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9086A - 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9086A
CN111739086A CN202010612699.2A CN202010612699A CN111739086A CN 111739086 A CN111739086 A CN 111739086A CN 202010612699 A CN202010612699 A CN 202010612699A CN 111739086 A CN111739086 A CN 111739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point
transmission parameter
size
reg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26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昆霖
刘诗男
侯军
伊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ensetim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ensetim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ensetim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ensetim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26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90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9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90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60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 G06T7/62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of area, perimeter, diameter or volum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和第一像素点的第一透射参数;所述第一像素点属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所述第一透射参数表征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寸与第一物点的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一物点为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确定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所述至少一个像素点包括所述第一像素点;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依据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与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得到。

Description

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众多应用之中包括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测量面积。
目前的技术通过确定图像中与物理区域对应的像素点区域的面积,得到物理区域的面积。但由于图像中像素点区域的面积与该像素点区域所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得到物理区域的面积的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面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和第一像素点的第一透射参数;所述第一像素点属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所述第一透射参数表征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寸与第一物点的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一物点为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
确定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所述至少一个像素点包括所述第一像素点;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依据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与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得到。
在该方面中,由于第一透射参数携带第一像素点的尺度信息,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透射参数和第一像素点的面积确定第一物点的面积,可提高第一物点的面积的精度,进而可提高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理点的面积和的精度,从而可提高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的精度。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包括:
获取待处理图像以及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作为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属于待处理图像,所述获取第一像素点的第一透射参数,包括:
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或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第二物体框的位置;所述第一物体框包含第一物体;所述第二物体框包含第二物体;
依据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一物体的第一尺寸,依据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二物体的第二尺寸;
依据所述第一尺寸和第三尺寸得到第二透射参数,依据所述第二尺寸和第四尺寸得到第三透射参数;所述第三尺寸为所述第一物体的物理尺寸;所述第二透射参数表征第五尺寸与第六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五尺寸为第二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依据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确定;所述第六尺寸为所述第二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所述第四尺寸为所述第二物体的物理尺寸;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表征第七尺寸与第八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七尺寸为第三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三像素点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依据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确定;所述第八尺寸为所述第三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
对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第九尺寸与第十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的第一像素值确定;所述第九尺寸为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的第四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十尺寸为所述第四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所述第一像素值为第五像素点的像素值;所述第五像素点为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与所述第四像素点对应的像素点;
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与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在所述对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置信度映射;所述置信度映射表征物体类型与透射参数的置信度之间的映射;
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
所述对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置信度和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得到第四透射参数;所述第四透射参数与所述第一置信度呈正相关;
对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特征数据;
依据所述特征数据,得到所述第一物体的分数;所述分数与所述第一物体的尺寸的置信度呈正相关;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二置信度;
依据所述分数与所述第二置信度,得到所述第一置信度;所述第一置信度与所述分数呈相关。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置信度和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得到第四透射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置信度与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乘积,得到所述第四透射参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在所述对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深度图像;
依据所述深度图像,得到所述第二像素点的第一深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三像素点的第二深度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深度信息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得到第一数据点,依据所述第二深度信息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得到第二数据点;
所述对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点和所述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点和所述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二透射参数图;
获取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目标位置以及所述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
依据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图、所述目标位置和所述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得到所述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
依据所述目标位置和所述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作为所述感兴趣区域。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和/或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第二物体框的位置,包括:
在通过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的情况下,从所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中确定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在通过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的情况下,对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非测量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所述非测量像素点区域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不相交;
从所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中确定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寸得到的所述第一物点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度呈正相关。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面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和第一像素点的第一透射参数;所述第一像素点属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所述第一透射参数表征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寸与第一物点的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一物点为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所述至少一个像素点包括所述第一像素点;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依据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与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得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获取待处理图像以及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作为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属于待处理图像,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或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第二物体框的位置;所述第一物体框包含第一物体;所述第二物体框包含第二物体;
依据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一物体的第一尺寸,依据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二物体的第二尺寸;
依据所述第一尺寸和第三尺寸得到第二透射参数,依据所述第二尺寸和第四尺寸得到第三透射参数;所述第三尺寸为所述第一物体的物理尺寸;所述第二透射参数表征第五尺寸与第六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五尺寸为第二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依据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确定;所述第六尺寸为所述第二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所述第四尺寸为所述第二物体的物理尺寸;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表征第七尺寸与第八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七尺寸为第三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三像素点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依据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确定;所述第八尺寸为所述第三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
对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第九尺寸与第十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的第一像素值确定;所述第九尺寸为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的第四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十尺寸为所述第四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所述第一像素值为第五像素点的像素值;所述第五像素点为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与所述第四像素点对应的像素点;
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与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对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之前,获取置信度映射;所述置信度映射表征物体类型与透射参数的置信度之间的映射;
所述测面积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依据所述第一置信度和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得到第四透射参数;所述第四透射参数与所述第一置信度呈正相关;
对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测面积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之前,对所述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特征数据;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特征数据,得到所述第一物体的分数;所述分数与所述第一物体的尺寸的置信度呈正相关;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二置信度;
依据所述分数与所述第二置信度,得到所述第一置信度;所述第一置信度与所述分数呈相关。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置信度与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乘积,得到所述第四透射参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对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之前,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深度图像;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
依据所述深度图像,得到所述第二像素点的第一深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三像素点的第二深度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深度信息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得到第一数据点,依据所述第二深度信息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得到第二数据点;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对所述第一数据点和所述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对所述第一数据点和所述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二透射参数图;
获取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目标位置以及所述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
依据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图、所述目标位置和所述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得到所述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
依据所述目标位置和所述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作为所述感兴趣区域。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在通过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的情况下,从所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中确定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在通过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的情况下,对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非测量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所述非测量像素点区域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不相交;
从所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中确定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寸得到的所述第一物点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度呈正相关。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发送装置、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群图像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坐标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面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面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面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面积的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可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字符“/”还可表示数学运算中的除号,例如,a/b=a除以b;6/3=2。“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首先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一些概念进行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中,物点指真实世界下的点、物理尺寸指真实世界下的尺寸、物理区域指真实世界下的区域。
物点与图像中像素点对应。例如,使用相机对桌子进行拍摄得到图像A。桌子包括物点a,图像A中的像素点b由物点a成像得到,那么物点a与像素点b对应。
物理区域与图像中的像素点区域对应。例如,使用相机对篮球场进行拍摄得到图像B。图像A中的像素点区域c由篮球场成像得到,那么篮球场与像素点区域c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近处的物体在图像中尺度大,远处的物体在图像中尺度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远”指图像中物体对应的真实物体与采集上述图像的成像设备之间的距离远,“近”指图像中物体对应的真实物体与采集上述图像的成像设备之间的距离近。
在图像中,像素点的尺度与该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呈正相关。具体而言,像素点在图像中的尺度越大,与该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就越大。例如,图像A包含像素点a和像素点b,其中,与像素点a对应的物点为物点1,与像素点b对应的物点为物点2。若像素点a在图像A中的尺度比像素点b在图像A中的尺度大,则物点1的尺寸比物点2的尺寸大。
在图像中,位置的尺度指在该位置处的物体在图像中的尺寸与该物体的物理尺寸之间的比值。例如,在图1中,由于人物A所处位置的尺度比人物B所处位置的尺度大,且人与人之间的尺寸差异较小(即不同人的物理尺寸之间的差异较小),人物A覆盖的像素点区域的面积比人物B覆盖的像素点区域的面积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中的位置均指图像的像素坐标下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像素坐标系的横坐标用于表示像素点所在的列数,像素坐标系下的纵坐标用于表示像素点所在的行数。例如,在图2所示的图像中,以图像的左上角为坐标原点O、平行于图像的行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平行于图像的列的方向为Y轴的方向,构建像素坐标系为XOY。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单位均为像素点。例如,图2中的像素点A11的坐标为(1,1),像素点A23的坐标为(3,2),像素点A42的坐标为(2,4),像素点A34的坐标为(4,3)。
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测量面积的装置。可选的,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以是以下中的一种:手机、计算机、服务器、平板电脑。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面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01、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和第一像素点的第一透射参数,其中,上述第一像素点属于上述待测像素点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测像素点区域可以是一张图像;待测像素点区域也可以是一张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区域。第一像素点为待测像素点区域内的一个像素点。
待测像素点区域可以包含任意内容。例如,待测像素点区域可以包含人物;待测像素点区域也可以包含道路。本申请对待测像素点区域所包含的内容不做限定。
在一种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待测像素点区域。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等。
在另一种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中存储有待处理图像。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用户通过输入组件从待处理图像中选取的像素点区域,作为待测像素点区域。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等。
在另一种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测像素点区域。可选的,第一终端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服务器、可穿戴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透射参数表征第一像素点的尺寸与第一物点的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其中,第一物点为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例如,第一透射参数表征第一像素点的长与第一物点的长之间的转换关系。又例如,第一透射参数表征第一像素点的高与第一物点的高之间的转换关系。再例如,第一透射参数表征第一像素点的宽与第一物点的宽之间的转换关系。
在一种获取第一透射参数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第一透射参数。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等。
在另一种获取第一透射参数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透射参数。可选的,第二终端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服务器、可穿戴设备。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02、确定上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得到上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像素点包括第一像素点。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为,至少一个像素点中所有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点的面积和。例如,至少一个像素点包括:像素点a和像素点b。像素点a所对应的物点为物点A,像素点b所对应的物点为物点B。假设物点A的面积为m1,物点B的面积为m2,则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为m1+m2
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中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可得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中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进而可得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例如,待测像素点区域包括:像素点a、像素点b、像素点c。像素点a所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为m1、像素点b所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为m2、像素点c所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为m3。假设第一像素点为像素点a,与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为区域A。测量面积的装置可将m1+m2+m3作为区域A的面积;测量面积的装置也可将m1+m2作为区域A的面积;测量面积的装置还可将m1作为区域A的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依据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与第一透射参数得到。
例如,第一像素点的形状为矩形。假设第一像素点的长为L1,宽为W1,则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为L1*W1。假设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点的长为L2,宽为W2,则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为L2*W2。因为L2可基于L1和第一透射参数得到,W2可基于W1和第一透射参数得到,所以测量面积的装置可基于L1*W1和第一透射参数得到L2*W2,即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第一像素点的面积和第一透射参数得到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点的面积。
又例如,第一像素点的形状为圆。假设第一像素点的半径为B1,则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为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071
假设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点的半径为B2,则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为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072
因为B2可基于B1和第一透射参数得到,所以测量面积的装置可基于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073
和第一透射参数得到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074
即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第一像素点的面积和第一透射参数得到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点的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透射参数表征第一像素点的尺寸与第一物点的尺寸之间的比值。假设第一透射参数为α1,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为β1。在第一像素点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的情况下,第一物点的面积为: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075
因为不同的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不同,所以测量面积面积的装置通过分别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中每个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点的面积,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所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可提高该物理区域的面积的精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依据第一透射参数和第一像素点的尺寸得到的第一物点的尺寸与第一像素点的尺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第一透射参数携带第一像素点的尺度信息。
由于第一透射参数携带第一像素点的尺度信息,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透射参数和第一像素点的面积确定第一物点的面积,可提高第一物点的面积的精度,进而可提高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理点的面积和的精度,从而可提高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的精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测量面积的装置可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中所有像素点的透射参数,并分别依据每个像素点的面积和透射参数得到每个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从而得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例如,待测像素点区域包括:像素点a、像素点b和像素点c,像素点a所对应的物点为物点1,像素点b所对应的物点为物点2,像素点c所对应的物点为物点3。像素点a的透射参数为透射参数A,像素点b的透射参数为透射参数B,像素点c的透射参数为透射参数C。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透射参数A和像素点a得到物点1的面积、依据透射参数B和像素点b得到物点2的面积、依据透射参数C和像素点c得到物点3的面积。测量面积的装置对物点1的面积、物点2的面积和物点3的面积求和,可得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执行以下步骤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
1、获取待处理图像以及上述待处理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处理图像可以包含任意内容。例如,待处理图像可以包含人物;待处理图像也可以包含道路;待处理图像还可包含动物。本申请对待处理图像所包含的内容不做限定。
在一种获取待处理图像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待处理图像。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等。
在另一种获取待处理图像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从获取的视频流中选取一帧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等。
在又一种获取待处理图像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待处理图像。可选的,第三终端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服务器、可穿戴设备。第三终端与第一终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位置为待处理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位置。至少一个位置用于从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等。
在另一种获取至少一个位置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第四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位置。可选的,第四终端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服务器、可穿戴设备。第四终端与第一终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依据上述至少一个位置从上述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作为上述待测像素点区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待测像素点区域的形状为圆形,至少一个位置包括圆心的位置以及半径。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至少一个位置从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待测像素点区域的形状为矩形,至少一个位置包括矩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至少一个位置从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待测像素点区域的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至少一个位置包括不规则多边形的所有顶点的坐标。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至少一个位置从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第一像透射参数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01、对上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或对上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体检测处理的检测对象的物理尺寸处于确定值附近的物体。例如,人脸的平均长度为20厘米,物体检测处理的检测对象可以为人脸。又例如,人的平均身高为1.65米,物体检测处理的检测对象可以为人体。再例如,在足球场内,图5所示的球门的高度均为确定的(如2.44米),物体检测处理的检测对象可以为球门。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体框可以是任意形状,本申请对物体框(包括上述第一物体框和第二物体框)的形状不做限定。可选的,物体框的形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体框的位置(包括上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上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用于确定物体框所包含的像素点区域,即物体框在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例如,在物体框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物体框的位置可以包括矩形中任意一对对角的坐标,其中,一对对角指过矩形的对角线上的两个顶点。又例如,在物体框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物体框的位置可以包括:矩形的几何中心的位置、矩形的长和矩形的宽。再例如,在体框的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物体框的位置可以包括:物体框的圆心的位置、物体框的半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体检测处理的检测对象的数量不少于1。例如,在检测对象为人脸的情况下,通过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可得到包含人脸的人脸框的位置。又例如,在检测对象包括人脸和人体的情况下,通过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可得到包含人脸的人脸框的位置和包含人体的人体框的位置。再例如,在检测对象包括人脸、人体和螺钉的情况下,通过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可得到包含人脸的人脸框的位置、包含人体的人体框的位置和包含螺钉的螺钉框的位置。可选的,物体检测处理的检测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人脸、人脚、人体、螺钉、球门。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可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实现。通过将带有标注信息的图像作为训练数据,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可完成对图像的物体检测处理。训练数据中的图像的标注信息为物体框的位置信息,该物体框包含物体检测处理的检测对象。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物体检测处理可通过物体检测算法实现,其中,物体检测算法可以是以下中的一种:只需一眼算法(you only look once,YOLO)、目标检测算法(deformable part model,DMP)、单张图像多目标检测算法(single shot multiBoxdetector,SSD)、Faster-RCNN算法等等,本申请对实现物体检测处理的物体检测算法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物体框所包含的检测对象与第二物体框所包含的检测对象不同。例如,第一物体框所包含的检测对象为张三的人脸,第二物体框所包含的检测对象为李四的人脸。又例如,第一物体框所包含的检测对象为张三的人脸,第二物体框所包含的检测对象为指示牌。
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面积的装置可通过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包含第一物体的第一物体框的位置以及包含第二物体的第二物体框的位置;测量面积的装置也可通过对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包含第一物体的第一物体框的位置以及包含第二物体的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402、依据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一物体的第一尺寸,依据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二物体的第二尺寸。
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物体框的位置可确定物体框所包含的检测对象的尺寸。例如,在物体框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物体框的位置可确定物体框的长和宽,进而确定物体框内的检测对象的长和宽。
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可得到第一物体的第一尺寸,依据第二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二物体的第二尺寸。
403、依据上述第一尺寸和第三尺寸得到第二透射参数,依据上述第二尺寸和第四尺寸得到第三透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尺寸为第一物体的物理尺寸,第四尺寸为第二物体的物理尺寸。例如,第一物体框所包含的检测对象为人体,则第三尺寸可以是人的身高(如170厘米)。又例如,第二物体框所包含的检测对象为人脸,第三尺寸可以是人脸的长度(如20厘米)。
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可在待处理图像中确定一个像素点(即第二像素点)。例如,在第一物体框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物体框的位置确定第一物体框的几何中心的位置,并将几何中心对应的像素点作为第二像素点。又例如,在第一物体框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物体框的位置确定第一物体框的任意一个顶点的位置,并将该顶点对应的像素点作为第二像素点。再例如,在第一物体框的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物体框的位置确定第一物体框的圆心的位置,并将圆心对应的像素点作为第二像素点。同理,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第二物体框的位置在待处理图像中确定一个像素点,即第三像素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二像素点的尺寸称为第五尺寸,将第二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称为第六尺寸,将第三像素点的尺寸称为第七尺寸,将第三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称为第八尺寸。将第五尺寸与第六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称为第二透射参数,将第七尺寸与第八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称为第三透射参数。
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第一尺寸和第三尺寸得到第二透射参数,并可依据第二尺寸和第四尺寸得到第三透射参数。假设第一尺寸为s1,第二尺寸为s2,第三尺寸为s3,第四尺寸为s4,第二透射参数为b3,第三透射参数为b4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s1、s3、b3满足下式:
s2、s4、b4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101
其中,r为正数。可选的,r=1。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s1、s3、b3满足下式:
s2、s4、b4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102
其中,r为正数,c为实数。可选的,r=1,c=0。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s1、s3、b3满足下式:
s2、s4、b4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103
其中,r为正数,c为实数。可选的,r=1,c=0。
404、对上述第二透射参数和上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上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
由于在图像中,像素点的尺度与像素点的横坐标线性相关,和/或,像素点的尺度与像素点的纵坐标线性相关,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对第二透射参数和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可得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依据第一透射参数图中的像素值,可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中任意一个像素点的透射参数。
以第一透射参数图中的第五像素点为例。假设第五像素点的像素值为第一像素值,第五像素点在第一透射参数图中的位置与第四像素点在待测像素点区域中的位置相同,即第五像素点为第一透射参数图中与第四像素点对应的像素点。则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第一像素值,确定第四像素点的尺寸(即第九尺寸)与第十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其中,第十尺寸为第四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
假设第一像素值为p1,第九尺寸为s5,第十尺寸为s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p1、s5、s6满足下式:
p1=u×s5/s6…公式(7)
其中,u为正数。可选的,u=1。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p1、s5、s6满足下式:
p1=u×s5/s6+y…公式(8)
其中,u为正数,y为实数。可选的,u=1,y=0。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p1、s5、s6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111
其中,u为正数,y为实数。可选的,u=1,y=0。
同理,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第一透射参数图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中除第四像素点之外的任意一个像素点的透射参数。
405、依据上述第一透射参数图和与上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得到上述第一透射参数。
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第一像素点在待测像素点区域中的位置,从第一透射参数图中确定参考像素值(即为第一透射参数图中与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其中,参考像素值对应的像素点在第一透射参数图中的位置与第一像素点在待测像素点区域中的位置相同。测量面积的装置进而可依据参考像素值,得到第一透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依据第一尺寸和第三尺寸得到第二透射参数,依据第二尺寸和第四尺寸得到第三透射参数。通过对第二透射参数和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第一透射参数图,进而可依据第一透射参数图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中任意一个像素点的透射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执行步骤404之前,测量面积的装置还执行以下步骤:
3、获取置信度映射。
本申请实施例中,像素点的透射参数的精度与该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的精度呈正相关,相应的,第一透射参数图的精度与第一物体的尺寸的精度和第二物体的尺寸呈正相关。
显然,具有固定尺寸的物体的尺寸的精度高于尺寸处于浮动区间的物体的尺寸的精度。
例如,标准足球球门的宽度为7.32米、高度为2.44米。90%的人的身高处于1.4米~2米之间。足球球门的尺寸的精度高于人的身高的精度。
又例如,标准篮球架的高度为3.05米。95%的人脸的长度处于17厘米~30厘米之间。篮球架的高度的精度高于人脸的长度的精度。
再例如,具有固定长度的螺钉。95%的人的脚长处于20厘米~35厘米之间。具有固定长度的螺钉的长度的精度高于人脚的精度。
可选的,上述具有固定尺寸的物体可以是,在特定场景下具有固定尺寸的物体。例如,候机室内的登机指示牌。又例如,体育馆内的椅子。再例如,办公室内的办公桌。
本申请实施例中,置信度映射表征物体物体类型与透射参数的置信度之间的映射。例如,该置信度映射可参见表1。
物体类型 置信度
球门、篮球架、登机指示牌 0.9
人体 0.8
人脸 0.7
人脚 0.65
表1
在一种获取置信度映射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置信度映射。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等。
在另一种获取置信度映射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第五终端发送的置信度映射。可选的,第五终端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服务器、可穿戴设备。第五终端与第一终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依据上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上述置信度映射,得到上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
在测量面积的装置获取到置信度映射后,可依据置信度映射和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得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例如,假设置信度映射为上述表1,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为人体。此时,第一置信度为0.9。又例如,假设置信度映射为上述表1,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为人脚。此时,第一置信度为0.65。
可选的,测量面积的装置可通过对第一物体框所包含的像素点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处理,以确定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时方式,测量面积的装置可分别依据每个物体框内的物体的物体类型,确定每个物体框内的物体对应的透射参数。例如,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第二物体的物体类型和置信度映射,得到第三透射参数的置信度(下文将称为第三置信度)。
在得到第一置信度后,测量面积的装置在执行步骤404的过程中执行以下步骤:
5、依据上述第一置信度和上述第二透射参数,得到第四透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透射参数与第一置信度呈正相关。假设第一置信度为c1,第四透射参数为b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c1、b5满足下式:
b5=a×c1…公式(10)
其中,a为正数。可选的,a=1。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c1、b5满足下式:
b5=a×c1+e…公式(11)
其中,a为正数、e为实数。可选的,a=1,e=0。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c1、b5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121
其中,a为正数、e为实数。可选的,a=1,e=0。
6、对上述第三透射参数和上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上述第一透射参数图。
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对第三透射参数和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可提高第一透射参数图的精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执行步骤4得到第三置信度,并依据第三置信度和第三透射参数得到第五透射参数的情况下,测量面积的装置可通过对第四透射参数和第五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第一透射参数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执行步骤4之前,测量面积的装置还执行以下步骤:
7、对上述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特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特征提取处理可以是卷积处理,也可以是池化处理,还可以是卷积处理和池化处理的结合。可选的,特征提取处理可通过已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也可通过特征提取模型实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对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可提取出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中的语义信息,得到物体框的特征数据。
在一种对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处理的实现方式中,通过至少两层卷积层对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逐层进行卷积处理,完成对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的特征提取处理。至少两层卷积层中的卷积层依次串联,即上一层卷一层的输出为下一层卷积层的输入,每层卷积层提取出的语义信息均不一样。具体表现为,特征提取处理一步步地将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的特征抽象出来,同时也将逐步丢弃相对次要的特征数据,其中,相对次要的特征信息指,除可用于确定第一物体框的物体的物体类型的特征信息之外的特征信息。因此,越到后面提取出的特征数据的尺寸越小,但语义信息越浓缩。通过多层卷积层逐级对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进行卷积处理,可得到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的语义信息。
可选的,测量面积的装置可分别对每个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每个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的特征数据。
8、依据上述特征数据,得到上述第一物体的分数。
考虑到不具有固定尺寸的物体的实际尺寸可能会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依据物体的特征数据确定物体的状态,进而得到用于表征物体的尺寸的置信度的分数,其中,物体的分数与该物体的尺寸的置信度呈正相关。
例如,假设物体为人体、物体的尺寸为人的身高。在人处于笔直站立状态的情况下,人的高度与该人的真实身高相等,此时,人的身高的置信度最高;在人处于行走的状态下,人的高度与该人的真实身高之间存在较小误差,此时,人的身高的置信度次之;在人处于低头的状态下(如低头看手机),人的高度与该人的真实身高之间存在较小误差,此时,人的身高的置信度比行走状态下的人的身高的置信度低;在人坐着的情况下,人的高度与该人的真实身高之间存在较大误差,此时,人的身高的置信度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从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中提取出的特征数据,确定物体框内的物体的分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使用分类器(如支持向量机、softmax函数)对物体框的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物体框内的物体的分数。
可选的,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使用神经网络对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进行处理,得到物体框内的物体的分数。例如,测量面积的装置使用已标注图像集作为训练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使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对未标注图像集进行处理,得到未标注图像集的标签。使用已标注图像集、未标注图像集、未标注图像集的标签对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图像处理神经网络。其中,标签携带的信息包括包含图像中的物体框的位置以及物体框内的物体的分数。
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物体的特征数据可得到第一物体的分数。可选的,测量面积的装置可分别得到每个物体的分数。
在得到第一物体的分数的情况下,测量面积的装置在执行步骤4的过程执行以下步骤:
9、依据上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上述置信度映射,得到上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二置信度。
本步骤的实现过程可参见步骤4,但在本步骤中,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置信度映射,得到的不是第一置信度而是第二置信度。
10、依据上述分数与上述第二置信度,得到上述第一置信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置信度与分数呈相关。假设第一置信度为c1,第二置信度为c2,分数为s。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c1、c2、s满足下式:
c2=α×s×c1…公式(13)
其中,α为正数。可选的,α=1。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c1、c2、s满足下式:
c2=α×s×c1+σ…公式(14)
其中,α为正数、σ为实数。可选的,α=1,σ=0。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c1、c2、s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131
其中,α为正数、σ为实数。可选的,α=1,σ=0。
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物体的分数和第二置信度,得到第一置信度,可提高第一置信度的精度。
可选的,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执行步骤9可得到第三透射参数的第四置信度,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第二物体的分数和第四置信度,得到上述第三置信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执行步骤6之前,测量面积的装置还执行以下步骤:
11、获取上述待处理图像的深度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处理图像的深度图像携带待处理图像中的像素点的深度信息。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深度图像。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等。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装载有RGB摄像头和深度摄像头。测量面积的装置在使用RGB摄像头采集待处理图像的过程中,使用深度摄像头采集待处理图像的深度图像。其中,深度摄像头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结构光(structured light)摄像头、TOF摄像头、双目立体视觉(binocular stereo vision)摄像头。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第四终端发送的深度图像,其中,第四终端包括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服务器等。本实施例中,第四终端与第一终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2、依据上述深度图像,得到上述第二像素点的第一深度信息以及上述第三像素点的第二深度信息。
如上所述,深度图像携带待处理图像中的像素点的深度信息。测量面积的装置在获取到深度图像后,可依据深度图像确定第二像素点的深度信息(即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三像素点的深度信息(即第二深度信息)。
13、依据上述第一深度信息和上述第四透射参数得到第一数据点,依据上述第二深度信息和上述第三透射参数得到第二数据点。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数据点的横坐标为第一深度信息,第二数据点的横坐标为第二深度信息,第一数据点的纵坐标为第四透射参数,第二数据点的纵坐标为第三透射参数。即测量面积的装置将像素点的深度信息作为横坐标,将像素点的透射参数作为纵坐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数据点的纵坐标为第一深度信息,第二数据点的纵坐标为第二深度信息,第一数据点的横坐标为第四透射参数,第二数据点的横坐标为第三透射参数。即测量面积的装置将像素点的深度信息作为纵坐标,将像素点的透射参数作为横坐标。
在得到第一数据点和第二数据点之后,测量面积的装置在执行步骤6的过程中执行以下步骤:
14、对上述第一数据点和上述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上述第一透射参数图。
由于第一数据点和第二数据点均携带像素点的深度信息。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对第一数据点和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的第一透射参数图也携带深度信息。
因为依据像素点的深度信息确定像素点在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度,可提高像素点在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度的精度,所以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执行步骤14得到第一透射参数图,可提高第一透射参数图的精度,进而可提高待处理图像中的像素点的透射参数的精度,从而提高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测量面积的装置在执行步骤401的过程中执行以下至少一个步骤:
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对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以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中物体的数量。由于得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需要至少不同位置的透射参数,得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需要至少两个物体。
在待测像素点区域内包含的物体的数量超过1的情况下,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对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可得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此时,测量面积的装置执行步骤15。
15、在通过对上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的情况下,从上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中确定上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上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测量面积的装置从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中选取两个物体框的位置,分别作为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第二物体框的位置。例如,量面积的装置通过对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物体框1的位置、物体框2的位置、物体框3的位置。测量装置可将物体框1的位置作为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将物体框2的位置作为第二物体框的位置;测量装置可将物体框2的位置作为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将物体框3的位置作为第二物体框的位置;测量装置还可将物体框3的位置作为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将物体框1的位置作为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在待测像素点区域内包含的物体的数量未超过1的情况下,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对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可得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此时,测量面积的装置执行步骤16和步骤17。
16、在通过对上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的情况下,对上述待处理图像中的非测量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非测量像素点区域为待处理图像中与待测像素点区域不相交的像素点区域。
在待测像素点区域包含的物体的数量未超过1的情况下,为得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可对非测量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可得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具体而言,在待测像素点区域包含1个物体的情况下,测量面积的装置可通过对非测量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在待测像素点区域未包含物体的情况下,测量面积的装置可通过对非测量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
17、从上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和上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中确定上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上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在待测像素点区域包含1个物体的情况下,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包括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下文将称为待选物体框的位置)。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从待测区域内的物体框的位置和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中选取两个位置,分别作为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可选的,测量面积的装置将待选物体框的位置作为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并从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中选取一个位置作为第二物体框的位置;测量面积的装置将待选物体框的位置作为第二物体框的位置,并从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中选取一个位置作为第一物体框的位置。
在待测像素点区域未包含物体的情况下,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不包括物体框的位置。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从待测区域内的位置和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中选取两个位置,分别作为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对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确定待测像素点区域内的物体的数量,进而依据该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对非测量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可减小测量面积的装置的数据处理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得到第一数据点和第二数据点后,测量面积的装置还执行以下步骤:
18、对上述第一数据点和上述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上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二透射参数图。
由于第二像素点和第三像素点均属于待处理图像,测量面积的装置通过对第一数据点和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可得到待处理图像的第二透射参数图。应理解,第一透射参数图属于第二透射参数图,即第二透射参数图包括第一透射参数图。
19、获取感兴趣区域在上述待处理图像中的目标位置以及上述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中,感兴趣区域指待处理图像中的像素点区域。例如,在使用测量面积的装置进行违章停车监测的过程中,测量面积的装置可将待处理图像中的违章停车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又例如,在使用测量面积的装置监测非机动车入侵高速公路的过程中,测量面积的装置可将待处理图像中的高速公路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
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为感兴趣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尺寸。例如,感兴趣区域为待处理图像中的违章停车区域,则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为违章停车区域在真实世界下的尺寸。
在一种获取目标位置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目标位置。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等。
在另一种获取目标位置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第六终端发送的目标位置。可选的,第六终端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服务器、可穿戴设备。第六终端与第一终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种获取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等。
在另一种获取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的实现方式中,测量面积的装置接收第七终端发送的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可选的,第七终端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服务器、可穿戴设备。第七终端与第一终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0、依据上述第二透射参数图、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得到上述感兴趣区域在上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
由于像素点的尺度与像素点的横坐标线性相关,和/或,像素点的尺度与像素点的纵坐标线性相关,图像中任意两个像素点之间的连线的尺度可用这两个像素点的中点的尺度表示,即图像中任意两个像素点之间的连线的透射参数可用这两个像素点的中点的透射参数表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中线段的透射参数表征该线段的长度与该线段所对应的物理长度之间的转换关系。例如,待处理图像包括张三和李四。假设像素点a所在的位置表示张三在图像中的位置,像素点b所在的位置表示李四在图像中的位置,像素点a与像素点b之间的连线为线段A,线段A的透射参数为透射参数1,线段A所对应的物理线段为线段B。测量面积的装置可依据线段A的长度和透射参数1,得到线段B的长度。测量面积的装置也可依据线段B的长度和透射参数1,得到线段A的长度。
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感兴趣区域中的线段的透射参数和线段的物理长度,可得到线段在图像中的长度。测量面积的装置进而可得到感兴趣区域在图像中的尺寸。例如,感兴趣区域的形状为圆形。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半径的物理长度和该半径的透射参数,可得到该半径在图像中的长度。又例如,感兴趣区域的形状为矩形。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矩形的长的物理长度和长的透射参数,可得到感兴趣区域在图像中的长;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矩形的宽的物理长度和宽的透射参数,可得到感兴趣区域在图像中的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像素点的透射参数与像素点的横坐标呈线性正相关,和/或,像素点的透射参数与像素点的纵坐标呈线性正相关。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二透射参数图、目标位置和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得到感兴趣区域在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
例如,假设像素点的透射参数为T,像素点的横坐标为X,像素点的纵坐标为Y。则T、X、Y满足下式:
Tx=μ×X…公式(16)
其中,μ为正数。
假设感兴趣区域的形状为圆形,圆心的坐标为(x1,y1),圆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x2,y2),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半径为R,线段的透射参数表示线段在图像中的长度与线段所对应的物理长度之间的比值。则x1、y1、x2、y2、R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2562685250000161
21、依据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感兴趣区域在上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从上述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作为上述感兴趣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待处理图像中的像素点的透射参数、目标位置和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从待处理图像中确定感兴趣区域,可提高感兴趣区域的范围与感兴趣区域所对应的物理区域的范围之间的匹配度,从而提高从待处理图像中确定感兴趣区域的精度。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通过向测量面积的装置输入物理区域在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和物理区域在真实世界下的尺寸,即可通过测量面积的装置从待处理图像中确定与物理区域对应的感兴趣区域。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面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测量面积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11、第一处理单元12,其中:
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和第一像素点的第一透射参数;所述第一像素点属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所述第一透射参数表征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寸与第一物点的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一物点为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
第一处理单元12,用于确定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所述至少一个像素点包括所述第一像素点;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依据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与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得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11,用于:
获取待处理图像以及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作为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属于待处理图像,所述获取单元11,用于:
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或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第二物体框的位置;所述第一物体框包含第一物体;所述第二物体框包含第二物体;
依据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一物体的第一尺寸,依据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二物体的第二尺寸;
依据所述第一尺寸和第三尺寸得到第二透射参数,依据所述第二尺寸和第四尺寸得到第三透射参数;所述第三尺寸为所述第一物体的物理尺寸;所述第二透射参数表征第五尺寸与第六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五尺寸为第二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依据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确定;所述第六尺寸为所述第二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所述第四尺寸为所述第二物体的物理尺寸;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表征第七尺寸与第八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七尺寸为第三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三像素点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依据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确定;所述第八尺寸为所述第三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
对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第九尺寸与第十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的第一像素值确定;所述第九尺寸为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的第四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十尺寸为所述第四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所述第一像素值为第五像素点的像素值;所述第五像素点为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与所述第四像素点对应的像素点;
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与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在所述对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之前,获取置信度映射;所述置信度映射表征物体类型与透射参数的置信度之间的映射;
所述测面积的装置1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13,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
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
依据所述第一置信度和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得到第四透射参数;所述第四透射参数与所述第一置信度呈正相关;
对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测面积的装置1还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14,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之前,对所述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特征数据;
第四处理单元15,用于依据所述特征数据,得到所述第一物体的分数;所述分数与所述第一物体的尺寸的置信度呈正相关;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3,用于:
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二置信度;
依据所述分数与所述第二置信度,得到所述第一置信度;所述第一置信度与所述分数呈相关。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置信度与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乘积,得到所述第四透射参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对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之前,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深度图像;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3,还用于:
依据所述深度图像,得到所述第二像素点的第一深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三像素点的第二深度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深度信息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得到第一数据点,依据所述第二深度信息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得到第二数据点;
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
对所述第一数据点和所述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
对所述第一数据点和所述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二透射参数图;
获取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目标位置以及所述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
依据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图、所述目标位置和所述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得到所述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
依据所述目标位置和所述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作为所述感兴趣区域。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
在通过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的情况下,从所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中确定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在通过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的情况下,对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非测量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所述非测量像素点区域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不相交;
从所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中确定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寸得到的所述第一物点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度呈正相关。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透射参数携带第一像素点的尺度信息,测量面积的装置依据第一透射参数和第一像素点的面积确定第一物点的面积,可提高第一物点的面积的精度,进而可提高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理点的面积和的精度,从而可提高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面积的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测量面积的装置2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输入装置23,输出装置24。该处理器21、存储器22、输入装置23和输出装置24通过连接器相耦合,该连接器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耦合是指通过特定方式的相互联系,包括直接相连或者通过其他设备间接相连,例如可以通过各类接口、传输线、总线等相连。
处理器2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在处理器21是一个GPU的情况下,该GPU可以是单核GPU,也可以是多核GPU。可选的,处理器21可以是多个GPU构成的处理器组,多个处理器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彼此耦合。可选的,该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物体类型的处理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存储器22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在内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可选地,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
输入装置23用于输入数据和/或信号,以及输出装置24用于输出数据和/或信号。输入装置23和输出装置24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器件。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22不仅可用于存储相关指令,还可用于存储相关数据,如该存储器22可用于存储通过输入装置23获取的第一透射参数,又或者该存储器22还可用于存储通过处理器21得到的物理区域的面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存储器中具体所存储的数据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图7仅仅示出了一种测量面积的装置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测量面积的装置还可以分别包含必要的其他元件,包含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量面积的装置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描述各有侧重,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没有赘述,因此,在某一实施例未描述或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记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3)

1.一种测量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和第一像素点的第一透射参数;所述第一像素点属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所述第一透射参数表征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寸与第一物点的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一物点为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
确定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所述至少一个像素点包括所述第一像素点;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依据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与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包括:
获取待处理图像以及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作为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属于待处理图像,所述获取第一像素点的第一透射参数,包括:
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或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第二物体框的位置;所述第一物体框包含第一物体;所述第二物体框包含第二物体;
依据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一物体的第一尺寸,依据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得到第二物体的第二尺寸;
依据所述第一尺寸和第三尺寸得到第二透射参数,依据所述第二尺寸和第四尺寸得到第三透射参数;所述第三尺寸为所述第一物体的物理尺寸;所述第二透射参数表征第五尺寸与第六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五尺寸为第二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依据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确定;所述第六尺寸为所述第二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所述第四尺寸为所述第二物体的物理尺寸;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表征第七尺寸与第八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七尺寸为第三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三像素点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位置依据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确定;所述第八尺寸为所述第三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
对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第九尺寸与第十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的第一像素值确定;所述第九尺寸为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的第四像素点的尺寸;所述第十尺寸为所述第四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尺寸;所述第一像素值为第五像素点的像素值;所述第五像素点为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与所述第四像素点对应的像素点;
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中与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置信度映射;所述置信度映射表征物体类型与透射参数的置信度之间的映射;
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
所述对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的第一透射参数图,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置信度和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得到第四透射参数;所述第四透射参数与所述第一置信度呈正相关;
对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物体框内的像素点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特征数据;
依据所述特征数据,得到所述第一物体的分数;所述分数与所述第一物体的尺寸的置信度呈正相关;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一置信度,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物体的物体类型和所述置信度映射,得到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第二置信度;
依据所述分数与所述第二置信度,得到所述第一置信度;所述第一置信度与所述分数呈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置信度和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得到第四透射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置信度与所述第二透射参数的乘积,得到所述第四透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深度图像;
依据所述深度图像,得到所述第二像素点的第一深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三像素点的第二深度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深度信息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得到第一数据点,依据所述第二深度信息和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得到第二数据点;
所述对所述第三透射参数和所述第四透射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点和所述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点和所述第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二透射参数图;
获取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目标位置以及所述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
依据所述第二透射参数图、所述目标位置和所述感兴趣区域的物理尺寸,得到所述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
依据所述目标位置和所述感兴趣区域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尺寸,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确定像素点区域,作为所述感兴趣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和/或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第二物体框的位置,包括:
在通过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的情况下,从所述至少两个物体框的位置中确定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在通过对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的情况下,对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非测量像素点区域进行物体检测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所述非测量像素点区域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不相交;
从所述至多一个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一个物体框的位置中确定所述第一物体框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物体框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和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寸得到的所述第一物点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度呈正相关。
11.一种测量面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测像素点区域和第一像素点的第一透射参数;所述第一像素点属于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所述第一透射参数表征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尺寸与第一物点的尺寸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第一物点为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中至少一个像素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点的面积和,得到所述待测像素点区域对应的物理区域的面积;所述至少一个像素点包括所述第一像素点;所述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点的面积依据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面积与所述第一透射参数得到。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12699.2A 2020-06-30 2020-06-30 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7390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2699.2A CN111739086A (zh) 2020-06-30 2020-06-30 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2699.2A CN111739086A (zh) 2020-06-30 2020-06-30 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9086A true CN111739086A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53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2699.2A Pending CN111739086A (zh) 2020-06-30 2020-06-30 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90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5055B (zh) * 2022-04-27 2024-03-22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5055B (zh) * 2022-04-27 2024-03-22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5981B (zh) 一种三维测量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US7554575B2 (en) Fast imaging system calibration
US2021011223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image processing with multi-object multi-view association
CN110838125B (zh) 医学图像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0473293B (zh) 虚拟对象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TWI752466B (zh) 影像處理方法、處理器、電子設備、儲存媒介
CN107609520A (zh) 障碍物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194361A (zh) 二维姿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489099B (zh) 点云配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111388A (zh) 三维物体位姿参数估计方法及视觉设备
CN113240678B (zh) 平面信息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463240B (zh) 一种仪表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927363A (zh) 体素地图构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085534B (zh) 一种关注度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06609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33641A (zh) 物体尺寸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16628B (zh) 人脸评价方法及相关产品
TWI769641B (zh) 圖像標注方法、電子設備及電腦可讀儲存介質
CN111739086A (zh) 测量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31849B (zh) 多边形目标的变化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031635A (zh) 测量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9098A (zh) 测速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05208A1 (en) Spee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998743A (zh) 一种视觉地图点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724442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