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2638A - 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2638A
CN111742638A CN202010764046.6A CN202010764046A CN111742638A CN 111742638 A CN111742638 A CN 111742638A CN 202010764046 A CN202010764046 A CN 202010764046A CN 111742638 A CN111742638 A CN 111742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grouting
soil
ratio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40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祥宏
王宏
黄占斌
陈永福
丁鑫品
孙家恺
张会军
郭孝理
温馨
陈大野
李磊
白国良
胡炳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hina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hina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hina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40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26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2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26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7/00Machines for lifting and treating soil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将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注浆基质,混合物质和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栽植地表包括种植穴;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通过本申请能够针对矿山弃渣场,以生物炭材料和注浆工艺为核心,并结合相关技术模式,综合开展有限土壤资源消耗下深浅结合的融合型土壤重构,打造弃渣场的土石体,从而有效推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进步。

Description

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态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弃渣场是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形成大粒径废弃资源的堆置场地,受渣石块状结构、风化度低等因素影响,在弃渣场上开展植被恢复和农林生产十分困难。当前较为常用的客土覆盖、植生袋、植物纤维毯、坡面喷播覆盖等技术部分解决了植物生长基质问题,但覆土量大成本高、基质厚度薄不利于乔木生长、表土与渣石不融合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生物炭材料近年在土壤改良、生态修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多孔、高吸附能力、稳定等特性,使得其在土壤肥力、持水能力提升以及土壤污染物固持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生物炭来源广泛,是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注浆工艺作为一种填充技术,较多的应用在建筑地基加固、矿井加固、煤矸石自燃防治、沉陷区地基填充、土壤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化等方面,在相应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能够针对矿山弃渣场,以生物炭材料和注浆工艺为核心,并结合相关技术模式,综合开展有限土壤资源消耗下深浅结合的融合型土壤重构,打造弃渣场的土石体,从而为乔灌木绿化植物的生长,尤其是根系延展提供充分空间,并降低矿区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有效推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进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包括: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将所述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所述注浆基质,所述混合物质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所述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所述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通过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将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注浆基质,混合物质和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并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以及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能够针对矿山弃渣场,以生物炭材料和注浆工艺为核心,并结合相关技术模式,综合开展有限土壤资源消耗下深浅结合的融合型土壤重构,打造弃渣场的土石体,从而为乔灌木绿化植物的生长,尤其是根系延展提供充分空间,并降低矿区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有效推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进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包括:第一混合模块,用于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第二混合模块,用于将所述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所述注浆基质,所述混合物质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生成模块,用于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所述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注入模块,用于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所述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通过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将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注浆基质,混合物质和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并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以及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能够针对矿山弃渣场,以生物炭材料和注浆工艺为核心,并结合相关技术模式,综合开展有限土壤资源消耗下深浅结合的融合型土壤重构,打造弃渣场的土石体,从而为乔灌木绿化植物的生长,尤其是根系延展提供充分空间,并降低矿区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有效推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进步。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浆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注浆效果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以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被配置为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中来举例说明,或者,本实施例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也可以配置在其他任意能够实现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的硬件设备中,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生物炭基土壤混合基质注浆填充弃渣场渣石空间的方式,形成一定深度稳固的土石体,进而植物根系延展提供更深、更宽的空间,并利用生物炭缓释肥效、保水持水能力提升水肥性能,有效节约弃渣场绿化的覆土用量并提升生态修复的效率。
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S101: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
步骤S101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基质准备的过程,也即是说,在基质准备过程中,以土壤、生物炭、胶结材料为主,并加入真菌、有机肥料、化肥中的一种或两种。
上述的土壤为矿区就地选取的表层土壤,去除石块、枯枝等杂质后过2mm筛。
上述生物炭占土壤质量的5-20%,优选在500-700℃条件下制备,并粉碎过1mm筛。
上述的真菌优选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重量占土壤重量的1%。
上述的使用有机肥料占土壤重量的5-10%,优选腐殖酸基肥料,使用无机肥料占土壤质量的0.5-1%。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20%,第三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2%,第四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第五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10%,设定比例为100:50至100:80之间。
也即是说,当肥料为有机肥料时,第五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10%,当肥料为无机肥料时,第五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0.5-1%。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合适的质量比例来执行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配置第二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20%,第三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2%,第四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第五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10%,设定比例为100:50至100:80之间,配置当肥料为有机肥料时,第五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10%,当肥料为无机肥料时,第五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0.5-1%,能够辅助形成一定深度稳固的土石体,从而保障生物炭缓释肥效、保水持水能力,以及提升水肥性能。
可选地,参见图2,在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之前,还包括:
S201:在500-700摄氏度(℃)条件下制备得到初始的生物炭。
S202:对初始的生物炭进行粉碎处理;
S203:采用1mm筛,选取第二质量的生物炭。
通过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步骤,以生物炭材料为主要土壤改良基质,充分发挥其长效供肥保水特性,弥补弃渣场土壤不足条件下的养分不足、水分短缺问题。
S102:将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注浆基质,混合物质和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
可选地,将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注浆基质,混合物质和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当混合物质为稀浆物质时,设定比值在100:65至100:80之间;当混合物质为稠浆物质时,设定比值在100:50至100:60之间。
S103: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
步骤S103可以被视为一个地表整理的过程,该地表整理的过程可以包括地形整平、种植穴开挖。
上述种植穴开挖,可在弃渣场坡面、平台地进行,包括点状、线状、斑块状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开挖深度、直径等指标参照相关技术标准。
S104: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
可选地,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包括:根据待栽植物的类别,确定注浆深度和宽幅;根据注浆深度和宽幅,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浆位置示意图,其中包括:种植穴,示出了在种植穴下部注浆和在种植穴四周注浆,而在种植穴四周注浆时,注浆效果的俯视图可以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注浆效果俯视图。
可选地,根据待栽植物的类别,确定注浆深度和宽幅,包括:当待栽植物的类别为乔木时,下部的注浆深度为种植穴下50-100cm,四周注浆深度范围为地表10cm以下到与种植穴的深度相同,宽幅为10-40cm;当待栽植物的类别为灌木时,下部的注浆深度为种植穴下20-50cm,四周注浆深度范围为地表10cm以下到与种植穴的深度相同,宽幅为0-20cm,由此,使得该方法适用于各类矿山弃渣场中的大乔木孤植、丛生灌木等景观的构建,可在弃渣场绿化中独立使用,也可作为喷播、覆土等技术的前置辅助技术。
当根据注浆深度和宽幅,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可以是向种植穴的注浆深度处由下到上依次注入注浆基质;或者,向种植穴的深层到表层逐渐增加注浆的稠度,以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注浆可为一次注浆、分次注浆中的一种。一次注浆为由注浆深度处由下到上依次注入混合基质;分次注浆时可由深层到表层逐渐增加注浆的稠度,即下部为稀浆、上部为稠浆,以确保混合基质顺利注入注浆深度处以下、增加根系延展空间并确保表层积存足够混合基质、供给深根植物前期生长及浅根植物生长。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注浆可为连续型注浆、间隔型注浆中的一种。连续型注浆为由下到上连续不间断的完成注浆;间隔型注浆为下部注浆结束后间隔1-3小时,在前一次基质基本稳固后再进行下一次注浆。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注浆可为单一垂直方向注浆、多层次多方向注浆中的一种。其中,单一垂直方向注浆方式依靠注浆基质自身流动性实现在弃渣场内部向水平方向延展;多层次多方向注浆可通过不同注浆层次、方向实现对弃渣场水平及垂直方向不同部位的充分填充。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分次、间隔型、多层次多方向注浆模式。
由此,本申请借助注浆填充弃渣场渣石孔隙的方式打造土石体,可为植物根系延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实现有限覆土资源在弃渣场乔灌木绿化上的最大化利用,增强弃渣场整体的稳定性和植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升弃渣场的碳汇储量,并且,发挥胶结材料在弃渣场深层土壤结构构建及稳定中的作用,在弃渣场中形成抗雨水淋失的稳固土石体,为深根植物根系的延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植物成活率及生物量,确保整体绿化的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针对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举例而言,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示例如下:
对照例1:
弃渣场采用表层覆盖客土方式进行处理,客土后直接备用,客土覆盖厚度为30-50cm。
对照例2:
弃渣场采用表层覆盖客土方式进行处理,客土中按照1%比例混合添加有机肥料后备用,客土覆盖厚度为30-50cm。
对照例3:
弃渣场采用“客土过2mm筛+注浆方式”进行处理。采用一次连续单向注浆方式注浆到50cm深。
对照例4:
弃渣场采用“客土按照1%比例混合添加有机肥料过2mm筛+注浆方式”进行处理。采用一次连续单向注浆方式注浆到50cm深。
实施例1:
(1)基质准备。将生物炭、有机肥料、化肥、土壤胶结剂、摩西斗管囊霉菌(Funneliformis mosseae)、土壤按照5:5:0.5:1:1:100的重量比例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加入占固体基质总量50%的水,形成注浆基质;
(2)栽植地表整理。在弃渣场坡面、平台地进行地形整平,并进行点状、线状、斑块状种植穴的开挖;
(3)注浆构建土石体。采用一次连续单向注浆方式注浆到50cm深,形成土石体以备乔灌木栽植。
实施例2:
(1)基质准备。将生物炭、有机肥料、化肥、土壤胶结剂、土壤按照10:5:1:2:100的重量比例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加入占固体基质总量80%的水,形成注浆基质1;将生物炭、有机肥料、化肥、土壤胶结剂、摩西斗管囊霉菌(Funneliformis mosseae)、土壤按照10:5:1:2:1:100的重量比例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加入占固体基质总量50%的水,形成注浆基质2;
(2)栽植地表整理。在弃渣场坡面、平台地进行地形整平,并进行点状、线状、斑块状种植穴的开挖;
(3)注浆构建土石体。采用深部注浆基质1、上部注浆基质2的两次间隔多向注浆方式注浆到50cm深,形成土石体以备乔灌木栽植。
实施例3:
(1)基质准备。将生物炭、有机肥料、化肥、土壤胶结剂、土壤按照20:8:1:1.5:100的重量比例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加入占固体基质总量70%的水,形成注浆基质3;将生物炭、有机肥料、化肥、土壤胶结剂、摩西斗管囊霉菌(Funneliformis mosseae)、土壤按照20:8:1:1.5:1:100的重量比例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加入占固体基质总量60%的水,形成注浆基质4;
(2)栽植地表整理。在弃渣场坡面、平台地进行地形整平,并进行点状、线状、斑块状种植穴的开挖;
(3)注浆构建土石体。采用深部注浆基质3、上部注浆基质4的两次间隔多向注浆方式注浆到50cm深,形成土石体以备乔灌木栽植。
于5月初开始,在以上处理下分别栽植地径1cm、株高40cm且长势一致的紫穗槐20株。栽植后1个月内进行浇水养护,此后自然生长,栽植5个月后观测紫穗槐成活情况、成活株平均株高情况(试验结果见下表)。由表中可见,对照例在缺少生物炭等材料添加或简单客土覆盖情况下,在苗木成活率及苗木株高方面均弱于实施例,本申请技术方法对弃渣场的植被绿化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参见下述表1。
表1
处理 成活株数(株) 成活率(%) 平均株高(cm)
对照例1 15 75 55
对照例2 17 85 53
对照例3 13 65 45
对照例4 15 75 46
实施例1 18 90 60
实施例2 20 100 65
实施例3 19 95 67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将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注浆基质,混合物质和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并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以及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能够针对矿山弃渣场,以生物炭材料和注浆工艺为核心,并结合相关技术模式,综合开展有限土壤资源消耗下深浅结合的融合型土壤重构,打造弃渣场的土石体,从而为乔灌木绿化植物的生长,尤其是根系延展提供充分空间,并降低矿区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有效推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进步。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5,该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500包括:
第一混合模块501,用于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
第二混合模块502,用于将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注浆基质,混合物质和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
生成模块503,用于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
注入模块504,用于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
可选地,第二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20%,第三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2%,第四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第五质量和第一质量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10%,设定比例为100:50至100:8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图1-图4实施例中对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500,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将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注浆基质,混合物质和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并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以及向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能够针对矿山弃渣场,以生物炭材料和注浆工艺为核心,并结合相关技术模式,综合开展有限土壤资源消耗下深浅结合的融合型土壤重构,打造弃渣场的土石体,从而为乔灌木绿化植物的生长,尤其是根系延展提供充分空间,并降低矿区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有效推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进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
将所述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所述注浆基质,所述混合物质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
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所述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
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所述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20%,所述第三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2%,所述第四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所述第五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10%,所述设定比例为100:50至100:80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之前,还包括:
在500-700℃条件下制备得到初始的生物炭;
对所述初始的生物炭进行粉碎处理;
采用1mm筛,选取所述第二质量的生物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肥料为有机肥料时,所述第五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10%,当所述肥料为无机肥料时,所述第五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0.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所述注浆基质,所述混合物质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包括:
当所述混合物质为稀浆物质时,所述设定比值在100:65至100:80之间;
当所述混合物质为稠浆物质时,所述设定比值在100:50至100:60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包括:
根据待栽植物的类别,确定注浆深度和宽幅;
根据所述注浆深度和宽幅,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栽植物的类别,确定注浆深度和宽幅,包括:
当所述待栽植物的类别为乔木时,所述下部的注浆深度为所述种植穴下50-100cm,四周注浆深度范围为地表10cm以下到与所述种植穴的深度相同,所述宽幅为10-40cm;
当所述待栽植物的类别为灌木时,所述下部的注浆深度为所述种植穴下20-50cm,四周注浆深度范围为地表10cm以下到与所述种植穴的深度相同,所述宽幅为0-20cm。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注浆深度和宽幅,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包括:
向所述种植穴的所述注浆深度处由下到上依次注入所述注浆基质;或者,
向所述种植穴的深层到表层逐渐增加注浆的稠度,以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
9.一种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混合模块,用于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
第二混合模块,用于将所述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所述注浆基质,所述混合物质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
生成模块,用于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所述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
注入模块,用于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所述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20%,所述第三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2%,所述第四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所述第五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10%,所述设定比例为100:50至100:80之间。
CN202010764046.6A 2020-08-01 2020-08-01 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7426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4046.6A CN111742638A (zh) 2020-08-01 2020-08-01 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4046.6A CN111742638A (zh) 2020-08-01 2020-08-01 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2638A true CN111742638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12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4046.6A Pending CN111742638A (zh) 2020-08-01 2020-08-01 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2638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2177A (zh) * 2009-11-06 2010-06-09 华南农业大学 废弃矿山矿场污染源土壤中污染物质的固定方法及应用
CN103651043A (zh) * 2013-12-19 2014-03-26 铜仁市满堂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薇属植物育干造型苗移栽法
CN104521681A (zh) * 2014-12-11 2015-04-22 新疆林业科学院 干旱区戈壁地竹柳扦插造林方法
CN106400816A (zh) * 2016-05-26 2017-02-15 宁波海逸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山体边坡种植穴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CN107242091A (zh) * 2017-07-26 2017-10-13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硫铁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方法
CN108967020A (zh) * 2018-10-09 2018-12-11 湖南湘植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砂岩边坡快速复绿的方法
CN109220462A (zh) * 2018-09-20 2019-01-18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尾矿边坡的复垦绿化方法
CN109258323A (zh) * 2018-09-20 2019-01-25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山排岩场裸露废石边坡的绿化喷播方法
CN109392660A (zh) * 2018-12-07 2019-03-01 张学维 一种荒漠绿化土壤模块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2177A (zh) * 2009-11-06 2010-06-09 华南农业大学 废弃矿山矿场污染源土壤中污染物质的固定方法及应用
CN103651043A (zh) * 2013-12-19 2014-03-26 铜仁市满堂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薇属植物育干造型苗移栽法
CN104521681A (zh) * 2014-12-11 2015-04-22 新疆林业科学院 干旱区戈壁地竹柳扦插造林方法
CN106400816A (zh) * 2016-05-26 2017-02-15 宁波海逸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山体边坡种植穴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CN107242091A (zh) * 2017-07-26 2017-10-13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硫铁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方法
CN109220462A (zh) * 2018-09-20 2019-01-18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尾矿边坡的复垦绿化方法
CN109258323A (zh) * 2018-09-20 2019-01-25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山排岩场裸露废石边坡的绿化喷播方法
CN108967020A (zh) * 2018-10-09 2018-12-11 湖南湘植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砂岩边坡快速复绿的方法
CN109392660A (zh) * 2018-12-07 2019-03-01 张学维 一种荒漠绿化土壤模块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5355B (zh) 具有高保水性的用于喷播绿化的植物生长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5917787B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快速高效改良绿化方法
CN101904261B (zh) 采用ab菌植生袋对边坡生态进行恢复的方法
CN101509257B (zh) 种植香根草固土护坡的方法
CN108532580A (zh) 一种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方法
CN103924605A (zh) 框格梁生态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636404A (zh) 高海拔大温差干旱干热河谷高陡坡弃渣体水土保持方法
CN106068741B (zh) 一种石质山地客土扩蓄造林的方法
CN111395369A (zh) 用于陡峭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固土构件
CN104041268A (zh) 一种森林绿地高速生长的呼吸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07237334B (zh) 一种道路路基挖方边坡框格梁护坡码砌植生袋绿化的施工方法
CN104770235A (zh) 护坡生态多层多孔生态筒及对边坡进行生态修复、绿化的方法
CN109699434A (zh) 一种用于岩石陡坡绿化的客土喷播基材
CN113875344A (zh) 一种煤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方法
CN108738447A (zh)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以及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CN103688617A (zh) 一种利用客土整治荒石滩的方法
CN109197341A (zh) 一种矿山排土场植物恢复方法
CN113235623A (zh) 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生态恢复的厚层基材客土喷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59849A (zh) 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CN102953353B (zh) 一种微生物加固江河岸堤生态护坡方法
CN107371432B (zh) 一种利用生物炭土和建筑废弃土综合改良滩涂沙土的方法
CN203530993U (zh) 一种钢筋网片种植穴
CN101280567A (zh) 新型生态护坡基材构筑方法
CN113396795A (zh) 基于河湖底泥与磷矿固废的客土土层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11886959A (zh) 一种矿山陡坡面的生态复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