应用该系统的移动终端
CN107770368B (zh) * 2017-09-28 2021-01-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终端的闹钟应用的提醒方法和终端
CN110769349B (zh) * 2019-09-30 2021-04-0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效可切换式音响
CN111818223A (zh) * 2020-06-24 2020-10-2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7563A2 (en) * 2008-07-18 2010-01-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overhearing of private conversations in public places
CN109196884A (zh) * 2016-03-14 2019-01-11 南安普顿大学 声音再现系统
CN106254648A (zh) * 2016-08-01 2016-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移动设备音量的方法、装置和移动设备
CN107318067A (zh) * 2017-05-24 2017-11-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音频定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8279861A (zh) * 2017-08-31 2018-07-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45744A (zh) * 2018-11-09 2019-03-08 苏州诚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播放距离的播放调节系统
CN111107226A (zh) * 2019-12-27 2020-05-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音量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267A (zh) * 2022-02-27 2022-03-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多设备协同工作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58466A1 (zh) 2021-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8436B2 (en) Augmented reality sound system
US10080088B1 (en) Sound zone reproduction system
TWI502584B (zh) 電腦實施的波束成形方法,波束成形系統及相關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US11909340B2 (en) Motor vibration method, motor vibration device, computer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17215657A1 (zh) 音效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00186912A1 (en) Audio headset device
WO2019127112A1 (zh)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CN105679302A (zh) 定向声音修改
CN109165005B (zh) 音效增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56928A (zh)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WO2020048216A1 (zh) 音效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062309B (zh) 用于控制智能音箱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332424A1 (en) Spatializing audio data based on analysis of incoming audio data
CN113949956B (zh)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耳机及存储介质
WO2012032714A1 (en) User device, server,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setting system
CN113949955A (zh)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7404587A (zh)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音频播放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2068694A1 (zh) 电子设备及其唤醒方法
CN105472128B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818223A (zh) 声音外放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发声系统
CN10960047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发声控制方法
CN104754099A (zh) 一种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
CN112291672A (zh) 扬声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660599B (zh) 扬声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49871A (zh) 基于虚拟空间的音频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