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1135B - 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1135B
CN111741135B CN202010834518.0A CN202010834518A CN111741135B CN 111741135 B CN111741135 B CN 111741135B CN 202010834518 A CN202010834518 A CN 202010834518A CN 111741135 B CN111741135 B CN 111741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service
private cloud
main
standb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45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1135A (zh
Inventor
张�雄
李辉
张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45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11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1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1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1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1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混合云灾备系统包括:主系统和备系统,主系统包括主公有云和主私有云,备系统包括备公有云和备私有云;主公有云和备公有云设有公有云微服务架构;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至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同步至公有云微服务架构;在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备公有云还用于创建虚拟机以进行主私有云应用服务的备份,公有云微服务架构还用于下发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到虚拟机以启动备私有云应用服务,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备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本发明可用较小成本保证数据安全和可靠,服务快速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车联网平台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同时云平台、用户、车辆之间的交互产生业务数据。为了保证数据可靠性,云平台涉及到用户数据、车辆数据、车辆及生态服务动态数据、运营统计分析等数据,都需要进行跨机房级别备份。
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其业务系统和数据迁移至公有云,完全托管于云服务商。而目前混合云容灾,都是采用对等私有云方案,数据实时同步,业务采用多活或冷备,和纯私有云灾备实现的技术类似。
冷备容灾,是将数据库和应用的容灾系统部署在对等私有云上,数据进行实时备份。当私有云机房发生故障时,需要先启动容灾系统所使用的云服务器,再将业务切换到容灾系统上运行。冷备容灾的服务所需的服务器不需要一直占用,承载线上服务流量,因此消耗的基础设施资源较少,需要支付的费用相对较少,但是真正切换服务时,容灾系统没有经过服务流量的检测,不能保证服务切换成功,业务不一定能够正常运行。双活容灾,是在另一个私有云机房建立一个同等规模的集群,业务在两个机房同时提供服务,多点服务所需要的数据,来自于同一个机房。双活容灾由于是两个机房同时提供用户服务,为了保障服务健康运行,需要加强运维能力,才能具备能力维护跨站点的双活系统,若运维不及时,导致数据同步不一致,会影响服务的可靠性,且运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较低的成本保证数据安全和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包括:主系统和备系统,所述主系统包括主公有云和主私有云,所述备系统包括备公有云和备私有云;
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设有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所述主私有云设有私有云微服务架构,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至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同步至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公有云还用于创建虚拟机以进行主私有云应用服务的备份,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还用于下发应用包到所述虚拟机以启动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述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到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进一步地,所述备私有云还设有备私有云数据库,用于在正常进行业务时同步生产所述主私有云的数据。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私有云数据库用于提供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需的数据,所述混合云灾备系统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为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的IP地址。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私有云故障消除、恢复正常后,所述备公有云还用于停止虚拟机对外服务,完成数据回迁;所述主公有云应用服务、所述备公有云应用服务分别从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注销,并均重新注册到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到原有IP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采取机房双活方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混合云灾备系统包括主系统和备系统,所述主系统包括主公有云和主私有云,所述备系统包括备公有云和备私有云;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设有公有云微服务架构;所述主私有云设有私有云微服务架构,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至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同步至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公有云还用于创建虚拟机以进行主私有云应用服务的备份,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还用于下发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到所述虚拟机以启动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述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到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进一步地,所述备私有云还设有备私有云数据库,在正常进行业务时同步生产所述主私有云的数据。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私有云数据库提供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需的数据,所述混合云灾备系统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为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的IP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私有云故障消除、恢复正常后,停止备公有云的虚拟机对外服务,完成数据回迁;
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备公有云应用服务分别从公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注销,并均重新注册到主私有云中的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
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到原有IP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采取机房双活方式。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考虑到混合云高可用性,备私有云同步生产私有云的数据,当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充分利用公有云灵活性,在备公有云弹性创建虚拟机,应用服务一键弹性迁移至备公有云,备份服务所需的服务器资源成本相对目前业界方案可以忽略不计,用较小成本保证数据安全和可靠,服务快速切换。同时,通过业务控制与数据分离,一键切换故障业务与服务,确保系统高可用性,降低云成本,保证数据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在正常进行业务时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在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在主私有云恢复正常时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发明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包括:主系统和备系统,所述主系统包括主公有云和主私有云,所述备系统包括备公有云和备私有云;
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设有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所述主私有云设有私有云微服务架构,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至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同步至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公有云还用于创建虚拟机以进行主私有云应用服务的备份,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还用于下发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到所述虚拟机以启动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述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到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具体地,主系统部署在生产环境的主私有云和主公有云,备系统部署在备私有云和备公有云,本实施例的主公有云和备公有云采取机房双活,公有云微服务架构为跨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以实现服务高可用部署。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备公有云是一种公有容灾云。在正常进行业务时,设置在备私有云的备私有云数据库同步生产主私有云的数据,公有云微服务架构同步生产主私有云的应用服务包。生产环境的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应用、部署组、程序包、配置信息等应用包同步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比如jar包等,公有云微服务架构不创建虚拟机启动相关应用。
可以理解的是,T-Box通过第一网络连接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和主私有云数据库,车机端和APP端通过第二网络连接主公有云的应用服务和数据库。
请参照图2所示,在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首先启动公有云微服务架构,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从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注销,并注册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在备公有云中创建虚拟机以进行主私有云应用服务的备份,公有云微服务架构下发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到创建的虚拟机加载服务,虚拟机根据公有云微服务架构下发的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加载的服务在本实施例中称为备私有云应用服务。通过虚拟机启动备私有云应用服务,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注册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此时,设置在备公有云的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需的数据由设置在备私有云的备私有云数据库提供,且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为设置在备公有云的备私有云应用服务的IP地址。由于正常进行业务时,设置在备私有云的备私有云数据库同步生产主私有云的数据,因此在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可以由设置在备私有云的备私有云数据库提供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需的数据,从而使业务不受影响。
再请参照图3所示,主私有云故障消除、恢复正常后,首先停止备公有云的虚拟机对外服务,完成数据回迁;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备公有云应用服务分别从公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注销,并均重新注册到主私有云中的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服务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到原有IP地址(即主私有云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主系统切回到主公有云和主私有云。
相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混合云灾备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混合云灾备系统包括主系统和备系统,所述主系统包括主公有云和主私有云,所述备系统包括备公有云和备私有云;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设有公有云微服务架构;所述主私有云设有私有云微服务架构,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至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同步至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公有云还用于创建虚拟机以进行主私有云应用服务的备份,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还用于下发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到所述虚拟机以启动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述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到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进一步地,所述备私有云还设有备私有云数据库,在正常进行业务时同步生产所述主私有云的数据。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私有云数据库提供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需的数据,所述混合云灾备系统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为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的IP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私有云故障消除、恢复正常后,停止备公有云的虚拟机对外服务,完成数据回迁;
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备公有云应用服务分别从公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注销,并均重新注册到主私有云中的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
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到原有IP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采取机房双活方式。
有关本实施例混合云灾备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参见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考虑到混合云高可用性,备私有云同步生产私有云的数据,当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充分利用公有云灵活性,在备公有云弹性创建虚拟机,应用服务一键弹性迁移至备公有云,备份服务所需的服务器资源成本相对目前业界方案可以忽略不计,用较小成本保证数据安全和可靠,服务快速切换。同时,通过业务控制与数据分离,一键切换故障业务与服务,确保系统高可用性,降低云成本,保证数据可靠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系统和备系统,所述主系统包括主公有云和主私有云,所述备系统包括备公有云和备私有云;
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设有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所述主私有云设有私有云微服务架构,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至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同步至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公有云还用于创建虚拟机以进行主私有云应用服务的备份,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还用于下发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到所述虚拟机以启动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述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到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云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私有云还设有备私有云数据库,用于在正常进行业务时同步生产所述主私有云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云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私有云数据库用于提供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需的数据,所述混合云灾备系统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为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的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云灾备系统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私有云故障消除、恢复正常后,所述备公有云还用于停止虚拟机对外服务,完成数据回迁;所述主公有云应用服务、所述备公有云应用服务分别从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注销,并均重新注册到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到原有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云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采取机房双活方式。
6.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云灾备系统包括主系统和备系统,所述主系统包括主公有云和主私有云,所述备系统包括备公有云和备私有云;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设有公有云微服务架构;所述主私有云设有私有云微服务架构,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至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所述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同步至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公有云还用于创建虚拟机以进行主私有云应用服务的备份,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还用于下发主私有云应用服务包到所述虚拟机以启动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述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和备公有云应用服务以及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均注册到所述公有云微服务架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私有云还设有备私有云数据库,在正常进行业务时同步生产所述主私有云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私有云整体故障时,所述备私有云数据库提供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所需的数据,所述混合云灾备系统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为所述备私有云应用服务的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主私有云故障消除、恢复正常后,停止备公有云的虚拟机对外服务,完成数据回迁;
主公有云应用服务、备公有云应用服务分别从公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注销,并均重新注册到主私有云中的私有云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注册中心;
对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到原有IP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公有云和所述备公有云采取机房双活方式。
CN202010834518.0A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7411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4518.0A CN111741135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4518.0A CN111741135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1135A CN111741135A (zh) 2020-10-02
CN111741135B true CN111741135B (zh) 2020-12-15

Family

ID=72658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4518.0A Active CN111741135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11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9852B (zh) * 2021-06-21 2021-10-12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车联网跨区域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3810651A (zh) * 2021-08-24 2021-12-17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数据中心 一种基于多云混合部署的视频通讯系统及方法
US11809292B2 (en) 2021-12-10 2023-11-07 Cisco Technology, Inc. Adaptive application recover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6469A (zh) * 2017-04-10 2017-06-23 深圳第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容灾管理方法
CN107995043A (zh) * 2017-12-15 2018-05-04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应用灾备系统及灾备配置方法
CN108234212A (zh) * 2017-12-29 2018-06-29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云容灾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428937A (zh) * 2017-09-04 2019-03-05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一种高可用的混合云连通系统
US10365977B1 (en) * 2016-03-30 2019-07-30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Floating backup policies in a multi-site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553A (zh) * 2017-04-06 2018-10-23 北京算云联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云的物联网控制系统
CN109471755A (zh) * 2018-11-14 2019-03-15 江苏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同城异地灾备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1049925B (zh) * 2019-12-20 2022-07-1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混合云网络系统、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65977B1 (en) * 2016-03-30 2019-07-30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Floating backup policies in a multi-site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6886469A (zh) * 2017-04-10 2017-06-23 深圳第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容灾管理方法
CN109428937A (zh) * 2017-09-04 2019-03-05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一种高可用的混合云连通系统
CN107995043A (zh) * 2017-12-15 2018-05-04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应用灾备系统及灾备配置方法
CN108234212A (zh) * 2017-12-29 2018-06-29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云容灾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Hybrid Cloud Storage Architecture for Service Operational High Availability;Yen-Hung Kuo, etc.;《2013 IEEE 37th Annual Computer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Workshops》;20130726;全文 *
企业混合云环境数据级容灾的研究与应用;邵腾刚,卓弋凌,李丙超;《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20190907;全文 *
基于私有云平台的AFC系统实现方案;刘乐毅,赵圣娜,张宁,张炳森;《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8102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1135A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1135B (zh) 一种混合云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26751C (zh) 保证集群系统中配置信息一致的方法
CN113037560B (zh) 业务流量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7518983B2 (en) Proxy response apparatus
CN111949444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服务集群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及方法
CN105630589A (zh) 分布式流程调度系统及流程调度、执行方法
CN109656753B (zh)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冗余热备系统
CN104038376A (zh) 一种管理真实服务器的方法、装置及lvs集群系统
CN101908980A (zh) 一种网管升级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36719A (zh) 一种基于主备集群服务器的跨地区服务容灾方法及装置
CN108306955A (zh) 一种车载终端大规模互联集群方法
CN113489691B (zh) 网络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29221A (zh) 一种实现云服务产品主备容灾的方法
CN107357800A (zh) 一种数据库高可用零丢失解决方法
CN108390919B (zh) 一种用于高可靠双机热备的消息同步系统及方法
CN112527567A (zh) 系统容灾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5389231A (zh) 一种数据库双机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13765710A (zh) 一种基于多活混合云部署的请求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4138568A (zh) Redis哨兵模式下客户端故障转移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6027313B (zh) 网络链路容灾系统及方法
CN114598704B (zh) 基于四层负载均衡集群的tcp连接容错方法
CN103780433B (zh) 自愈式虚拟资源配置管理数据架构
CN111698301A (zh) 一种保证服务延续的服务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90637A (zh) 一种金融级基于A10的高可用MySQL数据库实现方法
CN115396296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