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4136A - 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4136A
CN111714136A CN202010552184.8A CN202010552184A CN111714136A CN 111714136 A CN111714136 A CN 111714136A CN 202010552184 A CN202010552184 A CN 202010552184A CN 111714136 A CN111714136 A CN 111714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oxygen
oxygen detector
module
integrated management
data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21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崇宝
皮进
刘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aretech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aretech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aretech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caretech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21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41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4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4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健康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分别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和检测仪交互区,所述检测仪交互区设置有至少一个数据连接装置,所述数据连接装置的装置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用于放置血氧检测仪,机体内设置有主控制模块。本发明不需要医生或护士亲自动手帮助病患监测体征数据,病患只需要将选取目标身份信息的智能穿戴检测设备穿戴在身上,然后智能穿戴检测设备自动按监测计划指令对用户的体征数据进行监测收集,在监测完成后,只需将智能穿戴检测设备安放回数据连接装置,就能够得到分析监测报告,节省人力物力,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血氧仪主要测量指标分别为脉率、血氧饱和度、灌注指数(PI)。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简写为SpO2)是临床医疗上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血氧饱和度是指在全部血容量中被结合O2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O2容量的百分比。最初的一台血氧饱和度仪由Millikan在20世纪40年代开发,它监测动脉中携带氧的血红蛋白与不携带氧的血红蛋白的比例;典型的血氧饱和仪带有两个发光二极管,这两个发光二极管面向病人的待测部位-通常是指尖或耳垂。一只二极管释放波长为660纳米的光束,另一只释放905,910或者940纳米。含氧的血红蛋白对这两种波长的吸收率与不含氧的差别很大。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计算出两种血红蛋白的比例。测试的过程通常不需要从病人身上抽血。通常的血氧仪也可以显示病人的脉搏。按照Beer-Lambert定律,比值R/IR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函数关系应为线性关系,但由于生物组织是一种强散射、弱吸收、各向异性的复杂光学系统〔2~4〕,不完全符合经典的Beer-Lambert定律,因而导致了表达红光和红外光吸光度相对变化测量值(R/IR值),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建立困难。只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R/IR与SaO2的对应关系,即定标曲线。大多数脉搏血氧仪生产厂家都以实验方法获取经验定标曲线以完成产品出厂前的预定标。
而现有的血氧监测仪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077734A公开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血氧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正面设有显示屏和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下方开设有按压槽,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面设有活动销,所述活动销的外表面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与外壳的内部贴合,所述外壳内壁的背面和正面均卡接有轴承,且轴承内套接有转轴;当需要在室外携带血氧仪时,拉动两个手带使得两个手带伸长,从而使得在魔术贴a和魔术贴b的共同作用下,将血氧仪固定在手臂上,极大的提高了血氧仪的安全性;但是该血氧监测仪必须由用户主动操控才能进行体征数据,且无法对监测到的体征数据进行有效的健康分析,造成用户无法根据得到的体征数据有效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能够自动化进行体征数据监测,并快速生产健康分析结果报告,为患者的快速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提供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不需要医生或护士亲自动手帮助病患监测体征数据,病患只需要将选取目标身份信息的智能穿戴检测设备穿戴在身上,然后智能穿戴检测设备自动按监测计划指令对用户的体征数据进行监测收集,在监测完成后,只需将智能穿戴检测设备安放回数据连接装置,就能够得到分析监测报告,节省人力物力,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便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包括机体,在机体上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和检测仪交互区,所述检测仪交互区设置有至少一个数据连接装置,所述数据连接装置的装置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用于放置血氧检测仪,在血氧检测仪放置在安放槽内时,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通信连接,机体内设置有主控制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数据连接装置分别与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分析模块用于对血氧检测仪监测得到体征数据进行健康分析。优选地,所述分析模块为预装的软件,所述软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健康分析软件。
进一步地,所述血氧监测仪包括监测仪壳体,所述监测仪壳体底部设置有突出部和环形粘结件,所述突出部底部设置有红外光发射端和红外光收集端,所述环形粘结件环绕突出部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红外光发射端、红外光收集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优选地,所述监测仪壳体内设置有电源,该电源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输入监测计划指令。所述监测计划指令是指要求智血氧监测仪在一个时间区间内,于一个或多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工作获取病人的体征数据,该时间点或时间段为独立或周期性的。例如将集成管理设备在医生和病人场景下的应用时,医生需要借助血氧监测仪在三天内每天的7:00~8:00、12:00~13:00、以及17:00~18:00三个时间段分别获取病人的体征数据时,医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输入监测计划指令,该监测计划指令则要求血氧监测仪在三天内每天的7:00~8:00、12:00~13:00、以及17:00~18:00三个时间段对病人进行体征监测,主控制模块将监测计划指令通过数据连接装置发送到指定的血氧监测仪,病人就可以从数据连接装置上取下该血氧监测仪,并将该血氧监测仪粘结在自己的身上,然后血氧监测仪就能根据监测计划指令在接下来三天,每天的7:00~8:00、12:00~13:00、以及17:00~18:00三个时间段分别对病人进行体征监测,在此过程中,病人可以在非监测时段将血氧监测仪安装回数据连接装置,血氧监测仪将已监测的体征数据传输至数据连接装置,再由数据连接装置将已监测的体征数据传输回主控制模块,然后分析模块根据传回的体征数据进行健康分析,并展示健康分析结果,医生和病人就可以便捷快速的了解病人的健康状态,进而方便进一步的诊疗。
进一步地,所述安放槽内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监测仪壳体的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仪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安放槽内设置有插口,所述插口与接口向匹配;通过插口与接口配合,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在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建立可拆卸连接时,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同步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插口与接口配合,数据连接装置对血氧检测仪进行充能。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仪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源和第三储存模块,所述电源和第三储存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对于血氧检测仪工作监测到的体征数据,该体征数据保存于第三储存模块内。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连接装置内设置有子控制模块,所述插口与子控制模块连接,子控制模块与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对于正在执行监测计划指令的血氧检测仪,在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时,数据连接装置对血氧检测仪进行充电,同时血氧检测仪内控制器将监测收集到的体征数据传递至数据连接装置的子控制模块,然后子控制模块再将体征数据传输到主控制模块进行保存;对于没有执行监测计划指令的血氧检测仪,在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时,数据连接装置对血氧检测仪进行充电,同时统计模块对血氧检测仪的实时电量、以及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最新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点进行统计排序,统计排序结果由子控制模块传输至主控制模块储存。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连接装置内还设置有第二储存模块,所述第二储存模块与子控制模块连接。血氧检测仪内控制器将监测收集到的体征数据传递至数据连接装置的子控制模块,子控制模块将体征数据保存到第二储存模块内。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第一储存模块,子控制模块将体征数据传输到主控制模块后,主控制模块将体征数据保存到第一储存模块内。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连接装置内还设置有统计模块,所述统计模块与子控制模块连接,统计模块用于对安放在数据连接装置上的血氧检测仪的实时电量、以及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最新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点进行统计排序。例如,对于A、B、C三个血氧检测仪,A、B、C沿时间先后与数据连接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在某一时间点,A的电量为80%,B的电量为70%,C的电量为90%,那该时间点对应的,数据连接装置对血氧检测仪的统计排序结果为:以时间参考,1号A,2号B,3号C;以电量参考,1号C,2号A,3号B;同时数据连接装置的子控制模块将上述统计排序结果传递至主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机体上还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集成管理设备使用者图像信息。通过设置图像采集模块,在用户使用集成管理设备输入监测计划指令或拿取血氧检测仪时,图像采集模块对用户整个槽作过程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方便医生在后期诊疗时,回顾输入监测计划指令的医生外观特征,以及拿取血氧检测仪的患者外观特征,进而方便核对体征数据、健康分析结果是否与病人相对应,为医生的准确诊疗提供辅助参考。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移动式图像采集模块。优选地,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图像采集模块可以实现二维或三维空间的移动,方便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更清楚、准确的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析及授权模块,分析及授权模块用于对集成管理设备的健康分析动作进行约束或对集成管理设备健康分析结果的展示进行约束。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及授权模块用于对集成管理设备的健康分析动作次数进行约束。例如,分析及授权模块限制集成管理设备只能进行N次健康分析动作,在集成管理设备完成了N次健康分析动作后,集成管理设备就无法进行下一次的健康分析动作,需要分析及授权模块再次赋予集成管理设备健康分析动作次数,集成管理设备才能继续进行新的健康分析动作。
进一步地,一次健康分析动作对应一个监测计划指令,在一个监测计划指令内,进行了多次健康分析,也只计算为一次健康分析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及授权模块用于对集成管理设备健康分析结果的展示次数进行约束。例如,分析及授权模块限制集成管理设备只能进行N次展示,在集成管理设备进行了N次展示后,集成管理设备的下一次健康分析结果,则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不能被查看,且无法传输。
进一步地,一次展示对应一个监测计划指令,在一个监测计划指令内,即使有多次健康分析结果,健康分析结果不受时间限制被多次查看和传输,也只计算为一次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血氧检测仪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血氧检测仪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是指一个血氧检测仪仅有一个身份信息,且不同血氧检测仪之间身份信息不同。通过设置血氧检测仪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使得集成管理设备在发送监测计划指令时,能够有明确指向的发送监测计划指令,例如,对于A、B、C三个与数据连接装置建立通信连接的血氧检测仪,集成管理设备在将监测计划指令通过数据连接装置发送给血氧检测仪A时,集成管理设备就可以将该监测计划指令与血氧检测仪A进行信息关联,后续,血氧检测仪A监测到体征数据通过数据连接装置传输回集成管理设备时,根据血氧检测仪A的身份信息,集成管理设备就能够将该体征数据与监测计划指令相对应。
进一步地,在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时,数据连接装置读取血氧检测仪的身份信息,数据连接装置接收和传输血氧检测仪监测的体征数据时,并将体征数据与血氧检测仪的身份信息关联。
进一步地,所述血氧检测仪一次只能接收执行一个监测计划指令,在血氧检测仪完成监测计划指令,并将体征数据传递至数据连接装置后,才能接收下一个监测计划指令。例如,集成管理设备制定一个3天的体征数据监测计划指令,监测计划指令通过数据连接装置传递至血氧检测仪,血氧检测仪根据监测计划指令执行监测动作,在完成第一天的监测动作后,血氧检测仪放回数据连接装置充电并向数据连接装置传输第一天监测的体征数据,此时,若集成管理设备制定了新的监测计划指令,该血氧检测仪由于处于正在执行监测计划指令状态,因而不会接收新的监测计划指令,直至该血氧检测仪完成3天的体征数据监测计划指令后,并与数据连接装置通信连接,成功将体征数据传输至数据连接装置后,所述血氧检测仪才能接收下一个的监测计划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模块指定监测计划指令时,根据数据连接装置反馈的统计排序结果,优先指定电量最多的血氧检测仪接收指令,在多个血氧检测仪的电量相同时,优先指定建立通信连接时间点在前的血氧检测仪接收指令。例如,某一时间点,主控制模块准备指定血氧检测仪接收监测计划指令时,该时间点对应数据连接装置反馈的血氧检测仪的统计排序结果为:以时间参考,1号A,2号B,3号C;以电量参考,1号C,2号A,3号B;此时,则主控制模块指定血氧检测仪C接收监测计划指令,主控制模块通过数据连接装置将监测计划指令发送给血氧检测仪C。若对应数据连接装置反馈的血氧检测仪的统计排序结果为:以时间参考,1号A,2号B,3号C;以电量参考,C和A电量相同并列1号,3号B;此时,则主控制模块指定血氧检测仪A接收监测计划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内置或外接电源,所述电源与主控制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不需要医生或护士亲自动手帮助病患监测体征数据,病患只需要将选取目标身份信息的智能穿戴检测设备穿戴在身上,然后智能穿戴检测设备自动按监测计划指令对用户的体征数据进行监测收集,在监测完成后,只需将智能穿戴检测设备安放回数据连接装置,就能够得到分析监测报告,节省人力物力,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成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集成管理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连接装置和血氧检测仪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血氧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血氧检测仪的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血氧检测仪的爆炸图;
图中,1-机体,101-主控制模块,102-分析模块,103-分析及授权模块,2-人机交互模块,3-检测仪交互区,4-数据连接装置,401-装置壳体,402-安放槽,403-限位件,404-插口,405-字控制模块,406-第二储存模块,5-血氧监测仪,501-监测仪壳体,502-突出部,503-环形粘结件,504-红外光发射端,505-红外光收集端,506-控制器,507-电源,508-限位槽,509-接口,6-图像采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9所示,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所述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分别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2和检测仪交互区3,所述检测仪交互区3设置有至少一个数据连接装置4,所述数据连接装置4的装置壳体40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安放槽402,所述安放槽402用于放置血氧检测仪5,在血氧检测仪5放置在安放槽402内时,血氧检测仪5与数据连接装置4通信连接,机体1内设置有主控制模块101,所述人机交互模块2、数据连接装置4分别与主控制模块101通信连接。
具体地,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分析模块102,所述分析模块102与主控制模块101连接,分析模块102用于对血氧检测仪5监测得到体征数据进行健康分析。优选地,所述分析模块102为预装的软件,所述软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健康分析软件。
具体地,所述血氧监测仪5包括监测仪壳体501,所述监测仪壳体501底部设置有突出部502和环形粘结件503,所述突出部502底部设置有红外光发射端504和红外光收集端505,所述环形粘结件503环绕突出部502设置,所述监测仪壳体501内设置有控制器506,所述红外光发射端504、红外光收集端505分别与控制器506连接。优选地,所述监测仪壳体501内设置有电源507,该电源507与控制器506连接。在使用血氧检测仪5时,将环形粘结件503套在突出部502上,环形粘结件503的顶部与检测仪壳体501底部紧紧粘附在一起,利用环形粘结件503的底部与人体表面的检测面进行紧紧的粘附,就能够将血氧监测仪501紧紧地贴附在使用者的手腕上,然后血氧监测仪5按监测计划指令工作,控制红外光发射端504产生的红光和红外光两种光源,波长660~910纳米,根据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还原血红蛋白(Hb)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系数不同,采用反射式血氧侦测模式,即可有效侦测血氧和心率,在检测完成后,使用者用力拔起血氧监测仪5,即可让血氧监测仪5从人体表面脱落,使用便捷,不会对使用者产生束缚感,提高设备的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
具体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2用于输入监测计划指令。所述监测计划指令是指要求血氧监测仪5在一个时间区间内,于一个或多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工作获取病人的体征数据,该时间点或时间段为独立或周期性的。例如将集成管理设备在医生和病人场景下的应用时,医生需要借助血氧监测仪5在三天内每天的7:00~8:00、12:00~13:00以及17:00~18:00三个时间段分别获取病人的体征数据时,医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模块2输入监测计划指令,该监测计划指令则要求血氧监测仪5在三天内每天的7:00~8:00、12:00~13:00以及17:00~18:00三个时间段对病人进行体征监测,主控制模块101将监测计划指令通过数据连接装置4发送到指定的血氧监测仪5,病人就可以从数据连接装置4上取下该血氧监测仪5,并将该血氧监测仪5粘结在自己的身上,然后血氧监测仪5就能根据监测计划指令在接下来三天,每天的7:00~8:00、12:00~13:00以及17:00~18:00三个时间段分别对病人进行体征监测,在此过程中,病人可以在非监测时段将血氧监测仪5安装回数据连接装置4,血氧监测仪5将已监测的体征数据传输至数据连接装置4,再由数据连接装置4将已监测的体征数据传输回主控制模块101,然后分析模块102根据传回的体征数据进行健康分析,并展示健康分析结果,医生和病人就可以便捷快速的了解病人的健康状态,进而方便进一步的诊疗。
具体地,所述安放槽402内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件403,所述监测仪壳体5的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508,所述限位槽508与限位件403相匹配。
具体地,所述监测仪壳体501的侧壁上设置有接口509,所述接口509与控制器506连接,所述安放槽402内设置有插口404,所述插口404与接口509相匹配;通过插口404与接口509配合,血氧检测仪5与数据连接装置4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血氧检测仪5与数据连接装置4可拆卸连接,在血氧检测仪5与数据连接装置4建立可拆卸连接时,血氧检测仪5与数据连接装置4同步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插口404与接口509配合,数据连接装置4对血氧检测仪5进行充能。
具体地,所述监测仪壳体501内还设置有电源507和第三储存模块,所述电源507和第三储存模块分别与控制器506连接。对于血氧检测仪5工作监测到的体征数据,该体征数据保存于第三储存模块内。
具体地,所述数据连接装置4内设置有子控制模块405,所述插口404与子控制模块405连接,子控制模块405与主控制模块101通信连接。对于正在执行监测计划指令的血氧检测仪5,在血氧检测仪5与数据连接装置4建立通信连接时,数据连接装置4对血氧检测仪5进行充电,同时血氧检测仪5内控制器506将监测收集到的体征数据传递至数据连接装置4的子控制模块405,然后子控制模块405再将体征数据传输到主控制模块101进行保存;对于没有执行监测计划指令的血氧检测仪5,在血氧检测仪5与数据连接装置4建立通信连接时,数据连接装置4对血氧检测仪5进行充电,同时统计模块对血氧检测仪5的实时电量、以及血氧检测仪5与数据连接装置4最新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点进行统计排序,统计排序结果由子控制模块405传输至主控制模块101储存。
具体地,所述数据连接装置4内还设置有第二储存模块406,所述第二储存模块406与子控制模块405连接。血氧检测仪5内控制器506将监测收集到的体征数据传递至数据连接装置的子控制模块405,子控制模块405将体征数据保存到第二储存模块406内。
具体地,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第一储存模块,子控制模块将体征数据传输到主控制模块101后,主控制模块101将体征数据保存到第一储存模块内。
具体地,机体1上还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6,所述图像采集模块6与主控制模块101连接,图像采集模块6用于采集集成管理设备使用者的图像信息。通过设置图像采集模块6,在用户使用集成管理设备输入监测计划指令或拿取血氧检测仪5时,图像采集模块6对用户整个操作过程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方便医生在后期诊疗时,回顾提出监测计划指令的医生外观特征,以及拿取血氧检测仪5的患者外观特征,进而方便核对体征数据、健康分析结果是否与病人相对应,为医生的准确诊疗提供辅助参考。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6为摄像头。
具体地,所述数据连接装置4内还设置有统计模块,所述统计模块与子控制模块405连接,统计模块用于对安放在数据连接装置4上的血氧检测仪5的实时电量、以及血氧检测仪5与数据连接装置4最新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点进行统计排序。例如,对于A、B、C三个血氧检测仪5,A、B、C沿时间先后与数据连接装置4建立通信连接,在某一时间点,A的电量为80%,B的电量为70%,C的电量为90%,那该时间点对应的,数据连接装置4对血氧检测仪5的统计排序结果为:以时间参考,1号A,2号B,3号C;以电量参考,1号C,2号A,3号B;同时数据连接装置4的子控制模块405将上述统计排序结果传递至主控制模块101。
具体地,集成管理设备还包括分析及授权模块103,分析及授权模块103用于对集成管理设备的健康分析动作进行约束或对集成管理设备健康分析结果的展示进行约束。
具体地,所述分析及授权模块103用于对集成管理设备的健康分析动作次数进行约束。例如,分析及授权模块103限制集成管理设备只能进行N次健康分析动作,在集成管理设备完成了N次健康分析动作后,集成管理设备就无法进行下一次的健康分析动作,需要分析及授权模块103再次赋予集成管理设备健康分析动作次数,集成管理设备才能继续进行新的健康分析动作。
具体地,一次健康分析动作对应一个监测计划指令,在一个监测计划指令内,进行了多次健康分析,也只计算为一次健康分析动作。
具体地,所述分析及授权模块103用于对集成管理设备健康分析结果的展示次数进行约束。例如,分析及授权模块103限制集成管理设备只能进行N次展示,在集成管理设备进行了N次展示后,集成管理设备的下一次健康分析结果,则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不能被查看,且无法传输。
具体地,一次展示对应一个监测计划指令,在一个监测计划指令内,即使有多次健康分析结果,健康分析结果不受时间限制被多次查看和传输,也只计算为一次展示。
具体地,所述血氧检测仪5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血氧检测仪5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是指一个血氧检测仪5仅有一个身份信息,且不同血氧检测仪5之间身份信息不同。通过设置血氧检测仪5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使得集成管理设备在发送监测计划指令时,能够有明确指向的发送监测计划指令,例如,对于A、B、C三个与数据连接装置4建立通信连接的血氧检测仪,集成管理设备在将监测计划指令通过数据连接装置4发送给血氧检测仪5A时,集成管理设备就可以将该监测计划指令与血氧检测仪5A进行信息关联,后续,血氧检测仪5A监测到体征数据通过数据连接装置4传输回集成管理设备时,根据血氧检测仪5A的身份信息,集成管理设备就能够将该体征数据与监测计划指令相对应。
具体地,在血氧检测仪5与数据连接装置4建立通信连接时,数据连接装置4读取血氧检测仪5的身份信息,数据连接装置4接收和传输血氧检测仪5监测的体征数据时,并将体征数据与血氧检测仪5的身份信息关联。
具体地,所述血氧检测仪5一次只能接收执行一个监测计划指令,在血氧检测仪5完成监测计划指令,并将体征数据传递至数据连接装置4后,才能接收下一个监测计划指令。例如,集成管理设备制定一个3天的体征数据监测计划指令,监测计划指令通过数据连接装置4传递至血氧检测仪5,血氧检测仪5根据监测计划指令执行监测动作,在完成第一天的监测动作后,血氧检测仪5放回数据连接装置4充电并向数据连接装置4传输第一天监测的体征数据,此时,若集成管理设备制定了新的监测计划指令,该血氧检测仪5由于处于正在执行监测计划指令状态,因而不会接收新的监测计划指令,直至该血氧检测仪5完成3天的体征数据监测计划指令后,并与数据连接装置4通信连接,成功将体征数据传输至数据连接装置4后,所述血氧检测仪5才能接收下一个的监测计划指令。
具体地,所述主控制模块101指定监测计划指令时,根据数据连接装置4反馈的统计排序结果,优先指定电量最多的血氧检测仪5接收指令,在多个血氧检测仪5的电量相同时,优先指定建立通信连接时间点在前的血氧检测仪5接收指令。例如,某一时间点,主控制模块101准备指定血氧检测仪5接收监测计划指令时,该时间点对应数据连接装置4反馈的血氧检测仪的统计排序结果为:以时间参考,1号A,2号B,3号C;以电量参考,1号C,2号A,3号B;此时,则主控制模块101指定血氧检测仪C接收监测计划指令,主控制模块101通过数据连接装置4将监测计划指令发送给血氧检测仪C。若对应数据连接装置4反馈的血氧检测仪5的统计排序结果为:以时间参考,1号A,2号B,3号C;以电量参考,C和A电量相同并列1号,3号B;此时,则主控制模块101指定血氧检测仪A接收监测计划指令。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2为触控显示屏。
具体地,所述机体1内置或外接电源,所述电源与主控制模块101连接。
使用时,将集成管理设备应用到医院场景中时,医生需要借助血氧检测仪5在一个时间区间内独立或周期的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获取病人的体征数据时,医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模块2向集成管理设备输入监测计划指令,该监测计划指令则要求血氧检测仪5在时间区间内独立或周期的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获取病人的体征数据,如当天的9:00~10:00对病人进行体征监测,主控制模块101将监测计划指令通过数据连接装置4发送到指定的血氧检测仪5上,在派发监测计划指令的过程中,数据连接装置4对安放在数据连接装置4上的血氧检测仪5的实时电量和最新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点进行统计排序,并将统计排序结果反馈至主控制模块101,主控制模块101根据数据连接装置4反馈的统计排序结果,优先指定电量最多的血氧检测仪5接收指令,在多个血氧检测仪5的电量相同时,优先指定建立通信连接时间点在前的血氧检测仪5接收指令;主控制模块101指定某一血氧检测仪5接收指令后,医生可从人机交互模块2查看该血氧检测仪5的身份信息,然后告知病人,让病人选取该血氧检测仪5穿戴在身上进行体征监测;随后病人就可以选取目标身份信息、接收监测计划指令后的血氧检测仪5粘结在自己的身上,然后血氧检测仪5就能根据监测计划指令在当天的9:00~10:00自动启动工作,对病人进行体征监测,在体征数据监测完成后,病人再将血氧检测仪安装5回数据连接装置4,将已监测的体征数据传输至数据连接装置4,同时数据连接装置4对血氧检测仪5进行充能,并由数据连接装置4将已监测的数据传输回主控制模块101(此时,血氧检测仪5完成监测计划指令,可接受新的监测计划指令),主控制模块101控制分析模块102根据传回的体征数据进行健康分析,并展示健康分析结果,医生和病人就可以快速便捷的了解病人的健康状态;
在分析模块102进行健康分析动作时,由于分析模块102的健康分析动作次数受分析及授权模块103约束,若分析及授权模块103限制分析模块102只能进行N次健康分析动作,在分析模块102完成了N次健康分析动作后,分析模块102就无法进行下一次的健康分析动作,需要分析及授权模块103再次赋予分析模块102健康分析动作次数,分析模块102才能继续进行新的健康分析动作;亦或是,
在分析模块102完成健康分析后,由于健康分析结果的展示次数受分析及授权模103块约束,若分析及授权模块103限制只能进行N次展示,在人机交互模块2进行了N次展示后,分析模块102的下一次健康分析结果,则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不能被查看,且无法传输,需要分析及授权模块103再次赋予分析模块102健康分析结果展示次数,分析模块102健康分析得到的结果报告才能被继续全部查看的传输。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和检测仪交互区,所述检测仪交互区设置有至少一个数据连接装置,所述数据连接装置的装置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用于放置血氧检测仪,在血氧检测仪放置在安放槽内时,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通信连接,机体内设置有主控制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数据连接装置分别与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监测仪包括监测仪壳体,所述监测仪壳体底部设置有突出部和环形粘结件,所述突出部底部设置有红外光发射端和红外光收集端,所述环形粘结件环绕突出部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红外光发射端、红外光收集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槽内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监测仪壳体的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安放槽内设置有插口,所述插口与接口向匹配;通过插口与接口配合,血氧检测仪与数据连接装置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源和第三储存模块,所述电源和第三储存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连接装置内设置有子控制模块,所述插口与子控制模块连接,子控制模块与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连接装置内还设置有第二储存模块,所述第二储存模块与子控制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集成管理设备使用者图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分析模块用于对血氧检测仪监测得到体征数据进行健康分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析及授权模块,分析及授权模块用于对集成管理设备的健康分析动作进行约束或对集成管理设备健康分析结果的展示进行约束。
CN202010552184.8A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 Pending CN111714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2184.8A CN111714136A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2184.8A CN111714136A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4136A true CN111714136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67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2184.8A Pending CN111714136A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4136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40003U (zh) * 2012-09-21 2013-02-20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氧检测仪
CN104000571A (zh) * 2014-06-12 2014-08-27 成都艾克尔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采集多参数健康指标的手环
CN105266785A (zh) * 2015-11-23 2016-01-27 深圳市云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血压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5903250U (zh) * 2016-03-22 2017-0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手表
CN107260144A (zh) * 2017-08-04 2017-10-20 湖州健凯康复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智能体检机
CN108734881A (zh) * 2018-05-28 2018-11-02 上海医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器械共享系统
CN108742647A (zh) * 2018-04-30 2018-11-06 中山市京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血糖检测设备
CN110403587A (zh) * 2019-06-12 2019-11-05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血压检测共享系统
CN210201508U (zh) * 2019-07-11 2020-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底座、监测装置和监测系统
CN210354702U (zh) * 2019-04-22 2020-04-21 成都云卫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式血氧监测仪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40003U (zh) * 2012-09-21 2013-02-20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氧检测仪
CN104000571A (zh) * 2014-06-12 2014-08-27 成都艾克尔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采集多参数健康指标的手环
CN105266785A (zh) * 2015-11-23 2016-01-27 深圳市云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血压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5903250U (zh) * 2016-03-22 2017-0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手表
CN107260144A (zh) * 2017-08-04 2017-10-20 湖州健凯康复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智能体检机
CN108742647A (zh) * 2018-04-30 2018-11-06 中山市京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血糖检测设备
CN108734881A (zh) * 2018-05-28 2018-11-02 上海医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器械共享系统
CN210354702U (zh) * 2019-04-22 2020-04-21 成都云卫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式血氧监测仪
CN110403587A (zh) * 2019-06-12 2019-11-05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血压检测共享系统
CN210201508U (zh) * 2019-07-11 2020-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底座、监测装置和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53018C (en) Medical sensor with flexible components and technique for using the same
US201600511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providing patient-related data
US201500186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subject for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CA3160596A1 (en) Wearable biosensing device
CN105997026A (zh) 一种智能健康便携式检测设备
CN112057059A (zh) 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心理压力智能采集测试分析系统
US20200383628A1 (en) Optical response measurement from skin and tissue using spectroscopy
US20110245637A1 (en) Ambient light use in physiological sensors
Fontaine et al. Reflectance-based pulse oximeter for the chest and wrist
CN210354702U (zh) 一种穿戴式血氧监测仪
Xie et al. Development of wearable pulse oximeter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Mahgoub et 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Pulse Oximeter with remote alert
CN208799232U (zh) 一种耳夹式血氧检测仪
Cao et al.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blood oxygen and heart rate sensor nodes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CN111714136A (zh) 一种穿戴式血氧检测仪的集成管理设备
CN217987565U (zh) 一种使用方便和舒适的儿童临床生命体征采集器
US20210386337A1 (en) Waveguide-based pulse oximetry sensor
Preejith et al. High altitude study on finger reflectance SpO 2
CN111714137A (zh) 一种医用智能穿戴检测设备的监测系统及应用方法
Amos et al. Portable non-invasive glucose and haemoglobin level monitoring incorporated along with multi paramonitoring system
CN213821396U (zh) 穿戴式生理信号监测指套
RU225596U1 (ru) Цифровой пульсоксиметр
US2023014760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and vital sign measurements using a wearable biosensor
CN215128674U (zh) 一种可多重固定的血氧检测装置
Mia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Wearable fNIRS Sensor System to Assess Brain Activities on Cognitive Tas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