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0452B - 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0452B
CN111740452B CN202010627917.XA CN202010627917A CN111740452B CN 111740452 B CN111740452 B CN 111740452B CN 202010627917 A CN202010627917 A CN 202010627917A CN 111740452 B CN111740452 B CN 111740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gc
value
activ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79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0452A (zh
Inventor
胡林
申建建
何跃
李江
田洋
曹俊涛
杨龙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6279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0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0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0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0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0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属于水力发电控制技术领域。将自动发电控制功能划分为电站级AGC模块、机组级PLC模块和机组级调速器模块后分配任务,确定参数和赋值关系以及依赖关系;建立包含AGC控制机组所有可能分布方式及其对应的组合运行区间的中间表,确定投入AGC控制的机组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并计算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进行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的有功功率控制。适用于区间划分从低到高依次为振动区1→限制运行区→振动区2→建议运行区机组类型的水电站,能根据水电站的全站总有功设定值快速计算各台机组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和单机有功设定值,同时满足机组规避振动区和限制运行区的运行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力发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 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水电站对于有功出力的控制普遍采用先将全站总有功设定值通过自动发 电量控制功能(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简称AGC)分配至各台水轮发 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然后由各台机组功率调节机构根据单机AGC有功分 配值分别进行闭环调节的方式。长期以来在各水电站的实际应用中,自动发电 控制功能普遍存在算法粗糙、完整性缺乏、各功能块衔接性差、策略之间逻辑 不匹配甚或冲突、分配延时高、分配结果不够理想等缺点,导致电站在面对较 为复杂的工况(如:一二次调频冲突、穿越振动区等)时容易出现各种异常情 况。
基于以上原因,文献1《一种水电站自动发电有功出力控制方法》(申请公 布号CN105914795A)、文献2《一种水电站自动发电有功出力控制参数预处 理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5811473A)、文献3《一种基于机组组合出力模型 的水电站AGC有功分配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5870979A)、文献4《一种 面向具有多运行区水电机组的多机组合建模方法》(申请公布号 CN106056236A)、文献5《考虑复杂约束的水电站AGC控制策略》(电机工程 学报第37卷第19期)、文献6《南方电网水电厂AGC算法设计及调节性能 评估》(水电与抽水蓄能第3卷第5期)共同提出了一种水电站自动发电有功 出力控制方法,能根据水电站的全站总有功设定值计算各台机组的单机有功设 定值,并对各台机组分别进行闭环反馈调节,同时满足机组规避振动区和电网 一次调频的运行要求。
但文献1-6为了保证所提出方法的通用性,采用了由联合建模、单机分布 方式计算、有功分配计算三个步骤组成的AGC分配方法。其算法设计较为繁 琐,AGC程序复杂性高,从而带来AGC程序编写、调试、维护、修改、优化 等环节的繁琐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客观上的安全风险。
于是有文献7《一种基于穷举的水电站AGC有功分配方法》(申请公布号CN110661302A)对文献1-6的方法进行了简化,采用一种基于穷举、量化、 比较的计算量较大的AGC分配方法。同时由于文献7采用了更加简洁的算法, 相比文献1-6反而降低了AGC分配程序的运算时间。同时文献7考虑了二次 调频动作期间,如果采用文献1-6方法可能导致机组频繁改变分布方式并反复 穿越振动区的问题,在防止机组进入限制运行区分配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了防 止机组穿越振动区的策略,以供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选择不同的分配策略。
通过文献1-7的工作,虽然极大提升了水电站有功控制策略上的统一性, 基本消除了策略间冲突带来的异常问题,但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1)依然存 在部分不合理的策略和逻辑,并在运行过程中或多少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 单机有功闭环调节功能未投入的机组的单机有功实发值参与AGC分配运算, 但由于机组有功功率始终处于小幅变化状态,因此会导致AGC功能进行频繁 的重新分配;以及目前全厂AGC功能的投入,均以有机组投入AGC控制为前 提条件,考虑到可能出现某机组投入AGC而全厂AGC功能并未投入的情况, 该逻辑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较大的缺陷。2)文献7虽然在文献1-6的基础上, 对二次调频频繁动作情况下机组反复穿越振动区的问题进行了考虑,但是在两 种分配策略的选择上,即优先防止机组进入限制运行区,还是优先防止机组穿 越振动区两种策略的选择上稍显极端和机械,导致部分工况下,尤其是在优先 规避机组穿越振动区策略支配下时,对机组分布方式的选择结果不甚理想。3) 对于AGC分配计算而言,在目前计算机硬件运算速度的支持下,相比通过复 杂的逻辑来降低计算量而言,提升AGC分配算法的逻辑简洁性,对于程序运行效率的提升具有远为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文献7相比文献1-6 有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4)从多年的水电发展经验来看,按 照水电机组在额定容量范围内区间从低到高的划分排列,所有水电机组基本可 以分为3类,包括最常见的振动区→建议运行区机组,以糯扎渡、小湾等电站 为代表的振动区1→限制运行区→振动区2→建议运行区机组(单建议运行区 机组),以苗尾电站为代表的较为少见的振动区→建议运行区1→限制运行区→ 建议运行区2机组(双建议运行区机组),同时由于水力环境相同,水电站绝 大部分情况下所有水电机组均属于同一种类型,从而使完全定制性的针对不同 类型机组设计完全不同的AGC分配策略成为了可能,由于第一类机组类型的 运行工况非常简单,实际上需要解决的也只是后两类机组的AGC分配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文献1-7,尤其是文献1-6的问题之一在于,其方法完全针对 运行区到运行区需要经过振动区过渡(即第二类机组)的机组类型进行设计, 难以适用于第三类水电机组,但同时又没有针对第二类水电机组的特征进行完 全定制化的方法设计。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性,激励发电企业提供更优质的调频 辅助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近两年来各电网广泛建 立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以南方各电网为例,目前广东电网调频市场已正式投入 运行,云南等省份电网的调频市场也将在2020年投入运行。调频市场机制的 引入给水电站有功功率调节带来的变化包括:1)采用了预先中标机制,从而 使是否参与二次调频、二次调频可能达到的调节幅度,对水电站由不确定因素 变为了确定因素,从而使电站有可能通过将二次调频中标容量引入AGC功能 块,来进一步优化AGC分配策略;2)二次调频由考核机制转为竞争机制,相 比考核机制的过门槛要求,竞争机制无疑对水电站有功功率调节的各项性能, 包括调节延时、调节速率、调节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前两项指标,尤 其是调节延时指标受AGC分配性能的强烈影响,因此在调频市场的竞争机制 下,有必要针对水电站有功功率调节性能以及AGC计算性能进一步大幅优化, 例如在以往的考核机制下,水电站AGC功能往往与监控系统核心数据服务器 部署于同一硬件节点,以节省数十万人民币的成本投入,但今后为了在调频市 场中取得更大的竞争力,单独部署AGC运算硬件节点以提高运算性能,无疑 将成为更加主流的做法。在此背景下,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算法的兼容性和普 遍性为代价,根据不同类型的水电站机组类型特征,分别针对水电站有功功率 自动化控制或AGC算法进行优化设计,以适应未来的市场环境,无疑是十分 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 功功率控制方法,适用于区间划分从低到高依次为振动区1→限制运行区→振 动区2→建议运行区机组类型的水电站,能根据水电站的全站总有功设定值快 速计算各台机组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和单机有功设定值,同时满足机组规 避振动区和限制运行区的运行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1:将自动发电控制功能模块划分为电站级AGC功能模块、机组级 PLC功能模块和机组级调速器功能模块,并分配各功能模块的任务;
步骤2:确定步骤1所划分各功能模块的参数和赋值关系,以及各项功能 模块投入的依赖关系;
步骤3:建立包含AGC控制机组所有可能分布方式及其对应的组合运行 区间的中间表;
步骤4:根据全站总有功设定值和步骤3建立的中间表,确定投入AGC 控制的机组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
步骤5:计算各投入AGC控制机组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发送至各机组,进行单建 议运行区水电机组的有功功率控制。
优选地,步骤1中,分配各功能模块的任务,具体为:
电站级AGC功能模块,负责根据AGC总有功分配值计算投入AGC控制 的各水电机组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
机组级PLC功能模块,负责根据运行人员的操作指令,将单机有功设定 值发送至调速器;负责在自动开机流程结尾阶段控制调速器将机组有功增加至 基荷;负责在自动停机流程开始阶段控制调速器将机组有功降低至基荷;
机组级调速器功能模块,当所属机组投入单机有功闭环控制但未投入AGC 控制时,负责根据机组级PLC功能模块发送的单机有功设定值进行单机有功 功率闭环调节;当所属机组投入单机有功闭环控制且投入AGC控制时,负责 根据电站级AGC功能模块发送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进行单机有功功率闭环 调节;无论所属机组是否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均根据电网频率变化进 行一次调频调节,一次调频调节与单机有功功率闭环调节同时作用时,采用叠 加调节机制。
优选地,步骤2中,参数包括实时参数和预设参数;
实时参数:包括全站总有功设定值、水头、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各机 组单机有功实发值和各机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
预设参数:包括各机组不同水头下的建议运行区上下限、限制运行区上下 限、中标二次调频容量、二次调频预留容量、进入限制运行区运行优先级和各 机组单机有功调节死区;
赋值关系包括:
2.1当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且投入AGC控制时,单机AGC有 功分配值赋值给单机有功设定值,调速器根据单机有功设定值对各机组单机有 功实发值进行闭环调节;
2.2当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但未投入AGC控制时,单机有功设 定值赋值给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调速器根据单机有功设定值对单机有功实 发值进行闭环调节;
2.3当机组未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且未投入AGC控制时,单机有功 设定值赋值给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调速器不再根据单机有功设定值对单机 有功实发值进行闭环调节,同时如果单机有功实发值与单机有功设定值的差值 绝对值大于单机有功调节死区,则单机有功实发值赋值给单机有功设定值;
2.4AGC总有功分配值等于全站总有功设定值减去所有未投入AGC控制 机组的单机有功设定值,单机有功设定值满足2.1、2.2和2.3所述的赋值关系;
各项功能模块投入的依赖关系包括:
机组处于开机状态是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的前提条件,当机组 不在开机状态时,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自动退出;
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且水电站AGC功能投入,是机组投入 AGC控制的前提条件,当机组退出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或水电站AGC功 能退出时,机组退出AGC控制;
水电站AGC功能投入不依赖于是否有机组投入AGC控制。
优选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根据各机组当前运行区间,建立代表各机组当前分布方式的n 维行向量Z=[z1,z2,……zi……zn],其中n为水电站机组数量或可能参与AGC运 算的最大机组数量,zi为i号机组当前运行区变量,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 处于建议运行区时zi为-1,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处于限制运行区时zi为1, 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处于振动区1时zi为1,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 处于振动区2时为-1,当该机组未投入AGC控制时zi为0;
步骤3.2:建立2n个n维行向量,其中每个n维行向量均由1或-1组成, 根据n个元素取值为1或-1的不同,共有2n种不同的取值方式;
步骤3.3:将步骤3.1建立的n维行向量Z与步骤3.2建立的2n个n维行 向量分别进行矩阵点乘,得到2n个表示所有AGC控制机组可能的分布方式的 n维行向量,分别为Z1、Z2、Z3……Zm……Z2^n,当AGC控制机组数量少于n 时,行向量Z中的元素可能为0,表示AGC控制机组可能的分布方式的2n个 n维行向量中可能有重复的行向量;
步骤3.4:根据当前水头,建立各机组限制运行区上下限矩阵A,建议运 行区上下限矩阵B,A、B均为n行2列矩阵,矩阵中的元素A(i,1)、B(i,1) 分别为当前水头下i号机组限制运行区下限、建议运行区下限,矩阵中的元素 A(i,2)、B(i,2)分别为当前水头下i号机组限制运行区上限、建议运行区上限;
步骤3.5:根据当前水头下各机组的限制运行区、建议运行区,建立不同 分布方式下,投入AGC机组的组合运行区间,共有2n个2维行向量,分别为 C1、C2、C3……Cm……C2^n,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71
其中Cm中 的第一个元素是机组分布方式Zm对应组合运行区间的下限,Cm中的第二个元 素是机组分布方式Zm对应组合运行区间的上限;
步骤3.6:根据步骤3.1建立的n维行向量Z对AGC控制机组各种可能分 布方式Zm的优劣性参数f1 m进行计算;
步骤3.7:将步骤3.3得到的表示所有AGC控制机组可能的分布方式的n 维行向量Zm,步骤3.5得到的组合运行区间Cm和步骤3.6得到的优劣性参数f1 m按照对应关系进行组表,得到包含AGC控制机组所有可能分布方式及其对应 的组合运行区间的中间表;
每当有机组投入AGC、有机组退出AGC、水头变化导致机组限制运行区 范围变化、水头变化导致机组建议运行区范围变化或AGC分配完成且有投入 AGC控制机组的运行区间发生变化时,重新建立中间表。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3.6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6.1:计算AGC控制机组分布方式由Z转变为Zm所增加限制运行 区机组数量的权重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81
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82
是行向量Zm的第i个元素;
步骤3.6.2:计算AGC控制机组分布方式由Z转变为Zm需要穿越振动区 的机组数量的权重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83
步骤3.6.3:计算AGC控制机组分布方式由Z转变为Zm所增加限制运行 区机组的优先级权重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84
其中ηi为机组i进入限制运行区 运行的优先级参数,按照各机组预设优先级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1至n,式 中100和101为常量因子;
步骤3.6.4:计算AGC控制机组各种可能分布方式Zm的优劣性参数 f1 m=αmmm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4.1:周期性对AGC总有功分配值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85
其中Pagc为AGC总有功分配值,P为全站总有功设定值,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86
为机组i的单机 有功设定值且满足步骤2中的赋值关系;
步骤4.2:根据步骤4.1计算所得AGC总有功分配值,对AGC控制机组 各种可能分布方式Zm与AGC总有功分配值的匹配度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87
进行计算;
步骤4.3:将步骤3.6得到的优劣性参数f1 m与步骤4.2得到的匹配度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88
相加,得到排序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89
步骤4.4:对AGC控制机组所有可能的分布方式Zm对应的排序参数fm进 行排序,从中选择最小的参数f’,若有多个排序参数同为最小,则随机选择一 个;若f’大于100,则发出“全站总有功设定值无法分配到位”的报警;
步骤4.5:选择步骤4.4得到的最小参数f’所对应的AGC控制机组的分布 方式Z’=[z1’,z2’,……zi’……zn’]作为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zi’为AGC重新分配 后i号机组所处的运行区,当zi’为-1时该机组处于建议运行区,当zi’为1时该 机组处于限制运行区,当zi’为0时表示该机组不受AGC控制;
步骤4.6:对步骤4.5得到的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Z’的有效性进行判断, 如果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91
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否则终止本次 单机AGC有功分配;其中c1’、c2’分别为AGC控制机组的分布方式Z’对应的 组合运行区间的上下限;
每当有AGC控制的机组落入振动区、AGC总有功分配值发生变化或有机 组投入或退出AGC控制时,重新对投入AGC机组的最优分布方式进行计算。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4.2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4.2.1:计算判断AGC总有功分配值是否包含在组合运行区间Cm内 的权重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92
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93
是行向量Cm的第i个元素,sgn是符号函数,常量50为权重因子,可随机组数量多少自行 调整;
步骤4.2.2:计算由于二次调频导致机组短时间内再次下穿振动区可能性的 权重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94
其中Pf为人为设定的二次调频预留容量,设定原 则是:0≤Pf≤中标二次调频容量;
步骤4.2.3:计算AGC控制机组各种可能分布方式Zm与AGC总有功分配 值的匹配度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095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5的具体步骤为:
每当对投入AGC控制的机组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进行计算后,即接着进 行各机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的计算;
步骤5.1:建立各机组分配有功后所处运行区范围的n行2列矩阵K,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01
步骤5.2:建立各机组分配有功过程中的单机有功设定值的n维行向量 J=[p1’,p2’,……pi’……pn’],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02
median为取中间 值函数;
步骤5.3:计算待分配的AGC总有功分配值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03
步骤5.4:计算各机组可分配空间的n维行向量L=[l1,l2,……li……ln],其 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04
步骤5.5:计算参与分配的机组数量x,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05
其中INT 为取整函数,pmin为预设小负荷门槛参数;
步骤5.6:对步骤5.4得到的各机组可分配空间的n维行向量L进行修正,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除前x个之外的向量元素清0,得到行向量L’=[l1’, l2’,……li’……ln’];
步骤5.7:求步骤5.6得到的行向量L’的各元素之和,并与待分配的AGC 总有功分配值|ΔPagc|进行比较,如果小于|ΔPagc|且x小于n,则将x加1后,重复 步骤5.6、步骤5.7;如果大于等于|ΔPagc|或者x等于n则跳过此步骤;
步骤5.8:建立各机组重新分配有功后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的n维行向 量G=[g1,g2,……gi……gn],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06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6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6.1:建立各机组重新分配有功前的n维行向量G’=[g1’,g2’,…… gi’……gn’],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07
步骤6.2:计算n维行向量ΔG=[Δg1,Δg2,……Δgi……Δgn],其中 Δgi=gi-gi';
步骤6.3:分别计算变量u、v、w,其中u是ΔG所有元素的累加值,v是 ΔG所有大于0的元素的累加值,w是ΔG所有小于0的元素的累加值;
步骤6.4:如果u>0,则v=min(s+u,v),w=max(-s,w),否则v=min(s,v), w=max(-s+u,w),其中s是单机有功设定值变化门槛值;
步骤6.5:根据步骤6.4得到的v、w,对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13
进行更 新;
步骤6.6:对各机组单机有功实发值与单机有功设定值进行循环对比,直 到单机有功实发值进入单机有功设定值调节死区;
步骤6.7: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等于单机AGC有功 分配值。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6.5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6.5.1:将v与n维行向量ΔG中第一个大于0的元素进行比较,将该 第一个大于0的元素赋值为min(该元素值,v),且v=v-赋值后的该元素值;
步骤6.5.2:参照步骤6.5.1,对ΔG中所有大于0的元素,按顺序执行赋 值操作;
步骤6.5.3:将w与n维行向量ΔG中第一个小于0的元素进行比较,将 该第一个小于0的元素赋值为max(该元素值,w),且w=w-赋值后的该元素值;
步骤6.5.4:参照步骤6.5.3,对ΔG中所有小于0的元素,按顺序执行赋 值操作;
步骤6.5.5: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11
进行更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为适应调频市场 带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各水电站二次调频在常规电网、异步送端 电网、水电富集电网等不同类型电网电力系统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在文献1-7 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工况较为复杂的振动区1→限制运行区→振动区2→建议 运行区机组(单建议运行区机组),延用文献7所采用的穷举或罗列的方法, 并通过数学解析式的方法在文献7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方法的简洁性,同时文 献1-7在AGC总有功分配值无法得到有效分配时,均采用退出AGC功能或忽 略该分配值的方法,目前看来这种应对过于消极了,出于进一步提升电网稳定 性的考虑,本发明纠正了这一点,在客观条件最大允许程度内对调度调节指令 进行响应。
本发明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发明根据机组所处运行区间以及是否投入AGC控制,将电站所有机 组使用-1、1、0三个常量表示,得益于此能够在不排除非发电机组和未投入 AGC控制机组的前提下,将列举各机组所有可能的分布方式、计算对应组合 运行区、单机AGC有功分配等步骤在较为统一的形势下进行公式化,从而大 幅提高了方法的精简性和逻辑的清晰性;
2.本发明通过将二次调频预留容量纳入匹配度参数进而参与排序的做法, 同时兼顾了较少机组处于限制运行区以及防止机组频繁穿越振动区两个需求 之间的矛盾性,从而解决了文献7面临的两难问题;
3.本发明通过将AGC总有功分配值是否包含在组合运行区间内纳入匹配 度参数进而参与排序的方式,改变了以往所有方法AGC功能或者完全响应调 节指令、或者完全不响应调节指令的做法,当AGC无法完全响应调节指令时, 采用最接近于调节指令的AGC分配方式,来提高对电网指令的响应度,进而 实现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提升。同时在本策略支配下,可以避免很多极端工况下 AGC功能退出的可能性,有助于缓解水电站事故情况下对电网造成的不良影 响,并且大幅提高水电站AGC功能的鲁棒性;
4.本发明在计算AGC有功分配值时,不再采用文献1-6提出的迭代分配方 法,而是采用了先确定参与AGC分配的机组,然后一次性按可调空间的比例 分配到位的方式,相比文献1-6提出的方法,不但提高了分配速度,而且在兼 顾所有机组尽量远离运行区间边界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有适当数量的机组参 与有功功率调节,从而变相提高了水电站参与二次调频的整体调节速率;
5.本发明在AGC有功分配值下发至各机组时,采用了对反向平衡的机组 单机有功设定值变动部分分步下发的方式,从而避免了机组间功率平衡过程中 全站有功功率可能产生的波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的主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站级AGC功能模块、机组级PLC功能模块和机组级调 速器功能模块间的网络拓扑连接及数据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 限公司糯扎渡水电站工程背景,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糯扎渡电站是澜沧江下游核心工程,也是实施云电外送的骨干电源。电站 安装9台650MW机组,总装机容量5850MW,其中1至6号水轮机由哈尔滨 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提供;7至9号水轮机由上海福伊特水电设备有限公司提 供。本发明所使用的9台机组在6个水头下的运行区域划分,来自于电站2015 年的运行稳定性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假设当前各水电机组均处于有功功率 稳定状态,全站总有功设定值2450MW,电站水头为204m,1、2、3、4、6、 7、8、9号机组处于发电态,其中1、2、3、4、7、8号机组投入AGC控制, AGC分配值分别为200、550、220、200、230、600MW,6、9机组投入单机 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但未投入AGC控制,单机有功设定值分别为150、300MW, 其中2号机、8号机组处于建议运行区,9号机组处于振动区2运行,其它机 组处于限制运行区,电站所有9台机组进入限制运行区运行的优先级参数分别 为2、4、6、8、1、3、5、7、9。
表1机组运行区域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41
采用本发明的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其主流程如图1,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自动发电控制功能模块划分为电站级AGC功能模块、机组级 PLC功能模块和机组级调速器功能模块,并分配各功能模块的任务;三种模块 间的拓扑连接和数据流如图2所示,其中:
电站级AGC功能模块,负责根据AGC总有功分配值计算投入AGC控制 的各水电机组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
机组级PLC功能模块,负责根据运行人员的操作指令,将单机有功设定 值发送至调速器;负责在自动开机流程结尾阶段控制调速器将机组有功增加至 基荷;负责在自动停机流程开始阶段控制调速器将机组有功降低至基荷;
机组级调速器功能模块,当所属机组投入单机有功闭环控制但未投入AGC 控制时,负责根据机组级PLC功能模块发送的单机有功设定值进行单机有功 功率闭环调节;当所属机组投入单机有功闭环控制且投入AGC控制时,负责 根据电站级AGC功能模块发送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进行单机有功功率闭环 调节;无论所属机组是否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均根据电网频率变化进 行一次调频调节,一次调频调节与单机有功功率闭环调节同时作用时,采用叠 加调节机制。
该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节省单机AGC有功分配值经机组PLC模块转发这一 环节所耗费的时间。
步骤2:确定步骤1所划分各功能模块的参数和赋值关系,以及各项功能 模块投入的依赖关系;其中:
参数包括实时参数和预设参数;
实时参数:包括全站总有功设定值、水头、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各机 组单机有功实发值和各机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
预设参数:包括各机组不同水头下的建议运行区上下限、限制运行区上下 限、中标二次调频容量、二次调频预留容量、进入限制运行区运行优先级和各 机组单机有功调节死区。
赋值关系包括:
2.1当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且投入AGC控制时,单机AGC有 功分配值赋值给单机有功设定值,调速器根据单机有功设定值对各机组单机有 功实发值进行闭环调节;
2.2当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但未投入AGC控制时,单机有功设 定值赋值给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调速器根据单机有功设定值对单机有功实 发值进行闭环调节;
2.3当机组未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且未投入AGC控制时,单机有功 设定值赋值给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调速器不再根据单机有功设定值对单机 有功实发值进行闭环调节,同时如果单机有功实发值与单机有功设定值的差值 绝对值大于单机有功调节死区,则单机有功实发值赋值给单机有功设定值;其 中“单机有功实发值与单机有功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单机有功调节死区” 这一前提条件是为了防止开环机组有功波动导致AGC总有功分配值频繁变化, 进而导致AGC模块频繁执行有功分配操作;
2.4AGC总有功分配值等于全站总有功设定值减去所有未投入AGC控制 机组的单机有功设定值,单机有功设定值满足2.1、2.2和2.3所述的赋值关系;
各项功能模块投入的依赖关系包括:
机组处于开机状态是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的前提条件,当机组 不在开机状态时,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自动退出;
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且水电站AGC功能投入,是机组投入 AGC控制的前提条件,当机组退出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或水电站AGC功 能退出时,机组退出AGC控制;
水电站AGC功能投入不依赖于是否有机组投入AGC控制。
步骤3:建立包含AGC控制机组所有可能分布方式及其对应的组合运行 区间的中间表;具体为:
3.1每当有机组投入AGC、有机组退出AGC、水头变化导致机组限制运行 区范围变化、水头变化导致机组建议运行区范围变化或AGC分配完成且有投 入AGC控制机组的运行区间发生变化时,重新建立中间表,此时假设9号机 投入AGC控制,同时3、8号机组退出AGC控制,触发重新建立中间表的条 件。
3.2根据各机组当前运行区间,建立代表各机组当前分布方式的n维行向 量Z=[1,-1,0,1,0,0,1,0,-1],其中n为水电站机组数量或可能参与AGC运算 的最大机组数量,zi为i号机组当前运行区变量,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处 于建议运行区时zi为-1,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处于限制运行区时zi为1, 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处于振动区1时zi为1,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 处于振动区2时为-1;当该机组未投入AGC控制时zi为0。
3.3建立2n个n维行向量,其中每个n维行向量均由1或-1组成,于是根 据n个元素取值为1或-1的不同,共有2n种不同的取值方式。
3.4将代表各机组当前分布方式的行向量Z与3.3中建立的2n个n维行向 量分别进行矩阵点乘,得到2n个表示AGC控制机组可能的分布方式的n维行 向量,分别为Z1、Z2、Z3……Zm……Z2^n,当AGC控制机组数量少于n时, 由于行向量Z中的元素可能为0,因此表示AGC控制机组可能的分布方式的 2n个n维行向量中可能有重复的行向量,但不影响后续处理步骤,结果如表2 所示,为节省篇幅对表2去重,同样不影响后续处理步骤。
表2各机组分布方式(去重后)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71
3.5根据当前水头,建立各机组限制运行区上下限矩阵A,建议运行区上 下限矩阵B,A、B均为n行2列矩阵,矩阵中的元素A(i,1)、B(i,1)分别为 当前水头下i号机组限制运行区下限、建议运行区下限,矩阵中的元素A(i,2)、 B(i,2)分别为当前水头下i号机组限制运行区上限、建议运行区上限。根据当 前水头,A=[140,230;140,230;140,230;140,230;140,230;140,230;140,280; 140,280;140,280],B=[460,650;460,650;460,650;460,650;460,650;460,650; 430,650;430,650;430,650]。
3.6根据当前水头下各机组的限制运行区、建议运行区,建立不同分布方 式下,投入AGC机组的组合运行区间,共有2n个2维行向量,分别为C1、C2、 C3……Cm……C2^n,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72
其中Cm中的第一个 元素是机组分布方式Zm对应组合运行区间的下限,Cm中的第二个元素是机组 分布方式Zm对应组合运行区间的上限,结果如表3所示,与表2同样进行去 重处理。
表3不同分布方式下的对应的组合运行区间(去重后)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81
3.7根据代表各机组当前分布方式的n维行向量Z,对AGC控制机组各种 可能分布方式Zm的优劣性参数进行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3.7.1计算AGC控制机组分布方式由Z转变为Zm所增加限制运行区机组 数量的权重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82
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83
是行向量Zm的第i个元素;
3.7.2计算AGC控制机组分布方式由Z转变为Zm需要穿越振动区的机组 数量的权重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84
3.7.3计算AGC控制机组分布方式由Z转变为Zm所增加限制运行区机组 的优先级权重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85
其中ηi为机组i进入限制运行区运行的 优先级参数,按前文所述电站所有9台机组进入限制运行区运行的优先级参数 分别为2、4、6、8、1、3、5、7、9,表达式中的两个常量因子可随机组数量 多少自行调整,以保证γm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86
变化单调递减且始终小于1,本发明中 取100、101,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应用情景;
3.7.4计算AGC控制机组各种分布方式的优劣性参数f1 m=αmmm
3.8将3.4所得表示所有AGC控制机组可能分布方式的n维行向量Zm、3.6 所得组合运行区间Cm、以及3.7所得优劣性参数f1 m一一按照对应关系进行组 表,就形成了包含AGC控制机组所有可能分布方式和对应的组合运行区间的 中间表,如表4所示。
表4中间表(去重后)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191
步骤4:根据全站总有功设定值和步骤3建立的中间表,确定投入AGC 控制的机组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具体为:
4.1周期性对AGC总有功分配值进行计算
Figure RE-GDA0002655122010000192
其中Pagc为AGC总有功分配值,P为 全站总有功设定值,
Figure RE-GDA0002655122010000193
为机组i的单机有功设定值且满足步骤2中的赋值关系。
4.2每当有AGC控制的机组落入振动区(可能由水头变化、原来在振动区 运行的机组投入AGC控制等原因导致)、或AGC总有功分配值发生变化(可 能由全站总有功设定值、未投入AGC控制机组的单机有功设定值发生变化等 原因导致),或有机组投入或退出AGC控制时,重新对投入AGC机组的最优 分布方式进行计算。
4.3根据4.1计算所得AGC总有功分配值,对AGC控制机组各种可能分 布方式Zm与AGC总有功分配值的匹配度参数进行计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3.1计算判断AGC总有功分配值是否包含在组合运行区间Cm内的权重 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01
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02
是行向量Cm的 第i个元素,sgn是符号函数,表达式最后一个常量因子是权重因子,可随机 组数量多少自行调整,以保证本参数的高优先性,本发明中取50,可以满足绝 大部分应用情景;
4.3.2计算由于二次调频导致机组短时间内再次下穿振动区可能性的权重 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03
其中Pf为人为设定的二次调频预留容量,设定原则是 Pf小于等于中标二次调频容量,大于等于0,此处假设二次调频预留容量为 200MW;
4.3.3计算AGC控制机组各种可能分布方式Zm与AGC总有功分配值的匹 配度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04
4.4将3.7.4得到的优劣性参数与4.3.3得到的匹配度参数相加,得到排序 参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05
4.5对AGC控制机组所有可能的分布方式Zm对应的排序参数fm进行排序, 从中选择最小的参数f’,若有多个排序参数同为最小,则随意选择一个,并不 影响结果,若f’大于100,则同时向运行人员发出“全站总有功设定值无法分 配到位”的报警,所得排序表如表5所示,其中排序参数最小的用粗斜体表示;
表5排序表(去重后)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06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11
4.6选择4.5得到的参数f’所对应的AGC控制机组的分布方式Z’=[1,-1,0, 1,0,0,1,0,-1]作为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zi’为AGC重新分配后i号机组所处 的运行区,当zi’为-1时该机组处于建议运行区,当zi’为1时该机组处于限制 运行区,当zi’为0时表示该机组不受AGC控制,可以看出重新分配后各机组 分布方式的唯一区别是,新投入AGC控制的9号机由振动区2进入建议运行 区运行;
4.7:对4.6得到的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Z’的有效性进行判断,由于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12
因此继续执行后续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 有功功率控制步骤,其中c1’、c2’分别为AGC控制机组的分布方式Z’对应的组 合运行区间的上下限。
步骤5计算各投入AGC控制机组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具体包括:
5.1每当对投入AGC机组的最优分布方式进行计算后,即接着进行各机组 单机AGC有功分配值的计算;
5.2建立各机组重新分配有功后所处运行区范围的n行2列矩阵K,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21
得到K=[140,230;460,650;0,0;140,230;0,0;0,0;140,280;0,0;430,650];
5.3建立各机组分配有功过程中的单机有功设定值的n维行向量J=[200, 550,0,200,0,0,230,0,430],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22
median为取中间 值函数;
5.4计算待分配的AGC总有功分配值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23
5.5计算各机组可分配空间的n维行向量L,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24
于是L=[60,90,0,60,0,0,90,0,0];
5.6计算参与分配的机组数量x,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25
其中INT为取整 函数,pmin为预设小负荷门槛参数,与调速器单机闭环调节性能有关,一般而 言调速器调节速率随调节功率大小非线性变化,当调节功率小于某一临界值时, 调节速率急剧下降,pmin的选取即与该临界值有关,此处pmin取50MW,则x=3;
5.7对5.5所得各机组可分配空间的n维行向量L进行修正,按从大到小 的顺序,将除前x个之外的向量元素清0,得到行向量L’=[0,90,0,60,0,0,90, 0,0];
5.8求5.7修正后行向量L’的各元素之和,并与|ΔPagc|进行比较,如果小于 |ΔPagc|且x小于n,则将x加1后,重复5.7、5.8,如果行向量L’的各元素之和 大于等于|ΔPagc|或者x等于n则跳过此步骤,由于L’的各元素之和等于240,大 于|ΔPagc|,因此跳过此步骤;
5.9建立各机组重新分配有功后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的n维行向量 G=[200,501.25,0,167.5,0,0,181.25,0,430],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26
步骤6:将计算得出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发送至各机组,具体包括:
6.1对本步骤周期性循环执行;
6.2:建立各机组重新分配有功前的n维行向量G’=[200,550,0,200,0,0, 230,0,300],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31
6.3:计算n维行向量ΔG=[0,-48.75,0,-32.5,0,0,-48.75,0,130],其中 Δgi=gi-gi';
6.4:分别计算变量u、v、w,其中u是ΔG所有元素的累加值,v是ΔG 所有大于0的元素的累加值,w是ΔG所有小于0的元素的累加值,u=0,v=130, w=-130。
6.5:如果u>0,则v=min(s+u,v),w=max(-s,w),否则v=min(s,v),w=max(-s+u,w),其中s是单机有功设定值变化门槛值,假设s为100MW,于是v=100, w=-100;
6.6:根据6.5得到的v、w,对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32
进行更改;
6.6.1:将v与n维行向量ΔG中第一个大于0的元素Δg9进行比较,将Δ g9赋值为min(Δg9,v)=100,且v=v-Δg9=0;
6.6.2:将w与n维行向量ΔG中第一个小于0的元素Δg2进行比较,将Δ g2赋值为max(Δg2,w)=-48.75,且w=w-Δg2=-51.25;
6.6.3:将w与n维行向量ΔG中第二个小于0的元素Δg4进行比较,将Δ g4赋值为max(Δg4,w)=-32.5,且w=w-Δg4=-18.75;
6.6.4:将w与n维行向量ΔG中第三个小于0的元素Δg7进行比较,将Δ g7赋值为max(Δg7,w)=-18.75,且w=w-Δg7=0;
6.6.5: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33
进行更改,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34
于是各机组的单 机有功设定值分别为200、501.25、220、167.5、0、150、211.25、600、400MW。
6.7:对各机组单机有功实发值与单机有功设定值进行循环对比,直到单机 有功实发值进入单机有功设定值调节死区后,进行后续步骤;
6.8: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等于单机AGC有功分配 值,于是执行后续步骤;
6.2:建立各机组重新分配有功前的n维行向量G’=[200,501.25,0,167.5,0, 0,211.25,0,400],其中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41
6.3:计算n维行向量ΔG=[0,0,0,0,0,0,-30,0,30],其中Δgi=gi-gi';
6.4:分别计算变量u、v、w,其中u是ΔG所有元素的累加值,v是ΔG 所有大于0的元素的累加值,w是ΔG所有小于0的元素的累加值,u=0,v=30, w=-30。
6.5:如果u>0,则v=min(s+u,v),w=max(-s,w),否则v=min(s,v),w=max(-s+u,w),其中s是单机有功设定值变化门槛值,假设s为100MW,于是v=30,w=-30;
6.6:根据6.5得到的v、w,对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42
进行更新;
6.6.1:将v与n维行向量ΔG中第一个大于0的元素Δg9进行比较,将Δ g9赋值为min(Δg9,v)=30,且v=v-Δg9=0;
6.6.2:将w与n维行向量ΔG中第一个小于0的元素Δg7进行比较,将Δ g7赋值为max(Δg2,w)=-30,且w=w-Δg2=0;
6.6.3: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43
进行更新,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44
于是各机组的单 机有功设定值分别为200、501.25、220、167.5、0、150、181.25、600、430MW。
经过以上过程9台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从分配前的200、550、220、200、 0、150、230、600、300MW,变为分配后的200、501.25、220、167.5、0、150、 181.25、600、430MW。
为显示本方法的优越性,假设调度随后下发全站总有功设定值4500MW, 此时AGC总有功分配值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51
于 是触发重新计算AGC控制机组的最优分布方式,所得优劣性排序表如表6所 示,其中排序参数最小的用粗斜体表示,即所有AGC控制机组均进入建议运 行区运行;进而得到各机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为G=[650,650,0,650,0,0, 650,0,650],9台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分别为650、650、220、650、0、150、 650、600、650,共4220MW,为节约篇幅以上具体的计算过程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5.4步骤,进行运算时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52
由于使 用了median函数,而3530MW大于c1’(2240MW)和c2’(3250MW),因此AGC 分配实际上是以3250MW而非3530MW为分配目标的。同时由于分配过程中 f’等于155大于100,因此向运行人员发出“全站总有功设定值无法分配到位” 的报警。在常规方法中,当AGC发现无法对新的AGC总有功分配值进行完全 响应时,会拒绝执行调度下发的全站总有功设定值或退出AGC功能,而本发 明方法在设备客观条件的允许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对新AGC总有功分配值进 行响应,与常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鲁棒性大大增加了。
表6排序表(去重后)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53
Figure BDA000256722708000026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根据本发明所描 述的系统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例做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 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自动发电控制功能模块划分为电站级AGC功能模块、机组级PLC功能模块和机组级调速器功能模块,并分配各功能模块的任务;
分配各功能模块的任务,具体为:
电站级AGC功能模块,负责根据AGC总有功分配值计算投入AGC控制的各水电机组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
机组级PLC功能模块,负责根据运行人员的操作指令,将单机有功设定值发送至调速器;负责在自动开机流程结尾阶段控制调速器将机组有功增加至基荷;负责在自动停机流程开始阶段控制调速器将机组有功降低至基荷;
机组级调速器功能模块,当所属机组投入单机有功闭环控制但未投入AGC控制时,负责根据机组级PLC功能模块发送的单机有功设定值进行单机有功功率闭环调节;当所属机组投入单机有功闭环控制且投入AGC控制时,负责根据电站级AGC功能模块发送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进行单机有功功率闭环调节;无论所属机组是否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均根据电网频率变化进行一次调频调节,一次调频调节与单机有功功率闭环调节同时作用时,采用叠加调节机制;
步骤2:确定步骤1所划分各功能模块的参数和赋值关系,以及各项功能模块投入的依赖关系;
参数包括实时参数和预设参数;
实时参数:包括全站总有功设定值、水头、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各机组单机有功实发值和各机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
预设参数:包括各机组不同水头下的建议运行区上下限、限制运行区上下限、中标二次调频容量、二次调频预留容量、进入限制运行区运行优先级和各机组单机有功调节死区;
赋值关系包括:
2.1当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且投入AGC控制时,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赋值给单机有功设定值,调速器根据单机有功设定值对各机组单机有功实发值进行闭环调节;
2.2当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但未投入AGC控制时,单机有功设定值赋值给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调速器根据单机有功设定值对单机有功实发值进行闭环调节;
2.3当机组未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且未投入AGC控制时,单机有功设定值赋值给单机AGC有功分配值,调速器不再根据单机有功设定值对单机有功实发值进行闭环调节,同时如果单机有功实发值与单机有功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单机有功调节死区,则单机有功实发值赋值给单机有功设定值;
2.4AGC总有功分配值等于全站总有功设定值减去所有未投入AGC控制机组的单机有功设定值,单机有功设定值满足2.1、2.2和2.3所述的赋值关系;
各项功能模块投入的依赖关系包括:
机组处于开机状态是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的前提条件,当机组不在开机状态时,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自动退出;
机组投入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且水电站AGC功能投入,是机组投入AGC控制的前提条件,当机组退出单机有功功率闭环控制,或水电站AGC功能退出时,机组退出AGC控制;
水电站AGC功能投入不依赖于是否有机组投入AGC控制;
步骤3:建立包含AGC控制机组所有可能分布方式及其对应的组合运行区间的中间表;具体步骤为:
步骤3.1:根据各机组当前运行区间,建立代表各机组当前分布方式的n维行向量Z=[z1,z2,……zi……zn],其中n为水电站机组数量或可能参与AGC运算的最大机组数量,zi为i号机组当前运行区变量,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处于建议运行区时zi为-1,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处于限制运行区时zi为1,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处于振动区1时zi为1,当该机组投入AGC控制且处于振动区2时为-1,当该机组未投入AGC控制时zi为0;
步骤3.2:建立2n个n维行向量,其中每个n维行向量均由1或-1组成,根据n个元素取值为1或-1的不同,共有2n种不同的取值方式;
步骤3.3:将步骤3.1建立的n维行向量Z与步骤3.2建立的2n个n维行向量分别进行矩阵点乘,得到2n个表示所有AGC控制机组可能的分布方式的n维行向量,分别为Z1、Z2、Z3……Zm……Z2^n,当AGC控制机组数量少于n时,行向量Z中的元素可能为0,表示AGC控制机组可能的分布方式的2n个n维行向量中可能有重复的行向量;
步骤3.4:根据当前水头,建立各机组限制运行区上下限矩阵A,建议运行区上下限矩阵B,A、B均为n行2列矩阵,矩阵中的元素A(i,1)、B(i,1)分别为当前水头下i号机组限制运行区下限、建议运行区下限,矩阵中的元素A(i,2)、B(i,2)分别为当前水头下i号机组限制运行区上限、建议运行区上限;
步骤3.5:根据当前水头下各机组的限制运行区、建议运行区,建立不同分布方式下,投入AGC机组的组合运行区间,共有2n个2维行向量,分别为C1、C2、C3……Cm……C2^n,其中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31
其中Cm中的第一个元素是机组分布方式Zm对应组合运行区间的下限,Cm中的第二个元素是机组分布方式Zm对应组合运行区间的上限;
步骤3.6:根据步骤3.1建立的n维行向量Z对AGC控制机组各种可能分布方式Zm的优劣性参数f1 m进行计算;
步骤3.7:将步骤3.3得到的表示所有AGC控制机组可能的分布方式的n维行向量Zm,步骤3.5得到的组合运行区间Cm和步骤3.6得到的优劣性参数f1 m按照对应关系进行组表,得到包含AGC控制机组所有可能分布方式及其对应的组合运行区间的中间表;
每当有机组投入AGC、有机组退出AGC、水头变化导致机组限制运行区范围变化、水头变化导致机组建议运行区范围变化或AGC分配完成且有投入AGC控制机组的运行区间发生变化时,重新建立中间表;
步骤4:根据全站总有功设定值和步骤3建立的中间表,确定投入AGC控制的机组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具体步骤为:
步骤4.1:周期性对AGC总有功分配值进行计算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41
其中Pagc为AGC总有功分配值,P为全站总有功设定值,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42
为机组i的单机有功设定值且满足步骤2中的赋值关系;
步骤4.2:根据步骤4.1计算所得AGC总有功分配值,对AGC控制机组各种可能分布方式Zm与AGC总有功分配值的匹配度参数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43
进行计算;
步骤4.3:将步骤3.6得到的优劣性参数f1 m与步骤4.2得到的匹配度参数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44
相加,得到排序参数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45
步骤4.4:对AGC控制机组所有可能的分布方式Zm对应的排序参数fm进行排序,从中选择最小的参数f’,若有多个排序参数同为最小,则随机选择一个;若f’大于100,则发出“全站总有功设定值无法分配到位”的报警;
步骤4.5:选择步骤4.4得到的最小参数f’所对应的AGC控制机组的分布方式Z’=[z1’,z2’,……zi’……zn’]作为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zi’为AGC重新分配后i号机组所处的运行区,当zi’为-1时该机组处于建议运行区,当zi’为1时该机组处于限制运行区,当zi’为0时表示该机组不受AGC控制;
步骤4.6:对步骤4.5得到的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Z’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如果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46
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否则终止本次单机AGC有功分配;其中c1’、c2’分别为AGC控制机组的分布方式Z’对应的组合运行区间的上下限;
每当有AGC控制的机组落入振动区、AGC总有功分配值发生变化或有机组投入或退出AGC控制时,重新对投入AGC机组的最优分布方式进行计算;
步骤5:计算各投入AGC控制机组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具体步骤为:
每当对投入AGC控制的机组最优的机组分布方式进行计算后,即接着进行各机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的计算;
步骤5.1:建立各机组分配有功后所处运行区范围的n行2列矩阵K,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51
步骤5.2:建立各机组分配有功过程中的单机有功设定值的n维行向量J=[p1’,p2’,……pi’……pn’],其中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52
median为取中间值函数;
步骤5.3:计算待分配的AGC总有功分配值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53
步骤5.4:计算各机组可分配空间的n维行向量L=[l1,l2,……li……ln],其中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54
步骤5.5:计算参与分配的机组数量x,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55
其中INT为取整函数,pmin为预设小负荷门槛参数;
步骤5.6:对步骤5.4得到的各机组可分配空间的n维行向量L进行修正,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除前x个之外的向量元素清0,得到行向量L’=[l1’,l2’,……li’……ln’];
步骤5.7:求步骤5.6得到的行向量L’的各元素之和,并与待分配的AGC总有功分配值|ΔPagc|进行比较,如果小于|ΔPagc|且x小于n,则将x加1后,重复步骤5.6、步骤5.7;如果大于等于|ΔPagc|或者x等于n则跳过此步骤;
步骤5.8:建立各机组重新分配有功后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的n维行向量G=[g1,g2,……gi……gn],其中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56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单机AGC有功分配值发送至各机组,进行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的有功功率控制;
具体步骤为:
步骤6.1:建立各机组重新分配有功前的n维行向量G’=[g1’,g2’,……gi’……gn’],其中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61
步骤6.2:计算n维行向量ΔG=[Δg1,Δg2,……Δgi……Δgn],其中Δgi=gi-gi′;
步骤6.3:分别计算变量u、v、w,其中u是ΔG所有元素的累加值,v是ΔG所有大于0的元素的累加值,w是ΔG所有小于0的元素的累加值;
步骤6.4:如果u>0,则v=min(s+u,v),w=max(-s,w),否则v=min(s,v),w=max(-s+u,w),其中s是单机有功设定值变化门槛值;
步骤6.5:根据步骤6.4得到的v、w,对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62
进行更新;
步骤6.6:对各机组单机有功实发值与单机有功设定值进行循环对比,直到单机有功实发值进入单机有功设定值调节死区;
步骤6.7: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等于单机AGC有功分配值;
所述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是指在额定容量范围内区间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第一振动区、限制运行区、第二振动区和建议运行区的水电机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6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6.1:计算AGC控制机组分布方式由Z转变为Zm所增加限制运行区机组数量的权重参数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63
其中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64
是行向量Zm的第i个元素;
步骤3.6.2:计算AGC控制机组分布方式由Z转变为Zm需要穿越振动区的机组数量的权重参数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71
步骤3.6.3:计算AGC控制机组分布方式由Z转变为Zm所增加限制运行区机组的优先级权重参数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72
其中ηi为机组i进入限制运行区运行的优先级参数,按照各机组预设优先级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1至n,式中100和101为常量因子;
步骤3.6.4:计算AGC控制机组各种可能分布方式Zm的优劣性参数f1 m=αm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2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4.2.1:计算判断AGC总有功分配值是否包含在组合运行区间Cm内的权重参数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73
其中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74
是行向量Cm的第i个元素,sgn是符号函数,常量50为权重因子,可随机组数量多少自行调整;
步骤4.2.2:计算由于二次调频导致机组短时间内再次下穿振动区可能性的权重参数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75
其中Pf为人为设定的二次调频预留容量,设定原则是:0≤Pf≤中标二次调频容量;
步骤4.2.3:计算AGC控制机组各种可能分布方式Zm与AGC总有功分配值的匹配度参数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7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5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6.5.1:将v与n维行向量ΔG中第一个大于0的元素进行比较,将该第一个大于0的元素赋值为min(该元素值,v),且v=v-赋值后的该元素值;
步骤6.5.2:参照步骤6.5.1,对ΔG中所有大于0的元素,按顺序执行赋值操作;
步骤6.5.3:将w与n维行向量ΔG中第一个小于0的元素进行比较,将该第一个小于0的元素赋值为max(该元素值,w),且w=w-赋值后的该元素值;
步骤6.5.4:参照步骤6.5.3,对ΔG中所有小于0的元素,按顺序执行赋值操作;
步骤6.5.5:各机组单机有功设定值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81
进行更新:
Figure FDA0003148822610000082
CN202010627917.XA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740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7917.XA CN111740452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7917.XA CN111740452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0452A CN111740452A (zh) 2020-10-02
CN111740452B true CN111740452B (zh) 2021-08-24

Family

ID=72652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7917.XA Active CN111740452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04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6695B (zh) * 2021-01-12 2023-04-0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负荷聚集主体参与下的主辅联合系统的均衡运行方法
CN114597963A (zh) * 2022-02-15 2022-06-07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站开停机机组通过agc快速穿越振动区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8681A (zh) * 2015-03-06 2015-05-20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自动发电控制水电站防止水头信号改变引起的功率波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6240B2 (en) * 2005-07-22 2009-05-19 Ut-Battelle, Llc Real power regulation for the utility power grid via responsive loads
CN105914795B (zh) * 2016-05-19 2018-03-30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站自动发电有功出力控制方法
CN105870979B (zh) * 2016-05-19 2018-08-21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组组合出力模型的水电站agc有功分配方法
CN110661302B (zh) * 2019-09-30 2022-05-03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穷举的水电站agc有功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8681A (zh) * 2015-03-06 2015-05-20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自动发电控制水电站防止水头信号改变引起的功率波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0452A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0979B (zh) 一种基于机组组合出力模型的水电站agc有功分配方法
CN111740452B (zh) 一种单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9742779B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478157B (zh) 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及其负荷预测自动综合的优化方法
CN107317353B (zh) 一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364055B (zh) 一种源网荷储网络化协调频率控制方法
CN103746384B (zh) 电力负荷调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4036334A (zh) 一种耦合调峰和通航需求的梯级水电站多目标优化调度混合搜索方法
Medina et al. A clipping-off interior-point technique for medium-term hydro-thermal coordination
CN111654068B (zh) 一种双建议运行区水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3023073A (zh) 一种水电站群电站与机组混合优化调度方法
CN113036843B (zh) 一种超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4759611A (zh) 一种水电厂厂级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的负荷分配方法
CN111476475B (zh) 多约束条件下梯级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方法
CN110661302B (zh) 一种基于穷举的水电站agc有功分配方法
CN115528748A (zh) 一种电力紧平衡状态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36592B (zh)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电场agc控制方法
CN105305501A (zh) 实时负荷变化下水电站多模式时空嵌套出力动态调整方法
CN113241805B (zh) 一种电网二次调频方法及装置
CN114243691A (zh) 一种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调度方法
CN112531735A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049195B (zh) 一种agc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9888841B (zh) 一种发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方法
CN112003298A (zh) 一种风电场群的频率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884101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控制预测的抽水蓄能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