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7893A -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7893A
CN111727893A CN202010511493.0A CN202010511493A CN111727893A CN 111727893 A CN111727893 A CN 111727893A CN 202010511493 A CN202010511493 A CN 202010511493A CN 111727893 A CN111727893 A CN 111727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ge
air
air supply
exhaust
air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14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7893B (zh
Inventor
汤宏斌
鲜巧阳
王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20105114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7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7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7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7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7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2Pigsties; Dog-kennels; Rabbit-hutches or the like
    • A01K1/03Housing for domestic or laboratory animals
    • A01K1/031Cages for laboratory animals; Cages for measuring metabolism of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047Air-conditioning, e.g. ventilation, of animal housings
    • A01K1/0058Construction of air inlets or outlets in roo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2Pigsties; Dog-kennels; Rabbit-hutches or the like
    • A01K1/035Devices for use in keeping domestic animals, e.g. fittings in housings or dog be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包括多个饲养实验单元和送排风系统,每一饲养实验单元包括外笼和内笼,外笼包括将外笼隔离成上层和下层的隔离板、开闭上层的第一外笼门和开闭下层的第二外笼门,内笼包括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分别设在上层和下层,第一内笼底面设有第一通道,第二内笼顶面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送排风系统包括送排风箱体、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均设在送排风箱体内,送风风机和多个饲养实验单元通过送风风管连接,排风风机和多个饲养实验单元通过排风风管连接,既可在无操作时完全隔离感染动物,又可在日常照料动物时形成定向气流。

Description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集中式非人灵长类生物安全实验装置是从事感染性大动物实验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防护性饲养观察装置。
目前,生物安全型的猴实验装置,国内外研究较晚,且技术并不成熟。在感染性实验环境下进行的实验猴饲养观察均采用单笼或双笼隔离装置,虽然能够对感染后的实验动物进行有效隔离,但未考虑灵长类动物群居性的环境福利,不能进行感染性实验的长期观察。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既可在无操作时完全隔离感染动物,又可在日常照料动物时形成定向气流,解决非人灵长类实验中正常生物学特性的表达,并可有效防止气溶胶感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包括:
多个饲养实验单元,每一所述饲养实验单元包括外笼和内笼,所述内笼设在所述外笼包括隔离板、第一外笼门和第二外笼门,所述外笼通过隔离板隔离成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通过所述第一外笼门开闭,所述下层通过第二外笼门开闭,所述内笼包括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所述第一内笼设在所述上层内,所述第二内笼设在所述下层内,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笼内,所述第一内笼底面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内笼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设有可拆卸地第一通道门;
送排风系统,包括送排风箱体、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均设在所述送排风箱体内,所述送风风机和多个所述饲养实验单元通过送风风管连接,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管件设有送风过滤器,所述排风风机和多个所述饲养实验单元通过排风风管连接,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管间设有排风过滤器;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外笼上安装有压差表,所述内笼内设有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压差表、送风风机、排风风机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将压差传感器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送风风机的送风量和排风风机的排风量。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过滤器包括排风粗效过滤器和排风高效过滤器,所述排风风管连接所述排风粗效过滤器的进风口,所述排风粗效过滤器的进风口处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和CO2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从饲养实验单元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所述CO2传感器用于监测从饲养实验单元排出的空气中的CO2浓度,所述排风粗效过滤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排风高效过滤器的进风口,所述排风高效过滤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排风风机的进风口,所述排风风机的出风口伸向室外。
进一步地,所述外笼顶部设有送风立柱和排风立柱,所述送风立柱和所述排风立柱均为贯通的柱状结构,所述送风立柱与所述送风风管通过送风管连接,所述送风管上设有送风调节阀,所述排风立柱与所述排风风管通过排风管连接,所述排风管上设有排风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外笼上层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可拆卸地外笼拆卸板,所述第一外笼门中部设有可进行实时观察的钢化玻璃,所述外笼下层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可拆卸地外笼拆卸板,所述第二外笼门中部设有可进行实时观察的钢化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外笼中部和底部设有两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为拐角向内设置的“L”形结构,所述第一内笼或第二内笼卡设在两根所述导轨间,所述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上均设有固定插销,所述导轨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插销配合的固定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笼门和第二外笼门的边框内侧上设有边框胶条边,所述第一外笼门和第二外笼门的边框外侧上均设有多个偏心轴锁紧装置,所述偏心轴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转动轴,所述固定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外笼门或第二外笼门上,所述固定底座中内设有转动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贯通的滑槽,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偏心轴,所述转动轴和所述偏心轴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设有从所述滑槽伸出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滑槽为弧形且延伸方向与转动轴的周向方向有一定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均为钢丝笼,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多孔导流板,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可拆卸地内笼拆卸板,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的顶面前半段均设有多孔导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内均设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板和挤压杆,所述挤压板设在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内且与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的前侧面平行,两根所挤压杆分别设在所述挤压板的两侧,所述挤压杆一端与挤压板固定,另一端悬空伸出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且设有拉手。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悬空伸出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且设有把手,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多个相邻的定位卡槽,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的前侧面均设有与所述定位卡槽配合的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板与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后侧面间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后侧面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后侧面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本饲养实验单元通过设置外笼和内笼并通过送排风系统参与送风和排风,既可在无操作时完全隔离感染动物,又可在日常照料动物时形成定向气流,解决非人灵长类实验中正常生物学特性的表达,并可有效防止气溶胶感染。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内笼包括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均可拆卸地安装在外笼内,方便清洗,且第一内笼底面设有第一通道,第二内笼顶面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上设有可拆卸地第一通道门,使得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上下贯通,可以使非人灵长类的活动空间增大。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可拆卸地内笼拆卸板、外笼的上层和下层均设置可拆卸地外笼拆卸板可以使两个相邻的饲养实验单元间连通,方便非人灵长类活动和集中管理,进一步使非人灵长类的活动空间增大。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设置有挤压装置,可以比较轻松地将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挤压到第一内笼或第二内笼前端有效降低了推移非人灵长类的工作难度,且挤压杆上装配有多个定位卡槽,能够保证在挤压非人灵长类过程中挤压板的单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送排风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送风风机、送风高效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排风风箱、排风高效箱和排风粗效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饲养实验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饲养实验单元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外笼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隔离板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饲养实验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通道和第一通道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偏心轴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定子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一内笼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挤压装置中挤压板未前移的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挤压装置中挤压板未前移的左视图。
图19为本发明挤压装置中挤压板前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挤压装置中挤压板前移后的左视图。
其中:100-外笼;110-第一外笼门;120-第二外笼门;130-脚轮;140-外笼拆卸板;150-亚克力透明灯;160-送风立柱;161-送风孔;170-排风立柱;171-排风孔;180-压差表;190-隔离板;1100-导轨;1110-固定插孔;
200-内笼;210-第一内笼;211-第一通道;212-第一通道门;213-固定插销;220-第二内笼;221-第二通道;230-动物栖息杆;240-食盒;250-水盒;260-多孔导流板;261-内笼拆卸板;270-托盘;
300-送排风箱体;301-送风风机;302-送风高效箱;303-排风风机;304-排风粗效箱;305-排风高效箱;306-湿度传感器;307-CO2传感器;308-检测孔;309-送风风管;310-排风风管;
400-挤压装置;410-挤压板;420-挤压杆;421-第一支杆;4211-定位卡槽;422-第二支杆;4221-拉手;430-第一连接杆;440-第二连接杆;450-滑槽;
500-偏心轴锁紧装置;510-固定底座;511-第一固定板;512-第二固定板;513-弧形连接板;5131-滑槽;520-转动轴;530-偏心轴;540-转动杆;
600-定制铰链;610-第一铰链安装件;620-第二铰链安装件;630-弹性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包括饲养实验单元,送排风系统和控制系统。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多个饲养实验单元设置成一排,相邻饲养实验单元通过对锁螺丝和密封条紧固在一起,饲养实验单元用于对非人灵长类进行饲养,每一饲养实验单元包括外笼100和内笼200,内笼200设在外笼100内,非人灵长类放置在内笼200内,食盒240和水盒250放置在内笼200的前侧面上,方便给非人灵长类提供水和事物,外笼100对非人灵长类起进一步保护作用。多个饲养实验单元组合贯通在一起的集中式饲养装置。
参照图6、图9-图13所示,外笼100包括隔离板190、第一外笼门110和第二外笼门120,外笼110通过隔离板190隔离成上层和下层,上层通过第一外笼门110开闭,下层通过第二外笼门120开闭,内笼200包括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第一内笼210设在上层内,第二内笼220设在下层内,第一内笼210可拆卸地设在第二内笼220的顶部,第一内笼210底面设有第一通道211,第二内笼220顶面设有与第一通道211连通的第二通道221,第一通道211上设有可拆卸地第一通道门212,使得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上下贯通,可以使非人灵长类的活动空间增大。
参照图1-图5所示,送排风系统包括送排风箱体300、送风风机301、排风风机303和控制器,送风风机301和排风风机303均设在送排风箱体300内,送风风机301和多个饲养实验单元的外笼100通过送风风管309连接,排风风机303和多个饲养实验单元的外笼100通过排风风管310连接。通过送排风系统,保证饲养实验单元内空气流通。使送排风系统和饲养实验单元分离设置,有效地降低了非人灵长类饲养空间的振动和噪音。
参照图6所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为PLC控制器,外笼100上安装有压差表180,外笼100内设有压差传感器,通过压差表180和压差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外笼100内的气压,帮助实时手动控制送风风机301的送风量和排风风机303的排风量,以助于实时调节外笼100内的气压。本装置中,压差传感器、压差表180、送风风机301和排风风机303、控制器电连接,将压差传感器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自动控制送风风机301的送风量和排风风机303的排风量,以助于自动实时调节外笼100内的气压。
本饲养实验单元通过设置外笼100和内笼200,并通过送排风系统参与送风和排风,既可在无操作时完全隔离感染动物,又可在日常照料动物时形成定向气流,解决非人灵长类实验中正常生物学特性的表达,并可有效防止气溶胶感染。
下面通过附图对送排风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送风风机301设在送排风箱体300内上部,送风风机301和送风风管309间设有送风高效过滤器,送风风机301用于将饲养实验单元外的空气送至送风高效过滤器内,送风高效过滤器用于将饲养实验单元外的空气过滤后送入饲养实验单元内。
具体地,参照图4所示,送风风机301的进风口伸出送排风箱体300,送风风机301的出风口和送风高效过滤器的进风口连接,送风高效过滤器设在送风高效箱302中,送风高效过滤器的出风口通过在线消毒气密型接头与送风风管309连接,送风风管309上设有多个送风口,每一送风口与一个饲养实验单元连接,用于向饲养实验单元送入空气,送风风机301通过偏心轴530锁紧装置500压紧在送风高效箱302底部,送风高效箱302为长方形箱体结构。
参照图5所示,排风风机303设在送排风箱体300内下部,排风风管310和排风风机303间设有依次设有排风粗效过滤器和排风高效过滤器,排风粗效过滤器和排风高效过滤器用于过滤饲养实验单元内空气。排风风管310连接排风粗效过滤器的进风口,排风粗效过滤器的进风口设有温湿度传感器306和CO2传感器307,温湿度传感器306用于监测从饲养实验单元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CO2传感器307用于监测从饲养实验单元排出的空气中的CO2浓度,排风粗效过滤器的出风口与排风高效过滤器的进风口连接,排风高效过滤器的出风口和排风风机303的进风口连接,排风风机303的出风口伸出送排风箱体300,使得饲养实验单元排出的空气过滤后进入排风风机303,进而被排到饲养实验单元外。通过排风粗效过滤器和排风高效过滤器对饲养实验单元内的空气进行预处理,以延长排风风机303的使用时间。
具体地,排风粗效过滤器设在排风粗效箱304中,排风粗效箱304为L型箱体结构。排风高效过滤器设在排风高效箱305中,排风高效箱305固定在排风粗效箱304顶部,排风高效箱305为长方体箱体机构。排风风机303设在排风风机箱中,排风风机箱设在排风高效箱305顶部,排风风机箱为长方形箱体结构,排风风机箱向外伸出有排风检测孔308,排风检测孔308处设有尘埃粒子计数仪,通过尘埃粒子计数仪可以检测排风高效过滤器一侧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判定排风高效过滤器是否泄漏,排风检测孔308和排风粗效过滤器的进风口错开,以免相互影响,排风风机箱通过偏心轴锁紧装置500锁紧在排风高效箱305顶部。
其中,送风高效过滤器、排风粗效过滤器和排风高效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去除污染颗粒和在线消毒。
送排风箱体300、送风风管309、排风风管310、送风高效箱302、排风高效箱305、排风粗效箱304和排风风机箱采用隔音降噪的耐腐蚀金属制成,例如304不锈钢材料。
送风风管309和排风风管310与各个饲养实验单元间通过不锈钢真空快装卡箍接头连接。送风风管309和送风风机301间通过在线消毒气密型接头进行连接。排风风机303的排风口处设有CF软管化工快接头。
在每个饲养实验单元中,内笼200设在外笼100内部,通过对送风风机301送风量和排风风机303排风量的自动变频控制,达到外笼100内负压的稳定,形成负压外笼100和饲养内笼200结构。
下面通过附图对饲养实验单元中的外笼1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6和图9所示,外笼100底部设有多个脚轮130,外笼100中部可以设置可拆卸地隔离板190,隔离板19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参照图6所示,外笼100上层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可拆卸地外笼拆卸板140,第一外笼门110中部设有可进行实时观察的钢化玻璃,第一外笼门110边框内侧上设有边框胶条边,可使第一外笼门110压紧在外笼100上,第一外笼门110和外笼100间通过定制铰链600铰接,保证外笼100的气密封,帮助形成负压外笼100。
参照图6和图10所示,外笼100顶部设有送风立柱160和排风立柱170,送风立柱160和排风立柱170为贯通的柱状结构,外笼100顶部设有与送风立柱160位置相对的送风孔161和与排风立柱170位置相对的排风孔171,送风孔与送风风管连接,排风孔与排风风管连接。外笼100顶部自送风孔向下设有送风立柱160,外笼顶部自排风孔向下设有排风立柱170,排风立柱170设在外笼100顶部靠近后侧面的位置,送风立柱160设在外笼100的内部靠近左侧面或右侧面的位置,送风立柱160与送风风管309通过送风管连接,排风立柱170与排风风管310通过排风管连接,外笼100上层设有用于笼内环境照明的亚克力透明灯150。
外笼100下层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可拆卸地外笼拆卸板140,第二外笼门120中部设有可进行实时观察的钢化玻璃,第二外笼门120边框内侧上设有边框胶条边,可使第二外笼门120压紧在外笼100上,第二外笼门120和外笼100间通过定制铰链600铰接,保证外笼100的气密封,帮助形成负压外笼100,外笼100下层内设有用于笼内环境照明的亚克力透明灯150。
参照图7、图8和图14所示,第一外笼门110的边框外侧上设有多个偏心轴锁紧装置500,用于将第一外笼门110锁紧在第一外笼100上;第二外笼门120的边框外侧上设有多个偏心轴锁紧装置500,用于将第二外笼门120锁紧在外笼100上,帮助形成负压外笼100,使饲养实验单元内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通过对送风风机301送风量和排风风机303排风量的自动变频控制,对饲养实验单元内的气压进行控制,防止与外界空气进行流通。
偏心轴锁紧装置500包括固定底座510和转动轴520,固定底座510安装在被锁紧件上,固定底座510上设有第一固定板511、第二固定板512和弧形连接板513,第一固定板511和第二固定板512分别设在弧形连接板513两侧,固定底座510通过第一固定板511和第二固定板512固定在被锁紧件上,固定底座510中的弧形连接板513内设有转动轴520,弧形连接板513上设有贯通的滑槽5131,转动轴520靠近锁紧件的一端设有偏心轴530,转动轴520和偏心轴530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转动轴520的中部设有从弧形连接板513的滑槽5131伸出的转动杆540,转动杆540的轴线与转动轴520的轴线垂直,通过在滑槽5131内转动转动杆540,使转动轴520转动,进而使偏心轴530转动压紧第一外笼框111或第二外笼框12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板511和第二固定板512上分别设有螺栓孔,第一固定板511和第二固定板512通过穿过螺栓孔的螺栓固定在被锁紧件上。滑槽5131为弧形,且滑槽5131的延伸方向与转动轴520的周向方向有一定夹角,当被锁紧件锁紧在锁紧件上时,转动转动杆540,可使转动轴520和偏心轴530在转动时同时向锁紧件移动,进而使转动轴520和偏心轴530同时压紧在锁紧件上,增大锁紧效果,当打开被锁紧件时,转动转动杆540,可使转动轴520和偏心轴530在转动时同时远离锁紧件。本发明中,被锁紧件为第一外笼门110、第二外笼门120,被锁紧件为外笼100。
另外,排风风机箱通过偏心轴锁紧装置500锁紧在排风高效箱305顶部,其中,被锁紧件为排风风机箱,锁紧件为排风高效箱305。排风风机通过偏心轴锁紧装置500锁紧在送风高效箱302顶部,其中,被锁紧件为送风风机,锁紧件为送风高效箱302。
参照图15所示,定制铰链600包括第一铰链安装件610和第二铰链安装件620,第一铰链安装件610和第二铰链安装件620通过转轴铰接,转轴上设有弹性挡圈630,用于限制转轴轴向移动,使第一铰链安装件610和第二铰链安装件620的相对转动更加灵活,第一铰链安装件610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笼100,第二铰链安装件620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外笼门110或第二外笼门120上。
送风立柱160与送风风管309的连接处设有送风调节阀,排风立柱170与排风风管310的连接处设有排风调节阀,用于调节外笼100内部的送风量和排风量,具体的,送风调节阀设在送风管上,排风调节阀设在排风管上。送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均为手动调节阀。在控制器帮助调节送风风机301的送风量和排风风机303的排风量时,送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可以进一步调节到各个饲养实验单元的送风量和排风量。
参照图9和图10所示,外笼100中部和底部均设有两根由PVC材质制成的导轨1100,两根导轨1100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第一内笼210卡设在外笼100中部的两根导轨1100间,第二内笼220卡设在外笼100底部的两根导轨1100间,使得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可以在两根导轨1100间前后移动,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上设有固定插销1110,固定插销1110可以是弹簧固定销,导轨1100上设有固定插孔2211(图中未示出),通过固定插销1110插入固定插孔2211中,可以将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固定在外笼内上。为了对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偏移掉落,两根导轨1100均呈L形且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
另外,外笼100的中部可设置加强腔体强度的中间承重梁。
下面通过附图对饲养实验单元中的内笼2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内笼200包括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均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均为钢丝笼,第一内笼210设在外笼100上层内,第二内笼220设在外笼100下层内,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内均设有动物栖息杆230,动物栖息杆230两端焊接在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内。
参照图10所示,第一内笼210前侧面设有向第一内笼210内伸入的食盒240和水盒250,第二内笼220前侧面设有向第二内笼220内伸入的食盒240和水盒250,食盒240用于给非人灵长类供食,水盒250用于给非人灵长类供水。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底部均设有用于收集非人灵长类排泄物托盘270,托盘270通过托盘固定插销固定在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底部,托盘270上设有将托盘270拉出的托盘拉手。
第一内笼210的前侧面为不锈钢圆条或圆管制成,顶面和底面均由不锈钢网板制成,底面设有第一通道211,第一通道211上设有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通道211上的第一通道门212,第一通道门212为格栅,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多孔导流板260,多孔导流板26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左侧面和右侧面上设有可拆卸地内笼拆卸板261,第一内笼210顶面前半段同样设有多孔导流板260。
参照图10、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内笼220的前侧面为不锈钢圆条或圆管制成,顶面和底面均由不锈钢网板制成,顶面设有与第一通道211连通的第二通道221,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多孔导流板260,多孔导流板26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左侧面和右侧面上设有可拆卸地内笼拆卸板261,第二内笼220顶面前半段同样设有多孔导流板260。
通过在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的左侧面、右侧面和顶面前半段设置多孔导流板260,可以在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的左侧面、右侧面和顶面形成向内保护的单向气流,让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和外笼100之间形成一个狭小的空间,从而在风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单位截面的减小使风速增加。
通过设置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21,可以使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外笼120连通。通过在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可拆卸地内笼拆卸板、外笼100的上层和下层均设置可拆卸地外笼拆卸板可以使两个相邻的饲养实验单元间连通,方便非人灵长类活动和集中管理。例如,如果进行相邻的两个内笼200贯通,可以卸掉两个外笼100左右两侧上的拆卸板和两个内笼200左右两侧上的拆卸板,两个第一外笼门112和两个第二外笼门122保持关闭状态,形成两个饲养实验单元相互之间的空气循环流动。
参照图16-图20所示,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内均设有挤压装置400,通过挤压装置400可以比较轻松地将非人灵长类挤压到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前端。
挤压装置400包括挤压板410和挤压杆420,挤压板410设在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内且与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的前侧面平行,挤压杆420设在挤压板410的两侧,挤压杆420一端与挤压板410固定,另一端悬空伸出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具体地,挤压杆420包括第一支杆421和第二支杆422,第一支杆421的一端与挤压板410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支杆422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杆422的另一端悬空且设有伸出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呈“匚”形的拉手4221,方便拉伸,拉手4221可以使可拆卸地,通过弹簧固定销安装在第二支杆422上,第一支杆421和第二支杆422上设有多个相邻的定位卡槽4211,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的前侧面均设有与定位卡槽4211配合的定位凸起,方便挂设第一支杆421或第二支杆422,将第一支杆421或第二支杆422卡住,防止挤压板410发生移动。
优选地,挤压板410与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后侧面间设有第一连接杆430和第二连接杆440,第一连接杆430的一端与挤压板410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后侧面铰接,第二连接杆440的一端与挤压板410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后侧面铰接,第一连接杆430的中部和第二连接杆440的中部铰接。通过拉伸挤压杆420,使挤压板410前后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430和第二连接杆440会压缩或展开,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430和第二连接杆440,可以对挤压板410的移动进行导向,防止挤压板410在前后移动时发生偏移。
优选地,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的顶部均设有滑槽450,挤压板410的顶部设有在滑槽450内滑动的滑轮,通过滑轮在滑槽450内滑动,减少摩擦力,帮助挤压板410前进或后退。
在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时,控制器设定饲养实验单元通风换气次数为40次/h,外笼100内外压差为-100Pa,先启动排风风机303,再启动送风风机301,通过排风风管310上的风速传感器保持排风风机303总排风量参数在40次/h条件下,调节送风风机301的输入电压控制送风风机301转速和送风风量,保持外笼100的负压平衡,可通过送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独立手动调节单个饲养单元的负压平衡。
非人灵长类放置于内笼200中进行饲养观察,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安装在两根导轨1100间,能够通过拔起限位固定插销1110沿PVC导轨1100将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滑出对第一内笼210和第二内笼220进行清洗消毒,日常饲养观察过程中,只需要开启外笼100的第一外笼门112或第二外笼门122即可完成加食、加水,和抽出悬挂于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底部的托盘270,清理排泄物等操作。由于存在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工作界面仍然可以保持足够的向内定向气流,保障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另外,实验人员可以操作挤压杆420移动挤压板410,由于挤压板410过滑轮悬挂于挤压板410滑槽5131上减小了摩擦阻力,可以比较轻松地将实验猴挤压到第一内笼210或第二内笼220前端。挤压杆420上装配有多个定位卡槽4211,能够保证在挤压非人灵长类过程中挤压板410的单向移动,有效降低了推移非人灵长类的工作难度。
通过安装在送风风管309和排风风管310上的CF软管化工快接口,可外接化学消毒蒸汽发生器,关闭送风风机301的进风口和排风风机303上的出风口,对送风风管309、排风风管310、外笼100内部空间及表面、内笼200、排风高效过滤器、排风粗效过滤器进行在线循环消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饲养实验单元,每一所述饲养实验单元包括外笼和内笼,所述内笼设在所述外笼包括隔离板、第一外笼门和第二外笼门,所述外笼通过隔离板隔离成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通过所述第一外笼门开闭,所述下层通过第二外笼门开闭,所述内笼包括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所述第一内笼设在所述上层内,所述第二内笼设在所述下层内,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笼内,所述第一内笼底面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内笼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设有可拆卸地第一通道门;
送排风系统,包括送排风箱体、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均设在所述送排风箱体内,所述送风风机和多个所述饲养实验单元通过送风风管连接,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管件设有送风过滤器,所述排风风机和多个所述饲养实验单元通过排风风管连接,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管间设有排风过滤器;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外笼上安装有压差表,所述内笼内设有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压差表、送风风机、排风风机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将压差传感器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送风风机的送风量和排风风机的排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过滤器包括排风粗效过滤器和排风高效过滤器,所述排风风管连接所述排风粗效过滤器的进风口,所述排风粗效过滤器的进风口处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和CO2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从饲养实验单元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所述CO2传感器用于监测从饲养实验单元排出的空气中的CO2浓度,所述排风粗效过滤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排风高效过滤器的进风口,所述排风高效过滤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排风风机的进风口,所述排风风机的出风口伸向室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笼顶部设有送风立柱和排风立柱,所述送风立柱和所述排风立柱均为贯通的柱状结构,所述送风立柱与所述送风风管通过送风管连接,所述送风管上设有送风调节阀,所述排风立柱与所述排风风管通过排风管连接,所述排风管上设有排风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笼上层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可拆卸地外笼拆卸板,所述第一外笼门中部设有可进行实时观察的钢化玻璃,所述外笼下层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可拆卸地外笼拆卸板,所述第二外笼门中部设有可进行实时观察的钢化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笼中部和底部设有两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为拐角向内设置的“L”形结构,所述第一内笼或第二内笼卡设在两根所述导轨间,所述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上均设有固定插销,所述导轨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插销配合的固定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笼门和第二外笼门的边框内侧上设有边框胶条边,所述第一外笼门和第二外笼门的边框外侧上均设有多个偏心轴锁紧装置,所述偏心轴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转动轴,所述固定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外笼门或第二外笼门上,所述固定底座中内设有转动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贯通的滑槽,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偏心轴,所述转动轴和所述偏心轴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设有从所述滑槽伸出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滑槽为弧形且延伸方向与转动轴的周向方向有一定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均为钢丝笼,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多孔导流板,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可拆卸地内笼拆卸板,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的顶面前半段均设有多孔导流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笼和第二内笼内均设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板和挤压杆,所述挤压板设在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内且与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的前侧面平行,两根所挤压杆分别设在所述挤压板的两侧,所述挤压杆一端与挤压板固定,另一端悬空伸出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且设有拉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悬空伸出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且设有把手,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多个相邻的定位卡槽,所述第一内笼和所述第二内笼的前侧面均设有与所述定位卡槽配合的定位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与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后侧面间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后侧面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笼或所述第二内笼后侧面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铰接。
CN202010511493.0A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 Active CN111727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1493.0A CN111727893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1493.0A CN111727893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7893A true CN111727893A (zh) 2020-10-02
CN111727893B CN111727893B (zh) 2022-04-29

Family

ID=72648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1493.0A Active CN111727893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789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2665A (zh) * 2020-12-11 2021-04-06 郑百成 一种人工微生态系统养殖中华鳖的装置及方法
CN113170737A (zh) * 2021-05-25 2021-07-27 姜楠 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系统及方法
CN113229159A (zh) * 2021-06-07 2021-08-1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一种新型防交叉感染无人智能实验动物房
CN113331065A (zh) * 2021-06-07 2021-09-03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一种动物实验密封隔离器
CN114916448A (zh) * 2022-06-09 2022-08-19 武汉大学 一种新型负压猴笼通风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6865A1 (en) * 2004-02-27 2007-08-16 Kazuya Yoshida Breeding device for laboratory animal
CN201700233U (zh) * 2010-06-30 2011-01-1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独立换气树鼩专用隔离笼具
CN102155128A (zh) * 2011-04-02 2011-08-17 杜永发 一种门闩
CN202960819U (zh) * 2012-06-18 2013-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常压气体实验动物舱
JP2014042497A (ja) * 2012-08-28 2014-03-13 Tokyo Menitsukusu:Kk 獣医科用ケージ
CN103960145A (zh) * 2014-04-15 2014-08-06 葛如军 负压实验动物饲养装置
CN204742149U (zh) * 2015-05-29 2015-11-11 苏州猴皇动物实验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实验用猴笼
CN108513913A (zh) * 2018-06-09 2018-09-11 广州春盛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灵长类动物专用笼子
CN108990812A (zh) * 2018-10-12 2018-12-1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动物群养室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6865A1 (en) * 2004-02-27 2007-08-16 Kazuya Yoshida Breeding device for laboratory animal
CN201700233U (zh) * 2010-06-30 2011-01-1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独立换气树鼩专用隔离笼具
CN102155128A (zh) * 2011-04-02 2011-08-17 杜永发 一种门闩
CN202960819U (zh) * 2012-06-18 2013-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常压气体实验动物舱
JP2014042497A (ja) * 2012-08-28 2014-03-13 Tokyo Menitsukusu:Kk 獣医科用ケージ
CN103960145A (zh) * 2014-04-15 2014-08-06 葛如军 负压实验动物饲养装置
CN204742149U (zh) * 2015-05-29 2015-11-11 苏州猴皇动物实验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实验用猴笼
CN108513913A (zh) * 2018-06-09 2018-09-11 广州春盛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灵长类动物专用笼子
CN108990812A (zh) * 2018-10-12 2018-12-1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动物群养室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2665A (zh) * 2020-12-11 2021-04-06 郑百成 一种人工微生态系统养殖中华鳖的装置及方法
CN113170737A (zh) * 2021-05-25 2021-07-27 姜楠 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系统及方法
CN113229159A (zh) * 2021-06-07 2021-08-1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一种新型防交叉感染无人智能实验动物房
CN113331065A (zh) * 2021-06-07 2021-09-03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一种动物实验密封隔离器
CN114916448A (zh) * 2022-06-09 2022-08-19 武汉大学 一种新型负压猴笼通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7893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7893B (zh)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
KR100952956B1 (ko) 축사 환기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공기정화 시스템
EP0238559B1 (en) Isolation cabinet
CN205332399U (zh) 一种洁净新风机
CN109804935A (zh) 生物安全型大动物饲养装置
CN215717581U (zh) 一种应急移动方舱负压实验室
CN208419170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新风净化设备
CN116379539B (zh) 智慧建筑用软换气新风系统
CN107875744A (zh) 一种密封式净化层流罩
CN210568932U (zh) 一种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
CN214437502U (zh) 一种组合式除尘系统
CN209068673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381409U (zh) 用于生物材料器皿的灭菌装置
CN205431453U (zh)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气体控制动物模型饲养箱
CN115747056A (zh) 一种肿瘤细胞培养装置
CN113911514A (zh) 一种血液科用血液样品存放架
CN214307440U (zh) 一种无管道的通风接力送风系统
CN208532808U (zh) 一种智能型恒温恒湿培养箱
CN214307439U (zh) 一种适于家用的无管道通风系统
CN109059163A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262582U (zh)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14249958U (zh) 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
CN215302208U (zh) 一种种猪育种用恒温培育箱
CN219379063U (zh) 一种高密封性管道法兰的加工装置
CN113274223B (zh) 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无菌层流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