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8790A - 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8790A
CN111728790A CN202010762491.9A CN202010762491A CN111728790A CN 111728790 A CN111728790 A CN 111728790A CN 202010762491 A CN202010762491 A CN 202010762491A CN 111728790 A CN111728790 A CN 111728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groove
patient
mattress
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24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8790B (zh
Inventor
赖秀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24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8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8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8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8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8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rsing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ardiology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信号发送单元,所述信号发送单元电性连接有移动监护单元,所述移动监护单元设置有移动设备。该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通过设置利用固定架与床体分离,通过固定架作为担架的替代物直接将在床体上方休息的患者抬起,并运送至医院救助,同时在固定架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使得在救护车携带专业担架来时,直接将携带有患者的固定架放在专业担架的上表面,并通过拉伸专业担架两侧的护栏与限位槽卡接,从而使得具有无需将患者抱起即可送医救治,避免了抱起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家居设备越来越普及。智能家居设备具备联网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各个智能家居设备或通过网络为智能家居设备配置运行策略;
现有的智能家居不应该局限于普通健全的民众使用,还应该为居家疗养的病患提供便利,为缓解医院的医疗资源紧张,同时为了给患者更加舒适的疗养环境,医生会建议部分患者回家疗养,由监护人进行看护,但患者在家疗养时,仍存在出现突发情况的可能,同时监护人无法一直守在患者身边,而现有的智能家居床无法在监护人不在是对患者进行临时监护;
当患者发生突发状况时,需要紧急送医,而患者需要被监护人或救护车随行医护人员从而床上抱起再放入担架,再未经医院专业设备检测的情况下,容易触发患者体内的隐藏病症,从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智能家居床无法对患者进行监护以及避免患者运输时受到二次伤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信号发送单元,所述信号发送单元电性连接有移动监护单元,所述移动监护单元设置有移动设备,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脉搏监测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主动求助单元,所述主动求助单元和脉搏监测单元均电性连接有监测装置,所述主动求助单元和脉搏监测单元均电性连接有抬起装置,通过所述监测装置监测使用者的脉动速率,通过所述抬起装置将智能家居床分离使得患者被抬起,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床头屏,所述抬起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床头屏,所述床头屏的下表面与床体的下表面适配并对齐,所述床体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位于床体正面的左上角和右上角。
优选地,两个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侧端均铰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表面与安装槽的下端表面适配并对齐,两个所述安装块的相对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壁呈斜向下方倾斜状,所述第一开口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后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位于第一开口内,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杆,所述第一开口的前端滑动插接有防滑块。
优选地,所述防滑块的正面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防滑块的表面与第一开口的表面适配,所述防滑块的倾斜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与卡槽的内侧壁适配,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卡块,所述防滑块的倾斜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开口的表面,所述防滑块的一侧壁和下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安装槽的内侧壁,所述防滑块的后端表面滑动连接有延长杆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床体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适配,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与安装块的上表面对齐并适配,两个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床垫。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床垫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铰接槽,所述第一铰接槽的内侧壁铰接有第一把手,两个所述第一床垫的相对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内侧壁呈斜向下方倾斜状,所述第二开口的前端内部滑动插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正面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橡胶块的倾斜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开口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床垫,所述第二床垫的上表面与第一床垫的上表面对齐,所述橡胶块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架的上表面,所述橡胶块的垂直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床垫的侧壁,所述防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背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的前端,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侧壁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架的正面和背面均铰接有第二把手,所述床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二铰接槽,所述第二铰接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铰接槽的前端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杆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床头屏的左端表面设置有求助按钮,所述求助按钮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所述求助按钮与主动求助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床头屏的右端表面设置有收束槽,所述收束槽的后端内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缠绕柱,所述缠绕柱呈圆柱状,所述缠绕柱的正面设置有握柄,所述缠绕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末端设置有红外指夹探头,所述红外指夹探头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指夹探头与脉搏监测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束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表面呈圆环状,所述密封盖的内侧壁与缠绕柱的外侧壁适配并对齐,所述密封盖的下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连通收束槽的内壁,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数据线。
优选地,其使用方法为:
步骤一,将中央控制单元与信号发送单元电性连接,利用信号发送单元与移动监护单元电性号连接,同时移动监护单元设置有专用的移动设备,当主动求助单元或脉搏监测单元被触发时,触发信号传递至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向移动设备发生求助信号,监护人手持移动设备并观测到求助信号,及时的查看智能家居床使用者的情况,并作出对应的措施;
步骤二,患者使用时,通过躺下在第一床垫和第二床垫的上方歇息,将床头屏内的数据线连接脉搏监控单元,通过滑槽向外部拉动数据线使得红外指夹探头能够夹住患者的手指,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红外指夹探头监测并将监测数据通过脉搏监测单元上传至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旋转握柄,握柄带动缠绕柱旋转,利用缠绕柱将多余的数据线向收束槽内收束;
步骤三,当求助按钮被按下或脉搏监测单元被触发时,中央控制单元向移动设备发送求助信息,同时中央控制单元控制电动推杆开启,两个电动推杆同时工作,电动推杆带动伸缩杆向外伸展,伸缩杆通过延长杆将防滑块推出安装槽,卡块在防滑块的带动下脱离卡槽,防滑块通过连接板带动橡胶块抽出第二开口,两个防滑块连通连接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地面,安装块与床体上端侧壁的摩擦力减小,第一床垫的侧壁与第二床垫的侧壁间摩擦力减少;
步骤四,当监护人赶到床体附近时,将患者平移至第二床垫的上方,用被单轻裹患者的同时使得第一铰接槽露出,拨起第一把手,通过第一把手将安装块通过铰接端向两侧拉起,使得固定架的两侧无遮挡,利用连接杆掉落地面,使得第二铰接槽露出,拨起第二把手,通过第二把手将固定架向前拉出部分,使得固定架后端第二把手露出,通过床体固定架前端和后端的第二把手将固定架连通患者抬起并运送救治。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在床体的表面安装固定架,利用床体上方的第二床垫对固定架的两侧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在第二床垫的下表面设置安装块,利用安装块的下表面外侧与安装槽的上表面外侧铰接,使得通过安装块固定第二床垫的同时,便于通过安装块将第二床垫拉出,使得便于固定架的露出、分离,从而使得具有便于便于在家具和担架直接切换的特点。
2、通过设置利用固定架与床体分离,通过固定架作为担架的替代物直接将在床体上方休息的患者抬起,并运送至医院救助,同时在固定架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使得在救护车携带专业担架来时,直接将携带有患者的固定架放在专业担架的上表面,并通过拉伸专业担架两侧的护栏与限位槽卡接,从而使得具有无需将患者抱起即可送医救治,避免了抱起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特点。
3、通过设置求助按钮和红外指夹探头分别连接主动求助单元和脉搏监测单元,并且中央控制单元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利用中央控制单元通过信号发送单元向监护人手持的移动设备发送求助信号的同时,开启电动推杆,利用电动推杆将伸缩杆及延长杆向外顶出,使得防滑块及连接板脱离床体,减少安装块与床体间的摩擦,使得安装块便于向床体两侧拉起,进而将固定架露出,从而使得具有及时发送求助信息的同时便于节省操作时间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的床体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的床体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的安装槽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的安装块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的连接板结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的固定架结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的床头屏结构右端立体图。
图中:1、中央控制单元;2、信号发送单元;3、移动监护单元;4、移动设备;5、脉搏监测单元;6、主动求助单元;7、床头屏;8、床体;9、安装槽;10、安装块;11、第一开口;12、卡槽;13、电动推杆;14、伸缩杆;15、延长杆;16、防滑块;17、卡块;18、防滑垫;19、固定架;20、限位槽;21、第一床垫;22、第一铰接槽;23、第一把手;24、第二开口;25、橡胶块;26、第二床垫;27、连接板;28、连接杆;29、第二把手;30、第二铰接槽;31、求助按钮;32、收束槽;33、缠绕柱;34、握柄;35、数据线;36、红外指夹探头;37、密封盖;3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8,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包括中央控制单元1,中央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有信号发送单元2,信号发送单元2电性连接有移动监护单元3,移动监护单元3设置有移动设备4,中央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有脉搏监测单元5,中央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有主动求助单元6,主动求助单元6和脉搏监测单元5均电性连接有监测装置,主动求助单元6和脉搏监测单元5均电性连接有抬起装置,通过监测装置监测使用者的脉动速率,通过抬起装置将智能家居床分离使得患者被抬起,监测装置包括床头屏7,抬起装置包括床体8,床体8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床头屏7,床头屏7的下表面与床体8的下表面适配并对齐,床体8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9,两个安装槽9分别位于床体8正面的左上角和右上角;
进一步地,两个安装槽9的相对侧端均铰接有安装块10,安装块10的下端表面与安装槽9的下端表面适配并对齐,两个安装块10的相对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11,第一开口11的内侧壁呈斜向下方倾斜状,第一开口1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2,安装槽9的内底壁后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3,电动推杆13位于第一开口11内,电动推杆13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杆15,第一开口11的前端滑动插接有防滑块16;
进一步地,防滑块16的正面呈直角三角形状,防滑块16的表面与第一开口11的表面适配,防滑块16的倾斜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块17,卡块17的表面与卡槽12的内侧壁适配,卡槽12的内壁卡接有卡块17,防滑块16的倾斜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8,防滑垫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开口11的表面,防滑块16的一侧壁和下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安装槽9的内侧壁,防滑块16的后端表面滑动连接有延长杆15的前端;
进一步地,床体8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架19,固定架19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安装槽9的内侧壁适配,固定架19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0,固定架19的上表面与安装块10的上表面对齐并适配,两个安装块10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床垫21;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床垫2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铰接槽22,第一铰接槽22的内侧壁铰接有第一把手23,两个第一床垫21的相对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开口24,第二开口24的内侧壁呈斜向下方倾斜状,第二开口24的前端内部滑动插接有橡胶块25,橡胶块25的正面呈直角三角形状,橡胶块25的倾斜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开口24的表面;
进一步地,固定架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床垫26,第二床垫26的上表面与第一床垫21的上表面对齐,橡胶块25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架19的上表面,橡胶块25的垂直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床垫26的侧壁,防滑块1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7;
进一步地,连接板27的背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25的前端,两个连接板27的相对侧壁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固定架19的正面和背面均铰接有第二把手29,床体8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二铰接槽30,第二铰接槽3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把手29,第二铰接槽30的前端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8的背面;
进一步地,床头屏7的左端表面设置有求助按钮31,求助按钮31与电动推杆13电性连接,求助按钮31与主动求助单元6电性连接,床头屏7的右端表面设置有收束槽32,收束槽32的后端内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缠绕柱33,缠绕柱33呈圆柱状,缠绕柱33的正面设置有握柄34,缠绕柱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数据线35,数据线35的末端设置有红外指夹探头36,红外指夹探头36与电动推杆13电性连接,红外指夹探头36与脉搏监测单元5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收束槽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盖37,密封盖37的表面呈圆环状,密封盖37的内侧壁与缠绕柱33的外侧壁适配并对齐,密封盖37的下端开设有滑槽38,滑槽38的内部连通收束槽32的内壁,滑槽38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数据线35;
进一步地,其使用方法为:
步骤一,将中央控制单元1与信号发送单元2电性连接,利用信号发送单元2与移动监护单元3电性号连接,同时移动监护单元3设置有专用的移动设备4,当主动求助单元6或脉搏监测单元5被触发时,触发信号传递至中央控制单元1,中央控制单元1控制信号发送单元2向移动设备4发生求助信号,监护人手持移动设备4并观测到求助信号,及时的查看智能家居床使用者的情况,并作出对应的措施;
步骤二,患者使用时,通过躺下在第一床垫21和第二床垫26的上方歇息,将床头屏7内的数据线35连接脉搏监控单元,通过滑槽38向外部拉动数据线35使得红外指夹探头36能够夹住患者的手指,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红外指夹探头36监测并将监测数据通过脉搏监测单元5上传至中央控制单元1,通过旋转握柄34,握柄34带动缠绕柱33旋转,利用缠绕柱33将多余的数据线35向收束槽32内收束;
步骤三,当求助按钮31被按下或脉搏监测单元5被触发时,中央控制单元1向移动设备4发送求助信息,同时中央控制单元1控制电动推杆13开启,两个电动推杆13同时工作,电动推杆13带动伸缩杆14向外伸展,伸缩杆14通过延长杆15将防滑块16推出安装槽9,卡块17在防滑块16的带动下脱离卡槽12,防滑块16通过连接板27带动橡胶块25抽出第二开口24,两个防滑块16连通连接板27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地面,安装块10与床体8上端侧壁的摩擦力减小,第一床垫21的侧壁与第二床垫26的侧壁间摩擦力减少;
步骤四,当监护人赶到床体8附近时,将患者平移至第二床垫26的上方,用被单轻裹患者的同时使得第一铰接槽22露出,拨起第一把手23,通过第一把手23将安装块10通过铰接端向两侧拉起,使得固定架19的两侧无遮挡,利用连接杆28掉落地面,使得第二铰接槽30露出,拨起第二把手29,通过第二把手29将固定架19向前拉出部分,使得固定架19后端第二把手29露出,通过床体8固定架19前端和后端的第二把手29将固定架19连通患者抬起并运送救治。
通过设置在床体8的表面安装固定架19,利用床体8上方的第二床垫26对固定架19的两侧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在第二床垫26的下表面设置安装块10,利用安装块10的下表面外侧与安装槽9的上表面外侧铰接,使得通过安装块10固定第二床垫26的同时,便于通过安装块10将第二床垫26拉出,使得便于固定架19的露出、分离,从而使得具有便于便于在家具和担架直接切换的特点。
通过设置利用固定架19与床体8分离,通过固定架19作为担架的替代物直接将在床体8上方休息的患者抬起,并运送至医院救助,同时在固定架19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20,使得在救护车携带专业担架来时,直接将携带有患者的固定架19放在专业担架的上表面,并通过拉伸专业担架两侧的护栏与限位槽20卡接,从而使得具有无需将患者抱起即可送医救治,避免了抱起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特点。
通过设置求助按钮31和红外指夹探头36分别连接主动求助单元6和脉搏监测单元5,并且中央控制单元1与电动推杆13电性连接,利用中央控制单元1通过信号发送单元2向监护人手持的移动设备4发送求助信号的同时,开启电动推杆13,利用电动推杆13将伸缩杆14及延长杆15向外顶出,使得防滑块16及连接板27脱离床体8,减少安装块10与床体8间的摩擦,使得安装块10便于向床体8两侧拉起,进而将固定架19露出,从而使得具有及时发送求助信息的同时便于节省操作时间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在床体的表面安装固定架,利用床体上方的第二床垫对固定架的两侧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在第二床垫的下表面设置安装块,利用安装块的下表面外侧与安装槽的上表面外侧铰接,使得通过安装块固定第二床垫的同时,便于通过安装块将第二床垫拉出,使得便于固定架的露出、分离,从而使得具有便于便于在家具和担架直接切换的特点。
2、通过设置利用固定架与床体分离,通过固定架作为担架的替代物直接将在床体上方休息的患者抬起,并运送至医院救助,同时在固定架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使得在救护车携带专业担架来时,直接将携带有患者的固定架放在专业担架的上表面,并通过拉伸专业担架两侧的护栏与限位槽卡接,从而使得具有无需将患者抱起即可送医救治,避免了抱起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特点。
3、通过设置求助按钮和红外指夹探头分别连接主动求助单元和脉搏监测单元,并且中央控制单元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利用中央控制单元通过信号发送单元向监护人手持的移动设备发送求助信号的同时,开启电动推杆,利用电动推杆将伸缩杆及延长杆向外顶出,使得防滑块及连接板脱离床体,减少安装块与床体间的摩擦,使得安装块便于向床体两侧拉起,进而将固定架露出,从而使得具有及时发送求助信息的同时便于节省操作时间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包括中央控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有信号发送单元(2),所述信号发送单元(2)电性连接有移动监护单元(3),所述移动监护单元(3)设置有移动设备(4),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有脉搏监测单元(5),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有主动求助单元(6),所述主动求助单元(6)和脉搏监测单元(5)均电性连接有监测装置,所述主动求助单元(6)和脉搏监测单元(5)均电性连接有抬起装置,通过所述监测装置监测使用者的脉动速率,通过所述抬起装置将智能家居床分离使得患者被抬起,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床头屏(7),所述抬起装置包括床体(8),所述床体(8)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床头屏(7),所述床头屏(7)的下表面与床体(8)的下表面适配并对齐,所述床体(8)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9),两个所述安装槽(9)分别位于床体(8)正面的左上角和右上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槽(9)的相对侧端均铰接有安装块(10),所述安装块(10)的下端表面与安装槽(9)的下端表面适配并对齐,两个所述安装块(10)的相对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11)的内侧壁呈斜向下方倾斜状,所述第一开口(1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2),所述安装槽(9)的内底壁后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位于第一开口(11)内,所述电动推杆(13)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杆(15),所述第一开口(11)的前端滑动插接有防滑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块(16)的正面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防滑块(16)的表面与第一开口(11)的表面适配,所述防滑块(16)的倾斜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的表面与卡槽(12)的内侧壁适配,所述卡槽(12)的内壁卡接有卡块(17),所述防滑块(16)的倾斜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8),所述防滑垫(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开口(11)的表面,所述防滑块(16)的一侧壁和下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安装槽(9)的内侧壁,所述防滑块(16)的后端表面滑动连接有延长杆(15)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8)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架(19),所述固定架(19)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槽(9)的内侧壁适配,所述固定架(19)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0),所述固定架(19)的上表面与安装块(10)的上表面对齐并适配,两个所述安装块(10)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床垫(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床垫(2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铰接槽(22),所述第一铰接槽(22)的内侧壁铰接有第一把手(23),两个所述第一床垫(21)的相对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开口(24),所述第二开口(24)的内侧壁呈斜向下方倾斜状,所述第二开口(24)的前端内部滑动插接有橡胶块(25),所述橡胶块(25)的正面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橡胶块(25)的倾斜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开口(24)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床垫(26),所述第二床垫(26)的上表面与第一床垫(21)的上表面对齐,所述橡胶块(25)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架(19)的上表面,所述橡胶块(25)的垂直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床垫(26)的侧壁,所述防滑块(1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7)的背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25)的前端,两个所述连接板(27)的相对侧壁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所述固定架(19)的正面和背面均铰接有第二把手(29),所述床体(8)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二铰接槽(30),所述第二铰接槽(3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把手(29),所述第二铰接槽(30)的前端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8)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屏(7)的左端表面设置有求助按钮(31),所述求助按钮(31)与电动推杆(13)电性连接,所述求助按钮(31)与主动求助单元(6)电性连接,所述床头屏(7)的右端表面设置有收束槽(32),所述收束槽(32)的后端内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缠绕柱(33),所述缠绕柱(33)呈圆柱状,所述缠绕柱(33)的正面设置有握柄(34),所述缠绕柱(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数据线(35),所述数据线(35)的末端设置有红外指夹探头(36),所述红外指夹探头(36)与电动推杆(13)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指夹探头(36)与脉搏监测单元(5)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槽(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盖(37),所述密封盖(37)的表面呈圆环状,所述密封盖(37)的内侧壁与缠绕柱(33)的外侧壁适配并对齐,所述密封盖(37)的下端开设有滑槽(38),所述滑槽(38)的内部连通收束槽(32)的内壁,所述滑槽(38)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数据线(3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方法为:
步骤一,将中央控制单元(1)与信号发送单元(2)电性连接,利用信号发送单元(2)与移动监护单元(3)电性号连接,同时移动监护单元(3)设置有专用的移动设备(4),当主动求助单元(6)或脉搏监测单元(5)被触发时,触发信号传递至中央控制单元(1),中央控制单元(1)控制信号发送单元(2)向移动设备(4)发生求助信号,监护人手持移动设备(4)并观测到求助信号,及时的查看智能家居床使用者的情况,并作出对应的措施;
步骤二,患者使用时,通过躺下在第一床垫(21)和第二床垫(26)的上方歇息,将床头屏(7)内的数据线(35)连接脉搏监控单元,通过滑槽(38)向外部拉动数据线(35)使得红外指夹探头(36)能够夹住患者的手指,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红外指夹探头(36)监测并将监测数据通过脉搏监测单元(5)上传至中央控制单元(1),通过旋转握柄(34),握柄(34)带动缠绕柱(33)旋转,利用缠绕柱(33)将多余的数据线(35)向收束槽(32)内收束;
步骤三,当求助按钮(31)被按下或脉搏监测单元(5)被触发时,中央控制单元(1)向移动设备(4)发送求助信息,同时中央控制单元(1)控制电动推杆(13)开启,两个电动推杆(13)同时工作,电动推杆(13)带动伸缩杆(14)向外伸展,伸缩杆(14)通过延长杆(15)将防滑块(16)推出安装槽(9),卡块(17)在防滑块(16)的带动下脱离卡槽(12),防滑块(16)通过连接板(27)带动橡胶块(25)抽出第二开口(24),两个防滑块(16)连通连接板(27)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地面,安装块(10)与床体(8)上端侧壁的摩擦力减小,第一床垫(21)的侧壁与第二床垫(26)的侧壁间摩擦力减少;
步骤四,当监护人赶到床体(8)附近时,将患者平移至第二床垫(26)的上方,用被单轻裹患者的同时使得第一铰接槽(22)露出,拨起第一把手(23),通过第一把手(23)将安装块(10)通过铰接端向两侧拉起,使得固定架(19)的两侧无遮挡,利用连接杆(28)掉落地面,使得第二铰接槽(30)露出,拨起第二把手(29),通过第二把手(29)将固定架(19)向前拉出部分,使得固定架(19)后端第二把手(29)露出,通过床体(8)固定架(19)前端和后端的第二把手(29)将固定架(19)连通患者抬起并运送救治。
CN202010762491.9A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 Active CN111728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2491.9A CN111728790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2491.9A CN111728790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8790A true CN111728790A (zh) 2020-10-02
CN111728790B CN111728790B (zh) 2021-08-24

Family

ID=72656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2491.9A Active CN111728790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879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8577Y (zh) * 1993-06-18 1994-06-15 财团法人长庚纪念医院 多功能自动控制病床
US20070180625A1 (en) * 2006-02-06 2007-08-09 Walke James L Mattress with patient transport apparatus incorporated therein
CN101450023A (zh) * 2007-11-13 2009-06-10 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医院搬运用担架床等的护栏及其锁定机构
US7653953B2 (en) * 2004-02-17 2010-02-02 Ciateq, A.C. Rotating therapeutic bed
CN204468469U (zh) * 2015-02-05 2015-07-15 李杨 一种多用途平板台车
CN205054615U (zh) * 2015-10-17 2016-03-02 王丹辉 一种新型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患者用的转运床垫
CN105877941A (zh) * 2016-04-06 2016-08-24 吉林大学 一种神经外科病床辅助装置
CN205832041U (zh) * 2016-05-12 2016-1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
CN209984473U (zh) * 2018-01-22 2020-01-24 王柳娟 可用于急救的护理床
EP3664759A2 (en) * 2017-08-11 2020-06-17 D.T. Davis Enterprises, Ltd. (d/b/a Hovertech International) Lateral transfer mattress and rotational positioning device
CN210872587U (zh) * 2019-08-07 2020-06-30 黄欣 一种护理转运双用组合式医用床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8577Y (zh) * 1993-06-18 1994-06-15 财团法人长庚纪念医院 多功能自动控制病床
US7653953B2 (en) * 2004-02-17 2010-02-02 Ciateq, A.C. Rotating therapeutic bed
US20070180625A1 (en) * 2006-02-06 2007-08-09 Walke James L Mattress with patient transport apparatus incorporated therein
CN101450023A (zh) * 2007-11-13 2009-06-10 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医院搬运用担架床等的护栏及其锁定机构
CN204468469U (zh) * 2015-02-05 2015-07-15 李杨 一种多用途平板台车
CN205054615U (zh) * 2015-10-17 2016-03-02 王丹辉 一种新型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患者用的转运床垫
CN105877941A (zh) * 2016-04-06 2016-08-24 吉林大学 一种神经外科病床辅助装置
CN205832041U (zh) * 2016-05-12 2016-1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
EP3664759A2 (en) * 2017-08-11 2020-06-17 D.T. Davis Enterprises, Ltd. (d/b/a Hovertech International) Lateral transfer mattress and rotational positioning device
CN209984473U (zh) * 2018-01-22 2020-01-24 王柳娟 可用于急救的护理床
CN210872587U (zh) * 2019-08-07 2020-06-30 黄欣 一种护理转运双用组合式医用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8790B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0189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11728790B (zh) 一种便于家庭监护病患用智能家居床及方法
CN206103229U (zh) 多功能康复护理床
CN104887423A (zh) 一种手术护理床
CN207520295U (zh) 一种感应式大便收集装置
CN211750111U (zh) 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便于携带的诊疗箱
CN112245128B (zh) 脑电信号控制的助老助残机器人及人员监护系统
CN115737318A (zh) 一种医疗护理垫
CN111773474B (zh) 一种具有防晃功能的护理车
CN107260421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
CN113576796A (zh) 一种家庭养老床位系统
CN209629667U (zh) 一种采血枕
CN210405932U (zh) 床垫传动装置控制箱
CN111772954B (zh)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护理车
CN217548416U (zh) 一种多功能亲子床
CN211675595U (zh) 一种肿瘤内科用引流装置
CN215132234U (zh) 一种妇科用医疗护理台
CN215840031U (zh) 一种家庭养老床位系统
CN220344490U (zh) 一种应急开关及智能医疗柜
CN215535835U (zh) 一种智能护理床
CN2233735Y (zh) 一种助力型护理床
CN111772955B (zh) 一种康复护理车
CN212439087U (zh) 一种智能担架
CN210056516U (zh) 一种声控护理床
CN215875453U (zh)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多模态监测助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