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2506B - 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2506B
CN111752506B CN201910237535.3A CN201910237535A CN111752506B CN 111752506 B CN111752506 B CN 111752506B CN 201910237535 A CN201910237535 A CN 201910237535A CN 111752506 B CN111752506 B CN 1117525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e
display
digital work
gain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75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2506A (zh
Inventor
肖向春
李慧军
房德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Yiyu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Yiyu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Yiyu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Yiyu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75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2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2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2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2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2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07General aspects irrespective of display type, e.g. determination of decimal point position, display with fixed or driving decimal point, suppression of non-significant zero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colour is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ntras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lour parameters, e.g. colour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涉及数字作品显示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显示设备对数字作品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根据对应显示模式对数字作品进行显示。本发明用于显示数字作品。

Description

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作品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设备在进行显示时通常只有一种显示模式,利用该显示模式来显示一般显示内容尚且可以,但是,在显示数字化艺术品时,由于不同类型的作品,有不同的艺术特征,比如:国画作品中基本没有类似爆炸发光点或钻石聚光点,因而其最高亮度的要求较低,但由于水墨效果的体现要求对灰阶层次的表现力要求较高;而摄影作品相对而言,对高光点的要求就高的多,对色彩的还原和准确性要求也要高于国画,因而利用现有显示设备的单一显示模式对不同类型的数字作品进行显示时,会造成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显示设备对数字作品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第三显示模式和第四显示模式;不同显示模式对应不同的显示参数;其中,所述显示参数包括:灰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红色增益、绿色增益、蓝色增益和背光亮度。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式还包括初始显示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灰阶亮度、红色增益和绿色增益,调高了对比度、饱和度和蓝色增益;所述第二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红色增益和绿色增益,调高了灰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蓝色增益和背光亮度;所述第三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灰阶亮度、红色增益、绿色增益和背光亮度,调高了对比度和饱和度;所述第四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红色增益、绿色增益和背光亮度,调高了饱和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灰阶亮度调低L1,红色增益调低Rcg1,绿色增益调低Gcg1,对比度调高R1,饱和度调高S1,蓝色增益调高Bcg1;所述第二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红色增益调低Rcg2,绿色增益调低Gcg2,灰阶亮度调高L2,对比度调高R2,饱和度调高S2,蓝色增益调高Bcg2;所述第三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灰阶亮度调低L3,红色增益调低Rcg3,绿色增益调低Gcg3,对比度调高R3,饱和度调高S3;所述第四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红色增益调低Rcg4,绿色增益调低Gcg4,饱和度调高S4;其中,S1、S2、S4的取值范围在10%~30%之间;L1、L2、L3、R1、R2、R3、S3、Rcg1、Rcg2、Rcg3、Rcg4、Gcg1、Gcg2、Gcg3、Gcg4、Bcg1、Bcg2的取值范围均在1%~10%之间;且L3>L1>L2,R1>R2>R3,S2>S1>S3,S2>S4>S3。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包括: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所述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具体为:根据类别特征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包括: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所述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具体为:根据作品作者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包括: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和/或外部信息;根据所述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和/或外部信息确定所述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电光转换函数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处理;所述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包括: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处理后的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显示参数;根据所述显示参数对所述对应显示模式进行调整;所述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具体为:根据调整后的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作品显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包括所述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所述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和所述数字作品的外部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第三显示模式和第四显示模式;不同显示模式对应不同的显示参数;其中,所述显示参数包括:灰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红色增益、绿色增益、蓝色增益和背光亮度。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电光转换函数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处理;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处理后的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显示参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参数对所述对应显示模式进行调整;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根据调整后的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根据对应显示模式对数字作品进行显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别特征或不同作者的数字作品选用不同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这样可以使得每幅数字作品都能获得较佳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了显示设备对数字作品的显示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作品显示设备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作品显示设备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作品显示设备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数字作品可以是图片或视频,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可以包括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和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具体的,数字作品可以分为油画、素描、水粉、国画或摄影作品等类别特征。不同类别特征的数字作品具有不同的画面特征信息。
示例的,对于油画作品来说,它是直接由颜料涂抹在画布上的艺术品,因此其色饱和度较高。而水粉、国画作品,因为作画时对颜料有稀释,因此,其色饱和度要求相对较低。油画作品色块较多,颜色变化突然,对于对比度要求略高。而水粉画则相对来说色彩过渡平和、浸润性较高,对于对比度的要求较低。对亮度来说,油画直接由颜料反射,光线反射率略高。而以纸张为载体的水粉、国画,由于纸张纤维的漫反射及毛孔的吸收,其光线反射率较低,因此其亮度要求相对较低。另外,由于国画主要着重于墨色的运用,适当减低灰阶亮度可以使墨色更亮更新;一般国画原作的最高亮度,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是纯纸张反射光的亮度,不会高于环境光。所以,要取得真实的效果,显示亮度不能太高。考虑到人眼对发亮的物体较为关注,所以,画屏的显示实际亮度略高于真实作品的亮度,接近于专门给艺术品适当打光的效果。这样既能保持真实感,又能吸引用户注意力。现在的摄影作品大多为电子作品,几乎全部的摄影作品都进行了靓丽性处理,色温也普遍高于正常阳光环境下的色温。因此,摄影作品要求显示色温偏高,而且摄影作品经常有发光体出现,如阳光、钻石光、星光、爆炸光、水珠反射光等。因此,要求的显示最高亮度也比较高,对色调的处理也要求较高。素描对亮度、色饱和度、色调、对比度要求都比较低,但是对纸张质感的要求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中的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可以是该数字作品的作者在上传作品时直接输入的,也可以是系统利用分析模块对该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如亮度、色饱和度、对比度、纹理信息等)进行分析后确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获取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获取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然后根据该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确定该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其中,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指能从数字作品的本身提取的信息,示例的,可以包括数字作品的纹理信息、亮度、色饱和度、对比度等。
第二种是,获取数字作品的外部信息,然后根据该数字作品的外部信息确定该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其中,数字作品的外部信息指除去该数字作品本身特性外、与该数字作品相关的信息,示例的,可以包括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互联网上对该数字作品画面和背景的相关介绍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结合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和外部信息,共同分析确定出该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云端对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或外部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该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这样可以减轻显示设备的处理量。
步骤102、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
由于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可以包括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和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因而可以根据类别特征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该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也可以根据作品作者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该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其中,类别特征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和作品作者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存储在显示系统中,本发明实施例对其关系建立过程,以及显示模式的具体参数等不做限定。
不同作者创作的数字作品的类别或风格一般不同,如油画大家一般就创作油画,国画大家一般就创作国画;而即使同为创作国画的画家,不同的画家创作的国画风格特点等一般也不同。因而可以根据数字作品作者的个人风格特点,设置合适的显示模式,从而建立作品作者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这样使得显示设备可以根据不同数字作品作者的个人风格选择更为合适的显示模式,以对其创作的数字作品进行更为精确的显示。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中的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通常是该数字作品的作者在上传作品时直接录入的,系统在获取该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后,可以根据作品作者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与该作者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模式,然后在该显示模式下显示该数字作品。
需要说明的是,若数字作品的作者在上传作品时既录入了该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又录入了该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时,由于一般针对作者本人的创作风格设置的对应显示模式更为精准,因而此时系统可以根据该作者信息选择相对应的显示模式,然后在该显示模式下显示该数字作品;若数据库中并没有与该作者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模式,则可以选择与该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相对应的显示模式,然后在该显示模式下显示该数字作品。
步骤103、根据对应显示模式对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别特征或不同作者的数字作品选用不同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这样可以使得每幅数字作品都能获得较佳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了显示设备对数字作品的显示能力。
不同类别特征的数字作品由于具有不同的画面特征信息,因而需要不同的显示模式来实现精准显示。在实际应用中,显示模式可以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第三显示模式和第四显示模式;不同显示模式对应不同的显示参数;其中,显示参数包括:灰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红色(R)增益、绿色(G)增益、蓝色(B)增益和背光亮度。不同类别特征的数字作品对应不同的显示模式,具体可参考表1所示。
表1
油画 摄影 国画 水彩、素描
灰阶亮度% 调低L1 调高L2 调低L3 不调整
对比度% 调高R1 调高R2 调高R3 不调整
饱和度% 调高S1 调高S2 调高S3 调高S4
R(增益)% 调低Rcg1 调低Rcg2 调低Rcg3 调低Rcg4
G(增益)% 调低Gcg1 调低Gcg2 调低Gcg3 调低Gcg4
B(增益)% 调高Bcg1 调高Bcg2 不调整 不调整
背光亮度
油画作品的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摄影作品的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国画作品的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水彩和素描作品的显示模式为第四显示模式。
针对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其一,上表中对于各参数的调高或调低是针对一个预设的初始显示模式而言的。示例的,在初始显示模式中若待显示图像中某个像素单元的亮度对应的原始灰阶是120,则灰阶亮度调低L1(例如L1可以为5%),即将灰阶亮度调整为120*(1-L1);如果是调高L2(例如L2可以为2%),则调整后的灰阶亮度是120*(1+L2)。灰阶亮度调节是针对显示图像中所有像素单元的灰阶都做同样的调整,例如,如果是灰阶亮度调高5%,是当前待显示图像的所有像素单元的灰阶在原始的灰阶值的基础上都调高5%。
其二,在实际应用中,除了S1、S2、S4的取值范围可以设置在10%~30%之间;其余调整值的取值范围一般都在1%~10%之间。
其三,由于不同类别特征的画作之间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的差异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国画的亮度调低值大于油画的亮度调低值(即L3>L1);可以设置油画的亮度调低值大于摄影作品的亮度调高值(即L1>L2);可以设置油画的对比度调高值大于摄影作品的对比度调高值(即R1>R2);可以设置摄影作品的对比度调高值大于国画的对比度调高值(即R2>R3);可以设置摄影作品的饱和度调高值大于油画的饱和度调高值、且均大于国画的饱和度调高值(即S2>S1>S3);可以设置摄影作品的饱和度调高值大于水彩和素描的饱和度调高值、且均大于国画的饱和度调高值(即S2>S4>S3)。
在预设的初始显示模式的基础上,调高或调低相关的显示参数,可以得到每种类别特征的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利用该对应显示模式来显示该类别特征的数字作品,可以获得较好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对应显示模式对数字作品进行显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电光转换函数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对应显示模式对处理后的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利用电光转换函数对数字作品进行处理,使得数字作品中原本灰阶太低而无法显示的无效灰阶全部变成能够进行显示的有效灰阶,从而提高数字作品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显示参数;根据该显示参数对该对应显示模式进行调整;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对应显示模式对数字作品进行显示。通过让用户自定义显示模式,可以实现个性化显示。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作品显示设备,如图2所示,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22,用于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
显示单元23,用于根据对应显示模式对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其中,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包括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和数字作品的外部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第三显示模式和第四显示模式;不同显示模式对应不同的显示参数;其中,显示参数包括:灰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红色增益、绿色增益、蓝色增益和背光亮度。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24,用于利用电光转换函数对数字作品进行处理;显示单元23具体用于:根据对应显示模式对处理后的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25,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显示参数;调整单元26,用于根据显示参数对该对应显示模式进行调整;显示单元23具体用于:根据调整后的对应显示模式对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上述数字作品显示设备中各单元可以参考数字作品显示方法中各步骤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可以达到与数字作品显示方法相同的功能。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别特征或不同作者的数字作品选用不同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因而使得每幅数字作品都能获得较佳的显示效果,这样提高了显示设备对数字作品的显示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
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
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显示模式包括初始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第三显示模式和第四显示模式,
不同显示模式对应不同的显示参数,其中,所述显示参数包括:灰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红色增益、绿色增益、蓝色增益和背光亮度;
所述第一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灰阶亮度、红色增益和绿色增益,调高了对比度、饱和度和蓝色增益;
所述第二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红色增益和绿色增益,调高了灰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蓝色增益和背光亮度;
所述第三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灰阶亮度、红色增益、绿色增益和背光亮度,调高了对比度和饱和度;
所述第四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红色增益、绿色增益和背光亮度,调高了饱和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灰阶亮度调低L1,红色增益调低Rcg1,绿色增益调低Gcg1,对比度调高R1,饱和度调高S1,蓝色增益调高Bcg1;
所述第二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红色增益调低Rcg2,绿色增益调低Gcg2,灰阶亮度调高L2,对比度调高R2,饱和度调高S2,蓝色增益调高Bcg2;
所述第三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灰阶亮度调低L3,红色增益调低Rcg3,绿色增益调低Gcg3,对比度调高R3,饱和度调高S3;
所述第四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红色增益调低Rcg4,绿色增益调低Gcg4,饱和度调高S4;
其中,S1、S2、S4的取值范围在10%~30%之间;L1、L2、L3、R1、R2、R3、S3、Rcg1、Rcg2、Rcg3、Rcg4、Gcg1、Gcg2、Gcg3、Gcg4、Bcg1、Bcg2的取值范围均在1%~10%之间;且L3>L1>L2,R1>R2>R3,S2>S1>S3,S2>S4>S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
所述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具体为:根据类别特征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
所述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具体为:根据作品作者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包括:
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和/或外部信息;
根据所述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和/或外部信息确定所述数字作品的类别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电光转换函数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处理;
所述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包括: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处理后的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显示参数;
根据所述显示参数对所述对应显示模式进行调整;
所述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具体为:根据调整后的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8.一种数字作品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作品信息与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数字作品的对应显示模式;
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显示模式包括初始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第三显示模式和第四显示模式;
不同显示模式对应不同的显示参数,其中,所述显示参数包括:灰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红色增益、绿色增益、蓝色增益和背光亮度;
所述第一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灰阶亮度、红色增益和绿色增益,调高了对比度、饱和度和蓝色增益;
所述第二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红色增益和绿色增益,调高了灰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蓝色增益和背光亮度;
所述第三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灰阶亮度、红色增益、绿色增益和背光亮度,调高了对比度和饱和度;
所述第四显示模式相对于所述初始显示模式,调低了红色增益、绿色增益和背光亮度,调高了饱和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作品的作品信息包括所述数字作品的作者信息、所述数字作品的画面特征信息和所述数字作品的外部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电光转换函数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处理;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显示模式对处理后的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显示参数;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参数对所述对应显示模式进行调整;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根据调整后的对应显示模式对所述数字作品进行显示。
1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字作品显示方法。
CN201910237535.3A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1752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7535.3A CN111752506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7535.3A CN111752506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2506A CN111752506A (zh) 2020-10-09
CN111752506B true CN111752506B (zh) 2024-02-13

Family

ID=72670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7535.3A Active CN111752506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25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9250B (zh) * 2021-05-14 2022-05-27 漳州万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1386A (ja) * 2000-09-12 2002-03-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表示システム
CN101399891A (zh) * 2007-09-26 2009-04-0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相框及其影像强化方法
KR20110038924A (ko) * 2009-10-09 2011-04-15 이화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영상의 카테고리 및 배경화면 정보를 이용한 화질 향상을 위한 디스플레이 조정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조정 방법
CN102254494A (zh) * 2010-05-18 2011-11-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02740123A (zh) * 2011-03-30 2012-10-1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方法、服务器及图像显示系统
CN102737610A (zh) * 2011-03-31 2012-10-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2954836A (zh) * 2012-10-26 2013-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光传感器、用户使用装置及显示装置
WO2016175424A1 (ko) * 2015-04-27 2016-11-03 엘지전자(주)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415477A (zh) * 2014-05-30 2017-02-15 追踪有限公司 根据用户配置文件或标准的层级进行显示模式选择
CN106847152A (zh) * 2017-01-19 2017-06-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对比度提升方法及装置
CN108961157A (zh) * 2018-06-19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图片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3274B1 (ko) * 2002-12-20 2010-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색신호 보정장치 및 그 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영상신호처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0843090B1 (ko) * 2006-10-25 2008-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의 깜박임을 개선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1386A (ja) * 2000-09-12 2002-03-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表示システム
CN101399891A (zh) * 2007-09-26 2009-04-0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相框及其影像强化方法
KR20110038924A (ko) * 2009-10-09 2011-04-15 이화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영상의 카테고리 및 배경화면 정보를 이용한 화질 향상을 위한 디스플레이 조정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조정 방법
CN102254494A (zh) * 2010-05-18 2011-11-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02740123A (zh) * 2011-03-30 2012-10-1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方法、服务器及图像显示系统
CN102737610A (zh) * 2011-03-31 2012-10-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2954836A (zh) * 2012-10-26 2013-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光传感器、用户使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6415477A (zh) * 2014-05-30 2017-02-15 追踪有限公司 根据用户配置文件或标准的层级进行显示模式选择
WO2016175424A1 (ko) * 2015-04-27 2016-11-03 엘지전자(주)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847152A (zh) * 2017-01-19 2017-06-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对比度提升方法及装置
CN108961157A (zh) * 2018-06-19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图片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2506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 et al. Objective quality assessment for color-to-gray image conversion
Schettini et al. Contrast image correction method
Rizzi et al. A new algorithm for unsupervised global and local color correction
Ancuti et al. Enhancing by saliency-guided decolorization
US7783127B1 (en) Determining parameters for adjusting images
CN101331515B (zh) 色调校正方法、色调校正装置以及图像设备
Redies et al. Artists portray human faces with the Fourier statistics of complex natural scenes
CN104935902B (zh) 图像色彩增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rraga et al. Which tone-mapping operator is the bes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rceptual quality
CN107113367A (zh) 具有颜色恒定性的亮度改变图像处理
CN103745430A (zh) 一种数字图像的快速美容方法
CA2519627A1 (en) Selective enhancement of digital images
CN108537758A (zh) 一种基于显示器与人眼视觉特性的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
CN105654424B (zh) 图像的调整比例显示方法、显示系统、显示装置和终端
CN111752506B (zh) 一种数字作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139368B (zh) 一种可用于机器视觉的混合型色调映射方法
Tumblin Three methods of detail-preserving contrast reduction for displayed images
CN110246086A (zh) 彩色图像增强的图像处理方法及其图像处理系统
JP201309868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Mehmood et al. Method for developing and using high quality reference images to evaluate tone mapping operators
Monobe et al. Fadeless image projection preserving local contrast under ambient light
JP201309892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hen et al. Image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 based on display and human visual system characteristics
CN107527051B (zh) 一种感知图像内容的oled低功耗显示方法
Pan et al. Adapting iterative Retinex computation for high-dynamic-range tone mapp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9

Address after: Room 2305, luguyuyuan venture building, 27 Wenxua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5

Applicant after: BOE Yiy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No. 10,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2

Address after: Room 207, 207M, Building 1, 1818-1 Wenyi West Road, Yu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21

Applicant after: BOE Yiyun (Hang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305, luguyuyuan venture building, 27 Wenxua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5

Applicant before: BOE Yiyu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