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3618A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3618A
CN111723618A CN201910218536.3A CN201910218536A CN111723618A CN 111723618 A CN111723618 A CN 111723618A CN 201910218536 A CN201910218536 A CN 201910218536A CN 111723618 A CN111723618 A CN 111723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s
fac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similarity requirement
m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85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an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an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an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an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85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36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3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3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用户活跃度。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线上购物已成为目前主流的消费形态,对线下服务场所带来不小冲击。
目前,虽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线下服务场所进行推广,以提供线下便利的购物方式来激励用户,比如开发线下服务场所对应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通过App可以查找线下服务场所中的店铺,在线下服务场所采购完成之后,还可以通过App进行线上支付等,但是,线下服务场所中的用户活跃度仍然比较低。
为了提高用户活跃度,可以采用向用户分配优惠券等资源数据的形式来刺激用户,但是这种方式,仍然无法有效提高用户活跃度,而且还会导致资源数据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活跃度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
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活动参与通知;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与所述服务度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生成的;
输出所述活动参与通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用户划分模块,用于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
第一通知模块,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通知模块,用于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通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活动参与通知;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与所述服务度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生成的;
通知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活动参与通知。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
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活动参与通知;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与所述服务度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生成的;
输出所述活动参与通知。
本申请实施例中,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通过人脸相似比对方式,激励用户在线下指定区域寻找相似人脸的用户,从而如果至少两个用户满足人脸相似要求,则可以向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以此可以激励用户参与活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激励用户参与活动形式,以此提高用户活跃度,且由于资源数据所分配的用户均为位于线下指定区域中的用户,因此可以保证参与活动的用户均为有效用户,可以进一步保证用户活跃度,且提高了资源数据分配准确度,避免了资源数据浪费。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在一个实际应用中的信息处理交互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对线下指定区域进行推广的应用场景中。线下指定区域可以提供产品售卖的线下购物场所等,这些产品可以包括有形货品或者无形服务等等。
以线下购物场所为例,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为了进行线下购物场所推广,目前可以通过开发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方式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线下购物方式,比如,通过App可以提供线下购物场所的场所地图,方便用户查找店铺,实现导购目的,还可以提供线上支付功能,用户在线下购物场所采购完成之后,可以实现自助结算等。为了提高用户活跃度,目前,可以通过App向用户推送一些电子优惠券等用户权益,来激励用户进行线下消费等,但是,线上推送优惠券无法确定用户是否在线下购物场所,无法区分有效用户,因此,这种方式仍然无法实现有效推广,用户活跃度仍然较低,且由于无法激活有效用户,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为了提高用户活跃度,发明人经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通过人脸相似比对方式,激励用户在线下指定区域寻找相似人脸的用户,从而如果至少两个用户满足人脸相似要求,则可以向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资源数据可以为用户带来用户权益,以此可以激励用户参与活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激励用户参与活动形式,以此提高用户活跃度,且由于资源数据所分配的用户均为位于线下指定区域中的用户,因此可以保证参与活动的用户均为有效用户,可以进一步保证用户活跃度,且提高了资源数据分配准确度,避免了资源数据浪费。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由服务端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01: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可选地,该人脸特征数据可以是指人脸图像,也可以是指从人脸图像中提取的图像特征。
102: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
其中,第一人脸相似要求可以是指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大于第一相似阈值;因此,步骤202可以具体是:
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均大于第一相似阈值的多个用户。
通过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可以将不同用户按照人脸相似度进行分组,使得一组中的多个用户中的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均大于相似阈值。
该相似阈值可以结合实际应用中对人脸相似度的精确度要求来设定。
103: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可以具体是用于提示在线下指定区域寻找人脸相似用户。
在实际应用中,线下指定区域可以是指线下购物场所,如大型商场等。
可选地,可以是向所述多个用户分别对应的用户端发送活动参与通知,由多个用户分别对应的用户端输出活动参与通知,实现通知用户的目的。
当然,也可以通过在线下指定区域设置检测设备,采集人脸特征数据,并请求与用户账号绑定。在线下指定区域中可以设置采集设备,通过采集设备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中的人脸特征数据,并查找绑定的用户账号,从而即可以基于用户账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通过用户账号登录的用户端即可以接收到活动参与通知并输出。
104: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若是,执行步骤105,否则结束流程。
寻找人脸相似用户的活动可以要求至少两个用户即可以参与。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收到活动参与通知之后,即可以在线下指定区域中寻找与自身人脸相似的用户,并在找到与自身人脸相似的用户之后,触发活动参与请求。
105: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中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基于人脸特征数据,可以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从而可以向该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通知多个用户寻找人脸相似用户,从而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可以对该至少两个用户进行人脸比对,确定该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若是,则向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该资源数据可以为用户带来相应权益,例如,资源数据可以是指优惠券等资源数据,参与活动即可以获得资源数据,从而可以激励用户参与活动,提高了线下指定区域中的用户活跃度。资源数据可以用于在线下指定区域中使用,从而也可以增加线下指定区域的用户流量,且由于资源数据所分配的用户均为位于线下指定区域中的用户,因此可以保证参与活动的用户均为有效用户,可以进一步保证用户活跃度,且针对性分享,提高了资源数据分享的准确度,避免了资源浪费。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资源数据可以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诸如优惠券、红包等,向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可以是将资源数据分别分配至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账号中。
因此,可选地,所述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可以包括: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分别确定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的资源数据;
向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端分别发送各自分配的资源数据。
其中,所述资源数据可以用以进行线下消费或线上消费。线下消费可以是在线下指定区域进行消费结算时,资源数据可以抵消线下支付费用等。线上消费可以是指在线下指定区域采购完成,进行在线支付时,资源数据直接用来抵消在线支付费用。
作为另一种可选方式,由于至少两个用户位于线下指定区域,该资源数据可以以纸质形式存在,比如可以根据至少两个用户分别分配的资源数据打印获得纸质凭证等,用于用户在线下指定区域中进行使用等。
其中,该资源数据可以共同分配给至少两个用户,由该至少两个用户共同使用,例如资源数据可以为线下购物场所中某个餐厅的代金券,该至少两个用户共同进餐,即可以用该代金券抵扣至少部分餐费等。
其中,该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可以是指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大于第二相似阈值。可选地,该第一相似阈值与该第二相似阈值可以相同,也就第一人脸相似要求可以与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可以有多种判断方式: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可以包括: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计算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中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中的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是否均大于第二相似阈值;其中,若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均大于第二相似阈值,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人脸相似要求。
也即,可以通过采集该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通过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计算两两用户之间的人脸相似度,从而若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中的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均大于第二相似阈值,则即表明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其中,人脸相似度的计算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将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由于可以向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因此,所述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可以包括: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位置;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位置,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定距离;其中,若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该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可以与该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相同。
其中,该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可以是该至少两个用户通过用户端触发发送的。
采集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位置可以具体是采集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端的定位位置。
从而,若至少两个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可以认为满足第一人类相似要求的至少两个用户找到了彼此,从而即可以认为该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从而可以向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可选地,可以向至少两个用户各自的用户账号发放资源数据。
在又一种可选方式中,该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与该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相同,还可以记录所述多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从而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可以采集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并判断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是否均在记录中,若是,则可以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由于向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的活动参与通知,希望多个用户可以寻找彼此来参加活动从而获得资源数据,为了方便用户寻找,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采集所述多个用户的用户位置;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用户数量和/或用户位置,生成所述多个用户分别对应的提示信息;
向所述多个用户分别发送各自对应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在目标区域范围内的相似用户数量和/或相似用户位置。
基于采集获得的多个用户的用户位置,即可以确定任一个用户所在目标区域范围内的相似用户数量和/或与该任一个用户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相似用户的相似用户位置,从而基于任一个用户所在目标区域范围内的相似用户数量和/或相似用户位置即可以生成针对该任一个用户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采集所述多个用户的用户位置可以是采集多个用户各自用户端定位获得定位位置;
可选地,向所述多个用户分别发送各自对应的提示信息可以是想多个用户分别对应的用户端发送各自对应的提示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可以包括:
采集位于预定区域内的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生成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的活动参与请求;
响应于所述活动参与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所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用户在线下指定区域寻找人脸相似用户,若找到至少一个人脸相似用户,则可以根据活动参与通知中的指示,到达预定区域中,从而通过该预定区域设置的采集设备即可以采集位于预定区域的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进而生成活动参与请求,通过响应该活动参与请求,即可以基于人脸特征数据进行判断。
此外,也可以是检测预定区域存在至少两个用户时,生成活动参与请求;
从而响应于所述活动参与请求,可以采集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再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所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01: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可以具体是用于提示在线下指定区域寻找人脸相似用户。
在实际应用中,线下指定区域可以是指线下购物场所,如大型商场等。
其中,活动参与通知可以有种方式通知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可以是在线下指定区域以多媒体形式输出活动参与通知,使得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可以获知。该多个用户可以包括位于线下指定区域中的所有用户。
多媒体形式例如可以是音频、视频或者图像等。
因此,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可以是:
通过部署在线下指定区域的多媒体设备输出活动参与通知,以通知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
作为另一种可选方式,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可以是:
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各自的用户端分别发送活动参与通知,由用户端输出该活动参与通知,即可以提示用户。
其中,用户是否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可以通过采集用户位置确定,用户位置可以是用户端定位获得并上传至服务端。
当然,也可以通过在线下指定区域设置检测设备,采集人脸特征数据,并请求与用户账号绑定。在线下指定区域中可以设置采集设备,通过采集设备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中的人脸特征数据,并查找绑定的用户账号,从而即可以基于用户账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通过用户账号登录的用户端即可以接收到活动参与通知并输出。
202: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用户收到活动参与通知之后,可以在线下指定区域寻找人脸相似用户,若找到至少一个人脸相似用户,则可以触发活动参与请求。
可选地,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可以包括:
若预定区域存在至少两个用户,生成活动参与请求。
也即活动参与通知可以具体是通知在线下指定区域寻找人脸相似用户,并共同到达预定区域。
因此,至少两个用户根据活动参与通知中的指示,到达预定区域中,即可以生成活动参与请求,从而通过该预定区域设置的采集设备即可以采集位于预定区域的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
203: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如果是,执行步骤204,否则即可以结束流程。
该第三人脸相似要求可以是指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均大于第三相似阈值。
可选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计算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中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中的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是否均大于第三相似阈值;其中,若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均大于第三相似阈值,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三人脸相似要求。
其中,该第三人脸相似要求可以与第二人脸相似要求相同。
204: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其中,该资源数据例如可以是指优惠券等优惠凭证,参与活动即可以获得资源数据,从而可以激励用户参与活动,提高了线下指定区域中的用户活跃度。资源数据可以用于在线下指定区域中使用,从而也可以增加线下指定区域的用户流量,且由于资源数据所分配的用户均为位于线下指定区域中的用户,因此可以保证参与活动的用户均为有效用户,可以进一步保证用户活跃度,且针对性分享,提高了资源数据分享的准确度,避免了资源浪费。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资源数据可以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诸如优惠券、红包等,向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可以是将资源数据分别分配至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账号中。
因此,可选地,所述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向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端分别发送各自分配的资源数据。
作为另一种可选方式,由于至少两个用户位于线下指定区域,该资源数据可以以纸质形式存在,比如可以根据至少两个用户分别分配的资源数据打印获得纸质凭证等,用于用户在线下指定区域中进行使用等。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由服务端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01: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302: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四人脸相似要求,若是,执行步骤403,否则即可以结束流程。
寻找人脸相似用户的活动可以要求至少两个用户即可以参与。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收到活动参与通知之后,即可以在线下指定区域中寻找与自身人脸相似的用户,并在找到与自身人脸相似的用户之后,触发活动参与请求。
因此,如果存在至少两个用户对应的活动参与请求,即可以识别该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四人脸相似要求。
其中,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四人脸相似要求可以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中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是否均大于第四相似阈值。
其中,该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可以采集获得。
303: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四人脸相似要求,向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其中,该资源数据可以为用户带来相应权益,例如,资源数据可以是指优惠券等资源数据,参与活动即可以获得资源数据,从而可以激励用户参与活动,提高了线下指定区域中的用户活跃度。资源数据可以用于在线下指定区域中使用,从而也可以增加线下指定区域的用户流量,且由于资源数据所分配的用户均为位于线下指定区域中的用户,因此可以保证参与活动的用户均为有效用户,可以进一步保证用户活跃度,且针对性分享,提高了资源数据分享的准确度,避免了资源浪费。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资源数据可以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诸如优惠券、红包等,向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可以是将资源数据分别分配至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账号中。
作为另一种可选方式,由于至少两个用户位于线下指定区域,该资源数据可以以纸质形式存在,比如可以根据至少两个用户分别分配的资源数据打印获得纸质凭证等,用于用户在线下指定区域中进行使用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由服务端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01: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活动参与通知。
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与所述服务度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生成的。
可选地,所述活动参与通知可以具体是所述服务端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基于所述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之后,为所述多个用户生成的。
402:输出所述活动参与通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资源数据。
其中,该资源数据可以是服务端分配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活动参与通知的确认操作,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活动参与请求,以供所述服务端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或者第三人脸相似要求,并在识别结果为是时,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别分配资源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为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用户数量和/或用户位置生成的;
输出所述提示信息。
此外,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定位获得用户位置;
将所述用户位置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本申请实施例既可以提高线下指定区域中的用户活跃度,实现对线下指定区域的推广,且可以使得用户端得到充分利用。
在一个实际应用中,线下指定区域例如可以是指线下购物场所,比如大型商场等。对于处于线下购物场所中的用户,服务端可以采集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找到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可以向该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如图5所示的线下购物场所50中,存在多个用户51,服务端52可以向多个用户51发送活动参与通知,该多个用户51可以是指线下购物场所中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也可以是指线下购物场所中的所有用户。其中,向多个用户发51送活动参与通知,可以是指基于多个用户的用户账号,向多个用户51分别对应用户端53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活动参与通知可以具体用于通知用户参加人脸比对活动,提示用户在线下购物场所内寻找与自己人脸相似的用户。
从而,若通过寻找而确定人脸相似的至少两个用户,比如用户A和用户B,可以触发活动参与请求。该活动参与请求可以用户A以及用户B通过各自用户端发送的,当然,也可以是用户A以及用户B按照活动参与通知,到达线下购物场所的预定区域,服务端52可以通过部署在预定区域的检测设备等检测用户A以及用户B到达预定区域时而触发生成的。
服务端52可以判断用户A以及用户B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并在用户A以及用户B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时,为用户A以及用户B分配资源数据,可选地,可以将各自分配的资源数据分别发送至用户A以及用户B的用户端。
其中,用户A以及用户B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具体判断方式可以参见上文中所述,在此将不再重复赘述。
用户A以及用户B获得资源数据之后,即可以在线下购物场所中使用,例如兑换礼品或者抵扣至少部分消费费用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601,用于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用户划分模块602,用于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
第一通知模块603,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第一判断模块604,用于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第一分配模块605,用于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知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分别对应的用户端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计算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中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中的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是否均大于第二相似阈值;其中,若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均大于第二相似阈值,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位置;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位置,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定距离;其中,若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位置采集模块,采集所述多个用户的用户位置;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用户数量和/或用户位置,生成所述多个用户分别对应的提示信息;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分别发送各自对应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在目标区域范围内的相似用户数量和/或相似用户位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划分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基于所述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均大于第一相似阈值的多个用户。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可以具体用于采集位于预定区域内的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生成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的活动参与请求;响应于所述活动参与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所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在模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配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向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端分别发送各自分配的资源数据。
图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6所示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实现为一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例如可以为服务器,如图7所示,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组件701以及处理组件702;
所述存储组件701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所述处理组件702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702用于:
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
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其中,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当然处理组件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存储组件701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计算设备中的操作。存储组件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当然,计算设备必然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输入/输出接口、通信组件等。
输入/输出接口为处理组件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等。
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计算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二通知模块801,用于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第二采集模块802,用于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第二判断模块803,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
第二分配模块804,用于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图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8所示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如图9所示,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组件901以及处理组件902;
所述存储组件901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所述处理组件902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902用于:
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其中,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当然处理组件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存储组件901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的操作。存储组件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当然,计算设备必然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输入/输出接口、通信组件等。
输入/输出接口为处理组件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等。
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计算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通知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活动参与通知;
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与所述服务度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生成的;
通知输出模块1002,用于输出所述活动参与通知。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资源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请求触发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活动参与通知的确认操作,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活动参与请求,以供所述服务端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或者第三人脸相似要求,并在识别结果为是时,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别分配资源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为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用户数量和/或用户位置生成的;
信息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提示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定位获得用户位置;
位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位置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图10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10所示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实现为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便携式设备,比如手机、pad等,如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组件1101以及处理组件1102;
所述存储组件1101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所述处理组件1102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1102用于: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活动参与通知;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与所述服务度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生成的;
输出所述活动参与通知。
其中,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当然处理组件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存储组件1101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的操作。存储组件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当然,计算设备必然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输入/输出接口、通信组件、显示组件等。
活动参与通知可显示信息时,如文字或者图像等,处理组件输出所述活动参与通知可以是通过显示组件显示该活动参与通知。
输入/输出接口为处理组件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等。
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计算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等。
显示组件可以为电致发光(EL)元件、液晶显示器或具有类似结构的微型显示器、或者视网膜可直接显示或类似的激光扫描式显示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
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包括:
向所述多个用户分别对应的用户端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包括: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计算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中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中的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是否均大于第二相似阈值;其中,若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均大于第二相似阈值,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包括: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位置;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位置,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定距离;其中,若所述至少两个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集所述多个用户的用户位置;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用户数量和/或用户位置,生成所述多个用户分别对应的提示信息;
向所述多个用户分别发送各自对应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在目标区域范围内的相似用户数量和/或相似用户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包括:
基于所述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任意两个用户的人脸相似度均大于第一相似阈值的多个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包括:
采集位于预定区域内的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生成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的活动参与请求;
响应于所述活动参与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所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向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用户端分别发送各自分配的资源数据。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活动参与通知;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与所述服务度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生成的;
输出所述活动参与通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资源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活动参与通知的确认操作,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活动参与请求,以供所述服务端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或者第三人脸相似要求,并在识别结果为是时,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别分配资源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为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用户数量和/或用户位置生成的;
输出所述提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获得用户位置;
将所述用户位置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15.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用户划分模块,用于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
第一通知模块,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1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知模块,用于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1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活动参与通知;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与所述服务度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生成的;
通知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活动参与通知。
18.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采集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不同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确定满足第一人脸相似要求的多个用户;
向所述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二人脸相似要求;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所述第二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1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发送活动参与通知;
根据至少两个用户的活动参与请求,采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是否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
如果所述至少两个用户满足第三人脸相似要求,为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分配资源数据。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活动参与通知;其中,所述活动参与通知与所述服务度向位于线下指定区域的多个用户生成的;
输出所述活动参与通知。
CN201910218536.3A 2019-03-21 2019-03-21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7236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8536.3A CN111723618A (zh) 2019-03-21 2019-03-21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8536.3A CN111723618A (zh) 2019-03-21 2019-03-21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3618A true CN111723618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63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8536.3A Pending CN111723618A (zh) 2019-03-21 2019-03-21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3618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3662A1 (en) * 2010-01-06 2011-07-14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831524A (zh) * 2011-06-15 2012-12-19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动态团购系统
WO2013182101A1 (zh) * 2012-12-19 2013-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人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942705A (zh) * 2014-03-25 2014-07-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广告分类匹配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5511858A (zh) * 2015-11-27 2016-04-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活动参与用户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705398A (zh) * 2017-09-07 2018-02-1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提供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8228914A (zh) * 2018-03-06 2018-06-29 中经汇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系统
CN108551462A (zh) * 2018-02-28 2018-09-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876426A (zh) * 2017-07-04 2018-11-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和计算设备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09246225A (zh) * 2018-09-25 2019-01-18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发放及领取方法
CN109284413A (zh) * 2018-09-07 2019-01-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商品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76614A (zh) * 2018-09-29 2019-02-22 爱笔(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的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3662A1 (en) * 2010-01-06 2011-07-14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831524A (zh) * 2011-06-15 2012-12-19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动态团购系统
WO2013182101A1 (zh) * 2012-12-19 2013-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人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942705A (zh) * 2014-03-25 2014-07-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广告分类匹配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5511858A (zh) * 2015-11-27 2016-04-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活动参与用户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876426A (zh) * 2017-07-04 2018-11-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和计算设备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07705398A (zh) * 2017-09-07 2018-02-1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提供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8551462A (zh) * 2018-02-28 2018-09-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228914A (zh) * 2018-03-06 2018-06-29 中经汇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系统
CN109284413A (zh) * 2018-09-07 2019-01-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商品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6225A (zh) * 2018-09-25 2019-01-18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发放及领取方法
CN109376614A (zh) * 2018-09-29 2019-02-22 爱笔(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的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7872B (zh) 优惠券的提供方法及装置、虚拟资源的分配及领取方法
CN111880927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3006675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locating and recovering collateralized assets
CN106487715B (zh) 一种用于为用户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11801B (zh) 关联用户信息的方法及信息推送系统
CN108112038B (zh) 一种控制访问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54321A (zh) 建立关联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93106B (zh) 电子发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948521B (zh) 对象处置方法及装置
CN112948522B (zh) 对象处置方法及装置
CN104133618A (zh) 进行终端设备推荐页面展示的方法及系统
CN105493123A (zh) 识别有促销资格的媒体商店用户
CN109034867B (zh) 点击流量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966213A (zh) 一种基于免费云打印的广告发布方法
US11533163B2 (en) Min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blockchain,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833488A (zh) 一种推荐信息的推送方法及服务器
CN111027734A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服务器
CN110738784B (zh) 发票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系统
CN106912021B (zh) 一种用于实现用户自助服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512208B (zh) 一种信息发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57661B (zh) 投放等级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520830A (zh) 一种消息的推送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1210248B (zh) 资源配置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5334A (zh) 电子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723618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