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2870B -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2870B
CN111742870B CN202010641470.1A CN202010641470A CN111742870B CN 111742870 B CN111742870 B CN 111742870B CN 202010641470 A CN202010641470 A CN 202010641470A CN 111742870 B CN111742870 B CN 111742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ulture pond
running surface
plastic cloth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14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2870A (zh
Inventor
包欣源
余训凯
刘兴彪
刘志民
黄匡南
翁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uhuizh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Fufa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uhuizh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Fufa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uhuizh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Fufa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uhuizh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14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2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2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2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2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2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3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fish dise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6Accessories for aquaria or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10Cleaning bottoms or walls of ponds or recepta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其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包括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养殖池主体,所述养殖池主体的右侧底部开设有第一槽,养殖池主体上开设有两个与第一槽相连通的空腔,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缠绕轴,两个缠绕轴上缠绕并固定有同一个塑料布运行面,两个缠绕轴的缠绕方向相反,塑料布运行面的底部与养殖池主体的底部内壁活动接触。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通过释放和收卷塑料布运行面的方式实现自动对塑料布运行面顶部的杂质进行清理,便于在换水的过程中将清理掉的杂质抽取收集,且便于对清理收集的杂质快速取出清理,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黄鱼室内养殖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体延长,侧扁,体侧腹面有多列发光颗粒;头钝尖形,大黄鱼大多放置在养殖池内进行养殖作业,大黄鱼在养殖过程中其养殖池的底部会沉下污染物或饲料残渣,因此需要定期对养殖池的底部进行清理作业,传统的清理方式,大多是养殖工每日用扫把或者吸污器一点一点的将池底污物扫至排水口,或者是将整个池底的污物用虹吸原理吸出来,此时清理方法十分耗费人力,劳动强度大;
大黄鱼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由刺激隐核虫寄生感染造成的病害俗称“白点病”的疾病,因此需要对大黄鱼进行治疗作业,其通过泼洒稀释甲醛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大黄鱼的治疗作业,且在泼洒稀释甲醛后需要进行定时换水作业,大黄鱼体表的刺激隐核虫在受到甲醛的刺激以后会提前形成包囊并脱落掉在养殖池底部;但是其不便于在换水的同时将形成的包囊进行清理收集取出,工作效率低,综合上述不便于快速对养殖池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以及不便于在换水时将养殖池内部的杂质进行收集取出的缺点进行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包括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养殖池主体,所述养殖池主体的右侧底部开设有第一槽,养殖池主体上开设有两个与第一槽相连通的空腔,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缠绕轴,两个缠绕轴上缠绕并固定有同一个塑料布运行面,两个缠绕轴的缠绕方向相反,塑料布运行面的底部与养殖池主体的底部内壁活动接触,塑料布运行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养殖池主体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养殖池主体密封活动套设在塑料布运行面上,缠绕轴上固定套设有位于塑料布运行面前侧的第一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的底部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延伸至两个第一槽中位于左侧的一个第一槽内并与对应的第二伞形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上嵌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顶端延伸至位于右侧的一个第一槽内并与位于右侧的第二伞形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上均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槽内的链轮,两个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驱动电机的右侧电性连接有软导线,软导线的顶端延伸至养殖池主体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插头,养殖池主体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嵌装有同一个清理箱,清理箱的右侧与养殖池主体的右侧活动接触,清理箱的前侧延伸至养殖池主体的前侧,清理箱的前侧与养殖池主体的前侧平齐,清理箱的后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环形排污管,环形排污管的后端设为封堵结构,环形排污管的前端延伸至养殖池主体的前侧,环形排污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污口,塑料布运行面位于清理箱内,塑料布运行面的顶部与环形排污管的底部活动接触,清理箱的右侧内壁上安装有清理长刷条,清理长刷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与塑料布运行面的顶部活动接触有刷毛,清理箱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清理箱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塑料布运行面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第一通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之间与第二通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辊,转动辊的顶部与塑料布运行面的底部活动接触,所述养殖池主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前侧为开口设置的过滤收集箱,过滤收集箱密封转动套设在环形排污管内,过滤收集箱内活动套设有L形过滤板,养殖池主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过滤收集箱左侧的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与过滤收集箱的左侧连通并固定,过滤收集箱的前侧密封活动接触有封堵板,封堵板的后侧与L形过滤板的前侧固定连接,封堵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U形把手,封堵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矩形管和固定杆,过滤收集箱活动套设在固定杆上,过滤收集箱的前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矩形管的后侧延伸至第一矩形槽内,矩形管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L形卡杆,第一矩形槽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卡孔,L形卡杆的右端延伸至卡孔内,L形卡杆与卡孔相卡装,L形卡杆的左侧与矩形管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L形卡杆的前端延伸至封堵板的前侧并固定安装有L形推杆,U形把手滑动套设在L形推杆上。
优选地,所述插头配合有外部的充电插座,养殖池主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插头左侧的电机开关,电机开关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养殖池主体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清理刷,清理刷的底部与塑料布运行面的顶部活动接触。
优选地,两个空腔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养殖池主体相连通的穿孔,穿孔的四侧内壁上粘接固定有同一个第一矩环形密封圈,第一矩环形密封圈的内侧与塑料布运行面的外侧紧密接触,塑料布运行面的材质为表面平滑的尼龙网布。
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缠绕轴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地,所述养殖池主体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壁与清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收集箱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的内圈与环形排污管的外侧固定套装,所述清理箱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与环形排污管的外侧活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封堵板的后侧开设有矩环形槽,矩环形槽内粘接固定有第二矩环形密封圈,第二矩环形密封圈的后侧与过滤收集箱的前侧活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过滤收集箱的前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的内壁与固定杆的外侧活动接触,封堵板的前侧开设有滑孔,滑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分别与L形卡杆的顶部和底部活动接触。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时,在塑料布运行面的顶部涂抹抗虫涂料,抗虫涂料可抑制白点病对大黄鱼的损耗,在养殖作业时,通过观察养殖池主体内部的大黄鱼,在发病初期,向养殖池主体内部泼洒稀释甲醛,且在发病初期用浓度在50~120ppm的稀释甲醛,根据鱼体的大小,浓度由低至高,可逐日递增,在泼洒稀释甲醛2小时后观察大黄鱼的游动情况,若出现串游情况时需要及时稀释甲醛浓度并换水,同时大黄鱼体表的刺激隐核虫在受到甲醛的刺激以后会提前形成包囊并脱落掉在塑料布运行面上,同时养殖池主体内部的排泄物和饲料残渣均落在塑料布运行面的顶部,当需要对塑料布运行面上的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进行清理并进行换水作业时,将插头插入到外界的充电插座内,使得驱动电机通电,通过电机开关控制驱动电机正向启动,同时启动抽水泵;
S2:S1中的驱动电机正向启动时,其输出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右侧的链轮和第二伞形齿轮转动,右侧的链轮转动的同时通过链条带动左侧的链轮转动,左侧的链轮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伞形齿轮转动;
S3:S2中的两个第二伞形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伞形齿轮转动,第一伞形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缠绕轴转动,位于左侧的缠绕轴转动的同时对塑料布运行面进行释放,同时位于右侧的缠绕轴对塑料布运行面进行缠绕收卷,使得塑料布运行面依次在位于左侧的转动辊的底部、环形排污管的底部和位于右侧的转动辊的底部移动;
S4:塑料布运行面移动的同时与清理刷的底部和清理长刷条的底部发生摩擦,在摩擦力作用下,使得塑料布运行面顶部的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被摩擦掉,被清理掉的大部分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均位于清理箱内部,清理箱内部的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经多个排污口进入到环形排污管内;
S5:同时养殖池主体内部的污水经第一通孔进入到清理箱内,清理箱内的污水经多个排污口进入到环形排污管内,抽水泵启动的同时通过进水端对过滤处理箱内部产生抽吸力,抽吸的力经过过滤收集箱对环形排污管内部的污水进行抽取,抽取的污水经环形排污管进入到过滤收集箱内,同时环形排污管内杂物顺着污水被抽取至过滤收集箱内,进入到过滤收集箱内的污水经抽水泵的出水端排出至外部,同时过滤收集箱内的杂物则被遮挡在L形过滤板内,20分钟后关闭抽水泵,且为了保证大黄鱼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天中需要多次开启抽水泵进行排污换水工作;
S6:当需要将过滤收集箱内的杂物取出时,握住U形把手,向左拉动L形推杆,L形推杆带动L形卡杆在两个定位杆上向左滑动并对弹簧进行压缩,L形卡杆移动的同时逐渐从卡孔内移出,进而解除了对封堵板的固定,紧接着向前拉动U形把手,U形把手向前移动的同时带动封堵板向前移动与过滤收集箱分离,封堵板移动的同时带动L形过滤板逐渐从过滤收集箱内移出,此时即可将过滤收集箱内部的杂质取出并对L形过滤板进行清理;
S7:同时清理换水完成后,通过养殖池主体的开口进行加水作业,并反向启动驱动电机,使得塑料布运行面恢复至初始状态,便于通过释放和收卷塑料布运行面的方式实现自动对塑料布运行面顶部的杂质进行清理,省时省力,便于在换水的过程中将清理掉的杂质抽取收集,且便于对清理收集的杂质快速取出清理;
S8:对于发病中期的大黄鱼,其鱼体体表、鳃、鳍的感染部位出现小白点增多、体表分泌的粘液增多,体表寄生处表皮充血、鳃组织贫血,紧接着迅速传染,且发病中期病鱼体表已经有较多的损伤,应该配合使用消炎抗菌的药物进行治疗,每日早晨换水前使用甲醛泼洒,方法步骤与初期一致,甲醛浓度每日加20ppm,不超过150ppm,夜间增加一次排污操作,将养殖池主体(1)内的包囊排出养殖池外,夜间换水量减少,换水之后泼洒5~8ppm的土霉素进行消炎,鱼病较重时增加土霉素的泼洒浓度,最高不超过20ppm,8小时后将含有土霉素的海水换掉,同时减少投喂的饵料,降低大黄鱼苗的养殖密度,更有利于控制病情。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通过释放和收卷塑料布运行面的方式实现自动对塑料布运行面顶部的杂质进行清理,便于在换水的过程中将清理掉的杂质抽取收集,且便于对清理收集的杂质快速取出清理,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清理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殖池主体、2第一槽、3空腔、4缠绕轴、5第一伞形齿轮、6塑料布运行面、7第二伞形齿轮、8第一转轴、9链轮、10链条、11驱动电机、12蓄电池、13电机开关、14清理箱、15第二转轴、16环形排污管、17清理长刷条、18第一通孔、19转动辊、20排污口、21过滤收集箱、22 L形过滤板、23抽水泵、24 U形把手、25矩形管、26定位杆、27第一矩形槽、28卡孔、29L形卡杆、30弹簧、31 L形推杆、32清理刷、33封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参照图1-6,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包括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养殖池主体1,养殖池主体1的右侧底部开设有第一槽2,养殖池主体1上开设有两个与第一槽2相连通的空腔3,空腔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缠绕轴4,两个缠绕轴4上缠绕并固定有同一个塑料布运行面6,两个缠绕轴4的缠绕方向相反,塑料布运行面6的底部与养殖池主体1的底部内壁活动接触,塑料布运行面6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养殖池主体1密封活动套设在塑料布运行面6上,缠绕轴4上固定套设有位于塑料布运行面6前侧的第一伞形齿轮5,第一伞形齿轮5的底部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7,第一槽2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顶端延伸至两个第一槽2中位于左侧的一个第一槽2内并与对应的第二伞形齿轮7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槽2的底部内壁上嵌装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顶端延伸至位于右侧的一个第一槽2内并与位于右侧的第二伞形齿轮7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8上均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槽2内的链轮9,两个链轮9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10,驱动电机11的右侧电性连接有软导线12,软导线12的顶端延伸至养殖池主体1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插头13,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嵌装有同一个清理箱14,清理箱14的右侧与养殖池主体1的右侧活动接触,清理箱14的前侧延伸至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清理箱14的前侧与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平齐,清理箱14的后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上固定套设有环形排污管16,环形排污管16的后端设为封堵结构,环形排污管16的前端延伸至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环形排污管16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污口20,塑料布运行面6位于清理箱14内,塑料布运行面6的顶部与环形排污管16的底部活动接触,清理箱14的右侧内壁上安装有清理长刷条17,清理长刷条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与塑料布运行面6的顶部活动接触有刷毛,清理箱14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8,清理箱14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塑料布运行面位于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内,第一通孔18的前侧内壁和后侧之间与第二通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辊19,转动辊19的顶部与塑料布运行面6的底部活动接触,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前侧为开口设置的过滤收集箱21,过滤收集箱21密封转动套设在环形排污管16内,过滤收集箱21内活动套设有L形过滤板22,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过滤收集箱21左侧的抽水泵23,抽水泵23的进水端与过滤收集箱21的左侧连通并固定,过滤收集箱21的前侧密封活动接触有封堵板33,封堵板33的后侧与L形过滤板22的前侧固定连接,封堵板3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U形把手24,封堵板33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矩形管25和固定杆,过滤收集箱21活动套设在固定杆上,过滤收集箱21的前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27,矩形管25的后侧延伸至第一矩形槽27内,矩形管25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杆26,两个定位杆26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L形卡杆29,第一矩形槽27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卡孔28,L形卡杆29的右端延伸至卡孔28内,L形卡杆29与卡孔28相卡装,L形卡杆29的左侧与矩形管25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30,L形卡杆29的前端延伸至封堵板33的前侧并固定安装有L形推杆31,U形把手24滑动套设在L形推杆31上,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通过释放和收卷塑料布运行面6的方式实现自动对塑料布运行面6顶部的杂质进行清理,便于在换水的过程中将清理掉的杂质抽取收集,且便于对清理收集的杂质快速取出清理,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插头13配合有外部的充电插座,养殖池主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插头13左侧的电机开关,电机开关与驱动电机11电性连接,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清理刷32,清理刷32的底部与塑料布运行面6的顶部活动接触,两个空腔3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养殖池主体1相连通的穿孔,穿孔的四侧内壁上粘接固定有同一个第一矩环形密封圈,第一矩环形密封圈的内侧与塑料布运行面6的外侧紧密接触,塑料布运行面6的材质为表面平滑的尼龙网布,空腔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缠绕轴4的外侧固定套装,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壁与清理箱14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滤收集箱21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的内圈与环形排污管16的外侧固定套装,清理箱14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与环形排污管16的外侧活动接触,封堵板33的后侧开设有矩环形槽,矩环形槽内粘接固定有第二矩环形密封圈,第二矩环形密封圈的后侧与过滤收集箱21的前侧活动接触,过滤收集箱21的前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的内壁与固定杆的外侧活动接触,封堵板33的前侧开设有滑孔,滑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分别与L形卡杆29的顶部和底部活动接触,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通过释放和收卷塑料布运行面6的方式实现自动对塑料布运行面6顶部的杂质进行清理,便于在换水的过程中将清理掉的杂质抽取收集,且便于对清理收集的杂质快速取出清理,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时,在塑料布运行面6的顶部涂抹抗虫涂料,抗虫涂料可抑制白点病对大黄鱼的损耗,在养殖作业时,通过观察养殖池主体1内部的大黄鱼,在发病初期,向养殖池主体1内部泼洒稀释甲醛,且在发病初期用浓度在50~120ppm的稀释甲醛,根据鱼体的大小,浓度由低至高,可逐日递增,在泼洒稀释甲醛2小时后要观察大黄鱼的游动情况,若出现串游情况时需要及时稀释甲醛浓度并换水,同时大黄鱼体表的刺激隐核虫在受到甲醛的刺激以后会提前形成包囊并脱落掉在塑料布运行面6上,同时养殖池主体1内部的排泄物和饲料残渣均落在塑料布运行面6的顶部,当需要对塑料布运行面6上的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进行清理并进行换水作业时,将插头13插入到外界的充电插座内,使得驱动电机11通电,通过电机开关控制驱动电机11正向启动,同时启动抽水泵23;
S2:S1中的驱动电机11正向启动时,其输出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右侧的链轮9和第二伞形齿轮7转动,右侧的链轮9转动的同时通过链条10带动左侧的链轮9转动,左侧的链轮9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8转动,第一转轴8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伞形齿轮7转动;
S3:S2中的两个第二伞形齿轮7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伞形齿轮5转动,第一伞形齿轮5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缠绕轴4转动,位于左侧的缠绕轴4转动的同时对塑料布运行面6进行释放,同时位于右侧的缠绕轴4对塑料布运行面6进行缠绕收卷,使得塑料布运行面6依次在位于左侧的转动辊19的底部、环形排污管16的底部和位于右侧的转动辊19的底部移动;
S4:塑料布运行面6移动的同时与清理刷32的底部和清理长刷条17的底部发生摩擦,在摩擦力作用下,使得塑料布运行面6顶部的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被摩擦掉,被清理掉的大部分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均位于清理箱14内部,清理箱14内部的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经多个排污口20进入到环形排污管16内;
S5:同时养殖池主体1内部的污水经第一通孔18进入到清理箱14内,清理箱14内的污水经多个排污口20进入到环形排污管16内,抽水泵23启动的同时通过进水端对过滤处理箱21内部产生抽吸力,抽吸的力经过过滤收集箱21对环形排污管16内部的污水进行抽取,抽取的污水经环形排污管16进入到过滤收集箱21内,同时环形排污管16内杂物顺着污水被抽取至过滤收集箱21内,进入到过滤收集箱21内的污水经抽水泵23的出水端排出至外部,同时过滤收集箱21内的杂物则被遮挡在L形过滤板22内,20分钟后关闭抽水泵23,且为了保证大黄鱼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天中需要多次开启抽水泵23进行排污换水工作;
S6:当需要将过滤收集箱21内的杂物取出时,握住U形把手24,向左拉动L形推杆31,L形推杆31带动L形卡杆29在两个定位杆26上向左滑动并对弹簧30进行压缩,L形卡杆29移动的同时逐渐从卡孔28内移出,进而解除了对封堵板33的固定,紧接着向前拉动U形把手24,U形把手24向前移动的同时带动封堵板33向前移动与过滤收集箱21分离,封堵板33移动的同时带动L形过滤板22逐渐从过滤收集箱21内移出,此时即可将过滤收集箱21内部的杂质取出并对L形过滤板22进行清理;
S7:同时清理换水完成后,通过养殖池主体1的开口进行加水作业,并反向启动驱动电机11,使得塑料布运行面6恢复至初始状态,便于通过释放和收卷塑料布运行面6的方式实现自动对塑料布运行面6顶部的杂质进行清理,省时省力,便于在换水的过程中将清理掉的杂质抽取收集,且便于对清理收集的杂质快速取出清理;
S8:对于发病中期的大黄鱼,其鱼体体表、鳃、鳍的感染部位出现小白点增多、体表分泌的粘液增多,体表寄生处表皮充血、鳃组织贫血,紧接着迅速传染,且发病中期病鱼体表已经有较多的损伤,应该配合使用消炎抗菌的药物进行治疗,每日早晨换水前使用甲醛泼洒,方法步骤与初期一致,甲醛浓度每日加20ppm,不超过150ppm,夜间增加一次排污操作,将养殖池主体(1)内的包囊排出养殖池外,夜间换水量减少,换水之后泼洒5~8ppm的土霉素进行消炎,鱼病较重时增加土霉素的泼洒浓度,最高不超过20ppm,8小时后将含有土霉素的海水换掉,同时减少投喂的饵料,降低大黄鱼苗的养殖密度,更有利于控制病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包括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养殖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主体(1)的右侧底部开设有第一槽(2),养殖池主体(1)上开设有两个与第一槽(2)相连通的空腔(3),空腔(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缠绕轴(4),两个缠绕轴(4)上缠绕并固定有同一个塑料布运行面(6),两个缠绕轴(4)的缠绕方向相反,塑料布运行面(6)的底部与养殖池主体(1)的底部内壁活动接触,塑料布运行面(6)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养殖池主体(1)密封活动套设在塑料布运行面(6)上,缠绕轴(4)上固定套设有位于塑料布运行面(6)前侧的第一伞形齿轮(5),第一伞形齿轮(5)的底部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7),第一槽(2)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顶端延伸至两个第一槽(2)中位于左侧的一个第一槽(2)内并与对应的第二伞形齿轮(7)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槽(2)的底部内壁上嵌装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顶端延伸至位于右侧的一个第一槽(2)内并与位于右侧的第二伞形齿轮(7)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8)上均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槽(2)内的链轮(9),两个链轮(9)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10),驱动电机(11)的右侧电性连接有软导线(12),软导线(12)的顶端延伸至养殖池主体(1)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插头(13),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嵌装有同一个清理箱(14),清理箱(14)的右侧与养殖池主体(1)的右侧活动接触,清理箱(14)的前侧延伸至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清理箱(14)的前侧与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平齐,清理箱(14)的后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上固定套设有环形排污管(16),环形排污管(16)的后端设为封堵结构,环形排污管(16)的前端延伸至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环形排污管(16)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污口(20),塑料布运行面(6)位于清理箱(14)内,塑料布运行面(6)的顶部与环形排污管(16)的底部活动接触,清理箱(14)的右侧内壁上安装有清理长刷条(17),清理长刷条(17)位于环形排污管(16)的右侧,清理长刷条(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与塑料布运行面(6)的顶部活动接触有刷毛,清理箱(14)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8),清理箱(14)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塑料布运行面位于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内,第一通孔(18)的前侧内壁和后侧之间与第二通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辊(19),转动辊(19)的顶部与塑料布运行面(6)的底部活动接触,所述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的位置高于环形排污管(16),所述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前侧为开口设置的过滤收集箱(21),过滤收集箱(21)密封转动套设在环形排污管(16)内,过滤收集箱(21)内活动套设有L形过滤板(22),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过滤收集箱(21)左侧的抽水泵(23),抽水泵(23)的进水端与过滤收集箱(21)的左侧连通并固定,过滤收集箱(21)的前侧密封活动接触有封堵板(33),封堵板(33)的后侧与L形过滤板(22)的前侧固定连接,封堵板(3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U形把手(24),封堵板(33)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矩形管(25)和固定杆,过滤收集箱(21)活动套设在固定杆上,过滤收集箱(21)的前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27),矩形管(25)的后侧延伸至第一矩形槽(27)内,矩形管(25)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杆(26),两个定位杆(26)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L形卡杆(29),第一矩形槽(27)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卡孔(28),L形卡杆(29)的右端延伸至卡孔(28)内,L形卡杆(29)与卡孔(28)相卡装,L形卡杆(29)的左侧与矩形管(25)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30),L形卡杆(29)的前端延伸至封堵板(33)的前侧并固定安装有L形推杆(31),U形把手(24)滑动套设在L形推杆(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3)配合有外部的充电插座,养殖池主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插头(13)左侧的电机开关,电机开关与驱动电机(1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清理刷(32),清理刷(32)的底部与塑料布运行面(6)的顶部活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两个空腔(3)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养殖池主体(1)相连通的穿孔,穿孔的四侧内壁上粘接固定有同一个第一矩环形密封圈,第一矩环形密封圈的内侧与塑料布运行面(6)的外侧紧密接触,塑料布运行面(6)的材质为表面平滑的尼龙网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缠绕轴(4)的外侧固定套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主体(1)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壁与清理箱(14)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收集箱(21)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的内圈与环形排污管(16)的外侧固定套装,所述清理箱(14)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与环形排污管(16)的外侧活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33)的后侧开设有矩环形槽,矩环形槽内粘接固定有第二矩环形密封圈,第二矩环形密封圈的后侧与过滤收集箱(21)的前侧活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收集箱(21)的前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的内壁与固定杆的外侧活动接触,封堵板(33)的前侧开设有滑孔,滑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分别与L形卡杆(29)的顶部和底部活动接触。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时,在塑料布运行面(6)的顶部涂抹抗虫涂料,抗虫涂料可抑制白点病对大黄鱼的损耗,在养殖作业时,通过观察养殖池主体(1)内部的大黄鱼,在发病初期,向养殖池主体(1)内部泼洒稀释甲醛,且在发病初期用浓度在50~120ppm的稀释甲醛,根据鱼体的大小,浓度由低至高,可逐日递增,在泼洒稀释甲醛2小时后观察大黄鱼的游动情况,若出现串游情况时需要及时稀释甲醛浓度并换水,同时大黄鱼体表的刺激隐核虫在受到甲醛的刺激以后会提前形成包囊并脱落掉在塑料布运行面(6)上,同时养殖池主体(1)内部的排泄物和饲料残渣均落在塑料布运行面(6)的顶部,当需要对塑料布运行面(6)上的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进行清理并进行换水作业时,将插头(13)插入到外界的充电插座内,使得驱动电机(11)通电,通过电机开关控制驱动电机(11)正向启动,同时启动抽水泵(23);
S2:S1中的驱动电机(11)正向启动时,其输出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右侧的链轮(9)和第二伞形齿轮(7)转动,右侧的链轮(9)转动的同时通过链条(10)带动左侧的链轮(9)转动,左侧的链轮(9)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8)转动,第一转轴(8)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伞形齿轮(7)转动;
S3:S2中的两个第二伞形齿轮(7)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伞形齿轮(5)转动,第一伞形齿轮(5)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缠绕轴(4)转动,位于左侧的缠绕轴(4)转动的同时对塑料布运行面(6)进行释放,同时位于右侧的缠绕轴(4)对塑料布运行面(6)进行缠绕收卷,使得塑料布运行面(6)依次在位于左侧的转动辊(19)的底部、环形排污管(16)的底部和位于右侧的转动辊(19)的底部移动;
S4:塑料布运行面(6)移动的同时与清理刷(32)的底部和清理长刷条(17)的底部发生摩擦,在摩擦力作用下,使得塑料布运行面(6)顶部的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被摩擦掉,被清理掉的大部分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均位于清理箱(14)内部,清理箱(14)内部的包囊、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经多个排污口(20)进入到环形排污管(16)内;
S5:同时养殖池主体(1)内部的污水经第一通孔(18)进入到清理箱(14)内,清理箱(14)内的污水经多个排污口(20)进入到环形排污管(16)内,抽水泵(23)启动的同时通过进水端对过滤处理箱(21)内部产生抽吸力,抽吸的力经过过滤收集箱(21)对环形排污管(16)内部的污水进行抽取,抽取的污水经环形排污管(16)进入到过滤收集箱(21)内,同时环形排污管(16)内杂物顺着污水被抽取至过滤收集箱(21)内,进入到过滤收集箱(21)内的污水经抽水泵(23)的出水端排出至外部,同时过滤收集箱(21)内的杂物则被遮挡在L形过滤板(22)内,20分钟后关闭抽水泵(23),且为了保证大黄鱼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天中需要多次开启抽水泵(23)进行排污换水工作;
S6:当需要将过滤收集箱(21)内的杂物取出时,握住U形把手(24),向左拉动L形推杆(31),L形推杆(31)带动L形卡杆(29)在两个定位杆(26)上向左滑动并对弹簧(30)进行压缩,L形卡杆(29)移动的同时逐渐从卡孔(28)内移出,进而解除了对封堵板(33)的固定,紧接着向前拉动U形把手(24),U形把手(24)向前移动的同时带动封堵板(33)向前移动与过滤收集箱(21)分离,封堵板(33)移动的同时带动L形过滤板(22)逐渐从过滤收集箱(21)内移出,此时即可将过滤收集箱(21)内部的杂质取出并对L形过滤板(22)进行清理;
S7:同时清理换水完成后,通过养殖池主体(1)的开口进行加水作业,并反向启动驱动电机(11),使得塑料布运行面(6)恢复至初始状态,便于通过释放和收卷塑料布运行面(6)的方式实现自动对塑料布运行面(6)顶部的杂质进行清理,省时省力,便于在换水的过程中将清理掉的杂质抽取收集,且便于对清理收集的杂质快速取出清理;
S8:对于发病中期的大黄鱼,其鱼体体表、鳃、鳍的感染部位出现小白点增多、体表分泌的粘液增多,体表寄生处表皮充血、鳃组织贫血,紧接着迅速传染,且发病中期病鱼体表已经有较多的损伤,应该配合使用消炎抗菌的药物进行治疗,每日早晨换水前使用甲醛泼洒,方法步骤与初期一致,甲醛浓度每日加20ppm,不超过150ppm,夜间增加一次排污操作,将养殖池主体(1)内的包囊排出养殖池外,夜间换水量减少,换水之后泼洒5~8ppm的土霉素进行消炎,鱼病较重时增加土霉素的泼洒浓度,最高不超过20ppm,8小时后将含有土霉素的海水换掉,同时减少投喂的饵料,降低大黄鱼苗的养殖密度,更有利于控制病情。
CN202010641470.1A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1742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1470.1A CN111742870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1470.1A CN111742870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2870A CN111742870A (zh) 2020-10-09
CN111742870B true CN111742870B (zh) 2022-08-12

Family

ID=72679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1470.1A Active CN111742870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28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0153B (zh) * 2021-02-05 2024-04-12 英山县名德鱼苗孵化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养殖场卷帘式集排污系统
CN113080112B (zh) * 2021-04-19 2022-11-25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野生大黄鱼的保活方法
CN113875683B (zh) * 2021-11-22 2023-03-24 任进礼 节能养鱼装备及方法、节能养虾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1553Y (zh) * 2004-11-24 2006-01-18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一种方便提取杂物的鱼缸
JP2009082124A (ja) * 2008-01-08 2009-04-23 Takahiro Yamamoto 魚類監視水槽
CN105532534A (zh) * 2015-12-18 2016-05-04 中山大学 一种控制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包囊移除方法
CN206462195U (zh) * 2016-12-28 2017-09-05 陆良东阳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清洗的养殖泥鳅的水池
CN109169468A (zh) * 2018-09-18 2019-01-11 章婧 一种自清洁鱼缸
CN109220954A (zh) * 2018-07-05 2019-01-18 金华市凌特水产养殖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的水产粪便收集装置
CN210445372U (zh) * 2019-07-25 2020-05-05 青岛锦美盛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鱼缸抽水机的无纺布过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47366B (de) * 1975-02-28 1978-12-27 Rheintechnik Weiland & Kaspar Vorrichtung zur umsetzung von in waessern, insbesondere abwaessern, enthaltenen fremd- stoffen, insbesondere schadstoffen in unschaedliche stoffe
AT357817B (de) * 1978-02-13 1980-08-11 Bernegger Fa Karl Reinigungseinrichtung fuer fluessigkeitsbehaelter, insbesondere fuer fischbecken
US20090173284A1 (en) * 2008-01-04 2009-07-09 Yoo Byung Tai Fish tank cleaner
CN202618045U (zh) * 2012-06-07 2012-12-26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鱼池吸污装置
CN107484699A (zh) * 2017-09-27 2017-12-19 王春丽 便于清理鱼排泄物的生态水族箱
CN108174810A (zh) * 2018-03-06 2018-06-19 铜陵县黑你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基围虾养殖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1553Y (zh) * 2004-11-24 2006-01-18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一种方便提取杂物的鱼缸
JP2009082124A (ja) * 2008-01-08 2009-04-23 Takahiro Yamamoto 魚類監視水槽
CN105532534A (zh) * 2015-12-18 2016-05-04 中山大学 一种控制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包囊移除方法
CN206462195U (zh) * 2016-12-28 2017-09-05 陆良东阳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清洗的养殖泥鳅的水池
CN109220954A (zh) * 2018-07-05 2019-01-18 金华市凌特水产养殖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的水产粪便收集装置
CN109169468A (zh) * 2018-09-18 2019-01-11 章婧 一种自清洁鱼缸
CN210445372U (zh) * 2019-07-25 2020-05-05 青岛锦美盛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鱼缸抽水机的无纺布过滤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黄鱼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方法;罗朋朝;《中国水产》;20031031(第10期);第52-5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2870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2870B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大黄鱼室内养殖池及其使用方法
CN214853736U (zh) 一种鱼苗养殖排污装置
CN112640826A (zh) 一种便于打捞且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水下养殖网
CN217509702U (zh) 一种水产养殖工厂化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
CN217065070U (zh) 水产养殖清底除污装置
CN213433128U (zh) 一种水处理用沉淀池淤泥清理装置
CN213836976U (zh)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14629124U (zh) 一种清理片笼及贝类附着物的装置
CN210086454U (zh) 一种电缆沟排水装置
CN110169370B (zh) 一种动物园粪便处理设备
CN218681439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害虫诱捕装置
CN214402043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有机肥料集取装置
CN113876247B (zh) 一种自动化落灰收集除尘器
CN218460356U (zh) 一种具有清洁装置的水产养殖箱
CN213965534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杂质滤除装置
CN217885019U (zh) 一种洋葱脱水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14287070U (zh) 一种农村污水过滤装置
CN218389216U (zh) 全自动畜禽粪便清理装置
CN215602471U (zh) 一种智能养殖棚舍
CN217012086U (zh) 一种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
CN218245166U (zh) 一种分层式的螃蟹养殖设备
CN114568375B (zh) 一种鱼菜共生鱼类排泄清理装置
CN216677232U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质净化装置
CN214102844U (zh) 一种手持式气动除藻工具
CN213603892U (zh) 一种纳米新氧反渗透淡水鱼处理池的积杂清除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8

Address after: 352100 fish pond in qiuzhu village, Sandu Town, Jiaocheng District,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INGBO FUFA AQUATIC PRODUCTS Co.,Ltd.

Applicant after: Fujian yuhuizh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2100 fish pond in qiuzhu village, Sandu Town, Jiaocheng District,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FUFA AQUATIC PRODUCT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